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风俗
过年的风俗1
年的来历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天文史学家石云里介绍,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直至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才将“元旦”之名移到阳历1月1日,阴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20xx年到来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来的第100个春节。
100年来,春节也在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民国初期20多年里,政府一直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保住了春节。”安徽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说,新中国建国后移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习俗,改革开放后城镇化、信息化浪潮也在改变源于传统农耕社会的春节,如传统过年仪式简化、部分人改到饭馆吃年夜饭、上门拜年变成电话或网络拜年等。“虽然形式在变,但春节祭祖祈福的内涵没变,家庭团圆、强化家族意识的功能没变。”王贤友说。
在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当前,春节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如同西方的圣诞节,春节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石云里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多样性文化增添国家魅力,在春节“百岁”之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莆田过年的风俗
做岁
就是过年的意思,因为一年一岁,所以莆仙人特别讲究这个“做”字。到了腊月,人们就着手准备,认认真真把“岁”做好,祈盼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头。经过漫长岁月,莆仙人已把自己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潜移默化注入过年习俗。
扫巡
腊月初二过后,家庭主妇一般会挑双日晴天“扫巡”。兴化方言“船”与“巡”同音,莆田人早年以船为家,所以岁末大扫除就叫“扫船”。这一天,扫帚等工具都是崭新,并贴红纸以示吉祥;还准备一丈长竹竿,绑上芦苇和稻草,专门打扫高处;蒸笼等厨具也全拿出清洗,清清爽爽过年。
红团蕃薯起
红团系先用糯米粉加食物红制成皮,包馅后用刻有双孩儿或庆丰收图案的木模压成上拱下平形状,再用蕉叶垫好蒸熟。红团是各种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祭品。“番薯起”的做法和馒头差不多:把煮熟的地瓜剥皮捣烂,和红糖、面粉搅拌发酵后用旺火蒸熟而成。老辈人喜欢自己动手做,讨个吉利。
白头联
即在红纸春联顶头贴一小段白纸。这一习俗源于300年前春节期间发生的倭寇入侵,许多家庭丧失亲人。人们为悼念死者,就在红联上头留一段白纸以表哀思,从此形成莆田人特有贴 “白头联”习俗。
三十暝
莆田人对除夕俗称。这天中午家家按传统吃杂粉。而年夜饭既要丰盛又要吉利,上菜前要摆八盘或十二盘小菜,其中有十脚齐全的蟹(象征十全十美)、煎海蛎(方言谐音“增活”)、炸鲫鱼(方言与“积宝”同音),还有甜菜丸、桔子等吉祥菜名,主餐一般有虾(方言与“和”谐音)、卤面、荔枝肉、金钱粿、花生汤等传统菜式,全家人一起围炉守岁迎新年。
辞年
腊月廿九零点一到,兴化大地到处响起鞭炮声。传说这一天土地公要上天汇报,即意味着旧的一年即将过去。人们会在家门前或阳台上摆好供桌,烧贡银祭谢天地,刮别旧岁,并希望诸神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吃面
莆仙方言中面和“命”是谐音,本地生产的线面细长柔韧,烹调方法是先在碗底垫上炒好的芥蓝菜,盛上沸水捞熟的线面再浇上卤汤,然后加上佐味菜:炒蛋、炸花生、豌豆、紫菜及各种卤味等,色、香、味俱全。初一大早吃完面,才意味着又长了一岁。
五日岁
莆田人的“春节”是从初一过到初五,俗称“五日岁”。初一早上吃完线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裳,出外“游春”娱乐,走亲访友拜年。如若初一不进对方门,初二就不能上门。据载,明嘉靖年间某年春节前,倭寇攻下兴化城,三万多人被杀。待戚继光率军收复时已是大年初一了,在山上避难的人们陆续返家后,看到的是家门溅血,尸横街巷,哪有心思过年?初二这天便是莆仙人忌讳的日子,从而形成初二不串门习俗。到了初四家人又聚在一起重过“三十暝”,重做“大岁”再过一次年。直到初五,“做岁”才算结束。
过年的风俗2
初二这一天,是老北京人拜财神的日子。商家一般拜武财神——关公。百姓家拜比干。因为百姓认为比干没有心了,一定没有私心,办事一定能公正。过去,初二一大早,京城的百姓无论富的穷的,都会赶往广安门外的五显财神庙。有的`开汽车,有的赶着马车,有的坐着人力车,非常热闹,老北京人到庙里面借“元宝”,以求新的一年万事顺利,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过年的风俗3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xx年春节的到来。
