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随笔

时间:2024-11-17 13:39:51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的随笔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的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的随笔15篇

历史的随笔1

  在夏王朝,从夏禹立夏到夏桀亡夏,在商王朝,从商汤立商到商纣亡商,历史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出了惊人的相似。从无到有的过程极其相似,从有到无的过程,也是极其相似,或者时代的进程是在发展中轮回着,也是在轮回中发展着。

  夏王朝存世近五百年,历经十四世十七王,曾经有过“九州大地”的辉煌壮阔,有过“一言九鼎”的霸气凝重,有过“钓台之享”的炫耀张扬。夏王朝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悄然完成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格局的转变。经历过“太康失败”“后羿代夏”的屈辱和动荡的岁月,也经历过“少康中兴”的巩固和发展的阶段,乃至最后的脚步停留在了,夏桀的暴戾亡国。试想一下吧,当年的“涂山大会”上,夏禹的威仪是何等的壮观,一统天下的夏王朝宝座前,曾经臣服着几多仰视的人群。以德服人,更是以治服人,但这个“治”一定是德治和律治,而非暴治。但也不得不承认,武力始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统治手段。会嵇山防风氏被诛,那就是夏禹用武力行驶王权的真正的开始,杀一儆百,天子的威力从此开始遍及四海。

  最终,夏王朝败在了残暴的夏桀手里,也是没落的夏王朝绊倒了任性的夏桀吧。不可否认,偶然中总有必然存在着,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着,不可违背的,始终是历史的发展潮流——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一个旧的王朝在走向没落,总也同时在孕育着一个新的王朝的崛起。

  助汤灭夏的伊尹和仲虺都曾经是夏人,狭隘地来看,或者他们都是夏的背叛者,但同时他们更是商的开创者。不知怎么一下子联想到了吴三桂的反清复明,忽然之间有了一点深刻的意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势不可挡的,能够尊重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才是识时务的人,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商朝的开国之君是成汤,他同样是用仁义之举赢得了民心。从“汤祷桑林”的故事和“网开一面”的典故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成汤的勇敢和仁慈。另外,在《汤誓》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几分成汤的智慧与谋略。得人心者得天下,在当时,成汤的宽厚与夏桀的残暴形成了极为鲜明的比照,残暴的桀让夏王朝的大门徐徐关闭着,而宽厚的汤则轻轻开启着一个新的王朝——商。

  商王朝存世近六百年,经历了伐昆吾灭夏的动乱时期,经历过数次迁都的颠簸流离,到了盘庚迁殷后的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统治才算是达到了极盛时期。祖甲的急于求成的改革,大大消耗了商王朝的元气,武乙的不作为,帝乙的征伐,商纣的暴政,都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穷奢极侈的`“酒池肉林”就如同是为埋葬商王朝而挖掘的坟墓,自以为是的商纣王最终成了商王朝的终结者。和他一样遗臭万年的还有一个叫做妲己的女人。

  有人说过,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好女人,而一个失败的男人身边也总有一两个坏女人。

  红颜祸水是男人泼给女人的脏水吗?似乎难有一个公正的答案吧。但是夏桀有妹喜,商纣有妲己,是人所共知的。历史的真正主宰者永远是以男人为主流的,但也有人说男人是靠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则是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正,但有时候又不得不说,公道自在人心,清者自清,明者自明。

  夏王朝和商王朝就这样浓墨重彩的留在了中华民族王朝更迭的史册上,两个王朝存世即千余年,那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穿越时光的隧道,轻轻触摸着这一段沧桑的岁月,思索着时代的兴衰更替,不禁让人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在历史的长河中向来如此,旧的去了,新的就会再来。大浪淘沙,总会带走些什么,也总会留下些什么。

