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论文

时间:2023-02-27 12:17:41 税务 我要投稿

税务管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税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税务管理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1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营业税、增值税和营业所得税等税务风险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需要进行特别注意的风险点,企业可以通过规避、降低、分担和承受风险的管理形式,来进行税务风险的管理,以确保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最优的发展策略。下面,我主要谈论一下建筑企业对于税务风险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立策略,希望能为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一、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方式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应该放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预测层面,依据科学的分析,对于企业可能遭受的税务风险进行合理预测,进行提早预防,为企业减少税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重要支撑。但是,企业也不能仅仅依赖于对于税务风险的风险评估而忽略了税务风险发生时以及税务风险产生之后的处理策略的提出,这样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阻碍作用。因此,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并从事先、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最优解决。

  1.事先控制

  税务风险的事先控制是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企业在风险发生前提早预知到风险的到来以及风险的运行方式,以便于企业制定相应风险解决策略,避免税务风险带来的更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进行项目的招标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详尽与该项目有关的相关税务状况,为企业的税务风险预测提供重要参考,协助企业进行税务风险事先控制。

  2.事中控制

  在发生税务风险后,对税务风险进行相关解决策略的过程被称为事中控制,这时,企业已经遭受到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发展上面的影响,也已经知晓了税务风险的大致运行方式,因此也使得企业的税务风险解决策略的提出更为目标化。比如,建筑企业的库存常常会有材料暂估款,其发票的开发不会很及时,往往会延后一段时间,因此,企业应该对于这种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且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尽量减少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3.事后控制

  对于税务风险的事后控制往往具备一定的被动色彩,因为税务风险已经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且已经难以在事中进行风险修复,只能在事后进行风险补救,进而进行经验总结,避免之后遭受到此类税务风险的影响。比如,建筑企业中存在的虚开发票的现象,对于其进行的风险管理则属于事后控制。

  二、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纳税行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出现不纳税或者少纳税的状况,进而需要为此承担包括补纳税、交罚金、刑罚处罚和声誉形象受损等风险,这边是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企业在面临如此税务风险时,可以基于企业发展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形式,其中主要包括规避、降低、分担和承受风险四种方式。

  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策略,是在建筑企业遭遇税务风险时,无法承担税务风险对企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停止可能产生此税务风险的项目的形式来阻隔由此带来的税务风险。比如,一些建筑企业想要选择与相关性较强的企业进行企业重组,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各项业务的发展带来便利,还会减轻双方企业的税收担负情况。但是,此做法可能会招致税务机关对于企业进行反避税的相关调查,对于企业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种现象的发生,企业可以选择放弃此项目的实施运行,以规避可能会出现的税务风险。

  2.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策略也是建筑企业在面临税务风险时常常采用的风险处理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在已经遭受税务风险之后,只能通过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来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运行。企业将税务风险降低,降低到在本企业的承受范围内,这也是企业根据自身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风险的具体情况而选取的最优解决策略。比如,为了规避增值税,建筑企业会将之前的包料工程修改为不包料。

  3.风险分担

  风险承担是建筑企业借助与之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力量,通过将业务分包给多个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形式,来使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的风险处理策略。比如,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业务过程中,会有自主招工和派遣工人两种遣员形式,但是自主招工的方式会实行代扣个人所得税,因此,为了规避这种状况的发生,建筑企业多会选择进行企业派遣工人的形式。

  4.风险承受

  风险承受是在建筑企业对企业承担税务风险的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对于税务风险状况了解详细之后,认为本企业可以对本次税务风险进行承担,因而不准备采取风险规避和风险降低等策略的风险管理方式。比如,税务机关对于建筑公司的低值易耗品的划分可能会存在不承认其划分方式的现象,但是企业不会讲这种税务风险看得过重,因为企业能够承受此类的税务风险,风险对于企业的发展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1.划分岗位权责,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框架

  对于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来说,应该积极做好岗位分则工作,并制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施框架,以便于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据可依,并且实施了岗位分则可以有效进行工作问责,保证税务风险管理事务的高效有序运行。

  2.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纳税风险进行评估,建立健全机制和方法

  企业应该对本企业可能遭受的税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详尽性评估预测,尽可能在风险产生之前就已经掌握了风险产生的原因、产生的激发因素,进而为税务风险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保证风险管理能够实现效果最佳化。

  3.建立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

  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来说,必须掌握了公司各部门与税务有关的真实材料和数据,才能够知晓企业当前的实际发展水平,也才能够对税务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因此,企业必须打通企业内各部门间与税务风险管理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税务信息的传达能够实现及时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四、结语

  在当前新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想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减轻税务风险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熟知新税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参照税制改革对比本企业当前各项业务的开展是否符合税务制度的要求,进而实现业务的整改,只有保障了企业的运行是在遵守相关税务政策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实现稳定的长效发展。

  作者:韩顺超 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税务管理论文2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税务结构中,营业税和增值税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对现有的税务制度进行完善,以更好的服务于现代产业的发展,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局于20xx年开始执行营改增政策,同时在20xx年,将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于也纳入增值税征收范畴。我国现阶段的营改增工作效果明显,这次改革也是十分完善的。但改革最终能否顺利的进行,如何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据此,笔者以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来探究“营改增”与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关系。

  关键词:营改增;税务管理;影响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市场的完善,原有的税收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的需求。税收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不管是业界还是学界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税收体制的改革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若改革成功进行,则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税收体制的完善;但是若改革遭遇失败,则势必会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税收体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偷税漏税、重复征税等问题。正是基于此,税收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并于20xx年1月1日在上海首次展开试点工作。税收体制的改革对企业税务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研究影响机理以更好的应对改革,本文从改革内容和具体影响来对此展开分析。

  一、“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基本理论及其实施动机

  1.“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基本理论“营改增”即将原来的一些营业税调整为增值税的一直制度。这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其纳税负担,避免被重复征税的问题,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对于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来说,实施新的税收支付,可以有效拓展其成长空间。新的税收制度将降低了营业税的征收比例,这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另外,从长远来说,有利于中小型企业的持续发展。2.实施“营改增”税务制度的主要动机实施“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二是有利于小型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实施“营改增”税务制度,首先可以加速小型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加强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尤为重要。其次,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原来的税务制度并没有规定如何处理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的情况。这阻碍了我国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不利于其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然而,现有的税收制度对此进行了完善,这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

  二、实施“营改增”的原因

  1.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增值税的普适性较高,即对各个经济主体都一视同仁。这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性的要求,可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市场的完善。但是在仍有很多第三产业并不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畴,这不利于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才能体现其公平性的特征,同时,也有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的潜力,促进其公平竞争。2.方便了税收的征管随着社会竞争不断激烈,捆绑消费越来越多。比如,我们在购物时,经常会遇到捆绑消费的情况。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捆绑消费的方式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引发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如何来分解捆绑消费比例。加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商品的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由之前的传统销售逐渐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销售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会模糊商品和服务的概念。对于上述的情况,最终如何来对行为进行征税,是一大难题。新的税收制度在这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商品和服务都归为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这就有效解决了捆绑消费的问题。简化了税收征收工作的同时,也推动了税收制度的改革步伐。3.加强了我国税制的国际化现阶段,很多国家都将营业税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现行的“营改增”行为正是与国际化接轨的一种表现,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进一步的与国际接轨,以及促进我国税收制度的国际化程度。4.营改增有助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服务业而言,其需要缴纳营业税,并且不能进行项目的抵扣。服务业专业化分工越明显,其税负会越重,越有可能被重复征税。这严重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现行的'税收制度则很好的规避了这一现象,仅对增值税进行课税。并且,这种改革会进一步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营改增”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效应

  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内在的利息。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来说,有利也有弊。但是从长远来说,新的税务制度必会促进企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要积极适应税务制度改革的形势,尽快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整。1.“营改增”对企业经营框架的影响效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产业不断完善,原有的税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经济需求。加之现阶段下的税务制度对企业来说,负担过重。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纵观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态势,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这与营业税的限制有很大的关系,由此,为了推动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服务业进行“营改增”势在必行。对企业来说,改革降低了其税负负担。在改革企业在缴税时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即由于营业税税率要高于增值税,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将本来应该属于营业税项目的科目归到增值税项目中。这不仅不利于税收制度的执行,而且不利于企业的管理。由此,在执行营改增税务制度之后,企业要改变以往的经营机制,来更好的适应现行的制度。2.“营改增”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效应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其纳税比率仍是17%,较以往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的进项抵扣项目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同时,增值税税负也减少了。据统计,“营改增”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意义重大。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而物流行业由于其自身产业特征与电子商务行业联系紧密,加之电子商务属于服务业范畴,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当营业税变为增值税之后,不管是征收额度还是税率都会下降。物流行业在原税收制度下,是需要交纳较多的营业税和较少的增值税。基于此,当税收制度改革之后,将会大大降低物流行业的税额。“营改增”会针对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政策。针对采购行业的企业,则会降低其税负。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则税负则要稍微重一些。这主要是我受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影响。

  四、结论

  总之,“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同时在未来,增值税将很有可能逐步取代营业税。这种改革,一方面可以规避企业被重复征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我国经济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有利于我国各个产业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丽,郑妍.“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07):118-119.

  [2]赖曾琳.“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J/OL].黎明职业大学学报:1-5[20xx-03-24].

  [3]杨瑞霞.“营改增”运行中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xx.