过年的风俗4
1、走人户
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3、拜把子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4、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5、学三年跟三年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
6、办出师酒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技师学艺满三年后,如果所学技术已过关,征得师傅同意,便可“出师”。届时,徒弟要大办“出师酒”,请行内有名气的人来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徒弟给师傅叩头,送给师傅衣帽鞋袜;师傅退还投师文约,对徒弟说此些祝愿的话。按规矩,无钱谢师、未办出师酒的,不能算出师。
7、隔代同姓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乡镇。这一带张姓和吴姓中,保留着隔代同姓的习俗。为了使香火不断,便采取了隔代同姓的办法。
过年的风俗5
广西客家人过年讲究的是热闹、隆重、团圆。一般冬至前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主人把鹅、鸡、鸭用笼子关住,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这个过程谓之“槽”。到了过年的时候,鹅、鸡、鸭就会养得肥肥的,主人宰杀时就会十分高兴,如果家禽养不肥,主人就会感到没面子。
以前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都要举行祭灶仪式,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灶君取下烧掉,年三十凌晨把新灶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烧饼之类祭品,在灶前烧香送、迎灶神。不过,这个仪式到现在只存于一些偏远的客家村寨,大部分地方都消失了。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后,要择吉日打扫卫生,浆洗衣裳、被褥、蚊帐、窗布等物,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这时,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陆川县北的客家人喜欢爆米花,县中的客家人喜欢包粽子,县南的客家人喜欢炸“油鼓”——-“油鼓籺”(he)。
“油鼓籺”是糯米添加适量粘米打粉再加糖水做成,中空而圆,要掌握火候,经油一炸就鼓涨起来,这大概是“油鼓籺”一词的来历吧。“油鼓籺”呈金黄色,入口香而软,并且耐贮藏,的确是独特风味的客家小吃。
广西客家人喜欢吃鹅肉,鸡肉反成其次,有“无鹅不像年”之说。据老一辈人说,从前客家人颠沛流离,生活比较贫困,而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耐饥少病,没有饲料时还可用青草喂养,非常适合客家人迁徙时带在身边。而且鹅大肉多,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亲戚时带上一大块肉也有面子。笔者小时候见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鹅,少的几只,多的十几只,一到春节鹅的叫声此伏彼起,未见人影,先听鹅声,饶有情趣。现在,养鹅已成规模化产业,尤其是陆川县乌石镇的养鹅业蓬勃发展,乌石白切鹅也成为一道餐桌佳肴,风靡广西,走向全国。
大年三十是过年气氛最为浓厚的一天,家家拜山神、社公、土地,户户在厅堂挂像祭祖宗。在大门口贴上春联,房间、谷仓、禽畜栏、家具、床铺,甚至水缸都贴上红纸条,即所谓的“利市”。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新衣。除夕之夜,不管多远的亲人都要赶回来吃团圆饭。吃罢团圆饭,晚上要守岁,每个房间都要灯火通明,叫“点岁火”,连猪舍牛栏也不例外。
正月初一不准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都不准讲不吉利的.话,否则就要被掴嘴,名曰“打发新年财”。
初二是走亲戚拜年的时间,特别是新婚夫妇一定要去岳父母家拜年,去时要带一对小母鸡,要祭拜岳父母家的祖先,并告知祖先女儿已出嫁成家。
初三客家人认为是“三穷”日,不喜欢到别人家,也不欢迎别人到家里。这一天一大早要开门扫地,喻示把“穷鬼”扫出门,一边扫地一边唱:“金银财宝担担来,乞儿穷鬼出门去,你出不出?不出扫把打屎忽(屁股)”,接着又用扫把左右打几下。把垃圾堆成一堆烧掉,放一串鞭炮,表示送走了“穷鬼”。有些地方早上有吃“岁饭”的习俗,即前一天晚上先把饭蒸好,等到明早吃。吃饭前先要供奉神仙和祖先。
初四也是拜访亲朋戚友的时间。“初五、初六,有酒无肉”,这是过去客家人生活的写照,现在生活富裕了,别说初五、初六,就是到了年十五(元宵)也会餐餐有鱼有肉。改革开放以来,陆川的年轻客家人大多外出打工,初五、初六也是该启程到外面闯世界的时候了。
过年的风俗6
客家人春节习俗及禁忌
正月初一,吃过早饭,人们便全家老小相互走动拜年,客家人尊老爱幼,崇尚礼仪之风显露无遗。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欢乐嬉戏,天没亮就早八八起来了,争着去给年长者拜年说好话打红包;“公公,伯伯新年好!发财、长命百岁,糖果饼干拿过来!”