历史的随笔2

  今日闲暇无事,随手翻看北京大学王竹溪教授的著作《热力学》。对以前没太在意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的概念,灵光突现,有了新的感悟。大意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的熵值只增不减,因此熵应该叫熵增,细思极恐。当然,是在系统发生不可逆的过程时熵才只增不减,如果过程可逆,熵值有可能减小。但综观世界,大到宇宙的演变法则,小到社会的发展规律,甚至更小的个人的身心历程,互逆的过程何其之难,几乎不可能。

  具体概念和公式大家也不用过多探究,只需要知道熵增是表示一个系统混乱度高低的指标即可。一个系统混乱度越高,我们就称这个系统的熵增值越大。

  关于宇宙的形成,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大爆炸理论,由最初的一个点极度膨胀爆炸而来。那么最初的这点的熵值是很小的,即有序度很高,随着熵增的加大,有序度越来越小,混乱度越来越大,直至最终爆炸。也就是说熵增到一定的数值就意味着消亡、崩溃或者是新生。大家都知道星球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诞生——壮大——灭亡。从有规则的球体到爆炸后的星云,这就是从有序到无序的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熵增的数值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当然星云要重新形成星球必须要有超强外力促成,这种外力让星云颗粒凝结聚集,经过漫长时间重新形成新的`星体。再次重复演示熵增变大的过程,周而复始。也许有人会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吗?从星球到星云,再从星云到星球。在超强外力的作用下看似促成了一种循环,好像是一种可逆的过程。但是此星球还是彼星球吗?这已经是两个系统了。所以,同一个系统中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由熵增的概念也让我联想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进程。一个社会阶段可以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该阶段确立之初熵值很小,随着社会的发展,熵增数值是逐渐变大的。社会生活由单一变的多元。国民的状况由贫穷变得富有,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由低变高,思想意识由简单变得复杂,栖居环境由恬静变得聒噪,社会风气由清纯变得污浊。这些都是熵增变大的结果……随后社会混乱度越来越大,到各层面无法收拾的阶段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原因的物理解说。

  人类社会由一种无序状态的系统演变为另一种新的有序状态的社会系统,也是需要超强外力的作用来促成的,这种超强外力是随着历史风云人物的出现而诞生的,他终结了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的进程。他的丰功伟绩就是这段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史,他使得人文社会重塑一种熵值很小的社会体系,随后的历史将再次演绎熵增变大的过程,周而复始。这也是毛伟人思索的社会发展的周期率,并为跳出这种周期而作了大量的社会实践,努力延缓熵增的速度,虽然有人认为这是注定要失败的无奈抗争,但人定胜天的宏大气魄及其忧国忧民之举令人崇敬。风云人物退出历史舞台之时也就是熵增急剧变大的开始。

  人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把熵增的概念应用到人的思想及道德层面会是一种什么现象?

  同样的,一个社会的初始阶段,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之熵增数值是很小的,展现出的社会风貌也是令人欣喜的。统一度很高,全民讲奉献,不思回报,为社会的发展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很少关注自我。人生的价值观就是以国家贡献度来衡量,因此使得社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之后熵增数值开始急剧增大。随后我们看到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化,要求解除思想禁锢,以人为本,以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行为准则。按理说,这些都不过分,但不要忘记了人是社会性动物,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社会离散性的加剧,随着熵增数值的快速加大,最终威胁到的是人类思想的共识——道德尊严。试想一下,一个人出生后如果没有道德层面的教育,行事完全凭人性自发的本能,不加任何约束管制,人人皆如此,社会将是一种什么状态?不堪想象!道德熵增的急剧加大把人的劣根抖搂得一览无余,这也预示着未来道德水平的演进方向。道德崩溃后的重塑才是唯一的期待,不要幻想逆回到从前。

  综上所述,熵增是表述一个系统混乱度的指标,无论是浩淼的宇宙还是丰富的人文世界,或是更小的人的身心状态,都在朝着熵增加大的方向行进,直至重生。

历史的随笔3

  凡夫俗子,诸如我之类,对历史名人都不曾深入了解,也不懂他们的世界。我们对他们也仅止于教科书上的简介常识,不做学术研究,知之甚少。本周跟随张先生读历史名人曾国藩,感触颇多。

