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习俗通用15篇
春节传统习俗1
春节的介绍: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五的送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要举行各种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俗称“过年”。
广东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4、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远的地方。
5、谢灶: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6、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
7、正月初7吃7样菜,然后初7,要全家出去玩。
8、12点,要在家里守岁。
9、广东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广东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东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广东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10、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广东醒狮舞起源佛山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其次是舞龙,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态,不同的龙舞,寄托着人们不同的理想和愿望。春节是喜庆之日,耍舞的多是热烈奔放的彩龙、金龙和纱龙之类,白天舞布龙,晚上耍龙灯。至于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传统文化。
广东人过年的传统风俗
送灶
送灶也叫“祭灶”、 “谢灶”、“送灶神”等,在每年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五举行,各阶层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所谓“官三民四蛋五”,即官宦人家二十三,平民百姓二十四,蛋民(水上居民)二十五。
传说灶神掌管一家之福祸,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故各家各户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置酒、糖、果等祭祀一番,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谓之“送灶”。此俗古已有之,因地因族而异。广东民间传说中的灶君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人们怕他禀告时讲错话,所以送灶时要为他写个“灶君疏”,帮其备讲稿。祭灶的贡品包括一碗米,两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以及饴糖、麻圆等甜品,此外还供上些用糯米做的糕点,为的是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让他讲错话。另有一匹纸马,给灶君老爷代步飞升,有的地方还特备一件黑衣、一双黑靴,给灶君上天见玉皇大帝作礼服。焚香礼拜者多为男性,拜时要烧香烧纸、放鞭炮,拜完把贡品放在米缸里,叫做“责瓮”,以示来年衣食丰足。直到年三十晚,才把灶君接回来一起过年。今城市居民已无此习俗,广州市八区亦禁鸣鞭炮。
开灶
从谢灶那天起进入年关,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二十三谢灶,二十四开炸,如清朝李调元《粤东笔记》所云: “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糯谷,名日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馈亲友;又以糯饭盘结诸花入油煎之,名日米花;以粉杂白糖入猪油煎,名沙壅。”
煎堆是其中较有特色的小吃,有九江煎堆与龙江煎堆之分,还有化皮、软皮、脆皮之别,用料大致相同,主要是糯米粉、爆谷、糖等。九江煎堆馅用爆谷、白糖,加花生仁、冬瓜条、橘饼等,龙江煎堆馅则用爆谷、片糖、麦芽糖,两种煎堆外皮都沾有芝麻。这些用料寓意也非常讲究:花生象征人丁兴旺,生机盎然;冬瓜条、橘饼为蜜饯,取意生活甜蜜;爆谷象征花开富贵;芝麻意为多子多福。两种煎堆制作过程不同,外形亦有别,九江煎堆为扁圆形,龙江煎堆呈圆球形,均有纪念迁徙后团圆之意。广州俗谚云“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可见它的普遍。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过年家家必备的。
据说煎堆是从中原传人,原来的煎堆形似蟠桃,寓意吉祥。是中原先民祭灶时敬奉玉皇大帝的仙果,后来由移民把它带到了南雄珠玑巷。事起宋代胡妃潜逃一案,当时殃及当地58村33姓居民,他们南逃时带着这种“仙果”,以祈逢凶化吉,万事如意,兼有对故乡的怀念。33姓居民后来都散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煎堆就一直流传开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淡化。现在市面上仍有煎堆用纸盒包装作为礼品或点心出售。
除煎堆外,人们还有炸油角、茶素、芋虾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人喜爱吃糕,除蒸年糕外,还喜欢做萝卜糕、伦教糕、马蹄糕、九层糕等,象征“新春步步高”。
扫尘
每到岁末,腊月二十三谢灶以后入年关,最忙的恐怕要算扫除了,广东人称之为“扫尘”。扫尘的时间各地略有不同,均在腊月二十四到二十八之闻。《迎春扫尘鼋鼢具体展示了“扫尘”的情况: “腊月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扫尘时,家家必备一把新扫把,用来打扫天花板和墙壁上的灰尘,有的地方还用“有尾蔗” (连头带梢的甘蔗)扫一下以求吉利。民间流行“年廿八,洗邋遢”之说。近年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年晚清洁多集中在腊月二十八前后进行,雇用工人或交给清洁公司负责的也越来越多了。
