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笔记(集锦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读书笔记1
哺育孩子的精神胚胎:
蒙氏教育观点认为,儿童从出生即拥有:精神胚胎。孩子看似弱小,但其实他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承认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环境和条件。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曾经在“自我”一章中拿出一节来讲“哺育你的精神胚胎”。解读精神胚胎的这个重要假设:每个生命的精神胚胎充分发育的话,都会成为他自己,这都会很美。
这本书的整体理念是,尊重孩子的感觉,让孩子活在你自己感觉中。破坏孩子的感觉的例子:你妈觉得你冷;你妈觉得你饿……蒙氏的教育理念,破坏了家长作为孩子“造物主”的地位,破坏了家长们的“自恋“,因为我们家长总认为:我懂得多,你懂什么,我要指导你,管教你,约束你,你要听我的。
这也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惯用的模式。
家长把握管教的度:把管教的度限定在最低。(武志红的建议)家长们如果担心:如果让孩子为所欲为,他会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而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善,孩子如果不加以过多的管束他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机械地灌输不是真正的学习:
传统机械地学习方式,P6第二自然段中所表述。智力状态来自于”外界事物不断刺激,使这些事物留在孩子的大脑中产生某种印象,这就是智力状态”。
但蒙特梭利的观点是,孩子的感觉来自内部。不需要成人年人的灌输。两者可能都会达到儿童智力成长水平,但是有本质上的差别。
孩子掌握某种技能,不是智力发展的标准。6岁前的孩子根本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习的掌握技能的方法。
想起了前几天有位家长说,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的核心词汇不是“爱”,也不是“自由“,而是”感觉“。注重孩子的感觉。
P7页倒数第、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让我想起了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在最初引导海伦凯勒认知这个世界的方法:让没有光明,听不见的海伦凯勒感觉娃娃、水、杯子、杯子里的水等,有了这些感觉,逐渐认知了事物。这种感觉是由内而外的。
引申到绘本育儿中来:任何认知绘本,孩子单纯地看图画,看卡片,认识各种事物,并不代表他的智力增长了,他认识了更多的东西。然而,绘本认知结合真正的实物,让孩子触碰,感受,让孩子对真实的.事物有所感受,才使得他内在的感觉受到了丰富的刺激。“词语捕捉住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柑橘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蒙特梭利说,这个东西叫‘智力’。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口欲期的孩子,把手放进口中认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其称之为智力的萌芽。
因此不要阻碍口欲期的孩子将书本、玩具放入口中,那是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当婴儿将书本放入口中吸吮或者撕咬的时候,你不阻碍他的感觉,同时告诉他这是“书本“,理解和保护这种特征,一直到他长大。
保护个性:
第三章说的是创造力,但实质在说“保护个性”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最典型的就是上兴趣班:你学我也学,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给孩子学,就是看大家都学,自己孩子也得学。
但孩子真的感兴趣吗?真的需要吗?从众心理抹杀了孩子个性,同时我们身处的环境不容许“另类”的出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教育出太多复制品的原因。
当然,王者、天才,都是孤独的。
个人读书笔记2
我想,老师只有做个有心人,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用幼儿最易接受的进行教育,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
一、读书的快乐
放假和双休日,你知道我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吗?不是走亲访友,也不是无休止地看电视,我最大的享受是读几本好书。
说实话,以前我是个从不读书看报的人,对书几乎有排斥心理。有一次,姜园长推荐我看一本书《特别关注》,我无意中打开了一页,便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便陷进去了,不可自拔,我情不自禁地陶醉于其中,我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了,亲情、乡情、恋情、家事、开心事、书中事、天下事——————涌动着真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的心情轻松了,我的视野开阔了。我陶醉于其中,时而泪珠滚滚,时而忍俊不禁,时而若有所思,我的心态也改变了很多。
今年,幼儿园为我们每位教师订了许多套刊物,如《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祝您幸福》、《读者》等。我如获至宝,闲暇时便来细细品味。古人说:读书悦心。是的,快乐莫过于读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挚友娓娓而谈,当掀开书页,就能感受到历史的风烟,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人间的'美好。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
我们常常抱怨,工作太忙了没空看书,有了好的做法就是写不出来。知识需要积累,读书则是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词汇丰富了,思维深刻了,好的便会信手拈来。
二、角色换位
我第一次去给孩子开家长会,七十多名家长挤得是水泄不通,老师姗姗来迟,用小棍在桌上一拍:“啪!”把正交流得热火朝天的家长吓了一跳。“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刚讲了两句,清脆的手机铃声回荡在寂静的室内,我一皱眉,心想:“是谁这么没礼貌?”却见老师泰然自若地拿起手机:“喂”一转身出去接电话,把家长搁一边去了。接下来家长的手机声和交头接耳声不断,会议效果可想而知。
因为我也是一名教师,所以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修养,这位教师的表现,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也感到羞愧。教师是这样以身示教的吗?也许这位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潇洒,而旁观者清,作为一名家长,我一下子就对教师失去了信任,尽管只是第一面,只是一个细节。
这次角色换位,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家长对教师的期望程度,教师的每一个动作,一个很小的细节,对家长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日常工作,是不是也是有时不顾细节,孩子穿倒鞋也看不见,有的流着鼻涕,有的衣衫不整,有的孩子彩笔丢了找不到,对家长说话不用普通话,说不出孩子吃了几碗菜——————你平时工作再好、再努力,但只一个细节没注意,家长就会记住,失去了信任再想弥补会有多难!
