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管理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纳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纳管理论文1
一、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概述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是指银行柜台在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现金存取、账户开销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不到位致使客户或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银行柜台业务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的必然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一)“人”的主观因素
在银行柜台业务中,无论是对业务单据、印章和相关资料的审查确认,还是客户身份的鉴别,都要依靠柜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操作。由于需要人的操作,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正因为主观判断差错在所难免,所以导致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
(二)内部的管理机制
在银行内部管理层主要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具体的一些银行柜台业务的权力责最终落实到员工个人,进而形成银行内部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样必然导致信息主体的分离和利益主体不一致,所以代理行为差错扭曲和信息失真难以避免,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也就成为必然。
(三)银行的本质
以金融中介为本质的银行其核心职能是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贷款和存款等业务方面的服务。从银行柜台业务看,业务指令源于客户,业务的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银行仅作为代理机构履行相关义务。
三、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缺陷
(一)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例如银行的监督检查、账户核对、客户身份识别、开户资料审核等方面还比较多依赖手工,现代的科技技术和管理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导致了柜台业务风险增大。
(二)柜员控制风险的能力没有得到重视
柜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也必须依赖直接面对和处理风险的柜员们,作为银行柜台业务办理主体的柜员,其对风险控制的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因素将直接关系到最终银行柜台风险控制的实际效果。但在柜台业务的实际工作中,这些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三)对规章制度认识不足
管理制度和业务规章是是柜台业务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也是防范柜面业务风险的保障。通常情况下,柜台业务风险事故的发生,一般都经常伴随着有章不循和违规操作。但是在分析具体原因时,较少关注银行规章制度本身是否合理,通常把原因多归结于上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和柜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具体在实际中银行柜台业务的规章制度多存在以下问题:
(1)规章制度缺乏稳定性,修改频繁,而求比较庞杂,最终导致这些规章制度难以有效的掌握和最终落实。
(2)制度与实际操作不符。制度的制定脱离了基层的实际条件,而且也不符合银行柜台业务的客观规律。
(3)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较差。具体制度规定部分过于僵化,有的比较笼统,具体在实践中不好操作,所以导致规章制度不能很好指导柜台业务。
(四)监控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银行有审计监督、会计检查、事后稽核三个方面为主体的柜台业务后续监管,这三个方面的监管对柜台业务的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同样也存在着问题。
(1)审计监督、会计检查、事后稽核三个方面信息沟通不理想,最终影响到监管的效果,失去了最终控制风险的意义。
(2)监管的方式不科学。现在的监管方式多还在延续传统的监管方式,其对柜面业务的监管的方式主要是以审查凭证资料等为主要手段,以历史业务交易为重点。这样的监管方式科学性欠佳。
(3)审计监督、会计检查、事后稽核三个方面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这样可能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会出现监督空白和检查重叠,这样增加了被检查机构的负担,同时也造成了监督成本等方面的浪费。这样对同笔业务进行审查时,会出现根据同样的凭据、流程、信息、规章制度进行审查,所以导致最终的监控效果大打折扣。
(五)事前事后控制不足,过多依赖事中控制,
在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控制流程中,事前控制包括业务系统设计、柜员分工组织和客户调查了解,事中控制包括业务办理中的审批、授权、复核等方面,事后控制包括检查监督、风险分析、业务监测等方面。事前、事中、事后这三者只有各司其职,前后衔接,才能共同构成完整的风险控制链。但在现实具体的柜台业务中风险控制过度依赖于事中控制,而业务系统设计、柜员分工组织、客户调查了解、检查监督、风险分析、业务监测等事前事后控制较为薄弱,从而造成柜台处理手续多、环节多、流程多等现象。
(六)缺乏对客户风险的防范
作为银行柜台业务的委托人——客户,对其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客户风险银行柜台风险的重要根源,是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柜台业务中应该提高对客户风险的认识,加强对客户风险的防范意识。但在柜台业务中银行一般性存款户和“非贷户”,缺乏客户事前的实地调查和事后的定期访问,未纳入管理体系,对这些客户资料的掌握仅限于开户时简单的资料,一些详细具体的资料缺乏,而且一些重要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判断和认定。
四、加强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管理
(一)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和流程
规章制度和流程是管理柜台业务活动的指南,同时也可以规范柜台业务操作,其作用重大,所以在制定章制度和流程时,必需符合柜台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使其与基层的风险控制实践想吻合,与执行的客观环境相适应,而且要便于操作。从规章制度和流程制定看,要强调体现员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强调对基层员工意见的听取和采纳。所以要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和流程,使之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操作。
(二)强化事前事后控制,重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
在保证对少数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并严密跟踪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柜台业务服务要求,疏通柜台业务处理流程。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要从业务系统设计、柜员分工组织、客户调查了解、审批、授权、复核、检查监督、风险分析、业务监测等方面整体布局,统筹规划,即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整体着手,撇弃传统的事中控制的习惯思维。在做好事前监控防范方面,要从优化业务系统、增进客户调查、规范岗位设置、优化客户结构着手全面改进;在做好事后检测监督方面,要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和业务监测体系,不断改进审计监控、业务检查和账户核对监控效果,使柜台业务中的柜员客户、交易都在严密的监控之下。只有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整体着手,撇弃传统的事中控制的习惯思维,才能实现全程均衡管理,提高防风险效率。
(三)转变监控方式,增强事后监控体系功能,
避免管理真空和职能重合,明确审计监督、业务检查、事后监督的职责分工。事后监督旨在提供线索、发现疑点和监测动态,重点负责柜台业务的持续性监测。审计监督重点是进行制度遵循性和有效性评估监督,履行再监督职责。业务检查重点是排除风险、评价风险、摸清情况。从监控方式上,事后监控体系应核实交易“真实性”为主要目的.,以风险定位、数据分析、监控录像、模型监测等为手段,摒弃凭证审核和交易审查为中心的方法,全面提高柜台业务监控能力,从而实现全方位监控体系。
(四)健全柜台客户管理体制
健全柜台客户管理体制应该努力改善客户结构,建立“危险客户”和“瑕疵客户管理制度;建立存款客户关系维护、产品营销、定期回访、跟踪分析、开户调查等客户管理制度,贯彻“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有效沟通银企双方信息,真正建立银企风险联防机制;确立管理职责和管理部门,将“存款柜面自动增长户”和“非贷户”入银行客户管理体系,消除客户管理“真空”。
(五)提升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
现代的科技技术和管理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导致了柜台业务风险增大。所以要提升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降低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比如预警系统和风险监测能全面增强业务监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改进监控质量;综合对账和短信通知系统能改善银企信息沟通,提高银企对账效果;指纹认证技术的唯一性和可靠性,能解决当前柜员卡使用保管的普遍问题。此外,电子密码系统、电脑验印技术等先进技术工具的推出,为银行改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现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可以提高我国银行业柜面业务技术防范水平。