包粽
腊月二十八有包粽的习俗,粽子有咸肉粽、碱水粽之别,粤西信宜、高州一带还有条状的“笔嘴粽”等。其中以肇庆裹蒸粽最为著名,不但个大,而且内涵丰富,有猪肉、绿豆、栗子等,“剥而煎食,甚香”。
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贴春联,包括贴门对、横额、单语等,单语多写“天官赐福”、 “新春大吉”、 “万事胜意”、 “出入平安”、 “恭喜发财”等,按神位张贴。三十团年,宰鸡杀鸭,祭拜天地、祖宗,接财神,卖发财大蚬,正式进入新的一年。
行花街
提到广府地区过春节,就不能不提充满岭南传统节日气氛的广州除夕花市。广州一年一度的行花街民俗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每至岁暮,人们成群结队到迎春花市游览,称为“行花街”。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看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 “卖懒” (在花街上闲逛)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非亲临者实难体会。
迎春花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开始,历时三天,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结束。一般在除夕前一个星期,花街就已禁止车马通行,开始搭售花的棚架摊档。花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一些大枝的花木要在几天前就开始运来。二十八日正式开市,十里花街上张灯结彩,喇叭里播放着轻快的广东音乐,人们看花、买花、卖懒,川流不息,不分日夜,花农吃住都在花市。除夕之夜,花市进入高潮,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买了花的人们只好把花束高高举起,或把一盆盆的金桔、盆景托在肩上,随着人流,缓缓而行。
辛亥革命后,广州老城拆除,花市的发源地藩署前一带成为通衢大道,花市延伸至现教育路、西湖路一带,花色品种越来越全,游人也越来越多。N20世纪20年代,广州花市已是相当的兴旺了。1949年前,全市已分设四个花市:中心花市仍在西湖路、教育路一带,东山区花市设在东川路,南区在滨江路,西区在新风路。1978年后逐步拓展,至今,广州越秀、荔湾、海珠、天河、芳村等共十区都开设了迎春花市,上市花卉品种多达500多种。其中除了桃花、金桔、水仙、菊花、芍药等一些传统品种外,大花蕙兰、郁金香、百合、玫瑰、海棠等也受到欢迎。
中心花市常常有著名书法家应众即席挥毫,更加热闹。直到午夜两点钟,人们才慢慢散去,花农也把卖剩的鲜花降价拍卖,不留一点剩余。游花街的人们,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拣到了很好的便宜货。于是乎人人皆大欢喜,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春的曙光。
卖懒
除夕之夜,儿童一手提灯笼,一手拿着一个红鸡蛋和几炷香,结队上街闲逛,边走边重复唱道:“卖懒、卖懒,卖到三十晚,人懒我不懒。”或唱道:“卖懒仔、卖懒儿,卖得早,卖俾(给)广西王大嫂;卖得迟,卖俾广西王大姨。”这样不断重复,一直走到土地庙中上香,再回家来把鸡蛋分给长辈吃,表示自己一年的懒惰已经卖掉,从此勤快读书干活。在广州地区,卖懒儿童也有到花街上游荡叫卖的。 旷东新语·事语·广州时序》载: “岁除祭,日送年,以灰画弓矢于道射祟,以苏木染鸡子食,以火照路,日卖冷。”卖冷是口音之误,实为“卖懒”。此俗现已绝迹。
开门大吉
年三十晚守岁至深夜,迎候良辰吉时,到了子时(晚上11时至第二天凌晨1时)之际,便打开大门,说“开门大吉”,或贴上红底烫金的“开门大吉”单语,烧“开门炮”。此时各家各户都传来鞭炮响声。有些人为了“抢炮头”,提前几分钟把炮烧响,其他人闻声接应,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持续到凌晨一两点后才逐渐安静下来。到天亮开门出去,家家门口,大街小巷,都铺满了一层星碎的炮竹红纸,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开门、烧炮之后就是接财神,家家设案于I'q多'l-,烧香礼拜。此时便有一些小孩、叫化子等充当小贩,拿着一张红纸,上面写有“财神”两字,嘴里喊着“财神到”,挨家挨户去叫卖。人们为了买一个好兆头,也乐意给一个“利是” (红包),让小贩高兴而去。一些平时卖蚬的小贩,此时也趁机而来,叫卖“发财大蚬”。反正这东西既可吃,又可得个好兆头,一般不是手头拮据的人家,都会买些。这种风俗,现在已很少见。
行大运
大年初一,阳江人一大早就到野外去郊游。有的绕着村边,有的围着田园,有的循着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称“行大运”,希望在新的一年好事常来,万事胜意。阳江人把正月上旬的每一天都冠以名称,如正月初一为“鸡日”,这一天,大家都不杀鸡,就连鹅鸭诸禽都得到荫庇。
所以年初一人们多数吃斋,不吃斋的也必有一道斋菜,用绍菜(黄芽白)煮粉丝虾米,或加冬菇、木耳、竹笋等,称“罗汉斋”。也有蒸腊肠、腊肉、腊鸭等,但动筷时必先吃斋。
开年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
广州人无鸡不成宴,鸡是少不了的,烧肉取“红皮赤壮” (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或“大显声威”;发菜蚝豉(干牡蛎)取发财好市之意;猪删(舌)取大利之意;还有生菜取意“生财”,蒜喻能写会算,葱喻聪明伶俐,芹喻勤劳刻苦,韭喻长长久久等。初七人日吃春盘,内有七样菜,上列几种均在其中。旧时广州的一些商行厂家,开年时老板请伙计吃开年饭,席上若有鸡肉招待,则在席间宣布一批被解雇人员的名单,被解雇者吃完饭就走,此俗又被称为“食无情鸡”。
