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时间:2023-01-16 12:21:09 科技 我要投稿

【推荐】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创新活动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1

  20xx年10月15日 星期三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总结表彰会在长清校区举行。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来生,副校长钟读仁,党委常委、纪委副书记初乐娟,校长助理马先义及党委宣传部、学工部、长清校区办公室、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实验室管理处、研究生学院、团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专业教师代表、各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驻长清各学院、各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学生共计4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贾海宁主持。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纪委副书记初乐娟宣读了《关于表彰山东师大2007年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科技活动标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副校长钟读仁、校长助理马先义分别为刚刚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的生命科学学院韩管助同学和获得三等奖的教育学院鞠芳同学颁发了证书和奖金。与会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2007年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和科技活动标兵颁奖。

  党委副书记向来生代表学校党委作重要讲话。他对学校近几年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作法和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推进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

  会上,校团委就近年来学校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情况作了题为《青春在创新中飞扬》的汇报。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洪松、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杨济民、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韩管助分别就学院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感受和本人参加“挑战杯”比赛的体会做了交流发言。会议最后,下发了《山东师范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实施方案》,标志着山东师范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正式拉开帷幕。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课题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一个子课题,重在进行课外科学探究有效性指导的研究,引导学生如何去根据课外的各种条件去开展有效的研究,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我校八名科学教师紧扣课题实验方案,经过一年的实验与探索,完成了预期的阶段实验任务,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现予以反思和总结,以促进该课题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

  从20xx年5月到7月,我校根据“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研究”这一总课题,结合我校的实际,论证申报了“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课题”,学校成立课题组,对当前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特别是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结合本校实际,针对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要旨,探讨了相关概念的内涵,拟定了课题实验方案,积极组织科学骨干教师介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行列。

  1、确立了课外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内涵

  课外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在科学探究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教学的评价等方面,遵循发展的有效性原则,在创建一种科学课外滩九务实而高效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家长或是校外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进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内涵,本课题重点研究了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课外的各种条件去开展有效的研究,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2、确定了实验的组织形式

  在三至六年级中任意抽出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外在相应年级的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这样八个实验班,八个对照班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有效性研究实验。

  3、制定了相关的实验方法

  根据总课题实验方案的精神,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与科学探究及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论等文献。

  (2)调查法。对学生课外科学探究的态度、能力、水平进行问卷调查。

  (3)观察法。对学生实行个案跟踪观察。

  (4)实验法。采用准实验方法。

  (5)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观察、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

  (二)实验的组织

  1、课题组的基础建设按照规定健全。学校设立总课题组,不同年级设立分课题组。大组和小组分设资料员,定期发收实验资料并整理归档。

  2、定期组织活动。每周三下午放学后,课题组带领实验班的课外探究小组成员根据拟定的探究内容进行探究活动。

  3、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题理论知识。除了利用固定的每周三课题组活动之外,我们还经常组织实验老师学习与客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相关方案,把握教育改革的信息和律动,及时调整实验策略,把实验向纵深方向推进。同时,实验小组每月对实验情况进行反思和小结,就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汇报,集体讨论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拟定计划。

  二、课题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探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课堂,科学探究的课外延伸,日益被广大科学教师所重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科学老师布置的课外科学探究延伸活动,学生参与率不高,达成度甚至为零,以至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使得学生乐于参与,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校课题组通过一年的实验探索,我们认为可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抓好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确保课外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一)明确了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低效的四成因

  为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首先从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课外探究的各种情况,找到了课外科学探究低效的症结。

  成因一:教师本身对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存在误区。

  一是教师能力上的缺失。目前小学中,担任科学教师的,大多是语、数、外等兼职教师,即便是专职,也是由上述岗位转变过来。这些教师不具备完整的科学教师的素养,很难担负起科学课外延伸的组织活动。二是教师态度上的忽视。基于上述原因担任的广大科学教师,首先往往把科学作为副课,而不够重视,使得学生也忽视科学这门课。其次在布置科学探究的课外延伸活动后,教师忽视了对这个活动过程的指导,习惯地认为既然这个探究活动是课外的,就理所当然是学生自己的课外行为,顺其自然。然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不自觉性,他们的经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科学课外活动探究”不予以指导,不予以鼓励,学生很容易中途而废或者就是不加以理睬。三是教师对后续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价。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坚持教育创新,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是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关键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要实现由原来传统的以课内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向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消除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将以课外创新活动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逐渐纳入到正规教育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方位培养创新精神的氛围、环境、机会。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通过教学计划内的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过程外,还必须借助课外的各种创新活动加以丰富和深化,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式、规模化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切身体验“悟”出来的。因此,大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的特殊功能,起到与课内教学相辅相成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构建与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相统一的培养框架,结合本校学分制的综合改革和地方性大学的特点,我们把培养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于20xx年1月,提出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课题。其做法是,将新形势下所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纳入该教育体系,并将各项活动进行分类、细化,根据层次、权重赋予不同的教育学分,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出相应政策,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唤起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有关高校对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研究实施情况