(六)重视发挥银行柜员风险控制的主体作用
作为银行柜台业务风险认识和控制主体的柜员主管和柜员,是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控制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力量。要加强柜员对柜台业务风险的认识,提高柜台风险意识,认识到自身在柜台业务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的地位,加强对其具体风险控制的培训学习。同时降低柜台处理复杂度,积极推进前后台分离改革;分解柜台业务压力,促进柜台业务分流;加大对合规操作和优秀管理的奖励,对违规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虽然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使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出纳管理论文2
摘要:企业的基本经济目标是盈利,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制定健全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能够提升对企业资金的安全管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出纳是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组成人员,在资金结算、资金流转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直接完成资金管理工作的关键人员。本文将基于出纳角度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升企业资金安全管理质量,帮助企业更好应对各种挑战。
关键词: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出纳
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结算、资金流转良性循环,为企业作出重大决策奠定基础。出纳人员是开展资金结算、资金流转的主要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保障,如果在出纳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探究出纳在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有助于为制定完善的资金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进而提升对企业资金安全保障作用。因此,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完善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确保资金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所有资金分布和流向都有着精准掌握,为企业作出判断、决策提供依据。
1出纳及资金安全管理概述
1.1出纳
出纳主要指的是资金的出纳,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有价证券等[1]。其中,“出”指的是资金的付出,“纳”指的是对资金的收纳。出纳可分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出纳工作,另一方面指的是出纳工作人员,即分别指代资金收付工作本身和资金管理人员[2]。通过借助出纳工作,能够在资金收付过程中形成过滤屏障,可以对资金收付起到直接控制的作用,确保资金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出纳的重要职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资金收付职能,这是出纳工作的最基本职能,任何单位、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存在资金收付,即需要经过出纳人员的手完成相关经营活动;第二,会计反映职能,出纳工作同时具备会计的反映职能,可以借助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其他账目实现对货币资金的详细记录和核算,便于为经营者提供详细、精准的资金信息;第三,会计监督职能,通过进行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效证券的记录和核算,可以为本单位经济管理提供系统、有效的资金信息,提升对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监督力度。
1.2资金安全管理
资金安全管理指的是企业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有助于保证企业资金安全稳定发展。资金安全管理包括资金收付、银行存款、票据、对外投资等方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3]。企业是否有效开展资金安全管理将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开展,改善企业资金管理有助于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
2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出纳是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涉及现金收付、银行存款、资金管理等活动,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个人、单位乃至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4]。因此,需要加大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探究力度,特别是基于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细化,才能有效提升资金安全管理质量。本文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资金安全管理分工不明确
在很多企业中,尤其是小微企业,常常将多项财务管理职位安排给同一个人,该工作人员需要完成资金相关票据保存、收付凭证报销和留存等工作,容易给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留下安全隐患。第一,不相容岗位出现兼任现象。同一人身兼数职容易造成监督不到位,很可能会出现挪用公款、报销不规范等情况。第二,票据丢失或管理不到位。当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多时,单个出纳人员很难快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而且容易因为各类票据过多造成留存杂乱无章,容易出现票据丢失问题。不管是哪一种,一旦这个工作人员存在失职现象,很容易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2.2银行账户过多,加大了监控难度
由于企业不只是与单个客户存在合作关系,而且资金收付也不能采用同一个银行账户。因此,很多企业都会出现在不同银行甚至同一银行反复开户的情况,出现银行账户开设过多的问题,这会给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隐患[5]。从出纳人员角度来说,与银行业务往来是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基于银行作为资金支点,当企业在众多银行中拥有很多账户时,会给出纳工作带来较大工作压力,容易出现对部分不常用的账户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容易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利用这些账户从事非法经济活动。
2.3资金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占据国家企业总数98.5%,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60%的份额。但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方面较为欠缺,很多企业对资金安全管理没有实际认识,不重视甚至是从来不进行内部稽核工作。如不进行现金出纳盘库、不开展银行账目检查等,过于忽视内部稽核工作容易造成内部出纳人员联手作案现象,造成企业资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另外,领导层对资金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就会忽视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没有很好地约束和规范出纳人员的行为,出纳人员就算不敢从事不法行为也会出现一些在工作上偷懒的行为,也会给资金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2.4对出纳工作不重视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出纳人员,都应该正确认识出纳工作和资金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重视,加强各项工作管理。但从实际来看,很多企业存在管理者不重视、出纳人员认识不足等问题,会严重影响资金安全管理实效性。当管理者不重视出纳工作时,出纳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也会形成出纳人员、出纳岗位不重要的认知,给出纳人员日常资金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不配合出纳人员完成相关记录和核算工作。当出纳人员对自身重要性认识不足时,就会降低对出纳工作的要求,认为只要做好记账和算数等工作内容就算完成任务,但不会主动去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不能很好地参与企业资金管理,也会对企业资金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2.5缺乏严格的出纳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在出纳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出现对现金、银行票据等管理不严格的情况。第一,缺乏银行票据管理制度。有的企业没有结合工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购买、保管、领用、作废等手续,出现空白支票未作废未使用现象,容易出现员工乱报、重报等情况。第二,缺乏现金出纳管理制度。就企业来说,应保持流动资金与总资产的.合理比例,现金库额不宜过高,需要定期进行现金盘点,避免出现白条抵库现象。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很多企业对这方面不够重视,没有定期进行现金盘点,对白条抵库也不重视,出现财务内部人员直接用白条借款等情况,造成现金账目余额与实际库存不符。第三,忽视出纳工作监督检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会出现开子公司的情况,这时候容易出现出纳人员为了聘用公司利益忽视集团利益的情况,造成超预算,甚至是对不合理的收支没有及时上报给总公司,出现出纳人员与聘用公司联合欺瞒现象。