初二,人们忙于走亲访友,媳妇们忙于转外家。这时,要先去老外家,再去新外家。凸显了客家人尊祖溯源的礼仪之风,“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客家人身上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记得小时候跟父母转外家,外公外婆会远远地就在等候迎接我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家是我们童年最美最甜的回忆!
初三,为“送穷日”。由于传统风俗,初一、初二不能动秆扫,不能干活,初三大清早便起来扫地了,还要把垃圾送到路口,插上三支香,俗称“送穷”。初三这一天,一般不去拜亲访友,也没有亲友上门,是春节最闲的一天。
一节有关春节的小故事
据五代《录异记》载有《如愿》的故事:庐陵欧明过彭泽湖,被湖神青洪君请去作客,待之甚厚。有一吏告诉欧明,当青洪君问及需要什么时你只答要“如愿”。果然,青洪君问欧“何所需,”欧依照官吏教的话说了,青洪君不得已,将如愿送与欧。如愿,系青洪君的婢女。欧明把如愿带回家后凡欧有所求时,皆能很快得到满足,“数年后大富”。后来有一年的正月初一,如愿起床晚了,欧明就打如愿,如愿便跑入粪帚(即扫帚,因平日既扫地又扫鸡屎,客家人俗称“屎秆扫”)。欧明又用杖打粪帚,唤如愿,如愿再也没有回来。从此,欧家逐渐衰落了。以后,民间就有了年初一藏粪帚的习惯,怕把如愿扫走,失掉家中的财气。《如愿》这个故事,现在不一定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在正月初一和初二不动扫帚的古代遗俗在客家地区却一直被保存了下来。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封岁过大年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爱幼。
点岁火(点年灯)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
客家春节的`禁忌
春节本来出于对“年”的禁忌。邓云乡《红楼风俗谈》(中华书局1987年版)谓“年”字,按古文的写法,是一个象形字,有头有尾 ,脚向四面伸开,像一个大壁虎。据说是一种很可怕的爬虫,一岁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无事度过了,因此烧一堆火,弄了一些好东西大家好好吃一顿,以示庆祝,这就叫做“过年”。后来,欢庆除旧迎新的岁首,就变成现今的“新年”和“过年”。
客家俗话说:“入哩年界禁忌多”。客家汉族民间奉行的春节禁忌包括:禁打骂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讲粗话恶语。
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这一天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贫、灾、乱、荒、杀等;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意。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初三日忌出门访友,初三各家都习惯扫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边去,喊做送穷鬼。因此这日少人出门;忌用针线,尤其忌在厅堂做针线活 。
过年的风俗7
一个新年我都要回老家,一到那里,那里就响起了鞭炮声,是迎接我的?我有那么有名吗?不不不,是迎接佛的。很快,烟把整个小镇淹没了。
小镇的街道中央摆着一排桌子,桌子上放满了食物,有木耳、糖果、纸做的金元宝、一些水果和两条活的鱼······小镇的每一个人家门前都放着两堆稻草。远处传来的敲锣打鼓的声音盖过了鞭炮声,鞭炮声慢慢的停了,好不容易烟散了,家家户户又点燃了家门前的两堆稻草,点起蜡烛,烧起香,让小镇又沉没了,这景象尽管很像仙境,但是遮掩实在够呛,突然,有几滴水滴在我身上,难道是下雨了?原来是有人在撒净水,听说这样能够让我们幸福、快乐、健康、吉祥。那敲锣打鼓的声音近了,几个人抬着佛,边上还有两个人为佛扇扇子、撑伞,有许多大人在佛面前拜了拜,把香插在佛面前的一个轿子上,有些大人带着自己的孩子,转了转为佛撑的伞,佛的.后面跟着许多人,他们有的骑着马,有的扮成孙悟空、猪八戒、嫦娥,有的吹着大号、打着鼓。等队伍走了,大伙儿聚在一起,把“金元宝”烧了。
据说抬佛是为了地方的太平,国泰民安。
过年的风俗8
过年的习俗:买年货、扫尘、吃年夜饭、守岁、拜岁、舞龙舞狮、游神、押舟、吃饺子、赏花灯等。
