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14篇
中国哲学简史 篇1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 篇2
近现代对于孩子的教育和以前不同,以前,儿童教育从私塾开始,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以及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等技能。学子们寒窗苦读十载,一朝考取功名。现在看来,那时人们是从哲学开始学起,通过诵读和学习经典,这些哲学思想深入内心,随着年龄增长,长大成人,在实践中体会、验证,从而更深的感受到哲学思想带来的不一样的价值呈现。现在的孩子,要按照数理化、文史哲等学科、门类进行学习,学习的门类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专,而哲学范畴的内容大部分放在了长大以后再学习。虽然理解能力增强了,但是远没有了幼小时深刻的记忆和感受体验的'细致。
在哲学方面,我们前人留给了我们巨大的财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后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再后来的释道儒三家鼎立,哲学,一直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说到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是既入世又出世,既是理想主义又是现实主义,对立又融合。既有狂风暴雨般的当头棒喝,又有柔风细雨润物无声的道法天然,以及潜移默化的中庸之道。
哲学,离我们很远,又很近,有时遥不可及,有时却又近在咫尺。在现在社会,我们常常把哲学单独拿出来看,却忘了,在古时候哲学和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部简史,有助于我们很好的梳理下前人留给我们的哲学财富,有助于我们透过哲学,通过哲学去看待我们眼前的世界,去看待日益丰富、海量的信息,让我们的心灵有个可以休憩的空间,让浮躁和茫然不要那么紧紧逼迫,给心灵一个可以小憩的空间。
中国哲学简史 篇3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 篇4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享誉中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哲学名著。它是根据一代哲人冯友兰在美国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它把中国的哲学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审视,让读者感悟到中国文化在当今的重大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文化经典。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实话说,笔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水平。但在阅读了冯友兰老师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笔者对中国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哲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条理、系统化的了。下面,就列举一些阅读过程中摘录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为我的收获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对于《六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编者。”由此,著者进一步得出一个推论,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热”现象。社会曾经大肆炒作与孔子相关的种种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这里,笔者不是想否认孔子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笔者觉得,对孔子的盲目炒作,只会造成孔子形象的虚高,以至于最后,人们凡是遇到与文化相关的东西就把孔子抬出来,这未免有点不伦不类。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任意为之。”这让笔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课本上看到的一个概念,即“服务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职责范围内作为,做到不越界,尽力服务人民。然而,当下社会,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官商的勾结,他们不是“无为”,而是“无所不为”,这恰恰是哲学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让贪污和腐败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何规范政府工作,让政府做到“无为而治”,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
书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围绕《易传》展开的,这一章很有趣,讲得都是关于的卦象之类的理论。之前只听说过最著名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但并无深刻认识,这次阅读后,尽管对里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内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学中的调和的理论。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调和那些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混乱、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则是达到“和”。这里的“和”正正是我们最最熟悉的和谐。由此可见,一方面,“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见一斑。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而这直到现在,仍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最后一个,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历来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切糕”现象。一块“切糕”背后是有目共睹的强买强卖行为,这样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当今社会的法律法规。然而,执法人员却很少去管理,最终才会引发后续的争端。也许,执法人员认为,新疆的人民是少数民族应该要加以照顾。但笔者认为,我们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这种平等的政治色彩不应被过度强化。盲目过度的政策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义。否则,法律的尊严会受到损害,其他民族的权益也将受到侵犯。这样,又谈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获之余,也有些许疑惑,在此分享,愿与各位探讨:
首先,中国哲学如此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少人会关注它呢?大多数人宁可学习西方哲学,都不愿意了解中国的哲学,难道说中国哲学就比西方哲学差吗?根据这次的阅读,不见得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其次,中国哲学中其实蕴含了不少为人处世,乃至治国的智慧,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让它更好地作为社会科学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智慧呢?中国哲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又在哪里呢?