3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对策
3.1明确分工,强化资金安全防范
第一,严格落实职责划分,避免出现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资金安全管理职位设置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资金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企业必须将资金相关票据、收支凭证、债票债单等工作分割给不同出纳人员,严禁出纳与对账两个不兼容岗位合并,开展专人专职。第二,建立岗位轮换制。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在某个岗位存在过大权力或话语权,企业可以建立岗位轮换制和岗位责任制,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能够提升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精神。开展岗位轮换制则能够实现岗位间互相制约和监督,避免某些员工在岗期间出现对公司不利的行为,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制定3年一轮换的轮换机制,并进行每年强制休假一次,在该阶段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第三,严格落实职责划分,对各项资金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分。如不能让出纳人员经手银行对账单、不得出现兼职情况、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与资金结算稽核等工作内容分离开来。
3.2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加强资金安全管理
很多企业存在以零余额账户为基本户,再开设一些特设账户满足借贷、银行存款、资金收款、资金支出等需求,这就造成企业开设的银行账户过多。企业需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应该要及时结合自身发展状况进行不常用银行账户撤销,这样才能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减少资金安全隐患。如有条件,企业需要在开户时做好登记和备注,实现专户专用,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报警及与银行进行沟通,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做好企业资金安全保证工作。同时,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账内核算等工作,加强对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力度。例如,在资金收支安全方面,企业需要采用统一纳入财务账内核算的管理方式,减少报销差旅费、招待费、薪酬发放等活动设立的“小金库”,并严格审核各项资金管理环节。另外,企业需要加强对银行预留印章管理,提高管理层和员工在合理预算、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全体员工对出纳工作的配合度,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3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强化内部执行监督
第一,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企业资金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内部稽核管理制度,积极对重大资金付出展开严格审批程序和监控程序,这样才能提升资金管理质量。同时,要经常进行现金管理盘库,并抽查银行账目,确保每项资金支出都处于合理、合法定位,将职务犯罪的想法及时扼杀。第二,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为了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都按章进行,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企业财务要做好内部监督,对出纳工作每个环节都落实相关监督机制,决不能因为是同事就放松要求。而内省部门也要积极进行审计监督检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摆脱传统工作定式,更快、更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力量,开展更加专业的事后监督,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3.4提升资金安全管理意识,强化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领导干部对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为制定科学合理内部控制制度奠定基础,加大在资金管理方面人力、物力的投资力度,推动企业规范经营。首先,企业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亲自投入到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设中,让全体员工意识到资金安全管理重要性和内部控制重要性。为了有效落实各项政策,企业要实施领导责任制度,将领导人的绩效考核和内部管理质量相结合,切实推动各个岗位管理者参与到内部控制中。其次,资金管理报销实施分级授权审批制度。为了避免出现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企业要积极开展资金管理报销分级授权审批程序,让各级人员都参与到内部控制中,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操作技能和思想认识,能够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有作用。
3.5培养专职队伍,提升管理专业性
第一,培养专业队伍。出纳工作不只是简单的收付工作,反而会对企业资金管理进行直接操作,提升出纳人员的工作专业性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及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出纳工作,确保出纳人员能够完成各项资金收付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出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会、外出学习、出国进修等活动来提升出纳队伍的专业度,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工作潜力。第二,成立专门出纳管理部门。企业要积极成立专门的出纳管理部门,该部门共由3个岗位组成,分别是常数据统计分析员、人事管理员和内部稽核员,提升出纳的独立性,避免过多受到其他财务岗位限制,并将每次检查结果形成稽核报告,提升出纳各项数据的专业度。其中,数据分析员负责日常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及时核实可疑账单,说明企业每日资金流向,稽核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核并生成稽核报告,为出纳考核提供依据,人事管理员负责人事相关工作,如考核、薪酬、绩效等。第三,强化各项票据审核。企业应积极建立全套管理制度,对各项空白票据进行审核,放在票据遗失或被盗。在进行票据审核时,必须只能给有数据的支票加盖印章,空白支票必须审核、申请后才能加盖印章。同时,建立规范管理票据制度,实现各项票据妥善保管。
3.6建立风险管理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财务安全防范是实现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每个企业都应该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并落实各项防范工作。首先,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岗位分工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一人兼任数职的情况。通过开展分工明确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轮换制度来提升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其次,要建立有关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既要强化内部监控,又要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和人员行为,避免出现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再次,企业还要建立规范的投融资决策机制和集体审议联签制度,强化企业预算管理能力,提升资金科学规划使用效果,做好企业投资风险防范,将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最后,建立预警制度。企业需要对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预警,并积极制定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计划,引入“零库存”理念,为可能出现各项应急情况做好预案。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多渠道融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融资压力和提升融资能力,防止某个融资渠道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4结语
综上所述,出纳人员和工作在资金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出纳角度分析资金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企业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企业需要培养专业的出纳队伍和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全方位角度强化资金安全管理,才能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龙晓荣.集团化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xx(19):99-101.
