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学习重点:
1、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
2、认记生字,练习朗读。
知识链接:
树木能够改善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质量。树木和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新鲜氧气;空气中60%以上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树木和绿色植物,因而人们把树木和绿色植物比喻为“氧气的制造厂”、“新鲜空气的加工厂”。树木中还有很多树木能够分泌杀菌素以杀灭空气中的各种病菌;并且还能够吸收工业化生产排放的有毒气体、滞留污染大气的烟尘粉尘和消除对人类有害的噪声污染等。
预习任务:
1. 根据拼音认识认识生字。
2. 根据拼音读懂课文内容,会背诵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
1. 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本课的生字。
2. 看书中的插图,向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同学听。
4. 爷爷是怎样保护小树的?
我来闯关:
1、按课文填空。
冬天( ),爷爷( )小树穿上( )的衣裳。
2、我能把下面图中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5、《爷爷和小树》导学案学校 班级 课 时 第二课时主备人 张春林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学习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生字的书写,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预习任务:
1. 背诵课文。
2. 书写“不、开、四、五”4个字。
自主、合作、探究:
1、轻声读课文,看文中插图,边读边想:爷爷是怎样保护小树的?
2、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同学听。
3、人和树有什么关系?
我来闯关:
a) 写出反义词
冷——( ) 关——( )
2.我会说。
4、我会写。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说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保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父字旁,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制生的卡片一副。
2、课文插图两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爷爷和小树。)
2、学生读题目后,教学“爷”,谁能记住爷?
3、出示:“爸爸──爷爷”学生观察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读音上:第二个字都读轻声。字形上:都有“父”字头,学习偏旁“父”字头。你还知道哪些父字头的字?)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带着你们的.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
1、大声自由地读课文,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学、老师,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习生字词。
⑴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一棵、到了、给、穿上、暖和、爷爷、不冷、撑开小、小伞、小热。
①自己拼拼读读。
②小老师带读,并说说读时要注意什么?(“穿”是翘舌音,“冷”后鼻音,“伞”是平舌音,“暖和”的“和”不要读成“he”)
③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教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教学新偏旁:“刂”、“穴”、“两点水”“……”
⑵游戏:玩卡片。
①同桌互玩:你考我,我帮你。
②摆长龙:师读一个,学生摆一张卡片。
3、指导写字:“不、开”:
⑴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先描再独立写二个。
⑵同桌比比,谁写得好。
三、再读
1、同桌互相对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好。
2、分自然段指名读。
⑴讲解“自然段”: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出现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的为一自然段)
⑵标出自然段序号:大家找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他们标上。
⑶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3、用“我家门口有……”说话。
小结:这棵家门口的小树和爷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可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结合复习生字,如:“热”的偏旁是什么?谁能用“给”说一句话?“冷”的反义词是什么?“开”的笔画怎么写?)
2、猜一猜:树上结果子。(棵)爸爸老了一柱拐杖(爷)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想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全国研讨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执教的是《爷爷和小树》的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比,其主要任务是认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的同时渗透环保意识,积累语言。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是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谈话导入后,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读课文、正音。这一环节的读主要是读正确,字音读准、不掉字、不添字。由于今天所用的学生是将要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因此只给了学生少量的读书时间。
识字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识字教学结合语言环境不够,抽读单个的生字花的时间太多,脱离语言环境,这样的识记难度是非常大的。学生字的基本顺序是由字到词再到句。由于学生识字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要会认。因此,我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让学生在初读的同时在句中认识生字,然后呈现带生字的词语,最后呈现单个的生字。这样的识字提供了语言环境的帮助,降低了一定的难度,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记。
巩固识字的最佳途径是复现,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是不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学生就很难记住。但是一节课孩子们分析7、8个字形,少数孩子在发言,多数孩子心不在焉,花费了很多时间,字形分析得很透彻,字音孩子不一定记住了,因为字音和字形是没有联系的.,可见分析字形对识字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崔峦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要认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强调的是整体识记,不要求分析字形结构,不要求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因此,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后,我把分析字形的时间给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组词来巩固识字。
新课标强调低年级的课文重在朗读,不要刻意去理解,那么一年级的课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有没有需要理解的呢?有,那就是要读出作者写这些话含着的感情。怎么读呢?崔老师说“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我在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课文后,再给学生时间读给自己的小伙伴听,这一次读,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直至把课文读通顺、流畅。
在学生读通、读流利后,我又引导学生分段读懂课文,同时指导朗读。读懂课文,就是要读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文章的理解。虽然是低年级,这一步却必不可少,否则就会走入泛泛读读的误区,这一步不是分析课文,而是根据课文具体情况,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去感悟语言。在分段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我运用插图由生字到词,再到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等重点词句,同时结合课后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学生在前面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便能逐渐读出感情并熟读成诵,这样的感情也是发自学生内心的。
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0个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教学设计
一、引言揭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熟悉的朋友。你们听,他在说什么了?(课件出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树,你知道我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人们为保护我做了哪些事情了?)
