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教师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教师随笔1
八年级是初中最薄弱的年级,学生不愿意学习,好动、好奇、叛逆心强,不听老师的话,更不愿意听家长的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现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物理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这科知识是难还是易,学生心理不得而知,也不会学习,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节课的时,我就列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中午时分,我们会发现在浓郁的树荫下优很多圆形的光斑,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原理是什么?圆形光斑是什么?光斑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后,由于学到了新知识,知道了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和问题,学生们显得非常兴奋,热情非常高,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如问学生: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会发现冰棍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花花的.“粉”,打开包装纸后过一会儿,会发现冰棍的周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吃一口冰棍后觉得口中很凉爽,吃剩下的冰棒放到茶杯中,过一会儿发现茶杯的外壁有水珠出现,又过了一会儿发现水珠慢慢的没了。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学生争先恐后的问,这是什么现象,怎么解释?让学生们先讨论、交流,这下学生科炸了锅,你说这,他说那,学生的热情非常高,积极性一下子上来了。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要想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就要学好跟热学有关的知识,这些现象跟物理知识优密切的关系,学好物理,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明白了。再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
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教会学生利用教材中插图,分析理解其中的内涵,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教材的内容和内在的含义;其次,我们要让教材中俄图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使抽象的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画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是鼓励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色彩,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用现有的语言积累,学会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脑的能力。
物理新教材选编的内容丰富,深受学生们喜爱。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生活的空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增长了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勃勃生机,精神焕发,其乐无穷,学生的内在的潜能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使教师从知识传授知识的教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着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习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伴侣,这些都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这才是动力的源泉。
初中教师随笔2
老师,从我上学那天起,都是您站在讲台上讲课,我坐在下面听课。今天我们换一下位置,请您坐下来,听我说说心里话。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您就象一支蜡烛,不断地燃烧、消耗着自己,照亮了我们美好的未来,温暖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您又象一位辛勤的园丁,给我们这些小苗浇水、施肥,让我们茁壮成长。我常常这样想:您鬓角的一根根银丝是粉笔灰染成的么?您眼角细细的皱纹是我们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吧?
老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了!是您让我和同学之间的友情更浓厚。当我将要离开一六七团学校时,您和同学们都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您牺牲休息时间,给我和同学们合影留念,珍贵的镜头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您还组织全班同学为我举行了欢送会。欢送会上,同学们纷纷向我表达惜别之情,还给我赠送了礼物。您更是千叮咛,万嘱咐,就象是在送自己的孩子出远门儿……亲爱的老师,又是您,让我很快融入一__团学校这个新集体。记得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校门,内心是那么忐忑,那么犹豫: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他们会欢迎我吗?这时候,您微笑着向我走来,把我领到教室里,并亲切地问我:敢不敢向同学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从您的眼神里看到了鼓励,当我介绍完自己,同学们用掌声和微笑接纳了我。我又在和谐的氛围里学习和生活了。
老师,我有太多的话想要对你说,但最重要的一句就是:老师,我爱你!
献给我最敬爱的`老师,给老师带去我最真挚的祝福。不需崇拜舞台上享受绚丽光辉的明星,也不需追求叱咤风云的光辉人物,因为他们享受了太多的赞美,而我要说的,却是一位平凡的教师,那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三(25)班的娃娃头。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歌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
我没有华丽的辞藻,去修饰心中那一份感恩;我没有美妙的音符,去奏出梦境那一丝柔和;我也没有大胆的色彩之猜想,去描绘出多彩的秋季收获美景。
初中教师随笔3
初三,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进步。
每一天,上课时,很有精神,但是,眼皮还是不受控制的,在不停的打架。
晚上,作业多的有一些变态。每一天都是在十一点的时候才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之后还要写一些资料书。每一天的睡眠也在不断的减少。虽然,不用学地理和生物了,但是,此刻的化学和物理,我实在是不敢想象……
数学作业也一天比一天难,上课的'速度也不断的在加快,第一道题还没弄懂,老师就开始讲第二题了,第二题还没反应过来,第三题就快讲完了。而且,只要一说讲快了,老师就会说:哎呀~我也没办法啊,谁让你们有些同学的基础差,我这些题就是讲给学习好的听。
每一天只好在下课拿着书到处问题,还不敢问老师,怕被说成上课没听讲。
初三,到底是身体重要,还是学业重要?