[2]张雪艳.集团化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和优化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24):21-22.
[3]张创.基于出纳角度探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xx(20):71.
[4]刘晓岩.浅析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xx(17):133-134.
[5]周亦馨.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19):173-174.
出纳管理论文3
摘要:
出纳和会计都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职位,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出纳的工作职责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只有出纳做好本职工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让出纳这一职位在财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出纳;财务管理;企业
出纳在本质上也属于会计的一种,但其岗位职责却大相径庭,同会计相比,出纳的工作贯穿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亦是起点也是终点。并且出纳还要经手大量的现金,因此出纳工作者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树立责任意识,要遵守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企业规定进行财务核算,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以稳定进行。
一、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出纳的岗位职责
出纳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出纳负责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支付。第二点,出纳应代表企业到银行进行资金结算。第三点,出纳要对企业现金支出收入和银行业务往来进行每日记录和清算,确保其企业财务账单的准确性。第四点,出纳需对企业的现金、证券、印章进行妥善保管。第五点,出纳还要严格管理企业的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并单独设立登记本,促使企业其他员工按照统一的标准领用这些财务工具。第六点,出纳应在日常工作中帮助会计进行工作,清算企业资产,核对银行账单,及时找出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
(二)出纳的不可替代性
无论是在什么类型的企业中,出纳的作用和职责是不可替代的,并且一般人也没有资格胜任这个职位。我国会计相关法律规定:出纳职位不得由企业领导人的亲人担任。由此可知,出纳工作对企业的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会在财务管理部门中将出纳这一职位独立出来,以此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
(三)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出纳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和检验货币真假的作用,因此出纳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问题出现的概率。其次,出纳工作还可以审核企业的相关财务票据,保障了这些票据的合理性。此外,出纳还可以将企业财务上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财务部门领导,帮助其及时的做出决策。出纳的这些工作职责,都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因此,出纳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四)财务工作纪律的领头人
出纳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开端,不管是财务收入还是财务支出都需要经过出纳。出纳的基本工作职责就是收付现金和支出现金,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牢牢遵守着企业的财务纪律。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都比较健全,企业出纳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与财务管理法律规定不符的资金收支问题,这个时候,出纳工作者要坚守道德底线按法办事,确保企业利益免受侵害。
(五)出纳是在财务管理中的循环作用
出纳工作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开端点,同时也是终止点。出纳参与了企业财务工作的全过程,不管是收付资金,拨付款项,还是购买材料和设备、取得收入、回收账款,这些财务工作的流程都与出纳的工作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出纳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出纳工作的实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六)出纳的现金预算作用
出纳工作者还应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结合自身财务经验,对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企业的财务情况,帮助企业进行投资或是筹资,从而推动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例如:出纳可以预测企业在什么时间段内现金充裕,企业相关投资人员可以根据出纳的预测,提前确定好投资对象,使企业得到最大投资回报。反之,如果出纳预测到企业何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部门可以及时制定筹资方案,筹集缺少的资金,确保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生产。
二、充分发挥出纳作用的建议
(一)提高出纳人员的思想认识
一个企业想要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财务部门就是给予企业发展资金支持的部门,出纳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开端和起始点,出纳每天都会经手大量的现金,因此,企业要对出纳人员的思想道德提出严格的要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每个人都喜欢钱财,但要用正确的方法取得到它。企业出纳人员需要用恪守自己的本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财务规章制度,不要对这些钱财有非分之想。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如同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能中饱私囊损害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二)出纳在日常工作中要仔细认真,并加强自身学习
由于出纳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现金收支,任何一丝疏忽大意都可能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因此出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仔细,认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出纳人员要成为工作中的有心人,自身应树立责任意识,敦促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更加认真和努力。对企业每一笔现金支出和收入都要仔细核对,对于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要严格执行。出纳人员还要不畏强权,坚持真理,对于一些以权谋私的行为应严厉拒绝,自觉维护企业的相关经济利益。此外,出纳工作者还要在平时加强业务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企业也随之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业务流程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如果出纳工作者不进行改变,被时代所淘汰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出纳工作者要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财务管理工作发生的变化,并自主参加培训,学习现代出纳知识,熟悉现代出纳业务流程,使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出纳工作者才能在工作过程中更加顺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出纳的工作职责繁多,并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出纳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出纳工作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树立正确思想道德意识,并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以此来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学兵.浅议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商论,20xx(6).