春节习俗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习惯风俗,中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买年货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做件大事。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有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等。统名之曰“年货”。
扫尘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吃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春节前一天)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等等习俗。
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拜岁
拜岁,过年风俗之一,是指在岁首新年辞旧迎新之际,拜祭岁神(太岁)。拜岁是中华民族流传最悠久的'传统风俗之一,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在岁首举行祭祀仪式,迎新岁、祈年、接福。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游神
游神,或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迎老爷、游菩萨等等。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
押舟
押舟,亦称“压舟赶鬼”,是流行于粤西地区,特别是化县地区(今化州、吴川)一带的民间习俗活动,该民俗活动一般于正月十五各地正年例夜举行。
吃饺子
吃饺子,流行于北方地区。一般除夕吃肉馅的,大年初一吃素馅的。新年饺子要皮薄、馅多,捏得严实,不能煮烂,荤饺子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的,也有两种肉拌在一起的鸳鸯饺子,以及百味杂陈的“饺子宴”。
赏花灯
赏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一般在元宵节举办活动,按字面理解为观赏灯。南朝时期,国都健康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过年的风俗9
今年过年没回老家,不过在杭州过年也是极开心的。
还没到年三十,每天早晨天刚刚亮,小区里就此起彼伏地响起鞭炮声。鞭炮声时而大时而小,时而清脆时而沉闷。年三十越近,年味越浓。
年三十上午,姐姐特地为我家送来了巧克力、蛋糕、奶糖和家里做的风味小吃。爸爸在厨房里不停地忙来忙去准备着团年饭,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中午时分,一桌丰盛的年饭已端上餐桌。爸爸说,团年饭中的鱼、肉、豆腐都是团年饭的必备菜单,象征着“年年有余、红红火火”。
晚上,是年味最浓的时候,鞭炮声响成一片。爸爸和我一也起点燃买来的“仙女棒”、“金箍棒”等烟花,烟花燃放出五光十色的火光,非常美丽。
年初一,整个杭州都笼罩在雾霾中。推开窗户,竟连对面居民楼的轮廓都分辨不清。现在许多城市都因为大量燃放烟花,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微尘无法散去,形成雾霾。
从初一开始,陆续有小区的两位姐姐邀请我们去她们家做客。在登门前,我和爸爸专门去水果店挑选了拜年的礼品,爸爸说,这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从大年初一开始,就陆续为亲朋友好友拜年,拜年一定不可以空手,这是基本的礼节,也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姐姐们家的.菜都非常丰盛,不仅有各种肉食,还有海鲜、小吃、饺子,平时的拿手好菜几乎全都端上了饭桌。大家一边拉家常,一边吃饭,爸爸还和长辈们一起喝了点酒,非常开心,虽然我们不是一家人,但却胜似一家人。
虽未回到老家,但在杭州过年,却有着在老家一样的年味,有着在老家一样的亲情。
过年的风俗10
新年前夕,德国人会用“Guten Rutsch”这个祝福语,也就是“顺利滑进新的一年”的意思。这种说法来源于依地语“rosch”一词,犹太人的新年就叫做Rosh Hashanah。和中国的春节相似,他们每年庆祝新年的日期也不同。一些语言学家则持另外的观点,他们认为这种表达,源于“Rutsch”古德语的意思“旅程”。
幸运送给你
如果你收到德国人赠送的这个礼物,请不要嫌弃它长得丑。要知道,这可是好运的象征。德国的四大幸运物分别为:幸运蘑菇(Glückspilze,图)、瓢虫、四叶的三叶草(幸运草)还有小猪。
给我满上!
