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13 17:26:41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教学设计【荐】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教学设计【荐】

历史教学设计1

  一、历史背景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二、历史条件:

  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三、原因广度: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

  →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五、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历史教学设计2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总结。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工作总结《历史教学总结》。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历史教学设计3

  一、课题背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新观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个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组织、文化、观念来一个大的重建。

  二、概念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观念来一个巨大的转变。简言之,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变“讲堂”为“学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使学习不再仅仅为了获取“分数”,而且在学习中获得成长的经验。总之,“学习一生有用的东西”,“教是为了不教”,需要对现有教学方式的一种来一个根本的转变。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高度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在教育中我们需要高扬“人”的旗帜,旗帜鲜明地反对对人的摧残和人的异化。

  2、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分数为本。

  四、研究的目标

  1、改变注入式的教学程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逐渐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成为教学的常态,追求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课堂。

  3、使教学变得高效和轻负担,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学校和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快乐家园。

  五、研究内容

  1、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所谓“发展”,就是变化和改变,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发展”是与自身的原有状况做比较,是纵向比较,而非横向比较。发展性课堂教学是为学生一生服务的教学,它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让学生“学习一生有用的东西”

  2、教学案一体化研究。教学案一体化有利于沟通教与学、讲与练、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能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使“素质”发展有了时间和空间。

  3、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要教学高效,首要在于模式的高效。要积极研究和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高效教学模式。

  六、研究的'过程

  1、学习当代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我们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学习生本教育、发展性课堂的有关理论,学习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主张,积极开展讨论,逐步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先进教学模式的引进和应用。到外地学教取经,积极探索高效教学模式。从集体备课入手,教师相互听课切磋,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积极高效的教学模式。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实践。在班级中尝试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尝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为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七、困惑与建议

  1、长期注入式的教学使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逐渐固化,新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在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很难扎根,任务还很艰巨。

  2、老师个体的探索终究力量有限,要形成合力尚须全体教师合力探索,如此方能攻坚克难,取得成效。

  3、“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如何处理,尚须认真探索。仰望 “素质教育”的星空,但面对的是功利教育“分数至上”的现实。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能够在“应试”上不输,需要一个高效的应对模式。

  八、研究对象

  林州市临淇镇第一初级中学的全体学生。

历史教学设计4

  历史教学设计模板【1】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提炼教材信息:(本环节约8~10分钟)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主要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约1~2分钟)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约5~6分钟)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

  历史教学设计模板【2】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堂展示“历史”的活动与探究课,设计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利用课下的空余时间,指导学生收集各种资料,课上只作为展示的时间,可最大限度节约教学时间。

  本教学设计的独到之处在于将课堂搬到礼堂中进行,并邀请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作为嘉宾,共同完成这堂展示“历史”课。这一做法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教学设计共分三大部分:展示——总结——评选,环环相扣,很好的完成了一堂活动与探究课的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只是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种开展活动的思路,教师们可以以其为参考充分开拓思路,尝试各种教学形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收集改革开放前后能够反映人们不同年代生活水平的票证、物证等实物资料,增强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变化的实际体验,并初步了解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学会查阅和积累资料,提高对历史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时代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资料的比较研究,了解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家庭衣、食、住、行变化的展示,体会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带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生机,它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查阅、积累和处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了解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小组分工法,探究式教学法等。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

  (二)素材准备

  改革开放前后能够反映人们不同年代生活水平的票证、物证等实物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班长作为主持人: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和家长们的到来,今天我们共同聚在这个礼堂里,观看我们的展示“历史”课,恳请各位老师和家长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我们的知识,很多都是通过所见所闻在观察中获取的。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它们可以直观地使同学们了解历史的变化,增长见识,受到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第四单元,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了,今天,这堂活动与探究课,将作为对前一段学习的总结。通过展示活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了解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变化,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板书)第18课展示“历史”

  (讲授新课)

  班长主持人:第一部分活动是展示“历史”。

  (板书)一、展示“历史”