[2]陈玲.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财会学习,20xx(7).
出纳管理论文4
摘要:在企业管理当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管理内容。在财务管理当中,出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出纳人员受到很多制约。银行出纳作为企业整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文章探讨了财务管理内部出纳控制的相关问题,首先,指出了出纳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出纳人员在财务管理当中受到的制约、银行出纳的主要流程、银行存款的计算机核算;最后,分析了银行存款清查等相关问题,旨在提高财务管理内部出纳控制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出纳控制;银行出纳;工作流程;银行存款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加强内部控制工作,首先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会计和出纳,其中出纳人员作为企业的基础员工,所从事的出纳工作是财务管理环节的重要一环,这是因为出纳人员和金钱直接打交道,直接处理现金业务和银行存款业务,并且还直接参与到货币交易当中,这就要求出纳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求出纳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做到面对金钱思想不动摇,严格按照企业的规定完成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①。由此可见,在企业的管理当中,做好财务内部出纳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鉴于此,本文对这一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出纳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出纳具有规范会计工作实施者的作用
通过对会计工作内容和出纳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出纳对于会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记录者。出纳工作单调而复杂,出纳人员每天都需要重复同样的工作,让人感到繁琐枯燥,但是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企业的运营也十分重要,帮助企业运营整理第一手资料。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每一项涉及票据的活动都需要出纳介入,这样一来,审核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就得到保障,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资金安全,是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②。
(二)出纳在财务工作纪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财务纪律和会计纪律位于首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两者都会受到出纳的影响,这是因为出纳负责企业的收款和付款业务。在现实工作当中,企业的收支情况和某些制度相违背的情形是存在的,这就需要企业的出纳人员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纪律③。
(三)出纳有利于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
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出纳工作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出纳工作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求出纳人员必须要符合标准,实施规范化的操作,这里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会计凭证的规范化,出纳人员一定要保证所有的凭证以及附件均真实有效,并经过会计的审核,整理完善,保证所有的凭证整洁美观。二是保证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可以帮助出纳人员核对没有账务情况,并且需要准备一个备查簿来登记使用情况,保证真实可靠。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④。
(四)出纳在沟通和协调当中具有重要作用
出纳是企业多种财务活动的总称,包括票据、资金、证券等的收付、保管以及核算等。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出纳与企业内外做好联系和沟通工作,而且每一个环节都会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做好出纳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企业的形象维护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一定要提高对出纳工作的重视程度⑤。
二、出纳人员在财务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制约”
(一)印鉴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分别掌管企业财务印鉴,只有在确定金额正确,用途正当的情况下才能加盖。监督审查制度规定了记账业务和现金出纳业务相分离,现金出纳人员不能压单,必须当天对报销单据等处理妥当。同时,需要对出纳移交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移交清单完整。另外,还需要对现金的账实情况进行突击抽查,防止出现现金挪用、保存不当等情况。
(二)现金管理制度和收入登记制度
一般情况下,企业允许的库存现金额度为20xx元,如果有超出的部门需要当天存入银行,以保证现金安全。对于有现金收入流入的情况,并且超出了限额,为了避免收取假钞,为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需要请客户将资金转入开户行。在报销费用时,报销人员一定要粘贴报销凭证,并经过财务部门分管经理审批之后才能报销。作为现金出纳人员,需要做到收支清晰,日清月结。主管负责人员需要对库存现金进行抽查⑥。在处理现金收入业务时,向对方单位开具收据时需要按照收据号顺序开具,并且在开具时需要认真审查内容,然后由出纳盖财务专用章,并索取回执单。
(三)支票控制制度和银行存款制度
现金出纳人员在使用现金支票时一定要认真填写各种信息,并交由财务人员审核。如果支票作废,一定要加盖作废章,并与存根附在一起,将作废支票销毁时,需要制作清单,交财务人员审核,并存档备查。企业在银行存款方面,要求所有的银行存款开户都需要有正规的批准,同时存款户的终止也需要有正规的手续。如果职员负责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管理和对账单调节工作,则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支出等业务,以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四)对外付款制度当企业发生对外付款业务时,需要由相关的经办人申请,并提交申请单,在申请单经过分部门批准、财务经理审核通过,并且也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付款。
三、银行出纳主要的业务流程分析
银行出纳的主要业务流程如下:第一,对财务审批手续严格执行。出纳人员一定要对已经审批的费用支付凭证、发票等进行仔细的核查,只有在票证满足经手人、验收人以及审批人同时签字的情况下,才能付款,否则不能付款。第二,对空白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进行管理。如果单位需要给客户付款,需要根据已经审批的事项,在转账支票上填写详细内容,如大写的年月日、客户留存在银行的单位名称、付款的金额、银行等,然后在支票上加盖财务章和法人章,并认真填写支票登记簿,最后交给客户⑦。在单位需要现金时,需要在现金支票上填写详细信息,同样加盖财务章和法人章,需要在背面背书,然后到开户行取款。第三,对于外地客户,需要电汇款项。电汇凭证和支票具有一样的作用,需要和支票一样详细正确填写信息,加盖财务章和法人章,在汇款时一定要及时,以免影响企业正常的物资采购。第四,处理付款方传递的承兑汇票。在对汇票进行贴现时,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就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般将汇票以背书转让的方式用来偿还客户的贷款,而不是直接贴现。
四、利用微机计算方式核算银行存款的收入和支出
(一)银行存款收入的核算
在核算银行存款收入时,明确“借”和“贷”:借:银行存款,贷:有关账户,主要是指现金、应收账款等。
(二)银行存款支出的核算
在核算银行存款支出时,需要和核算银行存款收入时一样,明确“借”和“贷”:借:有关账户(应付账款、工资、税金、管理费用等),贷:银行存款。总之,银行出纳的业务涉及到企业业务的多个方面,因此,出纳人员一定要认真记账,特别是在处理付款业务时,需要对相应科目的余额变化及时进行关注。
五、每个月末都需要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
每个月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正确分析出现的'意外情况。在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时,需要检查日记账和凭证、检查日记账和总账、做好账证核对工作、账账核对工作以及账实核对工作。比较常见的意外情况包括两种,一种是企业已经入账,但是银行尚未入账的款项。另一种是银行已经入账,但是企业尚未入账的款项。在处理应收票据时,一定要及时去银行进行验证,保证其真实可靠,并建立备查簿,做好登记工作,以免导致企业财产损失,保证企业整场运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六、其他业务管理