  知道张先生,是因为粗粗略过他的另一本著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没有纯历史教科书的死板,小说式的写法,引人入胜,让人不知不觉就读了下去,即了解了历史知识,又慢慢了解了那些历史长河中的名人也是有血有肉,复杂又立体的。

  小时候,我们看电影,总会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好像人只介定在好与坏两面。长大了,渐渐明白人不只是好与坏之分,人性是复杂的。好人也有“坏”的一面,坏人也有“好”的时候。就如同曾国藩,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兼具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的真实的人格魅力。我们如何看待一个人,必须将他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以一种“理解之同情”的态度,重面历史文化,剥离被包裹的真实灵魂。曾国藩的一生,谨奉传统文化的教义,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于律己,勤俭治家,为家族后辈留下可贵的精神财富。

  动荡不安的晚清,以及他年轻时锋芒毕露的个性,让他的政治生涯颇多坎坷,屡次遭遇人生劫难,却没能消磨其意志。反而“自省”让自己圆融的融入这个朝代,“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凡成就大事者,皆能屈能伸,把磨难当作人生必渡的劫。

  看到曾国藩与左宗棠一生的纠结,我唏嘘不已。既生瑜,何生亮?历史证明,圣贤终归是圣贤,豪杰只能是豪杰。再好的关系真的要保持距离吗?滚滚红尘,茫茫人海能遇见已是缘分,而彼此相知相惜更是多少年修来的缘分。如何续写这段缘怕是需要彼此共同的努力。刚刚你推心置腹的和他告知心事。他却转身把你的心语告之于你的对手,并与他称兄道弟。在你遭遇人生的低谷之时,不仅没有关怀鼓励,反而落井下石。人非圣贤,孰能心无芥蒂?再怎么欣赏你的才华,情谊也只能到此为止的吧。说什么防火防盗防闺密,兄弟一样得防啊。

  人生低谷,考验你的朋友圈。有多少人真心待你?希望你早日振作,重振河山!有多少人就此别过,不再往来。又有多少人惺惺作态,虚情假意。人生低谷,是上天给你一次擦亮眼睛,让心灵不蒙尘垢的机会。跨越过去,你就是人生的赢家。正如金钱对你的考验,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很有哲理的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如何获得金钱?考验你的智商,也考验你的情商。不管你富甲一方,还是安于清贫,在金钱面前,心灵的宁静是唯一考验你快乐与踏实与否的标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在什么样的圈子就有什么样的眼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人看他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他为人如何,此话不无道理。

  颇让我感兴趣的还有文中描写曾国藩对风水的看法。风水学在很多人看来是迷信,但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风水却一直在人们心里或明或暗的占据着的地位。随着它越来越多的被自然科学推理证明,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自然界中那些表面看起来玄而又玄的.东西,是否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信它亦不全信,亦可把生活打点的有条有理。就像曾国藩所言: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为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尽命。

  这个世界太多的诱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太复杂。终不过是在名与利中周旋。吃亏是福,不无道理。满心欢喜地入世,灰头土脸的出世,有什么关系呢?当你理不清这一切的时候,读书吧!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被这其中的意境深深震撼,也被他的淡定折服。我发自内心的愉悦的笑了,你可解这笑的滋味?

  读历史使人明智,人性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人性的邪恶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泛出恶臭。做什么样的人,在我们自己。我们读书,也就是借鉴他人的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不是吗?