  班长主持人:课下,同学们已经按照小组分别展开了准备,收集了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包括改革开放前城市和乡村中普遍使用的各种票证,如各地发放的粮票、布票、油票、工业券、购货证、购煤证等;反映人们衣食住行变化的各种照片、报刊资料、回忆文章、衣物用品等,甚至有心的同学还把家中一些无法携带的家用物品拍摄了照片。之后,同学们又将收集到的各种历史资料按类别或时期加以整理,在每一种票证、照片或报刊资料旁,用单独准备的稿纸写明其来源、时间、用途等情况介绍。

  经过一周的准备工作,每个小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成果展现出来。首先有请第一小组同学们的展示——“你还记得吗——老票证”。

  (板书)第一组:你还记得吗——老票证

  (以下是第一组解说同学的部分讲解稿,与小组同学配合,利用多媒体电脑出示一些图片、视频等。)

  你还记得吗——老票证

  今天上午,一个名为“让昨天告诉今天”的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作为首都纪念改革开放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在市档案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主办者希望告诉人们,商品票证是短缺经济的产物,它诞生于百废待兴、乍暖还寒的共和国初创时期,消逝于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它像一面镜子,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再现了一部艰苦奋斗、除旧布新的历史。

  ……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上面写着“遗失不补、过期无效”的字样,这枚票证被收藏者俗称为“开门票”,它标志着后来整整实行了40年的商品票证制度的开始。

  ……

  到1962年4月1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对55类290种日用工业品实行凭购货券供应。购货券发放标准:每名职工按月工资收入,每20元发给购货券一张。

  按照规定,买一双尼龙袜子除付款外还需购货券2.4张。以月收入38元左右的普通职工为例,其每月的两张购货券尚不足买一双尼龙袜,这也就难怪,当时谁要是穿一双尼龙袜就显得相当“时髦”了。

  由于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缝纫机被视为家庭“老三件”(还有手表和自行车)中最实用的一件。而买一架缝纫机需购货券97张,这就需要东挪西借、经年累月地积攒了。

  即使有了缝纫机,要做衣服还得买布。据记载,当时购买毛料每米需31张购货券。所以孩子在过年时得到一件新衣服的喜悦,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1978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此后,北京市逐步对农业、工业、商业等实施一系列改革,经济加速发展,市场日趋繁荣。到1993年5月,使用了40年的商品票证终于在北京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自《北京青年报》1998年12月10日

  接着,按顺序分别进行其它小组的解说。板书随之更新。

  班长主持人:谢谢同学们,小组展示部分到此为止,下面请各位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畅谈观感和意见。

  (板书)二、总结

  班长主持人:谢谢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的宝贵意见,下面有请我们的历史老师做总结。

  (教师根据课下同学们的表现和展示课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并点明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班长主持人:谢谢历史老师。现在,请各位老师和家长填写您手中的评选表,根据各小组的展览设计和情况介绍等评选出本堂课的最佳内容设计奖、最佳图片奖、最佳解说奖和最佳团队奖等。

  (板书)三、评选

  (评选结果出来后,当堂宣布获奖名单并由老师颁发奖状和奖品。)

  (课堂总结)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配合团队协作,完成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和展示活动,很好的配合了书本知识,使同学们在获得趣味性的同时,加深了对前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历史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课又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两部分内容组成。是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7课的内容。本课上承明朝的皇权高度集中,下接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反映的明朝对外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友好交往,一个是反侵略的斗争。通过此课,可以反映出明朝时的经济、政治及外交状况,也可以反映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中国在整个世界的地位及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责任心,所以本课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强,有很强的探求欲望,但在思考问题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全面性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引导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生归纳基本史实,培养生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让生分析郑和下西洋影响和戚继光胜利的原因,培养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看图,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及地理知识,要求学生讲述小故事,更加深刻的记忆知识点。比较中西方航海,让生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规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

  如何全面的、辩证的看待郑和下西洋。

  教学方法:

  讲述、比较、讨论、讲故事、合作探究等方法。

  课时: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图片等。

历史教学设计6

  一、课程目标

  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讨论:如果你是皇帝,你将如何选拔人才为你所用?

