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时间:2023-11-22 15:25:13 志杰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0篇)

  为弄清楚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况,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0篇)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1

  一、调查背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中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中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中学生的个性相适应。上网有瘾,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中学生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二、调查准备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一共一百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此外,为了进一步摸清中学生的上网动机及其所受影响,我还重点与5名同学进行了座谈。

  调查对象:信宜市兴盛中学、恩平市华侨中学的初、高的在校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分析:

  1、如果你上网,你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由此可见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交友聊天,其次就是为了娱乐听音乐、看电影而上网。

  2、有些学生因上网而使学业退步。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他们也承认上网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而且会因为浪费时间和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使学业退步

  3、你一般每周上网多少次?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上网而且大部分是每天都上网,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有手机,所以可以每天上网。

  4、你认为上网对视力带来什么影响?

  现在青少年的视力不良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与他们上网面对电脑屏幕与手机屏幕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长时间上网的青少年,则易造成高度近视。 另外,我在与学生交流时,他们都认识到网络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用信息,开阔大学生视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虚拟性与多元化的网络带来的“网络诈骗”等网络危害也普遍存在,这对于正常的生活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四、结果显示现状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描述

  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与利用情况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因为虚拟网络的交友与娱乐。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

  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70%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因此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是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上网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与网络的关系处理,只有少数学生有较好的自制力,能够把握住适度原则,多数同学因网络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同程度的下降。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国家和社会坚决打击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学生更应该提高过滤有害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网上学到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

  3、中学生上网产生的负面影响突出,网络成瘾、网络自我迷失、网络孤独等现象明显,导致自身出现生理与心理出现问题,引起社会问题的频繁发生。而对涉及自身学习、生活诸如教育、文化、学术等方面的知识关注度不高,网络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

  4、网络危害时刻威胁着中学生的正常生活。绝大多数同学对网络危害有着一定的认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受骗的情况仍不在少数,上当受骗的事件频繁发生,广大中学生尚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

  五、建议与对策

  1、中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在上网之

  前,最好能拟个小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先写下来,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学生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五 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应该进入的网吧。总之,中学生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2、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一定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目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上网,可以提供两代人交往探讨的话题,共同上网,查找信息、评论是非这就是一个实施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有超前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争取成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强对孩子上网监管,更是每个家长责无旁贷的事情,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助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3、建立健全网络分级管理体制。

  分级制度对于网络游戏的管理十分必要,可分为普级、12岁以上、15岁以上和18岁以上四级。那个年龄段的购买者购买适用于哪个年龄人群的软件。通过网络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赋予网络经营者不同的经营权限,从而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如果受众是青少年群体,网络经营者就不能经营含有色情、暴力内容的软件和网络资源。

  4、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提高中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有效“过滤”有害信息的软件,为中学生输送健康、科学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要加强学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引导中学生重视现实交际,让他们在现实中感受快乐。

  校与家庭应积极为中学生创造现实人际交往的环境和条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和交往的快乐,从而引导学生发展同学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形成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关心的良好同学关系。家庭也应该为子女提供正常健康交际的平台,并给予子女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要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关爱。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2

  调查时间:

  20xx年

  调查地点:

  网络调查

  调查内容:

  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

  调查对象:

  中国网民

  网络小说是以网络为平台发布的小说,更新速度快、风格自由,受到不少人追捧。但由于网络小说写作门槛低,一些写手为了保证阅读量,往往连夜赶稿,这也导致部分网络小说情节和语言经不起推敲,甚至用暴力、色情为噱头吸引读者。由于网络小说的读者多是青少年,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小说对青少年影响的担忧。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8%的受访者阅读过网络小说。但只有20.0%的人觉得当下网络小说的整体质量好,30.7%的人直言整体质量差。

  56.7%的人表示网络小说受热捧原因在于“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

  调查显示,88.8%的受访者表示曾阅读过网络小说,其中23.6%的人经常阅读。

  在受访者看来,网络小说受热捧的原因,首先是“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56.7%),其次是“作者想象力丰富”(53.3%),第三是“可以随时随地阅读”(52.9%)。

  福建某地产信息网站新闻主管叶仁忠在上大学时,曾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读网络小说。“最夸张的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读……后来发现,网络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往往大同小异,有新意的极少。作者水平参差不齐,故事脉络也经常‘驴唇不对马嘴’。读完之后感觉特别空虚。”

  辽宁某高中语文老师李元栋说,自己在上高中时,很喜欢读大陆新派武侠代表人物风歌写的《昆仑》。“作者旁征博引,涉及天文地理、机关算数等各种知识,很有魅力。受这部小说感染,我既想当作家写出世界,又想遍识物理数学知识去改变世界,总之对很多以前不感兴趣的领域都有了热情。虽然青春梦短,我最终当了老师,但《昆仑》对我的影响却很深远。”

  “现在我的学生也常拿着手机看小说,但我发现现在很多小说情节离奇,宣扬暴力、色情。粗制滥造的小说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把他们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引入歧途。”李元栋说。

  只有35.4%的人认为网络小说能给人带来正面影响。

  调查中,30.7%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网络小说整体质量差。48.2%的人感觉“一般”。认为质量好的仅为20.0%。

  36.9%的人认为网络小说不能给人带来正面影响。35.4%的人认为能带来正面影响。27.7%的人表示“不好说”。

  对于受访者来说,“打发时间”(71.4%)、“释放压力”(50.3%)和“丰富想象力”(33.0%)是阅读网络小说的主要意义。

  “从调查结果就能看出,网络小说的意义就是打发时间,就和速食食品一样,并没有什么营养。”广东汕头的李江直言,“网络小说并非全都不好,但好作品较少,判断标准就是时间。能在一年以上时间里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肯定,才有阅读的必要。”

  知名出版人、磨铁图书产品经理布狄认为,“网络小说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接地气’,包括题材的互动性和内容的易传播性等。从语言到取材都很贴近生活,这是网络小说受到热捧的主要原因。其实像早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经典作品,都是积极向上、很有文学性的好小说。后来之所以良莠不齐,既源于网络文学的爆发性繁荣,基数变大,也由于网站和出版商缺乏正确规范和引导,为了利益一味跟风,使得很多劣质作品充斥市场。”

  71.6%的'人担忧过度阅读网络小说“会陷入不实际的幻想中”。

  当被问到“是否赞成青年少阅读网络小说”时,52.2%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读,但要适度”。11.7%的人表示“赞成,多多益善”。也有29.9%的人明确提出“反对,不读”。

  过度阅读网络小说会带来哪些影响?71.6%的人认为“会陷入不实际的幻想中”,57.5%的人认为“暴力、色情内容太多,容易让人产生错误价值观”,52.5%的人表示“被快餐文化侵蚀,难以深入思考”。

  “现在网络小说的读者还是以中学生、大学生为主,其中高中生超过了半数。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不可否认一些作品对他们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布狄坦言,“要规范这个市场,首先,文学网站要承担责任,在筛选、推荐作品时不仅要关注话题效果,更要审视文学性和价值观;其次,作为出版商,在发掘有才华的作者时,应以‘出版出书和市场认可’刺激网络写手,帮助其完成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对作品的连贯性和思想性提出更高要求。”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3

  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沟通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步网络化。据调查,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力军,活跃度颇高。前,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使用时长普遍在1-2个小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主要活动是浏览新闻、微信、微博等等。

  积极影响:

  一、促进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受到周围群体及媒介的影响,当代社会互联网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大学生借助社交网络沟通联系、发布状态与日志、上传照片、发表评论等,能够使得大学生在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相似的群体中进行互动,推动大学生融入社会。

  二、扩展生活空间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壮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宽广与便利的交流学习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多渠道,大学生能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时事政治、新闻热点、娱乐社交等信息,同时参与话题互动与评论,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三、满足多样的心理需求

  社交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多样的心理需求。基于社交网络的强大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状态、日志、图片、聊天语音等方式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社交网络的互动性满足了社交需求;大量的资讯信息与好友动态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与好奇心理;分享与转发功能满足了“炫耀”心理等。

  四、增强幸福感

  由于社交网络加强了人的视觉与听觉信息、弱化了面对面的交流、减小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压力,使得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在网上敢于表露自我,有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提高自身幸福感。

  消极影响:

  一、现实社交障碍

  大学生对社交网络过于依赖时,其现实社交的焦虑感增加,出现回避与苦恼的情感反应。大学生习惯于通过社交网络与外界沟通,形成了网络交际圈与特定的网络表达,在现实社交中容易出现表达失灵的情况。

  二、心理依赖

  大学生经常在上课时间玩手机,有部分大学生玩手机频率高、时间长,不断地进行好友状态查看与朋友圈刷新,难以自控。一段时间内未接触社交网络就会感觉与世隔绝或者很难受,内心十分不舒坦,对社交网络极度依赖,并影响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三、价值观念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错误或偏激负面的观念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力,相对就把自身的正确价值观给抹黑了。此外社交网络所关注的话题大多八卦娱乐,较少关注社会国际政治问题,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与社会格局和社会实际脱轨,对大学生以后适应社会带来了障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4

  一、高考之后的困扰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平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还要做。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习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样的情况在我身边就有很鲜活的例子。

  储娜(化名)

  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她比我低一个年级。

  她现在是宿州师范专科艺术系的一名学生。读高三时,她的父亲由于乙肝,最后演变为肝硬化,治疗无效死亡。父亲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开支除了用在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外,大部分用在了储娜父亲的治疗上,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仅就是储娜母亲经营的一家小鞋店。xx年高考储娜没有达本科线,在高中时储娜学的一直都是艺术,所以高考的时候她参加的是艺术类的考试,分数下来以后,储娜没有达本科线,但是她也不想从此就失去读书的机会,于是她报考了一所大专院校的艺术专业。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一直很高,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储娜每年的学费接近8000元,真不是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够承受的,不光是储娜,还有储娜的弟弟,他今年读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读高三了……”

  “毕业以后也不知道就业情况怎么样……”

  在高考这种体制和氛围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还是招生人员的一个小小选择,决定的却是一个人的一生。这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xx年,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报告称,包括生活费在内,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学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们的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校门不可回避的门槛,那么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大学学费则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隐性门槛。筹措学费的困难,甚至远远超过高考的困难,现在,6成顺利通过高考的学生正面临这道比高考更难跨越的隐行门槛。大学新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教育范畴的社会问题。”

  二、进入大学之后的困扰。

  今年来,党、下大力气构筑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原来为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经有了较大改观。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设立国家助学贷款。但是这项措施实施的到底怎么样?有没有真正的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呢?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漏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xx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余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xx年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为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

  通过分析研究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中提出,第一学期学费能否解决决定着贫困大学生大学梦圆或破碎.