2、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5课《爷爷和小树》。(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小朋友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还是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小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翻开书69页,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吧,遇到生字宝宝可要和他打个招呼哦!
2、大家看,生字宝宝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谁愿意跟他们打个招呼啊?(出示生字卡片)
3、他们和别的生字宝宝站到了一起,你还认识他吗?(带拼音读词)
4、小朋友们真聪明,可是生字宝宝还想考考大家,他们重新站了队,谁还认识他们?(去掉拼音读单个生字)
5、小朋友们真棒,谁能给你喜欢的字组组词,说说话?
三、再读课文,读对读通
1、小朋友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觉得自己读好了就读给小组里的小伙伴听听,互相提提意见。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应该干什么啊?咱们就比比,谁是最细心的孩子。
2、大家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和我们前面学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就表示一个自然段。大家找找,哪是第一自然段?像老师这样给这个自然段,戴上一顶小帽子。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
1、小朋友们找的真准,谁能读读第一段?
2、读的真好,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暖和的衣裳”:大家看看图(课件出示),谁知道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为什么说稻草是暖和的衣裳了?
谁知道可以说暖和的什么?(“暖和的_____”)
这么冷的冬天,小树穿上了衣服,多暖和啊!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大家想想,小树是什么心情?谁来读读这一段?(自读、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们读的真好,我也想读,谁愿意教我读第三自然段?
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吧,想想应该怎么读,然后来教我,好不好?(学生自己练读)
理解“绿色的小伞”:绿色的小伞指什么?(课件出示)为什么说树冠是绿色的小伞了?
那你为什么要教老师这样读啊?
4、夏天,爷爷不热了,冬天,小树不冷了,他们多高兴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
大家想想,爷爷和小树会说些什么了?
5、小朋友们不但生字学的好,课文也读的好,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大家分小组准备,然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参加比赛。
请小评委们听仔细了,你最喜欢谁读的?
6、表情朗读。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2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爷爷和小树。谁来读?注意爷的轻声。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谁?(贴图)
二、整体感知5
1、 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
2、下面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个故事,遇到生字宝宝就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3.说说课文讲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什么事?
三、趣味识字(8)
1.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2组
2.小朋友们真聪明,小树也被你们吸引来了(指名读 同桌互读) 3.记字形:加一加,说话 组词 看图猜字,偏旁识记 4.开火车检查生字。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15
1、谁能读读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1)你家门口有什么呢?(出示:我家门口有——)
(2)小树呀天天守在我家门口,就像是我的好朋友。天天看到小树心情怎么样?能读出你的.高兴吗?指生读。让我们挑起嘴角一起来读吧。齐读。 (3)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树?
(4)——有————。你也能用有说一句话吗?(同桌互相听,检查2.3个)
2、第二自然段
(1)不知不觉冬天到了。(出示:图片及风声)北风呼呼地刮,听着这呼呼的风声,小树小树你感觉怎样?(冷)你想说些什么呢?