  科举制的诞生:

  学生对比学习: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和科举制

  科举制的完善:

  学生设计:科举制发展线索图

  科举制的影响:

  小组讨论:科举制的影响

  方案一:讨论:在此之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现今的选官制度对比

  方案二:课堂小论文:科举制度之我见

  方案三: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以后,请你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的形式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能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有关的建议书或计划书。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历史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适应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核心主张。

  2、要求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概念,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3、要求学生掌握新航路的原因和历史条件、开辟者、航行路线、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4、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画知识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会用示意图清理复杂历史线索和压缩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潮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感情。

  2、通过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时代光辉的文化成就,认识到文艺复兴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具有反封建和反神学的进步性,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更需要航海者的勇气和决心,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文艺复兴

  2、新航路的开辟

  难点

  1、人文主义思潮的阶级本质。

  2、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3、新航路开避的原因、历史条件及其影响。

  三、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两件事情知道的比较少,要求学生做好两个准备

  1、课前按教师的布置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历史课程资源,搜集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等资料。

  2、回顾中国古代的有关内容,作好关于欧洲开辟新航路与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的讨论的'准备工作,写出相关的历史小论文,以便课上交流。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1、准备好文艺复兴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等资料,提前做好讨论欧洲开辟新航路与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的指导步骤和总结发言。

  2、布置学生进行关于文艺复兴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等相关资料的搜集。

  3、利用挂图、幻灯片等形式,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引导学生学生讨论,用辩证的方式总结和评论“文艺复兴”。

  5、通过引导学生画知识结构示意图,组织学生总结本课,回忆和巩固知识。

历史教学设计8

  一、历史与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1)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教育大词典》

  (2)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顾明远,1990年

  (3)重复出现的教师行为模式。它能应用于各个学科,不是为某个教师所特有,并与学生的学习有关。

  “重复”的“行为模式”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反复再现,并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的教学行为。而“应用于各个学科”是指要排除只适用于某个课题的专门化行为(如初二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中的年代换算,初一历史社会中的旅游图判断等),并排除了只适用于个别教师的行为。“必须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关”意味着必须排除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等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教育行为。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李秉德,1990年

  2.教学方法所包含的思想和内容

  (1)体现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结合、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既应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应包括学生的学法,还应包括在特定背景条件下,师生之间的协调一致。即,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活动特点。

  (2)规定某些特定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的总称。包括方式、手段、途径等。

  3.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思想教育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讲授法具有通俗化与直接性两个特点。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授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同时,它要借助于语言媒介将知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接受性的学习,避免了学生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由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教学进程容易控制,教学主题不易偏离,课堂效率比较高。因而差不多在所有课堂教学中,都离不开教师的言语讲授,只不过,不同的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时间不尽相同。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在教学中运用广泛,并且历史十分悠久的方法。相传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这种方法称为“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易于唤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进行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全员参与,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并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扩大学生的知识来源,提高学生归纳知识、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的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善于设问解疑;控制“量”和“度”。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指教师通过实物或教具的演示或组织教学性参观活动,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具体、真实。包括:演示法(教具、实物、多媒体、动作示范)、观察法和参观法。

  采用直接感知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事前充分准备;活动有目的、有重点;注意及时总结;在多数时候作为辅助方法,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向高层次发展,使所学的知识能和现实紧密联系。

  运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

  对学生的实际训练要精心设计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实践后的总结和反馈。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利用教材或课外书或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欣赏来体验和感受客观事物的真善美,或协调知识、能力、情感的方法。

  采用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潜移默化,寓教学目标达成于活动过程中。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要求:

  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认同感)注意及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基本过程是(1)创设情景,提出要求;(2)指导学生搜寻、利用材料、检验假设的方法;(3)对结论进行修改、补充、总结。

  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探索解决认知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展,进而改善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教学时应注意: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选题和过程;严密组织,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注意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实践中选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回顾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带给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是人们对学习的认识。

  信奉行为主义的人们认为,学习是建立一种S(刺激)和R(反应)之间的联结,并予以强化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精心选择S(刺激),以便通过S(刺激)形成、维护或强化期望的R(反应)。

