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随笔

时间:2023-02-09 16:38:49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15篇

清明节随笔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得郁郁葱葱。为表达我们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星期五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英雄纪念碑,深深地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我们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来到了英雄纪念碑前。最为显眼的就是那块高大而饱含风雨的石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黄色的字。随着哀乐的响起,主持人宣布祭奠仪式正式开始。我校少先队员代表向烈士敬献花圈,然后同学们默哀一分钟。在这悄然寂静的时间里,我想起了那些长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们,想到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想到他们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身影……正如《我站在铁索桥上》中的'“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当年激烈战斗的场地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勇士们洒过热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然,在每年的祭奠仪式上,总有一群可爱的小同学将要成为少先队员。接下来我们游烈士陵园。站在那一朵朵小白花面前,我的心情更加凝重了。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与日月同辉,永世长存!

  安息吧,先烈们!你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了实现你们没实现的愿望,我们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告慰你们不逝的灵魂!

清明节随笔2

  昨天是清明节,咱们要去给爷爷扫墓,外面的天是阴阴的,突然我想到了杜甫的《清明》,诗里写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都有点想爷爷了。

  一路上车好多,好不容易到了凤栖山墓园,咱们把车一停,就各自准备东西去给爷爷扫墓了。爸爸去借了个烧纸用的铁桶,妈妈用毛巾把墓好好地擦了一遍。奶奶点着了四支烟,把它们平放在墓上,接着又往上放了香蓉包、苹果、橘子、心特软等一些好吃的。奶奶还点着了蜡烛和香,拿出好多冥币,爸爸把火点着后,奶奶、妈妈和我就开始烧纸钱,扔了好多纸钱到铁桶里。一开始,我很怕火,但是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直接投了三张纸钱进去!

  结束以后,爸爸把铁桶的火完全熄灭还了回去,咱们也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两边都是绿油油的麦田,中途,爸爸把车停了下来,我和妈妈拿着手机到麦田边一顿狂拍,麦子长得真的很漂亮!

清明节随笔3

  清明节放假,许多小朋友都跟父母一起去给去世的祖辈上坟、扫墓。

  收假回来后的那天早上,课间自由活动时,谢泰文跟我聊了起来。

  谢泰文:“老师,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看我的老祖祖了。先坐车,又走了好远的路,还爬了山。”

  师:“哦!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的老祖祖一定很喜欢你了。”

  谢泰文:“那,老师,是不是我去看他们,他们就很喜欢我,如果我不去,他们就不想我了。”

  师:“当让不是了,你去不去看他们,他们都一样想你、喜欢你啊!”

  谢泰文:“哦!”

  师:“那你想他们吗?”

  谢泰文:“想!”

  师:“所以你应该去看看他们啊!他们想你,却不能来看你,你想他们,你可以去看他们,如果你不去,他们还以为你不想他们,会难过呢。你说是么?”

  谢泰文:“噢!当真的.诶,他们来不了,我可以去。今年去了,明年我还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每年我都要去。”

  看着他那懂事的样子,我真喜欢他。同时更加意识到,清明节是中国几千年一直流传下来的祭奠祖辈的一个重要节气。从法定假这个层次来说,就显出这个节气是传统文化的一大重要内容,是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教育的一大素材,其中的教育精髓更应该渗透到幼儿的情感教育中.

清明节随笔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想起这首字里行间都透着凄凉的小诗,我的心头,总会划过一丝莫名的哀伤,这哀伤会顷刻间烟消云散,可那留在心间的,却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今年清明,天气分外晴朗,可家里每个人的眉间都透露着与天气不符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去缅怀我已逝去的爷爷。

  车缓慢地开着,仿佛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垦利陵园,顺着一条寂静的小路望去,成百上千的墓碑冰冷地立着,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不知不觉,我们已走到爷爷的墓碑前。我站在墓碑前久久伫立,目不转睛地看着墓碑上的字,那个名字,陪伴了我多少个春秋;那个笑容,给予我多少幸福;那个声音,给了我多少鼓励。记得很久以前,爷爷告诉我,每个人都有离开的时候,当他离开的时候,叫我不要伤心,他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是比人间还幸福的地方。当时,我笑着答应,却没有看出爷爷脸上的悲伤。可是现在,我竟没有办法让他再回到我身边,叫我怎么不伤心。这漫长的等待,这无垠的痛苦,像是一根针穿透了我的心,但一点儿也不痛,因为早已没了知觉。不知什么时候,泪水浸满了眼眶。等我回过神来,爸爸妈妈已为爷爷放上祭品,点了三炷香,之后我也毕恭毕敬地给爷爷鞠了三个躬,默默祈祷,祝他在天堂安心,快乐!离开的时候,我又顺着小路望去,觉得那些墓碑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富有生气的,因为他们的`家人来看望他们,他们远在天堂,也不会孤单。