  在获得调查数据并根据既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认为,在目前的贫困学生中,民族院校的贫困声比例最高,国家补贴院校贫困生比例较高.

  报告显示,12.7%的贫困生因交不起大学第一年学费可能放弃大学;6成贫困高考生不能凑齐大一第一学期的学费,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担忧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

  进入大学后,正如前面所说的,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是贫困声考虑最多的问题,许多贫困生也就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但是问题是,不是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不是每一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人都是贫困生..贫困生在学费来源上得到解决后,所谓民以食为天,围绕贫困生的不仅仅是学费问题,还有生活问题,首先他们必须在学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份贫困生问题调查报告中,据凋查,从家庭收入来看,这些贫困生家庭的平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家庭月收入不超过33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现在平均每个学舌功能每年学费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日常生活费.

  据调查,贫困生的生活费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这217元只能满足学生吃饭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贫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平均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两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5

  通过调查,从未成年人上网的基本情况、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的影响、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的设想及建议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省妇联儿童部围绕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专题在全省开展调研。在13市(地)城乡抽取2600名中小学生、1300名上网学生家长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54份并汇总分析。主管领导于6月份带队赴哈尔滨、兴安岭区县实地调研,并与专家、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座谈。此外,还通过“儿童网络安全行”征文、走心理咨询机构等途径了解了有关情况。

  一、未成年人上网的基本情况

  1、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普遍

  调查发现,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历程中的普遍现象。此次问卷调查到的上网学生占了93.4%,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在10至13岁之间开始上网的学生最为集中,占39.8%,仅有1%的学生在5.6岁时开始接触网络。学生上网已持续三、四年的占25%,还有25%的学生网龄已达5至XX年。81.6%的同学每周至少可以上网一次,5.2%的学生可以每天上网。

  2、未成年人上网较为理性

  调查显示,绝部分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清醒理智,认为自己喜欢上网但不迷恋的占54.2%,上网与否无所谓的占40.1%。47.7%、34.9%的家长也分别对自己孩子的上网行为做出了比较理智、上不上网无所谓的评价。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74.8%的学生能将上网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81.6%的学生能将上网频率控制为每周上网一次或只在周末定时定点上网,57.3%的家长也明确表示孩子上网时间一般在1至2小时之间。80%以上的学生对基本的网络道德有正确的认识。66.1%的学生表示不会在网上填写真实的个人和家庭成员资料。89.1%的学生表示不会向家长隐瞒自己上网的真实情况。88.8%的学生表示不会去见网友。

  3、未成年人上网有监督指导

  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学习使用互联网创设了基本条件,部分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中上网,家长和老师对未成年人上网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指导作用。55.2%的同学在家里上网,20.6%的.同学在亲朋家上网。70.5%学生表示自己上网受到家长监督,70%的家长也认为自己的监管有一定效果。家长、老师等也较注意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学生问卷显示,由家长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的占39.6%,由老师告知的占23.2%,亲戚告知占10.7%。

  4、未成年人上网重要内容是游戏娱乐

  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和孩子都认同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之余游戏娱乐的重要内容。与上网相关的内容是学生之间乐于交流探讨的话题,34.8%的学生还是由同学朋友教会上网。学生常浏览的网站类型依次是游戏类、教育学习类、娱乐时尚类,交友聊天类网站,比例分别是34.1%、18.2%、16.2%、13.6%,休闲娱乐的内容总计占了63.9%。调查还发现,男生更喜欢游戏类网站,比女生高出7.5个百分点,女生更常浏览娱乐时尚类网站,高于男生3个百分点,喜欢交友聊天类网站的男女生几乎各占一半。

  5、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现象仍然存在

  调查表明,还有13、1%的学生出入网吧,9.6%的学生只有到网吧才可以上网,3.5%的学生是在有别的上网条件的同时也常常到网吧上网,男同学占网吧上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90%以上的学生去网吧是为了休闲娱乐,极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需要到网吧上网。统计结果显示,在网吧玩游戏学生占了近一半,玩刺激类游戏的学生最多,达70%以上。谈及上网吧的费用,60%的学生表示要使用平日零花钱,其他学生则要向家长要钱,或用自己的部分生活费和压岁钱来支付。

  二、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的影响

  调查表明,网络对当代未成年人产生了日益深刻、广泛的影响。73.7%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产生了有利影响,15.7%的学生认为产生了一些不好影响,4.5%的学生表示积极和消极影响都存在。很多人形容网络是双刃剑,善用是福,放纵是祸。

  1、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是有助于开阔视野、求知启智。问卷显示,33.6%的学生在网上常浏览教育学习类、青少年专业类和新闻类网站。学生对网络开阔视野这一积极影响认同度最高,达40.6%。在他们眼中,网络是知识金库,想找什么都能找到;网络是全能教师,能解无数个为什么。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随意搜索浏览,可以通过网校听各地名师讲课,有的学生有不会的问题也乐于到网上探讨。网络常变常新的丰富内容使未成年人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交流互动的形式也使得学习知识的过程更生动有趣,激发了未成年人的想象力,锻炼了未成年人的思维能力。

  二是有助于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调查表明,网络的方便快捷、多姿多彩,特别是玩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看电子书等休闲娱乐功能都使孩子们感到快乐,有助于未成年人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显示,88.4%的学生在网上玩游戏,83.9%的学生有自己的网友,他们玩游戏的时候可忘却烦恼,与网友倾诉可求得情感共鸣,以减轻课业负担等带来的心理压力。21.4%的家长也认同孩子是为了缓解压力才上网,23.1%家长认为上网使孩子心情愉悦。

  三是有助于塑造个性、培养能力。56%的学生认为上网有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26.1%的学生认为上网能培养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未成年人在网上经营空间博客、与人互动等,可以较程度上避免现实人际交往障碍的困扰,能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才华,能进一步锻炼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等,在某种程度上还满足了精神上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利于未成年人良好个性的养成,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发展、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来说更是有特殊意义。

  2、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上网无度伤害身体健康。

  过度上网是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诱因,33.8%家长最担心过度上网会有损孩子身体健康。6.7%的学生表示自己上网曾在4小时以上,1.4%的学生承认曾经通宵上网。网络无限开放、信息庞杂,孩子上网计划性不强,恋玩游戏、聊天等,都是致使上网时间、频率增多的原因。未成年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加上遭受电脑屏幕的电磁等辐射,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骨骼和组织发育,引起视力、记忆力下降等伤害性影响。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未成年人参加室外锻炼、游戏的兴趣减少、频率降低,也不利于身体成长发育。此外,在网吧上网的孩子往往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烟雾缭绕的环境当中,对身体健康不利。

  二是思想道德素质面临挑战。

  调查表明,2.6%学生认为网上可以有不文明言行,4.5%的学生认为网络上相互欺骗很正常,2.7%的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较为模糊混乱。有同学举例说,生活中不能偷窃,但网上“偷菜”没有问题。未成年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成熟,主观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完善,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和网络服务难于分辨对错和正确取舍,网上的违法不良信息和有害网络游戏很可能使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蚀,少数未成年人因上网而产生了思想道德认识上的偏差。

  三是产生行为问题和严重后果。

  据调查,有的未成年人因为沉迷上网而产生了逃课、逃学现象,在学习的黄金时期荒废了学业甚至辍学,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势必造成不良影响。依赖网络也易出现心理问题,产生焦虑、亢奋、幻觉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网瘾”,据了解,我省未成年人网瘾不是个别现象,在去年哈尔滨市一名心理医生披露的工作日记中就记载有300多位这样的孩子。此外,未成年人心理上不成熟、涉世不深,易受不良风气、行为影响,有的还对家长隐瞒自己上网的真实状况,他们可能因为没钱上网产生欺骗、偷窃、抢劫等不道德或违法、犯罪行为,也可能因为与陌生人聊天、见面成为被欺骗甚至犯罪的目标,或者一时冲动成为案件制造者,诸如《14岁女孩遭网友拐骗》、《初中生杀人后照旧玩网游》等与网络相关的新闻屡上报端,在这类事件中未成年人都要承受比较严重的后果。

