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情况调查报告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员工情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调查目的
企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公司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进步。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2.调查意义
对员工的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
(一)调查对象概况
1.调查对象全称
xx市推客网络有限公司
2.调查对象地址
xx市五一东路7号淡村商贸城4栋6楼
3.调查证明人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方式
访谈;培训部经理1人;负责培训老师2人
访谈对象的选择原则是:
1.培训部经理是负责各个部门的新人员的入职培训安排
2.培训老师是负责给各个员工讲解公司的情况和当前社会的各种情况
资料搜集,搜集资料概况:
1.资料名称:20xx年公司员工各种培训安排计划表,资料来源:培训经理;
2.资料名称:20xx年公司员工职位培训情况表,资料来源:培训经理;
二、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司基本简介
xx推客网络有限公司是一家运营门户网站及提供电子商务技术服务的网络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门户网站(推客联盟网)运营、淘宝店面推广、网站建设等。公司分行政部、技术部、业务部,共3个部门,从业人员近1000名。
依托公司创始人丰富的互联网运作经验、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运作模式,旗下门户网站(推客联盟网)运营得有声有色,成为中国时尚导购第一门户网站,同时迅速的抢占淘宝推广业务市场,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2、员工培训目的
公司现阶段的培训主要还是在岗前培训,一般情况下,一线新员工被录用后,只是对其进行很简单的岗位知识介绍及一些基础的岗位技能培训,且培训时间过短,有些员工虽然在培训时学得很好,但到了实际岗位上,又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
现在随着时代在进步,一些技术也随之在发展,而公司却忽视了对一线老员工的在职培训,一些员工认为,他们已经在此岗位上工作几年了,对一些技能已经掌握得很熟了,没有培训的必要,而公司的领导也没有注意到在职培训的重要性,这样就造成了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公司的培训理念不变。
3、员工培训情况
(一)公司制度和业务培训
公司的培训老师定期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培训,更好的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制度和在工作主要各项业务开发技巧,让员工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二)公司企业文化培训
公司会对每位员工进公司前进行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服务理念培训,使每位新员工都能了解公司的现状。以企业文化渲染,使新入职人员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提升企业认同感为主要目的。同时帮助新员工尽快的适应公司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三)交叉培训
每年的1月和7月公司会安排一部门到另一部门进行互相交流培训,让部门与部门之间跟好的了解情况,似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跟好的完成。
(四)技术培训
公司会定期对技术部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技术培训,使得他们更好的了解各项技能的运用和开发。
三、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只限于员工缺乏高层领导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现场员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高效业务开发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业务培训上,且多以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不理想。
3、没有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4、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
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四、培训问题原因
1、培训方法简单,培训过程不连续
一线岗位的新员工只接受到基本的岗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然后就自己开始独立工作。而且公司只有基本的岗位培训,没有连续的培训方案,进入公司后完全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学习。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2、仅强调培训计划,不强调培训结果
实施培训关键是看培训后的效果。服务中心虽重视培训工作,但是对于培训结果如何却不太关心,这种培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果却不好。一些员工在培训时确实有很好的成绩,但在工作中的绩效却远远不如一些刻苦工作却没有好成绩的员工。这样一来,经过培训的员工反而没有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反而浪费了时间和人力。
3、只培训少数成员,高管人员不需培训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有两个误区:其一是有的领导认为培训一线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培训那些经过挑选,有发展潜力的一线人员。每次不管培训什么内容都让他们参加,从而忽视了所有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其二是认为公司的现时工作最主要。因此,只让那些没什么事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于是培训就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造成了"闲人培训,忙人没时间培训,急需人员不培训"的结果。这样的培训没有任何效果。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
加强对员工和高层领导的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一线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让高层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管理的内容和一线员工的心声,以更好的管理一个团队。一个公司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公司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公司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而且要使员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公司还要向员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员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员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2
一、引言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这就使得培训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教育培训则是提升员工能力,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的有效手段。同时教育培训又是一种投资、一种联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的纽带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培训作为促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有力手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培训员工不断增加员工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员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二、调查对象、目的以及调查方法
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显而益见的,然而企业的员工培训状况有着它的特殊性。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培训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思考,我于是通过走访、亲身参与内训工作、座谈等方式开展了对我所在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三、调查基本情况
我所在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其特点在企业人才素质偏低,存在严重的家族式经营,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模糊,没有明确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等问题。
虽然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才的重要并由此认识到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进行内部培训,怎么样才能使培训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时效性,这是目前仍难以解决的难题。其难题表现如下:
(一)培训投入不够
民营企业决策者,其实性质就是资本家,除了最大化的榨取剩余价值,要让他拿出他们的资金来投入给员工进行成长培训,显然他们是不太理解和愿意的。因此,企业的真正培训一直难于执行。在调查中,90%的员工觉得公司根本没什么培训,100%的员工不知道有培训制度。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
由于决策者的不重视,自然会导致培训体系的不完善。同时,在极不情愿下的培训投入,也使得企业培训变得极度“应付式”。培训模式不外乎经常给员工上些大课讲座或开大会、或外派活动一天一周等等,而其内容不外乎“感恩”、“回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等等之流,想尽办法对员工进行奴役教育,这种培训方式不但单调僵硬,更显得呆板刻薄。至于对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方式的探