历史的随笔4

  曾经的自己,只知道明天很好,明天很精彩,可是却忽略了:今天是昨日的明天。
  没有领悟到时间的飞逝,没有体会到今日的珍贵,更没有料想到世事的多变。每天拖着疲倦的身体虚无的度过,坐在电脑前漫无边际的搜索,当自己躺下时,又觉得那么的空虚。
  不知道自己何时竟然变成了这样,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将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理想。看着自己的理想之路变得越来越朦胧,心中不时有些许的`遗憾,不时闪过放弃的念头,可是,我就这么一辈子,难道连自己的理想也要放弃吗?我不甘心。我会坚持的。
  今天虽是昨天的明天,但昨天的此时,自己却对这个未知的今天无比憧憬。当今天从自己的身边溜走时,才发现,憧憬很少变为现实,相反,憧憬只会浪费掉自己宝贵的时光,只会让自己更加空虚。
  所以,我不会再坐在一边看天空,我要付出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历史的随笔5

  我迷恋断砖残瓦,像迷恋那些扑塑迷离的历史。我相信这座城市里面有许多无声的历史等待着人们去发掘,譬如灵光寺、围龙屋、土楼、人境庐……那些曾经存在于历史而又消失了人影的旧宅使我相信,那些故事、那些人、那些历史仍然在她曾经的地方漂浮着,打开紧锁的门窗,那些旧宅里的人声、气息、思想甚至形象,仍可以感觉到屋内的灵魂像博物馆里的雕塑,等待着我们向着她们飞奔而来。

  ——题记

  下午三点多的太阳很毒辣,穿过梅州特有的幽深小巷,飞车到城西小学的时候却觅见了太阳底下的热闹景象:在梁伯聪纪念馆面前两大队网球少年正在热火朝天地练习球技。 高大的新建筑和茂盛的树木,时时传来震耳欲聋的建房子的声音,每一处细微的声响都显示着这块土地蓬勃的生命力。老师指着迎面的那座朱红宇楼,说那就是梅州最古老的文物建筑,一千三百多年前(齐朝)的大觉寺!

  我朝这古建筑走去,像是走向一个朝代的历史,急迫又满怀崇敬。一座有着朱红门楼的寺庙。我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建这座庙宇的时候,那个时代正处于动乱的分割天下的时代,人们或者有些流离失所又或者在家中也会整天烧香拜佛地祈祷天下太平。大觉寺的成立正好为人们提供了一处可以将自身性命与幸福和国家联系起来的地方,当时香火正盛,无论贫穷富贵、尊贵或低微的人们都可以到那里祈福。那时天下的人都有一种信仰,他们可以不相信君主但他们一定会相信有神灵,会相信只要有神的地方一定是最太平的地方。你可以想象在一个小县城的城西郊,有一处民生来往如流,朝代改变如流而香火依然兴盛的寺庙可以给老百姓一种怎样的精神寄托。

  而今天,迷信的破除,许多的有关于迷信的标志也正在铲除。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可以,但用改变历史的痕迹来表面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迷信那就是可耻。

  距离才是美,就像我们遥望历史,看到那些精美的纪念品总会把一个朝代想象得很完美。而眼前,剥落的朱红墙壁,破烂无人修护的梁柱,一大块一大滩随便涂上涂鸦的墙壁。梁上的守护神不见影踪,在陋隙飞扬着柔软的蜘蛛丝。庙堂内全部神像与当年的神物已不知道流落何方,只有蜘蛛网和学校里那些烂课桌成为这曾经是万人神往不敢随便踏进一步的圣地的主人。正门的大门随便地用一把锁头锁着,左面的墙壁有一个破烂的宣传橱窗在那里老气横秋地张贴着几长快要风干了的不知哪一时期的'剪报。转到正堂背后的二堂,抬头可以看到深严的庙宇轮廓,而前探,大门上乱钉着的牌子令人感到气愤“请讲普通话”、“不准随便吐痰”、“此处不准随便放自行车”……一语道出了,人们对这座历史建筑的心态。门依然是锁着,没有人去参观,也跟没有人去想着要把它当作文物那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前几年,为了得到更宽广的地方建宽大的教学楼,有人建议把这一座在风雨飘摇中坚持了一千多年的建筑文物给拆除了改建楼房。一个学校,一个教育孩子认识历、探索历史、改造历史的地方,却自己本身要销毁自身的历史。只应了那一句话:“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走访了当年的曾井。历史是:在明清时代,当地发生瘟疫和天灾,人们连最根本需要的生活用水也给天灾断了源头。有一富贵人家,曾老爷命人在自家门打了一口深井,将清冽的井水向遭受灾难的老百姓开放,救活了当地很多人。人们为了纪念曾老爷,在水井旁也建了一座庙来纪念他。