初中教师随笔4
在英语教学中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从我自身来考虑,教师应真正将学生当作有独立意识、有活跃思想的独立个体看待。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启迪学生的独立意识为策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体会英语语言的文化,运用起来应该得心应手。对于学生,单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我在教学中,采用图片,投影,身势语,录音机,电视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先感知这个单词是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真正的语境中理解单词的'含义。我想,通过不断的创新,才会融洽师生的感情,提高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情感+乐学+疑问+动感才是我们英语教学追求的方向。
初中教师随笔5
妈妈怀孕的时候我就问了她一个问题,说:“等肚子里的小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会不会不再像以前那么爱我了?”妈妈回答我说:“爸爸妈妈不会那样的,会永远爱你!”
那一天,我的弟弟诞生了,我很开心能有一个弟弟,同时,我也愿意把父爱和母爱都分他一半,因为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爱我的人,也多了一个我爱的人。
但是没想到,弟弟毫不留情的拿走了全部的爱!
爸爸长年在外,几个月回来一次,妈妈在家里带着弟弟。那时我还在上小学,从弟弟出生那天起,妈妈就再也没有早上起很早给我做早饭了,我由于害怕上学迟到也就没有去买早饭吃,以至于小小年纪就得了胃病。我不怪妈妈,我能理解妈妈是照顾弟弟没有时间,但是为什么生活中一些关心的问候也没有了呢?
暑假里,爸爸回来了几天,我们一家四口坐在餐桌旁吃饭,我和一岁多的弟弟都拿了勺子来吃稀饭,弟弟把他的勺子扔到地上,抢走了我的勺子。我不声不响捡起弟弟丢下的勺子吃饭。过了一会儿,他又扔掉我之前的'勺子,伸手嚷嚷着要我手中的勺子,我不理他。爸妈看见了就责备我说我不懂事,都这么大了还和弟弟争勺子……然后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我感到委屈极了,爸爸好不容易回来,却是为了弟弟来责骂我的,真是没想到!
就这样,一秒秒,一分分,一天天,一年年,我感觉父母的爱离我越来越远……
初中教师随笔6
一早,雨就下个没完没了,外面阴沉沉的,土地湿搭搭的。在屋里,感到十分的烦闷,于是便走出屋,透透气。
雨越来越小,细细的雨丝打在脸上,身上,微微的有些凉意,好久没有淋雨了,这时,才不禁勾起了我心中的那场雨,一场让我感觉十分个性的雨,让我怀念至今。
当时遇到了烦心事,我去了我的朋友家。在蒙蒙细雨中,拿着伞,穿梭在稀疏的人群当中,模模糊糊的看见了我朋友的身影,走了过去,与她相会,她邀请我到她的家中坐坐。在屋里,听着雨声,望着窗外的风景,于是便想把心中的烦心事说给朋友听。在讲述的过程,朋友静静的倾听着,就像在讲述她的烦心事一样,丝毫没有走神,但是,不明白怎样的了,越说越气,心中想的全是烦心事,压的我快喘但是气来,本想把烦心事说出来会好受一些,情绪却更差了。
朋友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拉起我的手,向屋外跑去,外面的`雨依然悄悄的下着,我着急的对朋友说:"但是没拿伞呢”朋友却回答了一句:"没事,不用伞的。"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也跟着她飞奔屋外。雨丝打在我和朋友的身上,滴在我和她的手上,头发也被淋湿。就这样,在雨中飞奔着的我们,就像两匹脱缰的野马在辽阔的大草原中,欢快的驰骋着,感觉心中的那些烦心事全被雨水给冲之脑后了,什么也不想,就一向往前冲,踏着水坑,溅起一阵阵水花,淋湿了裤腿,我们开怀大笑,烦恼全被带走了。
雨,心中的那场雨,在我记忆中,是那么的耀眼,那么闪亮的一个完美画面!