  坚持信息加工观念的人们认为,学习的含义决非建立一个简单的S-R联结。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知觉、记忆、提取、鉴别、比较、分析、综合等等心理操作。持信息加工观点的教学设计者认为,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种个体信息加工的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被放在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以及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呈现才会有利于信息加工等方面。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的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因而被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也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认知心理学学习观”特别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足之处是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而教学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目前这类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分析和构造方面。由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因此,被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虽然,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相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蕴含着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但并不是说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无是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没有问题了。下面我们来简要地比较一下二者的差异并剖析二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表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比较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所持的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从有知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学设计者所持的学生观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对知识的积极加工者,每个学生都会对知识有独特的理解。教学设计者眼中的师生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活动要配合教师的活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导者,教师的活动要配合学生的活动。规定性理论支持有比较丰富的规定性理论支持,比如加涅关于教学事件与学习结果匹配的规定性理论。缺少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分析工具和教学处方方面的规定性理论支持。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模仿、记忆。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解决问题。教学结果获得的知识很系统,但往往是机械的,不灵活。获得的经验可能深刻但却不全面。

  从上表1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能会面对的风险是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的角色也具有相当的实施难度。

  2.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设计与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都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掌握,但不够形象、生动,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过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不利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掌握。

  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关系,即,既坚持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学技术的载体作用。从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教学设计比较强调“以教学内容为主、以教学技术为辅”的设计思路。

  (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模式

  从目前国内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看,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一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受上述两种理论的影响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但无论何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必须很好地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到什么?

  (2)学生在课堂上渴望学到什么?可以学到什么?能够学到什么?(分析学习任务、确定起点学习能力)

  (3)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选择教学策略)

  (4)如何检查和评定预期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

  实际上,以上四个问题中包含了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学习任务

  选择教学策略

  进行学习评价

  以近年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较为流行的“突出学生学习,教与学并举”的地理教学设计为例:这一模式是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探究──协作”的学习情境。它的具体特点是:

  (1)强调学生地理学习任务的分析以取地理学习起点能力的确立;

  (2)倡导开放、民主、协作的地理教学过程、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3)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4)重视课内、课外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

  (5)突出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反复的过程,需要地理教学设计者不断地进行分析、评估和修正。

  (三)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1.教师具备先进的理论素养是开展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设计者的理论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决定着教学设计的面貌和结构。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学科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学设计方案才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合理的设计结构,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和学科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2.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主旨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

  3.拟定合理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关键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般比较概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总的教学目标,找出为实现总目标所需实现的子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和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描述),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是形成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因此,子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合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测量性。规范的教学目标阐述包括主体、行为动词、实现目标的条件、标准等。

  4.进入深入透彻的教学任务分析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

  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任务分析包括具体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教学起点。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确定学生的原有地理认知结构;同时设计者也要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期望形成的地理认知结构,找到“原有学科认知结构”与“期望学科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5.选择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既定学科教学目标的核心。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点、线、面之间的联系,考虑学科知识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拓宽设计思路、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学科思维的过程。

  6.开展健全可行的学习评价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的弹性空间很大,如何把握评价的“度”这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难点。因为学习评价不仅能够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映教学设计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有继续完善和修改的必要。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评价则是修改和完善的前提,也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进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的评价机制。实现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三、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一)行为理论的基本思想

  行为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行为理论是在前苏联心理和教育理论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理论在基础上,在20世纪40年代由Leont’ev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前苏联,这一理论最早被应用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设备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Bonnie Nardi和Kari Kuutti等人将行为理论引入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并广泛流行。

  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是辩证统一的。

  具体来说,行为理论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行为和行为系统

  行为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行为,行为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团体和客体)和三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主体)

  主体是行为的执行者,是行为系统中的个体要素。

  客体(object)

  客体是主体想影响或改变的东西。任何行为都是要改变或创造某种客体,这被称为行为的面向客体性。行为由于客体的不同而相互区分。客体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是某种结果。也就是说,客体的变化蕴含着某种动机或目标。

  团体

  团体是指行为发生时,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行为主体是这个团体的一个成员。很多情况下,行为是在团体意义发生的,行为的动机是属于团体而不是个体的。对于学生来说,团体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等。

  工具

  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必须以工具为媒介。这里工具具有广义的含义,包括具体的工具和抽象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工具可以是语言、笔、纸、教材和认知工具等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种思考方法、某种解题规则等等。

  工具将行为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客体与工具也可以相互转化。在一个行为系统中,某个东西可能是工具,但在另一个行为系统中它可能会成为行为的客体了。

  规则

  规则是社会水平和团体水平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个体水平的价值观、信仰等等。规则是行为主体与团体之间的联系纽带。行为主体如果不遵守团体的规则就可以被排斥在团体之外,但主体的行为又可能会改变团体中的规则。

