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选春节传统文化作文汇编六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传统文化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篇1
提到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念头肯定是: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吧。没错,的确是这样,春节已经成为了中国不可缺少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而我今天要写的则是开化的春节。
在开化的春节里,与很多丰富多彩的习俗,因为开化依山傍水,因此他的一些习俗跟大自然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例如从年夜饭就能看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早在年夜饭几个月前,走进开化的乡下,就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家前都挂了很多鸡肉、牛肉、鱼肉,尽管只是看着,但也可以让人食欲大开,垂涎三尺了。还有些大户人家门口会挂上自己的做的腊肠,我非常地喜爱腊肠,每次春节都迫不及待地想吃到,其他孩子自然也不例外,都呆呆地站在门口,望着挂在棍子上的腊肠,却也只能望着,不能吃,让人心痒痒却无动于衷。
开化人爱吃辣味,食物中辣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辣椒酱也成为了开化人独特的一门手艺。我的奶奶自然也不例外,以前每逢过年前的一两个月,估摸着在腊月初几,奶奶肯定就要将自家种的辣椒拿出来,准备好水、生姜和大蒜,将辣椒放在水中泡着,生姜和大蒜切碎,也放进水里,一起准备齐全后,把这些东西都倒进坛子里,密封起来,泡几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每次奶奶制作的时候,老家的厨房里满是辛辣味,呛得我连咳嗽。我虽说是名义上的开化人,但骨子却一点也不像开化人,我不爱吃辣,几乎是一点也碰不得,每次不小心吃到辣椒,便会“两眼冒金星”,上呕下泻,要喝好几杯水才能缓过来,家里人连连笑话我不像开化人。
在开化乡下每天的忙碌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肉晒了几个月,就有了些肉干的姿态,阳光的烘烤让肉变得更加美味,更有嚼劲,同时也能得保存更久。在年夜饭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同时也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了,将在腊月就准备好配菜,调料一起摆在盘子里,将肉取下,切好摆放整齐,活鱼提前买好,养在水中,豆腐之类的和辣椒放在一起,看到这恐怖的红色,我不禁倒吸一口气。我们家做饭的是一口大锅,直约五尺,大如风扇,可说其可收纳天地之美味,毫不夸张,大锅下有一个老灶台,用来点火,我以前会给爷爷打个下手,帮爷爷扇扇火,吹吹烟,长大后,这些自然成为一些儿时的记忆,不禁觉得有些幼稚,但这份美好的记忆,在我心里永远保存着,这稠稠的乡愁,在我的'脑海中永远编织着。
时间飞逝,几天过得很快,转眼到了除夕夜的那天,这天清晨,家家起了个大早,各自开始忙活,将活鱼破腹,和生姜摆放在一起,配上辣椒和葱,遮住了鱼的腥味,尽管没有烧熟,可依然能感到阵阵香味;准备好萝卜、青菜、玉米、枸杞,放进锅里熬,几个钟头过后,便是一碗营养与观赏价值并存的香浓萝卜汤,在异乡的亲人们尝到一口这汤,或许想起家乡,想起回到家乡来过年吧。大部分菜肴在几天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只是做一个补充,当全部好后,已经快晚上了,家家的烟囱上升起了缕缕炊烟,香味弥漫在空气之中,各位亲人互相来登门拜访,到那家尝一口菜,到那家喝一口汤,其乐融融的一番景象。当天彻底黑了,菜都已近准备齐当,家家都坐下来,一起举杯同欢,小辈向长辈送祝福,长辈向小辈送红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个人的心上都是甜蜜的。互相祝福后,开始动筷子了,虽然从来教导过,但这仿佛已成为中国的传统,小辈都让着长辈,让长辈先动筷,长辈一边乐呵着,一边往小辈的碗里夹肉,在这时,轰隆轰隆的声音在天空中响起,黑夜中开出了一片片,五彩缤纷,夺人眼球的“鲜花”,就在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中,新的一年,到来了!