珍视细节,时时处处注意教师的形象,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谨记在心的。
三、小鱼上钩了
吃饭时,为了激发幼儿食欲,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尤其是有序地送碗,在送碗环节,我把小朋友变成了小鱼,采用钓小鱼的形式,效果很好。
饭前,我会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食欲:“这是一个美丽的大海,
大海里有许多的小鱼,可是他们都累了,饿了,我给小鱼儿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希望小朋友们进餐愉快!”
孩子们情绪愉快地进餐了,食欲大增,有一部分幼儿已陆续吃完了。
“我要把吃饱的小鱼钓上来,谁吃得干净安静,就先钓谁”。孩子们都耐心等待,眼巴巴看着老师钓鱼,我把一个手指一钓:“钓上一条大鱼!钓上一条小鲤鱼。”孩子都会心神领会,一个一个排队来送碗,非常安静有序。
我想,任何一个活动,需要我们多动脑筋,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师幼情绪愉快,就能真正做到轻轻松松抓常规。
四、我们班的失物认领箱
经常有孩子丢了东西不好意思找或找不到,还有很多时候拣了东西但找不到失主。其中水彩笔,笔帽丢得最多。老师经常举着东西问:“是谁的?”效果不好又浪费了时间,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做了一个有趣的“失物认领箱”贴在墙上,上面画了一个哭脸,写着:“谁是我的小主人,快把我领回家吧!”
这样,孩子们捡了东西先问问是谁的,周围的小朋友,如没有找到失主,就主动放在失物认领箱里,丢东西的小朋友也会到失物认领箱里认领,这样方便有趣了好多,孩子们更加珍爱自己的东西了。
我想,老师只有做个有心人,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用幼儿最易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
个人读书笔记3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是一本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这一职业不只是“育人”,从发展的角度讲,教师如何“育已”才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可以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教育创造,因此,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教师,树立起发展意识,才能将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迫切呼唤着教师的角色转换,我们应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职能,使自己逐步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对话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转换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由原来的单纯的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这样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就发生了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教师就应充分考虑“人本意识”,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在胆猜想,大胆怀疑,去探求科学的真知。
二、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由于过去的课程编制的特点,教师只能是消极、被动地忠实执行教科书的内容,对教科书内容的自主选择和重组的可能性极小。而今,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的创新精神将沿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教学过程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三、由课程成绩的评价者转换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过去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其区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课程评价者的角色,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位置。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由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娴熟的驾驭课程评价的艺术。
总之,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们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更新观念,加强反思,实现由现有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化。
(1).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2).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3).把教师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之一,“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1).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2).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3).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之二,“发展型”的教师――创造的幸福
(1).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2).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3).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个人读书笔记4
似乎名字就暗示了一场悲剧的发生每当我读到书的末尾时,突然间由心底涌出一股酸痛。有时候很迷茫,为什么上一辈的孽债总是报应在子女身上?这难道队长子女来说公平吗?
书的结尾讲到了周萍(周朴园与鲁侍萍之子)和鲁四凤(鲁侍萍和鲁贵之女)的死,以及无辜的周冲(周朴园与周蔡漪之子),原本我以为没有周蔡漪的阻扰,结尾应该可以说是圆满结束了,但是我错了。《雷雨》所描述的是一场悲剧,正因为周蔡漪对周萍的那份爱,从而顺理推章一步步引出了一个身世之谜,周萍和鲁四凤这对苦命鸳鸯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也许他们受不了这种结果,周萍在雷雨的天气中冲到庭院外而触电死亡,然而让我很不值得的是,周冲这年仅才17岁的无辜男孩,居然会去拉触电的鲁四凤白白丧命。瞬间我有股怜悯,为什么纯真无邪的周冲在曹禺的笔下最终的命运会是触电而死呢?而那个周萍却举枪自尽,弟弟鲁大海在那个恐怖的雷雨天气中从此失去踪迹。似乎这一切都发生的有点仓促与可惜,只是我们都知道至便是悲剧的最终目的。
回过头来讲周蔡漪和周萍。作为后母的周蔡漪居然会和丈夫的儿子周萍染上关系,从我们正常人的眼中可视之为戒,但当我换个角度去想的'时候,就会懂得原来这就是悲剧产生的一个过度!可见曹禺的策划可谓是巧妙绝伦。从不该发生的事引出最终大家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
然而事实追究根底,这场悲剧的主导线还是在父亲周朴园身上,这个玩世不恭的伪君子,若不是他为了娶个有钱的周蔡漪又怎么会丢下穷命的鲁侍萍呢?鲁侍萍又怎么投河不死再嫁鲁贵,因而生出鲁四凤呢?所以说为什么总是父母欠下的债会报应在子女身上,让他们曾受不该有的罪恶呢?
依然一句话:“这对子女来讲是否公平?”
个人读书笔记5
“双脚泛着一层不健康的白色,几乎发灰;袜沿在脚腕勒出了一圈粉色的痕迹;脚趾、脚跟、脚背上都有水泡,有些在流血,有些已经化脓;大脚趾的趾甲像马蹄一样粗糙,近鞋头的位置还有一道蓝紫色的淤血;脚跟上起了厚厚一层硬皮,有些地方裂开了在流血......”