初中教师随笔7
那一路的灯火通明点亮了寂寞的黑夜,稀少的行人增添了几分心中的孤寂,匆匆穿梭于小城之中,看世间的夜,世间的`宁静……
看那一树枯黄的叶轻轻地飘落,心开始疼了,仿佛掉下的不是枯叶,而是我年轻的岁月,充满期望的青春!身旁,又是一阵嘈杂的机车声,尾后又是一大片扬起的轻尘,昏黄的路灯照着来往的行人,直至他们消失在街角尽头,转后走向另一个拐角。行人稀少,但总归始有的,身旁那一棵大大的古树,也许经历了好多个这样的夜吧!冬去春来,它总是和路灯一起在孤独的夜里相互温暖着,即使它,和它都在慢慢地老去,即使灯杆已锈迹斑斑,大树的枯叶落满泥泞的土地,即使有我……
青春走了,生命会快乐吗?那一路的痕迹,会让我流泪吗?那一夜,我懂了青春真好!
初中教师随笔8
中学生物是一门结合文理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中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在其中掺插形象思维。正是为了适应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就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开始拓展逻辑思维。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应把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学生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标、增、注”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标、增、注。把一句话或某些段落中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用各种符号标出。鉴于高考要求,仅仅掌握书本上的表面知识不不够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书上难以理解的内容予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增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注:对于教材有些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或是前后知识点有联系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二、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学生看书时总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在插图中隐含、课文中无文字说明的内容往往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图中,隐含着整个时期核内遗传物质变化的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图解中,隐含着各种反应物的参与阶段。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所以,需教师正确并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学生悟出了书本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葡萄糖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几方面:1、葡萄糖是分属糖类中的几糖;2、葡萄糖的鉴定——斐林试剂;3、葡萄糖的产生——光合作用;
4、葡萄糖的代谢(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5、葡萄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
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利用插图,对应阅读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学生往往忽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图解,与教材文字内容对应阅读。例如:1 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插图与正文内容对应阅读,由结构特点谈DNA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讲授细胞膜结构、线粒体结构等都可运用这样的方法;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插图与文字内容对应阅读,辨认分裂期。通过对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刻性。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文字题,图马上呈现在脑子里,帮助回忆、表达,遇到填图题更容易填注。要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阅读课本,养成有图必用的习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的,对比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多对易混知识进行对比,以利掌握和记忆。例如: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等等。在布置给学生比较内容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采用适当的比较手段,如列表比较等。
五、指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提纯”
生物学教材中基本概念与定义较多,而且表述抽象,学生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不容易记祝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和“提纯”,就能增进对概念、定义的理解,便于记忆。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个时期的特点在书本上有一整页的内容,由于这段课文写得比较抽象、烦琐,所以很不容易记住,但如果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对这段文字进行分析,提纯要点,用简短的文字归纳出各个时期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如前期:“两‘核’消失两‘体’出现”;中期“辨认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两‘核’出现两‘体’消失”。
初中教师随笔9
《音乐新课程标准》纲要曾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在音乐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天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总体设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密切围绕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一课。如果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尽情地描绘春天的美景,那会是多么单调,多么枯燥,更谈不上美的体验。于是,将学生领到了教室外面的操场上,这里,美丽的迎春花、桃花映入眼帘,它们竞相开放着,鲜艳的色彩激活了孩子们的内心情感,他们高兴的跳着、叫着,还有翠绿的小草,飞舞的小鸟都在陪伴着他们……一切一切。孩子们融合在了大自然中,而这种体验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美好,他们再唱《小雨沙沙沙》,再次聆听《春天交响曲》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音乐深刻的感受。