夜深了,每家每户在收拾着,小孩们穿着新衣服,带着甜甜的笑容,美美的进入梦乡。每个孩子,甚至每个大人,都带着笑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篇2
要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胜不胜数,比如:我国书法,我国结,皮影,武术,剪纸……传统文化中春节是我们我国最重要的'节日。
据说,我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夜它才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次,“年”来到村子看到,家家户户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孩子在院子开心地燃放鞭炮,从这一瞬间“年”再也不敢来了。从此,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扬,门前挂满了大红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可热闹啦!到了晚上礼花满天,家人聚到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篇3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框边贴上一副春联,迎吉避邪,辞旧迎新。所以,贴春联也是逢年过节的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
往年春节时,都是大人们来贴春联的。今年的我,看着姥姥早已买好的春联,心中总是痒痒的。好不容易等到姥姥要贴春联的`时候了。我一个箭步冲到姥姥面前,对姥姥说:“姥姥,你的年纪大 了,不适合爬上爬下。我已经长大了,让我来贴春联吧!”姥姥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我,问了一句:“你能行吗?”我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是这几年我早把贴春联的过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所以 我是胸有成竹,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开始贴春联了。我先用双面胶在上联的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分别粘好,下联和横批也是如此;第二步,将双面胶的皮撕下来,注意这个细节:一定要轻轻的撕,不能太过用力,否则会被撕坏;第三 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将春联贴上墙。在贴上墙之前要先找好位置,不然的话,会将春联贴歪或贴错位置。贴上去了!耶!成功啦!接下来最后一个步骤:贴“福”字,贴“福”字和春联的方法差不 多;只是要将“福”字倒过来贴。你们知道吗?这其中还有个传说呢!传说皇上朱元璋下令,过年全城都要在自家门上贴上“福”字,否则满门抄斩。但是有位农民不识字,竟把“福”字给贴倒了。皇上大怒,刚要下令斩首,马皇后说农民是在祝福皇上,希望皇上“福”到家了。皇上听后大喜马上下令放人,农民才幸免一死。从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故意把“福”字给贴倒了。一是为了吉利,二是 为了纪念马皇后。
我得意地看着我的杰作,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福星高照,大门中间的大红“福”到家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姥姥还夸我贴得好极了!
贴春联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感受到了新联换旧符的快乐!
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篇4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一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爆竹声声到处都是节日的喜庆。
说起春节,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它长得凶神恶煞,住在村庄旁的深海中,每到除夕,它就会上岸,去旁边的村庄吞食牲畜,还要伤人命,人类害怕得躲到了山上。有一年,一个老翁出现在它们的面前,对他们说:“那个来捣乱的‘年’怕红色和响声。”于是,村民们手忙脚乱地准备起来,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然后,用竹子互相敲打发出声音,“年”就落慌而逃,从此以后,我们过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我们每年的大年初一走亲向友,从此,春节就流传到了现在,变得越来越隆重。
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家家户户变得富裕,我们的春联变成贴图,还有挂着灯笼,竹子的.敲打声变成了烟花爆竹。随着“噼里啪啦”的烟花声音在空中绽放开来,像争奇斗艳的“仙女散花”,又像下烟花雨,有红、黄、紫……天空被打扮得炫丽多彩,它们照到了人类的脸上,人类的脸被照得喜气洋洋,人类过年的习俗还有包团圆果,大扫除……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丰富呀!