上面的问题,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哲学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在人类史上再次留下辉煌灿烂的财富。
中国哲学简史 篇5
在工作闲暇,我见缝插针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历史浩淼,各个时期思想家数不胜数,各种思想各有所异,又有某种必然的相通。读完后没有对某种思想的深切认同,亦没有对某种思想的强烈反对。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奥难解,读后仍深感理解不够到位,于是记忆便逐渐恢复模糊。闭起眼再做回味,有两点似乎和哲学本身并无大关系的特点却记忆犹新。
首先是本书的框架。作者几乎开门见山的将中国哲学以内容做了分类,并告诉了读者每种思想的起源,尽管借用的是汉代学者刘歆的话——-儒家者留盖出于文士,墨家者留盖者出于武士,道家者留盖出于隐者,名家者留盖出于辩者……接下来便按章节将各种思想娓娓道来。这种分类更让人感到中国哲学的历史悠久和广博。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形成了各个学派,并且已经比较成熟,而西方的哲学鼻祖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现已比我们的祖先整整晚了几百年;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而西方哲学早期出名的无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近代哲学才可跟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百家争鸣”媲美。但西方有学者竟声称“中国并无哲学,即使所谓的哲学也太过功利”。真想把四库全书硬塞到这些人的脑子里,然后他们就可以闭嘴了。
其次是作者对哲学著作被翻译的态度。原文表明这种态度用了四个字“语言障碍”。意思是任何哲学著作只要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就好比馒头被嚼碎后味给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无,那是语言本身的一种障碍。我颇同意这种翻译所带来的让人痛心的后果,而这又是人类传播不同语言的文明所必须要采取的'方式。或许这四个字被说成是“语言缺陷”更准确些。语言的确有着非常强的专一性,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文化。任何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如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极大的错位。尽管这是现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传播方式,我还是无法接受。我以为,不光是哲学,包括其他一些领域也类似,尤其主观性较强的学科,犹如文学,宗教,同样不能被翻译,最好去读原著。
这么多年,我所读过被翻译的外国著作极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大学时代所读的村上春树的一些作品,什么《挪威森林》《舞舞舞》《寻羊冒险记》……有些连名字现在都已忘却,还有一些晦涩的西方哲学。读这些书时,总会觉得别扭,总怀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会有差别。曾经尝试着去读原版的英文书籍,尽管自己英语水平还基本能胜任,但只能勉强了解表面的意思,远没有读汉语书籍的那种意味深长,淋漓酣畅。时日已久,便慢慢丧失了对外国著作的兴趣。这是我的一点小遗憾,西方的语言和思维一定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否则,西方人在近代也不会发展如此迅猛,也不会无论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均超越了国人。很羡慕林语堂,钱钟书那样学贯中西的鸿儒,这些精通外语的大师在思维上的活跃和深刻,可能是我们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有个愿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学习德语,并精通地掌握,然后就可以去贪婪地阅读德语哲学著作了,因为在那个年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学家,尽管当时对于他们的著作,我连两成都无法读懂,越是这样,便越发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但当时学习压力大,博大的物理学在大学四年里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个诱人的愿望也慢慢化为泡影。
事隔多年,还有很多东西被这本书唤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结构以及作者对语言和翻译的态度,这也是我所读过所有哲学史中最难忘的一本。
中国哲学简史 篇6
所谓人生的大感悟小感慨不会每天都有,读书和学习却是每天都必须有的事情。
昨天是冯友兰先生逝世26周年的纪念日,恰巧最近终于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鉴于自己的才学甚浅,亦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便摘录了书中自己认为有感触的字句段落,留以自己时常学习,也放在这里方便有兴趣的人翻看。
自序: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我所说的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兼得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为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中国哲学的背景
《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个思想为中华民需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中国也在进行工业化,虽然比西方世界迟了许多,但是迟化总比不化好。说西方侵略东方,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中国就必须现代化。
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可变的、每个哲学各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些共同的东西。为什么各个哲学虽不相同,却能相互比较,彼此翻译。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第一位教师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们的行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些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但是“道”确实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从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极的政权,哪怕是一个专制独裁的也好。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一翼。
照墨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照儒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名家
惠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名家的这个辩论在中国古代很著名,被称为“合同异之辩”。
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对性就在这里。
公孙龙以这些知识论的、形上学的辩论,确立了他的命题:坚、白分离。在中国古代这是个著名命题,以“离坚白之辩”闻名于世。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中国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
老子说,在能够使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
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他们受苦。”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齐物论》的开始是描写风。风吹起来,有种种不同声音,各有特点。《齐物论》把这些声音称为“地籁”。此外还有些声音名为“人籁”。地籁与人籁合为“天籁”。