  三、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立足广家庭,引导家长关注未成年人上网安全

  作为参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全省各级妇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上网安全问题,并将之纳入小公民道德建设、“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中统一研究推进部署。今年,省妇联将“突出保障未成年人家庭上网安全,指导家长做孩子上网安全的守护者”作为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的年度工作目标。与省文明办、外宣办、通信管理局共同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引导家庭成员自主参与举报监督行动、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社会实践行动、舆论宣传行动,自觉抵制网络秽色情和低俗有害信息。与省文明办策划实施了家庭教育巡讲龙江——绿荫行动,在全省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将保障儿童上网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引导广家长重视、关注未成年人上网安全问题并学习掌握必要方法。在全省组织开展“儿童网络安全行”家庭教育主题征文活动,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并助解决儿童安全上网这一问题。

  2、切实履行职能,确保未成年人噪网吧和不良信息

  全省网络监管部门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加强监管治理,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组织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从严处理,取缔无证照网吧。关工组建“五老”义务监督员队伍,老干部、老专家、老人、老教师、老模范们在制止未成年人进网吧、发现举报黑网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监管,对本省网站擅自登载、链接、传播含有低俗和秽色情内容的网络小说、电子书、网络游戏的行为采取必要措施,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上文化环境。教育部门注重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并积极搭建平台,各中小学普遍利用信息技术课、思想品德课、生活课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教育,在校园电脑上安装防控软件堵截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有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阵地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健康的网上生活学习,通过组织参加网上比赛、活动等向学生推荐优秀少儿网站和专题网站,在假期为学生定时开放微机房作为“绿色网吧”。

  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的设想及建议

  时至今日,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中的最群体,据XX年底数据,中国3.84亿网民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这些上网未成年人约占未成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网络上的秽色情信息、未成年人的网瘾现象、因网络引发的案件,这些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已为社会普遍关注,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建议党政府及有关部门从长计议,勇担重任,强化管理,着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巩固网络安全保障体制,积极防范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推进完善网络立法进程。

  尽管全国有一系列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进行规范,但伴随着网络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复杂,法律的滞后性和不完善也凸显出来,建议完善现有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如通过法律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信息内容负责,对网络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认定,推进网络邮箱、论坛、博客、视频实名制等,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行为进行有效跟踪和处理。

  二是加行政监管力度。

  建议相关部门对互联网从业单位审批认定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建设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各具特色的服务未成年人的专业网站。为各级图书馆开设电子阅览室提供场所、设备等各方面的必要支持。严格审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控制网吧的布局和规模。网络监管部门要对网吧等上网经营场所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确保上网身份登记制度、“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措施的真正落实,对违规营业的要从严从重处罚,坚决取缔。

  三是加强网络技术保障。

  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防范违法有害信息和保护、规范未成年人上网中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及时监测未成年人上网状况,对映出来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必要研究。开发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的优质软件,推广免费过滤软件,进一步提升“掠”等现有软件的性能,保证用户安装使用这类软件检测、过滤、截获有害信息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功能。对现有网站、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借助网络安全认证、身份认证技术,限制未成年人对有害信息资源网站的问。

  四是完善全方位社会监督。

  建议全面打通网上举报中心、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监督举报通道,建立举报快速应机制和举报查实有奖制度,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对威胁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加对政府监管行为的监督,对网络审批、网吧监管工作领导不力、工作不实、徇私枉法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动员网民参与网络信息和服务的监督,严厉打击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络行为,及时消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色情等不良信息。要继续发挥“五老”、家长等群众力量参与对网吧经营行为的监督,对查实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要坚决取缔,经营者再次经营也要受到严格限制。

  五是促进行业自律。

  各级互联网协会、网吧行业协会要发挥组织优势和能动作用,引导协会成员实现自我管理,为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做出努力。要宣传表彰为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做出贡献的互联网从业单位,为其更好发展提供便利。要促进门户网站、知名网站带头自律,以健康、生动的高品质内容吸引受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引导网吧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确保不接纳未成年人出入网吧。

  六是家校联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家庭、学校应共同努力,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助未成年人掌握上网自律、自护的本领。要引导家长、教师科学施教,营造温馨成长环境,建立融洽亲子和师生关系,支持未成年人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参与喜闻乐见的活动,避免一部分孩子因心理精神需求不足或压力过而迷恋网络。要提升家长、教师现代信息技能和网络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孩子的示范榜样,并能及早对孩子进行网络用途、操作技能、网络道德和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要共建校园网或班级网等网络阵地,提供健康有益、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知识、信息与服务,给他们以充分展示自己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呢?日前,我对我院中文系的四个教学班做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约88%。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 正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二.负面影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7

  为了了解掌握网络文化对我校小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情况,端正学生上网态度、树立学生正确上网意识,教会学生正确学习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XX年上半年围绕“网络文化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影响”这一专题在我校开展了“小学生上网现状”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

  三年级、五年级学生,学生年龄在7-11岁之间。

  二、调查形式内容

  (一)调查形式

  1.问卷调查

  三年级学生50名,男女各25名;五年级学生50名,男女各25名。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我校学生家庭环境的特珠性,制定中、低两段不同样卷调查问卷。

  2.个别谈心

  对问卷调查中和师生交流了解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3.实践活动和班会

  通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主题班会,了解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现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二)调查内容

  对于五年级学生主要从学生有无接触不良网站不良信息、处理不良网站不良信息的方法、网络对个人影响的方面、网络对学习的帮助、学习退步原因受到上网影响等方面调查。

  对于三年级学生主要从学生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上网地点、对网络的看法、对互联网信息的看法、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对学生上网的监护等方面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高年级学生上网人数多于低年级学生,男生上网人数多于女生上网人数。上网人数占总人数的92%。

  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有:帮助学习、聊天、游戏、个人爱好。

  学生在校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时,老师按照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基本上在无网络的状态下学习,实践操作偶尔上网,所以学生上网主要在家里,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乡下,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学生由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县城租房陪伴读书,住在出租房内,多数学生在没有家长的管护情况下上网,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条件上网,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到网吧、到朋友家中上网,失去家长管护,容易受到网络不良影响的侵害。低年级学生有的还没有上网的经历,能上网的大部分并无荒废学业,陷入网中,但也有个别高年级学生在家长监管不得力的`情况下,出入网吧,或过度上网的状况,还有的出现不安全事故。

  (二)问题及建议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小学作文、小学奥数、小学舞蹈、儿童教育、手工制作、简笔画、变废为宝、橡皮泥、黑板报、树叶贴等等,丰富课外知识,学生还通过网络参加班级名片设计活动、参加班级安全教育、卫生防疫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电子板报编辑、参与班级主页的制作、参与小学生网页制作的比赛、参加网上绘画、征文活动、还可以参加班级qq群的学习和讨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在信息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个人的网络操作水平,有效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在网络中找到童年乐趣,端正了上网态度,树立了正确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但是在使用网络时,有时候正在网上学习会自动弹出一些色情或庸俗的图片和内容,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有的小学生被网络各种信息的吸引,一时没能管理好自己,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中去,使心理发生变化,不愿和家人同学来往、不愿上学完成作业、也不按时吃饭休息、过度地上网视力下降等等;还有的小学生容易被外界干扰,自我保护能力差,在网上聊天遇到坏人分辨不出来,给坏人实施诈骗、教唆等犯罪活动留下可乘之机;有的小学盲目崇拜、模仿网上某些行为,做出犯罪活动自己还不知道,结果成为少年犯。

  作为老师、家长,要加强学生上网环境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上网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环境,虽然老师、家长不强硬限制学生上网,但要有时间限制、有选择地指导上网,应该在家中或学校机房由家长和老师辅导上网,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有学习价值的网站小学生学习网、儿童乐园、少儿天地学校的网站、班级网站、小学生作文网等。组织学生利用有效资源开展有益的网络活动。网上阅读,帮助写作;网页制作比赛,建立自己的主页;网络搜索,搜索植物、动物、汽车、飞机等图片,并了解相关内容,丰富课外知识;网上学习:学少儿歌曲、舞蹈、学会绘画、手工等等;参与讨论、参加比赛;参加学校及班级网上平台的学习和讨论;参加征文、绘画等比赛。

  总之,通过正面引导、教育以及对学生上网做具体指导,使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起到积极的影响,道德行为健康发展。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8

  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本次调查通过采访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本学校的大学生采访更深刻体会到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背景: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安排,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选题有老师提供;要求报告字数应在XX字左右,文字必须用手写;报告所用材料必须是通过调查所得,真实可靠;凡整篇或大段抄袭他人或下载网上材料,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安排要求,我做了关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加强学校对大学生上网的监督,增强我们大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让我们大学生都有一个优良网德,还我虚拟网络一片洁净的天空。

  二、调查对象及范围。

  对象:从性别来看:女生占50占%,男生占50%从年级来看:大一占60%,大二占20%,大三占20%范围:我校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内容

  应为是以问答的采访方式,以下为采访的主要内容

  1.请问您是大几的?

  2.您经常上网吗?

  3.您上网主要是干什么?

  4.你一天平均上多久?

  5.您通宵过没有?

  6.您觉得上网对你的好处大还是坏处大?

  7.如果一周不上网您有什么感觉?