如果你认为走路就是把左脚放在右脚的前面,再把右脚放在左脚的前面,刚刚引用的这段文字告诉你绝非如此。这就是哈罗德在连续徒步25天以后双脚所遭受的苦痛。所以作者乔伊斯说:“你以为走路很简单吗?但是这些原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非常困难;吃也是一样,有些人吃东西困难;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东西有的时候很不易。的确如此,如果不做任何的准备,连走路这样简单的事情都会让你苦不堪言。”
没有徒步经历的人应该很难理解为什么说走路很难。可是读完《一个人的朝圣》,和哈罗德一起用87天来完成开车10多个小时就能完成的这段路,我所能感受到的除了自由、欣喜和感动,更加触动我的,是:“只有陷入真正的绝望才能重生;而在重生的旅途中,自己所要面对的别扭、纠结和痛苦又是如此深刻而不可逃避。”
退休半年的老人哈罗德接到20多年前同事奎尼的来信,信中寥寥数语告知哈罗德她身患绝症不久将告别人世,特写信来和哈罗德道别。哈罗德不知所措立马回复:“祝你早日康复”,然后批了一件防雨衣穿上一双帆布鞋就出门去寄信。路过一个一个邮筒时,纠结于“早日康复”四个字太过于简单,他从一个邮筒走向下一个邮筒,然后在小镇尽头的便利店里,售货女孩告诉他:“信念会让一切好起来的,如果你坚持认为病人会好转,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找到帮助她的办法。”听了女孩的话,哈罗德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自己可以徒步穿越627英里,奎尼就能活下来。他特意打了电话给奎尼所在的疗养院:“请告诉她,她的朋友哈罗德正在来看她的路上,她要等着我;我会走着过去,让她一定要好好活着。”于是一个人的朝圣之旅就此开始。
87天,627英里,无数次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又一次次踏上征程。路上哈罗德与许多的平凡人相遇而后挥手告别,每一次离别似乎都成就了崭新的开始。旅店客人、骑自行车的母亲、斯洛伐克移民玛蒂娜、一群追随者,一条喜欢石头的流浪狗,甚至路边的花草和天边的云彩都给了哈罗德不同的启示和勇气。“他明白,在弥补自己错误的这段旅途中,读书笔记.他也在接受着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站在一个过客的位置,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一切也都是对他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可以尽情倾听。一路走过去,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一些东西,他曾经忽略了那么多的东西,他欠奎妮和过去的那一点点慷慨。”
徒步87天,最艰难的部分是什么呢?是体力不支?还是风餐露宿?读完这本书后,自己开始一个人早晚在公园独自行走2个小时,再细细回想哈罗德的这87天,慢慢的越来越体会到最艰难的部分应该是他一个在路上,必须不间断的回想自己的全部过往,想起自己这一生如此碌碌无为平庸不堪。长时间独自行走在路上,哈罗德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他逆来顺受,选择了用孤独和麻木的态度来对待一切。
一个人徒步旅行,意味着一个人长时间的独处,可以掌控也最无法掌控的应该正是自己的思想,那犹如一场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敌我但一样哀鸿遍地撕心裂肺。在路上,哈罗德断断续续主动或者被迫的回想自己的过往,想起少年时期母亲的诀别、父亲的放纵、成年后儿子的叛逆和妻子的绝望,回想自己一直以来习惯性的静默。他会后悔自己没有在儿子无助时大胆的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我爱你”,后悔在妻子痛失爱子绝望时选择逃避。也许正是这样一幕幕的昨日重现,逼着哈罗德去想清楚:“自己是谁?儿子为什么选择自杀?妻子为什么会20年来形同陌路。”逼着哈罗德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人生是可以选择逃避的,如同哈罗德这一生,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尽人意,他选择沉默来把自己置于孤独的自我空间里。而就在快要走完这一生的风烛残年,哈罗德突然有了第一次改变,突然有了逃离一切的勇敢和果断。正是这样的一次变化,才让哈罗德开始如此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或许这样的`改变和调整为之晚已,或许任何时候,认真思考和审视自己的人生,都如同一次朝圣一样,神圣而隆重。
所以,与其说哈罗德的这次旅行是拯救老友的生命,不如说他在借此来追寻真正的自我。将自己逼到绝境寻求失去的自我,一如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自我突破,最痛却最有效。在绝境中,内心里的焦虑和卑微被一点点丢弃,那些被摧毁的激情和渴望开始慢慢复苏,行将就木的生命开始显现生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布满遗憾,每个人都需要直面痛苦,是选择郁郁寡欢逃避到老,还是早一天如同哈罗德一样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而后再慢慢的解开生命中所有的心结?
读完这本书,想起看了好几遍的电影《转山》。书中的哈罗德和电影里的张书豪都是最普通的平凡人,生活中的他们平淡无奇到微不足道,但是因为一个有点率性的决定从此自己开始一段让所有人艳羡朝圣之旅。
他们的勇气和自由确实让你我羡慕,不过细细想来,更加羡慕的应该是这样的选择促使他们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也许经历和体验才是找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唯一途径,而让自己一生过得“真我”就是每一个人的朝圣之旅。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闲暇时喜欢看电影读小说。电影如同点心,书本则是主食。读小说,一个人,一本书,看似单调,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舞台剧。导演是你,剧务是你、作曲是你,主角配角全是你,随着剧情的展开,一个人对着文字或载歌载舞,或举杯独饮,或兴高采烈或痛不欲生,一本书读完,自己仿佛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会有一种不现实的酣畅淋漓之快感。如此来看,阅读岂不也算是一个人的朝圣!