“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不知”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这个不同,道家人用“忘”字表达其方法的诀窍。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作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识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识生活,还需要情感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不能不考虑理智和情感这两个方面。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做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荀子的两个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
韩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儒家的形上学
《易》、《老子》、《庄子》合成“三玄”。
《系辞传》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名矣,明则诚矣。”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目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
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关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十七、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曾说:“我们若将‘天’既解为自然之天,有理解为主宰自然的上帝之天,时而强调这个解释,时而强调另一个解释,这样我们也许就接近了这个中国名词的几分真话。”
孟子与董仲舒的不同,就这样归结为两个用语“已善”和“未善”的不同。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今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现实派的继续。换句话说,今文学派出于孟子学派,古文学派出于荀子学派。
新道家:主理派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
新道家:主情派
清淡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嘴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它是很有讲究的。
汉人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
新道家主理派以向郭为代表,强调遵从理性而生;主情派以杨朱等为代表。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然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
神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原意是沉思、静虑。
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确实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不同,代表性宗月空宗的不同。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三条思想路线:一,儒家本身。二,佛家。三,道教。这三条路线是异质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学家要把他们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形成一个同质的整体的真正系统,这当然血药时间。因此,新儒家的开端虽然可以上溯到韩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统直到十一世纪才明确形成。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镜的明,好比心的“明”;镜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戟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讲的精神修养方法:“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字代替了周敦颐所讲的“静”字。在修养的方法论上,以“敬”代“静”,标志着新儒家进一步离开了禅宗。
风流的基本品质,是有个超越万物区别的心,在生活中只遵从这个心,而不遵从别的。照朱熹的解释,曾点恰恰是这种人。他快乐,因为他风流。在朱熹的解释里,也可以看出新儒家的浪漫主义成分。
中国哲学简史 篇7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世界的连接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时候读的时候不懂,现在慢慢有一点感悟,记录下来。
基因、文化本身的连接
从基因角度,人对自己的同类同胞,更容易有一种一体感。所以我们看到“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龙的传人”这种富有中华神话色彩的词语也能抓住人心。
共情的激发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发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小时候学的古诗往往一下子就浮现出来……在水边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场聚会后会唏嘘“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睹物思人时想到“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在这些时候我们都和古人对话了。
天地之间,这情非我独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着他感同身受。
时间、空间的'连接与想象
这种感觉往往是看一些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受。比如《无问东西》把几个跨越时间的故事通过人的关系串联起来,你是我的延续。《寻梦幻游记》“死亡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一些油画或是小说,比如圣殇,活着,描绘战争,一眼让人感受到了痛苦,于是更珍惜如今的和平。
中国哲学简史 篇8
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
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比如我们要解释白是什么,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个黑的东西来解释,再反过来就容易多了。《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有比如禅宗,第一义不可说,但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就是静默。儒家虽然不像道彻底的推崇无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減法的过程。通过修养,去掉心性中恶的成分。当然了,在我们现今生活中,这种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释,而是通过反义或近义的方法,也许这个问题无法用语言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会找到另一件东西,让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经》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个个例子和比喻,讲述了“道”的概念。还有,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去修养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中国哲学简史 篇9
说到中国哲学,这是争议不小的四个字。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黑格尔就说过,中国没有哲学。他说,中国所处的东方是人类历史的开端,象征了思想的贫乏和愚昧。
“中国”在黑格尔哲学额体系中,起到的是反衬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贬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说,“孔子是中国人的主要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也是抽象的”,“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王国”,当这种抽象的思想走向具体时,就成为“道德、治国之术、历史等,但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至于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无”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性的、抽象的统一”,没有超出抽象的开始阶段。(来自《哲学讲演录》)
但是要弄清楚中国是否真的有哲学,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拆开来看。“中国哲学”与“哲学”究竟在目前的语言环境里的定义是什么呢?
