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14 19:36:34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1

  【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

  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

  实践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

  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分区地理南方部分的核心章节。内容丰富,容量也很大。又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苏州正好位于本区,也有利于乡土地理的教学。

  【学生情况】

  很多学生虽不是生于本地,但成长在本地。因此对本节内容情感上很有亲和力。对许多场景也

  身临其境。比如京杭大运河,很多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学习的动力会提高很多。但本节内容要求的

  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则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能够结合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教学难点】

  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课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有诗赞“烟花三月下扬州”。无论是苏州、杭州还是扬州,它们都在我们今天要讲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导入

  播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景观图片,并作适当讲解。

  欣赏图片

  初步建立对长三角地区的感性认识,为后面内容铺垫。

  江海交汇之地

  动态出示长江三角洲区位图,提问:

  1.说出在本区交会的江海名称并能在图上明确指出

  2.标出本区的大致范围,并能简单描述

  3.评价本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看图思考,逐步完成练习

  训练的学生的读图思考能力,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过渡

  长江对本区的影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豪不夸张的说,没有长江就没有今天的长三角地区,而且未来还将继续影响着本区的发展。从自然的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就是长江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从人文角度来说,长江为本区的发展提供了太多的助力。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动态演示长江对本区的影响示意图,提问:

  1.分析长江对本区发展的影响(结合地理填充图册)

  2.举一反三,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读图思考,完成练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课时

  过渡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展示长三角城市群分布图。

  2.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条件和人文条件线索图。

  3.展示沪杭同城效应示意图

  提问:

  1、分析成为我国最大人口城市群的原因。

  2、上海作为核心城市的作用

  3、分析区域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读图1,感受最大城市群的魅力

  读图2,寻找信息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渡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1.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图,点击链接让学生观赏经典旅游景点。

  2.展示长三角地区人文景观图、文字资料

  提问: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图片欣赏、文字阅读

  分析思考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长三角地区物产丰富,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城市,交通和文化的发展。21世纪的长三角地区发展更为迅猛,其经济和城市发展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作为长三角人民的一员,衷心祝愿长江三角洲永远兴旺。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记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3、通过阅读闯关东来了解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情况。

  4、了解长春市、沈阳、哈尔滨等东北的主要中心城市,掌握它们的.工业优势,比如长春市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等。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难点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的分布

  教学环节

  导入:播放《家在东北》音乐,这首歌激昂欢快,催人奋进,从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学生倾听、歌唱《家在东北》欣赏东北地区的图片。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对课本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1—35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合作学习

  1、鄂伦春族含有“使用驯鹿的人”“山岭上的人”的含义,赫哲含有“下游”和“东方”之意,参照6—6和6—20图,分析导致这两种民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举例说明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

  拓展延伸

  地形、气候、交通、经济等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请分析上述因素对东北人口分布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3

  【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及其计算方法与应用。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学生特征分析】

  前面学生已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黄赤交角的概念,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还存在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过程方法:

  运用地球仪,自制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师生互动讨论、辨析疑点和难点。

  情感态度: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及地球仪,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由黄赤交角说开去,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实验演示)演示地球在不同的公转位置上,用激光笔模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让学生初步感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再通过地球公转Flash的演示,更加准确的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并且绘制出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图。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移动是了解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基础,利用上图,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直观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移动。例如国际儿童节、今天、元旦等。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2)太阳高度的大小

  (3)正午太阳高度H通过周日视运动图来解析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是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利用周日视运动搞清楚了日出的方位,日落的方位,正午太阳的位置与高度,学生很容易接受。)

  在认识了解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之后,利用教材中现有的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根据学案中的要点,分析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并且总结归纳正午太阳高度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

  【合作探究】

  据上图,分析并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日期

  直射纬线

  H为90°的纬线

  H达一年中最大的地区

  H达一年中最小的地区

  春秋分

  夏至日

  冬至日

  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2)季节变化规律:

  【教师总结】

  总结学生最终的讨论结果,并及时纠正,最终用坐标图来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特点。

  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师生得出了如下结论:

  (1)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靠近时变大,远离时变小。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用特殊值代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最终得出公式:H=90°-d(d表示直射点和所求点的纬度距离)。并且以上虞(30°N)为例,计算上虞春秋分,冬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太阳高度达一日中最高时,为地方时12点;