而在韶关沙田地区,有句俗语叫“狗仔怕夏至,生鸡(公鸡)最怕年初二”,因为在年初二那天,首先就要宰生鸡开年。鸡要个头大、高冠、红脸、会啼、毛色靓丽,还要有弯弯的尾巴,这是生气十足的体现。鸡用滚水烫后去毛,从屁股处剥开,取出内脏屈脚,鸡嘴放上一粒大红枣,鸡尾要留三条大弯尾毛,与一块猪肉一齐煮熟,上碟还伴两个有芽的茨菰、生菜、生葱、大蒜(连头带根叶洗净),寓意生生猛猛,生气十足,威武雄壮。生鸡准备就绪,斟好茶酒,点燃香烛,敬拜大神、祖先、门口土地天神,鸣放大红炮仗。拜神开年后,一切肉类——猪、鸡、鸭、鹅、鱼均可切食了,意思是百无禁忌、万事如意。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携儿带女去串亲访友,相互之间你来我往的穿梭拜年也开始了。
开小正
旧时在粤东一带,农历正月初五叫开小正。又称“开张日”。当天人们迎接门神复位,所谓“初五神落天”,即神从天上回到人间,表示假期结束,年禁解除。
是日家家张灯结彩,烧炮庆贺,商店开市,工厂开工,生产生活工作恢复正常。
游花地
到了农历正月初七,即“人El”那天,广州人成群结队去花地游览,俗称“游花地”。花地在广州西南方的芳村区,是著名的花卉产区。清代中叶以后,花地先后建立了30多处大小园林,著名的有留香园、醉观园、纫香园等。各名园多于正月初七和十五、天后诞、端午、七夕、中秋、下元节等日,摆设“花局”,供人观赏。有些园主还邀集文人学士,吟诗联句,以助雅兴。描写游花地情景的,黄遵宪有《花埭纳渤诗,张维屏有《泛舟花埭》之作,康有为有“千年花埭花犹盛”句。这一习俗在1922年出版的《歌谣》周刊中也有记载:
“初七是人日,广州人多到花埭(按:即今花地)去逛逛。”娄子匡先生在《新年风俗志》中也有这么一条: “逛花地,初七是‘人日’,那天,广州西南隅有一处地方叫花地的,很多人都要跑到那边玩。”可见广州人游花地的风俗,当时确实兴盛。评选“人日皇后”,主持当天的游览事务,蒸糕做美食,庆祝一番,此俗盛行于清末民初。如今人们在节假日休闲也喜欢到花地一游,不再局限于正月。正月游花地的习俗还有,但是不再举行“人日皇后”评选活动了。
七样菜
客家人在大年初七“人日”的家宴上,一定要吃“七样菜”。七样菜一般以葱、蒜、芹菜、韭菜、芫荽、肉和鱼等七种菜一锅煮熟,全家共食。此俗主要取其兆头:葱谐聪,吃了会聪明;蒜谐算,吃了会化算;芹谐勤,吃了会勤快;韭谐久,吃了幸福长久;芫谐圆、缘,吃了有缘又圆满;鱼谐余,吃了年年有余;肉近禄,吃了福禄双全。初七过后,多为大人出门、小孩上学之时,故以此图吉利。
嘉应诗人黄乐三《新年竹枝词》云: “人日俱餐七不同,芥芹菠蒜韭茭葱。诸般俗套从何说,父老传言是古风。”
实际上这是中原人吃春盘的古风遗俗。
七样羹
正月初七,潮汕人同样有吃“七样羹”习俗。这一天,人们以当时出产的七种菜蔬如菠菜、芥菜(当地叫大菜、白菜)、君达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萝卜、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锅,异香诱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图吉利。其中“百合”取意“百年百合,百事好合”。
关于七样羹,在潮汕当地还流传一个故事。有个老汉,依靠儿子出洋赚钱,每年寄钱或者物品回来赡养。但有一年,儿子很久都没有寄任何东西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
到了初七那天,老汉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在菜市场捡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菜,放在锅里一齐煮。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儿子带着赚的钱和许多东西回来了,老汉喜出望外。村里人都说,吃这七样菜吉利,于是大伙都在初七这天吃七样羹。在潮汕地区还有“七样羹,食老变后生(按:年轻)”的俗话,说明在潮汕人们心里,吃七样羹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拜年
拜年,在潮汕地区又称为“拜正”。初一清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拜年。后辈先祝福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然后长辈鼓励后辈新年干出新成绩,或者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早饭后,大家就向亲朋好友拜年。拜年讲究时间,越早越见其诚意,潮汕俗谚说: “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因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回来才吃早饭。潮汕人拜年的时候,总要带一点手信,其中大桔是必不可少的,大桔粤语中谐音“大吉”,数量多少没有明确规定,但忌讳奇数。
掼春楹
“掼”为动词, “春楹”是一种礼篮,掼春楹是潮汕地区春节期间另一个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春楹是一种内分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楹中,由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来访时,夫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潮汕俗语云此为“阿舅来,掠鸡刮”。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太桔自是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取意新媳妇生活节节高。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一般送给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夫家看不起;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夫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也是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于是,各家各户都在鞭炮声里忙着分派礼物。潮汕人亲邻睦里的风尚由此可见一斑。此外,分家的兄弟也享受这样的待遇。
送穷
客家人会在年初三“送穷鬼”,以示奖勤罚懒。送穷意即祭送穷鬼(穷神)。