  劳动分工

  在将行为客体转换为某种结果的过程中,需要界定团体中的不同成员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这就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将行为的团体与行为的客体联系起来,实际上体现了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

  从行为系统图(见右)可以看出,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指向客体的,并且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工具作为媒介来完成的。并且,仅具有个体意义的行为是极少见的,人类的行为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即,行为都具有群体意义。而个体行为发生的环境成分包括:工具、团体及其规则、劳动分工、行为客体等等。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它影响着人们对具体行为的理解。离开了行为发生的环境,人们将无法正确解释行为。

  2.行为具有层次结构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受动机支配,它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每个活动都受目标控制。活动是有意识的,并且不同的活动可能会达到相同的目标。活动是通过具体操作来完成的。操作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目标,它只是被用来调整活动以适应环境。操作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3.行为的内化和外化体现了行为发展与心理发展的辩证统一

  行为理论区分内部行为(即心理操作)和外部行为。它强调如果将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隔离开来进行分析是不能被理解的,因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是相互转化的。外部行为转化为内部行为被称为内化;内部行为转化为外部行为被称为外化。内化提供了一种手段,使人们在不执行实际操作的情况下与现实世界进行潜在的交互(如心理模拟、想象、考虑另一个计划等等)。当内部行为需要被证明或调整,或者多个协作者需要协调时,常常需要外化过程。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4.行为处于发展变化中

  人类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行为的构成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人类的行为又影响着环境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学生行为的分析与设计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教学以便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所以,学生的行为系统的分析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分析行为客体及目标行为客体是行为相互区分的标志。而客体的变化隐含着行为的目标和结果。教学设计的第一个任务是确定学生行为的目标和客体。要精确确定行为的目标(特别是认知领域的目标)必须首先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需要使用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中的分析技术。

  学生行为的目标有时是教师制定的,但也有些情况下,学生会在教师指定的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有所变形,比如成人学习者可能会在教师确定的目标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所取舍。换句话说,分析学习行为的目标主要并不是确定教学目标,而是确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取舍。

  分析行为主体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因此要理解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必须了解一些有关行为主体的特征,包括当前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等等。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动作技能水平等等。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长期学习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学习时对环境、时间、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些学生喜欢上午学习,而有些学生喜欢晚上学习;有些学生喜欢出声阅读,而有些学生则喜欢默读;有些学生喜欢分析问题,而有些学生则喜欢整体地思考问题;有些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而有些学生则能坚持。

  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比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性人格等等。

  分析学习团体及其构成规则、劳动分工确定学生学习时的人际环境。通常学生是在班级内进行学习的,学习团体可以是班集体,也可以是学习小组。教学设计者要通过观察或问卷的方式确定学生间的交往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为活动团体制定特定活动的行为规范,即行为准则以及违反行为准则的后果或制裁方法。如果学习行为需要明确的分工,那么还要帮助学习小组公平地确定劳动分工,包括个人的权责和义务、任务的划分、完成的评价标准等等。

  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构成学生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活动,活动可以分解为操作。每个行为都有各自的目标,而每个操作都有各自的约束条件。教学设计者必须了解预期的行为是由哪些活动构成,它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些活动是由哪些操作构成,它们的约束条件是什么。这些分析工作可以借助过程任务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来完成。

  分析学生学习的工具──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根据对学习者学习所提供的支持的差异,这些工具可以被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效能工具是指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典型的效能工具有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搜索引擎等等。认知工具是指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比如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勾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室等等。教学设计者要明确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每种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征,比如支持哪种活动和操作。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思考方法、协作策略、学习方法等等。

  选择和设计预期的学生行为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就可以选择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被选择和设计的学习行为是那种分工明确且公平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且易执行的,支持这种行为的认知工具种类多且易获取的,基本活动和操作都容易完成的,评价标准明确且易执行的学习行为。

  2.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行为的分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了许多前提条件。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人际交往。

  学习环境分析的任务是根据学习行为的需要确定提供哪些学习资源,维护和提供哪种人际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环境要提供给学生易获取易使用的认知工具、简单易行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的行为规范、公平的劳动分工等等。