  大学生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又称“第二课堂”,如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在高校中早已存在。这些活动虽然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多头管理,如科技活动归科研处,社会活动归团委,有关竞赛归教务处等;二是带有突击性,如具有全国、全省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只是在竞赛前突击一段时间,过后往往无人过问;三是自发性,如学生拿等级证书,只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临时就业的需要,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四是偶然性,如学生发表文学作品、论文等;五是缺乏政策的导向与制约,如不参加这些活动对学生个人并无大的影响。总之是尚处在不系统、不规范的“自发”状态。这种缺乏体系化、规范化的课外活动,只是零敲碎打或是浅尝辄止,长此下去,就会收效甚微,甚至徒有虚名。如果不构建一种体系,不从教学制度上加以保证,就只能使这一活动事倍功半,不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不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外创新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也都以记学分、列基金等不同的形式纳入教学计划。如,清华大学以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建立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简称srt)等第二课堂,它的`实施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外科技与人文实践活动,完成srt计划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山东大学实行了“科技创新奖”学分,郑州工程学院出台了《在校学生创新学分奖励办法》等,其内容都是学生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均可申请“创新学分”。大连理工大学实行“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认证制度”,强化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扬州大学提出了“读名著”、“听讲座”拿学分等措施。河南省焦作工学院推出了“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规定大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科研项目,可以取得相应学分。浙江财经学院在本科生中设立“创新学分”办法,根据这一办法,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中获奖,发表文学作品,参与横向课题等,都可以申请“创新学分”。武汉工业学院拿出近10万元,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奖励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根据我们调研发现,各高校采取的这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措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也存在不足,关键是没有形成完整的课外创新活动教育体系,没有纳入全校性的培养计划。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的构建

  我们探讨研究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将所有与培养创新人才有关的课外活动均纳入该体系之中,并规定了相应的学分,实行课内教育体系与课外教育体系双学分制,达不到课外教育体系规定的学分的学生,不准予毕业。在分管教学的校长领导下,以教务处为主,其它有关部门配合,实施统一的领导与管理。

  1、体系的主要内容:

  该体系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结合我校的专业设置,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主要包括包学科和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科学研究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科普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等,美术作品和艺术设计作品竞赛,音乐作品和文艺创作竞赛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水平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外语等级证书等。

  2、体系的细化和学分计算办法:

  见附件。

  3、组织领导与方式:

  体系的实施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教务处负责具体工作,各学院由教学院长负责该项工作。

  体系的学分主管部门:教务处

  各项活动的主管或承办单位:

  序号 项 目 主管或承办单位

  01 学科竞赛 教务处或经教务处批准由相关学院

  02 科技竞赛 教务处、团委及相关学院

  03 科学研究 教务处及相关学院

  04 社会实践活动 团委及相关学院

  05 体育竞赛 体育学院

  06 艺术类比赛 音乐、美术学院及相关学院

  07 职业技能等级(水平)证书 相关学院

  08 校园文化活动 团委及相关学院

  所有获得课外学分项目,由主管或承办单位提出申请,交教务处审核,经分管校长审核批准,方可实施。

  3、体系的实施办法:

  (1)新生入校后,由学生所在学院到教务处实践教学科领取“课外学分卡”。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凭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的报刊杂志、著作、活动的主管单位提供的参加活动的学生名单、有关证件、材料等,由各学院教学部门审核确定应记学分,在课外学分卡上予以记录。

  (3)每年4月份,各学院将累计满 4个课外学分的应届毕业学生课外学习成绩,统一记录在学生学籍总表并随学生成绩归档,准予参加毕业答辩。对不满4个课外学分的应届毕业生,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

  (4)教务处每年对应届毕业生课外学分成绩的管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毕业答辩资格。

