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总结

时间:2023-02-26 11:26:21 心理学 我要投稿

社会心理学总结6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心理学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心理学总结6篇

社会心理学总结1

  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一句话,就是培养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她想成为的合格的社会人。其实在内心里面,孩子都是自己家的,但在社会看来,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社会的.,孩子长大成人离家以后,她有了独立的家庭,就是社会独立的家庭,我们的长辈,通常对自己的孩子抓的紧紧的,担心这担心那,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的期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没有给她们充足的自由和空间,更是给了她们太大的压力,造成了与孩子之间的隔阂。通过学习,这个收获就足以让我受益终生,更加明确和孩子之间如何相处,也更早地让孩子独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增加她们的能力。

  李英老师讲课生动,用各种事例让我们更快的掌握,并且更好地结合到工作当中,在车间组织活动中,也应用了心理学的一些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带动员工;对思想偏激的员工也给予更多的关注,多与他们聊天沟通,在日常关注中一点点进行思想渗透,让员工能够与车间的管理工作合上拍。

  学习使人进步。通过这两期的学习,三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提升了自己,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和工作生涯,都起了很好的助力作用,感谢仁爱心理培训学校的精彩安排!

社会心理学总结2

  心理学这一名词,对于我而言,已不再陌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了解不断增加。

  作为师范生,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对于所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来说,也是重要的与终身的必修课程,学习心理学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明确各专业活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有利于自我教育与良好个性发展;

  3.掌握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能;

  4.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保持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人的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可见,我们正常的心理功能离不开我们的'社会实践。而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所以我平时要有符合实际的计划和目标,用行动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水平。大学可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多,我总不能将其浪费于睡懒觉、玩游戏等。这需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否则只能浪费青春罢了。

  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如何提高良好的记忆品质。通过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增强记性,防止遗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过分紧张疲劳,要劳逸结合,兼顾娱乐,学会放松与缓解压力;增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不受定势的干预,大胆的发散思维。

  在除了学习课本内容,张老师还给我们观看《心理访谈》的节目,丰富了我的认识。同时,这些节目都是关于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告别依赖、面试技巧,有关的心理专家给了很多方法及建议。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值得我学习借鉴。

  总之,心理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社会心理学总结3

  跟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社会心理学至今还是没有一个为所有的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是首先,我想谈谈我对它对理解。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和环境的互动,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心态和行为总是收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阅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有你新的方法去观测人和理解人,从而更加准确对理解人们行为对意义、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种观测力和理解力对于我们即将踏上社会之路的青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学。同时它又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主要有: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和特定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比如说观察法、心理测试和档案研究等等。

  看到这儿,我心理不自觉地想起了一些经典的心理电影,如《沉默的羔羊》、《美丽心灵》这些当年名噪一时的电影直到现在也是心理学电影的经典之作。《沉默的羔羊》中的变态心理学家,《美丽心灵》中疯狂的数学家因为不堪忍受别人对自己和学术上的歧视而产生幻觉。这些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运用一些心理专业知识,充分的将错觉、唤醒、情绪等元素发挥到极致,现在的我甚至有那么一点感觉,研究心理学有的时候是透过别人对自己的一个更加清清醒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还出现了“社会人格”一词。在心理学中,人格又被称为个性,但依旧是没有确切的定义。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的动态组织,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特性。而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忠庚对人格进行了这样一个界定:“人格是个体内在行为倾向性,它表现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的形成的给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组织”。这些概念读完一遍是真的令人脑袋大了,但是隐隐约约的,我们是真的感受到了人格的一些特性。比如可塑性、自主性和受动性,还有部分的相对独立性。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我现在正在做的很多事情似乎都在跟这些特性有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些古典的著作不就跟人格的可塑性,受动性和独立性相关吗?读书学知识就是为了使自己与众不同,打破人的自然性,从而塑造自己的社会性。同样,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没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我,大概就是书里所说的人格。坚持自己的人格,才是最真实的自我。

  说到心理活动,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态度,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态度不仅决定着人的内心活动的方向与强度,而且也支配着外在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了解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预测他的行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改变他的社会行为,这是在心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的偏见越来越多,所谓的偏见其实也就是社会态度中的一个小部分,比如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的偏见,记者在采访时对被访者的偏见,是对人对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常常具有刻板性,具有过度化的以偏概全的特性,而且也常常是先入为主,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偏见很可怕!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消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见,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总结4