讨、培训制度的建立等,调查中发现,完全不做。
(三)培训实践效果差
培训实践的效果分指两方面,其一为失败的培训,即企业所实施的培训对于原状并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毫无促进效果而言。其二为训而无用的培训。“用”是指培训后,可以将所学用于现实实践中。既然有了一种能力,就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培训后,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仿佛培训的那段日子只是企业好心施舍的一个特殊“福利”。通过调查显示,培训后的成果转化方面,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在培训评估方面,据说从来不做,也就是说,企业决策管理层连自身都不清楚培训到底“发生了什么”。
(四)培训员工是福利
“培训是福利”今天仍然被一些企业广为传颂,而我所在的公司,从上到下,几乎人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这句话是一种误导,它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影响。其原因在于既然是福利,员工就可要可不要;既然是福利,员工就可凭自己的喜好来对待与处理。如果以福利为出发点来给培训定调的话,培训后出现效果不理想等等问题就一点也不足为怪了。
四、解决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认识和企业发展观,从而加大企业培训的投入。只有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人才才是企业最大最根本的财富,企业管理者才能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
才会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因此才会加大对内部培训投入。
(二)完善健全企业培训体系,开发丰富多样的企业培训项目
1、制订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培训调查结果和执行反馈的情况调整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人力资源部培训机构、职能系统部门联系人、培训负责人的职责分工;明确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建立企业基础培训管理平台;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
2、建设培训管理团队
成立培训管理小组,开展对各管理团队培训负责人的相关培训,加强培训管理经验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的培训管理意识和水平。通过建立团队间的管理机制,培养一支企业的专业培训管理团队。
3、组建内部培训师团队
制订《内部讲师团队管理办法》选拔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内部讲师团队。包括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公共课程培训师和产品专业培训师;保证企业的每个部门有一名岗位技能培训师;确定各部门新员工带领人,并明确带领人职能和奖惩措施。
4、完善培训课程体系
重点开发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和中层以上员工职业素质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是各专业职能部门制订的标准化操作手册、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等专业或系统公共课教材。
5、做好培训项目的策划和宣传工作
任何一个培训项目的开展,将通过精心的培训项目策划和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的培训课程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与互动、课堂讲授、标杆人员或企业事迹介绍、拓展训练等,精心策划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培训过程的安排以及培训后的考核评估和改进工作,同时最大限度的赢取公司高层的支持和参与,以提升培训效果。
6、做好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工作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效果,将通过满意度、知识层、行为层、业绩层等四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改进教材内容,讲师与授课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进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培训效果;从而使培训体系更符合公司业务发展以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3
(一)调查背景
绩效管理工作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好的绩效管理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激励员工作热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全面地展示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全貌,同时,也希望绩效管理最佳实践能够力助公司企业的发展腾飞。
(二)调查分析
我们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通过调查得知其在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沟通、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下面结合其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
1)制定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针对在绩效周期内员工要做什么、为什么做、需要做到何种程度、何时应完成、员工在做事时的决策权限等问题所做出的预先规定。
在绩效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绩效计划的执行者是公司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因此,制定出来的计划○
只有员工本人所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得以完成。员工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员工自身的条件,这是确定每个绩效计划的基础,在得到员工认可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绩效计划才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必须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与员工有效沟通来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所求。
而在我们公司,绩效计划的制定是管理层的事,员工只有执行的权力,没有说话的权力,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有可能因为制定者不了解实际情况而使制定出的计划不能得以完成。
②绩效计划的制定应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而在我们公司根本就没有制定出详细的企业战略规划,“走一步看一步” 的思想仍然存在。一个好的战略规划如一盏引路明灯,它可以照亮员工的希望与期待,向员工展现企业美好的未来,引导着员工一步步地向着企业战略目标迈进。绩效计划是为企业的战略服务的,所以绩效计划的制定必须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否则制定出来的绩效计划可能有违企业的战略意图,对实现战略目标不利。
③注意工作分析在绩效计划制定中的应用。通过调查发现以前公司没有做相关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作用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好的工作分析可以说是公司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因为它明确了企业中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上下级关系、工作完成情况的标准等方面,因此可以用于绩效计划的制定。还有如果尽管做了工作分析,但工作分析的结果没有得到运用,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④正确实施绩效计划的方法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借鉴目标管理法来制定我们的绩效计划,首先我们根据公司企业的战略规划来制定企业在绩效周期内的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根据部门进行分解,层层落实,逐层分解,分解成各个员工的分目标,在分解目标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工作分析结果,并且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使分目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提高分目标的可行性。另外还应该注意所设计的目标应具有适当的难度,不宜太高亦不宜太低,太高了不大可能实现,太低了调动不起来员工的积极性。
2) 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就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分享各类与绩效有关的信息、有关员工工作中的潜在障碍和问题的信息、各种可能的解决措施等。绩效沟通是连接绩效计划和绩效评价的中间环节。对于管理者来说,绩效沟通是实现绩效改进和实现绩效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员工来说,绩效沟通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但是,对于二者来说通过绩效沟通所要了解的信息内容却是不同的。对管理者而言,他们要的信息包括当下属员工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时,应及时掌握的情况,为避免出现麻烦,他还应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1主观性太强,又缺乏相关联的评价知识;②重绩效沟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视短期效益而仅采用短期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不重视引导员工为提高绩效进行自我开发,且忽视能力评价指标进行评价;③评价过程不公开,员工只是能看见结果,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3)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就是使员工了解自身绩效水平的各种绩效管理手段。我们必须及时地具体地反馈,否则员工的表现会越来越差。把信息反馈给员工最主要的手段还是与他们沟通。绩效反馈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但在我们公司绩效反馈还停留在上级对下级绩效考评结果的反馈层面上,反馈结果的内容也仅限于绩效得分情况,这是远远不够的。绩效反馈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说明信息收集的过程②归纳说明信息③解析信息找出问题④推销行动方案。通过上述分析,通常我们可以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想如果这样做是完全可以把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一步步引向正规的。
