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随笔(通用20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节的随笔 1
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端午,清明,春节一样,都是亲人们团聚的好日子。如今中秋节已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按习俗,每到中秋节人们都会赏月,品尝月饼,那时,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是多么幸福快乐呀!
今年中秋节的.晚上,我早早的趴在窗台上等待月亮的到来。等了好一会儿,月亮还是没有来。我心里备受冷落,就好像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方却迟迟未来,只有我傻傻地等待一样。真是八月十五盼月亮,盼来一片无月天!过了一会儿,我拿出一块月饼,走到了窗台上,自言自语:“这是爸爸的,这是妈妈的……”说到爸爸妈妈,我不免有些想念他们。因为他们平时上班忙,趁今天中秋节放假,一大早就到重庆办事去了,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在重庆过得开不开心,在重庆吃饱喝足没有……望着窗外,我真想看透那一片片云,这样一眼就能看看他们办事是否顺利,望到在重庆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我面对着窗外,晚风向我轻轻吹来,好似在安慰我,安慰我这颗担心父母的心。胡思乱想一阵后,我又抬头望了望天空,这时天还没有黒透,只是一片深蓝色。可这时我的心已经凉透,因为只有我独自一人在家中,不能与父母团聚,不能与他们在一起吃月饼……心中拥有的只是思念,我不禁低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啊!今年的中秋节对我来说是没有月亮相伴,没有亲人相随的中秋节,真是孤独寂寞呀!
中秋节的随笔 2
中秋节是向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幼儿园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于9月30日组织全园幼儿开展了“迎中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在节日体验中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增强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本次“迎中秋”活动分为班级活动和全园活动两部分,上午,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美妙的神话故事中,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在对月亮的添画中,加深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认识;在创意盘中月饼的制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
下午,由全园幼儿共同参与的“做月饼”活动拉开了“中秋传统文化大餐”的序幕。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制作月饼的劳动中:把面团放到手心里揉一揉、压一压、捏一捏,让香喷喷的红豆馅乖乖地躺到面皮里,然后放到模具里用力一压,一个个月饼便做好了!间餐时间,孩子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月饼,格外香甜!
一天的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在劳动中体验了节日的快乐,更感受到了浓浓的团圆氛围。此次教育活动的开展,契合了《指南》精神,加深了幼儿对中秋佳节多元文化的认识,感受了祖国文化的丰富性,萌发了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中秋节的随笔 3
这星期临近中秋佳节的节庆,我们班组织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小灯笼来庆祝节日的到来。可见班上的孩子和家长都踊跃制作小灯笼。当孩子们看到他们的作品被展示出来的时刻,孩子们脸上充满神气的'神情与自豪感。孩子们都在嚷嚷着:“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孩子们都感觉到自己是最棒的!这次活动,不仅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此外,我们心里头也乐滋滋的。孩子们的作品是这次活动圆满成功的见证!
此次活动我感触到,亲子活动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也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亲子教育又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亲子活动在孩子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家长和老师们都要重视亲子活动、家园共育。亲子活动是儿童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我希望每位家长都不要让孩子们失望,请家长们都要积极的参与幼儿园老师组织每次的活动。家长主动地配合老师、配合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亲子任务。我们都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给予孩子们更科学、更有趣、更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秋节的随笔 4
近年中秋的月儿,似乎比小时显大些,不知是轨道运行原因,还是个人的主观感觉。
某一年特意看看,白且大,直楞楞现于东方天际,如唐代仕女满敷米粉的大饼脸,呆呆的,全无平素的灵性。不见淡淡云霞袅袅相依,唯有璀璨烟花,暗夜中腾空而起,妆点出盛世的一派繁荣。
国人说到节日,总离不开吃。屈原行吟江畔,“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感国忧民,想不开投了江,于是有了端午节,大家吃起粽子,赛起龙舟。