除了以上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出纳人员的工作还涉及到新开账户开户、旧账户年检、保障资金安全、新旧会计准则衔接等,这些所有工作都和银行业务存在密切的联系。总的来说,出纳人员就是把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化和精细化,最后与银行存款联系,随着这些工作总体只占财务工作的一小部分,但是仍然要求出纳人员具有较高的资金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还需要出纳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可以经得住金钱的诱惑,并熟悉各种会计准则,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出纳工作,使其井井有条,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结语
总之,出纳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每天都需要接触大量的金钱,如果出纳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做到清正廉洁的。因此,出纳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将清正廉洁作为自己的立业之本,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工作,维护企业的利益,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企业方面来说,需要重点加强对内部出纳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对出纳人员进行“制约”和“协调”,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甘志中.浅谈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纳工作的重要性及风险控制[J].现代商业,20xx(9):218
②周文.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xx(10):81-82
③韦佩琼.基于出纳交接流程挖掘技术及具体过程探析[J].财会学习,20xx(3):116
④邓辉.如何提升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品与质量,20xx(32):47
⑤曾伟,李晓梅.出纳在实施内控制度中的效果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xx(16):102-103
⑥刘敏.财务管理中出纳工作重要性的分析及讨论[J].全国流通经济,20xx,(18):98-99
⑦刘芸玲.从出纳视野探析高校资金安全管理[J].文史博览(理论),20xx,(1):74-75.
出纳管理论文5
【摘要】财务管控中的成本控制,能够提升企业运作资金的效率,提升对于各个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发现企业在财务管控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薄弱之处,及时采取高效的补救措施和手段,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强化和提升。因此,财务成本控制作为一个体系化发展的管理过程,需要具有完善的流程以及科学化的具体操作方式,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下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1引言
财务管理是在企业管理目标的指挥之下,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开展筹措、营运、投资和分配等具体活动,从而借助资金运作提升企业管理的效能。在现代化企业管理实务中,财务管理不仅需要关注其自身的效率、效能问题,同时,要关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财务成本控制作为一个体系化发展的管理过程,需要具有完善的流程以及科学化的具体操作方式,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有效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2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作用
落实财务管控中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提升企业运作资金的效率,发挥对于各个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
2.1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在具体管控过程中会借助成本费用指标的形式影响财务控制的方方面面。在成本费用目标的引导和控制之下,企业能够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在发生与预期目标偏差的成本使用行为后,能够及时展开纠偏的措施,控制成本风险,能够促进企业自身效益目标的完成。
2.2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耗材、耗费情况进行计算、调节和控制,从而能够发现企业在财务管控和业务发展上存在的薄弱之处,能够及时开展高效的补救措施和手段,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
2.3协调企业内部各方的利益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和方法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会出现沟通和协调的问题,挫伤了各个部门积极响应成本控制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造成企业整体利益的受损。而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系统则能够起到各个部门间润滑剂的作用,协调整体和部门的关系,在财务信息的沟通、反馈中协调各方的利益,避免出现利益冲突的问题。
3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3.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体系要把握住“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发展思想,能够做到全面统筹、详略得当。首先,财务成本控制必须做到全面管控,任何部门、任何业务环节和流程以及每个工作人员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做到事事控制、时时控制、处处控制。因此,在财务成本控制中,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解构,对涉及其中的资金流量、成本费用、收入以及利润等数据信息都要一目了然,并且能够加强控制。其次,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也有侧重性地对企业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一般性的财务项目,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则需要按照程序化的处理环节和模式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即可。
3.2日常和定期相结合
在成本控制的时间管理上,企业需要将加强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的统筹。日常控制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紧密联系,能够对企业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便于及时发现成本问题,尽早纠错,减少成本管控的成本。但是日常性的成本控制尚且存在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成本控制加以配合。定期成本控制则终于在期末盘点企业内部的资源情况,在间隔一段时间的例行检查中强化检查力度和效果,同时,其还能够帮助企业节省资源。
3.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定性化的成本管控能够从整体上把控好管理的质量,使其符合上级行政机关单位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定性化的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查,避免出现不符合行业制度和规范的问题;第二,对企业日常的成本管控活动轨迹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不符合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的情况;第三,对财务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核对和调整,使目标能够保持灵活性和有效性。定性化的成本控制方式能够保证企业在财务成本管控上符合行政机关的规定,符合企业成本控制的流程要求和设定目标。但是在精细化的管控中,企业仍需要加强定量化管控的方式,通过资金流动的量化监督和把控提升对于企业内部财务和业务过程的成本管理效果。
4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方法
4.1依靠制度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企业在财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使成本控制得到组织上下的认可。首先,企业在制定以及设计内部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之前,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此方面的相关要求,与国家的制度建设框架相吻合。其次,企业在制度设计中需要具有自身的创新性,结合内部以及外部的成本管控实际调整引用的成本管理制度,使其能够和企业环境、文化相互融合。再次,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制度内容需要涉及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既包括企业整体发展的成本规划内容,也包括各个部门内部业务以及各个流程、环节中的成本费用管控。同时,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要在以财务为中心的基础上,延伸到涵盖员工、工作过程的制度内容,使成本控制制度呈现体系化发展,在相辅相成的制度建设中提升成本管控的规范性。最后,企业的制度体系在建设完善之后也需要及时复查和改善,避免出现制度僵化等问题,在制度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留有一定调整的弹性空间,使得制度发展能够满足企业实践需要。