税务管理论文3

  摘要: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日益突出,而税务风险则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文章将从内部控制角度入手,探讨在新发展形势下企业税务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强化;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要素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发展环境之下,为了更好的获得有效资源,提高自身盈利而在企业内部所采取的一系列程序、计划和方法。总体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要素主要有五点:第一点是环境的控制,主要是管理层和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管理职能、治理职能等。第二点是风险的评估工作,这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经营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点是信息的共享沟通。第四点是监督,主要是指企业制度以及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第五点是控制活动,其主要包括业绩评价、实物控制、信息处理以及职责分离等方面,帮助管理层的指令可以有效执行。

  二、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一)税务风险认识不足,防范意识缺乏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其主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市场的开拓方面,对法律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关注度较低,再加上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不足,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并未构建完善科学的税务内部控制系统。具体来说,企业对于税务风险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企业将税务风险单纯的归纳为税务机关的管理任务,认为只需要关注财务管理,但事实上,企业税务风险涉及企业整个发展经营的过程,它涵盖了每一个生产经营需要涉及税收的环节。二是企业将税务风险防范单一的归为会计核算部门的人物,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等部门对税务风险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过于强调收益而忽视了税务风险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等特点,这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对立性,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不惜违反税法,以非法的方式来获得财富,这样的行为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税务风险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纳税人擅自更改、销毁、藏匿记账凭证、账簿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纳甚至不缴纳税款等行为都属于偷税,国家相关机关将对企业偷税行为进行严惩。同时,企业为了减轻自身的纳税负担会进行纳税筹划,但一旦相关人员操作不当,企业很有可能会出现违反税务法律法规等行为,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三)缺乏专门的税务管理队伍以及税务风险管理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企业有效实施风险防控措施,及时避免风险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税务机构的设置上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都只是让公司的出纳或者会计担当相关的办税人员,并未设置独立的税务管理岗位及机构,企业税务管理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在承担繁重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应付税务申报缴纳工作,这些使得其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及精力来关注国家税务政策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税务信息,再加上专业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企业在处理复杂的税务风险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以上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四)缺乏针对税收风险管理的约束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控工作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的体系以及制度都还尚未完善,例如,大部分企业都尚未构建其一套科学的税务风险控制制度,严格规范纳税的各个环节阶段,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避免税务风险控制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尽管我国企业对税收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多存在主观随意性,其真正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明确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目标

  通过构建相关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来有效的防控企业税务风险,减少税务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的最大化,以上便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目标。具体来说,企业加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需要从监督和制约这两个方面入手,企业在分配权责、设置机构、治理结构以及业务流程时注意其相互的监督与制约,以此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施行。

  (二)坚持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原则

  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时需要遵循多个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这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牵制原则,企业在具体构建税务风险内部防控系统时,一个事项需要有多个具有相互监督制约关系的部门来完成;授权原则,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授予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责,确保其权责的明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之所以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措施,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发展效益,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应该坚持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保证风险管理的经济性。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税务风险管理

  1.规范税务事项,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环境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前提与基础,它主要包含了企业的内部人员分工、结构治理以及内部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某些集团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在下属企业或者是产品事业部、地区性总部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或者是税务部门;而某些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分支机构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将自身的税务事宜包给经验更为丰富的中介机构,从多个方面来加强自身税务风险管理,保障税务事项的规范化,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2.加强企业的风险控制评估工作,降低税务风险税务风险评价和税务风险评估工作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评估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企业应该提高自身对于风险的防控能力,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当遇到特定税务风险时,企业才能够对于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及时的借鉴相关的技术方法以及原理,对系统中所潜藏的'风险进行准确的定量、定性分析,从而为企业相关的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基本保障,帮助企业及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3.加强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规范化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活动,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相关领导者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内部控制活动主要体现为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发展情况而制定出的一系列规章流程、制度、授权、分权与集权等。例如,企业运营部门对信息处理的控制、整理、传达,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考核、分析。不仅是企业管理层对资产进行保值,确保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有效措施,更是促进企业科学、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内部业务流程规范化的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税务风险应对措施,以有效、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来保证税务管理控制方法、流程的合理性,实现税务风险控制的全面性。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有效沟通共享,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实现自身正常发展的关键,因此,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是企业的首要工作,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还应该根据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来及时更新自身的信息储备系统,健全信息管理系统。除此以外,企业应该重视业务部门与财税部门,自身税务、财务人员与地方税务机关的交流沟通工作,从而保证税务风险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施行。5.加强内部监督,以税务自查、内部审计促进涉税事项的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监督工作,对自身的税务事项进行定期检查,并以内部审计的方式对纳税进行统一管理,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审计人员或者税务审计机构对自身税务事项进行审计,从而有效的发现潜藏的风险。

  四、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未设置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税务风险方面,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仍然还处于初级阶段,税务管理缺乏规范性、对税务风险认识缺乏科学性,在税务风险内部制度设计上更是缺乏合理性,但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各个主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志国.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xx(09).

  [2]刘茜.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大学,20xx(09).

  [3]刘庆国.简论公司税务风险及防控控制[J].商场现代化,20xx(07).

  [4]朱荣恩.审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税务管理论文4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税务管理在促进其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要求各个企业应该加强对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重视,加强其自身的税务管理。在税务管理的实际过程中,税务内部控制本身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租用,企业可以从其自身的内部控制方面对税务加强管理,有效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及目标方面着手,分析了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及价值,最后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方法与策略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和改革,企业的会计也正在朝着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为一体的企业会计体系方面发展,利用会计学相关的方法和理论对企业自身在经营活动当中所涉及到的税务事项加以有效的管理,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实现最大的税收利益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也是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税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多项因素的约束和影响,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不利于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对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及目标

  在当前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当中,应当结合企业税务工作和企业经营特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运用一般控制和例外控制两种方式。一般控制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重点是企业在运营管理当中税务事项发生率比较高的活动当中。例外控制应该对企业的财产税等方面的发生率不高的应税事项。加强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有助于预防税收风险、提升经营安全性、提升经营价值。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工作目标主要就是对税务管理的优化和实施,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相关的政策规定,又能够促使企业做到税务工作的合理合法。实际的工作应该具体细化到目标上面,主要就是保障企业的核算行为和支付行为都符合相关的税法规定,企业的税务支出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精准核算、企业的税收能够合理合法的进行开支、企业的税务数据信息有效、完整等。

  二、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及价值

  (一)提高企业经营价值

  在企业的税务管理当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企业税务管理当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不仅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税务的风险,还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帮助其自身构建出更好的经营价值。首先,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企业自身在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有效避免花费越来越多的税收费用,以此来有效的降低企业自身的税收成本,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营价值。其次,在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向社会展现一种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本身的社会形象,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企业本身的社会价值。

  (二)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在企业的税务管理当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税务管理当中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避免出现经营风险,有效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和安全经营。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对国家相关的税收政策不是很了解,导致其自身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风险,进而阻碍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当中的`内部控制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了解和掌握,构建更加完善的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和机制,保证企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安全经营。

  (三)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在企业的税务管理当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税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样也是在经营管理当中非常难控制的问题,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控制企业管理中的税务风险。从企业的税务风险产生和形成方面来看,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各部门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信息的传递不全面,因此,比较难控制各环节的衔接和风险问题,进而产生严重的税务风险。因此,想要加强企业税务风险方面的管理就要求企业应该明确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来源,并且根据这些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类,加强对风险的管理,进而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本身所产生的税务风险。

  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一)完善企业税务方面的筹划工作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想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就应该有效的完善企业税务方面的筹划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税务方面的事务也越来越多,如果企业没有对税务管理进行宏观的掌控,在筹划方面的重视不够,就会导致企业形成和发生不同类型的税务风险。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应该重视新形势下企业自身税务信息和政策方面的学习和收集,通过对企业税收方面工作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强其自身职能的强化,促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权限,并且能够提升相关的税务风险识别和基础知识,促使企业的实务能够获得更好的有效筹划。在企业自身内部控制方面应该设计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及流程,做到较为全面的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如果企业的组织架构或者是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向相关的税务机关进行报告,寻求帮助和辅导。

  (二)完善税务风险方面的防范机制

  税务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企业税务管理的风险,根据这些潜在的风险,实现有效的识别,并能及时处理。建立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对于企业的税收管理,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企业发展的环境,建立更重要的企业税收项目,收集和评估风险,对税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机制,在收集、存储、处理税务信息方面,转让和使用的程序必须明确,保障企业税务信息可以在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和反馈;另一方面,根据获得的信息,制定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相应的风险控制点应涵盖组织结构、权力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等多个方面。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动态方法,风险识别及时对税收风险变化进行评价,获取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帮助,安慰的风险,总结相应的税务风险控制经验,建立税务风险预防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机制。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全面、系统收集内部和外部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找到公司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管理策略的优先级,实现公司税收管理的目标。

  (三)加强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交流

  企业税收管理内部控制正在逐步实现管理机制的信息化,这主要取决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税收管理,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企业内部数据,然后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中上传和分享相关的税务信息数据,使企业管理者和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对企业产生的税收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的把握,促进其第一时间,发现和识别异常的税务信息数据,解决横向纵向偏差问题,及时纠正。对税收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做好税收征管和更新工作,添加组件,公司适用的税收法律及时和定期更新,并与税务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另一方面应建立包括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各部分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做好税收信息数据的采集、记录、处理、传输和保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在记录、采集、处理、传输、保存等方面都不能违背税法和税收风险管理的要求。如税务信息资料显示风险隐患,公司财务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及时进行税务风险评估,也可聘请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代理人协助执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当中,税务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完善和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强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有助于预防税收风险、提升经营安全性、提升经营价值。因此,要想做到以上几点,就应该要求企业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关注和重视。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应该完善企业税务方面的筹划工作,加强税务管理方面的岗位设置,完善税务风险方面的防范机制,加强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交流,为企业的税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供关键的信息基础,促进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庆勇.刍议“营改增”时代下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策略[J].新经济,20xx,(Z1):140.

  [2]谢本飞.信息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xx,(10):217.

  [3]董岩,常春光.大型国企发票管理系统内部控制实践探讨——兼论国有大型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机打发票系统的应用[J].科技资讯,20xx,(29):160.

  [4]张玲,陈波.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工程财务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09):148-149.

税务管理论文5

  摘要:技术时代的来临,使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发生了众多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税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以“互联网+”的大数据环境为背景,对税务管理做了一定的分析,并预估了未来税务管理的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税务管理;前景

  一、背景介绍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云空间开始逐步进入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是我们赋予这个大数据时代新的代名词。大数据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当然,对于传统的税务管理,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税务从古至今就是一个不断传承又不断更新的名词。在现代社会科技大潮的到来,税务管理也紧随潮流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毋庸置疑,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税务管理始终是一个国家调节税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进行征税的重要框架依据。互联网环境下的税务管理,是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时代性融合,更说明了税务管理技术与制度将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税务管理的改革方向

  互联网+环境下许多问题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税务管理更是需要融合新形势下的各种情况进行更新变革,总体来说,税务管理的变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的变革趋势有以下几点。

  (一)体系优化

  税务管理体系是税务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税务工作的合理运行。一个完善的体系应当包含健全的法律法规依据、合理的部门设置、拥有一定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执业人员及科学技术手段。而我们所提到的税务体系优化也将应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首先是法律法规方面,对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商务平台,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相应的交易行为规范。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网络交易纳税制度,今后应不断规范网络交易的纳税行为,避免出现利用互联网空子逃税和漏税的现象发生。对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规范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商务行为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来看,网购的群体不仅仅限于年轻人,销售群体的扩大会使交易量迅速增长,甚至很多跨国交易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确认。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网络平台销售征纳税管理系统,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在未来的发展中,引进相应的互联网人才,而不是单纯地财会管理类人才来应对形式的变化。对于现有的.税务工作人员,则可以不断更新观念、进行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我国税务管理的技术硬件也面临着大数据环境下的变革,只有开发自己专门的电脑系统,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海量信息。而这些软件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更要及时的更新换代。作为传统的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与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专门的软件。

  (二)风险控制

  现阶段税务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互联网的大量数据下,会发生数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该问题可能会导致税收流失、甚至使不法人员利用互联网漏洞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社会安全。关于数据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有三大部分:(1)征税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种商务交易平台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络购物,而这种虚拟平台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交易的隐蔽化。在网络平台上的交易如果继续沿用旧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将会失去对网络交易的控制及监管。(2)征税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信息不再是单纯地文件记录,更多的是记录在相应的信息系统中,但这些部门相互独立,使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并不能实现互通,这也会导致税收部门并不能得到纳税人全部的信息,从而导致风险发生。(3)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由于税务部门涉及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各自管辖内容不同,虽然目前我国正在改善信息共享问题,但就目前来说,数据共享仍然是各税务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重叠、遗漏等风险问题。

  (三)微观数据调整

  之前,研究搜集的税务数据都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做出的相应政策也是以宏观为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宏观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报告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需要,并且对于微观数据的获取也更为方便,因此,对于税务研究的分析可以由宏观逐渐向微观发展,通过具有特性的企业情况,对其微观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控制,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税务管理。

  三、改革前景

  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从本文上述三大方面对税务管理进行更新变革对实际工作来讲,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以指导未来的税务管理工作。现阶段,首要应解决的问题则是完善法律法规,使其适应时代和现实的发展需要。同时针对迅速发展的网络商务平台交易,税务管理工作更要及时跟进,较快符合现阶段的税务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开,沈昱池.大数据———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推进器[J].税务研究,20xx(01).