(2) 正在小树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谁来了,大家看,他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看图说话。
这“暖和的衣裳”是什么呀?(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者草席)当你穿上暖和的衣服不冷了,多高兴啊,当他想到以后可为人们做很多事,更高兴了 ,齐读句子。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简短的记叙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语言浅显,用词也不是很深奥,明白如话的叙述,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个单元的识字教学后,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识字方法,了解象形、形声的构字法,所以课后的.生字,好多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识记,如“伞”,“冷”,“暖”,“热”等字。并且经过一单元的课文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句子概念,基本能在朗读课文时,做到词语连读,并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但是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还没有找到一种学习方法,离开老师的指导,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教给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是阅读教学不管哪个阶段都应培养的任务,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我的设计意图是,在识字学词的重点之上,还有一个意识,应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以逐步培养自读自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在学语文的起始阶段,以上两者都很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不、开、四、五),理解重点词语,朗读。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摘苹果游戏(苹果、树、磁铁);一把油伞;笑脸贴纸;轻快的音乐;收集有关树的知识,树对人类的好处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字谜导入,学习新词
“爷爷”,读好轻声。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连词读好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学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课后要求认读的生字,想办法记一记。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按学号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师随时正音,学习生字,指导将句子读通顺。)
发现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如学生提到分节问题,就告诉学生如何标记自然段序号)
四、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谈话导入。(天气变化,小树变化,人们的措施)
2、看图说话。(图一,图二)
什么时候,谁帮谁干什么
由图到文,分别找到内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课文用了几句话来写这幅图?
⑵读一读: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⑶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你知道哪些东西能使我们感到“暖和”?
口头填空:暖和的()
指导怀着高兴的心情读第2自然段。
4、图文对照,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绿色的小伞”指什么?口头填空:绿色的()
⑵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5、赛读。
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可进行分组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再比。配上轻快的音乐。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再练读。在熟读后,可进行背诵指导。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6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就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故事讲的是有一个爷爷种了很多很多的树,他天天给小树浇水施肥,小树渐渐长大了。眼看冬天来临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还不停地哆嗦着说:“好冷呀,好冷。”爷爷听见了不慌不忙地说:“别急别急,我来给你穿衣服。”小树不冷了。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爷爷热得汗流浃背,还不停地扇着扇子。小树见了,关心地说:“爷爷,爷爷,快到树荫底下凉快凉快吧。”爷爷不热了,笑了,小树笑了,我也笑了。
这个故事好听吗?它已经被编书的叔叔阿姨编到书里面了,小朋友想不想读?(想)但是小朋友在读课文的时候会碰到很多的生字宝宝,小朋友有信心克服吗?下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学学这些生字宝宝,呆会儿我们来做摘果子游戏。
二、游戏识字
(贴果子图)生字宝宝很害羞,都藏到苹果里面去了,在跟小朋友捉迷藏呢。
那只要小朋友能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个苹果就属于你,比一比谁摘的苹果最多。
(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例如:加一加,减一减,编字迷,编儿歌,讲故事等)
三、研读课文
1、第二自然段
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生字这一关,来祝贺一下,现在小朋友们读课文肯定容易多了。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课文,并找出哪一段是写爷爷关心小树的?指明读。
⑴冬天到了,天气会怎么样?北风呼啸,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下来,这时候,小朋友会穿什么衣服?
⑵此时的小树已落光了叶子,光秃秃地站在那里。他会怎么做,又会说些什么话呢?谁来做做小树,演一演,谁来做做北风、雪花。
⑶寒风中的小树真的很冷呀,我们该怎么办?好心的`爷爷听懂了小树说的话,瞧!他笑咪咪地走过来了,爷爷来干什么?(看图说)
⑷爷爷给小树穿的衣裳是很暖和的,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暖和读出来。(指名读──比赛读)
⑸小朋友都喜欢当演员吗?(喜欢)那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请三名同学分别演爷爷、小树、寒风)
演后采访:小树你在寒风中觉得怎么样?
爷爷给你穿上衣服后你又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话想对爷爷说吗?
2、第三自然段
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服,小树不冷了。夏天里,小树又会为爷爷做什么事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三段。
⑴夏天到了,小树变得怎么样?(指导生说出:树叶茂盛,郁郁葱葱,像一把伞等等)
⑵爷爷在这样的树荫下,一边喝茶,一边扇扇子,觉得怎么样?这时候爷爷会说什么话呢?
⑶指导朗读,让我们把爷爷的凉快通过朗读读出来。
四、总结
冬天里,爷爷给小树穿上衣服,小树不冷了。夏天,小树为爷爷撑开小伞,爷爷不热了,爷爷还会为小树做什么?小树还会为爷爷做什么?