  (2)确定房屋的朝向;

  (3)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

  (4)楼间距问题;

  (5)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皆为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用示意图来解析生活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用光照图来解决确定房屋的朝向、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楼间距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等问题是地球运动常考的知识,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及相关图示的运用,让学生更为直观,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应用这个问题,也解决这一常考的知识点。

  【随堂练习】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及调整问题,直接考察对正午太阳高度的理解及应用的能力。

  【小结】

  本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4

  题学习目标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

  3、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学 习 过 程自主空间一、导入(复习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居第 位,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因此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 ____、_____和建筑用地。3.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中,_____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_____和_____所占比重相对较小。我国______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______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4. 我国用世界上 %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的人口。1、中国陆地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2、中国人口为多少?人均土地面积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课本上介绍了哪些类型?学习目标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学 习 过 程自主空间一、导入(复习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三、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和低缓的地区。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

  2.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和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的减少而变化。

  3.林地主要集中在、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的山地。东北林区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使耕地、林地、草地等遭到哪些方面的破坏,程度如何?

  怎样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在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和个人)

  1.下列地形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的是( )

  A.大兴安岭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3.我国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

  ①东北地区 ②东南丘陵地区 ③西南林区 ④经济发达地区 ⑤人口稠密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

  4.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

  5.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盆地边缘 B.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河谷和低缓丘陵地区

  C.新疆、东北边缘地区 D.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6.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 )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7.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8.我国人地关系的突出矛盾是(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和投入资金很大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土地的承载量已远远超过其持续发展的极限值我的收获: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把目标定位在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显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在指导学生西双版纳的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尝试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想和健全人格,实现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教法分析

  教师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景观图,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可持续发展观的渗透教育。

  学法分析

  新教材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体现此教学思想,本课主要设计以下的学习方式:

  1、学生通过读书,读图,尝试独立地从课文和网络中获取地理信息。课堂上启发学生与教师互动,思考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完成课题。

  3、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动手指导学生从网络,报刊中获取知识,并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加深体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运用景观图片等资料,说出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并结合案例资料分析说明傣族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阅读有关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归纳西双版纳旅游业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

  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和交流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

  教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制作的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图片和傣族民族音乐。

  [引言]这些优美的画面和旋律把我们带入美丽而神秘的西双版纳,今天我们常州地方旅行社,设想为我们常州市民开辟西双版纳新的旅游路线,那么,他们需要更深入的了解版纳,该如何进行呢我们就跟随他们一起来到版纳看看他们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讲授新课:

  首先,他们请西双版纳旅游局为他们介绍版纳的旅游资源。请准备的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讲解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需要西双版纳地方旅行社的合作,请他们为此设计旅行线路和安排。同样,邀请他们进行展示。

  两组学生代表各自展示小组设计成果。请考察团评价。教师也参与评价。

  接着,西双版纳政府为了欢迎考察团,他们为此对本地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介绍并展示近几年版纳经济的发展。

  同样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和交流。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

  最后,请考察团发表自己的看法,述说自己在考察时发现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对刚才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展出路。

  问题:西双版纳旅游业出现下滑的趋势,请我们现在的各方人士为此献计献策。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高招,提出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绿色旅游,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总结升华:

  在学完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后,思考:

  ⑴请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疑问的提出,然后进行解决。

  ⑵请学生谈谈西双版纳吸引自己的地方

  ⑶从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中,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我们常州旅游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教学反思

  纵观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它与我们大多数教师目前采用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有显著不同。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

  本节课堂教学设计围绕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发展。一开始,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本区有哪些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等等,而是首先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基础上列举出他们知道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由此获得更多真实的,感性的材料,丰富关于西双版纳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依据展示信息深入讨论旅游经济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为常州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2、教学组织形式不只是大班集体讲授,还有全班集体研讨,小组合作探究,个人独立研究等组织形式

  在本课教学中,有大班集体讲授,如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归纳旅游业发展对常州的借鉴并交流观点时为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研讨相结合;在收集,分析地理资料研究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时为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学以致用解决地理问题时为个人独立研究。多种组织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获得了地理知识,发展了地理技能,锻炼了地理思维能力。