  (5)各类活动项目由活动承办单位制定具体记学分细则,教务处审核后实施。

  (6)新增获得课外学分项目,由承办单位提出申请,交教务处审核,经分管校长审核批准,方可实施。

  4、本体系的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

  我校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按照课内教学计划应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任务并取得规定的学分(约为180学分)外,还必须认真参加课堂外的素质教育活动,至少取得4个课外素质教育学分方予毕业。同时将课外素质教育学分作为学生选学院(系)、选专业、评优、获得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对在此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此外,学校每年拨专项资金68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成立各类社团和协会107个,社团活动涉及到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公益活动等方面。促进了课外创新与实践教育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建各类课外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培训专用房屋168平方米;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对大学生全天开放,有利的保证了培养体系的贯彻实施。

  四、实践效果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学校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该体系自20xx年开始实施以来,有力地促进和加强了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学生创新意识和和创新能力的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择业的竞争力,拓宽了择业渠道,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课外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国际国内发表了大量的科技论文,其中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并被sci检索;在本校学报的形式发表的科技创新论文共163篇(见附)。

  2、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在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和参与活动的同学积极努力下,几年来共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4项,省二等奖7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见附件)。

  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水平逐年提高,共获得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1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见附件)。

  4、“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作品,取得了可喜成果,共取得了全国一等奖1项,省特别奖4项,省一等奖5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其中,邢美孜同学的参赛作品《竹红菌甲素--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研究》获全国一等奖,这是当年我省31所高校48件参赛作品中获得的唯一一项全国一等奖。20xx年邢美孜同学又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见附件)。

  5、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将学生综合设计性试验、研究性、创新性实验;科技开发与制作;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各种形式的创造与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等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20xx立项172项,20xx年立项87项,20xx立项134项,共立项293项(见附件)。

  6、各类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到目前已有11538名学生取得《计算机等级技能证书》;1279名经管类同学取得国家级、省级技能证书;167名同学获得文化旅游国家级、省级技能等级证书。467名同学获金工类中级技能等级证书;328人获得建筑类省部级资格证书;200人获得电工类操作技能证书;1028名学生取得《山东理工大学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学校》驾驶员执照。1万余人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见附件)。

  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显著。现有各类社团125个,涉及到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公益活动等方面。自20xx年以来,18个服务队、85名学生、10个团总支、先后被省、全国评为“优秀服务队”、“优秀学生”、“优秀活动单位”。25篇调查报告被评为“优秀调查报告”(见附件)。

  8、为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入不同的学术思想,学校每年投入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文化名人报告,邀请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等各届知名人士来校作报告,使广大学生受益匪浅。

  9、先后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山东省大学生青春创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或共建协议,还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120个,使基地成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必要途径(见附件)。

  实践证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成为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其科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全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这一教育体系的实施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意识到知识的匮乏,更加增强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学校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 连续三年被授予全国、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单位”、首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处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校于5月17日—21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围绕“建设创新型四川”为主题的科技小制作展评、科幻画展评、科普知识讲座等科技创新活动。在本次活动开展中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筹安排、策划,年级组负责组织实施,各年级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宣传效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全校教师会上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到辅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并对辅导学生获奖的老师和学生给予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并且在学校政教处和团委的牵头下成立了我校的教师辅导小组:

  1、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黄晴波

  2、创新技能培训和制作及社会实践部分:黄晴波

  3、物理组:聂仕权 毛永成

  4、化学组:郑志强 万志刚

  5、生物组:王小青

  6、地理组:周忠

  7、美术组:曾勤燕。在各班还成立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小组。

  这一系列的措施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措施具体,活动开展落到实处。

  本次活动周我校在借鉴过去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对一些活动的设置和安排做了改进和完善。

  1、活动内容的安排。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有关比赛的要求,我校将科技创新活动周的主要内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运动当中。

  2、活动的形式方面。在活动的形式方面以学生动手动脑为主,宣教为辅。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程序化的去完成任务。

  3、结合时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以“建设创新型四川”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周中,我们倡议学生从自己的身边,从自己的家庭,从自己所在的生活小区出发去感受能源的使用、环境与生态、安全与健康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情况。同学们通过观察与体验增强了节约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和保障安全健康意识。

  三、取得的成效和努力方向。

  (一)取得的成效。

  1、同学们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周极大的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身边的时事,更多的了解了家乡的现状,增强了同学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责任感。

  3、通过科技小制作和社会科学实践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努力的方向。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种挑战,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断地去了解学生,不断地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去引导、启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相信有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3

  我校根据州、市科协关于征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的有关要求,在区科协、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以“体验、创新、成长”为大赛主题,认真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开展了科学幻想绘画、科技实践活动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师生们受益匪浅,为使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收效更大,现将本次活动小结如下:

  一、具体措施

  为培养我校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精心组织学生参加以“快乐成长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全国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各班根据通知精神制定活动方案和计划,认真做好了发动、组织、实施等工作。

  结合本次竞赛要求,我们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自由绘画。力图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新鲜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题贴近孩子的`心灵,要求孩子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在于创造宽松、平等、自由的环境,使孩子们能积极投入,发现自我。在此中得以发现自我、提高认知、锤炼个性,驰骋想象,创造自己的思想,更自信、坚强而快乐地在成长的路上,留下清晰的每一步。

  由于措施得力,参加本届大赛的青少年数量和参赛作品的质量都比较好。特别是在比赛的准备阶段及作品的收集阶段中,各位教师能够任劳任怨,各司其职,认真加强对学生作品的辅导力度,致使参赛作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活动取得的效果

  1、赢得了领导的重视,通过奖励政策激发了广大师生踊跃参与的热情,并增进了广大师生之间的科技创新交流,他们相互参观,取长补短,学生也勇于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2、从总体上来看,作品形式多样,数量基本达到要求。展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些作品有较好的创意;高年级展出的作品比低年级要好;科幻画作品数量较其他项目要多,质量也比较高。

  当然此次活动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有: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指导不够;对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力度不够;作品重量轻质,高质量的作品数量不多等,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工作建议

  1、加强素质教育,组织学校利用科学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2、开展科教培训,加强对各学校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培训,组织一批教师队伍,带好一大批创作发明“小专家”,特别是引导学生搞好作品的修改和补充。

  3、积极组织活动,结合实际,经常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兴趣。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六个一”活动,即:听一次科技讲座,想一个小发明,读一本科普图书,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看一部科幻电影,画一幅科幻画。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全民科技活动的推广,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我校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我校的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开展了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实验,教学教具等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一、进一步完善科技组织的建设

  为了积极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二、加强学校科技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学校科技活动提供保障

  20xx年中,我校为了提高科技辅导员教师的科技辅导水平,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大投入。对学校科技辅导员教师进行了科技知识的培训,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对科技教师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我校科技辅导员教师的水平,增强了我校科技教师的科学素质,为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

  在20xx年,我校结合教育的大环境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到了50多篇小论文,以及11项小发明、小制作。并举行科幻画展览,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想象能力,12月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了科幻画展览活动,在该科幻画展览活动中,共收到学生绘画200多件。经专业教师的评选,选出了一百多幅科幻画进行展出,并选出了90幅优秀作品参加县级比赛,通过该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分析解决题问等科学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了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世界观。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端正了学习态度,对我校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从本次活动,我们也看到了我校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科学知识的匮乏。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科技含量较低。这将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落实科技、实验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会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加强本校本课程的教育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全民科技活动的推广,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我校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我校的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开展了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实验,教学教具等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现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科普知识组织的建设

  为了积极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二、加强学校科技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学校科技活动提供保障

  活动中,我校为了提高科技辅导员教师的科技辅导水平,对学校科技辅导员教师进行了科技知识的培训,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对科技教师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我校科技辅导员教师的水平,增强了我校科技教师的科学素质,为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

  我校结合教育的大环境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到了120多篇小论文,以及51项小发明、小制作。通过该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分析解决题问等科学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了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世界观。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端正了学习态度,对我校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从本次活动,我们也看到了我校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科学知识的匮乏。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科技含量较低。这将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落实科技、实验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会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加强本校本课程的教育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6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普遍提升,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活动在学校各项活动中,人气指数一直很高,不但参加的人数众多,而且取得的成果丰富。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活动不单是丰富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校园氛围,而且发掘了学生的原始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推动了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一)科技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校长李勤直接领导学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安排部分教师作为活动小组指导教师,挤出部分资金用作购买必要的器材和奖励取得了较好创新成果的学生。

  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都很热爱科学,并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在生活中喜欢搞些创作发明,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和烦恼。他们都是以前学校班级科技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富有指导经验。学校把分散的人员进行了整合,成立了校级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小组,指导工作上的交流与合作更为频繁,人多主意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创新是主题,活动是关键,解决不便是起点。

  要求学生广泛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不便,进而思考解决的办法,贴近生活而不好高骛远。学生不再以为创新是很困难的,而是就在身边,搞的是小发明小创作我也能搞,心理上的畏惧感消除了,自信心树立起来了,为科技创新准备了最为重要的条件。根据农村实际、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前段时间,我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有以下一些:

  自制多功能卫生工具。常见的卫生工具在清除砖、厕所积污等,效果不好,不是清不干净,就是工具变换频繁,费时费力。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鼓励学生自制多功能卫生工具,开展了“自制多功能卫生工具评选大赛”;