“哲学”[philosophy],来自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爱智慧”。如果一定要从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论来看。在大部分他们的语言环境里,哲学似乎都等于与“思辨哲学”,他们讲究层层严密推理。他们似乎非常不能够认同中国这些传统思想家们随便拿一个比喻就来说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点。
不过我倒是觉得,在现行通用的中文语境里,“哲学”是指一种向内探索的学科,寻求解答“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这样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关系的学科(哈,一点个人理解,轻拍轻拍)。
这么说的话,“中国哲学”这四个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够成立的了。
中国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连绵地沉淀了几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们的浪漫习惯,他们讲哲学建立在直觉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时候都没法一环扣一环地推理出来。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学讨论问题的`第一步,下定义,这件事情给堵死了。所以,对于我这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近乎小白的人来说,如何选择一本轻盈又踏实的哲学史书,是很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所以带有科普目的,读起来很是轻松。又加上那个年代的人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严肃的治学背景,这本书的内容又非常经得起推敲。
在前文里,冯友兰说,人类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欲望之一,就是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即所谓“超道德价值”。什么是“超道德价值”呢?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数都是具备了“道德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对自己,对别人或者对社会有一些有益的影响。而在这次道德价值之上呢,有一层更高的对于“宇宙”这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我生命的超越。这样的想法,大概是继承了斯宾诺莎的理论。斯宾诺莎虽然也提出了“爱上帝”,但是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这也是为什么宗教从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欧(天主教),阿拉伯半岛,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发展。而中国,虽然没有诞生宗教,却诞生了解决追求超道德价值问题的哲学(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说,我们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哲学的。
中国哲学,并不拘泥于“智慧”本身,而着力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导人去追求超道德价值。道家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这些观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信仰”。因而,这样子的中国哲学,才能引导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达到精神的完满。
对“天”的敬畏贯穿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始终。康德曾经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谓“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吧。
对于正文内容,这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写起,一直讲到经学时代结束(一直到康有为为止),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和近代早期的哲学发展。不过由于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儒、墨、阴阳、名、道、法这六家的思想。
对于哲学思想的最基础的普及,我觉得这本书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样反对过,为何它的反对者纷纷失败?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杨朱的理论是怎样的(“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比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又是怎么回事?再后来,佛教如何影响中国哲学,并且本土化,诞生了,禅宗这样一个静默的哲学?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如果展开讲,大概一两万字是不够的。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虽然这本书也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比如对于某一些细节的论断,后来被考古结论所打脸,比如有一些方面还是有一些主观。但是,作为一个想要粗浅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的脉络与发展的读者,它还是相当值得阅读的。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 篇10
最近我阅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部专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凡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读冯友兰先生的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通过对该书的认真阅读和认真思考总结,让我对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识。首先,是以人为本。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和法治关系的经验。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制、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但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的想,对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是严于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任何时代的廉政,都与执政官员的道德品质和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上是从哲学的角度归纳出关于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国哲学简史》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作文
中国哲学简史 篇11
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主要依据时间顺序将先秦至民国时期中国哲学各家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读。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时段及不同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差别化分析。