  [2]谢波峰.大数据时代税收微观数据体系的构建[J].税务研究,20xx(01).

  [3]黄俊杰.基于WebGIS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4]王向东,王文汇等.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税收征管模式转型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研究,20xx(08).

  [5]彭骥鸣,陈爱明,韩晓琴.大数据时代强化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J].税收经济研究,20xx(05).

  作者:赵颖璐 姚懿娜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税务管理论文6

  一、加强我国国企税务管理工作的意义通过加强企业

  税收管理,能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丰富了企业的运营资本并增加了企业收益。并且,税收是直接能体现我国宏观调控方向的标杆,通过对税收的有效管理能有效的认清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利用各种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和和各项税种的税率差异进行合理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二、目前我国国企税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国家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国家税务的深入了解,对国企税务管理工作不重视,错误的认为国家企业不存在企业效益这一问题,导致管理工作者在进行税务管理时倾向于形式化和过场化。并且,由于受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国企财务人员对税务管理认识不深,接触时间较短,税务管理手段比较薄弱,使税务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

  2.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存在错误的认识,往往通过偷税漏税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没有在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统筹规划,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利用我国税收政策的作用,反而损害了企业利益、国家利益。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之下,国企的税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税务管理工作也不重视,造成我国国企税务管理工作混乱。

  3.税收业务不强

  目前,我国国家企业很大部分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运营方式上带有很大的政治色彩,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税收管理并不重视,导致税务管理工作者无法有效的'对偷税、漏税进行有效的划分。税收管理工作是一门实时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而我国国家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抱着国企工作是铁饭碗的错误思想没有及时的对时下的税收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其业务操作能力也在日积月累的安逸情绪中落后于时代,导致了国企税务业务能力虚弱的现象。

  二、提高我国国企税务管理工作水平重要措施

  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企业其他的税务管理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税收筹划,也就是指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提升税务管理意识,提高税务管理法律观念,增强税收业务能力,完善税收管理制度来实现税负最低。

  1.提升管理意识,精化税收管理工作

  意识决定行为,只有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意识,才会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首先,要转变国家企业的管理意识。虽然国家企业属于国家性质的企事业单位,但仍具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性质。其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工作机构,由专业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掌管税务工作,提高税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必要的话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二次细化,最终将国家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专业化,精细化。

  2.提高法律观念,加强税收法律培训

  由于我国目前的税法制度体系并未完善,税法约束范围仍有缺口,这就必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法律约束力,在保障广大人民共同利益的情况下认真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加强对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培训,熟练掌握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从法律政策的角度上进行税收规划和统筹,从而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另一方面严格禁止偷税、漏税的情况出现,一定要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进行避税。企业高层领导更应该要重视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法律培训工作,借助外部培训机构或者专业税务机构的力量,不断提高企业税务管理人员自身的法律观念和业务能力。

  3.增强业务管理能力,完善税收管理制度

  关于目前国企税收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税收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完善。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税收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税收管理内部运行机制,才能对企业税收规划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纳税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企业税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微观上,国企的税务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会计人员出身,其本身缺乏相应的统筹管理能力。然而,企业税务管理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税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好差,因此,不断提升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四、结语税收是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与企业的有序运营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对税务管理工作,在我国税法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合理的避税,从而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益,最终促进企业自身的高速发展。

税务管理论文7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电力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在电力企业中税务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也间接导致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经营风险。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中必须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税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升电力企业税务风险应对能力,保障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及构建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存在问题;构建措施

  一、前言

  在电力企业经营发展中税务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税收收入。通常情况下税务管理具有集中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包含税务策略相关规范、税务管理和纳税流程规范等,但是在实际的税务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风险,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风险加强税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并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税务风险,推动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税务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对整个税务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以及监督管理等,并且基于企业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税务制度,再严格按照这一制度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另外,企业在税务管理中具有强制性、无偿性以及固定性的特点,并且与国家税务管理相一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降低企业税收成本现阶段,在电力企业建设和发展中税务成本以企业缴纳税金成本、企业罚款以及拖税处罚金额为主,所以企业必须积极有效的制定合理的税务管理方式,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税收成本,避免一部分税收处罚而引起的税收成本增加,从而提高企业经济利润。

  (二)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学习税法,掌握税法的用法,还要增强管理人员的纳税意识,就能大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同时在纳税工作开展中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加强税务管理,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税收法律法规,还要了解相关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就能很大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税收法规的学习观念,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合理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各种税收政策中不同税种税率不同,电力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中,先要对我国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解,采取合理的融资方式、存货管理方式以及折旧方式等,就能顺利开展税务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提升电力企业效益,合理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和配置资源,确保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三、电力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管理思想观念落后随着电力企业税务管理机制的持续不断深化改革,以往采用的税务管理模式已与当下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业务形式逐渐被应用到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管理人员使用的各种管理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工作人员还在使用以往的工作方式。通常情况下,交纳各项税务的`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那么遵循以往的时间段来进行申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够真正体现出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价值还会增加各种税务资金成本。

  (二)税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待提升进行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由于受到广大人员的水平限制,并没有真正开设与税务相关的管理。另外,还有一大部分税务管理机构自身存在很多漏洞,这些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税务管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下降,尽管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具备一定的税务管理能力,但是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够真正满足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专业性要求,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另外,在对电力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财务管理内容培训深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税务管理风险由于税务管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好各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问题。针对创新型的业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使用科学、合理方式来进行优化,然而在进行电力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和一些创新型业务两者之间并不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阻碍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强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及构建措施

  (一)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电力企业上至管理层人员下至普通员工,都应当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意识,要转变过去不重管理重生产的思维惯性,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言,企业内部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有效控制税务风险,应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在企业内部设置一个完善的税务管理部门,来统一管理企业各项税务工作;其次通过制定健全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来进一步加大税务风险管理力度,并且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梳理税务风险管理流程,制定出更为完善的税务风险控制方案,从而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二)拓宽融资方式在电力企业中,税务管理具有繁琐和复杂的特征,所以工作人员进行税务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和改进,尤其对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其次,由于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应该创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水平能力高的管理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电力税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通常情况下,借入资金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借入资金,第二种是权益资金,借入资金一般是指资金到期之后应该归还的本金和利息之和,这种风险一般都比较大。然而,这种使用方式自身有很大风险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税前一定要扣除一部分利息,以此来抵抗各种不同类型的税费。另外,一种权益资金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资金使用方式具有安全性,在使用这种资金方式时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除此之外,还不能够扣除电力企业税前的那部分股息。因此在开展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一定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去考虑和分析,依据电力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从而减轻电力企业税负负担。

  (三)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对于税务风险防控工作而言,其侧入点应当是过程的防范,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工作,这样有助于识别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通过估测潜在的税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这些税务风险进行有针对性地抑制。电力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税务风险评价以及评估这两个方面,及时借鉴相关的技术手段,对企业潜藏的税务风险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以便为企业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基本保障,进而帮助电力企业及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控制税务风险措施。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内容主要包含税务风险相关的财务指标、涉税流程风险点的相关指标以及纳税指标等三个方面。

  (四)对税收管理制度加以创新首先,企业税收管理体制创新的重点工作就是加强税源信息的管理,整理和分析税源信息,分析理解税收制度情况,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现金流等专业知识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加强交流沟通和联系,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通常地传递。其次,应当积极引入新的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可以开通专门的税源管理平台高效管理企业税收;税源管理平台的监理能够支持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同时,一部分电力企业经营情况非常复杂,需要涉及较广的领域范围,所以税收管理人员也面临着更加繁杂的工作,此时税收管理人员要对我国税收政策有实时关注和了解,及时更新知识,充分理解和掌握我国税收法中的规定。

  (五)调整电力企业内部结构电力企业税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因此,电力企业工作管理人员应该依据电力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融资,并且要加强生产技术的改造,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收入,从而有效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结构各项调整和配置,最终达到提升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目的。

  (六)加强财务人员能力培养财务部门是电力企业开展相关税务工作的基础,要想实现企业税务风险控制,还应当注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为了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税务风险防控工作需要,电力企业应当对财务人员加强教育培训。一方面,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升财务人员的税务风险防控意识,充分认识和提升税务风险防控水平,促进电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促使财务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正确思想,就能够突破电力企业税务风险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对财务人员加强税务工作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分层次、分期、分批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活动或者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水平,并采取相应的考核手段来确保培训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中税务管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但是在进行税务管理中经常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所以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电力企业各项税务制度,从而推动电力企业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红梅.浅谈供电企业营销稽查服务风险防范与预警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50).

  [2]尚姝媛.探究当下我国供电公司税务管理[J].科研,20xx(11).

  [3]陈庆辉.关于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的研究[J].通讯世界,20xx(23).

  [4]廖俊梅.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xx(24).

  [5]胡静.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浅析[J].江西电力,20xx(09).