  四、数据结果及分析

  1.调查结果:女生每天上网人数仅占10%,男生占60%。女生上网8%是为了聊天或看电视,1%是玩网游,1%为了学习。男生55%是为了玩网络游戏,只有4是为了聊天或其他,仅1%是为了学习。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玩网游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

  2.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

  对于玩网络游戏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经过统计,认为是由于没事做带来的时间空虚,来到大学后使自己丧失了奋斗目标,失去了进取心的人占79%。

  认为大学生玩网络游戏与大学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有关的人占1%。他们认为由于大学管理制度相对松散,更侧重于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对于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而言,无疑是多了许多的自由空间。由于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安排这些时间,于是这些学生就被网络游戏所吸引。

  有10%的人认为,对网络游戏的热衷完全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压力的逃避。这些人认为,高中期间,受老师的影响,把考大学看成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把大学生活想象的非常美好。但来到大学后才知道显示与理想的差距,这就和大学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造成失落感的增强。而且,有的同学由于高考成绩的影响,没能进入自己所理想的专业,为此也对现实非常的不满。还有的同学,家庭生活不美满、同舍友关系紧张以及同自己女朋友(男朋友)感情出现危机都不同程度地给他们带来了压力。还有就是学校的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久而久之,丧失进取心。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就将时间和精力投注于网游之中。

  另外,还有6%的同学认为他们可以在网游结交世界各地的人,感受不同人的影响感觉置身其中感到很快乐这个特点也是他们长期迷恋于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

  还有,还有4%的同学认为,玩网络游戏所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现实利益也是一个原因。有的人玩网游可以获取收益,在游戏中。

  3.网络游戏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调查中,每个调查对象都承认网络游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经济状况。

  在学习方面,有30%的同学认为玩网络游戏使他们无心学习,一到期末就想到如何才能及格,最后几周就在这种压力之下度过。

  在身体健康方面,有40%的同学提到,由于玩家一旦沉溺于游戏,往往会接连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坐在电脑跟前,更多的是干脆通宵。也有的是晚上上网,白天睡觉,严重破会了人的生理规律,最终影响到身体健康。最终也无心学习。

  有10%的同学提出,由于网络游戏中有暴力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杀人和踢人,他们在这种暴力中感到心里上的快感,心里健康受到严重侵蚀。甚至可能引发犯罪。有20%的同学谈到,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使得玩家丧失了进取的目标和奋发图强的斗志,更失去了做别的事情的兴趣。他们完全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最后,还有10%的同学提出,由于玩网络游戏需要投入一定的金钱,尤其是对于那些新手而言,技术不熟练会导致他们要花费较多的钱来提高自己的装备。而大学生的钱主要来源于家里,这势必给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家庭增加了一些经济负担。有些学生宁愿拿吃饭的钱网游戏,冲点卡。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

  4.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和建议

  在我看来,网游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但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虽然有的同学认为它也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作用,例如记忆力的加强,反应力的锻炼,团队精神的培养,学习压力的缓解,等等。而且,网络游戏的发展在增加我国的经济收入和网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网络游戏不能完全反对

  在消除网络游戏的消极作用方面,我觉得应当对网络游戏这个产业进行规制。,有应当进行立法来规范网络游戏,如对暴力和色情游戏进行禁止等等。还有更应当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大学,关键在与学校的管理,应当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多做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实和虚幻,增强他们的自控力,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求真务实精神,培养一个有上进心的学习环境。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了解了“weare the lost generation“的含义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承担复兴国家的使命。我们应有勇气说“weare not the lost generation”。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上网有瘾,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青少年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而这恰恰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3.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人类进步提供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而言,这些影响更加严重。

  1.在认知方面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在人格方面

  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无时空感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产生亲密感。而这种力量是其它任何事物都无法具备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富裕,希望展现自我。他们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自我监控能力又不强。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为了宣泄、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其沉醉的场所,有的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溺其中而欲罢不能,造成心理错位或行动失调。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由于计算机作业面高度欠佳,显示器的高度、角度不合理及缺乏合理的支撑,加之不合格或不合理的网络用品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同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4.民族意识的弱化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为此,要坚持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并举、宣传教育和技术监控并举、德治和法治并举、网上交流与网下社会实践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和重视,为此在正面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同时要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普及互联网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普及是当务之急。

  一、是建立校园网,在网上实现同步教学、答疑解析,并且配合网下的定期面授。

  二、是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还对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10

  一、网络对年轻人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优势不言而喻,因为它信息无限,互动人性化。传统的社会形态限制了青少年的视野和社交圈,但互联网可以弥补现实社会中的诸多不足,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取消地域界限,真正建立“地球村”。

  1 .有利于年轻人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模式强调事物的顺序,对事物的理解自始至终遵循单一的顺序。然而,网络中广泛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是以网络的形式构建和处理信息。它是一种跨越式的、综合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来看,在思考一个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它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通过这种网络联系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狭隘僵化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发散思维,拓展思维,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网络的使用可以培养青少年系统看待问题、积极利用现代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这在信息时代正是必须的。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中国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互联网创作者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和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了一大批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知识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已经深深植根于年轻人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不再重视这大量的信息。温柏强记;电脑和网络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知识,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应用新的知识。互联网革命了青少年的观念,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观念,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了他们的创新内容,升华了他们的智力。

  3.满足年轻人对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求

  互联网上高效、快捷、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符合当代青少年好奇、愿意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所以,互联网一出现,就注定与青少年紧密相连。网络让青少年与世界紧密相连,让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和工作之外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当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聚集在青少年面前时,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将与以前完全不同。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电脑化的空间给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样的力量,却没有给他们同样的智慧。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源市场,青少年参与网络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风险。具体来说,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上的各种垃圾信息会削弱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帮助他们理解新事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和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垃圾信息成为青少年选择有用信息的干扰。噪音”同时,削弱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所谓的网络“新人”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强烈的国际色彩,因为互联网的使用已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但是他们的种族和民族意识正在弱化,他们的民族认同正在弱化,他们的民族认同正在逐渐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利于爱国主义的形成。互联网已经并将继续对现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和冲击。根据调查,对“网络黑客”26.3%的人说黑客技术高超,电脑黑客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和楷模,16.7%的人认为“黑客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24.4%的人说“很难说”只有24.6%的人明确表示“黑客行业对社会是有害的,要严惩,尽可能杜绝”。

  2.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的增加

  在网上,人们根本看不到对方,也不用面对面和别人打交道,因为—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沟通方式。所以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为交友有困难、不善言辞、外貌有缺点的人掩饰一些缺点,减少自卑,交友更容易,网络谎言比比皆是。任何人都可以和不同姓名、性别、年龄的人交流而不被注意。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理想美好的角色,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互联网技术使之成为可能。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狗”传统社会没有熟人圈子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得青少年不愿意面对现实,终日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导致网络上的不道德违法犯罪越来越多。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61%的失足青少年都是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的。

  3.“网络成瘾综合症;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和威胁

  计算机空间充满了新事物,并且在不断增加。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有着更广阔的交往空间,对追求自由新奇、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青少年非常需要交朋友。他们渴望与人交谈,注重与兴趣、爱好、性格、理想、信仰相同的人相处,这也是他们喜欢网上聊天交友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患者忽视了外面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把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导致孤独、抑郁、思维迟钝、自我评价低等。他们远离同学、朋友、亲人,远离集体,孤独,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医学上,这种症状被称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研究表明,长期上网会增加大脑中的化学多巴胺水。这种物质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高度兴奋,无法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自拔。在初期,患者只表现出对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和玩游戏,然后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食欲不振、坐立不安等。,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病,需要深入的心理咨询。

  三、对策

  考察了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后,我们知道网络的积极影响仍然占主导地位。我们应该帮助青少年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减少网络负面影响造成的损害,这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1.尽快建立适合年轻人的网站,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互联网竞争叫“眼球之战。要坚持通过网站提高青少年素质,将网络的特点与青少年的特点有机结合,为青少年建设网站,并及时不断创新更新,打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同时,在互联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是支持青少年网站的重要支柱。如果一个网站缺少青少年参与的在线活动,就像人没有眼睛一样,就没有“上帝”。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本地区青少年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网络活动,坚持虚拟与现实相统一、个性与社会约束相统一的原则。

  2.良好的学校环境和开放的教育思想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青少年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如果他们得到成年人及时正确的指导,他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很多有用的帮助。很多比较研究发现,被引导的青少年比没有被引导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自主性,对信息内容的理解更为熟练,经常使用互联网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深受网络影响的青少年,学校应该关注他们,而不是歧视他们,更不要说冷嘲热讽,从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看到他们有积极思考和创新的优势,耐心说服他们,带领他们走出误区。“网络道德&现状;“网络法律”教育被纳入学校德育的范围,重点是提高他们判断和选择网络信息以及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

  3.家庭监督管理

  父母在防止青少年网络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要学会掌握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工具,进入青少年的网络世界,直接了解虚拟世界中的孩子。这样可以缩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增进相互了解。父母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知识水平,还可以监督孩子上网。父母只有对互联网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才能使孩子雅俗共赏,才能让孩子从互联网中受益。父母应以平等的态度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建立一个顺畅的沟通交流渠道,既看到孩子的长处,也表扬孩子积极的一面;也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尤其是当他们悲伤、失落或沮丧的时候。明确告诉孩子在网上要注意节制,上下车,打算让孩子浏览优秀健康的网站。“稀疏”和& other阻塞”有机结合,积极鼓励和批判教育,灌输和暗示诱导相结合,使意义,娱乐和教学没有。

  4.丰富青少年的线下文化体育活动

  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体本身具有麻醉功能,其工具是用来合理改变受众的。对于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之外的生活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在线教育和离线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年轻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要大力加强青年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引导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即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为青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总之,网络和所有其他科技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青少年带来的是快乐还是坏处,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07-28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01-18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3篇)03-12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3篇03-22

大学生社交网络影响调查报告07-02

网络对教育的影响06-27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的影响07-05

无厘头电影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影响论文07-02

网络对幼儿教育的影响06-28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0篇)

  为弄清楚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况,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0篇)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1

  一、调查背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中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中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中学生的个性相适应。上网有瘾,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中学生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二、调查准备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一共一百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此外,为了进一步摸清中学生的上网动机及其所受影响,我还重点与5名同学进行了座谈。

  调查对象:信宜市兴盛中学、恩平市华侨中学的初、高的在校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分析:

  1、如果你上网,你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由此可见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交友聊天,其次就是为了娱乐听音乐、看电影而上网。

  2、有些学生因上网而使学业退步。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他们也承认上网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而且会因为浪费时间和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使学业退步

  3、你一般每周上网多少次?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上网而且大部分是每天都上网,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有手机,所以可以每天上网。

  4、你认为上网对视力带来什么影响?