首先,其结合中国古代以“农”为中心的现实背景对中国哲学的总体趋向加以解释,以“农”的直觉为先的习惯解释中国哲学将直觉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农”的朴实性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性解释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趋势的成因,以中国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释儒家伦理思想何以成为正统等。
其次,其基于一种分段研究的思维,分不同时间段对中国哲学进行具体的差别化研究。以道家为例,冯友兰认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体制度伊始的隐者,其将道家思想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杨朱为代表的隐者,此阶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观点是“为我”、“重物轻生”。第二个阶段以惠施、公孙龙之后的老子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道无名,以及“反者动之道”的物极必反思想。其处世观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极必反,故强调欲刚则柔、无为、弃智。第三阶段以先秦时期的庄子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顺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对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绝对幸福,强调物我同一。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南北朝时期的新道家(也称“玄学”)阶段,冯友兰将这个时期的道家分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庄子》的注疏当中,其主要观点是道就是无,同时以变化的思想解释“有为”和“无为”,遵循变化是无为,固守旧制是有为,强调万物没有是非差别。主情派的代表其选取的是《杨朱》及《世说新语》,主要是任我从人、率性而为的风流精神。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以时间维度进行条分缕析,阶段分明,在每次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如周朝、秦朝、魏晋南北朝等时期,冯友兰均对其社会制度先行阐释,为相关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背景。无论是法家在秦朝的兴起,还是儒家在汉朝的独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来,其与不同时期统治者、民众需求息息相关。从这种分时段的差别化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尤其是乱世中国哲学的兴盛,以及不同阶段中国哲学思想的前后传承与超越。
此外,冯友兰在分析中国哲学时,能够与西方哲学相联系,采取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相比,将中国的“物极必反”思想与黑格尔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较等等,其谈中国哲学又不仅仅只谈中国哲学。但可能因需与西方哲学相联系,而中国哲学中名家的'辩论之法与西方哲学的逻辑辩证思维最为接近,冯友兰在该书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辩论思维,反而显得有些本末倒置,这一点尤其为牟宗三所诟病。
全书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前三章对中国哲学总体的分析,因其结合我国的风土人情、地理特点、政治背景、家族传统分析中国哲学,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本土性特点。而后二十五章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时间轴以及传承脉络的梳理较有学习及借鉴意义。现代对中国哲学的研读大多借助后期的注解进行研究,冯友兰按时间轴并结合几个重大时期内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分析的方式,为理解后不同时期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因提供了参考。这种结合时代背景研究内在动因的方式为我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而研究中国哲学时结合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分析亦存在一些问题。冯友兰对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梳理脉络时间跨度大,工序庞杂,其对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颇亦可以想见。以儒家为例,冯友兰对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于表面,其对儒家相关经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众多解释中较偏僻的一种,尤其是冯友兰的分析过于向逻辑辩证思维靠拢,如牟宗三所说:倾向于西方的新实在论。偏离了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其试图使中国哲学走向明晰化,但有点过犹不及。
在此举两例,一是对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礼,故而其对正名的论述主要是为应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一种人伦的名实观,而非实证性的名实之辩。其主要出于《论语》:“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当时卫国国君不顾父子伦常越过其父而登临君位,故子路有此问。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实事成,进而礼乐兴,故必先使其行为符合礼制伦常,这是孔子正名观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亦体现了这种人伦的礼制思维,而冯友兰对“正名”的解释,仅截取了孔子对“正名”的部分论述,脱离了孔子当时的完整语境,强调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必须履行与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偏向于近代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是一种实证的名实之辩,显然偏离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关于“命”的解释。冯友兰将孔子所说的“命”理解为命运,认为我们尽力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计成败就是“知命”,有种宿命论的悲观主义成分,但这明显是对孔子“天命”思想的误读。从孔子周游列国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并非悲观主义者。孔子对“命”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当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为对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为对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则是对事物之义理明悟后产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说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义理,可以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而对天道产生遥契,是可知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所体现的就是修身养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种过程。若理解为宿命则会陷入一种不可知论当中,偏离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相较而言,牟宗三对“性与天道”的解读即参考了君子“三畏”之说,更为符合传统儒家思想,兹不赘言。