中秋的圆圆月饼,不知为谁而设,为哄董永与七仙女的'孩子么?为岳家军做的军民同心饼么?“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是多情的,吃着月饼,想起兄弟子由,又写出“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词句。
中秋还早,月饼已大量上市。近年提倡简包装,反腐倡廉,月饼似乎已转回只用于吃的功能。我最爱的,是街头小铺现烤的栗子饼,其次为五仁,觉得美味且放心,不会用陈年旧馅。
某年中秋傍晚,看着单位发的那些月饼,不知怎么,忽然不喜欢。街上去寻栗子饼,人家早已收工过节,遗憾了好几天。中秋一过,月饼们的使命完成,没卖完的,有返厂变身为其他点心的,也有直接拿去粉碎做猪饲料的,据说,猪还不爱吃那玩艺儿。
曾帮忙做过月饼,先用白砂糖熬糖稀,用葡萄干、花生、芝麻、白糖、红绿山楂条和蒸过的面粉调馅,将油、面粉和糖稀按份量称好,和好,包入馅料,模具定型,表面抹上糖水,入烤箱里烤。做出的私房月饼,全无半点添加剂,吃着放心。
千里月明,桂花香里,思念的不仅是那种味道,更多是,是附着其上的思念与回忆。
那一年,借助母亲的力量,从家庭主妇的角色里解放,回归为流浪的职场小白领。女儿当时刚会走路,每每打电话问起,总说,“孩子听话着类,家里有八月十五做月饼没用完的葡萄干,山楂条,自己抓一把就出去玩了。”
月移花影,秋风送爽,又是一年中秋。思乡情切,写着写着,忍不住掉下泪来,该回家看看母亲了,也不知她在做什么。
中秋节的随笔 5
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蕴和魅力,老师和孩子们,还有家长们用自己的行动红红火火过大节。
做月饼
小朋友当了一回点心师,自己和面、压饼、选馅、包月饼,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孩子们将一只只圆圆的月饼整齐地排放在盘中,亲自送到厨房,请叔叔阿姨帮忙烘烤。当月饼烤熟后散发出诱人香味时,孩子们兴奋得欢呼雀跃。
吃月饼
伴随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孩子们静静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然后,小朋友们将月饼送到了托班的弟弟妹妹手中,请他们一起品尝月饼,并献上《静夜思》等小节目,分享节日的快乐……
放飞心愿
孩子们用画笔在长幅画卷上表达了自己对中秋的感悟。月桂树下的玉兔、会飞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想都跃然纸上。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进行了探索,在分享中体验了人与人交往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并接受了中华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中秋节的随笔 6
时间让我们早已没了诗意,很久没有举头望明月,更无所谓低头思故乡了。从前不懂得什么月是故乡明,古诗中的对月思乡也不过是考试必背的科目而已。
如今细想,已有好几个年头没在故乡过中秋节。晚上夜行无意看到天上明月,忽然想起从前背过的诗词。故乡之思,明明如月。古人对月长吟,颇有伤感之词。而我也同古人一样成了伤感之人。
古人是聪明的,竟挑了这么个时间过节。八月为仲秋,即秋季之中,中秋又是仲秋之中,可以说是秋季正中。此时之秋,农事较闲,粮草正肥,无夏末之热,无冬初之霜寒。这一天的月亮又是一年之最,最能把秋思之情烘托到极致。
或许因为这些缘故,人们愿意在这一天像月亮一样团团圆圆,配上特制的'月饼,便可以将本应的伤感愁思变为欢聚之乐。可是在外游子则不然,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像我。多年来的中秋未曾归乡,越来越能体会那种游子之情。甚至在这么重要的节日里竟忘了买月饼,不过可以当天去买。(亲爱的读者们,买月饼恐怕来不及了,喜欢我就给我点赞、留言,我会选择优秀留言者赠送五元月饼红包哦!)
母亲在节日打来电话总有些欲言还止,我知道,是想让我回家。问他们在家是否吃了月饼,他也说不吃。往年都是我给买的,想必我不回家他们的节日也是不快乐的。思来想去还是给打了通电话畅聊了一个多小时。
其实过什么节日无所谓,只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人需要我们的爱、我们的团聚!亲们!别忘了我们的家人!和他们一起过中秋吧!在此祝大家节日快乐!
中秋节的随笔 7
时至中秋,菊黄桂香。在这样一个携着岁月沉淀过的感悟,带着令人滋生浪漫色彩的日子里,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人们把祈愿捏成一个圆圆的月亮,将思念酿成一杯香甜的桂花酒,惬意地品尝着一种向往和想象。在如水的清辉中,聆听那月下感动季节的一弦旷世乐章。
穿过岁月的烟尘,那一轮洗尽铅华的冷月,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踏着唐诗宋词的风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远古走来,将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的完美作为自我的节日,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把完满、和美作为一种境界,也把它作为一种团圆团聚,凝聚亲情的契机传承下来,浓凝千古。
静夜凭栏,皓月当空,银蟾光满,任由一缕思绪在秋风明月中翩飞起舞,仿佛带着梦幻的翅膀,悠悠然步入一片缱绻的宁谧,去领略那太白邀月对饮,子瞻把酒问月的意境,细细品味着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蕴内涵,自古月圆月缺千百度,却阅尽了苍桑无数。这月,以它惯有的沉静,向人世间倾泻着充满诗意的光辉。掬一捧月华入怀,是否感受到它的凝重,是否感受到它的通透,是否感受到它似一个超然飘逸的隐者,给了人们无限的寄托呢?这融融的月夜,翦翦的秋风,令世间多少的相思念想、多少的离情别意、多少的惆怅迷惘、多少的美丽情操,都被融入到这无边的月色之中。
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己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让我们举杯向月,与吴刚对饮,与嫦娥共舞,去享受着这种幸福的和谐!且放下秋思,放下寂寞,怀着释然的心境,静守着中秋月夜的明朗,感悟着人生的`美丽,珍惜着亲情的温暖,去尽享生活中的一切完美。摘抄美文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明白蕴涵在其中的那种情愫的份量!我曾常常抚摸着苍茫的夜色,在彷徨中裹挟一种莫名惆怅,也曾常常眺望着遥远的远方,在深夜的思念中泪眼模糊。而那思念的是什么,思念些什么?是人是物?是情感是人生?我也说不清!