关于送穷,有一个故事: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并要用火烧后才肯穿。宫中人都叫他“穷子”。
穷子死于正月晦日(三十),为他送葬时,人们说: “今日送穷子也。”从此, “送穷”的说法就此相沿下来。民间把“送穷子”的“穷”逐渐说成了“贫穷”的“穷”,清扫家中秽物叫送穷。唐人姚合有诗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各地送穷的时间不一,广东客家以正月初三为穷鬼日。传说过去有两夫妇,贫穷无比,女方后改嫁员外为妾。一年春节前,前夫去求助,女方把银币塞入年糕中相赠。前夫因无渡船钱,误将年糕送给渡伯顶数,依然身无分文,只得在新年那天又去向前妻求助。女方怒其不争,不予理睬,男方饥寒交迫,冻死在员外的柴房中。女方怕事情败露,火烧柴房灭尸,于初三日扫余灰倾于河中,谓之“送穷鬼”。邻里效仿,衍为习俗。
正月初三清早,把房子,特别是厨房周围打扫干净,污秽的杂物倒到垃圾堆里放火烧掉,有的还备香烛冥镪等一同烧毁,表示送走从前的秽气穷气,迎接财神福星来。这一天不宜探亲访友,以免被人家视为穷鬼。此俗广东梅县、海丰、翁源皆有,20世纪50年代后已废。
春节期间,民众还有一系列文娱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舞狮、舞龙了。
舞醒狮
广东舞狮子源起佛山。相传在明朝初年,佛山一带出现过一头独角怪兽,眼大口阔,不时发出“嚏嚏”响声,老百姓叫它“嚏兽”。只要怪兽出现,老百姓便大受其害,不是牲畜伤亡,便是庄稼被糟蹋。
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用竹篾织成若干个狮头,涂上多种颜色,埋伏在郊野村落,一旦怪兽出现,便金鼓齐鸣,舞动起来,怪兽惊走。于是人们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如意吉祥的兆头,以后便于春节期间,均以舞狮子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这一风俗延续至今,已发展为一套程式完整的岭南醒狮舞。因起舞过程中有“食青”、“醉青”、“睡醒”等动作,故而得名。常见的舞狮子套路是:响起锣鼓,醒狮平放地上,舞狮人分站两侧,打一通南拳,作为“开张大吉”,继而钻入狮内,由大头佛逗引出场,随锣鼓起舞。舞狮子的动作花样丰富多彩,计有“狮子出洞”、“窥测方向”、“欢天喜地”、“狮子滚球”、“狮子采青”等。而每种花样又有细分,就“狮子采青”一式又分为“见青”、“惊青”、“醉青”、“散青”、“饮水”、“吐珠”等一整套动作,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采青”。
醒狮为南方狮,与北方狮子造型迥然不同。北方狮讲究形似,四脚着地;醒狮讲究神韵,两脚着地,狮头与狮尾分开,各由一名演员摆舞,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还有一人戴着面具,手执葵扇在前面逗引,此乃引狮郎,俗称“大头佛”。醒狮分为佛山狮与鹤山狮两大类,佛山狮下又分为七彩狮(文狮)和黑白狮(武狮)两种。在制作上,“醒狮”采用“灯色扎作”工艺。狮面以拟人化手法装饰,分为“关公面” (红面白须)、 “张飞面” (黑面黑须)、 “刘备面”
(黄面白须)几种造型;狮身则用宽四尺、长丈余的缝有各式图案的“狮被”覆盖。狮头制作十分讲究,要求轻巧、坚固、光彩夺目、威严轩昂。据《南海县志》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佛山已有专门生产狮头的作坊,后工艺不断改进,现每年都有上千只狮头销往东南亚及欧美各地。
舞龙
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态,除常见的布龙、彩龙、木龙之外,还有中山醉龙、丰顺火龙、罗定香火龙、四会蕉叶龙、新会纱龙、东海岛人龙、紫菜金龙、大埔乌龙、西关草叶龙、梅县板凳龙,等等,造型奇特,舞姿各异。据粗略统计,全国龙舞共72种,仅广东就占了36种,达全国龙舞的一半。这与广东水域广阔,人们与鱼、蛇(小龙)关系密切有关。广东到处都有龙潭、龙宫、龙洞、龙山等,说明古代岭南的确是群龙聚首的王国。百越后裔是龙族团的重要支系。每一龙种,就是一个分支图腾的标志。各族团为强化自己的形象,就以其图腾的崇拜物起舞。这些舞蹈后来又与原始的宗教、巫术、娱乐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现在逢年过节,人们都舞龙。不同的龙舞,寄托着人们不同的理想和愿望。
除醒狮舞、龙舞外,岭南民俗中还有舞凤、舞麒麟、舞貔貅等各种动物舞蹈。
打春
有的地方春节期间流行一种竞技游戏,叫做打春,又叫“打仔”。玩耍的时候,双方划好界线,布好阵势,以碎石互相对打。开始时主要是孩子们玩的游戏,除打石外,有时还拳棒交加,非常激烈。乡民以胜负来b一年之兴衰,故有时成人也加入其中,真的打斗起来。1949年后此俗逐渐消失。
盲妹歌
1949年前广州有一种以唱“龙舟”为生的职业艺人,大多是双目失明的女子,因此人们俗称这种龙舟歌为“盲妹歌”。
春节期问,她们为了讨点“利是”,挨家挨户去卖唱,歌词是: “天官赐福到你门庭,太平天下永无忧。门前银树花开放,开枝发叶在高堂。满堂吉庆人兴旺,福禄双全老少康。今晚大家同欢畅,等你夫妻和顺百年长。五福临门万事兴,吉星拱照到你门庭。
金钱多赚年年盛,招财进宝又添丁。等到儿孙累代皆昌盛,一路英雄立太平。”
广东人过年的饮食
煎堆是家家必备的。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个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现在也没有那么讲究,有的人家做煎堆,里面不会放馅的也有。另外,还有油角,其中又有软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节还必备瓜子,有红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冬瓜、糖桔饼、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类则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数十斤的米做成一个年糕,金黄色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萝卜广州方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是寓意招财进宝。