(三)核心发现
企业开始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过程管理,调查发现,绩效已经得到各大、中企业的普遍重视。很多企业对绩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企业对自身的绩效管理情况不满意。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全部。与单纯的绩效考核不同,绩效管理更多关注与绩效执行过程,强调过程中追踪和管理目标,并且围绕目标开展反馈与沟通。未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目标改造绩效管理过程,将注意力从单纯的绩效考核转向绩效过程管理。
(四)详细发现
绩效流程普遍具备,绩效体系流程的完善与企业规模有关,企业规模越大,绩效管理流程完善程度越高,绩效考核制度和流程已基本完善,按时完成绩效考核基本不是问题,绩效考核结果接纳程度不高,绩效考核结果的区分度有待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支持不够,目标设置合理性不够,绩效反馈频率低深度浅,员工渴望及时认可和激励,绩效反馈过于随意,绩效反馈效果欠佳等。
(五)存在的具体问题
1)绩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不明确
在进行绩效管理与考核过程中过分地注重于突击式绩效考核成绩,而轻于绩效计划、绩效改进,仅把粗放式的'考核绩效结果运用于薪酬回报,无法真正做到通过绩效管理的这种形式达到知晓了解员工进行合理的工作方式、明晰的工作目的这一根本目标。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很多心思放在绩效考核的各种方法的应用上,如何让绩效考核更加量化、如何让绩效考核更加全面,而实际上绩效考核做的再好,也不能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因为绩效考核只不过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解决问题只看到了它的部分,没有看到它的全部,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2)指标的设立不够科学合理
绩效考核过程中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就是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立,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科学的设立考核指标,可以使考核者在考核时更具目的性,是被考核者在工作中具有更大的指导性。事实上,目前考核指标的设立存在很多问题。考核指标的设立与实际情况脱节,指标的设立过于宽泛,不能反映员工工作的关键,不能对员工有更明确的知晓作用等等。
3)绩效考核方法运用不熟练
绩效指标的设定没有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生搬硬套、敷衍了事;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绩效结果的排序是最常遇到的问题。○1考核者综合素质较低、专业素质较差、对绩效管理理论不够深入,无法熟练运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2考核者碍于情面,对属下员工打分不客观、不真实、甚至出现伪造绩效成绩的现象。○3考核结果长期处在一个等级,没能很好的发挥出绩效管理的作用。
4)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没有很好地与职位变动、培训等结合在一起,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做支撑,是结果应用不能更好的落实,从而大大降低了绩效管理的作用
5)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管理层的一种形式主义,是必须要走的过场,进而导致无人真正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系统分析,没有利用所得的结果去发现企业内部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对员工而言,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的考核结果来帮助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4
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一个是员工。顾客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条件,而员工则是顾客满意的出发点和终点。顾客满意与否直接遭到员工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可使企业了解员工的想法,把握员工的需求,做好今后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决策,及时解决题目,使企业、顾客、员工都满意。
一、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概况
此次满意度调查发放员工满意度调查表4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38份。调查问卷经过精心设计,从质量方针及目标的理解、质量目标实施状态、质量活动参与状态、工作、安全、装备及工艺、薪资、假期、培训、主管、其他等维度进行了调查,要求员工根据自己实际感受分五档次(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很差)进行评价,员工们积极参与本次满意度调查,使得该项工作顺利完成。调查数据显示员工对公司的满意率为86.02%,优于指标85%的要求。
二、员工满意度调查各项维度数据
从各项数据来看,员工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理解、年度质量目标和本部分年度质量目标的实施状态、质量活动参与状态、公司对员工提出的有改善和创意方面的建议、意见之采用和实施程度及其他方面的满意与一般基本上各占一半。对工作方面(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工作场地)、工作现场的安全性、装备与工艺技术、假期方面、员工培训、主管等方面有60%左右的员工表示满意,但是也有40%的员工表示出一般。而工资及福利方面70%以上的员工表示一般。
三、员工满意度缘由分析
通过上面数据的扼要分析,我们从中发现员工对公司满意及不满意的方面。员工满意的我们要继续保持及精益求精,员工不满意的我们要分析缘由,解决题目。
1、技术研发气力较薄弱
我公司技术职员外出接受技术培训机会较少,大都接受内部培训,跳不出老思路的束缚,且技术职员人数少,没法满足公司日趋扩大的需要。
2、管理制度不太完善
无规不成方圆,科学的管理制度能使企业更好的运作。公司在管理制度制定方面尚缺科学化,没有公道的工作流程,在触及到员工利益方面斟酌欠妥。
3、培训方式单一
公司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方式,讲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一味的填鸭,缺少必要的课堂互动环节,使得学员产生厌倦情绪,思想也就发生了奥妙的变化,对培训的展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可以参详20xx年度人力资源培训报告)
4、各级管理职员学历良莠不齐
从目前状态看,各级管理职员的学历、知识水平还没有到达该岗位所要求的任职资历,未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学习,只凭个人的工作经验,在沟通调和方面欠缺火候。
四、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的题目及缘由,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进步员工的知识层次
公司应鼓励员工进步自己的学历层次,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有益于工作的培训,包括公司内部组织的各项培训,外部组织的相应资历认证、职称考试、学历考试。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好一号会议室,添置相干的.图书、光碟等文本、影视资料,让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2、增加技术研发的投进
技术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应每一年在公司预算中抽取一定的比例作为技术研发经费,鼓励技术职员多参加资历认证、职称考试等,进步自己的学历、知识、技能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的运作流程,特别在触及到员工利益的方面应谨慎,比如现在最突出的一个题目就是碰到法定节假日,员工享受不到法定节假日应享遭到的福利。
4、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有很多,如课堂讲授、现场培训、户外培训、摹拟培训等,根据实际状态,更多还是采用课堂讲授和现场培训,特别是课堂讲授,应当突破以往的填鸭式培训,改成互动式培训,让学员真正参加到培训中来,进步培训效果。同时,要对内部的培训讲师进行相应的上岗培训,让他们了解作为培训讲师应当具有的资历条件。培训的内容应当丰富多彩,可结合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资料编制课件。
5、提升管理职员能力