在我已往的生命里,与明月相约相伴了多少时日,我没有想过,至少是没有细想过。今年的中秋,我忽然发现,随着时光推移和时空的改变,我的思绪越来越变得有些游移飘忽起来,它在田边地头飘荡,在大山小溪飘荡,在天南地北飘荡,在风中云间飘荡,在太空银河飘荡……脑子里有时满得爆炸开来,有时却是空空荡荡。没有清晰的主题,没有明确的对象。
唐代诗人张若虚在其《春江花月夜》中吟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之代谢无穷,月之圆缺有序,这都是人类无能为力无法违背得了的事情。但看到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在月圆月缺的变幻中瞬间消失堙没,又怎样能不勾起世人的喟叹!怎样能不教人眷恋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道出了人们心底的祈盼。因此,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心就会翻起一股微澜……我在想,皓月当空,良辰美景,今夜,会有多少双眼睛在争相仰望着这同一轮明月?而这一轮明月,又会否注意到在这一双双眼中透出的祈求?在这同一轮明月下,汇聚着千千万万个不一样的脸庞,人何以和?混合着形形色色异样的心态,情何以牵?女生签名
在这同一轮明月下,会不会有人和我的意念相同,心有灵犀?会不会有人和我志趣相象,意合情投?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都是这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以前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以前的辉煌,我们沾沾自喜,引以为民族的骄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座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百姓日子的红火,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的随笔 8
今年的中秋来的特别的早,今年的夏天也不是特别的热,今年的我也似乎变得特别的懒散,无精打采!潮潮的天,潮潮的地,铺天盖地的雨,让人感到恍惚间,回到了黄梅时节的雨季。思维也被雨水,弄得粘粘的潮潮的,激不起一丁点浪漫的想象力。曼陀林琴声般的雨声,惯透了耳膜,像是疲乏了的蝉嘶耳鸣。
看看日历啊,中秋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和好声音团队的领队安娜老师约定,明日下午1点去参加东方广播电台《为您服务》老小孩好声音的《迎中秋赏诗歌诵博文联欢会》。昨天大妹打来电话,要我去浦东世博馆附近的她家拿月饼和梭子蟹。
昨天下午尽管电视和电台说有雨,呵呵,人算不如天算。
看看艳阳高照,光线刺眼的天,室外气温已经突破了30℃了。一个人草草吃完午饭,便倒头闷睡,尽管眼睛闭着,心里还是睡不着,海阔天空,一刻不停的大脑,胡思乱想着,就好像是在懵懂中演绎着、播放着往日生活的蒙太奇意识流奇异的影片。
谁能和我一同欢度寂寞中的,人日思归,阖家团聚的中秋呢?过惯了一个人的孤寂的中秋,在中秋的明月下我望着阳台外的一轮明月,和隐隐约约阳台外学校绿化带里传来的桂花的磬人心脾的香甜,想起往事,想起以往在他乡与妻儿一同在过去了的岳母家度过的一个个的中秋佳节,转眼间都成了留在记忆里的旧日风景的往事。
看看日历,看看对面学校,又开始传来了新学年的一轮青春年少的小二郎们朗朗读书声,看看明镜里又添了白发和皱纹的自我,那种古人们悲秋的意识不觉得油然而生。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我自然不是古代的圣贤,当然一生不爱饮酒,不爱抽烟,也没有这样的嗜好,也就不能在烟熏酒炙的熏陶下,激发诗意的汹涌澎拜的激情,成为像李白杜甫那样伟大的诗人,思想深处多得是寂寞悲凉的古代闺阁思妇的说词。
遥望着窗外的明月和桂花的芬芳,想起文友逸舟红尘的那篇经典委婉唯美善感的随笔《没有爱情的日子》,没有爱情的日子是寂寞和甘苦的。而又有随意那种逍遥的、自由自在的、痛快和懒散,要耐得住寂寞和孤寂,成堆的书就是你最好的伴侣。你看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我以为在书中、在宁静中,不失成为修炼自己的最好的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不为良相,皆为良医,不为良医,皆为良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嘛,在自我嘲笑中,舒心畅意,自我完善自己。呵呵,做一个柏拉图的孝子贤孙,和在远方的她,一同轰轰烈烈,演绎一场惊世骇俗的柏拉图似得恋爱。做一个情爱中理想的,关汉卿似的,顽固不化的、爆炒叮当的铜豌豆,遥想早春时节的齐鲁大地,寄语着我的一番爱恋的心语。
从虹桥镇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中国美女地理》,翻翻书卷,惊奇的我难以相兴在秋春战国时期被誉为出产美人之乡的齐鲁大地,没了美女踪影的记载。翻翻历史,翻翻电影影星,哪里会缺失齐鲁的女儿家的美人啊!我为才女尘儿的家乡愤愤不平。这是作者的孤陋寡闻的遗忘,还是作者另有隐情,而偏偏不把山东齐鲁之地的才女列为中国的地理美女之列?!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细细一想也许和诺贝尔奖如同一撤,吃不到葡萄,就干脆把葡萄抹杀而去。呵呵,我耻笑作者号称作家,心眼子和心胸也就忒小了,宛如一粒芥末尘埃。
呵呵,战国春秋时代的姜太公家的后代(齐国)女儿,像文姜、哀姜、宗女等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美女啊。还有现代的大影星巩俐等,以及我们的笔友尘儿、冰凌等也可称得上才貌双全美人了!