马蹄糕用荸荠作原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广东地区新春美食品种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如发菜炆猪手称“发财就手”,发菜炆蚝豉即“好事发财”,咸酸菜炒猪舌(广州人称猪利)叫“一本万利”,炒鲜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胆扒冬菇叫“满地金钱”,鱼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还有各种鸡类制品,美其名曰“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鸡是新春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所谓“无鸡不成宴”嘛,还有烧猪肉,除婚嫁中象征贞洁外,新春则寓意壮旺。年初一午饭时,还必备一味素菜,俗称“罗汉斋”,用绍菜、木耳、粉丝、虾米配制,亦有些人家蒸腊味的,但起筷时要先吃“斋”。
广东人过年的禁忌和习惯
按照“老广们”的旧习俗,农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年初二是开年,自除夕年夜饭后,到今天才能动荤;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着车公诞、人日等等有说不完的讲究。还有,过年时不能买鞋,因粤语发音“鞋”同“唉”;买书更不行了,书发音同“输”,怕这一年都“输、输”声,更是大忌。在大时大节,喜筵寿宴上,习惯于谈吉利语,不说丧气话。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声“岁岁(谐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春节传统习俗2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也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的开始。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也是充满希望的节日。
春节传统习俗3
中国人自古重时节,世代盛行。人们把对“家”、“人”的爱意倾注于许多礼节、仪式上的表达,春节更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节日。现在,我们虽然保留着许多春节的风俗习惯,但是其背后的含义和渊源却常常被忽略或淡忘。春节到了,我们不应该只是继承传统行为,更应该把春节的习俗背后的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春节的习俗一: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春节的习俗二: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春节的习俗三:腊月二十七,赶大集、洗浴
这一天,家家户户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春节的习俗四: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说的是开始准备主食了。旧俗认为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是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谐音不和谐的事给一一避开。所以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虽说这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
春节传统习俗4
春节的传统习俗
宋朝诗人王安石写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啊,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为这个年画上圆满的句号让春风冲刷一切的不愉快,这就是春节,我们中华民族历久而不衰的传统节日,也有许多习俗,跟我来看看吧。
习俗一:贴对联,放鞭炮
春节将近,人们总喜欢去买对联,回来贴在门上。除夕那天,又喜欢放鞭炮,这是为什么?因为传说有一只凶兽叫“夕”,它每年正月三十都会出做恶,可它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鞭炮声。所以,人们每年就会贴对联,放鞭炮来预防“夕”出来做恶。
习俗二:吃年夜饭,守年
年夜饭,年夜饭,一听就知道是过年那天夜里吃的饭。一般人会吃饺子。饺子里要包上钱、枣、年糕与豆腐。吃到钱就说明明年财运连连;吃到枣就说明明年蜜蜜甜甜;吃到年糕就说明明年步步升高;吃到豆腐就说明明年福气冲天。每年除夕,我们都会吃着饺子,一直到深夜十二点。因为守年,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习俗三:拜年,要压岁钱
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带着一家老小走亲访友,成为“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实我很喜欢过年,因为我能收到一张接着一张的压岁钱!说起压岁钱,在我国古代,压岁钱是给孩子们压惊的,可现在的压岁钱是表达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的!
现在,我正对着一桌好菜,不由得想起了奶奶说的`话:“在我小时候,那是盼年;现在生活好了,那时天天过年。记得以前,每天能吃上野菜算好的了,穿破的衣服用布条儿贴贴继续穿。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鱼肉,穿上新衣服,以前怎么能与盼年?现在,每天吃大鱼大肉,穿旧了的衣服就扔,真是时代不同了呀!”是呀,如果没有劳动者的辛勤,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富贵贱,我们都不能忘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啊!好好珍惜现在吧!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马到成功!