  3、教学材料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课所使用的教学材料除人教版教材提供的材料外,还有教师共同课前收集的真实材料,以及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从网上搜集的资料,因此,教学材料显现出相当的开放性。这些生动鲜活,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分析讨论材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把握地理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教学活动不只是局限于课堂,而是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

  在本课最后,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些便于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拓展活动,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延伸到了课外。这些拓展活动紧紧围绕本课主题――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而设计。这些活动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制作地理海报,地理公告板,地理展览,地理宣传小册子。发表地理小演讲,参与家乡旅游业的建设等等,不同的形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拓宽了渠道,提供了机会。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6

  一、教学内容分析

  黄河的奉献与忧患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内容。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对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地了解了学习河流的'概况的方法和步骤,并已经在了解长江时加以实践。现在应用到黄河概况时应该轻车熟路,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落到了黄河的奉献和忧患。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相关图片,能够概括说出黄河的贡献;

  2、结合相关资料及实验,能够说明黄河主要忧患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分析人地关系中突出问题的方法,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黄河源流概况,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六、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相关动画,水、土壤、覆盖小草的土壤、透明杯子等实验器材。

  七、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环节一:感黄河(欣赏)

  配《黄河大合唱》背景音乐,对应上、中、下游出示黄河各流域景观图片

  观察景观图,描述感受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过渡

  讨论: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出示黄河景观图

  通过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环节二:颂黄河(奉献)

  配朗诵《黄河颂》,对应地理位置依次呈现黄河流域水利工程、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灌溉平原的景观图

  观察景观图片,尝试概括黄河的贡献

  提供景观图,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理解黄河的奉献

  过渡

  黄河既给我们带来了无私的奉献,同时,也是一条害河

  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

  环节三:忧黄河+治黄河

  提供资料:黄河的“血样”──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样标本;

  黄河的“化验报告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

  提供有关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资料和下游地上河的视频,“黄河的忧患图”、“中国地形图”、“黄河中游某地的年降水量图”

  思考并讨论:黄河中游为什么泥沙剧增?下游为什么流域面积狭窄?并无大支流汇入?

  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思考: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症状?

  再读“黄河的忧患”图

  (小结 拓展)

  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节所学的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黄河,还可迁移至其他河流

  归纳“会诊结果”,并对症下药,完成表格

  八、板书设计

  黄河的奉献与忧患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7

  教学设计

  课题星球20xx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海洋利用与保护》

  教材分析

  从整本八下课本来看,海洋利用与保护是简单部分,了解中国的海洋资源及其利用、保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教材以歌曲《祖国的海洋》导入,体现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中安排了课内活动和课外延伸活动,体现了新教材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海洋利用与保护是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和解题能力。本节课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让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树立地球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积极面对目前的海洋环境问题,出谋划策,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表等有关资料说明我国海洋资源类型、分布和资源的开发。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我国海洋环境受到的危害及其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及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学习了解,激发学生“保卫蓝色国土”的决心以及环保意识。同时利用各种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我国所面临的海洋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1、激趣导入、营造氛围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和众多的岛屿。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海洋的利用与保护。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齐读)运用图表等有关资料说明我国海洋资源类型、分布和资源的开发。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我国海洋环境受到的危害及其保护措施。师:其实我们班级的好多同学对海洋有一定的认识,他们是通过一部动画片了解了海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这部动画片的名字是?(海底小纵队)好,那我们一起重温童年时光,让海底小纵队带领我们完成今天的学习吧。播放<海底的小纵队>,导入海洋资源及开发:以熟悉的动画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创设情境,进一步的构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师:人们是如何利用海洋资源的?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海洋产品。(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生:食品工业(波力海苔、鱿鱼干)、工艺产品(珊瑚耳环、手镯)、医药产品(鱼肝油)·····师:那么我国辽阔的海洋中到底蕴藏着哪些资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体现地理学科的生活性,凸显好奇心、观察力、思考力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海洋资源及开发