  教师处在人际关系的层面,不再是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应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不再是个体学习的辅导者,而是群体(小组的或协作的)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传递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必然包含学习材料的设计。从传统意义上讲,学习材料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传递的设计,只不过是在学习环境基础上设计教学传递。教学传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学习材料的媒体形式、学习材料的呈现顺序。在教学传递的设计方面,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成果甚丰,

  评价学生的行为行为理论认为,离开了行为发生的环境,人们无法正确解释行为。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但要看行为结果(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还要看行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影响行为的环境条件。比如,学生是否由于对认知工具不熟悉而导致了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材料的学习?学生是否因为某种生理或心理障碍而无法完成学习行为中的人际交往等等。由此看来,行为理论支持的教学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是一种从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对教学做出评价。

历史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主要内容:课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首先是战争的爆发,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和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的情况;其次以北方的胜利为线索,着重叙述了林肯政府的作用、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

  3、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4、本课不仅关系着美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也有助于解决我国台湾的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没有通过网络或图书去更多地了解美国,没有知道美国当时南北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原因,分析不出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利的原因,对于战争的性质也没有认识,对于林肯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因而,教师要适当引用网络等相关资料进行引导,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进行集体探究。

  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向西部领土的扩张情况。

  2、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和战争的结局。

  3、分析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南北战争中北方由失利到胜利的原因及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4、评价林肯,学习他的坚忍刻苦、正直廉洁、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高贵品质和精神。

  5、借鉴美国历史,讨论中国如何把握好一国两制解决台湾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美国政府在南北战争中采取的措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

历史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任务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过渡:在唐朝历出现了我国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谁吗?

  三、女皇帝武则天

  介绍武则天经历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历史教学设计1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

  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3、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教学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三、学习方法

  1.讲解法:对于重要的理性分析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应注意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演绎思维的.流畅性。

  2.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投影所示历史资料和图片,进一步理解教材。

  四、教学过程

  【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社会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动脑筋”(第26页)

  7、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

  1、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

  2、解决思考题;动脑筋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青铜器:出现时间,灿烂时期;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分布广。

  手工业:代表、。

  成都平原的文化

  商朝业发达:玉虎、玉象

  农业:“五谷”齐全;知道、、技术,使用一定量的青铜工具。

  畜牧业:现在的主要家禽品种时已有,并建有,商王室有专门牧场。

  认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之上的。

  五、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B.人面纹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纹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纹方鼎

  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A.奴隶B.农民C.工人D.农奴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阅读材料后理解问题:(有兴趣同学,优先回答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历史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和影响(包括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和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用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开辟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不仅要认识开辟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认识开辟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发展的能力,树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教学方法

  (一)教师通过提问、举例、图片和实物的展示、纪录片或书籍的介绍等方式来多角度进行知识讲授。

  (二)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材料的阅读,课堂趣味测试、小组讨论等多方式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纪念新航路的开辟,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具体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和过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②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①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③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向东航行

  ①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②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①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②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②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2)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②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③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

  半。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三)巩固提高

  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1)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1)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2)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3)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课后作业

  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

  五、板书设计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历史教学设计13

  备课时间:12月7日 备课教师: :王英丽课型:新授

  课题: 第十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相对稳定发展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等知识。

  (二)导入新课: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除了美国以外,环顾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由于西欧是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场,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到处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各国的粮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资严重奇缺,号称“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灯只开一半,而且灯光微弱,德国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领军的每日分发食品度日。各国许多工厂生产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工业水平下降。当时笼罩着西欧的气氛是严重萧条和一片绝望,西方舆论界多不乐观,认为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着手进行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出示本课学案:

  第10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2、 理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 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

  “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教材52页,简述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2、 阅读教材52——53页,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

  3、 阅读教材53页,列举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设问导读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为了对付,给予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50-70年代, 经济持续繁荣。

  2.20世纪年代, “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 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称 。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 ,欧盟成为世界上 的经济体。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

  5.20世纪年代中期以后的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6.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年,日本 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 大国的欲望也开始了膨胀, 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合作探究:

  1、 我的问题:

  2、 我们的问题:

  3、 老师的问题:

  ⑴、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⑵、 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⑶、 欧盟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延伸:

  列举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它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五)、系统总结:

  战后西欧经困难,依靠美援得发展。

  欧盟成立于93年,资源共享利发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发展速度数第一。

  科技立国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国梦,亚洲邻国不答应。

  (六)、巩固训练:

  1二战后对西欧经济恢复帮助最大的是 (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2、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993年 B、是欧洲国家政治军事集团

  C、有统一的军队 D、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

  A、欧洲共同体 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额发展的原因是( )

  ① 美国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 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

  A、美国的扶持 B、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的技术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头巨资发展教育和科技

  6

  ⑴、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国?其次是哪国?