个人读书笔记6
在《我的影子》这个读本中,通过文本对影子的描述和画面对人物行为的描述,生动地讲述了影子和本体的关系,从静态到动态,启发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孩子观察画面,找出人物动作和影子的关系。
我在读完《我的影子》这个读本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上好这一节课必须先让孩子有“影子”这一方面的经验。我应该怎样让孩子获取这一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对“影子”的现象产生兴趣呢?这些都是要课前为孩子所铺垫好的。所以我必须通过一些“影子”的游戏,如:在阳光下玩“踩影子”的游戏、把物体放在阳光下看看物体的形状与物体影子的区别等等来帮孩子铺垫好这些知识。但在课前如果天气不允许,没有太阳,怎么才能让孩子获取“影子”的知识呢?我想那我们就可以用手电筒来代替吧。通过让孩子玩手电筒,让孩子在手电
筒下玩“手影”的游戏。
《我的影子》是个很好读本,而且很有趣。文本的内容以“影子”为线索,一路牵引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师读书笔记——优秀是教出来的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
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于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
个人读书笔记7
87天,627英里,一个退休老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出发,以其精神力量挽救生命垂危的老友,随即克服大量难以想象的困难徒步穿越英格兰,以其执着和勇气将不可能变为现实,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段传奇。然而,当我们跟随《一个人的朝圣》的作者蕾秋乔伊斯的笔触,抛开纷杂与浮华,一步步揭开明亮的光环下所隐藏的真相时,却渐渐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不仅仅是普通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甚至,按当下的流行说法,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位loser,木讷寡言的他不过是凭着一份最单纯的初衷,以最为质朴的方式在回报一份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良善与歉疚。
人生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每个岔口的不同选择都指向千差万别的结果。《一个人的朝圣》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过六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弗莱,他的一生没有任何闪光点,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干了四十年的销售代表,既无升迁,连最后的告别仪式都没有,和妻子疏离,退休后更是循规蹈矩,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走的最远的路就是门口到车里。这样的一个人,受了加油站女孩的一句关于信仰的话的刺激,开启了他的627英里的旅程,更是一段内心的旅程。
其实,追究他出发的动机,你会觉得,哈罗德的一生都是在封闭自己的感情,他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所有的喜怒哀乐全都压抑在自己的心底。母亲的出走,父亲酗酒,儿子的死去,和妻子的疏离,他的木讷和收拢,让自己的一生都平淡甚至失败。唯有一次就是和莫琳相识的那一晚,也是他做的最成功的选择。封闭太久的感情在收到奎妮的信后,轰然倒塌,他焦灼不安,奎妮是唯一一个朋友,但单薄的文字无法表述他内心的澎湃,于是在这个时候——也许是加油站女孩随意说出的安慰之词,也许是突如其来的死亡穿透了他的壁垒,哈罗德决定徒步去看自己的.朋友,用如此坚定的信念换来奎妮一丝求生的希望。
627英里,不仅是用脚迈过的距离,是地理上的穿越,更是用心灵和回忆丈量的旅程,是真正的人生之旅。也许是当身体放归大自然时,心灵更容易找到最本真的记忆,更容易从逝去的岁月中寻回隐匿的自我,那些蛰伏的思绪渐渐奔涌,那颗早已日渐麻木的心也开始悸动。也许是因为扩大的视角、开放的交流容易让人在接受和思辨中学到更多。旅途中的哈罗德不仅渐渐读懂了人生,学到了只追求最珍贵的亲情、爱情、友谊,而放弃其他一切外物,更学会了接纳自己,从而感悟到要直面人生,了解它的本质,一些不能接受和理解的东西要学会理解并渐渐放弃。也正是因为自己对过去的痛苦和遗憾,不肯放手,造就了他的痛苦。
走到最后的时候,哈罗德还是很痛苦,他一开始笃定的相信只要他一直走,奎妮就会活下去。可实际上并非这样,奎妮即将死去的事实摆在那里,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没有他,一切都是照旧,尽管他努力过,依然无法改变结局,他的这次旅程似乎也没了意义。不过在莫琳的陪伴下他渐渐释然,因为一切确实有所不同了。如果说旅程改变了什么,那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终于能自然的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不再纠结于内心的痛苦,甚至让负罪感毁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而是学会了珍视他人和卑微的自己,去接纳,去爱,更要去放下。
个人读书笔记8
87天,627英里,没有精良的装备,60岁的老人就这样徒步穿越了大半个英格兰。
这长途跋涉的87天,不仅仅是一个对身患癌症的奎妮的承诺,我想这更是哈罗德重拾生活之旅。作为一个“被抛弃的儿子”,“不合格的父亲”和一个“失败的丈夫”,每天的生活除了为活着而生活以外,哈罗德在心里想着一辈子就这样完了。这条朝圣的道路上,哈罗德学会了接纳自己,“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刚启程的哈罗德是木纳而拘谨的,不管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别人的看法,当遇到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后,哈罗德学会了打开自己的心灵,回到了年轻时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感情的追求。
“原来只要知道寻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从身边随手拈来。”有时候人甚至连自己想要什么根本不知道,其实你那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在你的身边,比如说爱情,亲情,友情,只不过有人没看到与它们要么错失了,要么遗弃了。“没有爱的生活不是生活”就像哈罗德与莫琳,年轻时的一见钟情,热烈的爱着对方,后来儿子的出生与死亡,让原本深爱着彼此的两个人从此有了深深的隔阂。87天的旅程,距离和点点滴滴的回忆又让他们找回了彼此。
现实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自己是一个怎样的`自己,也许很多时候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内心深处的那一面,当对生活变得麻木了,对一切事物觉得理所当然了,我想活着的确是为了活着,一生也只是为了活着走下去了。我只知道当用心拥抱生活的时候,心会开始悸动的。
刚着手看这本书时,初觉平淡无奇,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引人入胜,当哈罗德开始他的朝圣时,自己的心灵之旅也开始了。
个人读书笔记9