  作者:徐慧娟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海县供电分公司

税务管理论文8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9. 9%,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货物出口总额己位居世界第一[1].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越来越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1999年中国企业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仅有 2 家排名较为靠后的企业; 而 20xx 年中国企业在 500 强中已经增加到 11 个,中石化排名 68 位,位居中国企业之首; 而发展到 20xx 年,中国在 500 强中占据 79个席位,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分列第5,6,7 位[2].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企业的竞争力,大型跨国公司己经成为配置全球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由此可见,中国大型企业已经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当前,中国大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极为严峻。

  从国际形势看,20xx 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xx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指出: 世界经济增长在 20xx 年很可能会继续保持低迷,并且在随后的两年中全球经济面临再度衰退的极大风险。从国内形势看,20xx 年中国 GDP 增长率下降到7. 8% ,为近 10 年来的最低水平; 20xx 年的经济形势并未好转,第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7. 7%,低于预期的 8%; 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截止到 20xx年 5 月,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 33. 6%,创历史新低[3].此外,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 20xx 出现绝对数量的首次下降,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未来人力成本的上升[4].从企业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人力成本以及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都极大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降低成本和理性控制风险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而税收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风险的重要来源,己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当前,研究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研究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企业风险,使企业信誉良好,使企业税收成本降低,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特别是在企业推行国际化的进程中) ,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重视企业税务筹划工作。

  (3) 研究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可以使中国税务风险管理理论更加丰富,进而推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发展的步伐。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综述

  (一) 国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尽管各国学者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将税务风险列为重点研究对象,还是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的事情。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增加了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研究和认识。澳大利亚学者 MichaelCarmody (20xx) 认为企业税务风险既包括内部风险又包括外部风险,而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是不受企业自身控制的,因此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实际上指的是对企业内部风险因素的控制[5].TomNeubig(20xx) 强调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要具有前瞻性,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在不引起税务机关注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税收负担; 采取的措施通常是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进行系统审阅,寻找最易引起税务机关关注的事项,事先对其进行合理安排[6].Sim Segal(20xx) 认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种行为方式或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或管理模式最终会成为企业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

  (二) 国内研究与发展综述

  当国外学者对企业税务风险的认识日益深入之时,国内学者也纷纷展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是国内学者在翻译"tax risk"这一概念时,使用的词语并不一致,具体包括税收风险、纳税风险、涉税风险和税务风险。

  1. 税收风险

  田凤平(20xx) 认为税收风险是政府在组织获取税收收入和使用税收进行经济调节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7].胡云松(20xx) 认为税收风险是纳税人未全面遵守税法形成的税收流失的可能性[8].因此,一般而言,税收风险是从政府的角度进行阐述,是指税收体制、税收征管对整个国家的税收经济安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

  2. 纳税风险与涉税风险

  李鹏(20xx) 认为纳税风险是纳税人在计算和缴纳税款方面承担的风险,即纳税人因违反税法规定造成经济利益损失的可能性[9].庄粉荣(20xx) 认为涉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没有遵循税收法规的具体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10].

  3. 税务风险贺志东(20xx) 认为税务风险是纳税人在涉税活动中遭受损失或丧失潜在收益的可能性[11].蔡昌(20xx) 认为税务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多缴税导致企业税收负担增加或者企业少缴税导致企业遭受惩罚[12].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汇总和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在文献汇总方面,以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为主题,搜集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了关于税务风险管理的理论现状、政策现状以及企业实践现状,为问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在归纳演绎方面,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学术界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观点,企业风险管理的界定、税务风险管理等概念,研究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同时,借鉴企业风险管理中常用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践之中。

  三、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一) 税务风险的概念

  当前,世界对企业税务风险概念的主流见解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因未依法纳税而被税务机关检查、稽查,引发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和罚款、被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对企业声誉和生产经营造成恶劣影响的风险; 二是因未正确理解和充分使用税收法律和政策而导致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承担不应承担的税负,而造成经济利益损失的风险;三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因未能合理进行税务筹划有效降低税负,而影响公司潜在收益的风险。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有关负责人在权威解读《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 ) 时指出:"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 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率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涉税行为未能正确遵守税法相关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产生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未按规定纳税而遭受惩罚,二是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税法相关规定而多付出纳税成本,产生潜在经济利益损失。

  (二) 风险管理理论

  1. 传统风险管理理论阶段 (20 世纪初-20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初,理论化的风险管理理论成型。1916 年,法国的科学管理大师亨利 · 法约尔(Henri Fayol) 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首次把风险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1930 年,美国的所罗门·许布纳(Solomon Schb-ner) 博士在美国管理协会一次关于保险问题的会议上正式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在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限于可保风险和财务风险,此时将保险作为风险应对的主要手段。

  在这个阶段,风险研究首先出现于保险业,进而扩展到银行业和证券业等金融领域。例如: 1952 年马克维茨的"组合选择理论"以及 1965 年夏普(Sharp) 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2.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90 年代初)。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和复杂,企业逐渐意识到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审视并管理风险。1992 年,英国的卡德伯利报告(Cad - bury Report) 和美国 COSO 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出台,标志着风险管理进入现代风险管理阶段。1995 年,出现的全球第一个企业风险管理标准: 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 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1999 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推出了蕴含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三大监管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正式开启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新篇章。20xx 年,美国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C Sarbanes - Oxley Act,对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20xx 年 9 月,COSO 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基础上,出台了《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此为标志,风险管理进入了以风险效益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为目标,全面认识、全方位整合、全过程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三) 中国风险管理理论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在中国发展得比较晚也不够成熟,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比较少。目前,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 2 种。

  20xx 年 6 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xx]108 号) ,这是我国第一个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借鉴和吸收了 20xx 年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有益成分,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及时总结了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对其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中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尤其是中央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普遍性思路。

  20xx 年 7 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xx]7 号) ,此后,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 号-组织架构》等18 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自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这些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议。目前,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企业集团内部的子公司数量众多,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业务流程对接存在困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因此五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 大企业界定标准

  目前,包括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在内的世界上 50 多个国家均设立了专门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根据相关国际经验,在税收领域中的大企业是指因为自身运营背景具有国际性、经营范围呈现多元性、经营业务具有特殊性、内部治理存在复杂性等特征,从而能够在税收管理服务方面受到特殊对待的纳税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对大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 营业收入、资产规模、注册资本、应缴税款、雇员数量、特定行业等。

  20xx 年 6 月,中国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xx]300 号) ,同年 9 月,国家统计局印发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xx]75 号) ,按照行业门类,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但是,目前中国尚未确定税务领域的大企业分类标准,只是在 20xx 年 12 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名单的通知》(国税函[20xx]1064 号) 中,决定将 45 户企业(集团) 作为国家税务总局定点联系名单。

  在确定这 45 家定点联系名单时,国家税务总局考虑了纳税额、营业收入、所有制形式(国有、私营)的代表性、资本构成(内资、外资) 的代表性、行业代表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在统计上已经明确了大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方法,但是在税务领域中国尚未按照国际经验清晰界定税务领域上的大型企业,而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定点联系名单和全国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的形式来认定需要重点关注的大型企业。因此,目前需要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大企业以国家税务总局 45 户定点联系企业为中心,向全国重点税源监控企业不断进行扩展。

  四、大企业税收风险成因分析

  (一) 大企业税收风险内因分析

  1. 大企业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存在风险

  中国企业应用风险管理理论的实践过短。将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引入中央企业是在 20xx 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而且这份指引虽然提到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但并没有提及税务风险。至今为止,很多企业还对税务风险的认识非常浅薄。即使部分企业逐渐认识到税务风险对企业的重要影响,但绝大部分对其认识还停留在单一的财务阶段,没有贯穿至企业的日常业务之中去。实际上,企业的税务风险几乎源于企业的一切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企业这种将税务风险局限于财税部门的认识无法将税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无法在整体上取得协调,以至于无法从根本上防控税务风险。

  2. 大企业缺乏专业办税机构和人员

  如今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没有独立的税务部门,税务问题几乎全部由财务人员代为解决。由于缺乏税务方面的理论支持,会计或出纳人员受到专业的限制较大,无法准确把握有关税收法规的精神,对税务风险管理时常手足无措。实际上,企业税务风险有其特殊性,税务业务办理涉及到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和交易方法,要求办税人员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有精准了解,同时也需要办税人员能够较为专业的了解财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办税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3. 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尚在发展之中,内部控制标准尚未成熟,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一来,即使企业认识到税务风险的重要性,并且想要将税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往往会成为一颗毒瘤,使得企业的实际结果与预计相去甚远,使税务风险控制无法贯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在中国企业中并不普及,不能根据税务风险的特点针对涉税事项进行定期检查和有效评估。

  很多企业没有主动对企业涉税活动进行自查或者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检查,同时外包中介机构检查还可能存在风险,因为外包机构并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涉税情况。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会导致企业税务风险无法运用到实践当中,而企业税务问题处理上的被动往往都是内部税务审计制度的缺失导致的。

  4. 大企业税务筹划不当

  企业税务筹划不当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一方面,如果没有通过税务筹划来安排出最优的纳税方案,企业会面临多缴纳税款的风险。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清晰认识到纳税人的权利,没有具体了解企业遭受的税务风险,常常一味地巴结税务机关、缺乏主动纳税意识、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整体税务筹划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蒙受了过分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税务筹划活动本身并非完全稳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5. 大企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导致的税收风险

  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集团,国际化、多元化经营开展得较为彻底,它们常常会涉及多不同类型的税制和税种。仅仅中国就有 19 个税种,每个税种都有不同的纳税要求; 而且中国税务征管机关就包括国税局、地税局、海关,企业需要打交道的部门太多。大企业作为拥有多元性业务以及多层级子公司的纳税主体,既需要处理多税种的涉税事宜,还需要与多层级的税务部门打交道,这大大增加了大企业的信息流通成本和税务风险。

  同时,大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它的数据需要经过子公司的层层上报,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经手人的不同主观意识和计算方法会导致一定误差。

  (二) 大企业税务风险外因分析

  1. 税收立法方面的税务风险

  中国是一个以宪法为主要法律的国家,法律体系包括税法体系首先体现出的是国家利益,因此对纳税人利益的保护远远小于对国家利益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上,纳税人处于一种相对劣势地位,税务机关常常可以利用"税法解释权归税务机关"这一条款作为说辞,而税务机关人员的主观意识判断会使纳税人的税务风险大大增加。

  2. 税法本身存在的税务风险

  税收法律制度本身也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各种纰漏,如税法实施条例与具体制度不配套,政策不清晰、不具体,内容不完整等,这使税法本身就存在风险,以至于税法在某些税务问题的应用上存在不确定性,极易引发企业税务风险。同时,中国税收征管体系较为复杂,既涉及到如国税局、地税局、海关等,也涉及到不同层级的政府机构。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层级政府机构之间在具体税务处理上由于理论依据的不同,具有极大的差异,但大企业集团往往要同时与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层级的税务部门交道,而在具体税法条例的理解上,企业和政府部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加剧企业税务风险。

  此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税收分享制,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不匹配,导致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会引起极大的矛盾,这加剧了税收征管的复杂性。而且国内税法与财务会计准则无法完全匹配,企业需要从财务会计数据中通过运算得到税务数据,从而加大了税务处理风险。