咋的,这部号称囊刮全中国地理美女的书籍,会因此熟视无睹呢?独独少了齐鲁山东的
美女呢?个中的内情,也许只有本书的作者自己心知肚明了!令人遗憾的是,这只能算是一部不全的、缺失的一部分地理美女的书籍了!
没有诗意,没有情爱,激情也无所依栖。淡淡的.一弯圆月,追寻着古意心境的浪漫之情,天上演绎着彩云追月,地上是寂寞的举杯邀明月,对月成三影的寂寥自我。喝着啤酒,嘴里咀嚼着花生豆、芋艿毛豆,啃一下圆圆的月饼,遥寄在异乡的女儿,前妻说,女儿近来为女婿家添了一口人,呵呵,生下了一匹小马驹小外孙了。我啊,这匹老马,因此在中秋来临前居然升格当上了外公了。
呵呵,又是中秋,又是一年一度的桂花飘香的中秋,花好月圆夜是寂寞的,或许是悲凉的。是惊喜焉能知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能与我同在,一起举杯邀明月,逍遥自在,大块吃肉,大杯喝酒,痛痛快快,一醉方休!何方的伊人,远在他乡的骨肉亲人,只能是在中秋明月下的仰望他乡,默默地祝福和祈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代文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道尽了人世间的情是,是非曲直,难以定论!有道是自古多情伤离别,离别久了,人就麻木了,疲乏了,见异思迁了。理性,在虚伪的外表虚荣的光环下支离破碎,被摧残的如在暴风雨中零落的花蕾和花瓣,等久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的叹息。情殇,摧残得是多情的人儿,暗自的泪痕。在电话大妹告我不要出站,在地铁八号线耀华路站2号出口内的大厅里,等她给我送来中秋时节的月饼和中秋节为我准备的菜肴冷冻毛豆面拖梭子蟹。从紫藤路坐上十号线,老西门站又换乘地铁八号线,躲今日一夏逼人的暑气,地铁内也很凉快,又快又省钱。地铁八号线人头涌动,一直比较拥挤。老西门、陆家浜路、西藏南路、中华艺术宫站、耀华路站。和大妹在耀华路站的大厅内相见,隔着站内外的栏杆,大妹递上了2盒月饼和梭子蟹,大妹还为我买了,我喜欢吃的鲜肉月饼。今年的中秋我一个人在家过,我询问了老妈的身体情况。大妹还要去买菜,于是匆匆告别,重新坐上八号线。
来的时候那些青年和我抢座位,我自然不想和他们抢座位,而现在我刚踏上八号线人多的车厢,一位外地圆脸女孩主动让座给我,让我很感激。我坐下后仔细一看女孩手里还拎着不少东西呢。我告诉她,我坐没几站路就得下车,到时间还是把座位会给她坐,姑娘默默地点了点头。而上海本地的小青年比较自私,很少会让座,不和你抢座位也已经算好的了,让我颇为感叹!
换乘十号线比较空,一上车就能坐上位子,地铁车厢里的那位美眉美得丰满白皙,白里透红,令人百看不厌。一点半出门,回到紫藤路家里已经是快四点钟了。
呵呵,一路上见到车厢里的中老年人手里度拎着一盒盒月饼,看看自己也是啊!望着地铁站台车窗外的嫦娥奔月月饼广告,让我颇感感叹岁月的无情,又是中秋,又是中秋,天上人间,现实版的离婚率的升腾是悲是喜,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孰是孰非一时难以定论,悲喜皆在心间,一切如佛经上所说得是随缘!
人生是一种修炼,是一种缘份。缘分尽了就,摆摆手作劳燕分飞。缘尽友谊依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相识就是缘啊!应当珍惜来自不易的情缘!过去的风景,毕竟有美好,也有不堪回首的回忆。过去的毕竟过去,面向的未来。何必斤斤计较!
不管咋样,一回到家赶紧给自己泡上一杯立顿奶茶,坐在软卧卧的沙发上,打开还有热气的鲜肉月饼,一边吃月饼一边喝奶茶,打开录音机听听古典音乐,也很诗意舒畅!