1.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2.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3.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
4.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老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
5.社会流行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
6.我们要长期在中高考的体制下工作,因此,对基础教育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中高考存在的前提,生本教育十年实践证明:“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
7.教育者的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个人读书笔记10
《小屁孩日记》可是一套令人看了会忍不住捧腹大笑的书,这套书我都已经看了n遍了,可还是觉得百看不厌。
主人公格雷是个机灵、自恋、胆小又懒散、又爱出风头的男孩,他特别的搞笑,他在老妈的要求下写日记,可其实他是幻想着自己成名后可以用笔记本来应付采访他的记者;他喜欢玩电子游戏机,爸爸要让他多出去活动,把他赶出家,结果他跑到朋友家里去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衣服,装成除了一身大汗的样子;他特意在分班的时候装成不会念书,好让自己被分进基础班------这么有鬼点子的格雷在家却经常被自己的哥哥罗德里克耍得团团转,对被爸妈保护着的弟弟曼尼也总是无可奈何。
我觉得格雷的童年生活真是太丰富多彩了,每个故事都妙趣横生,用这种又有漫画图又有文字的日记把自己的童年记录下来多好啊,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一学。
王伦叫其两个上山,杨志不愿意留在梁山上,回到官府后,他虽免去罪责,但永不录用,他来到街市上卖刀,在市上的无赖牛二想低价要他的刀,他失手将其杀死,在从乡亲的陪
同下他来到开封府,开封府梁太守给他安排个军职。经过校场比武,杨志的武功得以施展,他被梁太守安排去押运生辰纲,杨志知道后有点儿不太情愿。在杨志的`建议下,他们打算走小道去东京,并且用人力背着10万贯前往,为了避人耳目他们绕道而走。晁盖带领一帮人扮作贩枣子的商人也在路上行走,他们在路上同住到一个店中,他们分析如果要是硬最这生辰纲肯定要受伤,不能力取,只能智取,智取生辰纲,成败全在白胜身上,吴用准备用计策来最生夺纲。因酷暑难耐,押送生辰纲的一群人在黄泥岗休息,杨志的话他们不听了。晃盖一行七人也来到黄泥岗,他们也卧地休息,白胜带着酒也上了黄泥岗,杨卖令手下人不能买酒吃。杨志手下的人口渴难耐,纷纷去向白胜买酒吃,他们被杨志轰开。晁盖等人按照吴用的计策,先从白胜那儿买了一桶酒,就着枣子吃酒,在一旁看的挑夫很是嘴馋,吴用借偷酒之机将药放入酒中,押送生辰纲的挑夫见晁盖等人喝酒没事,他们也买了一桶,那桶正是下药的,等喝下全部晕倒,晁盖等人将生辰纲劫走。
如今,我已经十岁了。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却少的一部分,读书使我成长,读书使我进步。是《安徒生童话》让我具有了无限的想象力;《伊索寓言》使我懂得了人生道理;《七彩语文》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还有那《三国演义》里的义士使我难忘;《水浒传》里的英雄让我刻骨。一本好书常常会使我感动的流泪或是让我欢呼雀跃,从读书中我懂得了人生,懂得了智慧,懂得了友谊。
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古今中外的每一首名句,都使我懂得了,书是丰富多彩的,书不但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陶冶了我的情操,我们应该“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个人读书笔记11
看完《骆驼祥子》的第一感就是:不过瘾,实在太短!但是意味深长,使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一个像骆驼一样坚强、善良而又老实的好汉,为了自己永恒的理想——拉车,竟拼命的工作着,但他遭受了一次有一次的挫折后终于绝望了。
祥子是那时坛坛劳苦的典型例子。他从乡下来到北平,无依无靠,但他要强靠着自己的身子和永恒的理想而努力着,他为了买车能付出一切,这是多么的不容易。他靠着自己强大的'身子拉车挣钱,挣钱买车可他多次买了车,而又多次的丢失了。不是因为被抢就是遭遇不幸,还有苦于生计被迫卖掉的。祥子有强大的身体可又因为他的善良老实而常常被人欺负,别人和他打架,用钱,用势力,用悲惨的命运来压他,他一生受煎,可却从来没有人来安慰过他,他的老婆虎妞骗祥子有了,祥子不能放弃她肚子里的孩子就被迫娶了那个 在真正读到老舍先生这本书之前,便被“骆驼祥子”这四个字深深勾住了。一边是骆驼,一边是祥子,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以至成了“邻居”?骆驼,这个身驼两座山,长着长长脖子的人类的温顺却又坚韧的朋友,怎么就和祥子扯上了关系?这其间究竟有怎样的故事……这一切的一切将我拉到祥子的世界。
看到祥子经过三年不懈努力终于攒足钱买到自己的第一辆洋包车,我会为他高兴骄傲;大兵无情地拉走祥子和他的车,我也会心痛,扼腕叹息;他牵着骆驼逃跑,我会暗暗为之胆战心惊;他是一个老实,坚壮的人,为着自己的梦想的拉上自己的车而奋斗着,可是真正实现时却又被别人无情地地带走,与车一同被带走的,不只是他三年的数以万记,十万记滴的血汗,还有他的希冀,他的梦。可是他足够坚韧,他还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梦——尽管只是简单地拥有一辆洋包车。
在谈跑时,由于不甘,他冒着生命危险从落败的大兵们手中牵走三匹骆驼,也是如此,骆驼祥子也就成了陪伴他之后一生的名字。他没有姓,也许曾经有过,但是人们忘了,他自己也忘了,有谁会在乎穷人的姓,有个名可以使唤就够了。
个人读书笔记12
又这样过了一个月了,尽管也就那么的几节数学史的课,可是,依然让我听得津津入味。
认识数学历史,重温数学的发展道路。数学,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学科,但是,却是我们生活当中,最为有用的工具之一,它是物理化学生物的摇篮,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市场里的公平秤,是我们量化自己的必要工
具。数学,就是这么的一个“工具箱”,前人用万分的努力汗水,把这个工具弄得更为人性化,更能让我们好好地使用。《数学史概论》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说说从《数学史概论》这本书,我又学到了什么。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研究下属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学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弄清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再现其本来面貌,同时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对数学成就、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说明与评价,进而探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文化本质。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该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可以说,在数学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彻底推翻前人建筑的情况。正是我们不断地为数学这座高楼添砖加瓦,它才能越立越高,越来越扎实,
我也为可以这样学习和认识数学而感到满足!