  五、解决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对策

  据上文的分析可知,大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企业各个纳税环节相结合而得出结论的工作。因此,大企业必须将税务风险和自身情况相结合,建立一系列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以便于从整体上控制税务风险对大企业的不利影响。

  (一) 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

  1. 合规性目标

  合规性目标是指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涉税活动,这是可以有效地使企业在规避风险时免除税务部门的处罚,因此合规性目标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了解税法,对企业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应当熟悉,在税务登记、设置保管账簿、开具使用发票、税务申报、税款缴纳、代扣代缴税款、接受依法检查、提供税务信息这八大环节中严格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战略性目标

  战略性目标是指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必须围绕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来进行,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与政府建立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应该符合企业在每一个阶段所制定的战略目标,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应将税务风险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警惕税务风险对企业声誉和形象的损害。学习如何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应当贯穿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在税务问题上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关系。

  3. 效率性目标

  效率性目标是指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要争取降低税务成本,创造税收价值,从而达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时,要有一套自己的衡量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收益的方法,尽可能让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建立在现有企业风险管理体制之上。税务支出是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就是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及税务筹划手段,减少企业被税务机关处罚的几率,并合理增加企业的节税收益。

  (二) 设立税务风险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必须拥有一套多层次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使得治理层、管理层、职能部门、业务部门都能认真履行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职能,并且明确税务风险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将税务风险管理状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

  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除了税务知识,更要熟悉风险管理知识,这就决定了公司为了完成税务风险管理的规划以及方案的制定,就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与人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及纳税业务的繁杂程度,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构或专职岗位,聘请专业的税务人员处理企业税务相关事宜。

  (三) 正确评估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评估是指在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税务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可能性等,来确定税务风险重要程度的过程。由此可见,税务风险评估可以从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影响程度越强烈,则税务风险越高。

  (四) 正确应对税务风险

  在大企业税务风险被找出之后,就需要根据税务风险表示的事件的不同、紧迫性的不同、严重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税务风险管理策略来进行应对。风险应对首先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采取应对策略。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这样的方法被称为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外部环境的不同,围绕企业所制定的发展策略,选择风险管理方式、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要各项资源的配置原则。

  在应对税务风险时,考虑到实际操作性以及成本效益问题,企业并不需要完全消除税务风险,因为为了消除税务风险所耗费过多的人工、时间等成本都是不划算的。因此,不同的方法是适用于不同的问题的,具体将风险的应对方法划分为如下三种,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转移。

  1. 税务风险规避

  税务风险规避指的是企业规避未来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来尽量使得税务风险达到 0 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企业在面对可能发生税务风险的活动的时候,完全选择回避,例如企业为了不受到税务部门处罚,完全不去做偷税和逃税等一些行为,如企业宁愿放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资格,也不愿使用不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如企业在收购企业时,由于对方税务问题严重,而放弃收购。这种方法固然没错,可是成本极高,是通过放弃本身应得的收益来获得的成果。因此,必须细致地衡量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来决定是否采用税务风险规避。

  2. 税务风险降低

  税务风险发生的事前事后两个时间段决定了税务风险降低计划的关键。在税务风险的事前阶段,企业可以通过税务筹划或是完善企业本身的内控制度,来降低税务风险; 在税务风险的事后阶段,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争取将不利影响降低。如: 能够通过及时上交税款,缴纳滞纳金来遏制事态扩大的势头,以免企业声誉遭受更大的影响。

  3. 税务风险转移

  税务风险转移包括两个方面,即保险转移以及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通常是指企业以购买保险的方式把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转嫁给保险企业,以不确定的未来收益来套取固定的保险费用,但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几乎很难出现,几乎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提供这方面的保险服务。非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纳税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机构的当事人,例如企业通过聘请税务顾问,使得税务风险损失和法律责任全部由税务代理机构来承担,或者企业将不承担交易事项的风险作为一项明确的规定表现在合同之中,从而达到将税务风险转移给企业的客户或者供应商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极易对企业的名誉造成伤害。

  (五) 加强大企业税务方面信息与沟通

  在如今这个信息行业日益发展,且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信息能否做到及时传递沟通极为重要。《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指出: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部门内部、企业税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本文认为信息与沟通应当包含企业内部的信息与沟通和外部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机制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增强企业信息沟通能力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 构建和完善基础信息系统

  企业应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在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来构建和完善贯穿企业生产活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如实地记录、分析、整理企业在何时存在何种税务风险,其成因、影响后果如何,如何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并且将这些信息共享,使得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能因此受益。

  2. 构建内部信息沟通渠道

  税务管理部门应该编制相应的业务涉税信息反馈表,来明确税务风险点及各自的税务风险管理责任。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应针对购买、损耗、损失、出售及库存等可能产生税务风险的事项进行信息反馈,如实填写信息反馈表,使得企业税务管理专员能对企业管理风险及时做出处理。

  大企业由于公司多层级、经营多元化等特点,涉税事项相对较多。所以,大企业应该将其信息化的优势发扬,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机制来建立企业内部税务信息系统。该系统应该拥有各项税种的具体相关规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企业正常办税流程规定,以及企业的一些主要风险提示。同时,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当与其他各业务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税务咨询应当及时可靠,定期通过培训提高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此外,企业重大决策应当有税务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并且应当从战略层面上提供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

  3. 建立外部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

  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应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定期拜访供应商与客户,及时反馈给税务管理部门,使得企业税务部门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更加了解。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与同行业中税务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交流,通过学习借鉴其他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之中的经验和教训,来提高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此外,企业税务部门应定期与相关政府机关进行沟通,逐步建立良好的政企合作关系,与企业相关的重大涉税事项应与税务机关一起探讨,与税务机关联手制定一套企业涉税事项的具体处理流程来降低税务风险。20xx 年 10 月,国家税务总局首次与大企业签署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约定加强政企合作,共同防范税务风险。签订税收遵从协议之后,大企业一方面可以申请事先裁定,来提高税法适用的准确性,增加税法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和社会声誉。因此,签署税收遵从协议是大企业改善政企关系的一个良好契机。

  (六) 加强大企业税务方面监督与改进

  监督与改进是指对税务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管理,并且根据最新形势,不断将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的过程。监督与改进的主要方法包括:

  1. 设置监督岗位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指出监督职能可以由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组织机构担任,也可以从外部聘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担任。内部监督的优点在于税务风险管理流程时刻处于关注状态,而监督者是比较熟悉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企业人员,有效降低了成本。但是内部监督受到外部质疑的可能性大,这是由于这种方式主观性太强引起的。可是外部监督往往发生在税务风险发生之后,没有了及时性,极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外部监督者的监督与改进的方法,可以被企业学习与借鉴。

  2. 明确监督重点

  监督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从成本效益原则上来考虑,企业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重要风险点上,这就要求企业将风险进行分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不同等级的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监督的重点也应该随着税务风险重点的改变而改变。

  3. 改进监督结果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会通过监督而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出具一份有针对性的报告,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案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六、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首先对税务风险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随后详解了企业在税务方面风险产生的原因,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笔者认为,大企业税务风险是指因企业涉税行为未能正确遵守、利用税法相关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产生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企业不遵守纳税的有关规定,税务机构对其进行的惩罚; 二是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合理避税的方法,对税法相关规定降低税收负担没有理解透彻,而使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税务风险是大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部分。内因是指大企业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完全、专业办税机构和人员匮乏、内控方面有较大缺陷、税务筹划所采用的方法不适合以及经营多层级结构导致的税务风险; 外因包括税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税收执法人员主观意识上的偏差以及税法的时常变更引发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为避免税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需要进行恰当的税务风险管理,一方面为企业建立高效的内控制度,另一方面也应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税务管理论文9

  一、分析当前电网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现状

  1、税务管理工作观念不能够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

  受“三集五大”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网企业制度趋于完善化,在与之前比较的过程中可得知,电网企业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很多以往未出现的业务形式,例如:合并、产权转让等。不过依据当前形式来说有很大一部分电网企业存在问题,还沿用传统工作模式,如:按固定时间进行申报、足额缴纳税款等,税务管理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在一些环节上使得其成本大幅度提升,例如:从业务拓展和财务发展横向衔接等角度为出发点,电网企业内部税务管理职能有所弱化,而税务管理其初衷就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强化其职能,但是却起到了相反效果。

  2、相关税务管理人员工作素养低下,亟需提升和强化

  鉴于“三集五大”体制不断完善和强化,及时有效填补了税务管理的“真空地带”但是也致使电网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人员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从深层次上说,没有安排专业性人才进行税务管理,而专业性管理机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专业性人才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不能够有效衔接起来,尽管其具备一定的税务管理能力,但是其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不能够及时处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税务专业知识架构长期不能建立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者,在对税务管理人员培训和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单纯向其传授知识,没有注重技能方面培养,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不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税务管理人员的`发展,也阻碍了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当前,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充分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计划,但是相对应的对税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有关税务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整合。

  二、电网企业税务管理中诸多风险因素有待解决

  以往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新业务拓展没有深层次强化。在当前电网企业中,管理工作与业务开展不能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是很多风险因素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在。笼统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收费业务

  受托运行维护收入、居民更换电表等营业收费,虽然多次与相关税收部门进行协商,但是在材料费进项税抵扣方面存在着风险。例如:以临时接电费为例,税务部门、物价部门、电力监管部门其要求都是不同的,而这制约了企业运营,国家财政、税收政策都率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之间难免存在矛盾,无形之中为电网企业税收带来障碍。

  2、资产产权重组业务

  当前,网省公司输变电资产归属总部、东西帮扶是电网企业资产划转存在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税务机关并不承认这一举措,例如:从东西帮扶来说,公益性捐赠在税前就应当扣除,而这些都直接与所得税、流转税等税收挂钩。

  三、创建科学有效的电网税收管理体系的措施

  1、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机构

  依据当前形式来看,电网总部已经在各省设立专门财税管理处,但是在其下属区域其财税管理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继“三集五大”之后,多数省公司认识到在市公司建立核算大大增加了其成本,因此将其撤销。但是在当前体制下完全可以在县级以上设计专门税收管理机构,才能够更具系统化管理,为加强税务管理提供前提条件。

  2、依据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税务管理与同层次的财务管理比较后得知,税务管理更具在专业性、政策性强,对人才要求较高,要想根本性改变以往税务管理现状,就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大对人才引进力度,及时发现税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例如:在电网企业招聘人才过程中,不应简单注重人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才是否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够为税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再有,电网企业建立健全激励制度,这不仅可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