管理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传统上我们理解的人管人的意思,而是通过人把事办好,所谓“进进一家公司,离开一名主管”,中高层管理职员管理艺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公司人才的往留。因此提升管理职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职员管理能力是必要的。公司应鼓励部分经理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考试进步自己的学历、知识、技术、能力水平。市场营销调查报告饮料市场调查报告满意度调查报告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5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科教兴国”是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强国富民的战略方针。企业职工教育是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职工教育工作是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对该工作存在诸多误区:成本能省则省、效益好时不需培训、效益差时无钱培训等.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职工培训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培训不仅通过职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而且增强职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且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职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职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XX公司职工对培训的认可,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XX公司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10份,主管级及职工级80份,现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一)调查时间:20xx年11月
(二)调查地点:XX公司
(三)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人才管理
1、在人才使用上,中层管理者有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职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也有不少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职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职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职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职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急需提升。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职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
(二)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除少数职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职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职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职工反映某些职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职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职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职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职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三)职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职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职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职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职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职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职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职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及时对职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大部分现场职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4、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由于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5、培训方法落后,多数情况下培训工作采用讲授和技术问答的形式,没有采用互动练习的设施,缺少基础设施的配置。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培训的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职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职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职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企业职工进行交流,使职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职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职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5、加强职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职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职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一个企业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企业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力,而且要使职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企业还要向职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职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职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
总之,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与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现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培训正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在21世纪培育核心竞争力,取得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6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我市务工农民越来越多,其权益维护已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且也关系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XX市总工会在去年年初对全市农民工权益维护情况进行调查,探索出本市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维护其合法权益路子的基础上,今年按照省总工会的要求,再次分赴县区、市直局委进行督导,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深入基层和农民工当中,通过走访、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农民工输出情况。
止xx年4月,全市外出务工人员累计20.7万人,约占全市农民人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约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21%。从输出地看,郾城县6.5万人,XX县8.3万人,XX县5.3万人,XX区0.6万人。从性别上看,男性约45%,女性约55%。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约占70%,25岁以上的约占30%。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以下占60%,高中占25%,高中、中专以上占15%。从输入地看,市外省内5.1万人,占25%,省外15.6万人,占75%,境外300多人。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其中广州、深圳等地区约占55%,上海、江浙等地区约占13%,北京、河北等地区约占15%;省外其它地区约占2%;省内郑州、新乡、开封、安阳等地区约占10%,省内其它市约占5%。出国务工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阿联酋、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从行业看,国内从业集中在建筑、制革制鞋、电子玩具、服装、家俱、司机、保安等,国外从业涉及护士、建筑、制衣、船员、渔工等。
(二)XX市三县一区吸纳、转移农民工情况。
止xx年4月,全市共吸纳、就地转移农民工18.3万(吸纳市外省外4万多人,转移本地14.3万人)。其中郾城县12.3万人,XX县3.5万人,XX县1万人、XX区0.5万人,市直1万多人。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汽车维修等。90%以上的人员来自三县一区和周边市县。工业企业中,大专以上的约占30%,高中以下的约占70%,女性占80%,男性占20%;建筑行业中,基本是初高中文化程度,男性占95%,女性占5%;商业和服务业中,初高中占80%,高中以上占20%,女性占80%,男性占20%;从事汽车维修的基本都是初高中文化程度,绝大部分是男性。
从收入看,月净收入500元以下(含500元)的约占60%,500—800元的约占25%,800元以上的约占15%。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外出、就地转移务工农民年均净收入3000—7000元不等,如按4000元计算,年均创收14亿元。
二、做法及成效