4.2依靠计划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定额控制法和计划控制法在财务成本控制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应用地位,都能借助精细化、明确化的资金流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成本的科学性。定额成本控制法目前已经普遍应用在成本管理实务中,通过制定合适的定额,引导和约束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及时调整实际成本费用与目标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管控好未来的成本超支风险。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对财务管控对象———资金、费用、开支、物料等制定科学化的定额,借助资金定额、费用定额、物料消耗定额等量化的指标规范企业的资金运作活动以及其他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环节,实现更加高效、快捷的.成本管理过程。
4.3依靠责任划分实现高效化的管理
财务成本控制需要各个部门、岗位以及个人的统筹,因此,上述参与主体需要了解成本费用的控制目标,在整体目标的分解中形成部门、岗位以及个人的具体化的工作目标,并配套确立相关的权责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第一,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划分好组织内部的责任中心,找到高效的责任承担者以及履行者,承担起管理执行和控制的职责。责任中心的个数、类型等建设内容应该依据企业自身的资源情况、人员管理状况以及现阶段的组织架构情况,在尽量避免过分改动的基础上划分好合适的责任中心。第二,在实际操作中,责任中心需要以自身为单位采用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收集在过往经营以及业务管理中形成的资金、收入、成本、费用等信息,并整理后及时、真实、高效地传递给上一级别的财务管理部门。第三,财务部门以及管理层人员需要对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情况展开定期的监督和考核,避免出现成本管控随意性、主观性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纠错,避免发生重大失误。
5结语
实现财务管控中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提升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提升对于各个管理环节的控制成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在协调企业内部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促成企业管理目标的达成。对此,在财务成本管控的具体实务中,企业需要从各个部门、岗位以及个人入手,细分财务成本管控的目标,并采用计划控制或者定额控制等较为科学的方式提升自身管理的效能,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对企业业务流程塑造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美华.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xx(12):174-175.
【2】江江.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探讨[J].财经界,20xx(4):194-195.
【3】徐秀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富时代,20xx(8):116.
作者:张金宝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阅读次数:人次
出纳管理论文6
一、小微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融资难度大,流动性不足
资金短缺一直是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小微企业成立大多是合伙人出资,出资有限且资金补充不足。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不足、信用评级不高,无法提供有分量的可抵押物,在贷款融资、民间融资方面很难通过贷款审核。小微企业在业务洽谈方面很难有话语权,前期支付以及后期结算拖拉,严重影响资金流动。资金流动性不足增加资金缺口,影响业务开展、公司运营。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小微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短,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经验不足,造成财务工作的混乱局面。很多小微企业都缺少比较齐全的内部财务制约制度、审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会计清查制度、财务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较为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受合伙人影响较大,随意性大,经营管理过程比较松散和主观,权责不明确。
(三)财会人员职业素质偏低
小微企业专业财务人员配置不足甚至不配置,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企业合伙人财务管理一把抓,或者把全部的财务工作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启用管理层的亲属,或者找兼职会计员做账。财务会计人员没有经过比较专门化、系统化的专业培养,不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不持证件上岗的现象非常普遍。财务人员无能力从事深层次的财务会计工作。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现代企业管理注重信息化建设,注重在财务数据分析,通过科学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小微企业低成本运营,对于企业财务信息化、互联网工具运用软硬件投资不足,财务数据专业、科学分析不足,与外部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流有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也影响到企业财务运作。
二、解决小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多种融资方式结合,解决资金缺口
首先,完善内部管理,专研产品,开拓市场,获取更多的投资支持。小微企业要从根本上走出资金困局还是得靠企业自身盈利,为企业发展不断补充资金。而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外部投资。其次,小微企业自身应加强信用意识。企业信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担保。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不去故意拖欠银行的贷款,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维护企业信用才能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从而得到及时有效地金融支持。最后,充分了解国家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争取国家融资、担保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应主动建立与中小企业局、金融办公室、金融超市等相关部门联系,了解相关政策,最大化利用政策支持。
(二)完善财务制度
小微企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在国家会计法规规定基础上,制定本企业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完善投资制度、结算制度、报销制度、票据印章管理制度、权责制度。通过健全的`法规制度促进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明确权责,降低财务管理受管理层主观意识影响。在规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开公正,不讲私情。小微企业管理层应当从企业利益角度考虑问题,以身作则。
(三)提高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加强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影响企业信誉和未来发展,影响经营决策和资金筹集使用。小微企业管理者应看到科学专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带来的作用,注重财务专业人员培养,引进高素质财务人员,保证各项财务会计规章制度的落实。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也可通过与专业化第三方财务管理机构合作。小微企业在选择第三方财务管理机构的时候应选择专业性强,服务全面,沟通顺畅,所提供数据科学、真实、有价值的财务管理公司,在签订外包协议时候明确财务外包公司的权责。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投资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小微企业应尽量加大网络化硬件投资力度和引进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信息化分析,得到专业、科学、真实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准确、及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通过专业数据分析方法体现问题、查找原因,为制定工作目标、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小微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为企业运营管理顺畅进行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企业长久健康发展。