所以人和树的关系可密切了。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很多事情。像有些小朋友在小花园里乱摇小树,这是不对的。小树会疼的,多少我们不仅要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也要爱护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
3、背诵课文、仿写说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指什么?仿写说话。
教具: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
幻灯厨师生词:爷爷、一棵树、到家、送给、穿上、暖和、不冷、开门、雨伞、热天
二、 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 设疑导入
(1) 出示课题 爷爷和小树齐读课题
(2) 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那爷爷和小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3) 师范读课文,同学要听清课文中每个字的读音。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都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想听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2) 练习用什么地方有什么说一句话。
3、 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入:老师这也有一棵小树,你们看,北风婆婆把小树的叶子都吹光了,小树光秃秃的多冷啊!小树多需要帮助啊!我想大家一定会帮助它。这里呀,有一位老爷爷正在帮助它。
(1)出示课件 老爷爷怎样帮助小树的?(看图说话)
(2)轻轻打开书,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看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4)分别都第一句和第二句。
(5)大家在读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什么是暖和的衣裳,上来指一指。
(6)老师明白了暖和的衣裳就是包扎小树的'稻草。
(7)还可以说暖和的什么?
(8)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多高兴呀!(出示课件)听小树和爷爷再说些什么?
(9)你们能不能把小树和爷爷高兴得心情读出来呢?试一试。
(10)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读一读。
(11)夸一夸老师吧!
(12)自由读
(13)指名读(学生评)
(14)大家一起读(老师评)
(15)背一背。
4、冬天,爷爷爱护小树,夏天到了,小树也来报答爷爷了。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1)读懂了什么?
(2)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老师和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绿色的小伞指什么?还可以说绿色的( ),雪白的( )
(3) 全班齐读(老师做评委)
(4) 在指名读。
(5) 背全文(加上动作)
5总结点题
学完全文大家知道爷爷和小树是一对什么吗?(朋友)只要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你会发现身边会出现许多好朋友。
四、课外延伸
出示图(小组学习)练习说一段话。
五、写字
(1)观察
(2)师范写组词
(3)书空
(4)生写
板书设计
穿衣服
爷 爷 和 小 树
遮阳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爷爷和小树,爷爷和小树-教案精品3,希望对你有帮助!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父字头、人字头四个偏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
3、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复习生字(渗透植树造林的意识)
2、出示小树图片: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小树说吗?
3、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注意轻声);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
4、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第1自然段:
师: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
⑴ 学生找到这句话,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⑵ 读读这句话(师范读,注意停顿)。
⑶ 说话训练:我家门口有_____。
2、第2自然段:
⑴ 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⑵ 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媒体(北风的声音)
① 冬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② 指导学习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说说爷爷是如何给小树穿衣裳的?(用绳子把小树绑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小树着了凉……)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⑶ 指导学习句子:小树不冷了。
⑷ 练习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想想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 )
⑸ 讨论: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
⑹ 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愿意读?(指读)同学们听见了吗,他不但把句子读得真通顺,也把语气读出来了。大家像他这样也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语气来。)
3、第3自然段
⑴ 过渡:小树穿上了衣服,不冷了,它快乐地长着。春天到了,小树长出了嫩嫩的新叶,它多高兴呀。小树的叶子越长越多,过了几个月,夏天到了,现在的小树长成什么样了呢?(出示图)你想夸夸小树吗?(枝繁叶茂)
⑵ 讨论:小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好?
