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评课稿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1
在本课教学中,除了李老师那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让我深受感动,我觉得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也值得我学习。
一、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本课,通过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
二、朗读感悟
“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第一位的要求,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了多种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针对本课的特点,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内容、体验情感,既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
三、自主合作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课的.教学中,教者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如让学生从秋姑娘写的几封信中自主挑选喜欢的信来读,想象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角色给秋姑娘写回信,既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上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谐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协作精神。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2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有专家认为,从学生表现看,课上学生要“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小眼发亮”;从教师的教学组织看,课要“上出文化,上出智慧,上出情趣,上出美感”,教师心中要“有人、有情、有疑、有智、有本”。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评价赵老师执教的《秋姑娘的信》一课,无疑,这是一节好课。
1、教学过程,块状推进。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过程。阅读教学要立足人的发展,立足自我构建,立足整体把握。遵循这一原则,赵慧老师采用了块状教学结构:准备阶段,激活经验,调动情趣;自读阶段,主动初读,解决字词,扫清障碍,自主构建;品读阶段,自我表现,相互交流,相机点拨,指导朗读;迁移阶段,巧妙转化,巩固渗透,语言实践,内化建构。层次清楚、流畅,符合课标理念,利于推广运用。
2、创设情境,情趣盎然。教者通过多媒体课件、音乐、语言等中介创设了童话般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主体性得到调动,并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3、以读代讲,读中求悟。朗读是学生增强语感、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重要途径。课上是否书声朗朗、学生是否读出情感已成为评价语文课的主要标准。本节课,教者放手让学生主动自读,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通过评价等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以读代讲,读中求悟,读中见悟。
4、目标整合,多维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本课教学,教者很好地将这些目标整合在一起,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别是情感目标,教者充分利用文本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
5、语言实践,内化迁移。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中生成的。本课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一次是“接到信后,你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属于口语交际训练,一次是“秋姑娘还给哪些朋友写了信”,属于举一反三的投入运用。
6、多元评价,促进发展。课堂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课教者激励性的评价俯拾皆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自信心的树立。
赵老师的课清新自然,在这样的冬日里,听赵老师的课,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赵老师的课在努力地体现着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四性:
1、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如果留心听的'话,会发现赵老师的教学语言是非常富有童趣的,她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和神态举止都很切合低年级教学的需要,声情并茂的描述、情感真挚的朗读、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让学生感受到爱的鼓舞和情的激励,这是小朋友在赵老师的课堂里会学得那么活泼,那么快乐的原因之一。
2、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如学习6、7自然段时,采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训练,也特别有趣。
3、语文训练的扎实性和灵活性
(1)词句训练扎实灵活在教学2-5自然段时,赵老师首先让小朋友快速读2-5自然段,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用铅笔快速圈出好朋友的名字。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边读边想、圈圈画画的读书好习惯,这是训练扎实的一处体现。另外,对一些字词,如“多加小心”“冬眠”“贪玩”“裹”的理解,赵老师也处理得相当到位与灵活。理解“裹”时,赵老师用的是让学生看图表演的方式,既生动又实用。赵老师在教学中还能引导孩子关注标点,虽然这些标点在课程标准低年段的目标里并没有要求学生掌握,但我想老师适当提及也是可行的。读书除了关注文字,还要关注标点,这种意识真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2)朗读训练充分到位在赵老师的课上,读的形式是多样的,读的面很广,更可贵的是学生的朗读是相当到位的,当学生读得不好时,赵老师能不惜时间,反复指导学生朗读,直到读出效果为止,避免了朗读训练的走过场,形式主义。