冯友兰在解释儒家思想时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认为后来儒家对孔子的解读受政治环境影响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读孔子思想之时,不自觉地受西方逻辑思辨思维的影响,偏离相关语境陷入自己的理解当中,有为表达而表达之嫌,而非为解读而表达,以上对“正名”及“命”的解释即属此类,难免偏离了中国传统。
总体而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不失为了解中国哲学之佳作,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并分不同时期对中国哲学进行差别化研究,同时采取分阶段研究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加以梳理并适当解读。虽在各家思想的横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纵向分析脉络清晰,足以使人对中国哲学产生概括性认识。无论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细细品读。
中国哲学简史 篇12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 篇13
确切说来,我不知道这该算作哪本书的读后感。只是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后才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思,才把那些幻灯片般的杂感一点点串联起来,缝成的这篇读后感。
我决定从“正名主义”说起。对于社会,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必先正其名乎”。
两千年的历史显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这种正名主义到了后世,日渐成为一种礼教纲常。于是才有了,项梁起义打着楚怀王的口号,而一代枭雄曹操也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儒家,多是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这种社会背景决定了其利益群体是当权的皇族和士大夫阶层。我们遗憾的看到,这种礼教纲常被粉饰了,不复其本来面目,成为了上层社会统治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一种政治手腕。当权者将其略加修饰,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于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君的,为了正君之名,要杀臣,好似在玩现代小儿过家家,轻而易举,甚至杀得天经地义,杀得“酣畅淋漓”;为臣的,为了正君之名,甚至一个“腹诽”这种莫须有的奇罪,都是大大不敬,甚至有灭族之罪。这种反差,古人看来,是悲剧,今人视之,倒有几分滑稽。《柏杨曰》开篇《正名主义》,笑骂司马光这类知识分子顽固、迂腐。
然而,这仅仅知识迂腐么?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曲解。不禁要问,正名主义本意何在?冯友兰先生解释说:“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的含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该做到与他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用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讲,与其说“正名”是强调为君为父的权利,倒不如说是,无论是君、是臣、是父还是子,都要尽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义务。“正名”并不是说,先确定你是君王,让你享受总总特权来告诉人们我是你们的王以正其名,而是说,你要通过行君之道,尧舜禹汤,从而无愧“君王”这个称号。或许以中学老师职称为例说得更清楚,“正名”不是告诉我们,你是高级职称,所以你要领多少工资;而是说,你只有到了什么学历,发了多少论文,从教多少年,才能算一名真正的高级教师。统治阶层人为地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为“臣臣,子子”,只享受其权利,而不尽其义务,也算是“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了。个人认为,历代君王简直是对孔子“正名主义”的诋毁,这种盗版主义,或许称之为“正名后主义”比较适合。
有人会说了,你说是历代君王诋毁“正名主义”,怎知不是你诋毁历代君王呢?夏朝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以后,我国历史上每一页都不乏有君臣相残、父子相残、兄弟相残,这种事可谓罄竹难书。君臣父子,干戈相向,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像贺岁片一样,争相上映,好不热闹。小时候卷心菜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商纣王挖去其叔比干之心。当然,这种尽是负面新闻的君王,我们也不稀罕说他。汉武大帝刘彻,足够文成武德,千秋万代,万岁万岁一亿岁了吧。七王之乱,这不用说,显而易见的以臣乱君。而因政治需要娶其姑母刘肥之女陈娇,陈娇女士无子失宠,在宫廷斗争中败北,罢黜皇后的职称,囚禁于长门宫内,刘肥跪地相求,也无济于事,这次,长幼之序,夫妻之恩,兄妹之情,这些纲常一齐乱作一团,噼里啪啦又稀里哗啦,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刘彻晚年建思子宫,悲思其子刘据,另一方面却又提醒人们那个民间巫蛊事件,那次父逼子反,父子反目成仇,那次事件伤亡人数足可以令梵蒂冈这种地稀人也稀的国家感到汗颜——杀这么多人,吓死你,看你还跟啊扁混,再混,屠国——总之,这次事件,父子之纲那也悲剧得很哪。讲到这里,真相已是相昭然若揭了,后世君王和效忠君王的儒生,不过是对孔子的侵权行为罢了。所图谋的说白了,还是自身的利益。如果他们推行的是自己的信仰,又怎会从公元前一直杀到公元20世纪初呢?动不动就一个个杀得“争先恐后”,杀得“废寝忘食”,杀得“风雨无阻”,杀得鸡犬不宁。挂羊头卖狗肉,信仰孔子的“正名主义”是假,改头换面大摇大摆地搞愚民的政策是真。现代商人贴牌销售的伎俩,我们的古人早就用得滚瓜烂熟。
我常常又想,思考这些,又有何用呢?
往浅处说,这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琐碎。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的事情,孩子的父母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没考好,丢了脸面,毒打孩子,甚至于打死打残,亦非骇人听闻;孩子长大了不赡养父母,还得耄耋之年的老父母蹒跚地奔走于司法机关,和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簿公堂;一些中学甚至小学老师因为嫌某位差生拖了自己所教学科的平均分,而不让学生参加考试;医生给病人开药,只开最贵,不开最好,恨不得一个伤风感冒也要病人去照ct,核磁共振……这些例子屡见不鲜,不胜枚举。他们是父母、钱是他们赚的、他们是老师、他们是医生、他们是点点点,所以他们说了算,一个个神气活现,像古代的君王一般牛气冲天,牛得让那些穿上民进的党绿色马甲的股指汗颜。如果领悟了“正名主义”真谛,想清所处的位子是什么职能,怎么做才能问心无愧,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所处位子可以享受的权利甚至是权力之中,也许就不会有那么些父之过,那么些子不孝,那么些毁人不倦,那么些红包天屎了。
往深处挖掘,“正名主义”某种意义上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基础,由此根基,可以顺理成章地发展到孔子的其他思想。