  四、结语

  从上述不难看出,税务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要向实现财务管理创新,就一定要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时刻更新自身知识,同时也要引进先进人才,才能够充分把握事情发展总体趋势,从而为企业提供更为精确信息,在充分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税务管理论文10

  摘要:税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文章从税务管理的意义入手,阐述了税务管理的内容及方法,通过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来达到规避企业税务风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强化税务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科学先进的管理尤为重要,税务管理作为管理活动之一,更显现出其重要意义。

  企业税务管理包括企业对涉税业务流程规范设计,对管理组织科学搭建,对相关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的运用研究,对经济事项的提前计划和筹划,对涉税事项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对涉税事宜的沟通、协调、处理,对涉税事项的分析及后评价,税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目标意义重大。

  一、加强税务管理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监管机关依法治税,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宏观市场环境在形成和完善,纳税人更应强化自身的自律管理。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和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的纳税意识逐步提高,更加重视通过税务管理,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降低涉税风险的目的,要进行纳税筹划,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知各项税收法规,还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在明确了企业相关业务流程、经济业务实质以及财务政策的基础上,规范、完整地做好会计核算,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降低税收成本。

  企业的税收成本主要包括:依法应缴纳的各项税费及违反税收法规缴纳的滞纳金、罚款支出。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合理进行税收筹划,正确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或节约企业的税收成本,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可避免税收处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税后利润。

  (三)有助于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可以根据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和各项税种的税率差异,进行合理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等等,企业在投资和技术改造上应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实现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有助于规避企业的涉税风险,提升企业形象。

  良好的公司形象,将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好的外部环境,对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来说,将更大程度的面临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监督,公司形象尤为重要,涉税处罚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更加有损企业声誉,通过科学的税务管理可避免企业的涉税风险,有效的提升企业形象。

  (五)有助于企业实现目标。

  在与同行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成本领先是胜出的法宝之一,努力降低企业成本,才能提高盈利目标,特别是在复杂的交易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税收政策,精心的规划交易结构,可避免企业因交易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多缴税,控制好了税收成本,也就是增加了企业的净收益,与企业其他内部、外部成本的降低对企业盈余的影响有着同样的作用,而企业的目标正是经济增加值最大化,长期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增长,所以,通过税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价值实现目标。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税务管理包括对税务信息的管理,涉税业务的税务管理和纳税实务的管理等等,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税务管理活动大致如下:

  (一)税务信息管理。

  税务信息管理就是企业从外部和内部收集到的税务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传递和保管,教育和培训等。外部信息包括政府的税收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收集和研究好外部信息对企业科学纳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企业内部信息包括税务证照、各期纳税申报资料、各项税款计算台账、定期税收自查报告、税务工作总结等税务资料的归集、分析与保管也同样重要,税务信息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需要企业各业务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

  (二)涉税业务的税务管理。

  企业的生产活动几乎都与“税”有关。所以,对涉税业务进行税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要到纳税过程中去消除涉税活动中形成的税务隐患或税务风险,几乎是不可能或相当困难的。所以,强化对涉税业务的税务管理是控制税负成本和降低涉税风险的最好的管理措施之一。

  就企业生产经营的一般情况而言,涉税业务的管理大致包括,企业经营决策的税务管理、投资融资决策的税务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的税务管理、营销和商业合同的税务管理以及薪酬福利的税务管理等。涉税业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因此,税务管理强调对涉税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和全面监控。

  (三)纳税实务管理。

  企业纳税实务包括税务登记办理,发票的请购、使用及缴销,纳税申报、延期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收减免申请及申报,出口税收抵免退税,非常损失报告及备案,税务检查应对等等。各项业务都有严格的流程和要求,企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经办及管理人员更应该认真负责,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积极与税务管理部门沟通,加强税企联系,做好日常税务实务管理工作,避免企业蒙受损失或违规受罚。

  总之,企业税务管理不仅内容庞杂,且专业性、技术性也很强,企业如果没有专门的部门和高素质的人才是难以奏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该子系统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税务管理的方法

  (一)设置税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税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树立专业管理人员“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观念,严格按税法规定办事,自觉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努力研究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有效进行税收筹划,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建立完善相关税务管理制度和税务管理流程,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的发生,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

  (二)税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税务管理应遵循合法性原则,即公司的税务管理应符合税法、税收管理条例用其细则以及税收相关法规的规定。系统化原则,即税收风险管理应有全局观,应从全局把握,力求公司利益和最大化以及税务风险最小化。制度化原则,即公司建立税收风险管控机制,应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做到上情下传、下情上达。

  (三)日常业务的税务风险及审核要点,发票管理、收款、付款、费用报销、工资支付环节的税务管理。

  1、发票管理中的税务审核应关注各公司的税务专员按月检查发票的使用情况是否遵照公司《发票管理办法》,重点检查发票的开具是否符合税法(开具的票种、发票要素的填写等)的规定,对于公司开具的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产生税收隐患的发票),应及时要求开票人员对所开发票做作废处理,并重新开具发票。税务专员应按月检查发票使用簿,对发票的购、用、存情况进行检查。

  2、收与经营无关的关联公司款项或其他款项时,收款人员应当及时通知税务主管,税务主管应当对此事项的税务影响提出建议;所收款项业务不明的或涉及敏感税务问题的,收款人员在开具发票前应与税务专员进行沟通,税务专员无法解决的,应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开明确批示后方能一开具发票,以避免公司因开票不当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3、付款及报销环节应审核对方的票据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发票的种类及开具的内容是否与经济业务及相关合同一致,成本费用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4、工资支付环节应审核公司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由人力资源部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并进行相关审核,由财务部按审核结果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四)税务筹划。

  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意义在于不是因为筹划而少缴税,而是因为没有筹划而多缴税。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税收法规日益健全和完善,企业在钻政策法规的空子上是占不到便宜的,搞不好还会冒偷税漏税的'风险,有的企业在经济业务实际发生完结时,发现税赋很高,开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合理避税”,这些方法大多与国家财税政策法规背离,从长远看不仅没有为企业合理避税,还为企业蒙受的损失雪上加霜。科学有效的税收筹划必须开展于纳税业务发生之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合理筹划经济事项的交易结构和模式,实现税负最低。

  例如,在一项投资交易中,甲公司资金充裕,技术力量雄厚,准备储备一块土地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乙公司作为A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名下资产中有一块符合甲公司要求的土地,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准备按转让资产的模式进行交易,如此甲公司获得土地将缴纳契税,乙公司将涉及转让资产应交营业税及相关附加,转让土地使用权应交土地增值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之和,加计20%的扣除,而对乙公司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不得加计扣除。有的省份,为了抑制和打压倒买倒卖土地的投机炒作行为,还出台了空地不允许转让,开发程度达到25%的土地才可以转让等地方性政策来调控市场。如果我们改变一下交易模式,由A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权转让给甲公司,甲公司控制了乙公司的同时获得了土地,因该土地权属没有发生转移和变化,虽为甲公司拥有但仍在乙公司名下,甲公司不交纳契税,乙公司也不交纳土地增值税,乙公司作为标的完成的是股权交易而不是资产交易,因此也不交纳营业税及相关附加。可见,筹划对税赋的影响非同一般。

  在筹资决策中,是选择负债资金还是权益资金,或是二者的组合,这不仅要结合企业不同生命时期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资金成本费效比及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利用好负债资金这把财务杠杆,可达到抵税作用,降低资金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坏账如何计提,费用如何分摊,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企业所得税都会产生影响,对递延所得税的合理运用,把实际缴税义务规划在不同的纳税年度里,可达到延缓纳税目的,从而提高资金使效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产品,税收负担都存在差异,税收优惠政策及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投资决策中,充分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并加以合理利用,可使企业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健康长足发展。

  (五)税务审计机制。

  建立税务审计制度,结合公司内部审计或聘请税务中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税务审计工作,目前,如财税咨询公司、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日趋成熟,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机构的专业服务,提高税务管理业务水平。定期审计应于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出前审计结果,不定期应于集团税务管理部根据管理需求或者结合内部审、聘请中介机构等不定期进行税务审计。税务审计人员(含税务中介机构)在完成定期或不定期税务审计后,出具书面税务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

  (六)税务资料档案管理。

  税务资料包括:税务登记证、纳税申报表、税务管理台账、票据存根联、发票台账、完税凭证、内部税务报告及报表、涉税审计报告、税务检查结论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文书、税务通知文件、税务优惠文件及其他涉税资料等。档案的保存期限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致,达到保存年限后的税务资料,经申请审批后可销毁,销毁的相关规定同会计档案。(作者单位: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家贵编著,《企业税务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xx年。

  [2]高金平编著,《税收筹划操作实务》,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时间:20xx年。

  [3]林秀香编著,《中国企业纳税行为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时间:20xx年。

税务管理论文11

  一、税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

  企业税务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内涵是指企业对其涉税业务和纳税实务所实施的研究和分析、计划和筹划、处理和监控、协调和沟通、预测和报告的全过程管理行为。税务管理目标是规范企业纳税行为,科学降低税收支出,有效防范纳税风险。也就是说,企业税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也是经营部门的事情,应当渗透和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尤其是企业决策层面。随着国家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税收征管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加强税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税务管理贯穿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领域,成为财务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财务决策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生产经营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等。这些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税收因素的影响不容的决策会产生不容的税负,决策不当会无意识地增加税负升值带来纳税风险。其次,税务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税收支出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的基础。只有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做出科学的税收筹划,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来降低税收负担,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最后,税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资金、成本和利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三要素。税务管理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围绕资金运动展开的,目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开展税务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规范经营行为和防范税务风险,获得良好的税务评价和信誉,维护企业形象,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对税务管理的认识

  (一)税务管理的内容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涉税活动管理,二是企业纳税实务、管理。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税务的联系来看,其内容大致可分为:

  (1)税务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对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税务信息的收集、整理、传输、保管,以及分析、研究、教育与培训等。

  (2)税务计划管理,包括企业税收筹划、企业重要经营活动、重大项目的税负测算、企业纳税方案的选择和优化、企业年度纳税计划的制定、企业税负成本的分析与控制等。

  (3)涉税业务的税务管理,包括企业经营税务管理、企业投资税务管理、企业营销税务管理、企业筹资税务管理、企业技术开发税务管理、商务合同税务管理、企业税务会计管理、企业薪酬福利税务管理。

  (4)纳税实务管理,包括企业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税收减免申报、出口减免退税、税务抵免、延期纳税申报等。

  (5)税务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税务证照保管、税务稽查应对、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与跟踪、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赔偿申请和办理等。