⑶ 唉,夏天可真热呀,热得我直想躲在家里不出来,就算出来也要戴上太阳帽,不敢走在太阳底下。夏天可真是热得让人难熬啊,那爷爷和小刚(给小朋友取个名字)在干什么呢?(出示图)仔细看看他们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是呀,他们笑眯眯的,怎么好像一点儿也不热呢?快到我们的课本里面去找找答案吧。把你找到的部分自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⑷ 谁已经会读了?(指名读)这么热的夏天,爷爷和丁丁为什么不热了呀?再去看一看图,读一读课文,想想你明白了吗?(自由读课文)你们明白了吗?(指名回答)
⑸ 你们再读一读这句话,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帮帮他?(指名说)
② 老师有一个地方不太明白,你们愿意帮帮我吗?(课文中说到的绿色小伞,老师在图中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伞究竟在哪儿呢?)指名说。如果你们也讲不清楚,那就在图上指一指,到底绿色的小伞在哪儿?(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
⑹ 那你们想想在这把绿色的小伞下,爷爷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还可能做些什么?(你可以选一样来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指名说(啊,你说得真好,就好像你自己也在树荫底下一样,那就请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把你的舒服,把你的高兴读出来)看到你读得这么高兴,我心里真痒痒,也真想来读一读,你们愿不愿意支持我?如果你觉得我读得好,可以送给我掌声,如果你对我的朗读不满意的话,你也可以站起来读。(师范读加动作)
⑺ 你们想读吗?可以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喜欢加动作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动作来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⑻ 小树看见爷爷和丁丁这么快乐,它会想些什么呀?(指名说)这个夏天爷爷很快乐,小树也很快乐,让我们也快快乐乐地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齐读)
⑼ 你们读得真好听,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你们愿意帮我实现吗?我想听你们美美地读一读整篇课文。(全班齐读)
⑽ 读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你是喜欢爷爷呢,还是喜欢小树,或者你既喜欢爷爷又喜欢小树?为什么呀?(冬天爷爷给小树付出了爱,到了夏天小树回报给了爷爷爱,他们互相帮助,在院子里快乐的生活。)
四、拓展延伸:
l、小院子里的故事还很多很多,瞧,这又是什么季节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那看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呀!(和你的同桌说说) 指名说
2、讲完了春天的故事,那秋天的小树又怎么样了呢?(出示秋天图)
3、爷爷和小树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爷爷还写下了一首小诗:
我家门前一棵树
春天到,天气暖, 秋天到,天气凉,
树哥哥,穿新衣。 树哥哥落叶飘。
爷爷给它来上肥, 爷爷给它扫落叶,
树哥哥点头笑。 树哥哥把手招。
夏天到,天气热, 冬天到,天气冷,
树哥哥绿荫荫。 树哥哥有点冷。
撑开大伞把阳遮, 爷爷给它穿棉衣,
爷爷乐得哈哈笑。 树哥哥真暖和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9
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0个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教学设计
一、引言揭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
2.你们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生,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爷爷和小树》。(齐读课题)
3.“爷”跟哪个字很像?哪里像?(都是父子头,第二个字读轻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爷爷老了主拐杖)
4.再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自然段,学习生字
1.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还是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请大家翻开书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注意别丢字错字添字,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怎么办?
(带上音节多读几遍)
2.我请三位同学合作读课文,聪明的你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让他在那里停?
(像这样开头空两格,另起一行的叫自然段你们仔细观察,课文有三个地方空了两格,我们把一行前面空两格叫一个自然段的开头,空了几次课文就有几个自然段。你们看看,我们这篇课文空了3次,就说明有3个自然段,为了一眼就能看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我们就在每个自然段前面写上顺序号。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给文章的自然段写上序号。)
3.大家看,生字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谁愿意跟他们打个招呼啊?(出示大屏幕)
指明生读,其他同学男生在前,女生在后。看,这些音节中红色的字母是哪个大家庭的?绿色的呢?黑色的呢?
4.他们和别的朋友站到了一起,你还认识吗?(带拼音读词)
5.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你喜欢的字呢?(树上结果子——棵
太阳出来暖洋洋——暖)
我们可以根据字的样子编顺口溜来记住它。
6.同学们真厉害,现在生字摇身一变带领大家摘果子,你能吃到吗?(去掉拼音读单个生字)
7.果子吃完了,你能找到字的偏旁吗?
8.做游戏,师读字,生出生字卡片
9.真不错,谁能给你喜欢的字组组词,说说话?
三、再读课文,读对读通
1.孩子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现在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互相提提意见。(组长起头,组员齐读)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
1.生读第一段,边听边想:这棵树种在什么地方?
句话练习:我家门口有xx
生1:这棵小树种在我的家的门口,
师:你真聪明,一边读书一边想是读书的好习惯。
师:谁能用“我家门口有xx”说句完整话呢?
生1:我家门口有一辆自行车。
生2:我家门口有一条小路。
生3:河里有小鱼......
谁来试着读读第二自然段?
冬天到了,寒风呼呼地吹,我和爷爷都穿上了棉衣棉裤棉鞋,戴上了棉帽,可那棵小树有什么变化?它在寒风中会说些什么呢?
生1:小树的叶子落光了。
生2:它感觉很冷,真希望有人给它穿上暖和的棉衣。
师:寒风中的小树会说些什么呢?