呵呵,过两天我想写一篇《齐鲁古今话美女》的文章,来宣扬一下山东的才女美女,也是一年一季寂寞中秋节的快事。明日要去参加东广台为您服务老小孩好声音迎中秋赏诗歌诵博文的联欢会,过完中秋还得静下心来构思写剧。预祝各位友人,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幸福快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随笔 9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故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美丽的月亮总是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童年,少年,并将不离不弃地陪我们走下去。
月圆人团圆,自古是多少漂泊异地之人所想,但那多数是海市蜃楼,只是幻影。
看那月亮洁白无瑕,温和似雪。和太阳相比,它是文雅的,不似太阳脾气火爆;和星星相比,它是宽容的,不一手遮天。因而古往今来人人写她,赞她。
中秋到,月最圆。这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围在一桌,共度这屈指可数的'团圆日子。热闹的场面不亚于过年。众人赏月,月亦看众人。
有谁想到,月亮是孤身一人。
当我们苦闷时,我们对月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我们苦于表达时,“月亮代表我的心”,当我们“花前月下”时,可曾想过,月亮是那样孤独。
她无声,以至于我们忘了她也有感情,也会孤独寂寞,我们成群结队,她却孑然一身。她为我们默默奉献,以至于我们以为那是理所应当。
中秋节到了,在过自己的节日时,也多想想月亮吧,中秋月是她的节日。让我们也祝她节日快乐!(文/小小)
中秋节的随笔 10
关于中秋节起源说法较多,一种是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亮,这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古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一种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农作物和各类果实恰逢这个季节成熟,又恰逢秋天的一半,农民为了表达这种喜悦的心情就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作为“秋报”来予以庆祝,并将这一活动方式一直延续下来。还有的一种说法是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这天,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了现在我们所吃的食物“月饼”,以此作为军饷解决了大量反隋义军的粮饷问题,为了纪念这一天一直延续到现在。不管是哪种说法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古人们在这天的活动各式各样,有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各民族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庆祝方式也不尽相同,蒙古族,他们喜欢做追月的`游戏,热情奔放的蒙古族人们跨上骏马,在月色皎洁的星空下奔驰在草原上,圆圆的月亮自东而升,自西而下,骑手们就这样执着的追逐着。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之夜各寨的人们相继而出,手执芦笙与各寨寨民赛哥赛舞,彻夜长欢。朝鲜族到了这一天也有他们的方式,中秋节对朝鲜族来说也叫“秋夕节”,在这天他们会祭拜祖先、给祖坟除草扫墓,还会进行其他一些活动,穿上漂亮的朝鲜族服装,戴着象帽,挎着长鼓,尽情的展示本民族的歌舞。
吃月饼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到了如今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形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着天上的明月,品着一壶香茗,吃着手里圆圆的月饼,它象征着一家人的美满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后就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杨光辅写到“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如此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代的十分相近了。中秋佳节云稀雾少,月明星稀,可对于远在他乡的朋友们来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又到佳节时,在此借助苏大词人的一首千古佳作来表达一下远在他乡他国的朋友们的一种思念。
中秋节的随笔 11
今天是中秋节,十三那天,天空晴朗,明月高挂,当然不圆,十四就是昨天,天空有许多云彩,更增添了月亮丰富而多变的背景,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不太圆,心想,等到明天吧!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高悬天空,在濒临水边空地上,点上一架云香,摆上一桌供品,准备几个果盘,烫上一壶好酒,掰开几块月饼,播放几段轻音乐,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品酒赏月,共度良宵,拍几张照片。
谁知今天黄昏时分,天空飘落几滴细雨,天色阴沉沉的,月亮更是不见踪影,一切准备都泡汤了。
我淡淡地笑了,因为我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小虎子可就不高兴了,他问我:“爷爷,月饼怎么办?酸奶还喝不喝?”
我说:“月饼你喜欢你就吃,酸奶你想喝你就喝。”
小虎子说:“没有月亮怎么过中秋节?”
我说:“有没有月亮中秋节照过,你不会留在中秋节这边,明天中秋节过完了你就得参加军训。”
小虎子突发奇想他说:“爷爷,你不是跟我讲过《茅山道士》的故事的吗?要不你也学茅山道士给我变一个月亮,挂在墙上,请嫦娥仙子给我们跳舞助兴,你喝酒我喝酸奶,共度良宵。”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说:“小脑袋整天胡思乱想,爷爷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变出月亮,更不可能请嫦娥跳舞,今年的中秋节就这么过了,你吃月饼喝酸奶吧!”
小虎子奶奶对我说:“你呀,把孙子教坏了,让你变月亮你变不出来吧?坐蜡了吧?就你这么个教育法,总有一天你吃不了兜着走,哼!”
我想,文化具有滋养作用,小孩子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将来文化素养高一点,怎么就错了呢?但是,我不敢跟老婆辩驳,昨天,她给我煮了一碗面条,估计是一忙,糊涂了,既没有放辣椒油,也没有加藤椒油,我感觉味道不对,随便问了一句:“你今天少放佐料了吧?”