(一)市总工会主动工作、源头参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为了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早在1996年,XX市总工会便开始探索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路子。当时,只是具体做了许多工作,没有把它作为一项专门内容进行归纳。近年来,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现象的增多,XX市总工会主席田爱华同志亲自带队,于xx年初对在XX市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写出了《关于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的调查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并及时向XX市委汇报,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XX市委、市政府于xx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为在XX市务工的农民创造了宽松的务工环境,其合法权益从政策上得到了保证。xx年8月全国总工会《关于切实做好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出台后,XX市各级工会把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作为职责范围内必须要做的重点工作,进行强力推进。
(二)各级工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维护农民工权益。
1、通过四条途径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
一是依托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漯河华强公司、南街村集团、汇通公司等单位,在成立基层工会之时,就把在本企业务工的农民工直接组织到工会中来。已建立有工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在招工时,坚持做到同时招工,同时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漯河双汇集团、市公路局、宏运集团、恒达公司、昌达公司等招用农民工的大户便是如此。xx年XX市公路局及时把当年在该局就业的104名农民工全部吸收为工会会员,享受与本局城镇职工同样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待遇。二是依托市场发展服务中心。郾城县总工会依托县市场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全市乃至河南省首家工商业工会,到目前为止,全县以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为依托成立工会组织670个,全县已有9.6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三是在城镇社居委成立社居委联合工会,在职工人数较多的村成立村级工会。XX区总工会依托市区社居委,于xx年成立34个社居委联合工会,将居住在本社区和在本社区从事工商业的3000多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XX县南街村、龙塘村、北徐村、胡乔村和XX区的干河陈村村办企业比较发达,在市、县两级工会的指导下,都成立了工会,把在各村务工的农民及时组织到工会中来。
xx年,XX区干河陈乡干河陈村4个村办企业的351名农民工全部加入该村工会。拿到工会会员证的他们高兴地说:“想不到俺农民也能加入工会!以后有工会撑腰,心里就踏实多了。”四是建立行业工会。XX县总工会在餐饮、建筑等行业成立行业工会,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
市总工会在对四条途径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进行总结的基础上,xx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并且提倡多途径、灵活多样、点面结合、宜单则单、宜联则联、因势利导、不有具一格的`建会形式,以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目前,全市已有13.72万农民工加入了工会组织。其中,郾城县9.6万人,XX县2.3万人,XX县0.36万人,XX区0.46万人,市直1万人。为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市总工会在工会会员管理中推行流动会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凭市总工会统一核发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员证》到劳动关系所在地工会办理会员接转手续,实现农民工工作关系到哪里会员组织关系到哪里,以便为农民工维权和服务提供组织保证。
2、采取四项措施维护农民工权益。
一是依靠法规政策维权。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民主大会等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汇通公司、南街村集团、临颖建筑公司、和发强实业公司、郾城装饰材料公司和雷鸣制革厂、XX区三剑客奶业公司和屠龙磨料磨具厂、许慎宾馆、XX县申鑫特种纸业公司等具有一定规模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企业工会通过与企业行政签订集体合同的办法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全市55个乡(镇、办),通过推行并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的办法来维护本辖区内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南街村集团有农民工10890人,其中加入工会的占90%。南街村集团工会十分重视职工的生产条件和人身安全,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其下属的调味品厂通过不断更新技术和改进设备,大大优化了粉碎车间的工作环境;彩印厂对一些不适宜长期工作的岗位实行轮岗、双层保护、增加健康补贴等办法,以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市公路局对农民工做到政策上一视同仁,人格上信任尊重;在xx年初工会和职代会换届中,把农民工专门作为一个代表类别,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该局86名代表中,农民工代表有13人;市公路局还打破身份、学历、户籍、工种等界限,在今年2月单位中层职位的竞争中,让农民工平等参于,有4名农民工竞争上二级机构副职岗位。
临颖县建筑公司不但通过签订集体合同维权,而且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保待遇等方面享受与正式职工同等待遇。二是依靠信任尊重维权。农民工自愿加入工会后,工会组织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等,吸收采纳农民工提出的合理建议,尊重农民工的人格。南街村集团不但把德才素质优秀的1500多名农民工转为南街村的“荣誉村民”,只要不出南街村,吃住、就医、子女上学都享受南街村村民同等的免费待遇,而且把德才素质优秀的农民工放到领导岗位,在评优表先评模中,对农民工给予优先考虑。三是依靠关心爱护维权。
南街村集团、干河陈村、恒达公司等工会坚持实施帮扶救助机制,通过帮扶解决农民工的实际困难。郾城县新都市场商户任小平的服装店于xx年元月14日晚不慎失火,导致货物全部烧毁,市场工会的同志一方面积极主动与新都房地产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协调,一方面派人帮助任小平尽快恢复门面,早日营业。经过市场工会的努力协调,新都市场房屋开发公司出资1万元为任小平装修门面,并退回租金1500元,押金xx元,又拿出救济金5000元,使任小平渡以了难关;我们在维护本市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维护外来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xx年底,在郾城建材厂务工的一南阳籍农民工因要不回工钱来到县工会求救,县工会与县工商业工会的同志XX县劳动仲裁委的人员在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的前提下,为其讨回了拖欠一年的工资。他激动地告诉工友:“有工会撑腰,在这干活咱放心。”通过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原来不愿加入工会的农民工看到了加入工会组织的优越性,纷纷递交了入会申请。此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活跃其业余文化生活,让其充分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四是依靠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维权。南街村集团、XX区百花纺织公司、昌达公司、雅源香精香料公司等经常组织农民工外出学习,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XX区天桥街办事处工会在本辖区内的光明路市场(河南省十大批发市场之一)开设“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课堂”,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法》、《刑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通过对工会会员实行优惠待遇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市总工会站在全市的角度,统一协调市直及县区的部分单位对工会会员实行优惠待遇,探索会员与非会员区别的内外机制,吸引更多的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其目的是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扩大工会的影响,让会员得到更多的实惠。目前已经协调好市新华书店、市三院、市中医院、市绿荫健身俱乐部、许慎宾馆、开园森林公园、XX区人民医院、河南金囤种业公司、XX县人民医院、XX县人民医院、XX县中心医院、XX县卫校附院、XX县游乐园12个单位为持有新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员证》的工会会员提供不同内容、多项价格不等的优惠,还有几个单位的优惠事宜正在协调之中。
(三)政府有关部门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配合联动。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依法行使行政职能。一是由每年的三夏、三秋和春节前集中力量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变为日常的行动。xx年为农民工xxxx325万元,涉及595家企业;二是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素质培训,今年1-4月共培训农民工8645人;三是加大涉及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及落实力度。目前,我市农民工较为密集的大中型私企和三资企业大多数为农民工缴纳了养老保险,并落实了返还农民工个人缴费(退费)的规定;四是会同司法局成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站,为农民工依xxx提供帮助。市建委为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发包方在合同签订30日内,向建筑工程承包单位拨付15%的人工费作为工资专户,专款专用。市建委还利用12345为民服务热线,及时受理农民工投诉。同时,通过开展“文明工地”的争创活动,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市公安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入户条件,将转为非农户口的优惠政策由原来的4项拓展为6项。市工商局对办理工商执照的农民经商者采取当日办结的服务措施,对造成意外经济损失的农民经商者实行管理费减免。区法院开通诉讼绿色通道,为有理无钱的农民工打官司提供帮助,在xx年上半年受理的13件涉及农民工案件中,涉案标的43万元,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执行费2万多元。