所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给他们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使他们充满了对大自然、对生活更深的情感,同时在音乐这种潜移默化的渲染中,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
音乐是培养儿童高尚情操,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的教育就离不开音乐,也许它的作用并不太明显,但是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把孩子置于“小皇帝”的今天,人人都在为他们创造条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他们养成了以我为尊,目中无人的不良情感。所以,在教授歌曲《小胖胖》时,尤其注重思想教育及情感渗透。
首先在学生倾听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小胖胖的前后行为变化,并且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小胖胖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自然地加入情感渗透。这一环节,克服了以往单纯说教的方式,采用学生归纳总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这样更容易被学生吸收、消化、理解,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一个表演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别到台前扮演奶奶、叔叔和小胖胖三个不同角色,之后按照歌词内容自由创编故事情境及动作进行表演。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有助于歌曲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使他们的思想更进一步,使得那些有不良习气的学生明白了应该学习小胖胖哪些行为,通过小胖胖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与克服。
所以说音乐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教师随笔10
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中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中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教师随笔11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
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
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
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
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初中教师随笔12
1、新版初中生物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版初中生物学就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根除“灌输式”这一过分偏重讲授,偏重分析,偏重演绎,偏重推理,轻视综合、归纳、渗透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课讲得很精彩,头头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但由于忽视了综合、归纳、渗透,结果造成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空。例如“种子萌芽需要的外界条件”一节的教学,通过分组做发豆芽的实验,再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在做发豆芽的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发的豆子有多少发了芽,又有多少不发芽,同时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培养了操作技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版初中生物学,要求我们精心组织,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分析,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新版初中生物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程序式、研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等先进媒体,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现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3、新版初中生物学大力提倡“开放式”教学。
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知识的共享性,即指知识不具有排它性,可供许多人同时共享,较少受时空的限制。加之,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的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实验教材每三节探究生命的方法中探究“蚯蚓的刚毛运动中的作用”的实验,课前老师讲明本节课的任务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就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帮助着操作、学习,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热点区域此起彼伏,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教师随笔13
前段时间我在操场上跑步健身,无意间听几个学生在聊天:“唉,要是XXX老师能给我们上课多好啊!”“唉,别想了,我们命不好,没有分到他的手下,听不到他的课了。”听到这样的对话,让我心里思潮起伏:这些孩子是渴望学习的孩子,他们在内心里对优秀的老师有崇敬,但是由于分班的“先天”原因,他们与优秀老师失之交臂。但是,学校里有那么多的班级,无法让一个老师教遍全校的,这不现实;同样,学校里优秀的学生遍及各个班级,也无法让所有优秀的学生都让某一个老师来教,这也有失公允。(当然那些学习、品质都有待提高的问题学生更需要优秀老师的心灵引路)所以,这样的缺憾是无法回避的。
面对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我也曾冲动地想过:让我多带几个班吧,让我也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可以说,能够让那些优秀的学生聚集在自己的手下而得到自己的亲传,这的确是教育人生的一大幸福。这样的幸福是极其不容易的。
虽说当前课改倡导“导学”理念,以传统的教师讲授过渡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我们都无法否认优秀教师的个人专业优势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力,学生仍然渴望得到优秀教师的引导和教授。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等理想的实现,依然离不开优化教师队伍,离不开对教师群体的更深入培训。
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大学时偷偷去听“大课”的经历了。