个人读书笔记13
走,是最简单的事情吧,如果走路让你横跨大半个英国,身边没有什么专业的徒步工具,目的地有一位随时可能离开的癌症老友在等你,你会觉得这很简单吗?主人公B,是怎么做到的?
B是一个平凡的中老年男性,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妻子与他分房睡,彼此见面,不交流,他退休闲置在家,儿子“不能原谅他”不回来看他,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英国北部疗养院寄来的信。信是一个二十年前的好朋友奎妮写来的,她得了癌症。他听了很震惊,感念老友的好,想为她做些什么,“她一定在等我”于是,他走了起来,走到邮筒,想起没拿手机,妻子也不会认同的,是不是开车去更好?已经走在路上,目标的天平在他心里倾斜,于是他继续沿着公路向前走,直至人烟渐稀,他,走出了死水一样的生活。
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了,都带有罗曼蒂克的氛围,单纯出于一种关怀于一个目标,不要在意出发的'方式以及准备的物品,当你走在路上,你已经启程。
我现在在最好的年纪,有无限的未知与可能,都想做些什么时,如果繁琐的准备他人的冷眼不解,自己内心的动摇,阻止我前进的脚步,不妨什么都不想,先走起来,走起来,在发现,我已经在路上了。
旅行迷人的地方,不只在于欣赏不一样的风景,还有结识不同的人,B的路程中,见到风格各异的人们:加油站用一个故事给B信念力量的胖女孩;B身体不支,照顾她的失恋的女性;第一个加入B的行走路程的小伙子;激进的商人;温和知性的女人;赞许鼓励的路人……B的故事,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精彩了B的旅程。
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彼此生活上的过客,B,在朝圣大军离开自己后。领悟出的:他的脚印无论多坚定,还是会被雨打风吹去,就像他从来没去过那些地方,见过那些人,一回头就已经再找不到来时的路,看不到他走过的痕迹。
小说精彩的地方,不仅在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悟,对环境的描绘,也同样细致迷人:新发的枝叶蓊郁厚重,在树顶聚成一片华盖。一云云黄黄色连翘,一道道紫色南庭霁,都叫人惊诧不已。嫩绿的杨柳风中微摆,流光溢彩。第一批马铃薯芽冒出了头,矮矮的醋栗丛上挂满细小的苞蕾。就像莫琳戴过的耳环。
想了解更深,请到书中来!
个人读书笔记14
《茶花女》的小说1848年在巴黎出版,《茶花女》的话剧1852年在巴黎演出,《茶花女》的歌剧1853年在威尼斯公演,1909年以来已经二十多次被搬上银幕,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上个世纪初,甚至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也公演过,二十四岁的外省青年阿尔芒在巴黎读完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之后,并没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凭放在口袋里,也让自己过几天巴黎那种懒散的生活。”他凭着祖传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佣人,养了一个“小家碧玉,温柔而多情”的情妇,同时与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种风月场所寻欢作乐。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号“茶花女”的玛格丽特小姐,并立刻展开了对她的追求。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风月场中追求女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钱,一种是用情。阿尔芒在当时虽然也算有几个钱的“小资”,但正如书中另一位老揄揶他的那样“您那七八千法郎的津贴费是不够这个女孩挥霍的,连维修她的马车也不够。”玛格丽特为了维持巴黎名妓的排场,每年需要花费十多万法郎。所以阿尔芒只能用“情”来追求玛格丽特。果然在他付出了两三年的时间后得尝所愿,不但让玛格丽特成了他的情妇,还让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爱情。
以出卖肉体和感情为职业,但她们也有自己不愿意出卖的爱情,或许正是因为她们看够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爱情。所以当玛格丽特把阿尔芒对她的爱慕当成了真正的爱情之后,就毫不犹豫地不顾一切地献出了她的一切。
面对玛格丽特的一片真情,阿尔芒却始终不肯相信也会有真正的爱情,所以从占有玛格丽特的第二天起,就让猜疑占据了他的心头,第三天就认定玛格丽特欺骗了他而发出了一封羞辱和谴责她的绝交信。然而,当他听到朋友祝贺他得到了“可以替他争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妇”玛格丽特之后,在虚荣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来,并给玛格丽特发出了请求宽恕的信。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阿尔芒心目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心的分量要比对玛格丽特的爱情的分量重得多。也就是说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拥有名妓的虚荣而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正如书中玛格丽特当面怒斥阿尔芒时所说的那样:
“你,你不愿意让我知道你的景况,你要我保留我的虚荣心来满足你的虚荣心,你想保持我过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们思想上的差距,你,总之,不相信我对你的无私的爱情,不相信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这笔财产我们本来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宁愿把自己弄得倾家荡产,你这种成见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为我会把虚荣当着幸福吗?一个人心中没有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一旦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丽的容颜带来的却是无限的哀愁与悲剧。而,特别是美丽而又有才情的,在这条路上走得更是艰苦。
比如杜十娘,情仇爱恨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思思、陈圆圆的命运也是令人感慨、令人无奈。而看过《茶花女》后才明白这样的悲剧不只发生在中国。
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介弱质女流在放荡且无目的的生命中找寻到了真爱,为此放弃了自己习以为常的大量物质享受,放弃了一切能使自己暂时快乐的糜烂生活习惯,只为求能和最爱的人呆在一起。要从深陷的泥潭中爬出来,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和决心的,况且还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玛格丽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换回的仍是人们的不理解和排挤,还有自私的人们的恶意中伤。
巨大的阻力最终还是使玛格丽特和爱人分开了,误会使最爱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羞辱她,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许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玛格丽特死了,孤独的死去,再也没了活着时的奢华,以前无数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轰动,死的时候就愈是冷清。