  清明节并不是人们迷信鬼魂的存在而过的节日,而是为了对故去亲人和烈士们的思念之情,这个节日把生者和逝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哪怕时间不长,也可以表达那份悲伤和思念。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逝去的人不可能再回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人,不要让祭祀者的泪珠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从现在开始,孝敬自已的父母,不要等到他们离去再说后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次想起这首小诗,心中却没有了悲伤。

清明节随笔5

  今天是清明节,一大早,我们全家一起去往增城万寿山公墓给爷爷扫墓。

  开了大约两小时的车,我们到了目的地。一到那里,就看见山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祭拜自己的亲人了,有的`在烧香,有的在放鞭炮,许多墓碑前都放着鲜花。我和姐姐用最快的速度爬上了山顶,我们都想尽快地见到爷爷。

  到了墓碑前,又看到了爷爷的照片,我心里涌起了对爷爷的思念,我们烧着纸钱,给爷爷上香,我跪在爷爷的墓碑前,深深的鞠躬,心里在默念,希望爷爷在天堂一切安好,并且保佑我学习进步,我还告诉爷爷这次数学测验我考了全班前十名,我想爷爷一定会很开心的。看着爷爷慈祥的照片,我特别想念他平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结束了祭拜,我依依不舍地下了山,这时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想这是大家对逝去亲人思念的眼泪吧!

清明节随笔6

  我向来喜欢春山如黛、泉水叮咚的春天,与生俱来害怕寒冷的我,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就开始期盼温暖的春天,盼望可以甩掉棉衣却也不再冻伤手脚的美好日子。

  我的生机是属于春天的。生在西北,不像四季温暖如春的南方,于是春天在我的心里显得弥足珍贵。儿时的记忆里,弥漫着好多春天美好的往事。喜欢用报纸糊风筝,起风的那天,定会带着堂妹去山上放。西北老家春天的风可大了,有一次还把家门口一颗老杏树拦腰折断了,所以风筝糊的再笨重,也一样可以飞上天。跟邻居家的孩子去焦沟河里抓蝌蚪,用瓶子兜回家倒在门口的一个废弃的石槽里,盼望着它们早些变成青蛙……

  这是我在异乡兰州的第一个春天,恰逢清明学校放假,便约上故友去郊外踏青。

  春水初生,春林初长。漫步在黄河岸边,聆听黄河水滔滔的歌唱,夹杂着这个城市白天的喧哗,那种小时候在农村随处可寻的宁静似乎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遍地都是“城市化”的绿草地,方方整整的。所有的草全是一个品种,一样的个头,清一色的色彩,如出一辙。这使我又想起故乡的春天:每到这个时节极其的热闹,满山遍野挖野菜的人特别多,嫩嫩的苜蓿,苦涩的苦苦菜,还有微带辣味麦喇喇……那里的山川草木是上帝的恩赐,人们不分你我,按需分配,妇女们挎上一个竹篮,哼着小调,领着自家顽皮的小孩,往山上去了,不用费多大功夫,便能摘上满满一篮子,于是在黄昏时分,各家的饭桌上都会有几盘醋溜的野菜,是那么的可口,虽不像周作人江南故乡的马兰头的荠菜,却也是另一种风味。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放眼望去,黄河岸边的杨柳都吐出新嫩的枝芽,在娇柔的阳光下更是春意融融,料峭的春寒终将向我们挥别,其实,再和熹的春光也阻挡不了人们对城市生活追求的脚步,不过终有一天,还将回归自然。就像王安忆在《忧郁的春天》里谈到的那样:“城市是混凝土的世界,本没有鲜明的颜色和格调,只有等到忧郁成为生理的'病症,才会正视春天的感伤。”回眸人类走过的历程,从一开始就上演着征服自然的大戏。远古的刀耕火种已经腐烂,农业文明的斧子已经锈迹斑斑,我们自豪而仓促地踏进了工业文明的新天地,被那里的世界蒙蔽了双眼,头脑充斥着金钱与势力。于是,有了遍地的工厂,滚滚的烟雾,没有了清澈的河流,碧蓝的天空,如今,连春天也更难寻觅。不过,忧郁的背后总还是好的吧,我相信这样的现状不再久远,若干年后的春天一定花红柳绿,遍地芬芳。