  避免发生用电安全事故和节约电能。学生对自家和学校用电行为进行调查,排查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对于学校方面的,在教师的当场指导下,也就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可行的建议变成可见的行动。面对生活中电能浪费的'情况,由学生想办法,提建议,由指导教师分析评议其可行不可行,讲出可行与不可行的道理。

  冬天烧煤烤火,怎样实现取暖、节能与卫生的三者得兼?在我们这里,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要烤火取暖,基本上以烧煤炭炉为主,火力大,温度高,但浪费煤炭的情况相当普遍,同时也不卫生。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既要能烤好火、又能节能、还能保持卫生的问题。

  制作坛罩。在利川,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酸菜坛子,但灰尘容易掉到坛沿里去,坛沿的水份也容易蒸发,会污染坛沿水,会影响酸菜的质量。针对此种弊端,我鼓励学生想办法予以解决。

  改进清洁器。人们在做饭的过程中,常常要用清洁器对蔬菜、肉食及炊具和碗碟进行清洗,但是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清洁器为金属清洁器。在使用过程中,金属丝往往出现断裂情况。断裂的金属丝一部分会附在蔬菜、肉食和炊具等上,很不容易发现,人食用含有金属丝的蔬菜或内食后,显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轻则不舒服,重则致病;另一部分金属丝则会掉落在水里,而农村人又常常把这种水(农村称之为潲水)用来喂猪,猪食用含有金属丝的潲水后,同样会对猪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清洁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需要进行创新,达到既能有效除垢去污,又不会对人、畜健康产生危害。

  (三)由于我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始终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再加上指导得力、得方,学生的创新热情高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辅导杨崇智《厕所防臭球》获得省23届科技创新二等奖;

  2、辅导张婷婷《环保节能炉筛》获得州第四届科技创新二等奖;

  3、辅导周菡萏《机动车辆升降架》获得州第五届科技创新三等奖;

  4、在组织开展学生卫生的实践中,学生能利用自制的多功能卫生工具,清扫校园卫生。

  5、组织学生对学校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电流浪费和不安全用电行为提出整改建议,清除安全隐患。

  6、获得恩施州第三届第四届优秀科技创新组织奖

  科技创新活动是我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侧面,随着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进一步激发,指导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7

  为了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动手实践能力。学校从20xx年3月开始在全体同学中发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倡议,鼓励同学读一本科普书、讲一个科普故事、画一幅科幻画、办一期科普抄报、做一个科技小制作、写一篇科技小论文、设计一项科技小发明等活动。

  在近一年的实践活动中,领导高度重视,少先队统筹安排,科学、美术、计算机教师认真组织,班主任认真实施,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参与率达到93%,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达到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同学们的作品内容包括发明创造、技术创新、科学论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等,学校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和展示会,能为众多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生提供科学展示和科技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智慧形成交融、碰撞、闪光、升华,为进一步推动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促进创新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8

  我校于10月21日—28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为主题的科技小制作展评、科幻画展评、科普知识读书活动、科普知识黑板报展评、“助力青少年,实现科学梦“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科普知识宣传等科技创新周活动。在本次活动开展中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筹安排、策划、组织实施,各年级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宣传效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周活动的开展,在全校教师会上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到辅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并对辅导学生获奖的老师和学生给予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在学校政教处和团委的牵头下成立了我校的教师辅导小组:

  1、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卢海林;

  2、创新技能培训和制作及社会实践部分:张金莲;

  3、物理组:崔景轩;

  4、化学组:刘天存;

  5、生物组:刘雅丽;

  6、地理组:郝庆峰;

  7、美术组:剪宏峰。在各班还成立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小组。这一系列的措施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措施具体,活动开展落到实处

  本次活动周我校在借鉴过去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对一些活动的设置和安排做了改进和完善。

  1、活动内容的安排: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有关比赛的`要求,

  我校将科技创新活动周的主要内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运动当中。

  2、活动的形式方面:在活动的形式方面以学生动手动脑为主,宣教为辅。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程序化的去完成任务。

  3、家校结合方面:在本次以“小手拉大手”活动中,通过《心心桥》家长小报向家长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科普内容,使家长们增强了节约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和保障安全健康意识。

  三、取得的成效和努力方向

  (一)取得的成效

  1、同学们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周极大的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身边的时事,更多的了解了家乡的现状,增强了同学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责任感。