春节传统习俗5
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不经意间。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的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逛庙会
拖着沉重的`步子终于来到这美丽山村的小镇上。老远就听到了叫卖声。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满是姹紫嫣红穿着艳丽服饰的人们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动着。既然来了,当然是冲啊。“老板,这中国结怎么卖啊”“这个,这个好看着咧,买个挂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块一个。姑娘买几个吧!”“便宜点吧,老板四块一个怎样,我买四个,大家都发财吗!”“好了,卖你,下次再来!”“老板,来几串冰糖葫芦!”“好咧,冰糖葫芦好看,红似火,来年一定红红火火!”“小哥,夹几片臭豆腐试试!”“欧可,臭豆腐,十里飘香。”
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各取所需,热闹非凡。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说书和皮影戏。说书先生穿着大红棉袄,绘声绘色的将古典名著给你娓娓道来。时喜时悲,时紧时松,引得观众满是喝彩。皮影戏我还是见头回,挺有趣的。几个小人儿互相叫嚣着,时踢腿,时鞠躬,像是在给予观众们道祝福一般。
庙会上的一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吃年饭
一波未来,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未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团圆的汤圆;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特制的大团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鬼则草草的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见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来,干杯,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好,我也祝你恭喜发财,干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来越结实”!“我祝你事业有成,年年有余”。;团桌上,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灿烂。
饭间,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拜年
吃完饭,七点一过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动了,三五个大人一桌麻将,一桌牌到凌晨。而小孩则二三十人一起结伴而行,家家户户去拜年,从那桥的小道的开端一路走过穿梭在丛林的小屋中间,打着自制的小灯笼,走过一家,一个接着一个的道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那么这一家便会拿来大袋的糖果,依次发给每个小孩,顿时,他们脸上就洋溢着像阳光般灿烂温暖的笑容。偶尔,坐进去,女主人便会拿出自己家里的果盘请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极尽地主之宜的热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财神们。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着,玩着,叫着,闹着,笑着,幸福的声响一直延续到午饭。
许愿
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的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火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春节传统习俗6
春节的传说
有一年,世上大乱。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间的衣食住行。可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光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吵闹者是姜太公的老婆(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吵架呢。原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弥勒佛只好说:“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财神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还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非常生气,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春节美食
饺子
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汤圆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年糕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鱼
过年有鱼喻意年年有余。所以人们还特意不把鱼吃完,留到次日即新年,年年有余,去年的收获多,吃用不完,余到今年都还有,在物质贫乏的古代,这是人们对物质的渴望向往。成了现在的习俗。
春节传统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春节传统习俗7
正月初一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岁
拜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开年(开斋日)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赤口
古时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古时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
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
南方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四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据说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送穷鬼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自汉代东方朔《岁占》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开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人日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文字记载上,汉朝开始便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
踏碛
在西南地区,人们会结伴郊游。《荆州图经记》:(奉节)夔府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
正月初八
开工日、谷日、年例、游神赛会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年例
年例,传统贺岁方式之一。年例文化源远流长,有历史,乏记载。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间)举办的群体大型祭祀活动。年例礼俗以敬神、游神、摆宗台(做醮亦称摆醮)、祭礼为核心,并伴以各种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和宴请亲朋好友,而开展的群体性祭祀活动;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祖恩德,驱邪祛疫,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顺星、谷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阴则年歉,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
春节传统习俗8
立春苏州传统习俗
春卷、馄饨、春早团子、春饼老少“咬春”正忙
古人立春时有食用萝卜的习俗,叫“咬春”。苏州地区一直有吃春饼的习俗。顾禄在《清嘉录》中说:“春前一月,市上已插标供买春饼,居人相馈贶。”昨天,姑苏区金阊街道白莲社区、金夏社区和留园街道嘉业阳光城社区等分别举行了老少“咬春”迎立春活动,来自社区的孤寡空巢老人、志愿者、美食达人、新苏州人和孩子们,一起包春卷、馄饨和饺子,画春蛋,摆春宴,找寻春的味道。
以前在苏州农村,赶上立春节气时,大家还会做一种春早团子。喜欢吃甜食的,可以在团子里放芝麻、豆沙等;喜欢吃咸的,则可以包点萝卜丝。“我们小时候,还有一种春饼也是在立春时吃的,春饼就像大饼一样,咬春饼就是‘咬春’了”,75岁的黄永年老伯兴致勃勃地回忆起老苏州的立春习俗。
迎春、鞭春牛、挂春幡、晒种古时立春习俗多
苏州民俗专家蔡利民介绍说,古时,苏州人的立春活动还要丰富。
立春的前一天,苏州知府要率领知县到娄门外的柳仙堂去行迎春之礼,迎芒神和春牛。迎春队伍前面,有衙役鸣锣清道,五彩缤纷的旗帜、旌幡等仪仗走在最前面,队伍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即所谓的“社伙”。立春这天,苏州人还有鞭打春牛的习俗。耕牛是农事的象征,鞭春牛蕴含着对勤劳农耕的劝勉和五谷丰登的期望。立春时,人们还要相互庆贺,苏州人将此称为“拜春”,同时像过年一样,还要对神灵、祖先进行供奉祭祀。
立春日,苏州以前有挂春幡、戴春胜、赠春球的习俗。春幡是一种彩旗,标志着新春。
人们又以绢彩纸剪裁成小型的春幡,插于发髻或系于花枝,有“春胜”“彩胜”等称呼。春球也是类似的物品。
立春以后,农民们就要将稻种拿出来晒,叫“晒种”,即将留作种子的稻谷平摊在晒场上,连晒两三天。
“无头春”两头春”只是节气轮回“无关凶吉”
立春山东地区习俗
迎春的娃娃打春的鸡。立春这天,鲁西南地区的很多农村,习惯用彩色棉布和棉花缝制成公鸡饰品,缝在孩子的衣帽上,俗称戴“春鸡儿”。寓意着孩子吉星高照,来年能讨个好彩头。今天,文登市的农民们忙活着制作立春面塑“小龙”,栩栩如生的面塑上还配上元宝、万福等图案,用麦秸串成“龙尾”,挂在家中或孩子衣服上。
立春这天每家每户聚在一起剪窗花,金蛇纳福、龙蛇飞舞、灵蛇之珠等窗花活灵活现,剪出了春天的祝福。民间还有立春“咬春”的`习俗。淄博的家家户户做春卷,吃春卷;德州的人们则习惯咬一口生萝卜,希望咬出希望和平安。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农民耕田离不开牛。打春牛(打土牛、打春、鞭春)是汉族和白族立春主要习俗。历代封建统治者立春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立春湖南的习俗
祭句芒神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春神”句芒出城上山。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而有的地方迎春牛更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湖南则流行吃春卷,代表着迎春之意。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春天伊始,万物欣欣向荣,人们的心也跟着开朗起来,我们期待着春天别走。