  郊外四野里的桃花,此时是如此激奋,夸张地吐出粉红色的花瓣,进袭这座城市混凝土的外壁,你必须经过忧郁的历练,才有对自然的崇敬之意,才有抵抗力,抵抗这样的春天。

清明节随笔7

  时间的脚步太快了,当你想拉住它慢点走时,你会强烈地感觉它在拽着你奔跑。

  清明节又到了。

  去年的清明节好像昨天才过,一切都那么清晰,记忆犹新。晨曦中的山塬一片翠绿,万物勃勃生机,那无边的青苗在春风中摇曳着,欢唱着,妩媚着,随着风的旋律律动着,整齐划一。远处深巷里时不时传来几声鸡鸣狗吠。村道早早就醒了。黄牛伸着脖子伸着懒腰,几只小羊咩咩地叫着食物。卖肉的老汉推着整片才杀的猪肉,扯着嗓子吆喝着,沧桑中带着自信和力量……

  按照惯例,今天又要去给父母扫墓了。我早饭匆匆扒了几口,赶忙来到村口。让我吃惊的是,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几张大床板拼作一排,上面摆满了今年的祭祀用品,花样繁多,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板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一见有顾客马上笑着迎了过来,还没问我买什么就说相声般地介绍起来:“好姨,您来得正是时候,刚上的新货,都是今年最时兴的。您就请上一整套吧,衣食住行样样不缺。看您这样儿,是给老人送的。老人可是辛苦了一辈子,没吃上喝上,如今生活都好了,你就给老人整套别墅,再把这进口的小卧车整上一辆,这可是宝马,坐着舒坦,还有电视看呢。您放心,老人丢外国都不怕,这豪车全球定位,一下子就寻着了!”周围的村民有人喊道:“乡党,这光买车没司机可不行,叫小伙一块开去得了。”小伙急了:“甭胡说,差点给老人把票子都忘了。”这阴票按阳间的也是一百张一沓,从一元两元到千元万元各般式样,不同的是这千元万元一张的大面票活人都没用上呢。说话间小伙已装了满满一袋。我笑着问:“这些一共多少钱?”他大声告诉我少说也有一个亿。我笑了笑说:“我问该付你多少人民币?”他也笑了,随即拿起砖头大的计算器,先归零,然后一沓一沓地加起来。那计算机响亮的声音告诉你每加一笔的数字是何等的准确无误,公平、诚信。

  是啊,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没吃上喝上。

  离开村口,小伙的话让我陷入痛苦的沉思。

  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三年困难的日子刚刚熬过,饥饿摧残了父亲,他体质很差,做不了重活,于是养活七口之家的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人肩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起早贪黑地劳作,不但要照顾好全家人吃喝穿戴,还要去生产队上工,不然年终分不了红,还要给生产队倒找钱。那时的男女同工不同酬。女劳力一天记八分工,八分工八分钱。男劳力记十分,十分工一毛一分钱。但母亲从不落工。七口之家,每五天就要套一次磨子,摞面柜是靠人力手摇的那种。一次少说三个多小时。母亲为了不耽误上工,睡前就把粮食操持好。套磨子的牲口要到村外很远的生产队饲养室去拉,天好则罢,碰上雨雪天就惨了。四周一片漆黑,路面稀烂,很滑,灯光微弱暗淡。那时我上小学,弟妹们都还小,每当我睡眼惺忪地起来准备上学时,母亲已卸磨了。黄灿灿的包谷面放在案板上。母亲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这一切都在周围人的睡梦中做的,我们全然不知。一个星期天,又赶上母亲套磨子,凌晨四点我摸黑爬起,冒着大雨战战兢兢跑到磨房。我惊呆了,摞面柜咣当咣当地响着,母亲抓着摇杆的双手依然机械地摇着,却两眼紧闭睡着了。苍白的面颊凌乱着几缕黑发,惨淡的油灯照着母亲瘦弱的身影,裤腿和鞋子沾满了泥巴。一旁,老黄牛瘦骨嶙峋,戴着眼罩喘息着转着圈,一步一步,无休无止,不知道哪是起点哪是终点。脚下的地面踏出了深深地凹槽,饲养员的话时时在牛耳边响起:“它们吃得好是要去犁地,吃你有啥用!只能拉磨子!”那一刻我被雕塑在门口。我不忍惊醒母亲,她太累了。可我的心像刀割一样,为不能替母亲分担重负而泣不成声,为母亲的苦命而泣不成声。我也因此恨过父亲,尽管我知道这不怪父亲。