  (1)海洋生物资源师:指导学生读图10-2-1,找出烟威渔场、舟山渔场、北部湾渔场及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南部陆架渔场,说说其主要的鱼类资源。生:学生代表指出图中位置并回答。(教师及时评价)师:读图可知,中国的四大海产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中国最大的渔场是位于东海的舟山渔场,它有长江入海带来的丰富有机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了大量鱼类的`到来。同时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有利于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天然的海产品产量已经不能满足众多中国人民的需求,因此,海水养殖业迅猛发展。(山东半岛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师生互动:联系生活,说出莆田市的鲍鱼养殖、海带养殖、紫菜养殖、海蛎养殖、淡水鱼海鱼养殖等,说说莆田市代表美食:兴化卤面、海蛎饼、葱爆海蛏、鲍鱼排骨汤等,到处可见海鲜的身影。师:这些美食的烹饪,有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海盐。形象化理解再识记,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并且联系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丰富的彩色图片,既形象化还原生活,唤醒学生的记忆,也有利于学生的互动,体现地理学科的生活性。

  师: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海水,现已确认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目前,我们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了海盐、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海洋化学资源师:指导学生读图片“中国的盐场晒盐”景象,完成小组活动:找出长芦盐场。结合气候条件,说说我国北方沿岸滩涂盐田集中分布的原因。生:北方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进一步掌握化学资源的内容,由抽象到具体,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感受主动思考的幸福。

  (3)海底油气资源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了解中国的海底油气储量和开采量。空间资源:海上机场,海上娱乐空间,海上建设空间等。补充日本的“巨大睡莲”状水上迷你城市。

  (5)航运资源:各港口之间,承担着中国进出口物资70%以上的航运任务。中国的沿海港口众多,把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区域联系起来。

  (6)景观资源:广阔的海洋和风光绮丽的滨海地带令人留连忘返。充分利用大海的自然风光,开发海滨旅游,也是人们利用与开发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图解千文,采用形象化的彩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化解了学生对海洋资源的陌生感,突破了分析难点。

  师:随着陆地自然资源日益匮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海洋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师生:共同学习“发展海洋经济”师:联系生活,福建省作为一个沿海省区,可以如何发展海洋经济?师: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播放<海底的小纵队>)从海底报告,我们知道了:由于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过度利用、某些海洋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当、陆源污染物排放、船舶及海上机械溢油、人工废弃物倾倒等原因,使得我国部分海域海水遭受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枯竭、赤潮与海岸侵蚀等灾害频发。承转过渡,构建知识体系。学会积累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本节课的高潮,视频的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环保观念,为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师生:读图,总结海洋污染问题。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弃物和受到污染的河流。其中石油污染最严重。而且海洋污染可能引发赤潮。还有海岸侵蚀、生物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退化等海洋环境问题。师: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任重道远。我们应该找出问题的产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损害,还给人类一个健康的“蓝色海洋”。联系生活常识,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保护海洋环境,体现地理学科的科学性。

  生:小组合作探究,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环境(收集资料,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整理成小短文,在班级内交流。)师: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防止海洋污染;加强立法管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宣传;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以学生的精彩展示结尾,再一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

  师:(课堂总结)海洋资源丰富多样,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藏。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未来人类并将向海洋进军,所以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进取精神,进行理想与情操的教育。

  当堂检测、巩固升华详见PPT

  作业布置、巩固新知《地理填充图册》P34-36《顶尖课课练》P45-48

  板书设计

  第二节海洋利用与保护生化油空防休物学气间污渔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知识、图表的前后联系,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主的参与的教学中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课堂氛围来看,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他们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地理事物进行列表总结,使知识更为系统化。同时,我通过精选一些案例,如:石油污染图片、赤潮形成,鱼类衰竭资料等,学生可以自主的探究案例中所隐藏的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看似不足,这主要是我在调控过程中把握得不够好,特别是激励性措施不到位,这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与此同时,我也深深感悟到: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导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发展。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清水资源现状,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的意识,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②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③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④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走访调查,使生活中的'地理与书本中的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严重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是否相同”,培养质疑、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用水的资源观,培养水资源保护意识。

  3、重难点的突破

  重点: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建设。

  ②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利用意识。

  难点:调查、整理资料,表达能力的提高。

  突破在于通过活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活动

  1、学生搜集区分有关水资源的名词。

  2、学生表述水资源的现状。

  3、调查家乡关门水库。

  4、学校、家庭用水调查。

  三、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师:(组织教学)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有的还准备了表演。现在,先看一个表演,你们会猜到什么呢?