亦或许,玛格丽特并不是个完全的悲剧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爱,她的灵魂得到了净化。贵妇人们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质的享受,却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尘莫及的。奇怪的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人们,明明鄙视放荡的,却又要逼良为娼。如果玛格丽特没有生在这样一个肮脏、虚伪、残忍的资本主义时代,或许她就是圣母玛利亚。可惜那样的社会,那样的时代,连圣母也会被玷污。而在玛格丽特被玷污的躯壳下,顽强而又圣洁的灵魂正是读者们暗暗哭泣的原因。
也许这就是的无奈吧。难得遇到一个动心之人,为他无怨的付出,为他无私的奉献,为他甘愿忍受痛苦,但换来的却是误解。就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中心脏,而她只能无语凝咽。仇也罢,怨也罢,这就是玛格丽特可歌可泣的爱情。她的爱比一座贞节牌坊更崇高,更何况牌坊有时只是标榜和束缚,而这位的爱情却是热情、纯洁、真挚、奔放。所以看透了虚情假意、经历了人间冷暖的,一旦动情,就要比他人更看重爱情,也更渴望爱情。
感谢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这样一个可悲却又可敬的美丽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从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时候,远离那阴暗的墙角,能每天和阳光为伴,即使不再那么美丽,也不要重复前世的悲剧。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着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辨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他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最强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
《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母后与凶手而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卖傻等情节,均可见于古老的北欧传说,特别是丹麦历史学家所著的《丹麦史》中。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资料,本来只记载着一些粗略的情节和苍白的姓名,毫无性格于动作可言,但是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我们却发现自己生活在一群鲜活的人群中间,几乎和他们休憩相关,祸福与共。特别不可思议的是,其中出现了一个几百年来令世人叹为观止而有莫测高深的光辉典型。围绕这个主人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这个性格的典型意义在哪里?这些问题都不是单凭剧情就可以解决的。
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尴尬在于以一个纤弱而又明达的心灵肩负着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重任。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哈姆雷特,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是这样,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哲学的基本命题。因为刚刚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事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而现在,突如其来的这场悲剧迫使他正视生活阴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可以说,哈姆雷特对人生中阴暗的那一面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的。过去他对这一切只是视而不见而已。如今残酷的现实迫使他面对这一切。他预感到,自己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个悲剧的命运中。如果他父亲真是被害死的,那么为父报仇就成了他一生中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敌人又是当今的国王,要想杀死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多么困难,杀父之仇是不能不报的,而他当前的`任务是要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核实他的叔父是否杀害了他的父亲。阴谋,暗算与残杀,这些是违背哈姆雷特善良纯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复仇的使命所必须的。处在人生中花样年华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满仇恨,使他内心阴暗而沉重,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渊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了。只是当时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让人沉浸在其中,几年之后,再次翻阅,别有一番风味。
班纳特家有5个女儿均未出嫁,而班纳特太太是一个神经质虚荣心十足的女人,将每个女儿嫁出去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大事却从不费心管教女儿的举止,而班纳特先生是个顾家的老绅士,却放任妻子和女儿的不得体行为,宁愿躲进图书室寻求平静。简·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容貌美丽、性情温柔、沉静;伊莉沙白·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个性活泼大方、聪慧与美貌并俱;三女儿玛丽容貌不若其它姊妹出色,因此便在品德及知识上用功,但也造成她的自大态度;排行第四的凯蒂个性浮华,与么妹丽迪雅最热忠跳舞,举止常失礼而不自知;么女儿爱慕虚荣、注重享乐、跳舞和与军官斗闹取乐是她生活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他们家附近的搬来了一个有钱的单身男子彬格莱·查尔斯,他是一个个性温和、做人真诚不拘泥小节的富家青年,在一个宴会彬格莱却恋上了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与简·班纳特相互爱慕;而彬格莱的好朋友达西·费茨威廉个性拘谨严肃,不善言词常给人自大傲慢的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伊莉沙白,但是因为班纳特一家本身并不是得体的家族令这两段恋情受到障碍,伊莉沙白一开始就对傲慢的达西存有偏见,主要就是描述他们这段关系的转变过程。
傲慢与偏见,在书中是男女主角爱情上的障碍,但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障碍,更是在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事物上的绊脚石。人的缺陷太多,首先是心灵上的陷阱。要想在一生中成一番事业,无论是知识、教养、还是爱情、事业,都需要同自己心灵的种种浅浮的陷阱或阴影做斗争,经过各种误解和长时间的反复的认识过程,慢慢由心灵克服各自弱点和毛病,而走向开放、洒脱、自由的必然结果。扰扰尘世,做人不易;茫茫人海,佳偶难见。然而没有爱情不要勉强人结婚,只要人品正直,追求美德,不放松向喜之心,不苟且、贪图一时之利欲,追求两心之和谐、相应,运用彼此的智慧,克服心灵上的缺点,终得如愿以偿。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总会有一些小小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往往就是自己内心中所潜藏的弱点或毛病,要和别人能够更愉快的生活,就必须先了解到自己的缺点,并磨去他,其次是了解别人的内心,最后再互相深入彼此,如此一来,你会发现到社会上每一件人、事、物都是如此美好、光明,更进一步激发出你内心深处的感动,如果人们不再用心去关怀身边的人,不再去付出自己的一臂之力,那么还有谁要去完成这个任务呢?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将自己原先所存有的毛病给除去,换上一个全新的自我,为崭新的未来打拚吧!