  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念过县里的学堂,是村里的文化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什么都会做。拉板胡、二胡、小提琴,刻制皮影,修车子,修钟表,养蜜蜂,就连绱鞋这种事他都会做。我们姊妹是村里最早穿着明绱的鞋上学的。总之,他把什么都能鼓捣个样子来。父亲还酷爱养花种莲,我常说父亲是水命,养什么活什么。他在后宅院的空地上开了个大池塘,池塘里种了莲养了鸭。捉不完的青蛙鱼蟹,也给儿时的我们增添了无尽的乐趣。那时候的农村,最大的娱乐就是看戏。只要听说哪个村唱戏,十里八乡,男女老少,成群结队,赶夜路撵着去看。父亲在公社剧团呆过几年,我知道那是父亲一生最开心的日子。后来剧团散伙了,父亲就把本村的十几个艺人组了个小戏班子,因为父亲有很多秦腔名角朋友,所以戏班子办得红红火火。父亲还添制了一大箱皮影,光行头能唱好几十出大戏呢。母亲常常抱怨:“你爸手里不能有几个子儿,还未暖热就没了。”还打趣地添上一句“叫化子搁不住隔夜的食”。其实母亲知道父亲把钱都花在戏班子里了。

  记得有一年三月,一个四川朋友捎话叫父亲去玩,父亲也想去看看,二话没说就去了。后来父亲见那里的油菜花满山遍野,便向朋友借了些钱买了十几箱蜜蜂,自己也搭了个小窝棚,风餐露宿在山坡上,这一晃就是一年。第二年春的一天,当父亲背着个破毡卷,身后拉着两袋化肥,蓬头垢面回到家时,母亲和我都哭了。父亲一年的辛苦,几十箱蜜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摧毁了,什么都没剩下。连回家的路费都是朋友给的。常言道祸不单行,就是那两袋化肥却给父亲带来了灭顶之灾。

  邻居们见父亲回来了,都来问长问短,父亲没什么送他们,便把那仅有的两袋化肥,除了留给自家的一些外,全都分给大家。邻居们知道了父亲的遭遇,都说父亲辛苦了,不能白拿,就多少撂下些钱才肯离去。可没过两天,父亲就被大队干部带走了。罪名是“搞投机倒把”,先是和村里那几个四类分子关在一起,几天后父亲又被转到县里的学习班。说是学习班,其实还是和那些所谓的'坏分子关在一起,不许家属探视,不许回家。母亲整天以泪洗面。

  一天,母亲告诉我父亲已经去了整整半月,让我去县里给父亲送件衣服。我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是想让我去打听点父亲的消息。

  那是座沿街的二层小阁楼,楼下的大妈悄悄告诉我,所有的坏人都关在小阁楼里,上厕所都有人看着。我不知哪儿来的勇气,端直走了上去。就在我被看守挡在门外的那一瞬间,父亲看见了我,他蜷缩着身子靠墙蹲着,颤抖的嘴唇微微张开,无助的眼神迷茫且游移着,最后下意识地示意我赶紧回去。我竟然愣在那里。看见父亲疲惫不堪的挣扎和那遭受不白之冤的无奈,我顿时怒火中烧,鄙视着眼前的一切,鄙视着那间窄小的阁楼,诅咒着,仇恨着那些害人的人。等我清醒过来时,我已经躲在楼下厕所旁边的墙角里放声大哭,成长的压抑终于像宣泄的洪水任凭疯狂恣肆。要不是父亲在里边,我会一把火烧了那阁楼。那年我十五岁。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跪在父母坟前,焚烧着一沓沓祭品,熊熊烈火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寄托着女儿对父母的牵念,寄托着没能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多陪陪她们的终生遗憾。一声声呼唤,呼唤着父母孤寂的灵魂不再失落,呼唤着忘恩负义不再重演。泪水禁不住潸然而下,生命的意义就这样传承着,延续着。从晋文公亲驾祭拜介子推,昭告天下开始。