  现在青少年的视力不良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与他们上网面对电脑屏幕与手机屏幕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长时间上网的青少年,则易造成高度近视。 另外,我在与学生交流时,他们都认识到网络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用信息,开阔大学生视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虚拟性与多元化的网络带来的“网络诈骗”等网络危害也普遍存在,这对于正常的生活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四、结果显示现状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描述

  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与利用情况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因为虚拟网络的交友与娱乐。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

  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70%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因此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是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上网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与网络的关系处理,只有少数学生有较好的自制力,能够把握住适度原则,多数同学因网络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同程度的下降。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国家和社会坚决打击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学生更应该提高过滤有害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网上学到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

  3、中学生上网产生的负面影响突出,网络成瘾、网络自我迷失、网络孤独等现象明显,导致自身出现生理与心理出现问题,引起社会问题的频繁发生。而对涉及自身学习、生活诸如教育、文化、学术等方面的知识关注度不高,网络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

  4、网络危害时刻威胁着中学生的正常生活。绝大多数同学对网络危害有着一定的认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受骗的情况仍不在少数,上当受骗的事件频繁发生,广大中学生尚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

  五、建议与对策

  1、中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在上网之

  前,最好能拟个小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先写下来,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学生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五 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应该进入的网吧。总之,中学生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2、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一定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目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上网,可以提供两代人交往探讨的话题,共同上网,查找信息、评论是非这就是一个实施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有超前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争取成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强对孩子上网监管,更是每个家长责无旁贷的事情,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助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3、建立健全网络分级管理体制。

  分级制度对于网络游戏的管理十分必要,可分为普级、12岁以上、15岁以上和18岁以上四级。那个年龄段的购买者购买适用于哪个年龄人群的软件。通过网络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赋予网络经营者不同的经营权限,从而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如果受众是青少年群体,网络经营者就不能经营含有色情、暴力内容的软件和网络资源。

  4、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提高中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有效“过滤”有害信息的软件,为中学生输送健康、科学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要加强学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引导中学生重视现实交际,让他们在现实中感受快乐。

  校与家庭应积极为中学生创造现实人际交往的环境和条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和交往的快乐,从而引导学生发展同学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形成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关心的良好同学关系。家庭也应该为子女提供正常健康交际的平台,并给予子女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要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关爱。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2

  调查时间:

  20xx年

  调查地点:

  网络调查

  调查内容:

  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

  调查对象:

  中国网民

  网络小说是以网络为平台发布的小说,更新速度快、风格自由,受到不少人追捧。但由于网络小说写作门槛低,一些写手为了保证阅读量,往往连夜赶稿,这也导致部分网络小说情节和语言经不起推敲,甚至用暴力、色情为噱头吸引读者。由于网络小说的读者多是青少年,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小说对青少年影响的担忧。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8%的受访者阅读过网络小说。但只有20.0%的人觉得当下网络小说的整体质量好,30.7%的人直言整体质量差。

  56.7%的人表示网络小说受热捧原因在于“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

  调查显示,88.8%的受访者表示曾阅读过网络小说,其中23.6%的人经常阅读。

  在受访者看来,网络小说受热捧的原因,首先是“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56.7%),其次是“作者想象力丰富”(53.3%),第三是“可以随时随地阅读”(52.9%)。

  福建某地产信息网站新闻主管叶仁忠在上大学时,曾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读网络小说。“最夸张的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读……后来发现,网络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往往大同小异,有新意的极少。作者水平参差不齐,故事脉络也经常‘驴唇不对马嘴’。读完之后感觉特别空虚。”

  辽宁某高中语文老师李元栋说,自己在上高中时,很喜欢读大陆新派武侠代表人物风歌写的《昆仑》。“作者旁征博引,涉及天文地理、机关算数等各种知识,很有魅力。受这部小说感染,我既想当作家写出世界,又想遍识物理数学知识去改变世界,总之对很多以前不感兴趣的领域都有了热情。虽然青春梦短,我最终当了老师,但《昆仑》对我的影响却很深远。”

  “现在我的学生也常拿着手机看小说,但我发现现在很多小说情节离奇,宣扬暴力、色情。粗制滥造的小说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把他们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引入歧途。”李元栋说。

  只有35.4%的人认为网络小说能给人带来正面影响。

  调查中,30.7%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网络小说整体质量差。48.2%的人感觉“一般”。认为质量好的仅为20.0%。

  36.9%的人认为网络小说不能给人带来正面影响。35.4%的人认为能带来正面影响。27.7%的人表示“不好说”。

  对于受访者来说,“打发时间”(71.4%)、“释放压力”(50.3%)和“丰富想象力”(33.0%)是阅读网络小说的主要意义。

  “从调查结果就能看出,网络小说的意义就是打发时间,就和速食食品一样,并没有什么营养。”广东汕头的李江直言,“网络小说并非全都不好,但好作品较少,判断标准就是时间。能在一年以上时间里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肯定,才有阅读的必要。”

  知名出版人、磨铁图书产品经理布狄认为,“网络小说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接地气’,包括题材的互动性和内容的易传播性等。从语言到取材都很贴近生活,这是网络小说受到热捧的主要原因。其实像早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经典作品,都是积极向上、很有文学性的好小说。后来之所以良莠不齐,既源于网络文学的爆发性繁荣,基数变大,也由于网站和出版商缺乏正确规范和引导,为了利益一味跟风,使得很多劣质作品充斥市场。”

  71.6%的'人担忧过度阅读网络小说“会陷入不实际的幻想中”。

  当被问到“是否赞成青年少阅读网络小说”时,52.2%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读,但要适度”。11.7%的人表示“赞成,多多益善”。也有29.9%的人明确提出“反对,不读”。

  过度阅读网络小说会带来哪些影响?71.6%的人认为“会陷入不实际的幻想中”,57.5%的人认为“暴力、色情内容太多,容易让人产生错误价值观”,52.5%的人表示“被快餐文化侵蚀,难以深入思考”。

  “现在网络小说的读者还是以中学生、大学生为主,其中高中生超过了半数。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不可否认一些作品对他们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布狄坦言,“要规范这个市场,首先,文学网站要承担责任,在筛选、推荐作品时不仅要关注话题效果,更要审视文学性和价值观;其次,作为出版商,在发掘有才华的作者时,应以‘出版出书和市场认可’刺激网络写手,帮助其完成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对作品的连贯性和思想性提出更高要求。”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3

  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沟通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步网络化。据调查,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力军,活跃度颇高。前,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使用时长普遍在1-2个小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主要活动是浏览新闻、微信、微博等等。

  积极影响:

  一、促进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受到周围群体及媒介的影响,当代社会互联网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大学生借助社交网络沟通联系、发布状态与日志、上传照片、发表评论等,能够使得大学生在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相似的群体中进行互动,推动大学生融入社会。

  二、扩展生活空间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壮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宽广与便利的交流学习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多渠道,大学生能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时事政治、新闻热点、娱乐社交等信息,同时参与话题互动与评论,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三、满足多样的心理需求

  社交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多样的心理需求。基于社交网络的强大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状态、日志、图片、聊天语音等方式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社交网络的互动性满足了社交需求;大量的资讯信息与好友动态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与好奇心理;分享与转发功能满足了“炫耀”心理等。

  四、增强幸福感

  由于社交网络加强了人的视觉与听觉信息、弱化了面对面的交流、减小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压力,使得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在网上敢于表露自我,有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提高自身幸福感。

  消极影响:

  一、现实社交障碍

  大学生对社交网络过于依赖时,其现实社交的焦虑感增加,出现回避与苦恼的情感反应。大学生习惯于通过社交网络与外界沟通,形成了网络交际圈与特定的网络表达,在现实社交中容易出现表达失灵的情况。

  二、心理依赖

  大学生经常在上课时间玩手机,有部分大学生玩手机频率高、时间长,不断地进行好友状态查看与朋友圈刷新,难以自控。一段时间内未接触社交网络就会感觉与世隔绝或者很难受,内心十分不舒坦,对社交网络极度依赖,并影响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三、价值观念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错误或偏激负面的观念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力,相对就把自身的正确价值观给抹黑了。此外社交网络所关注的话题大多八卦娱乐,较少关注社会国际政治问题,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与社会格局和社会实际脱轨,对大学生以后适应社会带来了障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4

  一、高考之后的困扰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平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还要做。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习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样的情况在我身边就有很鲜活的例子。

  储娜(化名)

  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她比我低一个年级。

  她现在是宿州师范专科艺术系的一名学生。读高三时,她的父亲由于乙肝,最后演变为肝硬化,治疗无效死亡。父亲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开支除了用在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外,大部分用在了储娜父亲的治疗上,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仅就是储娜母亲经营的一家小鞋店。xx年高考储娜没有达本科线,在高中时储娜学的一直都是艺术,所以高考的时候她参加的是艺术类的考试,分数下来以后,储娜没有达本科线,但是她也不想从此就失去读书的机会,于是她报考了一所大专院校的艺术专业。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一直很高,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储娜每年的学费接近8000元,真不是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够承受的,不光是储娜,还有储娜的弟弟,他今年读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读高三了……”

  “毕业以后也不知道就业情况怎么样……”

  在高考这种体制和氛围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还是招生人员的一个小小选择,决定的却是一个人的一生。这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xx年,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报告称,包括生活费在内,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学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们的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校门不可回避的门槛,那么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大学学费则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隐性门槛。筹措学费的困难,甚至远远超过高考的困难,现在,6成顺利通过高考的学生正面临这道比高考更难跨越的隐行门槛。大学新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教育范畴的社会问题。”

  二、进入大学之后的困扰。

  今年来,党、下大力气构筑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原来为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经有了较大改观。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设立国家助学贷款。但是这项措施实施的到底怎么样?有没有真正的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呢?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漏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xx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余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xx年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为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

  通过分析研究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中提出,第一学期学费能否解决决定着贫困大学生大学梦圆或破碎.