三、问题及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对农民工的“身份”限制依然存在。
由于长期形成的历史原因,在城镇有对农民工实行限制性现象:一是限制就业。某些企事业单位有限制使用农民工的岗位。二是半开放限制。部分地方采取“先本地、后外地,先城镇、后农村”的限制性做法,减少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我市在就业岗位、子女入学、廉租房租住等方面尚存在着限制农民工的现象,把多数有进城就业意愿的农民工挡在了城市门槛之外。
(二)社会维权机制还不完善,对农民工的权益侵害比较严重。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影响,劳动管理部门及维权组织网络和职能还没有完全覆盖和拓展到农民工和个体私营企业;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主不愿建立工会组织,认为成立工会组织是给自己设了门槛;部分农民工对加入工会认识不到位;再加上农民工维权的能力低、手段少;工会在维权中没有手段,显得力不从心等因素,使得损害农民工正当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安全、生存条件差。个别企业及雇主对从事苦险工作的农民工缺乏应有的劳动保护措施,致使工伤事件时有发生。XX区法院xx年4—6月受理的涉及农民工的13起案件中,因缺乏劳动保护造成工伤的就有9起。二是劳动强度大,收入无保证。个别雇主随意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个别雇主拖欠、减发、扣罚其工资。大部分农民工工作时间每天都在8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星期天,却很少得到超时补助、加班补助、假日补助。本次被调查的500名农民工中,有201人没有休息日,占被调查人数的42%;有237人只有一天或半天休息时间,占被调查人数的47%;有139人工作时间在8小时甚至10小时以上,占被调查人数的28%;有35人工资被拖欠、克扣,占被调查人数的7%。从劳动保障部门、法院收到的投诉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较普遍,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个体私营企业。三是不愿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部分企业特别是三产领域的企业及商户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只是“口头协议”或“一边倒合同”。农民工只有单方面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益。四是个别雇主违规制定劳动管理制度。个别企业制定的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只体现企业单方面的意志,成为对职工的惩罚规定。
(三)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对农民进城务工构成障碍。
国家对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无论是合同工、临时工、小时工,都有实行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部分企业为部分农民工办理、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外,还有部分企业未给农民工办理、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医疗保险还处在宣传启动时期。企业不愿缴纳“三金”,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外部原因是部门强制力度不够,社会~压力不足。
(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手续多、收费多、成本高、负担重。
一是收费项目多。农民到城市经营餐饮等服务业,除工商、税务外,还要到卫生、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办理许可证,缴纳相关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农民到外地或到市区打工,要办理婚育证,各县乡收费标准不统一,50—300元不等。二是搭车收费多。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除工本费外,还要缴培训费,办意外伤害保险和妇科病保险。三是变相收费多。主要反映在用工单位在招工时收取押金、工装费、进厂费等。过多过乱的手续和收费,加重了农民工经济负担,挫伤了其进城就业的积极性。
(五)农民进城务工有组织的少、受培训的少,工作稳定性差、就业竞争力弱。
xx年以前我市每年通过劳动部门输出的农民工仅1000人左右,通过各级各类组织有序输出的农民工约占5%,绝大多数农民工是通过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自发、结伴外出打工。有明确目的、固定岗位的约占15%,大部分农民工在不同城市不同企业间频繁流动。农民工自发输出、短暂输出带来的无序性、盲目性、不稳定性、不连续性,造成外出打工成本高、收益小、风险大、规模小。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市尚未形成健全的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和完善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二是我市劳务输出组织数量少、实力弱。
(六)部门对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各自为政、各自为战。
工商、公安、建设、教育、计生、劳动等部门围绕农民工服务管理都从部门角度制订出台了不少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措施,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部门间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影响了对农民工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如工商部门强调繁荣市场,主张多办快办营业许可证;计生部门把查验计生有关证明作为前置条件;公安部门为维持治安秩序;房管部门为加大房产管理;税务部门为征缴房屋租赁税费要开展出租房屋登记等,由于各自只考虑部门利益,相互不通气,导致重复登记或登记遗漏。一些涉及农民工的民事事件,本该由劳动仲裁可以解决的,由于推拖,最后成为由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增加了农民工维权成本。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党委、政府协调不到位,一些部门过分强调各自部门利益。
四、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
资料显示,全市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其中有14万多人尚未脱贫。全市60%以上的劳动力在农村,其中有79%的农村劳动力为有待转移。xx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相差3400多元,而同年我市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我市城镇化水平仅为23.6%,低于全国、全省水平,而我市近年来城镇吸纳的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和都市村庄的农民。基本市情和实践结果证明,只有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强化农业、稳定农村,才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只有平等友好地善待农民工,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才能真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农民工维权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切实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
(二)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围绕农民工权益维护进行制度创新、措施完善。
各级党委、政府对涉及农民工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取消对农民工的限制性政策和措施,作到令行禁止。并出台对农民工公平友好对待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向农民工提供制度化保证。把农民工的权益维护、输出和输入纳入年度计划,按照中央的要求,将涉及农民工的治安管理、培训、计划生育、社区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为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在制定具体政策时,按照减化手续、降低收费的原则,以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安家落户的政策安排。二是对进城农民工实施社会化管理。在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将农民工纳入社会管理与服务范畴,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对进城农民工进行规范管理。三是对农民工输出及就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在组织农民工输出时要遵循市场规则,减少行政干预、体现公平交易、公平竞争、自主择业、自由流动、xxxx原则;在吸收农民工就业时,要一视同仁,为农民工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工同酬、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各级党政挂帅,相关部门组织参与,建立农民工权益维护联动机制。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立“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社会齐抓共管”的农民工联动式社会化权益维护新机制。在具体操作中,要尽快建立各级农民工维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以党委、政府有关领导为召集人、主持人,由相关部门、组织负责人参加,定期召开会议,提出加强农民工服务管理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协调落实维护农民工利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同时,尽快建立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公安、计生、建设、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民工服务管理联动协调机制。建立以总工会牵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计生、建设、公安、法院、司法、卫生、教育等部门参加的农民工维权联动协调机制。在机制运作中,相关部门间形成信息互动、事件案件互报、相关事情协商的制度;各级党委政府将工作力度,协作程度纳入目标管理,列入奖惩体系。