清明节随笔8

  清明节是一个拜祖先的日子,也就是给祖先烧点食物的,烧给他们。

  4月5日星期六,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起床,连早餐都没吃,就从濮阳开车回老家扫墓。一回到老家,我们都把鞋换成拖鞋,因为去扫墓祖先的路是一条水泥路很脏,换完鞋我们就出发了,来到第一个地方时就看见有许多人在把草挖开,这里每年都会这样的到处都是草,所以每次来这里都得挖草,挖完之后,我们就开始给祖先苹果、包子、鸡……的食物,接着,第二个地方那里有许多个祖先,其中最里面的第二行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祖先,首先是烧些食物给祖先,然后烧一些拜钱给他,最后烧鞭炮,做完这些以后,我就上前去拜拜祖先,并双手拿着水壶倒茶给祖先喝。拜完之后,我们就去第三个地方拜另外两位祖先。

  第三个地方去的路全是水泥,把我的`脚弄脏了。我上前去问爸爸:“爸爸,是不是拜完第三个地方就回家了。”爸爸回答说:“是呀!然后12点准时出发去吃饭。”我听完之后就在去的路上摘了许多花,因为我想把这些花送给祖先,希望他能保佑我身体健康,步步高升。来到之后,我看见有两位祖先,我仔细看了看水泥上的字,原来他们是一对夫妻,我们还是按老规据给这对夫妻送上水果,烧一些钱和烟给他们,还有茶和白酒,做完以上这些工作,我就去拜拜他们,把所有剩下的茶倒给他们喝,并把我刚才在路上摘的鲜花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天堂能更加相爱。

  拜完所有祖先后,我们就回家。其实,我并不喜欢清明节拜祖先。

清明节随笔9

  清明,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是一个人人不能回避的节日。虔诚、庄严的色彩,凝结了这一天的主色调,但她还在向我们传递着更多更多的色彩和情怀。

  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宝典里,清明这个节日最具多重含义和多重意义。她是祭奠先祖、缅怀亲人的重要节日,是传承历史的人文景观,更是抒发中华民族认祖归宗民族情怀的真实写照。但她还是一个亲和大自然的节日,清明时节,神州大地气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游踏青的最佳时节,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迷恋,南宋吴维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将此表现的最为直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和对这个节日的迷恋。人们需要在清明这个节日里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情结,感悟心灵。

  清明在我最初的心灵感受中,是快乐多于凝重,没有忧伤和悲痛。草青了,树绿了,柔软的春风拂来,让人暖洋洋的,我们都像换了羽毛的小鸟,尽情地撒欢。清晨,从父母手中接过平日里不多见的零花钱,带上午饭,去烈士陵园扫墓。站在烈士塔下,高声朗诵着: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面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庄严、肃穆,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敬仰的心情。望着一排排烈士墓碑后面的抔抔黄土下面,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但不知在这里还连着许多人的忧伤和悲痛。清明,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牵念镌刻在这里。但那时,不懂得每一个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都要付出失去亲人的沉重代价,不懂得诗人杜牧所描绘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感和体会不到它的内涵。当母亲逝去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到来之时,心中陡然沉重,思念之情越发强烈,隐隐之痛阵阵袭来,正像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中所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思念和悲痛铭刻在了心底。

  清明的雨水纷纷扬扬,是一种大自然的景象,悲情与春思化作浓浓的'人文关怀,是文人情怀的一种意象,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更是一种炫美的景观,她们都融化在历史的传承之中。清明节纪念英烈和先人,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也是对历史的铭记,它荡涤我们的心灵,清思明理,化为一世清明的情怀。

  我在想,清明作为一个节日,我们应该有一种节日的情怀,它不只是悲悲戚戚,泪洒黄土,生者与逝者用不同形式进行对话。它还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呼唤每个人对节日的情怀和情感,让我们的文化不在节日中被失落,让我们的节日在文化中度过。