  在获得调查数据并根据既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认为,在目前的贫困学生中,民族院校的贫困声比例最高,国家补贴院校贫困生比例较高.

  报告显示,12.7%的贫困生因交不起大学第一年学费可能放弃大学;6成贫困高考生不能凑齐大一第一学期的学费,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担忧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

  进入大学后,正如前面所说的,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是贫困声考虑最多的问题,许多贫困生也就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但是问题是,不是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不是每一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人都是贫困生..贫困生在学费来源上得到解决后,所谓民以食为天,围绕贫困生的不仅仅是学费问题,还有生活问题,首先他们必须在学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份贫困生问题调查报告中,据凋查,从家庭收入来看,这些贫困生家庭的平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家庭月收入不超过33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现在平均每个学舌功能每年学费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日常生活费.

  据调查,贫困生的生活费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这217元只能满足学生吃饭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贫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平均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两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5

  通过调查,从未成年人上网的基本情况、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的影响、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的设想及建议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省妇联儿童部围绕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专题在全省开展调研。在13市(地)城乡抽取2600名中小学生、1300名上网学生家长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54份并汇总分析。主管领导于6月份带队赴哈尔滨、兴安岭区县实地调研,并与专家、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座谈。此外,还通过“儿童网络安全行”征文、走心理咨询机构等途径了解了有关情况。

  一、未成年人上网的基本情况

  1、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普遍

  调查发现,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历程中的普遍现象。此次问卷调查到的上网学生占了93.4%,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在10至13岁之间开始上网的学生最为集中,占39.8%,仅有1%的学生在5.6岁时开始接触网络。学生上网已持续三、四年的占25%,还有25%的学生网龄已达5至XX年。81.6%的同学每周至少可以上网一次,5.2%的学生可以每天上网。

  2、未成年人上网较为理性

  调查显示,绝部分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清醒理智,认为自己喜欢上网但不迷恋的占54.2%,上网与否无所谓的占40.1%。47.7%、34.9%的家长也分别对自己孩子的上网行为做出了比较理智、上不上网无所谓的评价。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74.8%的学生能将上网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81.6%的学生能将上网频率控制为每周上网一次或只在周末定时定点上网,57.3%的家长也明确表示孩子上网时间一般在1至2小时之间。80%以上的学生对基本的网络道德有正确的认识。66.1%的学生表示不会在网上填写真实的个人和家庭成员资料。89.1%的学生表示不会向家长隐瞒自己上网的真实情况。88.8%的学生表示不会去见网友。

  3、未成年人上网有监督指导

  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学习使用互联网创设了基本条件,部分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中上网,家长和老师对未成年人上网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指导作用。55.2%的同学在家里上网,20.6%的.同学在亲朋家上网。70.5%学生表示自己上网受到家长监督,70%的家长也认为自己的监管有一定效果。家长、老师等也较注意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学生问卷显示,由家长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的占39.6%,由老师告知的占23.2%,亲戚告知占10.7%。

  4、未成年人上网重要内容是游戏娱乐

  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和孩子都认同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之余游戏娱乐的重要内容。与上网相关的内容是学生之间乐于交流探讨的话题,34.8%的学生还是由同学朋友教会上网。学生常浏览的网站类型依次是游戏类、教育学习类、娱乐时尚类,交友聊天类网站,比例分别是34.1%、18.2%、16.2%、13.6%,休闲娱乐的内容总计占了63.9%。调查还发现,男生更喜欢游戏类网站,比女生高出7.5个百分点,女生更常浏览娱乐时尚类网站,高于男生3个百分点,喜欢交友聊天类网站的男女生几乎各占一半。

  5、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现象仍然存在

  调查表明,还有13、1%的学生出入网吧,9.6%的学生只有到网吧才可以上网,3.5%的学生是在有别的上网条件的同时也常常到网吧上网,男同学占网吧上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90%以上的学生去网吧是为了休闲娱乐,极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需要到网吧上网。统计结果显示,在网吧玩游戏学生占了近一半,玩刺激类游戏的学生最多,达70%以上。谈及上网吧的费用,60%的学生表示要使用平日零花钱,其他学生则要向家长要钱,或用自己的部分生活费和压岁钱来支付。

  二、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的影响

  调查表明,网络对当代未成年人产生了日益深刻、广泛的影响。73.7%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产生了有利影响,15.7%的学生认为产生了一些不好影响,4.5%的学生表示积极和消极影响都存在。很多人形容网络是双刃剑,善用是福,放纵是祸。

  1、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是有助于开阔视野、求知启智。问卷显示,33.6%的学生在网上常浏览教育学习类、青少年专业类和新闻类网站。学生对网络开阔视野这一积极影响认同度最高,达40.6%。在他们眼中,网络是知识金库,想找什么都能找到;网络是全能教师,能解无数个为什么。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随意搜索浏览,可以通过网校听各地名师讲课,有的学生有不会的问题也乐于到网上探讨。网络常变常新的丰富内容使未成年人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交流互动的形式也使得学习知识的过程更生动有趣,激发了未成年人的想象力,锻炼了未成年人的思维能力。

  二是有助于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调查表明,网络的方便快捷、多姿多彩,特别是玩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看电子书等休闲娱乐功能都使孩子们感到快乐,有助于未成年人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显示,88.4%的学生在网上玩游戏,83.9%的学生有自己的网友,他们玩游戏的时候可忘却烦恼,与网友倾诉可求得情感共鸣,以减轻课业负担等带来的心理压力。21.4%的家长也认同孩子是为了缓解压力才上网,23.1%家长认为上网使孩子心情愉悦。

  三是有助于塑造个性、培养能力。56%的学生认为上网有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26.1%的学生认为上网能培养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未成年人在网上经营空间博客、与人互动等,可以较程度上避免现实人际交往障碍的困扰,能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才华,能进一步锻炼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等,在某种程度上还满足了精神上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利于未成年人良好个性的养成,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发展、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来说更是有特殊意义。

  2、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上网无度伤害身体健康。

  过度上网是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诱因,33.8%家长最担心过度上网会有损孩子身体健康。6.7%的学生表示自己上网曾在4小时以上,1.4%的学生承认曾经通宵上网。网络无限开放、信息庞杂,孩子上网计划性不强,恋玩游戏、聊天等,都是致使上网时间、频率增多的原因。未成年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加上遭受电脑屏幕的电磁等辐射,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骨骼和组织发育,引起视力、记忆力下降等伤害性影响。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未成年人参加室外锻炼、游戏的兴趣减少、频率降低,也不利于身体成长发育。此外,在网吧上网的孩子往往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烟雾缭绕的环境当中,对身体健康不利。

  二是思想道德素质面临挑战。

  调查表明,2.6%学生认为网上可以有不文明言行,4.5%的学生认为网络上相互欺骗很正常,2.7%的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较为模糊混乱。有同学举例说,生活中不能偷窃,但网上“偷菜”没有问题。未成年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成熟,主观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完善,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和网络服务难于分辨对错和正确取舍,网上的违法不良信息和有害网络游戏很可能使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蚀,少数未成年人因上网而产生了思想道德认识上的偏差。

  三是产生行为问题和严重后果。

  据调查,有的未成年人因为沉迷上网而产生了逃课、逃学现象,在学习的黄金时期荒废了学业甚至辍学,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势必造成不良影响。依赖网络也易出现心理问题,产生焦虑、亢奋、幻觉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网瘾”,据了解,我省未成年人网瘾不是个别现象,在去年哈尔滨市一名心理医生披露的工作日记中就记载有300多位这样的孩子。此外,未成年人心理上不成熟、涉世不深,易受不良风气、行为影响,有的还对家长隐瞒自己上网的真实状况,他们可能因为没钱上网产生欺骗、偷窃、抢劫等不道德或违法、犯罪行为,也可能因为与陌生人聊天、见面成为被欺骗甚至犯罪的目标,或者一时冲动成为案件制造者,诸如《14岁女孩遭网友拐骗》、《初中生杀人后照旧玩网游》等与网络相关的新闻屡上报端,在这类事件中未成年人都要承受比较严重的后果。