(3)表达训练合理巧妙比如,在学习了2-5自然段后,赵老师要求学生想想,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学着书上也来说一说,也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也可以听出,赵老师平时教学中一定很注重表达的训练,孩子都那么爱发言,那么会发言。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3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文章简短而优美,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教学时我根据儿童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理念,课堂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智慧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需要教师去引导。开始上课时,教师展示一幅秋天图,给学生背了一首小诗《秋天》,问学生,“天气凉了,树叶落了,这是什么季节到了?”(秋天),“对,那是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瞧,秋姑娘给我们带什么来了?”揭示课题“秋姑娘的信”。此时,学生对秋姑娘的信产生了很浓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读秋姑娘的信。兴趣作为一个最好的老师,带着学生进入了课文。
二、角色转换,感情朗读
小语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文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静止的内容。只有经过感情朗读,才能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我紧紧地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你出门时,爸爸妈妈会叮嘱你什么?试着代替秋姑娘对大雁说几句;你晚上睡觉时,大人会怎样?你也帮秋姑娘对青蛙说几句……一下子,学生成了文中的主人公秋姑娘,他们意味深长地对大雁说:大雁,一路上可要当心呀!青蛙弟弟,盖好被子睡觉,否则会着凉生病的……紧接着,教师请学生带着那一份关怀,那一份体贴读好课文。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读好了那些句子。这样引导学生和自身感受联系起来比较,他们很快体会到了秋姑娘对大雁、青蛙等的关怀、体贴。课文最后两节的一问一答,教师先问,学生答,后又请学生之间互问互答,学生兴致盎然,读得颇有几分韵味。这样的角色转换,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角色体验,也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巧妙迁移,拓展延伸。
小语新大纲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把课堂向课外,向生活实践“迁移”。在学生意味犹存的学完这课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等到寒冷的冬天过去以后,美丽的春姑娘又来了,她摘下头上嫩黄的迎春花瓣,也给她的好朋友写信。她会写给谁?信里又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凭着原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了惊人的回答。“春姑娘给南去的大雁写信,让他快点回来,都好久没看到他了”,“给正在冬眠的青蛙写信,青蛙呀青蛙,快醒醒吧,外面的`空气多好呀,你饿了一个冬天了,有好多好吃的等着你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无拘无束,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完成了一个以知育情,以情促新知的拓展过程,其身心得到了充分、和谐的发展,学有所获。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4
每次听韩老师上课,她的人和课都给人非常清爽的感觉。韩老师教态端庄大方,语言清新自然,课堂生动有趣,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冬衣”准备安全过冬的知识。文章语言俏皮可爱,字里行间透出了秋姑娘对朋友们的关爱之情。这是一年级学生学完拼音之后的第七篇课文,学生在阅读和书写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针对实际情况,韩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重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朗读。韩老师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让学生闯关。闯过“我会读生字词语”,才能到达“我会读课文”这一关。这不仅让学生的预习有了用武之地,也提高了学生预习的兴趣,帮助他们从一年级就养成预习学习的良好习惯。韩老师不仅认真指导学生生字词语的读音,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她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句子读连贯、流畅。
2.图文结合,发挥想象。韩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贴图等教学资源,将文本和图画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读句子之后,让学生看课文上的插图,学生通过对图上排队南飞的大雁、地下冬眠的青蛙、储备食物的松鼠、裹上“冬衣”的小树的观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从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外,通过看图,并让学生说一说,“秋姑娘让大雁小心什么呢?你想对大雁说什么?”“请你当秋姑娘对青蛙关心一下。”“冬天就要来了,小松鼠还在贪玩呢,如果你是秋姑娘,你该怎么催催它准备食物?”“小树穿上了冬衣会说些什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3.整体回归,拓展延伸。最后韩老师在指导学生细读每一封信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齐读2-5小节,使课文不支离破碎。最后孩子们诵读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和秋姑娘的心灵美。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韩老师不仅重视文本的学习,还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再向课外拓展,她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寒冷的冬天过去了,美丽的春姑娘来了,想一想,春姑娘会给谁写信呢?会给他们的信中写些什么呢?出示“一封写给可爱的小燕子,_______。”“一封写给_______,______。”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在说话训练中进行情感思想教育。
4.重视识字和写字。韩老师要求学生会认、会读、会记、会写生字并写得规范端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识字、写字的第一条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总之,韩老师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每个都喜欢读书,喜欢认字,并努力培养学生读书、识字、写字的兴趣。 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语文素养是十分有帮助的。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相关文章: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4篇03-15
《秋姑娘的信》评课稿(4篇)04-18
一年级《秋姑娘的信》语文评课稿07-24
棉花姑娘评课稿09-10
棉花姑娘评课稿03-14
《棉花姑娘》评课稿05-08
评课稿《棉花姑娘》07-31
山居秋暝评课稿11-22
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