(四)内外互动,标本兼治,加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力度。
一是建立双向维权机制。输出地要主动与用工地党政工组织取得联系,建立关系,互通信息,争取对方在农民工管理和维权工作上的支持。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农民工输入地司法机构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必要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推行流动会籍制度。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推行流动会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凭各级地方总工会核发的新会员证到工作地工会办理会员资格转移手续,实现农民工工作关系到哪里,会员组织关系就到哪里,为农民工维权提供组织保证。三是加大惩处侵权行为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对侵权行为严重的企业或雇主依法进行查处,并公开曝光。
(五)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对农民工输出实施产业化经营、基地化发展。
一是把农民工输出当作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用工业化,集团化理念和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通过政府或部门政策调动、组织协调等方法,把农民工劳务输出的相关资源整合起来,走“信息——培训——输出——基地——管理——信誉——效益”之路,形成一条龙经营体制。具体运作中要尽快建立健全市、县、乡(镇、街)、村(社区)四级劳动及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同时加强外向型劳务中介和劳务协作组织建设,构筑政府和社会共同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政策咨询、职业中介等服务网络。同时,大力扶持承担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或组织。重点扶持本地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务输出总公司和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重要劳务中介组织,引导其有效开展规模化、订单式劳务中介。二是建立农民工输出和输入两大基地,进行基地化发展。通过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间、部门间、中介组织间、企业间围绕农民工输出展开的密切联系,为农民工输出提供政策、信息、培训、管理、维权等综合性服务,实现稳定、安全、集中和大规模的安全输出。
(六)拓展统筹内容,为进城农民工降低城市门槛创造生存条件。
一是推行城乡统筹,强化就业培训,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生存条件。在就业与培训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城乡劳动力统筹一并考虑,一起纳入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一起列入管理目标和工作台帐,使农民工与城市人一样享受到培训和就业权利及相关优惠政策。二是落实新的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城镇入户条件,为农民工市民化扫清制度障碍,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城市的新市民。三是降低征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社会保障。加大对农民工密切行业及企业的社会保险面力度,切实把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覆盖面之内;研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农民工工作流动后,对其保险费用要有规范的累计和转移程序。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7
一、背景:
公司近期业务订单随市场影响而时有变化,生产部对一线生产员工进行了重新统筹和安排;其调整过程本身或调整的方式方法,给岗位操作员工的工作心态,带来了一定的波动。现就个别员工提出离职一事为起点,分别对生产现场员工(班长一名、岗位操作员工三名、生产管理人员一名)进行了面谈;从中了解到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现状及思想波动因素。
二、生产现场员工思想心态:
1、工作量不足,工作安排难以周全,少数员工思想波动。
业务订单不足,导致岗位操作员工工作量不足,少量的工件怎样分派?安排谁干活?谁休假(带薪?不带薪?,5月份车间仍个别员工安排休假)等问题上安排难度增大,岗位员工担心自己分不到活,心理上滋养了不稳定的因素;对上月(5月份)生产安排中抱有抵触、不满情绪的员工明显增加。
2、辞退员工,让在岗位的员工心存余悸:
公司5月份决定精减现有操作员工,由所属部门单方面提出辞退名单,人力资源办理离职手续。80%的离职员工因对公司心存感恩,接受了公司决定;但其中有2―3人通过不同途径了解一点劳动保障内容,进行了争辩;经办人员进行多次解释,才得以处理完毕。员工离职,无辞退理由或理由不充分,对现有在职员工的影响大少不容置疑。
三、生产现场工作安排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1、分派工件任务,无流程、规范可言:
公司任务暂时不多,员工普遍表示理解,在任务不足的情况下,车间仅有任务的分派,其合理安排、统筹就犹为重要;在上面提到的5月份工作安排,其生产任务分派随意性大,由现场管理人员把握分派;无公平、公正指导标准和规范,无疑给青年员工心态滋生不稳定因素,青年员工的稳定心态会有所打乱,形成不思进取的工作情绪。
四、员工离职,引出的.话题:
1、近期钳工班员工**提出离职一事,显露出生产现场工件分派不合理和公司对员工待遇福利不明确或随意性;学徒是否有补助?补助多少?是否有参照依据?经了解:没有!(这应该是人力资源经过统筹分析后,制定出的有针对性的规范化文件);现行情况是:对于学徒(以此为例)岗位定性,由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决定,就“**”而言,其入职第一个月车间给予补助金200元,第二个月补助金100元,无通知,无说明,导致员工心理不平衡。
2、公司针对现有的不同岗位不同补助标准,由生产车间随性确定,其可塑性很大;其执行、实施者本人的素质与个人喜好,必会融入实际工作中;对公司整体管理造成“人治”、“随意”误区。
五、员工是公司的财富:
1、针对员工提出离职的问题,管理人员应该合理解释,尽量挽留,分析出员工提出离职的真实原因,以便公司改进和完善留人机制;若以粗暴的态度和语言对待,其本身体现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违“公司”、“员工”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如有个别生产管理人员对待提出离职员工如此回复:你在这里骗钱呀,做二个月就想走,一个月后再说。这样的管理人员如此处理此事,必定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2、目前,生产一线现场基本由二部分员工组成:一是年龄大一些的员工,工作兢兢业业,操作熟练,服从安排,心态平稳;另一种是入职不久,属波动型青春期年龄,思想激进,特别自拥超越感。公司营造怎样工作氛围?建立怎样的“比”、“学”、“赶”、“帮”的企业文化?怎样通过这样的措施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六、我个人认为(建议):
其一,公司尽快建立健全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相关的规范、制度和操作流程,做到有规可依,公平公正地综合处理;遇到问题,对事不对人;尽量避免个人处理问题的随意性。
其二,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培训机制。通过不同形式上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如公司倡导的:在每次每周生产例会中,穿插“精”、“短”的培训内容。从平常的一点一滴中帮助管理人员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其三,尽快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运行体系,完善员工竞聘机制、入职、试用、离职等相关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约定在职岗位员工工作努力或不努力,都有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相对应;让员工在生产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上进”思维习惯,在这种“上进”中有他们近期达成的目标(高级技工、优秀员工、岗位能手等);当然,一些制度的建立并推行、实施,必然会触及原来一些办事习惯和处理风格,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首先从思想上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在培训学习中一步一步改变观念,从原来街道作坊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转变。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8
调研范围:
我行各级管理人员、一线网点员工、新入行员工、45岁及以上员工、特困员工、违规违纪员工
调查方法:
将支行员工划分为30岁以上员工、30岁以下青年员工两个群体,支行行长、支行团委书记分别利用空余时间对这两个群体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动向。
基本情况:
对建行前景看法:支行绝大多数对我行经营情况表示满意,对我行的未来信心十足。
对经营形式和目标看法:支行员工对支行的经营形式和目标表示信心十足,表示能够积极参与我行经营。但是对各种竞争加激,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总体来说,对于经营和目标都表示会尽全力完成支行给个人下达的指标。
对总体经营策略看法:
基本上所有的员工对我行的经营策略持肯定态度,但就目前经营境况看,还需要加强优势产品的开发,降低费率,扩大市场份额。
对薪酬分配的看法:
目前,“以岗定薪,按绩取酬”的分配原则已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客户经理制和员工绩效挂钩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对激励员工投身市场开拓业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存在问题:
一是惰性心理:一些年龄偏大、工龄偏长的老职工,认为自己接近内退和退休的'界限,以至于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业务上中庸守旧,在知识技能上抱残守缺。
二是厌倦心理:有的员工长期从事柜面一线工作,年复一年,天天与数字打交道,感到工作和生活枯燥无味,产生厌倦感。另外,上级行的各种检查与竞赛活动太多,且任务完成起来确有难度,员工因难以应付,也感到厌倦。再则,处罚多而奖励少、奖罚不平衡,也使职工产生厌倦思想。