  三、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立足广家庭,引导家长关注未成年人上网安全

  作为参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全省各级妇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上网安全问题,并将之纳入小公民道德建设、“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中统一研究推进部署。今年,省妇联将“突出保障未成年人家庭上网安全,指导家长做孩子上网安全的守护者”作为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的年度工作目标。与省文明办、外宣办、通信管理局共同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引导家庭成员自主参与举报监督行动、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社会实践行动、舆论宣传行动,自觉抵制网络秽色情和低俗有害信息。与省文明办策划实施了家庭教育巡讲龙江——绿荫行动,在全省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将保障儿童上网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引导广家长重视、关注未成年人上网安全问题并学习掌握必要方法。在全省组织开展“儿童网络安全行”家庭教育主题征文活动,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并助解决儿童安全上网这一问题。

  2、切实履行职能,确保未成年人噪网吧和不良信息

  全省网络监管部门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加强监管治理,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组织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从严处理,取缔无证照网吧。关工组建“五老”义务监督员队伍,老干部、老专家、老人、老教师、老模范们在制止未成年人进网吧、发现举报黑网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监管,对本省网站擅自登载、链接、传播含有低俗和秽色情内容的网络小说、电子书、网络游戏的行为采取必要措施,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上文化环境。教育部门注重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并积极搭建平台,各中小学普遍利用信息技术课、思想品德课、生活课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教育,在校园电脑上安装防控软件堵截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有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阵地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健康的网上生活学习,通过组织参加网上比赛、活动等向学生推荐优秀少儿网站和专题网站,在假期为学生定时开放微机房作为“绿色网吧”。

  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的设想及建议

  时至今日,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中的最群体,据XX年底数据,中国3.84亿网民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这些上网未成年人约占未成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网络上的秽色情信息、未成年人的网瘾现象、因网络引发的案件,这些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已为社会普遍关注,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建议党政府及有关部门从长计议,勇担重任,强化管理,着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巩固网络安全保障体制,积极防范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推进完善网络立法进程。

  尽管全国有一系列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进行规范,但伴随着网络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复杂,法律的滞后性和不完善也凸显出来,建议完善现有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如通过法律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信息内容负责,对网络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认定,推进网络邮箱、论坛、博客、视频实名制等,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行为进行有效跟踪和处理。

  二是加行政监管力度。

  建议相关部门对互联网从业单位审批认定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建设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各具特色的服务未成年人的专业网站。为各级图书馆开设电子阅览室提供场所、设备等各方面的必要支持。严格审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控制网吧的布局和规模。网络监管部门要对网吧等上网经营场所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确保上网身份登记制度、“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措施的真正落实,对违规营业的要从严从重处罚,坚决取缔。

  三是加强网络技术保障。

  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防范违法有害信息和保护、规范未成年人上网中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及时监测未成年人上网状况,对映出来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必要研究。开发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的优质软件,推广免费过滤软件,进一步提升“掠”等现有软件的性能,保证用户安装使用这类软件检测、过滤、截获有害信息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功能。对现有网站、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借助网络安全认证、身份认证技术,限制未成年人对有害信息资源网站的问。

  四是完善全方位社会监督。

  建议全面打通网上举报中心、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监督举报通道,建立举报快速应机制和举报查实有奖制度,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对威胁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加对政府监管行为的监督,对网络审批、网吧监管工作领导不力、工作不实、徇私枉法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动员网民参与网络信息和服务的监督,严厉打击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络行为,及时消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色情等不良信息。要继续发挥“五老”、家长等群众力量参与对网吧经营行为的监督,对查实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要坚决取缔,经营者再次经营也要受到严格限制。

  五是促进行业自律。

  各级互联网协会、网吧行业协会要发挥组织优势和能动作用,引导协会成员实现自我管理,为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做出努力。要宣传表彰为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做出贡献的互联网从业单位,为其更好发展提供便利。要促进门户网站、知名网站带头自律,以健康、生动的高品质内容吸引受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引导网吧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确保不接纳未成年人出入网吧。

  六是家校联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家庭、学校应共同努力,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助未成年人掌握上网自律、自护的本领。要引导家长、教师科学施教,营造温馨成长环境,建立融洽亲子和师生关系,支持未成年人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参与喜闻乐见的活动,避免一部分孩子因心理精神需求不足或压力过而迷恋网络。要提升家长、教师现代信息技能和网络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孩子的示范榜样,并能及早对孩子进行网络用途、操作技能、网络道德和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要共建校园网或班级网等网络阵地,提供健康有益、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知识、信息与服务,给他们以充分展示自己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呢?日前,我对我院中文系的四个教学班做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约88%。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 正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二.负面影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7

  为了了解掌握网络文化对我校小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情况,端正学生上网态度、树立学生正确上网意识,教会学生正确学习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XX年上半年围绕“网络文化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影响”这一专题在我校开展了“小学生上网现状”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

  三年级、五年级学生,学生年龄在7-11岁之间。

  二、调查形式内容

  (一)调查形式

  1.问卷调查

  三年级学生50名,男女各25名;五年级学生50名,男女各25名。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我校学生家庭环境的特珠性,制定中、低两段不同样卷调查问卷。

  2.个别谈心

  对问卷调查中和师生交流了解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3.实践活动和班会

  通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主题班会,了解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现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二)调查内容

  对于五年级学生主要从学生有无接触不良网站不良信息、处理不良网站不良信息的方法、网络对个人影响的方面、网络对学习的帮助、学习退步原因受到上网影响等方面调查。

  对于三年级学生主要从学生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上网地点、对网络的看法、对互联网信息的看法、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对学生上网的监护等方面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高年级学生上网人数多于低年级学生,男生上网人数多于女生上网人数。上网人数占总人数的92%。

  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有:帮助学习、聊天、游戏、个人爱好。

  学生在校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时,老师按照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基本上在无网络的状态下学习,实践操作偶尔上网,所以学生上网主要在家里,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乡下,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学生由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县城租房陪伴读书,住在出租房内,多数学生在没有家长的管护情况下上网,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条件上网,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到网吧、到朋友家中上网,失去家长管护,容易受到网络不良影响的侵害。低年级学生有的还没有上网的经历,能上网的大部分并无荒废学业,陷入网中,但也有个别高年级学生在家长监管不得力的`情况下,出入网吧,或过度上网的状况,还有的出现不安全事故。

  (二)问题及建议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小学作文、小学奥数、小学舞蹈、儿童教育、手工制作、简笔画、变废为宝、橡皮泥、黑板报、树叶贴等等,丰富课外知识,学生还通过网络参加班级名片设计活动、参加班级安全教育、卫生防疫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电子板报编辑、参与班级主页的制作、参与小学生网页制作的比赛、参加网上绘画、征文活动、还可以参加班级qq群的学习和讨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在信息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个人的网络操作水平,有效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在网络中找到童年乐趣,端正了上网态度,树立了正确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但是在使用网络时,有时候正在网上学习会自动弹出一些色情或庸俗的图片和内容,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有的小学生被网络各种信息的吸引,一时没能管理好自己,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中去,使心理发生变化,不愿和家人同学来往、不愿上学完成作业、也不按时吃饭休息、过度地上网视力下降等等;还有的小学生容易被外界干扰,自我保护能力差,在网上聊天遇到坏人分辨不出来,给坏人实施诈骗、教唆等犯罪活动留下可乘之机;有的小学盲目崇拜、模仿网上某些行为,做出犯罪活动自己还不知道,结果成为少年犯。

  作为老师、家长,要加强学生上网环境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上网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环境,虽然老师、家长不强硬限制学生上网,但要有时间限制、有选择地指导上网,应该在家中或学校机房由家长和老师辅导上网,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有学习价值的网站小学生学习网、儿童乐园、少儿天地学校的网站、班级网站、小学生作文网等。组织学生利用有效资源开展有益的网络活动。网上阅读,帮助写作;网页制作比赛,建立自己的主页;网络搜索,搜索植物、动物、汽车、飞机等图片,并了解相关内容,丰富课外知识;网上学习:学少儿歌曲、舞蹈、学会绘画、手工等等;参与讨论、参加比赛;参加学校及班级网上平台的学习和讨论;参加征文、绘画等比赛。

  总之,通过正面引导、教育以及对学生上网做具体指导,使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起到积极的影响,道德行为健康发展。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8

  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本次调查通过采访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本学校的大学生采访更深刻体会到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背景: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安排,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选题有老师提供;要求报告字数应在XX字左右,文字必须用手写;报告所用材料必须是通过调查所得,真实可靠;凡整篇或大段抄袭他人或下载网上材料,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安排要求,我做了关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加强学校对大学生上网的监督,增强我们大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让我们大学生都有一个优良网德,还我虚拟网络一片洁净的天空。

  二、调查对象及范围。

  对象:从性别来看:女生占50占%,男生占50%从年级来看:大一占60%,大二占20%,大三占20%范围:我校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内容

  应为是以问答的采访方式,以下为采访的主要内容

  1.请问您是大几的?

  2.您经常上网吗?

  3.您上网主要是干什么?

  4.你一天平均上多久?

  5.您通宵过没有?

  6.您觉得上网对你的好处大还是坏处大?

  7.如果一周不上网您有什么感觉?