  一、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将质量监控落实到每一个人

  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不断健全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员参与质量监控,强化质量的内涵,真正的把质量控制落实到实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强化质量监控的意识,反复强化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广泛教育,弘扬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护理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将质量控制结果落实到科室、个人,将护士各个岗位质量同科室目标管理、经济利益挂钩。

  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机构。制定质控机构的工作任务,应该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激励护士全员参与质控制的积极性,使每个质控成员了解质控内容的细则,掌握质控标准,做好质控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使护理工作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全员参与管理。护理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通过科室质控小组质量控制,针对性地提高护士的基本素质,及时发现工作的薄弱环节,使护士了解自己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决心去改进,用积极的态度参与考核,改变过去在质量控制中的应付、突击、补救行为,将考核标准和内容作为规范,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要求贯穿于临床护理实践的全过程,做到人人参与质量控制,使护理质量控制结果达到真正让患者满意的效果。

  三、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除了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对科室进行不定时的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同时,发挥好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随时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质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对自己科室护士的工作质量先进行自查、自考、自评,做到心中有数,不合格者限期整改,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这样使护理质量控制工作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四、做好质量控制反馈

  科室定期开展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护理部也可以不定期到各科室发放调查问卷表,以病人的需求、病人的评价、病人的期望来测评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科室及本人,科室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讨论,分析前因后果,采取有效的对策。

  通过上述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落实好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各项措施,使护士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变原来的“要我增强服务质量意识”转变为“我要增强服务质量意识”。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永恒主题,患者满意度才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应把护理质量控制定位在是否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上,在质量控制中注重持续质量改进,注重评价护理过程和成效,使患者真正从护理质量控制中受益,真正享受舒适、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社会心理学总结5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它能把人许多捉摸不定的东西总结成规律,它在生物学上也是有意义的,也就是,我们眼不能到,却能感觉到的东西,其实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今天我们来说说社会心理学。

  虽然上了一天的课,但也只听到了皮毛,甚至社会心理学的门槛可能都没有摸到。但一堂课下来,还是能够明白它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虽然被冠以“社会”的名义,但它还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研究。

  在初步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我有两点小小启发想分享给大家:

  一、如何看懂社会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独处时为什么与在群体中的表现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乌合之众”的说法,我们大家都是“乌合之众”么?

  我们每一个人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个体的作为多一点?还是社会的.功劳大一点?环境因素?文化?遗传?

  再有,就是徐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的问题,历史上的大拿们都是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永远讲不清、道不明。但是,如果你系统地学习了这门社会心理学,有一个自己基本的逻辑,那么你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日后的实践,更理性看待问题,有自已的观点,不会人云亦云,在八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习心理学或许是一条艰难的路,需要学习很多,训练很多,但在走的过程中,在发现的旅程中,我相信将趣味横生。

  二、如何理解人?

  “要学会接纳与你不一样的人”,这是我学习心理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并且,我认为这也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要条件之一。

  尤其是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后,我对人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视野更加宽广。很多时候,人和事物没有孰好孰坏,只是因为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而产生差异而已。比如说中国是个“熟人社会”,这是一个特性而已,由此而带来的种种利弊,也十分正常,重要的是你要会解读社会大背景下引申出来的各个方面的习性,学会理解人,理解但不附和,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有他(她)的局限和超越。

  在这门学科中,我比较偏好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历史、文化、种族等社会事件可能形成的原因。尤其在当今社会的一些性事件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其和过往历史的相似性,进而去思考背后的成因。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看法,比较粗浅,还是应当关注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心理学总结6

  知识点一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其中B是行为,P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知识点二

  1. 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2.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 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

  4.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5. 经验描述时期,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的学术有:①达尔文的进化论;②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③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④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⑤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6.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7. 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特里普力特和莫德。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研究领域拓宽;②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③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知识点三

  1.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①价值中立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伦理原则。

  2.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3. 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守则是:

  ①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该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②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③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⑤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⑥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4.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档案法。

  5. 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和参与观察。

  6.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的少干预。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自然观察使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7. 参与观察: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存在互动关系时的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知识点四

  1.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2. 访谈法的特点:①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②访谈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和实施原则;③访谈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不是普通的“聊天”。