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篇5
春节吃饺子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传统吧,而且有的家庭还不止吃一顿饺子。今年春节我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
三十这一天一家人都会为在一起准备年夜饭,饺子是i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三十的下午妈妈就把早已买好的菜都拿了出来,准备调馅料为晚上的年夜饭包饺子。我自报奋勇的要帮忙,妈妈就让我先去好好洗洗手,一会跟她们一起包饺子。我把手反复洗了好几遍,直到得到妈妈认为干净的允许后才坐在了桌子旁边。妈妈早已经调好了馅料,问一问真的很香啊,猪肉大葱就是香!妈妈擀饺子皮,我和奶奶包子饺子。我是第一次包饺子,连拿饺子皮的姿势都不对。妈妈手把手的教我,要把饺子皮托在四个手指上,然后放上一点馅,先对折饺子皮然后从右向左一个折压一个折的包过来。看着妈妈教我包的很简单,但是轮到自己上手的`时候却是歪歪扭扭,怎么也弄不好看,而且一不小心馅就挤出来了,真是让我很受挫折。奶奶看我怎么也包不好,就交给我挤饺子,这个看起来更简单,只要放好陷,双手一挤就好。我对这种方法驾驭的还不错。最后我挤得饺子已经很不错了,爸爸看了都直夸我。
年夜晚饺子上桌的时候我大言不惭的夸起了自己的饺子好吃,都得全家都哈哈大笑。总感觉今年的饺子特别的好吃。
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篇6
人们不是为了单纯的吃顿饭,是为了享受那种亲情,一种天伦之乐。吃年夜饭是为了凝聚家庭的力量,等年后再将这种力量在社会上释放出来。
吃年夜饭不是个人的事情,从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吃年夜饭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东西,它里面的含金量非常高。
我们的节日要从精神层面考虑,要注意它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应该从这个层面引导人们过年过节,不要把承载有大量民族民俗意义的节日简单地卖给市场,而是要把节日变成文化传承的契机。
“年,我们每年都要过,年夜饭,我们每年都要吃。可是在尝试过数码年、旅游年之后,很多人却不会过年了。吃过9999元一桌的豪华宴之后,很多人却不会吃年夜饭了。”临近春节,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感慨地说,“吃年夜饭不是个人的事情,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增加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冯骥才从民俗学的角度重新阐释了过年和年夜饭对民族文化的.意义。
冯骥才说,中国人为什么过年?就是希望在年里塑造一个团聚、欢乐、祥和与平安的生活。团圆、欢乐、祥和、平安,靠什么表现出来?靠年夜饭。中国人过年很有意思,年前由社会往家里跑,年后又跑回社会,除夕就是界限,所以年夜饭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按照天津的风俗,吃团圆饺子,如果那一天有人不在,要给他留出来一份。”冯骥才说,“我不反对在外面订餐,但我希望年夜饭还是要回家去吃,全家人坐在一块吃,共享家庭的温暖。年夜饭的核心就是团圆,吃团圆饭的时候不能生气、骂人,大家要有笑脸。人们不是为了单纯的吃顿饭,是为了享受那种亲情,一种天伦之乐。吃年夜饭是为了凝聚家庭的力量,等年后再将这种力量在社会上释放出来。”
冯骥才说,吃年夜饭不是个人的事情,从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吃年夜饭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东西,它里面的含金量非常高。很多人因为不懂得这些,不能把它放在那么高的层面上去分析,所以有些人就单纯地认为,不就是吃顿饭而已嘛,在哪里不是一样。
“吃年夜饭,这又涉及到中国人怎样度过节日的问题。”冯骥才认为,假日和节日不同,假日是一种公民的福利,没有文化内涵,随便怎么过都行,但节日是有意义的,是有文化内涵的。现在很要命的是,我们把所有的文化节日都已经过成了饮食节:过年就是大餐一顿、中秋节就是吃月饼、端午节就是吃粽子、灯节就是吃元宵。而那么好的民族文化情感、独特的情感,很多人却享受不到,在这一点上,比起欧洲和日本,我觉得我们有些人变的愚蠢了,显得没有文化了。
冯骥才还感慨地说,我们的节日要从精神层面考虑,要注意它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应该从这个层面引导人们过年过节,不要都把承载有大量民族民俗意义的节日简单地卖给市场,而是要把节日变成文化传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