三是逆反心理:部分员工对分配制度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效益一天天增长,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付出的努力多,收入回报少。同时,考核指标及业务计价缺乏科学性、连续性,缺乏科学长效的考核机制,一些绩酬挂钩的阶段性任务过频、过重,员工有反感,存有听之任之的想法。另外,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单位,一概地统一指标、统一计价,造成分配差距过大,员工也感到不公,既不利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各行因地制宜,发挥地域特点和自身优势。
解决对策:
1.加强教育,树立精神支柱。激发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员工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爱行敬业情感。二要加强形势教育,要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客观分析。
2.强化培训,提高竞争能力。当前,员工素质不高,既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抓好教育培训工作迫在眉睫。必须把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对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使他们由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转化,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做到立足岗位“精一业” 、面对竞争“会两手” 。鼓励他们“边干边学” 、“边学边提高”,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上全面提高,以适应新形势、新机制、新业务、新任务。
3、加深沟通,增强员工自信。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避免地使员工队伍中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不同价值观念的激荡与碰撞,在给员工队伍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导致了员工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联动变化。因此,对员工的个性化需要给予关注、引导和适度的规范十分必要。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沟通渠道的健全与畅通问题,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因素。同时,必须切实贴近员工、贴近基层、贴近一线,并建立起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的沟通制度。
4.关心体贴,善待员工。各级领导要时刻把职工的困难和冷暖挂在心头,了解他们的处境,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心情。诚心诚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从而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一是在工资分配上,既要以效定酬,也要按劳取酬。要按地区环境不同,实行不同的工资分配办法,增加因历史原因而发展相对滞后行基层网点员工的收入,不仅要保证其生活必需,更要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二是上级行要体恤下级行、干部要体恤员工,要注意在精神上、物质上关心员工。如在节假日进行慰问,注意增加、提高一些福利待遇等。三是加大机关与基层的交流力度,不能歧视贫困地区行及其员工。
5、完善用人机制,激发员工活力。各级行要尽快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使一大批富有才华的员工不仅看到银行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为银行事业发展奋斗的信心和活力,推动基层行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9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和内容。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做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企业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本人对阿克塞县xxx公司的员工培训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3份,回收问卷13份,其中有效问卷13份(管理人员问卷2份,员工11份),现简要对问卷和谈话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的目的及公司的现状
1、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该企业对员工培训的实际情况;
2、xxx公司的现状:xxx公司是我县唯一的一家医药公司。现有管理人员2名,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会计1名,负责账目明细;驻店药师8名,负责药品的零售、登记、养护、催销等基础性工作;库房保管员1名负责药品的批发、进出库登记、验货、记录、养护等工作;送货员1名,负责药品的出库清点和送货等工作。该公司有医药零售门市部三家,主要零售中西药品。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问卷和个别谈话,整理出调查结果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结果
该公司的培训方式有:一是以会议的形式展开培训,一般是公司的经理为培训人,企业员工为被培训人,每月培训1次,每人都做学习笔记;二是根据酒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要求,及时参加听课培训,做好笔记,写心得体会。
(二)、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现场员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不理想,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4、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由于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5、培训方法落后,多数情况下培训工作采用讲授和技术问答的形式,没有采用互动练习等灵活的培训方式,应在业务工作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举办业务比赛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
(三)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除少数员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职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员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员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员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员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员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员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四)员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员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员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员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员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员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三、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企业的培训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员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互相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员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一个企业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企业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而且要使员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企业还要向员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员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员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
总之,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与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现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培训正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真正重视员工培训,对企业、对员工将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因此,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在21世纪培育核心竞争力,取得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02-12
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02-23
企业员工情况调查报告02-10
员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04-10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9篇)02-12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精选9篇)02-12
企业员工情况调查报告3篇02-10
员工情况调查报告通用9篇02-12
公司员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