个人读书笔记15
一人的朝圣,就是关于他——65岁的哈罗德弗莱的故事。他,毫无预兆毫无准备地就出发了,他用自己的双脚从西南到东北跨越了整个英格兰。读完他的故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太多想表达的感受,有太多喜爱的句子(ps:共标记89处)。这注定又是将成为我不断向他人推荐的一本书。
因为想说的实在太多,而自己平乏的文字还并不能表达内心真实感受。所以,暂且用几个词来概括这个故事了:温暖与难过,振奋与沉重,孤独与宽慰,失去与得到。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救赎的不只是一个人。
1、温暖与难过
故事的开头是美好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暖的退休的老头,因为加油站女孩的一句话,下定决定通过步行来拯救老友。这是信念的力量,坚信只要自己还在走一天,对方就还会活一天。一路遇见的人的信任和支持,坚定了他的信念,他又信念又传递给病人,支撑着她努力活下去。故事中充满着温暖和感动。
或许是这根想看着哈罗德不断走下去奎尼最终会怎么样的主线一直牵引着我们的好奇心地往下读下去。然而故事的结局却是那样仓促简单,就像整个行程的开始,突然,毫无准备,哈罗德最终没能救回奎尼,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其实我们能猜到,但是亲眼看到整个结局,心里还是满满地难过。
也许,这个故事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结局而写的,而是为了过程——这段救赎的旅程。
2、振奋与沉重
这趟旅程是振奋人心的。让他穿越自我、走过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天空中云彩的变化,脚下土地的变化,充满了新生与希望,行走在路上的自由的.感觉对他来说太珍贵了,自由自在,他终于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他自己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让他再回到小花园里除草去了,他能将眼光集中在比自己伟大的事物上——神秘的大自然,他不断地挑战着自己,为自己小小的成就感到满足,也希望得到“赢得”戴维的认同和妻子的满意。
然而,旅程并不是一直美好的。在行走中,他一边探索着这个新奇的世界,一边又在回忆和后悔着过去。他是一个糟糕的丈夫,也没有做好父亲和朋友的角色。儿子的角色都做不好,不仅辜负了奎尼,他的父母不想要他,他还把和妻儿的关系弄得一团糟,他就这样走过了一生,没有留下任何印记,他痛苦不已。这样的哈罗德让我们看着很沉重很沉重。
3、孤独与丰盛
哈罗德是孤独的,他不是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哈罗德是孤独的,没有人知道他行走的真正原因,他们都凭空猜测,没有一个人是对的;哈罗德是孤独的,他用力迈步,更像是为了逃避自己,而他要做的却是直面并克服了自己的短处,这注定是一场深埋于内心孤独的战斗。在旅途中,过去二十年就这样被抽丝剥茧、原形毕露,他再也无法躲到那些平淡无奇或陈词滥调背后,所有伪装都不复存在了。没有谁可以想象这样的孤单。
然而,他的旅程又是丰盛的。加油站女孩、等待男朋友归来的护士、偶然出现又突然离去的小狗……这些一路上见过的人和风景,表面上看似很平凡,实际上却千差万别。在路上,他可以对一个陌生人表现出不是自己的那一面,或者很久之前已经失去了的那一面,甚至是成为一个自己“可能会成为的人”,这对他来说是充满感动的;在路上,他明白了他旅程的真谛,他既是一个伟大过程的一部分,又不属于这个伟大事物;在路上,他学会了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也正是在路上,这些人、事、景,教会他生活,在最艰难的时刻支撑着他走下去。
4、失去与得到
他错过和失去的那些东西:那个不再愿意与他对话的儿子,还有被他辜负了的妻子,疗养院里的父亲,丢弃他的母亲,一个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证明了自己一篇真挚的朋友。给他换来的,是他无恐惧和沉默的童年,父母亲都不想要自己的痛,糟糕的妻儿关系,自己卑微的一生。
而在弥补自己错误的这段旅途中,他的人生似乎在不断地变化。他开始接受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一路走过去,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很多东西,那些他曾经忽略的东西。随着行走,他更加思念妻子,更加想念儿子,更加感激奎尼。经历磨难后他又重获新生,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赢得妻子的爱。
5、救赎与重生
一段旅程,整个人生。行走中坚定与犹豫,振奋与痛苦,各种复杂情绪交织伴着他走过千山万水:道路、农田、森林、河流、狂野、荒原、高峰、深谷,还有数不清的人。他救赎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身边的人和千千万万的读着。
他看清了很多东西,看清了自己的人生,看到了自己的性格弱点。他通过对维尔夫的关照关爱,来弥补从前没有为戴维做过的事情,小狗的出现也把他与戴维联系在一起,在于小狗的相处中,让他更了解自己的儿子,小狗的来来去去,让他体会到失去的痛苦。通过旅程,他化解了与莫林间二十年的沉默与距离,唤醒了她最初的爱,换来了她的成全与支持,这是比什么都珍贵的。这段徒步之旅,他虽没能让奎尼活过来,但却让她带着笑容和满足离开。与其说是对奎尼的救赎,倒不如说是奎尼对他的救赎,让他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
故事看完了,作为千千万万读者之一的我们,还要继续我们的生活。这段救赎之旅,哈罗德完成了他救赎的使命,接下来是我们要对自己进行救赎了,学会去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接纳,学会包容,学会看这个世界。
【个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个人读书笔记11-07
个人读书笔记6篇02-16
个人读书笔记(15篇)12-06
《朝花夕拾》个人读书笔记12-23
骆驼祥子个人读书笔记03-02
《骆驼祥子》个人读书笔记03-24
个人读书笔记15篇11-28
个人读书笔记(精选15篇)02-04
个人读书笔记精选15篇01-02
个人读书笔记集合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