许多德国人都以为“Bowle”是个英文词,但这种说法完全不对。这个词的来源可能是“bowl”,碗的意思。在德国,“Bowle”指的是带有果汁的酒精性饮料潘趣酒(punch),是许多德国跨年大趴的必备要素。它并没有固定的配方,通常用水果、酒精和果汁调制而成,搭配自由,可以调成带酒精和不带酒精两种基本版本。
新年大餐
有些聚会上会提供小吃自助餐,有些聚会会选择花上几个小时的晚餐形式,比如类似中式火锅的fondue,人们把切好的肉片放到热油之中,奶酪板烧也很受欢迎,大家围坐桌边,热闹喜庆,漫漫守岁夜也似乎没有那么长了。
新年运势
“倒铅”算命是除夕夜聚会上非常受欢迎的一个游戏。人们用蜡烛将勺子里的铅融化,迅速倒进冷水,待凝固后捞出,根据铅块的形状来预测新年运势。英语中甚至有一个相关术语——融铅占卜(molybdomancy)。
永远的黑白影片
1963年,德国电视台首次播放了一部叫做《一个人的'晚餐》(Dinner for One)的英国喜剧短片,自此之后,它成了德国持续多年的新年传统,每年12月31日,各家电视台就会播放这部片子,是德国重复播放次数最多的影片。全程以英语原音播出,不过其中的幽默通俗易懂。这部黑白片讲述的是苏菲小姐过90岁生日,老管家如何扮演她的数位性格迥异的老友为她庆生的故事。
过年的风俗11
我最盼望的一天终于到来了,我非常兴奋。
这天,在远方工作的爸爸回来了,我和他来了个大大的拥抱,开心得合不拢嘴。爸爸悄悄地对我说:“我教你写一副对联,你把它贴在家门口,你妈看了准高兴。”然后,爸爸马上就准备好笔、墨、纸、砚教我写起“互纳千祥祥云开,门迎百福福新照”这句对联来。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我把自己写的对联贴在大门口,拉着母亲来看,母亲竖起大拇指说:“儿子写得真棒!”
走过我家大门口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纷纷夸奖我的字写得好,让我帮他们也写一幅,我心理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到了晚上,开始吃年夜饭了,长辈们纷纷把压岁钱递给我,祝我在新的一年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祝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吃好了这餐团圆的年夜饭。
到了晚上8点,我们一家坐在沙发上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引得我哈哈大笑,杂技让我惊讶万分,歌曲让我身临其境。我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真是一个开心的“喜羊羊”年呀!
过年的风俗12
那么腊月里我们吃些啥呢,都要进行哪些准备呢?过年应该是一个享受的慢过程,呼市人讲究自己动手,才能体会到浓浓的年味。
腊八粥
首先,在腊月初八这天,全家一定要吃腊八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暖心暖胃,来年一定顺顺溜溜。
烧肉
一到腊月,呼市阿姨们就开始准备烧肉了,去市场选肉、调料,做扒肉条等,每一样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来。
这样烧出来的肉透明鲜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肥不腻口,瘦不塞牙。虽然现在到处都有卖,但老呼市人还是喜欢自己做。
麻花
腊月,呼市有一些家庭就会炸麻花。炸麻花是一种油炸面食食品。主要通过面粉和砂糖分揉成团做成型后,放油锅里面炸一会,出炉即可吃,香脆可口。
炸丸子
进入腊月,呼市人就开始自制丸子啦,炸丸子分为素丸子和肉丸子,一个又一个包紧的丸子,寓意着团得更紧、"粘"得更牢!
呼市人腊月里除了准备以上东西,还要做些啥呢?一起来数一数,对照这份清单,一项项打完勾,就到年三十了。
掸灰尘
在呼市,从腊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称“掸灰尘”。
同时,这一阶段,人们都要剪指甲、理发、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干干净净,辞旧迎新。
祭灶神
小年的习俗——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儿粘“,所以小年要麻糖。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备年货
进入腊月,贤惠的妈妈们要开始购置起年货了,糖果、瓜子、开心果、水果以前都是过年必备的零食,现在买的东西比以前更高档,各种坚果、包装零食,应有尽有。
年前的一两个星期,呼市各大超市都会比往常拥挤太多,采购年货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小编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听说要买年货,兴奋到流泪!因为可以一直吃,吃到春节。
添新衣
每到过年,呼市人都讲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买新衣服。旧时讲究直接让裁缝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送旧迎新的意思。这是小编小时候最为之兴奋的事了!