出纳管理论文7
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成长迅速。由于适应能力强、发展空间大等优势,小微企业在各行各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但是,特别是21世纪以来,许多小微企业由于生存时间过短,发展过程中问题太多,其中财务管理问题尤为严重,不能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因此,通过分析小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思考良策,十分必要。
一、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工作是小微企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小微企业企业管理更加注重效益,工作重心从生产管理转向财务管理,体现着企业的进步。财务管理有助于小微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小微企业的兴衰成败。
二、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外部问题
1.政策支持缺乏。世界各国通常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以达到扶持小微企业的目的。但是,我国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导致小微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必要的法律保护不够。我国对国企实行大规模的优惠政策,而小微企业一般都是民企,很少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严重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2.融资难度大。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筹集大量的资金以维持日常经营。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但是面对成本提高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小微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资金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小微企业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内部问题
1.财会人员业务能力偏低。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财会人员业务能力偏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的现象。多数小微企业财会人员没有参加过系统化、专门化的会计教育,一切听从领导,更新知识的主动性缺乏,财会人员技术操作能力低,这些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者的决策需求。
2.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不足。小微企业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企业,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很多小微企业没有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内部审计部门,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领导者通常采取集权制,凭借经验进行管理,易导致决策失误。
3.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意识缺乏。很多小微企业缺少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缺乏约束,随意性较大。有的小微企业虽然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但许多是家族式企业,亲情和人情大于制度。此外,小微企业的财务部门设置相对比较简单,一人通常身兼多职,很难相互监督制约。小微企业领导者通常更加关注销售量的增长以及收入的上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财务人员当成记账人员,没有把财务管理上升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
4.资本结构不合理。小微企业要成长,采取负债经营策略不可避免,小微企业一般资产负债率偏高,如果债务资本运用不当,可能使企业潜在财务危机随时爆发。有些小微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很多投资为短线投资,多数小微企业规模较小,融资能力差,多为民间贷款或银行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总想以最快获得效益为主,以减小自身风险,没有试图扩大企业规模或者促使企业产品多元化。
三、解决小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外部环境
1.取得政府支持。政府应制定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筹资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对小微企业提供有效性支持与保护。
2.努力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1)多举措解决贷款难题首先,积极与银行沟通交流,促使银行全面了解企业,改变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偏面认识。其次,与担保机构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由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最后,注重诚信建设,小微企业应按照银行的规定进行贷款,提供有效担保,及时还款付息,同时诚信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提升实力。
(2)积极促进筹资多元化小微企业应很好地研究和利用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融资平台,条件成熟时可积极争取上市融资;民间借贷机构是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的补充,民间借贷机构的合法的投资经营行为受国家法律保护,能快速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一直十分重视,采取多项措施予以扶持,小微企业应认真研究并有效运用政府的扶持政策,争取到各级财政的支持。
(二)加强内部建设
1.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小微企业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财务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鼓励财会人员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以便提出合理的建议;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2.改善管理模式,转变管理观念。小微企业财务管理要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层面,建立起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企业的领导者,改变家族化管理模式,决策前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切忌主观臆测。建立起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3.强化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意识。设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岗位权责分明。领导者要更新观念,突出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把财务管理上升为管理手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4.改善资本结构,正确采用投资策略。树立全局观念,合理利用资金,注意防止资金的不足和闲置,注重长期效益,合理运用负债资本。对有意向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的项目要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总结小微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财务管理问题是其发展道路上一个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小微企业财务着一定的难度,加强会计处理工作优化是企业会计人员当前开展会计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首先,会计人员应当加强对新会计准则中的融资租赁内容的研究,明确融资租赁工作的根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积极从承租人与出租人两个角度展开具体的会计处理措施的研究与制定。此外,会计人员还应当在实际的会计处理工作中加强工作经验的总结,不断实现融资租赁中的会计处理水平优化。
【出纳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财务管理的论文09-23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07-20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07-28
财务管理的论文3篇09-25
财务管理论文11-03
财务管理的论文15篇09-23
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论文07-28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02-28
管理系统设计论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