  送水者(姚运刚):一学生头戴赵本山式的帽子,走着赵本山式的步子,肩上扛着纯净水桶,从一侧走向另一侧,口喊:“送水、送水、送水喽!”(学生能说出与水有关)

  (从生活身边的地理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直奔主题。)

  师:看,生活水平提高了,连水都成了商品。水一旦被人类利用了,就成为了资源。本节的课题就是(板书)水资源。

  师:今天就让我们以书中的内容为线索,以我班同学搜集、整理的内容为骨架,说说你们的心中所思、所想。你们准备好了吗?

  (给学生适应的时间,作好准备)

  生:准备好了。

  主题一 水是宝贵的资源

  师:现在请第一组同学上场。

  冯凯:我们收集了有关水的一些名词。觉得有很多同学可能对本节的课题“水资源”与平时媒体中常谈到的“水能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区别产生了兴趣。

  孙飞:从广义上说,水资源是指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我们平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水能资源通常是指河流或潮汐运动产生的能量。它是从能否发电这个角度来说的。水利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可供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用水。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和牲畜。

  5、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6、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歌曲《青藏高原》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

  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解析学习目标,即知识要点:青藏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人口、民族,农业情况、能源矿产、交通等知识点,要求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技能与能力要求: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①结合课本第87页图4-21“青藏地区”图,完成第87页活动题1-6,了解本区的基本情况。

  ②先通读课本相关内容及教材中所配的各种图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划起来;再结合教材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

  ③要求:思考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工农业、交通等各种地理事物的特色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无联系?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3分钟左右)

  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导学练习。

  教师巡视,督促个别学生进行自学,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在预习情况,为下一环节的精讲做好准备。对一些速度快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表扬与鼓励,催促一些较慢的`学生抓紧时间。

  布置一些已完成任务的学生思考: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工农业、交通等各种地理事物的特色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无联系?

  [教师精讲](18分钟左右)

  1、结合板图,让学生指出本区的位置和范围,特别是本区重要的界山。

  2、面积、人口、民族与宗教的内容,由几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得出本区特点:地广人稀。多媒体展示本区的一些宗教图片,如雄伟的布达拉宫、信徒朝圣的景象等。

  3、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工农交等生产、生活情况,主要通过学生说出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内在关系,教师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逐一展现;并在板图中由学生指出相关地理事物,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指的是哪三条江,青海湖、察尔汗盐湖、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铁路、中尼公路等。同时,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如青稞、藏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牦牛、青藏铁路沿线风光等。

  课后小结

  结合学习目标,将板书中的划线部分内容删除,让学生一起再填一遍,进行总结。青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适应当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生活不能离开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板书

  青藏地区

  1、位置: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

  2、范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的西部

  3、面积和人口

  4、民族和宗教

  5、自然环境特征和工农业生产、生活情况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1.使学生了解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国我解决水资源的对策。

  2.本节课通过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了解,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1.通过提问和作业来了解学生的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课堂内容。

  2.通过学生前面所掌握的我国的气候、河流、降水等知识来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本节难点在于学生如何结何气候和降水来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的现状。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3、如何节约用水。

  技能: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一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3、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气候、降水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辽阔的疆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国士的辽阔和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其分布。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性非常强,是学生较为全面了解我国自然国情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我国较为全面和基本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为今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第一章的基础,也是本册书的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知识基础性强,加之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所以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和接受较为容易。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国士的辽阔和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其分布,其知识特点表现为较强的记忆性,理解性的知识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对一些常识性、基础性地理知识的识记上。学习的重点在于迅速识记相关地理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尽可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到随堂识记,牢固记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了解我们伟大祖的优越位置。

  2、认识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疆域和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能力目标:

  1、能通过地球仪,找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能说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及其位置。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认识和识记。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12

  一、激趣导入: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雪景搭配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图表选择上主要是景观图,比较典型的北方雪景的图片)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二、自主研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0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并在课本上勾画:

  1、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沿着地理分区界,描出北方地区的范围,画出大兴安岭、乌鞘岭、秦岭、淮河等地理事物。

  2、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写在旁边。

  3、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主要的地形类型,画在课本上。

  4、结合地理图册15页中国温度带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主要的气候,画在课本上。