  3、通过科技小制作和社会科学实践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努力的方向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一种挑战,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断地去了解学生,不断地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去引导、启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相信有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9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世纪,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世纪,青少年是新世纪承担振兴中华光荣使命的一代,而学校老师是肩负着辅导培养青少年更加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成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才的重任。在上级部门正确领导,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学校“学科技、用科学。”“创新发明,锐意创造”已蔚然成风,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共同努力,竞赛成绩斐然,科技创新成果显著,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网络健全。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活动,把“科技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师的培训、器材的添置和工作室的建设,足见领导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学校每年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并把它们作为学校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及科技创新活动课题组负责实施的领导小组,下面设:电脑机器人活动小组、因特计算机小组、航模小组、科幻画小组、信息技术网页制作小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小组,并向全校三年级以上45个班级辐射,形成健全的网络科技队伍。从而由点到面全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重视队伍建设

  学校在加强领导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建立一支精干的科技辅导员的队伍,学校筛选作风正派、工作热心、思想活跃、任劳任怨有特长的术科老师和班主任作为科技辅导员,通过他们的工作带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一学期来,这支队伍的成员保持着满腔的`热情,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为创学校的特色而默默奉献着,学校在精神鼓励的同时,也在物质方面、评先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政策倾斜。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我校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始终把普及与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推动普及的程度的不断提升。学校把常年开展普及活动和积极组织参加比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校要求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各班都有项目”。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地发现苗子,通过创新课题组的教师对他们指点,培养、提高,促使他们在各项比赛中屡获好成绩。本学期政教处和科技创新活动课题组的成员在往年的工作经验中,进一步规范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做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掌握知识的程度,分年级分块组织参加活动,如参加全国节粮活动时,就采取了三到五年级学生参加不同的项目;根据学生特点,组织特长学生参加电脑机器人和三模比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四、开拓进取硕果累累由于学校十分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始终把青少年科技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致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加上学校各部门领导都十分支持青少年科技工作,把青少年科技工作当作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事来抓,极大地调动了科技辅导员的积极性,这些辅导员对青少年科技工作都十分热心,都是不计报酬,满腔热情地工作,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成果:08年3月参加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王获得小学组足球一对一金牌、韦和朱获得小学组足球二对二金牌、刘和李获得小学组灭火铜牌,闭和杨活动小学组接力铜牌、余和权活动三等奖,科技创新大赛刘老师辅导的《将传统游戏进行到底》,和刘老师辅导的《广播操的演练》获得一等奖,潘和张老师辅导的科幻画获得一等奖。4月参加广西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机器人活动小组的王获得小学大场足球金牌、刘和李获得小学组灭火金牌、余和杨活动小学组接力二等奖、闭和权获得小学组三等奖;科幻画组潘和方老师辅导的科幻画获得一等奖,赵辅导的DV作品获得一等奖,其中王和刘同学获得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入场券,他们将在8月奔赴赛场,进行新一轮的角逐。6月,科技创新活动课题组的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节粮在我身边08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活动以都、张、梁老师为主要负责老师,组织三到五年级37个班的学生开展了活动。冼、刘和廖老师将参加7月份“我身边的家园”全国DV大赛。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但新的挑战就在眼前,我们信心满满,因为我们有一个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的领导班子,更有一个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团队伙伴,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遇上什么样的困难,相信我们都能迎刃而解,并将在新一轮的挑战中获得更大的成绩。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10

  科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县教育局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坚持开展科学“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五小活动,培养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一、创新机制,提供科技创新保障。

  1、组织保障,建立管理机构。县教育局和学校都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下设科技教研组,定期开展科技工作研讨,加强对科技活动相关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2、内容保障,开展科技活动。各学校坚持开展科技小制作、科技作品展览、科学小实验、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科技知识。

  3、队伍保障,抓好两支队伍。一是抓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局和学校坚持把骨干教师用到科技教育上,配备了科技总辅导员和科技专兼职教师,采取送出去与在岗自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通过理论讲座、教研活动、外出听课、参观考察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二是校级科技兴趣小组队伍建设。利用兴趣课、活动中心和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兴趣活动。

  4、经费保障,保证经费投入。20xx年,县教育局印发了《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每年拿出3万元对积极参与科技实践与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科技教育。

  一是教育局坚持每学期开展学生科技综合素质检测、学生科技特长展示等活动,让学校的科技教育形成常态化。

  二是各学校根据课程改革方案的规定,建立了能够确保实施“三个板块”(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课程结构的学校管理机构,认真落实了科学课、实验课、综合实践等课程,强化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科技意识。