春节传统习俗9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春节传统习俗10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春节,又叫过年。每当节日来临,我国汉族人民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以各自的方式举行盛大而饶有兴趣的庆祝活动,来欢度这一佳节,而另一些少数民族则还有自己的传统年节,且时间、习俗各异。
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薏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亲朋好友之间,还有互相馈赠腊八粥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们供上红烛、糖瓜,企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据说七天以后大年三十晚上,他还要与众神同来人间过年,届时各家则举行“接神”、“接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为“扫房日”,此后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各店铺、百姓人家,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家富人宁,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大家已不再劳作,游子们千里迢迢,也要赶回来,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高潮。初一一大早,热热闹闹的拜年便拉开了序幕。
春节传统习俗11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传统食物
一、饺子
饺子是春节时期的传统食物,对于北方人来说,春节食物怎能少了饺子呢,饺子不仅吃起来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所以在过年时吃饺子就寓意着新的一年能走财运。而且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说韭菜馅的饺子有着久财的意思,白菜馅饺子有着百财的意思,香菇馅的饺子有着鼓财的意思,酸菜馅的饺子有着算财的意思等等,所以说水饺是春节期间少不了的美食。
二、鸡
春节期间鸡肉是不能少的一道美食,鸡和吉同音,吃鸡肉寓意着百事大吉,而且吃鸡肉也很讲究,鸡翅给年轻的人吃,有着大展宏图的意思,鸡腿给长辈吃,有一家的顶梁柱意思。在过年期间我们吃的食物热量比较高,所以很多地区的人都会在烹饪后将鸡肉去皮,来减少脂肪的摄入,也能保证鸡肉的鲜美。
三、鱼
年年有余(鱼)是中国比较传统的说法,所以在春节这个吉祥的日子里,鱼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少家庭为了吃出连年有余的好兆头,会在除夕夜吃一条,大年初一吃一条,这样就是连年有余了。不过呢,我们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在除夕夜吃鱼尾,大年初一吃鱼头,这样也是连年有余,有头有尾。
四、年糕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品,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着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五、元宵
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
六、年夜饭
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长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全鸡]象征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吃[蚶]与[胖]谐音,取其发福之意;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春节传统习俗12
旧时放鞭炮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众所周知,浏阳鞭炮是湖南的特产之一,全国驰名,享誉海内外。新中国成立的大典上,燃放的就是浏阳鞭炮。
有了这一层原因,湖南过年时都是满城响声震耳,硝烟弥漫。放鞭炮也有许多讲究,鞭炮在不同的时间燃放,就有着不同的含义。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时间随各家定,但有一点是鞭炮燃放时不能中断,如有中断,来年可能有不顺利的事情发生,这是每一个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人们放鞭炮时,都特别仔细,尽量避免中断现象的出现。
言归正传,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猪肘子等,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猪肘子嘛,称“团年肘子”。 有的家里的餐桌会出现鸡爪子,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蔬菜类必会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的—年里和和气气,事业欣欣向荣。
一般吃年饭的时候是越久越好,具体的意义我不记得了。
这一天讲究很多呢。奶奶那时总是叮嘱我们,不要乱说话,比如说:“死”呀,“烂”呀,“坏了”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万一说漏了嘴,大人马上就解说:“孩童之言,百无讲究”。如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说“打发打发,岁岁平安”;若酒杯倒了,就说“酒泼红地”。避免因此而带来不吉利的事情。
吃过饭后大家就会开始再一次的打扫下卫生和为晚上的守岁做准备或是出去到处逛逛。吃过晚餐后,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树蔸男女老幼围炉共话,至于城市里自然就是围着电烤炉了,为什么一定要围个这样的东西呢,因为——湖南过年时很冷啊!全家老少下棋、打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抢微信红包、向亲朋发送祝福短信,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欢坐等候新年的到来。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烟花四起,震耳欲聋,洋溢着浓浓的辞旧迎新的气氛。小孩则成群结队打着灯笼依次去邻里人家,进门说:“请辞岁”。各家都高兴的出门迎接,捧出点心糖果之类的零食,把孩子们的口袋塞得满满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辞岁队伍,一个晚上可得一两瓷坛的美食,有俗语说:“小孩盼过年”。”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到初一了。不倒垃圾不扫地,非扫不可时,扫帚不向外而向柴湾扫。初一有的地方不外出拜年,在家呆着,但有的地方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我都忘了我们家是怎么样的,好象两种情况都有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初五这一天不拜年,人们管初五拜年叫“拜五中”,(“中”字为音译)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娘家人这一年经济都不会兴旺。如果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或作为客人到别人家拜年,都是不会令人高兴的一件事。还有一个讳忌的是拜年时要看欲拜之人是否起床,如果人家尚未起床,则忌入床前拜年。老辈人认为给死人祭拜就是在床头拜,这一点视为大忌。
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ke),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拜个迟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
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而且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龙”转绕其身,或让“龙”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传统流淌于湖湘人的血液,三湘大地多习俗,真爱春节。
湖南各地春节习俗
长沙:“年财佬、出天行”,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湘潭:星火龙表演,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
新化:初一必定准备极丰盛的`早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
株洲:在春节拜祖的时候最有讲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间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就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
邵阳:贴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三四声,就是上联贴在右边,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一二声,就是下联贴在左边,横批当然是贴在上面。
永州:一般都有祭祖的习惯,表示对祖宗的尊敬,现在大多数地方几乎不祭祖,但对 “团年饭”很讲究,菜式非常丰富,一般有“十大碗”,而且都有鱼这一菜式,表示年年有“余”。
岳阳地区俗称“过年”,风俗大体同祖国各地相同,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吃“团年饭”,十分丰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鱼这个菜,显示吉祥有余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区鱼较少,为了有"百里鱼"这个菜,用木头雕刻一个“百里鱼”,放在盆中,撒上葱花,象真鱼一般。
春节的历法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闰春节的过法
如果一年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早与最迟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春节传统习俗13
每年大年初一就是春节,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想知道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吗?告诉你吧,春联,又称对联。过年要贴春联,这与“桃符”驱鬼辟邪有关。古人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来年对人们的侵袭,人们使用具有辟邪作用的桃木板挂在门旁,同时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门神“神荼”、“郁垒”的名字。这样,为非作歹的鬼魅就不敢上门了。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桃符以后被红纸取代,红纸上写上喜庆的话字就成了春联。
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年专门来骚扰百姓,但这个怪兽怕光、火、大的声音,所以放鞭炮这们的'风俗就有了。
过年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呢?是为了讨一个好的“口彩”。因为,来来往往的行人见到了倒贴的福字,总会情不自禁地提醒着:“福倒了!”,由于“倒”和“到”是谐音,所以,听起来就是“福到了”。谁家不愿意福气快快到来呢?