老婆大人立刻就翻脸了说:“伺候你几十年,总是左不是右不是,从明天起你自己做饭自己吃。”
我想起老同事刁鸣,七十多岁了,直肠癌晚期,被老婆扫地出门一个人过著孤独凄凉的生活,即使今天有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挂天空,他能过一个什么样的中秋节呢?所以,我忍住了,千万不要在团圆节的.时候节外生枝。
无论天上有没有明月,一家人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有小虎子最爱吃的咸鸭蛋蛋黄月饼,有酸奶,他早把没有月亮的事情忘记了,打开酸奶喝了一口,突然高兴了起来对我说:“爷爷,我喝的酸奶中奖了,盖子上写着再来一瓶。”
我和小虎子奶奶都笑了,我们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随笔 12
和章志中秋月圆,阖家团圆欢聚的节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流动着文化艺术的遗传基因。文人雅士们甘愿墨笔,用古诗词词赋撰写过过多相关中秋节与月亮的优秀作品名言。每到中秋节,大家竞相对月当歌,神情达意,舒发离人的想思之情。古时候交通出行隔绝,行走不便,人生旅途,用时甚多,有时间作诗弄月,词赋山水风景,情寄于当然界之宏伟群山河流。
山水游记璨若星空,以《永州八记》、《醉翁亭记》,也有《徐霞客游记》,名作优秀作品,宝贵的记忆财产,美丽的回忆。东坡先生曾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诗句,将中秋节的想思情感表达,亦是恰切,无以言表。文人墨客的比较敏感、才能的爆发,一泄而就,变成了文学类上的高峰期。
孩童阶段,影片《闪闪的红星》,有组画面记忆力深入:革命斗争时代的中秋节,老红军给一群小孩子做月饼,边做边唱八月十五月儿圆,祖父为我做月饼呀,月饼圆溜溜甜又香哪。中央红军的`初衷是让贫苦大家的日子甜又香哪。纳西族人有一个风俗习惯,年青人谈恋爱,情感发展趋势到筹备婚礼,男性老人购置月饼礼物,伴着中秋节上门服务女性家里,追讨良辰美景吉日,一桩婚缘妙事从此明确。
纳西族人文化艺术将中秋节明确为订婚日,既是文化艺术也是日常生活。赶到房外,喜见上空悬一轮明月,虽有一些黯淡,但激动不已,仰头凝视着。好景不常,云彩涌来,将月亮包囊严紧,空天复又暗淡。正为月亮劳神之时,耳朵里面边传出唧吱,唧吱的虫类鸣叫,他们好像要召唤月亮亮相。
周边的楸树树静静的矗立在山坡上,更提高了月色的浓厚。
在记忆中,中秋节的月亮时目前无,但内心的月亮却越来越光亮。人一但到中年,生活不如意,职位的岗位职责,均是当担原因。家人的离去,想念与日俱增,甚或明显,期冀多守候她们,但工作更须要大家将月亮放进心里,默默地向前,抵达远处。
中秋节的随笔 13
徐徐的晚风载着一股浓浓的情思,送来了一个温融融的夜。又是中秋,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晚饭过后,我急忙跑到天台,想看看今年的月亮到底是怎么个圆法。我仰首望着天,却有一块庞大的云层遮住了月亮,只是隐约看见月亮正在云层里疾速行走,附近的云亦被月光染成一片银白,但是月亮总是冲不破云层的包围。月儿在跑,云儿在追,无论怎么样,云儿一定要把月儿遮住。难怪月宫里的老兔寒蟾要为这悲愁不已了。唐朝的李贺在《梦云》中诗云:“老兔寒蟾这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弯佩香逢桂香陌。”尽管浮云蔽月,但是这正是与嫦娥在桂香路上相逢的好时光啊。
这时,一阵风轻轻地袭过,只见月亮像一个娇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云的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出现在空中。她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慈祥的笑容,静静地俯视着万物。几盏孔明灯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向她飞去,萦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凌绢翩翩起舞。一盏大胆的孔明灯竟然狠狠地向她撞去,仿佛要挣脱她去月宫中找嫦娥和玉兔游玩。“轰!”的一声响起,绚丽的烟花为寂静的天空增添了色彩,也亦是为这一盏孔明灯的大胆而喝彩。
“你这个小机灵鬼,就知道你会在这儿,快来帮忙搬东西,我们要开始拜月了!”妈妈的声音传来,打破了我那如决堤的洪水般的思绪。
“哦,我这就来!”我急忙跑下楼去,生怕过了几秒那皎洁的月亮就会消失不见。
搬完了东西,我们便开始了拜月“典礼”,虽不知这样的习俗是从哪里流传下来的,但是我觉得这一定是个好兆头。放眼望去,邻家的.都在拜月,那火红火红的蜡烛被微风一吹,霎时灭了。难道这是在为月亮庆生?我疑惑不解。
爸爸搬来几张椅子,好让我们可以休息一会儿;妈妈捧来水果、月饼和茶,我们一起坐在天台上,吃着美食,喝着清香的茶,欣赏着这片美景,谈笑风生。
过了一会儿,我央求着爸爸让我放一个孔明灯,虽然这是件很危险的事,但是它的寓意总是好的。就这样,我放了一个孔明灯,它承载着我的心愿朝天空飞去……
皎洁的月亮,数不清的孔明灯,绚丽的烟花,把中秋的夜晚装饰得更加的美丽,如痴如醉地望着这迷人的景色,恍惚觉得身处仙境一般,又似在画中畅游。
中秋节的随笔 14
我并不是个喜欢应景的人,本来不打算写有关中秋的东西,可是有些镜头这两天经常在我眼前闪现,我不得不忠实地把它们记录下来:
小时候的节日,对孩子们来讲就是可以大吃大喝改善生活的日子,所以对于重大节日,孩子们更是翘首期盼。每当中秋前几天,奶奶就会买回用黄色包装纸包裹好的两斤月饼,然后踩在凳子上,将它放进那个悬挂在正房一角的手编小筐里。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说:放好了,不要让老鼠吃掉,中秋才会有月饼吃。
于是,我每天都会凝视那个手编小筐,它是爷爷亲手用柳条变成,花纹那么精致,那么漂亮,让人很难想象它竟是出自爷爷那么暴躁的一个人的粗糙之手。他平时不苟言笑,很少说话,每天除了干活,就是一个人吧嗒吧嗒地默默抽烟,没人知道他心里到底藏了什么。