  (二)加强税务管理的主要方法

  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企业其他的税务管理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税收筹划。所谓税收筹划是企业根据所处的税务环境,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筹划,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以规避涉税风险,控制或减轻税负,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决策与经营活动安排。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在企业投资、筹资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1.企业投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企业在进行投资选择时,由于地区、方向、行业和产品的不同,其税收负担就存在差异。如在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和西部地区进行投资,可获一定期限的免征或减征所得税优惠;投资兴建高新技术企业、与外商合资兴办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兴建利用“三废”为原料的环保企业,也可获一定期限的免征或减征所得税优惠等等。

  2.企业筹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筹资融资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进行筹资决策时,企业必须计算资金成本。税收是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筹资过程中涉及的税务问题进行研究,以便使筹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如企业的资金有借入资金和权益资金两种,权益资金具有安全性、长期性,不需要支付固定利息等优点,但要支付股息,且股息不能从税前扣除,资金成本较高;而借入资金虽需到期还本付息,风险较大,但利息可税前扣除,达到抵税作用,资金成本较低。加强企业筹资选择中的税务管理,就是要合理选用筹资方式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企业产购销活动中,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购销方式、计价核算方式等,会导致企业在税收待遇和税收负担上存在差异。所以,为了降低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在产购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税收因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费用分摊和坏账处理中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会计年度内实现不同的所得税,从而达到延缓纳税目的,提高企业资金使效率。如在遵循现行税法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使发货成本最大化,以实现账面利润最少的目标;采用加速折旧法;加大当期折旧,达到延缓纳税目的;选择最有利的坏账损失核算办法减轻税收负担等等。

  4.在履行纳税义务中,要充分利用税法对纳税期限的规定、预缴与结算的时间差,合理处理税款,从而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利息的支出。

  5.在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时,应全面衡量该方案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避免由于选择某种方案减轻了一种税负而引起另一些税负增加,造成整体税负加重。

  三、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鉴于财务主要是从价值方面对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提供过程实施管理,因为财务管理可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企业最主要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价值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克服了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在现代企业是多变契约关系的综合的前提下,要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就要考虑哪些利益关系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理财主体更加细化和多元化。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等。因此,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强调了风险与报酬均衡;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对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关心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利益;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较好地兼顾了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这一目标可使企业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在使企业利益、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最大化。也就是将企业菜户这块“蛋糕”做到最大的同时,保证每个利益主体所得的“蛋糕”更多。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指标,只要合理合法、互利互惠、相互协调,就可以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最理想化的目标。

  四、加强税务管理,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1.要坚持自觉维护税法的原则。企业在加强税务管理中,要充分了解税法,严格按税法规定办事,自觉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不能因为企业的故意或疏忽,将加强税务管理引入偷税、逃税和不正当避税的歧途。

  2.设置税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好、用足,并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3.做好事先预测和协调工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种多样,经营活动内容不同,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适用的税收法律和税收政策也不同,必须在实际纳税业务发生之前,与涉及到经营活动的各个部门协调好,对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适用税法允许的最优纳税方案。如果企业在经济活动发生后,才考虑减轻税负,就很容易出现偷、逃税行为,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对象不适用的税收法律和税收政策也不同,必须在实际纳税业务发生之前,与涉及到经营活动的各个部门协调好,对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适用税法允许的最优纳税方案。如果企业在经济活动发生后,才考虑减轻税负,就很容易出现偷、逃税行为,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4.利用社会中介机构,争取税务部门帮助。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日趋成熟,企业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同时,要与税务部门协调好关系,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充分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总之税务管理是保证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提高税务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税务管理论文12

  中国加入WTO以来,历时17年发展,国内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公司运营环境相比十多年前已经大为改善,良好的土壤为广大中小公司成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同行业间激烈的竞争,也导致各家公司生存压力陡增,国家对税务管理也日渐严格,风险也逐步提高。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存活并获得理想的效益,企业自身必须高度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从上到下持续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并在日常经营中为我所用,提质增效。面对当前这一企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仔细研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首先,对导致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外部和内部原因,进行分析整理;其次,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运行中的问题,举例说明改善企业税务风险的合理化建议,以及搭建合理的税务管理系统。

  一、我国中小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经过笔者系统地查阅相关资料和多角度的实地调研,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几个原因:首先,广大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税务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导致对税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正是由于管理者的忽视,导致一线工作人员也没有建立对税务管理的敏感性。这是不少新成立公司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其次,随着企业自身发展,慢慢地做大做强,在逐渐意识到税务负担会影响企业效益后,但是缺乏相关专业人员,难以解决复杂的税务规则。所以,也更难以预测税务风险,也就难以提前制订应对的预案。再次,税务不是单单只涉及企业的财务部门,比如资金的募集、原材料的采购、物流仓储和生产销售方面,都会与税务产生联系。于是容易导致一个错觉:税务风险不可控。其实,恰恰相反,现代化的企业应该建立税务预警“防火墙”,提前做好应对预案,是完全可以规避风险,将税务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最后,企业良好的税务文化,是企业相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问题是,成立时间不长,没有建立稳定的文化根基,导致员工在执行有关税务政策时,缺少规范的依据和指导,缺少对税务文化的认同。导致税务风险意识薄弱,则是直接后果。“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这是当务之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在企业多个部门间协同联动,避免各自为战,才能统筹企业内部整体的规划与管理,才能对税务负担在更高的决策层面实现风险控制。

  (二)外部原因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迎接自己的转型升级,各企业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国内外市场都在逐渐开拓,这也间接促使国内税务部门出台新的管理规定。然后,由于税务规章制定缺乏系统性,甚至出现朝令夕改,反复变换的情况,让颇多中小企业疲于应付,无疑会加重企业的负担。而不断更新的税收政策,会打乱公司运营的计划,导致中小企业采用“打补丁”的方式去修订自己的税务申报。而“打补丁”的方式虽然短期内能应付,但是存在巨大的风险,将企业置身于风口浪尖。企业收集并管理的税务数据交付政府税务部门后,因为数据单位要做转换,极容易导致税务统计时出现偏差。其次,税务部门没有严格执法。从某个方面说,我国的税务管理单位,在税收的制定,政策的解读,不同地域的差异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近些年,我国的税收管理进步显著,但是在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方面,有待提高。某些税务条款相对模糊,而当前经济内外交流频繁,税务审计复杂程度相应提高,而这里面就存在因人施政的情况。不同的执法者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对政策的解读出现偏差,轻则主观臆断,重则徇私枉法。而这也给权力寻租创造了条件。所以,营造良性的市场环境,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协作,打造一个高效、积极的税务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持久发展。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税务风险是可控的、可预防意识

  不可否认,当今的税务系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市场也存在周期性的变化,但是这都不是对税务风险可控的借口。要想建立这种意识,必须要高层领导牵头,将税务工作划入核心部门重点管理。同时要对社会事件有敏感性,能够感知某些法律法规的变化,以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来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避险。但是,还有一个事实必须知道,尽管企业建立了专业的“防火墙”来保障税务安全,但是,必须要正视的是,在国内大政府、小社会的态势下,某些“黑天鹅”事件会偶有发生。也就是说,风险仍将长期存在,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仍有发生的可能。这就需要主管税务的高级管理人员,抓大放小,抓住关键节点,理清思路,及早发现风险形成的真正原因,采取科学方法,将危害降低到最小。

  (二)建立健全一个成熟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成熟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体现的是管理者对人员和部门的管理能力,对市场信息、社会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对企业运行各环节涉及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总的来说,构建成熟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如下方面:第一,明确责任制;第二,互相制衡;第三,赏罚分明。明确责任制,指的是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个一线人员的责任,让其明白各自分工,事权清晰,避免踢皮球的情况,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战斗力和执行力。互相制衡,指的是在责任明确的背景下,互相制约、互相监督,避免不作为、乱作为,更能减少企业内部贪腐。赏罚分明,则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激励制度,其前提正是职责明确的前提下,企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合理不偏颇的对员工业绩作出判断,对能够提出规避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进行奖励,鼓励大家建言献策。表现优秀的给予职务或者物质的奖励,表现糟糕的给予惩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上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企业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能力

  提高企业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是保障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石。对于税务岗位的新晋员工,企业有义务培养其税务知识,丰富其处理税务工作的经验。与此同时,企业还应选拔优秀的员工定期开展培训,聘请行业顾问进行税务方面的交流。更关键的是,要求税务人员及时跟踪了解税务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做出更好的风险规避措施,不断地提高企业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能力。

  三、结语

  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GDP持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广大中小企业乘着好形势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在另外一方面,越发密集的国内外业务开展,越发细致的业务领域,越发新颖的市场被开发,都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有难度。通过调查发现,税务风险管理、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仍然不被我国多数企业所重视,企业管理人员也没有注意到企业税务风险其实贯穿在整个企业的运营当中,没有树立全局意识。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缺乏风控系统、税务预警系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情况,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未能有效匹配。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已经出现的问题,尽早解决企业内生的问题,搭建高效的系统,提高员工积极性,将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税务管理论文13

  1高校内部加强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助于降低涉税风险

  高校涉税风险主要有税款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等。高校不断加强内部税收管理,对涉税业务所涉及的各种税务问题和后果进行谋划、分析、评估、处理、组织及协调,能够有效降低高校涉税风险。

  1.2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的税务管理逐渐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加强高校税务管理的前提就是加强对高校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而税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业务处理能力的增强,不仅提高了高校的税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想降低涉税风险,就要先进行纳税筹划,对有关的会计法规和税法有所认识,明确高校中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政策的有关规定,规范和完整地做好会计核算,以防出现税务机关的异议时,得不偿失。这同时也相应提高了高校的财务和会计管理水平。

  2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税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内部管理理念更新不到位

  目前,高校忽略税收的管理现象较为严重。一是因为很多高校对简单的税务事项不重视,只由高校的财务人员兼办税务事宜;二是一些高校认为纳税只是一种遵守税法的形式,对税收事务管理仅停留在被动执行税法规定的水平上,自己无所作为;三是管理者对自身及员工的税务知识培训不重视,税务信息相对屏蔽;四是对税法置之度外,出现逃税现象;五是虽然少数高校已经有了税务管理意识,但一直处于较低的管理水平之中。另外很多高校模糊了税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的界限,把税务筹划等同于税务管理,认为只要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就能搞好税务管理工作。事实上,税务筹划是税务管理一个重要方面和一个重要环节,它注重的仍然是技巧和方法层面,并没有包括高校内部税务管理的全部。所以这些高校在税务问题上,很容易产生以下结果:首先,高校会因不懂纳税筹划以及计算所缴税款等原因,造成税收利益受损;其次,正当的纳税权力得不到税法的保障。