  5、结合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找出

  北方的土壤,画在课本上。

  同学们找出来以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画重点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评价同学们的讲解。

  讲解气候的时候加入课本10页的活动,读图6.5小组完成以下内容:

  1、观察气温曲线,找出三个城市气温高的月份和气温低的月份;观察降水量柱状图,找出三个城市降水量多的月份和降水量少的月份,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组完成后,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

  板书:一、北方的概况

  1、范围及行政区

  2、地形

  3、气候

  4、土壤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的自然特征,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合哪些农作物的生长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12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内容并画在课本上:2、讨论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的条件

  有哪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同学们找出来了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画重点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评价同学们的讲解。

  过渡:春旱是影响北方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春旱呢?请同学们完成课本12页的活动题。

  板书: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1、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2、问题:春旱

  3、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研讨记录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认识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图文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通过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不断地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貌景观。

  教学难点: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

  新课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时给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图片和鲸鱼沟及其周边的景观图片)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文明的摇篮

  1、位置和范围

  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在图中圈划出以下地理事物:

  (1)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秦岭。

  (2)黄土高原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渭河和西安,知道本地区的位置。

  1、学生完成以下填空。

  填空:黄土高原

  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2、学生在图中重点圈出秦岭和渭河以及西安;明确西安(包括灞桥)的位置,知道西安(包括灞桥)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逐步渗透乡土地理的知识,明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

  请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2、(1)黄河

  (2)疏松、渭河

  (3)社稷坛

  黄帝陵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请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灞桥周围的窑洞景观,并分析居住窑洞的优点。

  学生阅读p25活动题,观察图文资料,完成各题。并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结合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过渡: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xx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这些黄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提出了许多的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风吹来的黄土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的相关内容。

  活动:2、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1、学生阅读文字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得出结论。

  2、同时,也可以分析出本地区的黄土来源。

  让学生运用地理观点解释地理现象。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过渡:黄土高原最突出的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其表现形式是广泛分布的塬、梁、峁、川等黄土地貌景观。展示白鹿塬和鲸鱼沟的图片,并结合图6.29和图6.30,试解释这些黄土地貌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并体现它们成因上的联系。

  探究·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领悟这些这些地貌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得出相互关系。

  关系:塬--粱--峁

  沟谷-----川;

  培养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得出结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与范围

  2、古代文明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黄土地貌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教学反思:

  略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

  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

  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

  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6.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7.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谈话教学模式,比较法,发散思维,归

  纳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

  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第1页/共5页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主要问题设计[导入新课]

  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一块儿复习四

  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从而引出课题。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地形。(读图、思考,在自学基础上生与生、

  师与生交流)

  ①本区的位置特点及主要地形。 ②本区河流、地貌、自然景观有何特点? ③分析原因。

  ④完成活动1和2(课本第12页) 2、拓展思维:

  ①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②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盆地边缘)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提问:回答:

  第2页/共5页

  1.本区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东西方向山脉?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特征包括?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5.东西向降水差异使本区

  自然景观出现什么差异?由东向西由草原递变为荒漠●板书设计

  ●练习:《十分钟掌控课堂》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让学生计算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差异。根据第一册书所学

  “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从而引入课题的学习。

  [讲授新课]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读图P13 5-17,思考后,生与生交

  流,师与生交流)

  1、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2、本区气候特点。简单分析成因。 A地势高,气温低。

  B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

  第3页/共5页

  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3、高寒的区域自然特征出现的现象(课本P14活动2) 4、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无影

  响。(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读图P15 5-21,思考后,生与生

  交流,师与生交流)

  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

  三河牛。

  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

  畜种。

  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不是。分布面积

  小,分散分布。)

  ②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西北地区的农业

  区:灌溉水源丰富。)

  (青藏地区的农业区:热量条件较好。)

  4、完成P16活动1(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

  最后教师总结。)

  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

  第4页/共5页

  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成因:

  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活动2(由生交流完成)

  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

  通过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学习,试着从不同的事物中找出相

  同(或相似点),从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

  练习:《十分钟掌控课堂》

  第5页/共5页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设计07-04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1-05

地理《农业》教学设计04-02

地理课的教学设计04-02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03-13

地理教学设计15篇02-07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02-04

地理《农业》教学设计 (5篇)04-03

地理《农业》教学设计 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