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所以儿童大多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女性也满身红艳,连爷爷奶奶也系着红围巾。所以,在新年来临之前,一定要准备好新衣服。走亲访友,把自己打扮得优雅一些,精神一些,一年到头精气神满满。
放鞭炮
在呼市,除夕夜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全城在一片爆竹声中,送旧迎新。
所以,年前就要把烟花爆竹准备好。小孩子也喜欢买一些小鞭炮,捂着耳朵不敢放。躲躲闪闪,随着“蹦”的一声,欢笑声一片,满是童年的欢乐。
贴春联
春节期间,多数人家有贴春联、贴年画的习惯。不同的年画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贴在水缸上,象征年年有余(鱼);贴在米缸上,象征五谷丰登;客厅悬挂福禄寿三星图,象征子孙满堂、长命富贵。
呼市有些人家不喜欢买现成的,觉得少了一分味道,可以自己写,前提是你的字拿得出手。
年夜饭
除夕之夜的一顿年夜饭,是呼市人最为看重的`。吃年夜饭也有许多讲究,对呼市人来说,饺子、鱼是必不可少的。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过年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吃到就意味着来年鸿运当头;火锅会边吃边煮,热气腾腾象征家道兴旺发达;鱼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不将鱼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压岁钱
除夕晚上,家长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所以每逢过节,要准备好压岁钱。以前用的铜钱,中有方孔,用红绳将钱币贯穿起来,放置在床脚,驱避邪恶。
现在都流行直接给红包了,这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每年盼着盼着就只等这一刻!有多少人和小编一样,小时候的压岁钱都上交了呢!
过年的风俗13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六这一时间段。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走亲访友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汉中人过年有以下活动:
一、吃腊八粥。腊月初八这天,要吃用五谷豆类杂粮做的稀饭。 二、祭灶。腊月二十三要做好吃的,说是祭奠灶神爷。然后就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三、扫舍。就是打扫房舍,迎接新年。
四、祭祖。一般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要给自己的先人烧纸钱,也让自己的先辈过一个好年。
五、贴春联、门神。
六、守夜。除夕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着火炉边包饺子边拉家常。现在当然还要看中央台春晚节目。
七、放鞭炮。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初一初二的早晨,都要放鞭炮。
八、敲锣鼓。初一早晨起床后,吃过元宵,饺子,乡村的人们就集中起来找乐子。首先就是敲锣鼓。
九、拜年。首先是自己家里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其次是亲友之间相互拜年,俗称“走亲戚”。其中初二是拜岳父母的日子。
十、“扫五穷”。大年初五,由村里组织,成人敲锣股,年轻人扮戏装。到每家去带走晦气,送来吉祥。
十一、闹元宵。——正月十五、十六装社火。是过年的高潮,也是尾声。
过年的风俗14
杀年猪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童谣过去在东北农村广为流传。
过去杀猪在东北农家算是一件大事。进入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那时候,大多数农家都在院门之侧垒砌猪圈养猪,少则可供自给,多则出卖换钱,因此圈里养着几口大肥猪被视为家道殷实的标志之一,“肥猪满圈”也是普通农家的美好愿望。
糊棚
糊棚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东北农村比较常见的装饰活儿,和现在装饰房屋顶棚有相似之处。房子盖起来了,但是在屋里一抬头就看见房梁总不是个事儿,既不雅观,也不卫生,于是,凡是日子能过得去且爱干净的人家就吊个棚,当然,所吊的棚自然不是什么天花板之类的,再说了,那时候的农村也弄不起这个。一些人家图省事就在屋内扯了一大块塑料布当顶棚,而更多的人家则是用高粱秆儿抹黄泥来吊棚。吊棚后,再找来一些废报纸和书纸啥的往上一糊,就成了所谓的糊棚。糊棚可是件手艺活儿,来不得半点马虎。那时,故乡有几种人很吃香:一司仪二木匠三瓦工四阴阳,这糊棚的应该排在第五位吧。