  从大觉寺到曾井,只经过一条古老的街。老街两旁还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古老的房屋里面住着新时代的人们。斑斑古迹的檐前梁下挂着许多具有独家特色的饰物,有些房子已经更该为老字号的商店,门楣前招摇着标志性的招牌广告。脚下的路,水泥修补过的青石板,有着石头雕琢的痕迹,凹凸不平。小巷深深深深,一不小心的一步脚下踏着的就是不知道那一个朝代的青石板,身边路过的不知是哪一个时代的楼房。换老师的一句话,我们走进了历史的隧道,余秋雨到此也必将一叹。这些街景绝对可以做张艺谋影片中的背景!

历史的随笔6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诗,诸葛亮以其不可测度的智慧、鞠躬尽瘁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虽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个千古传颂的人物。

  的确,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他是一个超越了他生活的时代,历代不衰、千古传颂的人物。他是一个突破了阶级界限,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平民,从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汉,众口界碑,妇孺皆知,受到普遍称赞、歌颂的人物;他是一个超越了地域限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颂的人物。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整个三国的历史是与诸葛亮息息相关的,三国之局系因汉末之乱而来。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孙坚、孙策占据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挥军南下,用意在于消灭割据,一统天下。而曹操的这个企图,却被诸葛亮给瓦解了,曹操兵败,无力统一,江东仍然保有其割据版图,诸葛亮和刘备方能借势构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这个格局早在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拟就。诸葛亮精熟时势,洞烛机先,其智不可测,而且这个大战略纯粹是要人在毫无凭借、毫无实力中,创造一种形势来。也就是说,是现实条件最差的刘备,诸葛亮一方主导了整个格局的发展。这种大智慧岂是小说刻意妆点渲染的“借东风”之类的小机巧所能及?

  更何况那种“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所给予后人的不只是断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现了一种人格典型,予人无限之向往与敬慕。

  综观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向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系尽力完成他对刘备的责任,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情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类型。最终北伐未能成功,星殒五丈原。

  诸葛亮“死则死矣”,然而,他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无不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身处世格言,又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所学习和借鉴……

历史的随笔7

  我们回头看去发现历史早已是面目全非,唯一可以看到的便是那些蒙上灰的历史意义。历史终有一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消云散,但并不代表没有存在过,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存在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心中……历史如沧桑的老人一般,一步一步比一步更坚定,但永远往前走!

  后退看一下历史,往前展望一下未来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历史,不是说能忘记就能忘记的。拿中国的例子来打个比方,虽然说中国的'例子固然有些屈辱,但并不代表我们能忘记那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必须要铭记,这样我们才能不会忘记先辈为现在所付出的一切现在的美好生活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先辈们挥洒出他们的热血,一步一步用鲜血铸成的一个堡垒啊!所以这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随着岁月的流逝,总会有人质疑这历史的真实性,或者质疑为什么我们要记住过去的东西呢?其实不然,记住,历史是每个人必须都要做的,没有为什么这曾经是中国的历史,只有我们记住历史才能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不要忘记历史,回头看看历史吧!

  同学们前面或许有更多的期待,但是后面的历史我们谁都不能忘记!

历史的随笔8

  桑田沃土,但盘古却要一直顶力着天,纸张上打印着许多的成语,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取水!大家也去读一读吧!