生1:真冷呀,谁能给我一件衣服穿?
生2:多想有人帮帮我呀!
……
师:小树小树别害怕,你看爷爷来了,他在做什么?
理解“暖和的衣裳”:大家看看图(课件出示),谁知道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师:除了“衣裳”是暖和的,什么东西也可以是暖和的呢?(“暖和的'xx”)
这么冷的冬天,小树穿上了衣服,多暖和啊!大家想想,小树是什么心情?谁能带着高兴地心情读好这一句?(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这句话、齐读这一段)
书写“不”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不”字,看看它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观察后指出)第二笔“撇”从竖中线往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是“长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在田字格中是怎么写“不”字的。
师:(师写,边写边说)“横”写在上半格,要写长,“撇”从竖中线往右边一点起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是“长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生临摹书写
3.刚才孩子们读的真好,我也想读,谁愿意教我读第三自然段?
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吧,想想应该怎么读,然后来教我,好不好?(学生自己练读)
理解“绿色的小伞”: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生活中你还见到绿色的什么?(绿色的xx)
这段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高兴)(师读,生读)
小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好?提示:冬天走了,春天到了,想想爷爷都为小树做了那些事情?
扩展练习:春天到了,爷爷给小树(施肥或浇水、填土、捉虫),小树(长高了)
如果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什么?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了,小树还可能送给爷爷什么?
扩展练习:秋天到了,小树给爷爷(送来果子),爷爷(笑了)
总结
爷爷给小树穿上衣裳,有了爷爷的关心,小树不冷了。小树快乐地长啊长,回报给爷爷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从中你学到了什么?(爱护树木)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人文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练习朗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后,检查他们自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本课生字在书上画出来。
四、认字、写字
1、认字
本课要会认10个生字,爷、棵、到、给、穿、伞、暖、冷、热、开。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
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⑴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⑵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
⑶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⑷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写字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个别指导学生书写。
【板书】
5
爷爷和小树
不
开
四
五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0个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人字头四个偏旁。
2.情感目标
能读通课文,读懂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
3.情感目标
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读懂读好课文第2自然段。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板书:小树,板书:和。
2.读课题。
3.质疑:爷爷是老人,小树是一种植物,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们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学课文,问:碰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2.检查自学。
(1)说说课文大意:小朋友会读这个故事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同桌说说故事大意。)
(2)自由读读生字。
(3)解决难读的字,集体正音(随机)。
(4)小老师带读生字。
(5)指名读课文,评议。
三、指导读懂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
(1)说一说:冬天到了,小朋友有什么感觉?小树有什么变化?它也会感到怎么样?(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指导学习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3)指导学习句子:小树不冷了。
4.练习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做做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
5.讨论: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随机板书)
6.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
7.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找到这句话。
(2)读读这句话。
存疑:冬天,爷爷给小树带来了温暖,到了夏天,小树给爷爷做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课中操:我家门前一棵树
春天到,天气暖,秋天到,天气凉,
树哥哥,穿新衣。树哥哥落叶飘。
爷爷给它来上肥,爷爷给它扫落叶,
树哥哥点头笑。树哥哥把手招。
夏天到,天气热,冬天到,天气冷,
树哥哥绿荫荫。树哥哥有点冷。
撑开大伞把阳遮,爷爷给它穿棉衣,
爷爷乐得哈哈笑。树哥哥真暖和。
五、巩固生字
1.拼字游戏:把“热、冷、到、伞”分别拆成两部分组成拼盘,请学生把字拼起来,同时还要学四个新偏旁。
2.开小火车读读其他几个生字。
3.联系生活学生字:小朋友,这些生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听到过或用到过?
4.读新词,丰富词汇:把刚才学生说的一些新词存储在电脑里,并写在树上,让学生边读新词边种树。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爷、到、给、穿、暖、冷、开、伞、热9 个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
(1)教师指导书写开字。
(2)教师指导书写朵字。
6、将书上田格中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5 爷爷和小树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认识偏旁人、刂、灬、冫。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字,指导不、开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打开书,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些字你都会认了吗?一边读一边牢牢地记在心里。
2、按自然段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3、导语:你们看这棵小树长得多好呀!那你们知道吗?树叶下面可藏着许多秘密呢!谁愿意揭开秘密?