  四、数据结果及分析

  1.调查结果:女生每天上网人数仅占10%,男生占60%。女生上网8%是为了聊天或看电视,1%是玩网游,1%为了学习。男生55%是为了玩网络游戏,只有4是为了聊天或其他,仅1%是为了学习。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玩网游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

  2.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

  对于玩网络游戏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经过统计,认为是由于没事做带来的时间空虚,来到大学后使自己丧失了奋斗目标,失去了进取心的人占79%。

  认为大学生玩网络游戏与大学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有关的人占1%。他们认为由于大学管理制度相对松散,更侧重于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对于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而言,无疑是多了许多的自由空间。由于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安排这些时间,于是这些学生就被网络游戏所吸引。

  有10%的人认为,对网络游戏的热衷完全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压力的逃避。这些人认为,高中期间,受老师的影响,把考大学看成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把大学生活想象的非常美好。但来到大学后才知道显示与理想的差距,这就和大学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造成失落感的增强。而且,有的同学由于高考成绩的影响,没能进入自己所理想的专业,为此也对现实非常的不满。还有的同学,家庭生活不美满、同舍友关系紧张以及同自己女朋友(男朋友)感情出现危机都不同程度地给他们带来了压力。还有就是学校的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久而久之,丧失进取心。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就将时间和精力投注于网游之中。

  另外,还有6%的同学认为他们可以在网游结交世界各地的人,感受不同人的影响感觉置身其中感到很快乐这个特点也是他们长期迷恋于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

  还有,还有4%的同学认为,玩网络游戏所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现实利益也是一个原因。有的人玩网游可以获取收益,在游戏中。

  3.网络游戏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调查中,每个调查对象都承认网络游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经济状况。

  在学习方面,有30%的同学认为玩网络游戏使他们无心学习,一到期末就想到如何才能及格,最后几周就在这种压力之下度过。

  在身体健康方面,有40%的同学提到,由于玩家一旦沉溺于游戏,往往会接连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坐在电脑跟前,更多的是干脆通宵。也有的是晚上上网,白天睡觉,严重破会了人的生理规律,最终影响到身体健康。最终也无心学习。

  有10%的同学提出,由于网络游戏中有暴力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杀人和踢人,他们在这种暴力中感到心里上的快感,心里健康受到严重侵蚀。甚至可能引发犯罪。有20%的同学谈到,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使得玩家丧失了进取的目标和奋发图强的斗志,更失去了做别的事情的兴趣。他们完全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最后,还有10%的同学提出,由于玩网络游戏需要投入一定的金钱,尤其是对于那些新手而言,技术不熟练会导致他们要花费较多的钱来提高自己的装备。而大学生的钱主要来源于家里,这势必给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家庭增加了一些经济负担。有些学生宁愿拿吃饭的钱网游戏,冲点卡。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

  4.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和建议

  在我看来,网游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但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虽然有的同学认为它也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作用,例如记忆力的加强,反应力的锻炼,团队精神的培养,学习压力的缓解,等等。而且,网络游戏的发展在增加我国的经济收入和网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网络游戏不能完全反对

  在消除网络游戏的消极作用方面,我觉得应当对网络游戏这个产业进行规制。,有应当进行立法来规范网络游戏,如对暴力和色情游戏进行禁止等等。还有更应当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大学,关键在与学校的管理,应当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多做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实和虚幻,增强他们的自控力,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求真务实精神,培养一个有上进心的学习环境。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了解了“weare the lost generation“的含义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承担复兴国家的使命。我们应有勇气说“weare not the lost generation”。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上网有瘾,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青少年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而这恰恰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3.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人类进步提供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而言,这些影响更加严重。

  1.在认知方面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在人格方面

  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无时空感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产生亲密感。而这种力量是其它任何事物都无法具备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富裕,希望展现自我。他们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自我监控能力又不强。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为了宣泄、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其沉醉的场所,有的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溺其中而欲罢不能,造成心理错位或行动失调。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由于计算机作业面高度欠佳,显示器的高度、角度不合理及缺乏合理的支撑,加之不合格或不合理的网络用品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同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4.民族意识的弱化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为此,要坚持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并举、宣传教育和技术监控并举、德治和法治并举、网上交流与网下社会实践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和重视,为此在正面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同时要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普及互联网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普及是当务之急。

  一、是建立校园网,在网上实现同步教学、答疑解析,并且配合网下的定期面授。

  二、是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还对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10

  一、网络对年轻人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优势不言而喻,因为它信息无限,互动人性化。传统的社会形态限制了青少年的视野和社交圈,但互联网可以弥补现实社会中的诸多不足,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取消地域界限,真正建立“地球村”。

  1 .有利于年轻人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模式强调事物的顺序,对事物的理解自始至终遵循单一的顺序。然而,网络中广泛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是以网络的形式构建和处理信息。它是一种跨越式的、综合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来看,在思考一个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它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通过这种网络联系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狭隘僵化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发散思维,拓展思维,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网络的使用可以培养青少年系统看待问题、积极利用现代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这在信息时代正是必须的。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中国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互联网创作者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和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了一大批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知识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已经深深植根于年轻人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不再重视这大量的信息。温柏强记;电脑和网络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知识,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应用新的知识。互联网革命了青少年的观念,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观念,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了他们的创新内容,升华了他们的智力。

  3.满足年轻人对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求

  互联网上高效、快捷、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符合当代青少年好奇、愿意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所以,互联网一出现,就注定与青少年紧密相连。网络让青少年与世界紧密相连,让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和工作之外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当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聚集在青少年面前时,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将与以前完全不同。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电脑化的空间给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样的力量,却没有给他们同样的智慧。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源市场,青少年参与网络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风险。具体来说,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上的各种垃圾信息会削弱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帮助他们理解新事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和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垃圾信息成为青少年选择有用信息的干扰。噪音”同时,削弱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所谓的网络“新人”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强烈的国际色彩,因为互联网的使用已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但是他们的种族和民族意识正在弱化,他们的民族认同正在弱化,他们的民族认同正在逐渐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利于爱国主义的形成。互联网已经并将继续对现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和冲击。根据调查,对“网络黑客”26.3%的人说黑客技术高超,电脑黑客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和楷模,16.7%的人认为“黑客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24.4%的人说“很难说”只有24.6%的人明确表示“黑客行业对社会是有害的,要严惩,尽可能杜绝”。

  2.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的增加

  在网上,人们根本看不到对方,也不用面对面和别人打交道,因为—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沟通方式。所以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为交友有困难、不善言辞、外貌有缺点的人掩饰一些缺点,减少自卑,交友更容易,网络谎言比比皆是。任何人都可以和不同姓名、性别、年龄的人交流而不被注意。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理想美好的角色,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互联网技术使之成为可能。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狗”传统社会没有熟人圈子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得青少年不愿意面对现实,终日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导致网络上的不道德违法犯罪越来越多。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61%的失足青少年都是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的。

  3.“网络成瘾综合症;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和威胁

  计算机空间充满了新事物,并且在不断增加。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有着更广阔的交往空间,对追求自由新奇、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青少年非常需要交朋友。他们渴望与人交谈,注重与兴趣、爱好、性格、理想、信仰相同的人相处,这也是他们喜欢网上聊天交友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患者忽视了外面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把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导致孤独、抑郁、思维迟钝、自我评价低等。他们远离同学、朋友、亲人,远离集体,孤独,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医学上,这种症状被称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研究表明,长期上网会增加大脑中的化学多巴胺水。这种物质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高度兴奋,无法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自拔。在初期,患者只表现出对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和玩游戏,然后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食欲不振、坐立不安等。,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病,需要深入的心理咨询。

  三、对策

  考察了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后,我们知道网络的积极影响仍然占主导地位。我们应该帮助青少年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减少网络负面影响造成的损害,这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1.尽快建立适合年轻人的网站,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互联网竞争叫“眼球之战。要坚持通过网站提高青少年素质,将网络的特点与青少年的特点有机结合,为青少年建设网站,并及时不断创新更新,打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同时,在互联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是支持青少年网站的重要支柱。如果一个网站缺少青少年参与的在线活动,就像人没有眼睛一样,就没有“上帝”。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本地区青少年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网络活动,坚持虚拟与现实相统一、个性与社会约束相统一的原则。

  2.良好的学校环境和开放的教育思想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青少年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如果他们得到成年人及时正确的指导,他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很多有用的帮助。很多比较研究发现,被引导的青少年比没有被引导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自主性,对信息内容的理解更为熟练,经常使用互联网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深受网络影响的青少年,学校应该关注他们,而不是歧视他们,更不要说冷嘲热讽,从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看到他们有积极思考和创新的优势,耐心说服他们,带领他们走出误区。“网络道德&现状;“网络法律”教育被纳入学校德育的范围,重点是提高他们判断和选择网络信息以及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

  3.家庭监督管理

  父母在防止青少年网络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要学会掌握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工具,进入青少年的网络世界,直接了解虚拟世界中的孩子。这样可以缩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增进相互了解。父母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知识水平,还可以监督孩子上网。父母只有对互联网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才能使孩子雅俗共赏,才能让孩子从互联网中受益。父母应以平等的态度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建立一个顺畅的沟通交流渠道,既看到孩子的长处,也表扬孩子积极的一面;也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尤其是当他们悲伤、失落或沮丧的时候。明确告诉孩子在网上要注意节制,上下车,打算让孩子浏览优秀健康的网站。“稀疏”和& other阻塞”有机结合,积极鼓励和批判教育,灌输和暗示诱导相结合,使意义,娱乐和教学没有。

  4.丰富青少年的线下文化体育活动

  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体本身具有麻醉功能,其工具是用来合理改变受众的。对于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之外的生活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在线教育和离线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年轻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要大力加强青年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引导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即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为青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总之,网络和所有其他科技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青少年带来的是快乐还是坏处,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