  ⑵、 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⑶、 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七)、当堂反思:

  课改提了好多年,我也进行了不少的摸索、尝试,但没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原因是对学生“不放心”,怕学生听不懂,怕漏了知识点,怕学生提不出问题??怕这怕那,杞人忧天的思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依赖”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教改春风的鼓舞下,我试着摸索实践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现借《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一课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设计导学案,首先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目标及重难点,学生在预习时就避免盲目性,有章可循;预习部分,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表现自我;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即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的优势、智慧。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问题:“请你找出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那些启示?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使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形成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节课的容量很大,在讲授本课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上,不能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知识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要在讲解知识中,通过一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这节课才更有深度和力度。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欧共体”的背景未讲清。应向学生指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60年代建立“欧共体。”二是在讲述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重点分析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点,应向学生指明战后西欧和日本都乐于和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进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穿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历史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2)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史料史图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自学检测多媒体显示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旧中国外交特征:不平等、不自主、不独立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结合史实怎样理解它?

  2、建国初期中国处在怎样的外交环境之中?

  3、讲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示:抓住提出、完善、影响等)

  4、讲述万隆会议的情况。

  (提示:抓住时间、地点、参加国家、讨论主题、意义等)

  三、展示提升

  各组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万隆会议

  4、根据“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他坚决执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航向。)

  5、指导学生综合“导言框”和“自由阅读卡”有关日内瓦会议的材料,进一步体验周恩来的外交才干和人格魅力。谈谈“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这个方针不但能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也能使得许多本来敌对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然也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示周恩来外交魅力资料(简略)

  四、梳理内化:学生谈收获

  五、测评达标:见多媒体

  布置作业:提醒学生预习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板书设计:见多媒体

历史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爱琴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帝国的兴衰 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

  2、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法治精神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以及它的局限性

  3、了解基督教的传播及对后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重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帝国兴衰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和早期基督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互助,教师点拨

  【导学问题】

  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学生阅读课本“雅典的民主政治”,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_,爱琴文明逐渐衰落是在--------------。

  2、希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城邦是-----------和-----------,其中崇尚武力的`是-----------,民主政治发达的是---------。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是在--------------执政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有何影响?

  ( 二)

  合作交流: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提示: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评价)

  罗马的兴衰

  (一)学生阅读课本“罗马的兴衰”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1、狼孩传说是关于哪一个城市的起源------------。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实质是------------。

  2、“布匿战争”交战的双方是-----------和----------,时间------------------。

  3、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4、公元2世纪罗马版图达到最大规模,西起--------------,东到-------------,北越------------南至-------------------。

  5、罗马帝国分裂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是在------------。

  6、西欧奴隶制终结的时间和标志是--------------------。

  (二)

  讨论交流:从时间、政治制度、疆域、影响等方面比较希腊和罗马历史的异同

  早期基督教

  (一)学生阅读课本“早期基督教”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1、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2、基督教的教义----------------------,局限性是-------------------经典是--------------

  3、基督教被宣布为国教是-----------------

  (二)

  讨论交流:比较早期基督教和早期佛教的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以及传播

  进步性及局限性

  【课堂小结】

  本节课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重点也是难点,理解民主政治有它的进步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后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达标检测】

  1.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 )

  a.全体公民享有真正的民主 b.奴隶也享有民主

  c.它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d.雅典半数以上的人享有的民主

  2.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

  a.罗马战胜了迦太基 b.恺撒夺权

  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d.“罗马和平”的出现

【历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设计02-14

历史教学设计02-28

历史教学设计【热】02-13

【精】历史教学设计02-14

【推荐】历史教学设计02-28

【热门】历史教学设计02-28

【荐】历史教学设计02-28

历史教学设计【精】02-28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