二、新课:
1、师将深色叶子翻开(书上词)
小伞、爷爷、撑开、穿上、暖和、一棵树、冷热、给我、来到
⑴ 两人互读:谁有不正确的及时帮他纠正。
⑵ 请学生当小老师,会读哪个就带着大家读哪个。
2、这些词里有咱们这节课要认的10个字,他们也在树叶下面藏着呢,快看看都是谁?
伞、爷、棵、到、冷、热、给、开、穿、暖
⑴ 你都认识他们吗?自己快认一认。
⑵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这些字。
⑶ 重点字挑出来,再读,爷、到、冷、热、伞认识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 通过图,用基因识字的方法讲解父:古时候,儿子犯错了,爸爸教训儿子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一根棍子,就是父。爷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弯曲的样子。
还学了哪个字有父?(爸)扩字:爹、斧、釜
3、游戏:试试谁的反应快!
将本课要认的字发给学生(两人一组,一组一个字)
学生说字,拿这个字的学生站起来,带读。
4、两人一组用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5、朗读课文,把这些字记住。
6、我会写。
不:
⑴ 观察:有几笔写成?
⑵ 每一笔是什么?
⑶ 观察每笔的位置。
⑷ 师范写。
⑸ 生描红笔顺,再独立写一个字。
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
三、小结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课文的第五课,本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了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冬天到了,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猛烈的阳光,让爷爷能在凉快的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故事。本文的语言口语化,以孩子的'视觉、角度、立场阐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导,为孩子的行树立了典范。在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孩子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例如词、句中初步认识生字,(通过自读课文,对生字引起注意,词语的认读是对生字的又一次接触,寻找反义词、伞字与实物之间的对比、暖和的 的练说,意在帮助孩子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第二课时中通过比赛、游戏来巩固、强化)通过看图说话、想象说话来感受爷爷对小树的关爱,以及这种关爱对小树的作用,同时给予孩子一个语言表达、释放自己想法的一个平台,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孩子的语言。
但是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并未达到我预设的程度。在反复的思考后,却又回到原点我为什么要上课?是我要孩子学吗?不!作为一名教师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要在课堂吸引孩子,让孩子要学。虽然这已经是一个每位教师都熟知的教学理念,但是面对我的课堂,面对自己的公开课教案,能否理直气壮的说一声我的教学是吸引孩子要学呢?我却不能!在课堂上,忘记教学流程,纵然有紧张的因素,但是也正是因为课堂上,我墨守于教学设计,没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课堂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且在教案的设计时,就仅仅想我要怎样把这些知识点去教给我的学生们,没有想到他们想要怎样去掌握,他们到底在怎样的一个水平上。例如:词语的认读时,仅仅停留在认读,没有考虑孩子们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从而训练他们记忆的深度;朗读课文时,每一次的朗读目标不明确,有层次、有目标的朗读更能带动全班的朗读上的进步;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解上的偏差、朗读时总是纠正不过来的读音时,自己该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纠正孩子呢?面对一年级这些天真、无瑕的孩子,又应该用怎么样语言和形式进行更为亲切、生动、深入的进行交流呢?这些都应该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二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3个生字;初读课文;指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5个生字;指导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背诵。
2.课时教案
教学提示
1.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句子在课文里的意思。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结合句子想词的意思,结合课文想句子的意思,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把教学重点转移到看图理解词句方面去。
2.要从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课文的实际出发,妥善安排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光让学生听不行,最好把重点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耳听、眼看,然后模仿练习,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听懂、学会。
3.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掌握音形义的过程。本课八个生字要通过试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上的难点,让学生针对难点练字,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é)爷和小树(shù)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
(五)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
2.出示生字“绿”。
(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边是三横,“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
(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
(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
(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
(五)总结
《爷爷和小树》这课书学完了,同学们学得很好,做到认真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识字,理解词,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5、爷爷和小树(亲密、友好……)
冬天
爷爷
穿衣
小树(不冷了)(暖和)
夏天
小树
撑伞
爷爷(不热了)(绿色)
课后反思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2-24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3-19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4-13
小学《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2-23
课文《爷爷和小树》优秀教学设计08-16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5篇02-23
《爷爷和小树》教学实录及评析04-25
《爷爷和小树》的评课稿03-08
爷爷和小树反思性评课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