  三是各学校通过成立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了检验效果,教育局和各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为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三、突出成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近年来,我们在科技教育方面做到了思想转轨,把科技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评估,建立科技活动建设的'激励机制;形成合力,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积极支持;营造氛围,构建科技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有3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9名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136名学生的科学幻想画等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嘉奖,2名教师制作的教具获得国家级奖励,9名学生制作的学具获省级奖,363人次获得县级科技创新奖。在20xx年国际办公软件创新大赛中,县理工中专潘盼同学获湖北省第一名,亚太地区决赛第五名。

  更重要的是,我县中小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感受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兴趣更加浓厚,探索科学的欲望更加强烈。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11

  根据中心校《豫灵镇第九届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方案》及《关于落实豫灵镇第九届学校科技创新的通知》精神,我校师生认真组织,积极行动,全员参与,现在活动已经结束,现将我校第九届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接到中心校的通知后,我校积极行动,立即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组织领导此项工作,组织召开了全校教师会,号召全体教师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分配了具体的任务,并对辅导学生获奖的老师和学生给予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宣传,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和主要内容。

  我校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作了充分的宣传,让全体师生明白了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活动的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活动内容主要有4项,分别是:小发明创造展评;小制作展评;少儿科幻画展评;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评。通过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措施得力,使活动开展落到实处。

  1、针对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将科技创新活主要内容放在了小制作和科幻画上,教师主要完成小发明以及教具制作等,要求师生参与度达到90%,重点培养师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使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运动当中,并把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2、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低年级同学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或家庭的形式完成科技创新活动。

  3、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对活动进行及时检查、督促,对于各班进度进行及时通报,有力的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4、对在活动表现中突出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及时进行总结,度给予积分,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分阶段展评,层层选拨出优秀作品。

  1、我校在9月20日对各班的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画进行了初评统计,各班师生共完成作品120余件,基本上达到了人手一件,我校组织人员对各班的作品进行了初评,共评出优秀用品43件。

  2、9月27日,学校组织了堡里小学第第九届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评活动,组织同学们对各班上报的优秀作品进行了参观。

  3、10月11日,我校将学校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拿到中心小学,参与辅导区的展评活动,受到了辅导区师生的一致好评,最终评出10件优秀作品。

  4、10月20日,我校将在辅导区评出的10件优秀作品在镇一中进行全镇交流展评,进一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其中武沛沛老师的小发明的“小值日生黑板擦”和胡海军老师的“手摇纺车模型”被荐到市里,将参加市里的展评活动。

  通过开展此次科技创新活动,普及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科学创新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引导全体师生崇尚科学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12

  20xx北郊高级中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总结一年一度的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申报活动于9月29日结束,为使我校今后的申报活动更加顺利,现对今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做以下总结:

  一、项目研究过程

  1、按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要求,项目开展需要经历以下过程:

  (1)确定申报项目、组员、指导教师

  (2)制定研究计划、确定任务分工

  (3)搜集资料、图片

  (4)设计问卷或实验计划

  (5)发放问卷、现场采访交流

  (6)问卷数据分析、采访材料整理

  (7)分工撰写研究报告

  (8)完善研究报告设计封面、报告内容修改、排版等

  (9)填写申报材料。

  2、我校本次项目研究共分为2个时间段:

  (1)周末时间,学生外出发放问卷、现场采访。

  (2)第2节晚自习在机房搜集资料、设计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

  (3)学生平时作业多,为了统一管理,因此我们让学生带作业来机房,中途不回教室或宿舍,在机房完成作业和项目阶段内容。

  二、面临的困难

  一方面,今年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申报截止时间比往年早半个月左右,且由于项目开展时间短、缺少沟通渠道,大多数项目的'学生暑假中并没有按要求开展项目研究,许多项目都是在本学期开学后才开始。另一方面,本次,我校共有23组项目参加常州市申报,比去年增加5组,但是辅导教师缺乏(正常情况下,为保证项目研究的质量,一个教师最多可以辅导3组项目),因此,整体项目开展的时间比较紧迫。

  三、建议:

  1、下一届青少年创新大赛的开展时间要提前:

  我们建议在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开展项目研究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如何开展项目研究。在新高二放暑假前,由指导教师选拔部分优秀项目,并指导学生利用暑假,搜集资料、问卷、图片等素材,并作相关资料整理。高二开学后,利用在校时间开展报告撰写。

  2、适当增加辅导教师

  近年来由于参与学生人数逐步增多,因此,信息组教师不足以应对。此外,部分学科教师,由于职称需要,也希望适当参与。因此,我们建议学校能够统筹规划,建立相关组织和制度,让其他有需要的教师也能参与辅导。

