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精选3篇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1
今天我们学习了刘超老师的《用事实说话—表格数据加工与数理统计》一课,使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对这节课作一些简单的点评。
一、教学目标内容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一是使学生了解数据统计的一般过程,二是学会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他没有盲从课本,而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通过即时调查获得到班级上网情况调查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由于这些数据来自学生实际,所以这样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有很强的独创性,学生新鲜感强,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虽然教学容量较大,但时间紧凑,分配合理,学生活动还是比较充分的。
2、刘超老师一开始用“xxxx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引入新课,在调查报告时“通过我对…的了解,我觉得…”到“通过数据统计,我发现…”的转变,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转变为理性,从而帮助学生生成学习数理统计动机,这样的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3、在介绍分类汇总时候,由于数据来源生动真实,与自已相关,学生兴趣很高,在评价自已的统计数据时,学生思维明显活跃,而且在分析过程中,不时传来其他同学的认同的笑声,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也作了充分的肯定,师生之间交流充分,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培养了师生感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刘超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任务驱动、学生引领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刘超老师通过现场即时采集数据,然后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地学习,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
四、教学素养
刘超老师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态自然,举止从容,显示出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刘老师能够尝试将Excel抽象至一般的数理统计分析工具,再将数理统计与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并深深体验到数理统计之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最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2
本节课教学目标具体明确,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统计和图表功能制作出研究性学习中的图表,使用事实来说话,提高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从教材处理上来看,刘超老师对这部分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把握的比较准确,重点和难点把握的比较到位,将新授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刘超老师在上课开始的时候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带着思考问题去看这份研究报告来调动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刘超老师从上课开始到11分钟左右将电子表格的基础操作知识点使用讲授法讲授给学生,避免了学生使用过多的时间在基本操作上为后面的重点操作留下足够的时间。刘超老师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数据的输入问题还是比较好的方法。全体学生从14分钟才开始动手操作,通过电子表格画函数为后面制作图表作一个铺垫。但刘超老师在这里没有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这是本节课里不够严谨的地方。刘超老师从16分钟直接开始利用实际的案例研究,使用已经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获得现场学生的数据,通过利用这些现场的数据进行制作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最后从32分钟开始本节课小结。对于小结这部分我觉得有以下值得商讨的地方:1、小结时间过长;2、而且小结中有不少内容(如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本节课上课过程中没有涉及到;3、小结的内容和顺序不够严谨,不少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量偏大,从教学方法来看,刘超老师使用讲授法将一些次要的操作直接演示给学生看,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基本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任务,但也是由于本节课内容的量偏大所以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少了。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3
听了刘老师的一节《表格数据加工》课,感触比较多。刘老师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更新上,对教学内容的驾驭与处理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刘老师用表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一段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且用“我觉得”和“通过数据,我发现”进行比较,说明对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这个例子不仅能很好地说明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更能让学生反思,体会网络成瘾症对青少年危害。
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该教师在学生练习阶段突出了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首先,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作统计。
其次,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可以在多个主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如:教师画抛物线,学生可以自主画其他函数图象。
第三,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使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同完成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协调的能力,培养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三、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刘老师将插入图表、排序、分类汇总的教学融合到画函数图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任务”中。
通过教师“展示任务”、“讲解演示”,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老师提问学生得出结果的方式,使他们有成就感,更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四、值得探讨的问题:
1、时间有点紧迫,学生自主练习讨论时间有点短,气氛不是太活跃。
2、最后总结时也比较仓促如果与学生一起总结效果会更好些。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相关文章: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08-02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3篇03-04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3篇)03-04
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加工》课评课稿07-20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集合3篇04-12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集合3篇)03-14
《表格数据加工》评课稿合集3篇04-18
《用事实说话-表格数据加工与数理统计》信息技术课评课稿07-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评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