  清明,它是个慎终追远的节日,它又是一个生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永恒。

清明节随笔10

  儿时,对于清明的印象是简单而又清晰的。记忆中的清明,是简简单单一幅图画,画上是几簇山楂花、几根系着冥花的青棍、几缕佛前的香雾。

  那时对清明的意义的理解甚是浅薄,只是为着那些一年才接触一次的、对小孩子来说还算新奇的东西,便年年盼着清明的到来。记得初次读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时就觉得惊奇,因为我的记忆中的清明都是暖日,和着轻柔的春风,蝶戏花间,蜜蜂在一畦畦油菜地里忙碌。我们就从油菜花间的田埂走过,搂着一捆青棍,偶尔冥花被什么东西勾住了取不下来,也会引起我们的笑声在温暖的阳光中荡漾,便更不能体会“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滋味。那些厚厚的数级石阶对我们而言便是一种挑战,当我们在气喘吁吁之前,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俯瞰脚下的那片广阔的沃土、层叠的梯田、隐隐约约缀得漫山遍野的`山楂花时,愉悦的心情便从心底滋生出来了,不有得欢呼雀跃。直至开始上坟,乖乖地按着大人们的叮嘱做好后,所关心的事也只有放鞭炮和采山楂花了,至于在这块土地上安息着谁,反正我们也并未曾见过。那时的清明,就这样一路充满乐趣地过去了。

  那个时候,你只需带着一颗真挚的童心、一份准备时刻迎接、拥抱、感受大自然的心情,就足够了。

  而如今,随着年龄逐步地增长,往年一直轻快而过的清明愈来愈沉重起来。并不仅仅因为已经懂得清明是个用来祭奠、缅怀的日子,还因为突然发觉,渐渐逝去的,除了时间和人,还有周围的一些事物,于是,内心变得空落落地。

  油菜地已然越来越少了,盛开的只有同样嫩黄的白菜花,也不见了蝴蝶。石阶大多数已被水泥路覆盖,不再蜿蜒,不再错落有致,而是像一眼能望到底的、斜斜铺着的银白色地毯,没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上坟的路突然变得轻松起来,因为脚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加快了,只是极目远眺,看到的也只是稀疏的几枝红色山楂,粉色、紫色、白色的竟全都不见。

  唯一不变的,只古寺里清脆而熟悉的木鱼声,就连炉中的香,也已经换了又换,一股淡淡的香味在寺中弥漫,连同缕缕不绝的轻烟逐渐消散。轻步走过佛像前,每迈一步都是慎重而安静的。面对它们,已由最初的敬畏变为了一种虔诚。于是双手合十,祈祷过后于香炉中插上三柱香,不待它们静静地燃完,便转身离开。离开时,仍旧很安静,你能听见风扫过竹叶的声音,如山林的呓语。

  又一年的清明过去,我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清明节随笔11

  清明时节,行走在祭奠亲人的路上,假如能遇到杜牧的那场雨,穿过岁月的风尘,穿过尘世的灯红酒绿,飘洒在纸灰飞扬的袅袅青烟里,吟唱着淡淡忧伤,湿润着深深思念,再好不过了。

  其时,春暖大地,沉睡的万物渐次复苏,一切都是那么娇嫩、脆弱。百草渐次转绿,杨柳的新芽,嫩黄如雏鸟的喙。阳光也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照在身上,柔柔暖暖的.,没有一点儿跋扈气。世界娇小脆弱得让人情不自禁地去疼惜。曾经朝夕相处的亲人,如今在另一个遥远虚空的地方,再也触碰不到,压抑在心头的潮湿和忧伤,愈来愈重,愈来愈浓,只有借助清明的微雨,才能缓慢悠长地释放出来。

  清明的雨,细细绵绵,如烟,似雾,与自然界的新绿落红,尘世众生的淡淡哀愁,交融成一幅意境迷离的黑白写意画。清明雨,中国的雨,从古下到今。除了千古传颂的杜牧《清明》一诗,历代诗词中,都不乏清明雨的身影。晚唐韩偓(wò)的《残花》:“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南唐冯延巳《蝶恋花》:“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宋代蔡伸《菩萨蛮》:“杏花零落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清代戏曲家洪昇的《长生殿》第三十九出《私祭》中的《锁南枝》:“你看莺乱飞,草正芳,恰好应清明雨飘荡。”

  清明,一词千钧!它连接生死,牵手阴阳。我们在烟雨蒙蒙中走向墓地陵园,走近长眠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而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希望现在的我们,可以笑对生活!我们不哭,但来场清明雨吧,让铺天盖地、连天接地的雨,将我们心底悠长的追思和怀念,倾诉给远在天堂的亲人。

  清明,杨柳淡如烟,细雨淡如烟,活着的亲人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也如烟雾般,绵绵长长地淡远无边……

清明节随笔12

  “燕子来时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遇上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带上鞭炮纸钱和爷爷踏上扫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祖先的墓前。

  祭过老爷爷老奶奶之后,我们来到奶奶的墓前。我们点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转开,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遥远的过去。

  奶奶生前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读书时粮食紧缺,住校也必须自带粮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学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车,奶奶看到后顺手一抓,结果奶奶被抛出车外……从此,奶奶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父亲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军校。

  奶奶,今天您的孙子来看您来,你虽然离开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这份亲情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不会变。不是吗?