那时的大学,除了老师正常在班级教室给我们上课,有时还会安排自修课,同学们大多选择在教室看看书、练习书法或去图书馆找书看(当然也有不务正业的个别男生女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啦)。与其坐在那里等着吃饭铃声,还不如找点事情做,因此,那时我们班级的男生有的偷偷去篮球场或足球场上练练了,而我常会混进别的系里去听“大课”。大课一般是两到三个班级混合在一起的那种公共课,老师一般不能认识所有的学生,上课提问也只是照着学生名册提问。因此,我喜欢听中文系的'文学课或者史学课,绝大多数时间我都是成功地享受了这些老师的课。
教授为了上好课,准备很充分,比我们政教系老师上课生动多了,我开始时躲在大阶梯教室后面听,后来胆子大了(那些想打瞌睡的学生强烈要求我到前面坐,好挡着他们),我就逐渐往前面坐了,听的津津有味的。不过,也摊上事的(不是大事),我在听得有滋有味时,老师的目光和我对视了,他也许看着我不熟悉,或许对我听课的状态很满意,他特意提了一个文学上的问题让我站起来回答,我环视了一下周围,那些同学复杂的表情(他们知道我不是本系的,在等着看我笑话)让我小紧张了一下,随后我很轻松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我从我理解的角度很谦虚地谈了个人看法,而且还加了句“老师,我说的不好,请您见谅”,老师可高兴了,连连表扬,最后还要问我叫什么名字(他好给我加分),我吓得连连摆手,说不用了,结果……穿帮了。老师通过全场的哄笑里感觉出我不是这个系的,有点愠怒,但没有发作。下课后,他让我单独留下来,对我很严肃地进行谈话。好在,我很诚实,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我认为一个未来的教师要具有综合的知识方能胜任教育的使命,我如果想玩就不会来这里听课了,我是慕名而来(这倒也是真的,这位老师是很有名气的)。老师看我这么说,笑了,说“下不为例啊,你要安心学好自己的本学科的知识”云云,不了了之。当然,这事他没有告诉我们系老师,我没有被批评。我至今还感谢这位老师。其实,那时的制度是有点古板的,甚至是不合情理。如果一位老师的课上的好,应当鼓励全校的学生都去选修他的公共课才是。
想想现在,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呢?在下午开辟兴趣小组课程、校本课程等活动的同时,能否也开辟“大课”,公开挂牌,让那些渴望与名师对话的学生满足心愿?如果可以,哪怕累一点,我们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更高的价值,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我们的专业,喜欢上自己的课,让更多的孩子因为与自己邂逅而改变一生的轨迹。
我的这个构思,大家有什么好的主意?渴望听听您的看法。
初中教师随笔14
近二十年的中学数学教师,经历了不同版本的数学教学工作,就应说每种教材都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特点,完成了这一时代的使命。现就我个人对数学新课程下如何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传统的教材过分的强调了数学的单一性、工具性等特点。
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理论性太强了,且有部分资料没有实用价值性,忽略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人为的编制一些飘渺的、没有实际好处的偏题、难题、怪题、导致学生耗掉了超多的时间,结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却丧失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停滞在闭门造车的水平上。另外由于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数学课程的本来面目,数学被认为就是做题,题海战术是教师和学生应付考试的最有力武器,歪曲了数学原应有的过程:经历、体验、探索等。这样反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的理念以及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上迎合了时代的特点。首先学生是人,是知识的载体,过分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中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合作、民主、开放式的教学,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参与探究意识。《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上就体现了时代性,可用性实用性的特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就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使数学不再脱离实际,而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数学因材施教,真正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会有与众不同的作为。具体目标中增加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同时也指出数学不单纯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新数学中教师不单纯教,学生不单纯学。新数学教材上增加了各种练习形式和超多精美的插图,生动形象的语言,显得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情节生动。如做一做、听一听、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等,个性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出现,更贴合孩子们的口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用心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教材中“游戏是否公平”、“跟我学”、“试试看”等极富情趣和创意的字词会令我们身不由已的进入数学的世界。新课程的实施像一场及时的春雨,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一接触新教材,我们能够立即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新数学、新气息、新思想、新理念,不仅仅给教师很大触动,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学习的渴望,更为广大教师、学生带给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教师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的表演舞台,教师是策划者、实施者,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学生则是被动的理解者,一个装载的机器,机械的理解着指令。而《标准》下的教学方法以及形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主角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在是单一的教,学生也不是单一的学,师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共同探究,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恰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计算潜力等得到了发展,同时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师生关系也得到了改善。试问,这样的教学模式又怎能不被人理解呢?