月饼的香味通过柳条筐狭窄的缝隙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怎么那么香,害得我忍不住流口水。流口水的不止我一个,还有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小叔和小姑,看一眼他们的眼神就知道,其实奶奶所谓的老鼠到底指的`是什么。现在想想,奶奶真的是有智慧啊,那个柳条筐挂在正房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老鼠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然可能早就不见踪影了。
和奶奶相比,妈妈的做法真的好大胆,她把月饼就放在家里木柜上的托盘里,这个位置,只要想拿就顺手可得。她告诉我们姐妹仨,这是中秋节才能吃的,一共四块,我们姐妹仨每人一块,她和爸爸分一块,如果谁提前吃了,中秋那天就没得吃了。正是她的这句话起了震慑作用,虽然都馋得流口水,但每一个人都不敢动。
终于到了中秋节之夜,水果摆满了餐桌,妈妈给每个人分一块月饼,那场面颇具仪式感。分月饼时,每次都会让我先选,因为她知道我喜欢月饼上漂亮的图案,而每块月饼上的图案都是不同的。我于是选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心满意足地在一旁慢慢欣赏,并不舍得吃。拿着月饼,闻着它的香,望着天上的圆圆的月亮,那如水的月光至今还印在我脑海里,令我难忘。
不知什么时候,二妹走过来,指着我手中的月饼说:“姐,原来你不爱吃月饼啊,那你能不能分给我半块啊?”我问她:不是每人一块吗,你的呢?“我的已经吃完了,你分给我半块行吗?”我本来并不情愿,但看着她那祈求的眼神,只能心疼地分给她一半。就着月光,我一点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感觉中秋之夜是那么美好。
那时的日子是苦的,可现在回想起来却都是甜。
如今,每到中秋,家里都有吃不完的月饼,可当年舍不得吃月饼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却都去了天堂,而每到中秋就惦记着分走我半块月饼的妹妹们也和我远隔千里。其实,这个中秋,我多想有人能和我再分半块月饼啊!
中秋节的随笔 15
到新公司的第三天,是中秋节。下午,王总喊停了大家手头的工作,齐聚到会议桌旁,女孩儿有些诧异,只见桌上堆满了各种水果零食,不知道要做什么。坐定后,王总交代,这是公司为大家办的简单的中秋欢庆会,希望大家在公司能像一家人一样,有家的温暖。呵呵。女孩儿真心感到幸福了。
期间,王总要求大家都要表演节目,小武跳了一段新疆舞,还是王老师伴唱的,有滋有味。女孩儿唱了一曲王菲的水调歌头中秋,大家纷纷鼓掌。很轻松愉悦的下午,临了,王总给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并且提前下班了。
女孩儿再一次感到意外,或者说惊喜。太惊喜了。这个公司,拥有两位和蔼可亲的.老板,拥有一群年轻热情的同事,女孩儿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努力工作,不能辜负杨总的期望。
下班前,女孩儿收到了老板发来的红包,女孩儿没敢打开看,于是悄悄环顾了一下同事们,见大家都安静忙碌的工作中,女孩儿也把红包轻轻的推到了键盘下边。离开办公室,坐在公交车上,女孩儿的心仍在扑通扑通的加速跳动中。或许,这才是女孩儿期待和向往的工作,对,就是这样,活力,快乐,而且,有惊喜。站在中心广场的国旗杆下,女孩儿点过了红包的数目,那是一笔让她惊讶和惊喜的奖金,女孩儿非常兴奋,非常开心,她抬起头望着月光下清扬的国旗,嘴角和心头一起泛开了幸福的笑容。女孩儿觉得,花儿,真的开好了呢。
中秋节的随笔 16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月饼,高兴地看着月亮。
只见那一轮滚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向地面照射皎洁的月光,像一条明亮的小溪,伴随着风流动,月色之美,使其组成一幅画,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此时爸爸说:“你知道这月光的原理吗?”我回答:“当然知道,月亮本没有光,只是把太阳光反射到地面上。”
妈妈开始谈起我小时候的故事,翻看一路成长的照片,回忆幼儿园、小学的历程,仿佛一切就在昨天,妈妈说:内心好矛盾,希望你长大,又不希望你长大,无论何时总是想看到你可爱的脸庞,单纯的内心,把烦恼远远的抛掉。也希望你能好好学习,知识就是力量,知道知识对未来的重要性,你今天有多少付出,未来就会帮你兑换多少财富,知识转变成能力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宝贝,人生就是一场智慧的较量。希望你用好自己的青春年华,奋笔疾书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希望你人生的抛物线能抛的无限高。你18岁前我们还可以在一起看月亮,当你上了大学后,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亲爱的,珍惜我们每个阶段的.时光,妈妈也希望你在你的每个人生阶段能散发独有的光芒。愿每次回家,都像今天的满月一样,丰盛里带着希望。
妈妈的话让我陷入沉思,我又朝那明月望去,像极家人的脸,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明亮、安静,我知道那是一份情。它并不会只在月圆之夜一闪而过,而会贯穿我成长的始终,伴我一生。
中秋节的随笔 17
九月二十五日去产检,想不到医生检查完要我马上住院,听了胎监后下午就要准备手术。我没想到一切来得那么快,虽然小生命在我肚子里已经九个月了,可我还是一时接受不了,当时我很害怕,怕手术,怕痛,什么都怕,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想哭,可看到老爸老妈的眼睛,忍住了,他们会担心的。一切在我紧闭双眼的情况下进行着,16:29分,我生下了2.7公斤的男宝宝。下了手术室,看着他,听着他哭,我竟没什么感觉,也没有别人所说的马上轻松了起来。我是不是冷血了呢?我突然不想当妈了,我还想过着被爸妈爱护的日子,还想有事没事的撒撒娇,我还没去最爱的云南旅游我怎么就当妈了呢?