春节会吃汤圆,还要到亲戚家去拜年,还可以得到红包。
春节传统习俗14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人们包饺子、放鞭炮,辞旧迎新。今年,我和父母回老家过年,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习俗。
农历除夕的早上,我们从宾馆来到了老家。一进门,我就看见大伯站在桌子旁边写对联。只见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墨水、一卷卷红纸,地上也摆着许多刚写好的对联。全部对联写好后,大伯要开始贴对联了。他没有撕旧对联,而是直接在原来的旧对联上刷一层浆糊,然后找一副合适的对联贴上去。总共花了半个多小时,将堂屋、卧室、厨房的门和门上的横梁都贴好了新的对联后,才算大功告成。与此同时,奶奶在厨房里准备午餐和祭祀时需要用到的鸡、鸭、蔬菜。
大约下午两点钟左右,我和其他小朋友在家里玩,大人们上山去上坟、烧纸钱、磕头,表达对祖宗的思念。大人们下山后,就准备着到傍晚时在家里祭祖。祭祖的方式非常特别。首先,爷爷点燃两根蜡烛,摆在桌前的'案子上。奶奶端上来三道荤菜、三道素菜放在桌子上,并在桌子上摆放了十个小酒杯和十副筷子,再在这张正方形的桌子四周摆上四条板凳。这时,爷爷点燃了一长串鞭炮,说是请祖宗回家过年。这时,仪式正式开始。爷爷向酒杯里倒入三分之一的酒,然后跪在桌子前面磕头,接着是奶奶、大伯、爸爸、妈妈依次磕头。过了一会儿,爷爷再斟酒,酒过三巡之后,爷爷又把酒倒回酒壶里,再往酒杯里盛一点米饭。又过了一会儿,人们又按照从长到幼的顺序在桌子后面向祖先磕头。之后,爷爷又放了一串鞭炮送别祖宗。鞭炮放完后,奶奶才把饭菜撤掉,祭祖仪式就结束了。
到了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时,外面鞭炮声不断,给节日增添了浓浓的气氛,既喜庆又热闹。我实在太累了,没有看多久,就睡着了。
就这样,在鞭炮声中,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春节传统习俗15
春节传统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
正月初一
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不倒垃圾准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不能动刀剪等锋利之物是怕伤到人,如有人受伤、流血,就是不祥;而不取井水是因为井中有井神,初一如取井水,会惹怒井神,带来灾害。
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
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有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正月初四
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五
这一天俗称破五。汉族民俗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破五习俗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六
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
这一天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八
这一天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一些商场或店铺在今天开业,主要是取“发”之意。愿生意兴隆,四季发财。
正月初九
俗称天公生,汉族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是天界神只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这一天的汉族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十
这一天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这一天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
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
这一天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闹花灯,猜灯谜。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壮族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仅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凤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藏族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而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首","雪山下,麦子黄了,快乐的新年来了。"现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人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既娱乐自己,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相传,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麦收为岁首"。拉萨东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到现在还是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称为"工布洛萨"。藏史记载,工布地区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这里非常盛行。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因为到藏历正月,春气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有心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说法,神王辛者曲杰,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兴,再给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烂烂,他心烦,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用"花枝招展"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作"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夜守岁至天明。雄鸡报晓,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谁先担回第一担水,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朝鲜族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游戏。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岁的习俗。
满族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饺子,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日子过"秃"了。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畲族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盘古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成的画像),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土家族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带关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春节饮食习俗
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
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春卷
春卷也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春节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春节传统习俗11-15
广东的春节传统习俗07-30
广东的春节传统习俗03-13
春节传统习俗(15篇)01-20
春节传统习俗精选15篇01-20
春节传统习俗(精选15篇)01-20
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11-15
春节传统习俗15篇11-29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01-05
春节传统习俗集合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