当然,任何一种新的事物的出现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些教师认为新的人教版的教材过于凌乱,知识不系统。我粗浅的认为这正是新教材的又一特点,它将初中的数学知识资料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人们的认知规律,分年段来完成,是可取之举。
初中教师随笔15
1、口诀识记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文学常识,枯燥的学习和死记硬背,往往达到不预期的成效,进而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把复杂的内容缩减,把生硬的文字进行智慧的加工,并用趣味性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加深了理解记忆的同时,也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可谓一举两得。在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学到《伤仲永》一课时,介绍到王安石,就不可避免的介绍到了唐宋八大家,对那八个人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对此我很是头痛,于是我仔细观察这几个人名,寻找其中的规律,我编成了一个顺口溜“寒柳三苏欧王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寒冷的初春,柳树经过春风的多次吹拂才苏醒过来,欧王对柳树这种反应迟缓的状态非常憎恨”,同学们听了这种有趣的解释,会心的笑了,头脑中有了这样一种意象,自然记得牢。“寒柳”指韩愈、柳宗元;“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欧”指欧阳修;“王”指王安石;“憎”指曾巩。“寒柳”是唐代,其余下剩五位是宋代的,这样一来,学生利用联想记忆法,很快就记住了唐宋八大家,而且连八大散文家所处的朝代也记住了。除了联想法,口诀记忆也包括其他很多方法,如缩略法、概括法、罗列法、形象法等,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总结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的特点针对性的运用各类口诀。
2、轻言拨重法
初中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有时阻碍学习的往往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生的畏难心理,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较难知识点的传授时。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特级教师林伟彤针对学生刚开始学写议论文时存在的畏难情绪,这样辅导学生:“议论文其实并不神秘,我三岁小孙女也会作议论文。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冰激凌给我吃,还带我去儿童乐园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讲完这个例子,学生都笑了,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消除了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用“四两拨千斤”的幽默艺术可让学生轻松摆脱思想包袱,走出困境。
3、顺手牵羊法
在进入新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点染,可营造浓郁的.幽默氛围。好的导入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可引入歌曲、广告语、故事等开篇,尤其是流行歌曲的引入,往往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倍感新鲜,整个课堂也呈现出轻松活跃的气氛。例如在上到第四单元《竹影》这一课时,在课文导入时。我采用了猜谜语导入法,在说出谜面的时候我用《好汉歌》的音调唱出:“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同学们立刻端坐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由影子引出竹影也是非常的自然、轻松。
4、委婉夸奖法
我所带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突出,口才流利,但语速过快,以至于回答完问题后,有些同学还没有听清楚,于是我打趣说“真是服了你这张嘴了,像发连珠炮一样,让人最终没有搞清楚你说了些什么?”同学们是哄堂大笑,这样的说法既肯定了她的口才好,也委婉的批评她语速有点快。
5、借事夸大法
在课堂上打哈欠是常有的事,但不能让其滋生蔓延,当看到有同学张着大嘴时,我会说“某某某同学,现在已是隆冬时节,你还想张着大嘴杀生吗?还望你能嘴下留情?”,同学们心领神会(这是要吃苍蝇啊),教室里立刻爆发出同学们的大笑,此同学立刻将嘴闭住,低下头看起书来,睡意在笑声中冲了个一干二净。
6、名人效应法
《星光大道》在节目刚开始时主持人有一句套语,“让我们倒数五个数,五、四、三、二、一”。我在刚上课时,为了巩固前面学习过的表达方式、文学样式、小说三要素时,我会这样说:“哦,欢迎步入语文课堂,让我们倒数五个数,五、四、三、二、一”,学生们跟着老师大声的数着,说完以后,老师问:“语文中的五、四、三”分别指的是什么呢?”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五”指的是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四”指的是四大文学样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三”指的是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也可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那“二”和“一”是什么呢?就是上课“一心不可二用,要一心一意的听讲啊”。幽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是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用心教学的体现。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功效的神奇要素。
【初中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初中教师教育随笔03-17
初中教师随笔反思03-18
初中教师随笔【热】03-18
【热】初中教师随笔03-18
初中教师随笔【热门】03-18
【荐】初中教师随笔03-18
【热门】初中教师随笔03-18
初中教师随笔【荐】03-18
初中教师随笔【精】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