宝宝出生第五天,因为有黄疸,要住儿科,见不到他,我一点也不想,看到旁边床上的妈妈因为宝宝送上儿科都哭了,我却一滴泪也流不出来,我怎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
回到家,因为奶水少,晚上宝宝哭闹,我都把老公叫醒让他喂牛奶,我很想好好大睡一觉,月子里出汗特多,我仿佛把这辈子的汗都出完了,所以心里特别烦躁,听到哭声更觉得烦。到现在,一个多月了,老公比我还辛苦,他是又当爹又当妈的,我这边就像个外人一样,不关我事,有时就想,不结婚多好,我就能一个人生活,还是独处的.日子好,比较清静,想干嘛就干嘛,不用理别人怎么想。看着自己还没消下去的肚子,觉得变成师奶了。怎么办?我怎么进入这个角色?
中秋节的随笔 18
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端午,清明,春节一样,都是亲人们团聚的好日子。如今中秋节已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按习俗,每到中秋节人们都会赏月,品尝月饼,那时,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是多么幸福快乐呀!
今年中秋节的晚上,我早早的趴在窗台上等待月亮的到来。等了好一会儿,月亮还是没有来。我心里备受冷落,就好像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方却迟迟未来,只有我傻傻地等待一样。真是八月十五盼月亮,盼来一片无月天!过了一会儿,我拿出一块月饼,走到了窗台上,自言自语:“这是爸爸的,这是妈妈的……”说到爸爸妈妈,我不免有些想念他们。因为他们平时上班忙,趁今天中秋节放假,一大早就到重庆办事去了,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在重庆过得开不开心,在重庆吃饱喝足没有……望着窗外,我真想看透那一片片云,这样一眼就能看看他们办事是否顺利,望到在重庆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我面对着窗外,晚风向我轻轻吹来,好似在安慰我,安慰我这颗担心父母的心。胡思乱想一阵后,我又抬头望了望天空,这时天还没有黒透,只是一片深蓝色。可这时我的心已经凉透,因为只有我独自一人在家中,不能与父母团聚,不能与他们在一起吃月饼……心中拥有的只是思念,我不禁低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啊!今年的中秋节对我来说是没有月亮相伴,没有亲人相随的中秋节,真是孤独寂寞呀!
中秋节的随笔 19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今天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按照老家的习俗,今天会有很多东西可以吃,但是要到晚上才能吃,所以我一直在期待着。
终于到了晚上,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吃团圆饭了,啊!这么多好菜!全是为了远到而来的舅爷爷准备的。吃完团圆饭,我们看了中秋晚会,看完中秋晚会,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问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吗?放到那儿等坏呀!”奶奶笑着说:“小傻瓜,这些水果是为了敬月亮爷爷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爷爷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爷爷吃饱,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到赏月的时间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张椅子,来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们在谈论着,我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儿在广寒里为嫦娥捣药……
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豆那可爱的小白兔儿呀!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这时,妈妈吟起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关于月亮的传说……
夜深了,月光显得更加皎洁了,因为月光,大地好像笼罩了一层薄薄的银纱,柔和而又温暖的感觉……
中秋节的随笔 20
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我们家的中秋节非常热闹。为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我盼呀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今天是中秋节,通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不一会儿,外婆提来了一篮子月饼,豆沙馅儿的、玫瑰馅儿的、红豆馅儿的、百果馅儿的月饼都供在石桌上,还配着时鲜的瓜果;鲜红的柿子,咧着嘴笑的石榴。看着这些好吃的,我的口水都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正准备去品尝这美味的月饼时,妈妈叫住了我,说:“千万不要碰那些供物。”我只好无奈地低下了头。石桌上点着香,燃上蜡烛。大家都在祈求、跪拜,祝愿普天下的人都能长寿、幸福、团聚!
而我却蹲在一旁,看着那些月饼。终于到了最兴奋的时刻——那就是赏月。这时,月亮姐姐悄悄地变圆了,像个大银盘挂在天空,大地变成了银灰色,向远望去,朦朦胧胧、飘飘渺渺,真是人间仙境。人们就在月光下吃月饼叙家常,真是无比恬静。这时候,我却特别紧张,因为听大人们讲:晚上会有“天狗”来吃月亮,可是等了好久,“天狗”都没有出现,渐渐地,我有些绝望了。最后大家都在这美好的'夜晚,睡着了。就这样,中秋节在甜蜜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美好的景象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节啊!
【中秋节的随笔】相关文章:
中秋节随笔07-02
中秋节的随笔11-01
中秋节快乐随笔03-25
中秋节随笔热12-07
中秋节随笔【精华】07-26
中秋节随笔【热】07-02
中秋节随笔【推荐】07-02
【热门】中秋节随笔12-09
【荐】中秋节随笔12-08
【推荐】中秋节随笔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