  3. 访谈可以分为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也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是面对面的访谈,间接访谈是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访谈,常见的由电话访谈等。

  4. 接近被访谈者中应该注意: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以适当的方式消去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件。

  5. 应对拒绝的技巧有:应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

  6. 访谈中提问的技巧有:①开始交谈时应有寒暄之词以调节情景氛围;②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③访谈时应与被访者保持交流,忍者恩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但要避免诱导;④对被访者应有耐心,如有遗漏,应请对方补充回答。

  7. 问卷法的特点是:①标准化程度较高;②收效快。

  8. 问卷的构成:①题目;②前言;③指导语;④问题及备选答案;⑤一些人口学数据的记录;⑥结束语;⑦计算机编码。

  9. 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有:①目的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非歧义性原则;④非暗示性原则;⑤适度规模原则。

  知识点五

  1.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时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2. 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分值的总和。

  3. 平均模式:总体影响的形成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

  4. 加权平均模式: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然后加以平均。

  5. 中心品质模式: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6. 印象管理:也叫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7.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师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8.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社交技巧。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

  9. 常见的印象管理策略

  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②隐藏自我和自我抬高;

  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④投人所好。

  知识点六

  1. 档案法:是按照一定目的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2. 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少,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大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

  3. 档案法的.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4.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①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

  ②实验室研究的结果不能任意的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③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④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

  5. 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是勒温,“好理论,最实际”就是他说的。

  6.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H.奥尔波特。

  7.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①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8.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的。

  9. 学习过程包括:联想、强化和模仿。

  10.观察学习的过程是: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

  知识点七

  1.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初创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有布劳、埃莫森、蒂博特、凯利等。

  2.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于失的权衡。

  3. 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的普遍命题:

  ①成功命题:个体的某个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越高。

  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③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④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获得相同的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⑤侵犯—赞同命题:个体行为没有出现其预料的结果,个体出现侵犯或赞同的行为,都对个体更有价值。

  4. 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是詹姆士和米德。

  5. 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有: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时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6.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7. 霍妮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8. 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知识点八

  1. 人是社会性动物。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2.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3.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4.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做再社会化。再社会化还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5.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①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②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③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④培养社会角色。

  6.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①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②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7.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①家庭;②学校;③大众传播媒介;④参照群体。

  8. 社会化的分类

  ①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②性别角色社会化。它包含三个方面:

  (1)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2)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3)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③道德社会化。它包括三方面,即: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

  ④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

  (1)国家形象阶段: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的依据。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

  知识点九

  1.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

  ①先附角色,是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比如父母的角色。

  ②成就角色,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如老师的角色。

  3.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

  ①规定型角色,是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的。比如公务员、军警。

  ②开放型角色,是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4. 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

  ①功利型角色,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

  ②表现型角色,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如学者、教授,

  5.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

  ①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如演员。

  ②不自觉角色,是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

  6.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7. 角色失调分为

  ①角色冲突

  (1)角色间冲突:是指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

  (2)角色内冲突:主要是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引起的冲突。

  ②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

  ③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④角色失败:角色承担者不得不得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知识点十

  1. 自我:也叫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认知。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2.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这是詹姆士提出的。

  3.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4. 自我的结构有: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5. 自我概念的功能: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②解释经验;③决定期待;

  6.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知识点十一

  1.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额外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

  2.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

  3. 身份的特点:①客观性;②主观性;③多重性;④稳定性;⑤契约性。

  4.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5.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心。

  6. 詹姆士提出了,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7. 影响自尊的因素有: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②行为表现的反馈;③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④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知识点十二

  1.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现在一般主张,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

  2.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3.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①认知者的经验;②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③认知者的情绪。

  4.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其引导和解释作用。

  5. 图式的作用:

  ①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

  ②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③影响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知。

  ④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6.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7. 印象形成:是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景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景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知识点十三

  1.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比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3.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4.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5.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6. 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是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7.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8. 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9.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社会心理学总结】相关文章:

社会心理学总结01-08

社会心理学总结通用01-07

社会心理学总结4篇01-08

社会心理学总结5篇02-25

社会心理学总结(5篇)02-26

社会心理学总结(通用7篇)12-27

社会心理学10-20

社会心理学总结集锦5篇03-03

社会心理学心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