  去年,我校组织18组项目申报常州市比赛,17组获奖,其中,市一等奖5组。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现场答辩阶段,我校有2组获得省一等奖、2组省二等奖、1组省三等奖的辉煌成绩。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北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13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和支持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和对他们进行科普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校按照通知要求,迅速组织了全校师生进行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一、活动过程

  活动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和准备阶段

  明确本次大赛的参赛对象、时间安排、具体要求和评选送展办法。参赛者构思作品题材,查阅相关资料,做好材料准备。

  第二阶段:作品制作阶段

  根据实际和目标任务情况,将任务分解,具体到人,或分组集体创作、或单独设计,指导教师和家长加强辅导,结合道德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认真实践,发挥特长,制作出自己最喜爱的'作品。

  第三阶段:作品展览阶段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各班筛选约20%的优秀作品于12月20日集中到会议室进行展览,

  第四阶段:作品选送及评审阶段。

  参展后,学校对参展作品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选送部分优秀作品参加区级展览及评审。

  二、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指导不够。

  2、对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力度不够。

  3、作品重量轻质,高质量的作品数量不多。

  三、补救措施

  1、各班应加强素质教育,利用科学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动手操作、学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着力加强。

  2、结合实际,经常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兴趣。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14

  为了激发师生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动手实践能力。学校从20xx年3月开始在全体师生中发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倡议,鼓励同学读一本科普书、讲一个科普故事、画一幅科幻画、办一期科普抄报、做一个科技小制作、写一篇科技小论文、设计一项科技小发明等活动。

  在近一年的实践活动中,领导高度重视,少先队统筹安排,科学、美术、计算机教师认真组织,班主任认真实施,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参与率达到93%,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达到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同学们的作品内容包括发明创造、技术创新、科学论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等,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等学科。孙吉礼老师指导制作的电子报刊《课间乐》获青州市一等奖;岳玉德老师指导制作的电子报刊《秋收》正在报送青州市进行评选;赵永强老师、刘淑贞老师和孙吉礼老师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参加了青州市教研室举办的电教公开课,均获得了奖项。岳玉德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踊跃参加,采集制作了各种动植物标本,使学生充分开阔了视野,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校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和展示会,能为众多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生提供科学展示和科技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智慧形成交融、碰撞、闪光、升华,为进一步推动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促进创新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15

  为了弘扬和传播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促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根据市科办要求,我们学校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活动,有力的提高了我校科技教育水平,为青少年提供了活跃思维、发展个性的创新平台,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学校的理解与支持,一个“我参与、我实践、我快乐”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发展是基础,学有特长是根本,发挥个性是手段,培养创造才能是目的。为了使学生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学有特长。创设让学生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构建让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我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1、开展科技知识的摘抄、摘记,撰写科技论文活动。利用读报时间,积极开展科技书籍的'阅读,同学们写了阅读笔记,摘记科技知识。

  2、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外,丰富多彩的业余科技活动也是学生全面提升科技素养不可或缺的渠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校广播站、宣传窗(科技专栏)、班级的板报、班会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教育的活动舞台。设有专题宣传橱窗。

  3、科技活动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学校又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利用校内外原有的各种资源,开放了理化生实验室,并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学生做了充分调查并写了报告《身边的水资源》。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凡对于有创新性活动行为的学生,学校将予以全校表扬。

  4、我校针对实际情况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并制定了《第一实验小学绿色章程》,向学生征集了环保标语、环保征文。学生的热情高涨,校园内统一定制学生的小标语温馨地提示着大家,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5、我校结合特别日子如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无烟日等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健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达到与自然、社会的共升,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6、创新也是一所学校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灵魂。科技创新活动成了我们的一致追求、开学初,校长亲自召集“小专家”们在筹备会上制定了明确目标,并进行了责任分工,制定了竞赛活动的阶段要求,组织实施开展师生教具展、学生电脑绘画大赛等等。

  总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科技、艺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深,对学生的发展性培养、评价不够全面;二是科技创新经费的不足也制约了学校整体质量提升,正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找到新的着力点。今后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还要与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所有资源,调动所有积极性,把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坚信:“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只要我们有目标,就有发展的引力,只要我们还有梦,希望与成功一定会与我们同行。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06-08

【精】科技创新活动总结01-16

【荐】科技创新活动总结01-16

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总结06-08

【热】科技创新活动总结01-16

【热门】科技创新活动总结01-16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精】01-16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热】01-16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推荐】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