清明节随笔13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了。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了已故的人跟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好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是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是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一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

清明节随笔14

  四月四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望着窗外,天气阴沉沉的,一股思乡之情顿时油然而生,我便和爸爸去老家踏青。

  一路之上,我们迎着柔和的春风非常舒适。忽然见几个孩子在田野里跑来跑去,趁着东风放着风筝,给寂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生机,爸爸不禁吟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继续往前走,远远望去,河边的几棵垂柳已经抽出新的'枝芽,密密麻麻的聚在一起,再加上天空中朦胧一片,真的变成烟柳了。地上有一片片极淡极淡的嫩绿色,原来最初的春草从地里冒出来,走近一看,却看不出颜色来。我也吟诗一首:“草色遥看近却无,绝胜烟柳满丰南啊!”

  这时,有几十座房屋映入我们的'眼帘,红屋绿墙煞是好看,忽的又下起如酥的小雨,我和爸爸不知不觉发现已经到了老家,真是“家乡四百八十屋,多少房屋烟雨中啊!”清明时节的美景真的令我们陶醉啊!

清明节随笔15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年春草绿。所有的思念化做春风春雨飘向湖岸。爸爸,在另一个世界里,您还好么?

  爸爸,在这个宁静的清明节,女儿多么想去看看您,可是依祖上的规矩,女儿出嫁以后是不可以为娘家人祭祖的。泪水如泉,怀念无处不在。爸爸,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那些过往的潮汐。

  那是一九九三年深秋一个平凡的日子,我的生日。清早起来就收到室友温馨的祝福和美丽的礼物。吃罢午饭后,我坐在宿舍里看书。有敲门声。我打开门,高大消瘦的'爸爸拎着一个大包站在门外,“我本想在十二点前赶到,和你一起吃午饭的,可是车晚点了……”爸边说边从包里掏礼物,都是我爱吃的零食。我和爸一起去师院小吃部就餐。下的肉丝面。我把餐票递给厨师,被爸爸挡住了:“今天该我请客。”永远幽默潇洒的爸爸把钱递过去,把餐票又塞回我手里。这是一个永远不会老,也不肯老的爸爸!

  面条做好了,我和爸在二餐厅用餐。爸爸把他碗里的肉片全部挑出来,夹到我碗里。“爸爸……”泪水涌出来,我不知道从近两百里外的故乡匆匆赶来的父亲饿不饿……

  饭后爸爸带我去市里,二路车迟迟不来,我和爸爸步行去市区。我只希望时间永无尽头,让我陪爸爸好好走一走。我想起了艰辛而幸福的童年。那时爸爸常年拉车步行去潢川送大缸,来回一趟得好几天。那时我大约三四岁,爸爸出门一回来,就把我抛到半空中:“好想我的女儿!女儿真乖!”拥有浓浓父爱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幸福!岁月一去不复返,但它永存我心中!

  我和爸爸走到市区,爸爸想给我买些东西。我什么也不想要,因为我知道家里并不富裕。多年求学已花了父母好多钱,我用钱应该有节制。我常想,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在夕阳里欣慰地微笑呢?这样的欣慰,是父亲用一生艰苦劳作的岁月换来的。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阴阳相隔,思念好苦。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在这个青草凄凄的清明节,爸,您是否还挂念着在世的亲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我和爸爸走到市区,爸爸想给我买些东西。我什么也不想要,因为我知道家里并不富裕。多年求学已花了父母好多钱,我用钱应该有节制。我常想,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在夕阳里欣慰地微笑呢?这样的欣慰,是父亲用一生艰苦劳作的岁月换来的。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阴阳相隔,思念好苦。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在这个青草凄凄的清明节,爸,您是否还挂念着在世的亲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清明节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随笔10-13

清明节随笔10-22

清明节随笔11-03

清明节的随笔11-03

关于清明节随笔08-27

【热】清明节随笔08-28

清明节随笔【推荐】08-28

清明节随笔【精】08-28

清明节习俗随笔08-20

清明节随笔作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