  2.2没有纳入统一管理

  目前,高校的内部税务管理没有纳入统一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税务管理比较分散,例如学校财务部门负责大部分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后勤部门负责小部分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这样不仅给在计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者由于管理疏漏,个别教职工的个税无法正常缴纳。二是财务部门的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工作也比较分散,例如有的高校在后台核算在职教职工的个人所得税,在前台核算科计算退休及外聘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三是税务发票的管理也比较分散,例如有的高校在财务部门开具科研协作费房租、场地费等收入发票,在后勤部门开具餐饮住宿等的发票。

  2.3缺少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高校税务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环节,合理必要的纳税筹划不仅能够给教职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能够提高学校在教职工心中的形象。但由于一些高校认为纳税只是一种遵守税法的形式,对税收事务管理仅停留在被动执行税法规定的水平上,认为只要及时准确地计算缴纳了所有税款工作就算完成了,几乎没有考虑到纳税筹划事宜。

  2.4无信息交流平台

  由于现在高校的涉税收入的种类越来越多,内部涉及人员范围越来越大,准确及时地把学校各方面所需要的税务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给他们做好税务指导工作,例如税务办理流程指导、税务筹划指导等,能够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这样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相关教职工人员的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其利益严重受损。

  2.5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的税法法规种类多、变化快,高校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各种渠道,帮助高校税务管理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收新知识,使他们既知高校内部的涉税活动情况,又精通高校涉税收入的税收政策法规,成为管理和控制税收风险的中坚。但是目前高校的税务管理人员和办税人员都停留在准确及时缴纳税款的水平上,使得其对税务其它相关工作重视不够。

  3完善高校内部税务管理的对策

  3.1更新管理理念

  笔者认为高校内部税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建立起以最新的税法法规为指导,以税务正确及时缴纳为基础,以税务筹划为关键点的税务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高校的'各项改革的需要,才能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2设立专门的部门,纳入系统管理,制定完善各项制度

  随着我国税收法制的健全和税收体系的完善,高校涉税事务越来越复杂,单凭高校会计人员兼任税务管理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税务管理的需要。高校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建立起合理的岗位体系,配备具备现代税务管理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行税务统筹管理、税务检查、纳税筹划等一系列与税务相关的工作,提高税务管理水平。高校税务管理部门要做好涉税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稳定获得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动向,动态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变化,对高校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同时应参照相关法律,结合自身情况,纳税业务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税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学校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风险管理应对措施、税务信息管理与沟通制度、税务风险监督和改进机制、发票管理制度、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操作办法、税务档案管理制度、专业人员税务培训制度等。

  3.3夯实基础工作

  税务日常工作看似简单,却是整个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高校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可以使高校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因税务管理失误而造成的罚金和滞纳金,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损失。

  3.4做好纳税筹划

  做好纳税筹划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在完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用好税收政策;二是健全内控体系,重视税务风险的管理。从一些高校税收筹划的情况看,所谓的合理避税有时是逃税,有必要加强在税收风险方面的控制。主要措施有宣传税法,加强与领导人的沟通交流等等。

  3.5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供资讯服务

  在高校内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程序,提高税务信息的科学解读能力,积极主动地通过税务信息平台,向高校的领导层、管理层、其它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提供需要引起关注的信息,并就税务方面的信息释疑解难,提供资讯服务。

  3.6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建立内部税务管理机制所需要配置的税务专业人才,并不是传统的所谓只要熟悉税收法规程序办理申报纳税就可以的办税人员,而是指能够胜任税务管理职责,发挥税务管理机制功能的现代型综合管理型人才。因为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依照税收法规程序申报纳税问题,而且要具备从事税收筹划、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税收信息收集解读、税收风险防范的能力或潜质。因此,最初建立税务管理机制之处,就要考虑到在税务管理岗位上配备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合格人才,对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不佳,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不适应、在税务管理岗位难以有所作为的人员予以调整。同时要认真制定在岗税务管理人才的“充电”规划,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而有序的继续教育,帮助其确立新理念,充实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吸取新经验,在开创税务管理新局面方面多做贡献。

  3.7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

  由于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税收体系不够完善,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很模糊,因此,在高校进行税务管理时,税务管理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况且各地具体的征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税务机关在整个高校税务管理中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税务机关内部的运作和职能分工以及当地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及时、透彻地领悟税收政策的含义,以便更好地指导日常的税务活动,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在正确的时间,通过正确的程序,找到正确的人。同时,要与税务部门协调好关系,通过透明自己的涉税活动,使税务机关了解高校的税收状况,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充分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与税务部门的双赢。

  3.8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

  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日趋成熟,高校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4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在加强税务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坚持自觉维护税法的原则,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要设定税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加强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积极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帮助,使高校在依法纳税的同时,更为充分地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提高高校的竞争力。

税务管理论文14

  一、物流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强化税务管理意识和管理力度

  由于计划体制等历史原因,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不重视税收管理,许多物流企业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对于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目前物流企业大部分的税收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代为执行,而我国当前的税收体系越来越复杂,税收征管日趋严格,为此物流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税收管理部门,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设置税收总监,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

  二、加强物流企业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支出

  物流企业应首先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包括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正确计算税款,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并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严格管理发票以及其他涉税凭证,及时正确地进行税务会计核算,接受税收检查等常规性的涉税活动。

  日常税务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大额补税给企业现金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损失。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从20xx年以来,我国为鼓励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国家税务总局于20xx年12月29日下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xx]208号),该文件允许试点物流企业在运输和仓储两个服务环节的营业税计征基数,扣除外包业务的营业额,按差额计征营业税。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物流企业消除重复纳税有重大意义。因此凡是在试点名单里的物流企业,应在会计核算时取得并妥善保管合法的相关抵扣凭证,以能充分享受这项优惠政策。

  四、积极规避和防范税收风险

  为防范税收风险,物流企业税务管理部门首先应加大对物流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和宏观经济的研究力度,防范税收政策变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其次,在进行纳税时保持谨慎,充分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纳税风险;最后,要建立良好的税企沟通渠道,特别是在企业发生重大经济事项时,如企业并购、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都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法规,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建议,以保证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维护合法权益。

税务管理论文15

  摘要:在新的税务政策之下,我国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就从新的“营改增”政策着手,对水务企业的税务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水务集团;税务管理;应对策略

  一、营改增对工程造价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营改增”这一新的税务政策不仅会使其计税依据、课税对象和计税方式发生变化,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的造价系统。从税种的类别来说,增值税和营业税在计税依据方面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增值税主要发生的业务进行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利润来征收的税种,其属于价外税。营业税则是针对一些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属于价内税。因为二者税种的差异,其所计算税务的方法也不相同。营改增之后,计税依据的改变导致税金在计算方面的难度大大增加,其难度主要表现在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部分,所以,在具体计算税额的过程中,税金确认难度极大,从而也造成了对水务集团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影响。

  二、在营改增背景下水务集团合同处理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相关信息建设,核查合作方的纳税资格

  不同纳税人到水务集团所需要缴纳的税种以及整个纳税的金额是有差别的,因此,水务集团在与合作方签订正式的合同之前,首先要对对方的纳税资格进行审查,并充分掌握各种信息,例如了解对方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其票据是专用发票还是普通的发票,相关增值税的具体税率等,加强信息建设从而确保报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税负、减少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实际盈利。合同中,应该要对合作双方的抬头名称进行标准化收录,并主动将自身的开户行、公司名称、地址、账号信息、电话、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提供给对方,以方便其提供增值税专用票据。

  (二)保证价格、价外费用和增值税额的明确性

  为了降低水务集团的税务处理的难度,应该在合同中根据不同的税务特性做出不同的规定。例如,作为价内税的营业税应该要明确由受托方负责,而作为价外税的增值税应在合同价款之外。与营业税的税率相比较,我国增值税的税率普遍较高,因此,受托方需要将自身税负向上下游进行适当转移,以减轻自身的税务负担。随着我国营改增税务政策的颁布,水务集团在签订和合同时,应该要对不同的税务税率进行核算,做好各类税务服务内容的应对举措,并在相关合同价款中表明增值税是否包含在其中,避免税务纠纷的出现。

  (三)明确对付款方式、发票提供等方面的规定

  为了降低处理税务的难度,水务集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把获得增值税发票作为一项必须履行的义务纳入到合同规定之中,并且应该保证增值税发票的获取、开具与具体的收付款义务紧密结合。为了避免款项提前支付后发票虚假或者发票无法认证等状况的出现,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在合同中对付款方式进行修改,以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合理获取为前提,进而支付款项,否则一旦发现增值税发票不合规,企业有权拒绝支付相关款项。同时,水务集团还可以将虚开条款纳入到合同的规定范围之中,以此降低自身有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保证合法经营,提高水务集团的经济效益。

  (四)增强三流的一致性,降低风险

  增强三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加强劳务流、资金流和票据流这三者的统一,从而确保后期税款可以进行合理的抵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加强收款、委托第三方支付的一致性,水务集团可以通过提交具体的委托协议,以约定的方式来由第三方付款进行付款,或者水务集团直接签订三方协议,以此来帮助水务集团有效规避税务风险。

  三、营改增政策下水务集团的应对举措

  (一)合理处理跨期合同

  根据合同时间的不同,其所根据的税务依据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具体操作时,企业需要对合同执行的时间进行严格的区分。第一,建设工程登记招标的日期在二零一六年五月一日之后的,需要依据增值税的计价细则。第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中表明,项目开工日期在二零一六年四月三十日之后的,要依据增值税计价原则进行结算。第三,可对符合《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中“建筑工程老项目”标准,并且属于简易计税方法的工程项目执行原价计价。

  (二)营改增对应举措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背景之下,为了加强水务集团的税务处理能力,避免税务风险,水务集团可以从以下的多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水务集团应该要对支出进行具体分析,对其中的可抵扣项目做到心中有数,并对符合政策的抵扣进行抵扣。同时,水务集团要强化内部控制制定,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能力,实现由传统计税方法向简易计税方法的逐渐转变,并提高对涉水风险的重视,加强挂靠经营管理。其次,企业应该要对供应商进行了解,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更正规并且属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在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时,要在合同中明确发票的开具方式、定价方式等具体信息。最后,水务集团应该聘请专业的培训人员对集团的相关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使其意识到相关法规对集团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集团更好地享受政策优惠,降低法律风险的存在。

  四、结语

  对于水务集团而言,尽快适应营改增这一税务政策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因此,水务集团需要从经营、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多个角度出发,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其税务处理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水务集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磊.“营改增”对水务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净水技术,20xx(4):107-110.

  [2]汪源.“营改增”税务政策变化对城市水务企业的影响[J].公用事业财会,20xx(4):11-12.

【税务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税务管理论文(15篇)02-28

税务管理论文(精选15篇)02-28

税务管理论文15篇02-28

税务管理论文(合集15篇)02-28

税务管理岗位职责06-16

企业税务管理制度11-14

税务管理工作总结03-02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总结08-18

浅议“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成因及对策税务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