糊墙
糊墙专门有一种纸,但不是当今装饰房间的高级壁纸,而是六七十年代乡下人专门用于糊泥墙的蓝花印纸,北方人都叫它糊棚纸。它像报纸那么厚,一尺见方,花朵硕大,在白底子的映衬下,极富民俗味道。商店里按“刀”卖,100张为一刀,一刀纸两三块钱。如果光裱糊棚顶,三刀纸就够了,要是连四壁也糊上,就得十刀左右。先将一刀纸平摊在桌上,拿刷子蘸少量糨糊,沿着四边儿轻轻抹刷,刷完一张拎起上边的两个角儿递给糊棚的人,糊棚的人小心翼翼地接过纸从棚顶开始糊。嘴里叼着把小笤帚,糊完一张便用笤帚从上到下抹一下,压平因粘贴不均出现的褶皱。一个晚上下来,灰暗的房间就会焕然一新。
包冻饺子
东北农村家家户户喜欢在过年前包很多饺子冻上,俗称冻饺子。为的是图方便随吃随煮,也是祖辈留下的习惯。一般人家都要包30-50斤面的饺子,常见的馅有酸菜,白菜,豆腐。晚上,邻居亲戚,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包冻饺子,有说有笑,小孩子屋里屋外跑着运送饺子,外面,负责冻饺子的人铺上新买的炕席,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一个摆上,直到冻透,收起装袋,放在冷库里备用。
扫棚
进入腊月二十三之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家庭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中国民间称之为“扫尘”、“掸尘”。因为有民谚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买年画贴挂钱
家家户户都要买年画,贴对联,家里有识字的人,还买来笔墨自己写对联。不仅院门,窗棂,屋门,就连马棚,猪圈,鸡舍,马车也会贴上对联。屋里还会贴上挂钱儿(剪纸)。喜庆气氛极其浓郁。
年夜饭
过去东北农村的年夜饭指的是半夜十二点之前的那顿饭,意为“接神饭”,迎接新一年的各路神仙,保守老小平平安安。大人要求孩子守岁,不睡觉。到了半夜,开始燃放烟花爆竹,然后,一家围坐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通常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这四样菜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家家户户把舍不得吃的“年嚼咕”都留在这晚,再困难的人家也要买一条鱼,也要有酸菜炖白肉血肠、猪肉炖粉条,也得包一顿纯肉馅的饺子。
过年的风俗15
开门爆仗
年初一早上放开门爆仗,昔日多取辞旧迎新、驱赶“年”祟,开门大吉之意。一般四枚,叫“福、禄、寿、喜”。三枚叫“连中三元”。六枚叫“六六顺”。大多在日出前点放,远远近近连成一片繁响。加上“百子爆”(记鞭炮),就更加热闹。现在的用意则在讨采、欢庆。近数年来,零时即开始燃放爆竹之风特盛。
开口果和顺风圆
起身穿戴全新的鞋、帽、衣、裤,盥洗后,用四式果品、茶食斋天。儿童先吃“开口果”,是些芝麻片、寸金糖等混杂糖果。接着全家出门“走喜神方”。回来后,吃糯米做的细圆子,称为“顺风圆”。岁时开始就说“顺风”,真是“诸事如意”,“万事大吉”。而且整天只说吉利话、讨采口。遇到外人,开口就“恭喜发财”、“如意称心”。老年人还行拱手的旧礼。
走喜神方
年初一是不外出拜客的,但全家要在早上出门“走喜神方”,如当年的皇历上指示着今年“喜神方”在东方,那么大家朝东走一程,以迎来喜神、交上好运。然后绕道而回,不作兴走回头路。此风以市区为主,农村不大通行。
烧头香
年初一,许多“善男信女”,有去附近庙宇烧头香的风俗,一般较早,祈求菩萨赐福。
禁忌
年初一不扫地,不动剪刀。井圈贴上封条,祭过井泉童子,三天不动用(用水除夕已经准备好)。严戒不吉利的话,不骂人。也不准讨债。
拜年做客
年初二的节日戒忌一般松了些,显得要轻松活跃。这天开始,亲友间就相互作客,叫“拜年”。你来我往,叙旧话新,热闹、欢喜。湖地有俗谚说:“十二月理账,正月里理亲。”年初二是头次出门,要到最亲的长辈处拜年,如外甥给娘舅或姑夫,女婿给岳父母。拜年一直可延续到正月十五。但是年初六以前是高潮。俗话说,“拜年拜到初七、八,给你吃个猪尾巴”。若再迟,又有“拜年拜到正月半,面孔像块砧砘板”的说法,被认为是脸皮厚、贪吃。亲戚间拜年,一般都要留饭。“酱煨蛋”是必须要吃的.,叫“捡元宝”。
拜年图
旧时在农村中做客吃饭也有禁忌,就是那碗整条的鱼是不能下筷的,要讨个“富足有余(鱼)”的口彩。还有菠菜打底的鸡肉,和粉丝打底的肉圆子,也只能吃菠菜和粉丝。近十数年来,已经不甚讲究。年头做客一般是男人和小孩,过了元宵节,妇女开始作客。
年初三,湖州呼为“小年朝”,行接灶礼仪,以接回灶君菩萨,叫“安灶”。
【过年的风俗】相关文章:
过年的风俗15篇02-13
春节过年民间传统风俗02-09
家乡的春节风俗05-29
春节风俗的作文01-15
春节的风俗作文01-30
湖北春节风俗01-05
苏州的春节的风俗01-12
春节的风俗贴经典01-27
春节风俗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