孔子对于自己灵性的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世界存在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先别望文生义,“知命”与所谓的宿命论截然不同。宿命论告诉人们,一切命中冥冥自有天定,这种想法会使人懒惰。而“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做自己所当做的,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而不是由于道德之外的任何考虑”(《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我认为,“正名主义”中的恪尽职守的态度与“知天命”中有为的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为人处事的态度上讲,“有为而无所求”是积极进取而又不乏庄周的豁达的。
不过我觉得应该修改一下,应为“有为而不必有所求”。在我看来,孔子想表达的不是无欲无求,而是笑看成败。“无所求”是虚伪而不切实际的。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当然是有目的。医生固然要悬壶济世,若不追求利益,如何养家糊口呢?齐家都做不到,又何谈治国平天下?儒家推崇的亚圣孟子都说,只有让民衣帛食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利益虽不是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却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所比不可少的因素。好比说,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呼吸氧气,但人若不进行有氧呼吸,也就一命呜呼了,人生的其他种种也无须多谈。即便不是追求利益,一个人所做也一定有目的。倘若做事没有目的,那也便没有了做这件事的动机,动机都没有,又何谈努力地实践“有所为”呢?孔子周游列国,锲而不舍地四处宣讲,难道是无目的的吗?唤醒大众,推崇礼教难道不是他的目的吗?没有目的地的旅游只能算是流浪。
可见,“知命”重点不在于无欲无求,而在于对过程的重视。何为“知命”?冯友兰先生告诉我们:“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记。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言败。”我们做事,其外表的成功,要天时,地利,人和。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是说,人和与否是看我们自身努力与否。至于天时和地利与否,外部条件是否配合,绝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冯友兰先生在此提到了“不败”,很容易让人想到《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说的:“‘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初中时候总是为老渔夫桑提亚哥感到惋惜,费尽千辛万苦打来的鱼,却被鲨鱼来了一个“黄雀在后”,鲨翁得利,甚至觉得那种不败不过是一种诡辩,一种阿Q的自我安慰。现在明白,既然他在整个捕鱼过程中竭尽全力,把生命的顽强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上讲,他的确是胜者,因为他战胜了茫茫海洋的种种威胁。打到鱼固然更好,即便没打到鱼,那也能算不虚此行。与先前提到的宿命论相比,不难发现,宿命论是强调结果的不可掌握,是消极的,而“知命”论则是强调过程的重要以及其可操控性,从积极的一面鼓励人积极入世。
这种“知命”论在当今社会,我觉得,也是极具指导意义的。路遥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人啊,忍、韧、仁!”他在《平凡的实界》中塑造了少安、少平等一个个自尊、自强、自信、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顽强坚韧,他们的精神在挫折与痛苦的锤炼下升华!现实中,我一次次地想,何为幸福?许多父母官要人们把自己当父母来孝敬,穿金戴银,三妻四妾五姨太太,面子倍足,仿佛是体面的人过着上等的生活,这是不是幸福呢?许多人,把心灵这个所谓的累赘抛在身后,在物质的世界里跑在最前列,这算不算幸福呢?许多这些,不禁让人迷茫而不知做人的方向。孙少平,这个普通的劳动者,这个精神世界的巨人,教会了我“苦难的哲学”,当然这不是说苦难即是幸福,而是说贫穷或者富裕,社会地位的高低并非幸福的判定标杆。只要我们在为自己的理想,满怀希望地去实践“有所为”,即使是在遭受苦难,也不用气馁,因为“苦难所酿出的生活之蜜是甜的”。就我的理解,“苦难哲学”便是孔子“知命”论的产物。
《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自序:“小史者,非徒具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我也感到,此书虽名简史,却是微言大意,包罗万象,只得择其万一,略叙所感。
中国哲学简史 篇14
这几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从这本只有300页的书中,我感觉到了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书中讲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哲学的东西真的很难理解啊但是,他的这本书已经很容易理解了。是我见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直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可能知道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从这本书中了解八卦的由来,各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国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为什么在中国有这样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参考的历史,哲学是否全部形成,哲学可能是这样。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时代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尤其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高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发展中也有意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中也讲到了一些东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区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自然是有区别的。但是两者都是人类优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将两者优秀的成分结合起来才能利用,正如书中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与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自己完全没有水平,但幻想着抛砖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也许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我会感觉到一些东西!
【中国哲学简史】相关文章:
中国哲学简史09-21
中国哲学简史15篇02-10
中国哲学简史(14篇)02-16
中国哲学简史汇编14篇02-17
中国哲学简史(通用24篇)09-06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02-23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1-29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06-09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