  我觉得姜太公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风雨霞霓。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是。姜太公用自己的智谋!我还认为马氏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帮助周武王攻灭了商朝,宇宙变得美丽极了。

  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山河湖海,终于拿起大刀,踩着地,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化成了世间万物。马氏得知姜太公无比富裕时,劈开了黑暗。

  隋唐五代又十国:“你已离我而去。盘古沉睡在黑暗的宇宙里,有风,让姜太公和她恢复夫妻关系,所以叫“上下五千年”,但是却很感人,花草树木,他挥舞大斧,周文王寻得姜太公,而现在,南朝北朝是对头。

  当盘古死后,只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所以一直顶立在天地之间,让宇宙也得到了光明,找到了姜太公,宇宙只是一团气,很多精彩还在等着我呢、有沃土……从此,将宇宙打扮美丽了,让马氏收回读

  《读历史学成语》有感在10月份。很久以前,漆黑一片,而是巧妙的将水倒在地上,并封他为相,让马氏说不出话来,有树有花。盘古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篇文章名叫,只留下了姜太公一个人,春秋战国乱悠悠。后来,我还会再读《读历史学成语下册》,宇宙的黑暗消失了,盘古死了。这篇课文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让马氏将水收回壶中,书里夹这一张非常精美的书签,已经一万八千年了,但这些却没有文字记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秦汉三国晋统一、有雨。”这句颇有韵味的语句将我吸引住了……翻开书的第一页,就像一个鸡蛋,我迫不急待地拆开了从网上订的《读历史学成语上册》,毫不犹豫的离开了他。当姜太公很穷时,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这明显是“嫌贫爱富”的表现,上面有着三数列字,她自己头也不回的走掉了,并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这个神话不知是真是假:《覆水难收》,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化成了各种东西--日月星辰!他并没有大声骂吼自己的“原”妻子,宋元明清帝王休,难以再收回来了:姜太公的妻子马氏嫌他太穷了,砍破了黑暗: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她马上“厚着脸皮”地“粘”着姜太公。于是姜太公对她说!我的名言是:《开天辟地》:“唐尧虞舜夏商周,姜太公成为了宰相:从古代到现在,想要和他恢复夫妻关系,后面是对这些成语的解释。姜太公将一壶水倒在地上!!如果有机会,有河有湖有海。读一读这样的书籍,你会发觉自己天天过得都很充实,有太阳和月亮,就不能再合在一起了,但是倒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历史的随笔9

  “初中生——他们毕竟只是‘初中生’,不是大学生,更不是研究生!”所以,立足于“初中生”的基本学情,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出发,才能探索出最合适、最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摸索与反思总结,有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历史作业的完成质量与考试的成绩似乎不成正比,以至于给学生这样一个直观印象:作业写与不写,与成绩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第二、“历史发展脉络梳理——细节知识点总结类比——综合提问”这套的复习方法对于初中生完全不适用!对初中生而言,最科学的复习法就是一课一课的划重点法复习

  有部分同学长时间不写作业,但考试依旧高分;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非常认真,可成绩却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发生在数学、物理等学科较为普遍,因为理科思维与个人智商的高低是捆绑式的。但对于历史——这样一门以开卷形式考察的学科,学科态度与成绩不成正比似乎就难以让人理解了。

  其实文科也有其特殊的思维,不可否认,这与个人的“悟性”高低有关——语文、英语有相应的“语感”,历史同样也有“历史思维”,有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较强,再加上开卷考试的特殊性,他们只需上课听讲就能做到应对试题游刃有余。但有些同学则不然,他们的学习态度与最终成绩不成正比,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课堂效率,归根结底取决于老师教学的艺术!

  老师教学的艺术,对初三的学生而言,最关键的就在于问题诱导方式的科学性。通过对数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发现大部分态度认真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的主要失分点就是——答非所问。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材料分析题,把书本中的知识点与材料中的话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更要会读懂材料,特别是要读懂问题的意思,把材料中的问题与书本上的考点正确衔接才行。而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关键就在于教师的问题诱导方式。

  对于“初中生”,过多的展示“学术魅力”会适得其反,因为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把握能力欠缺,老师讲的哪里该记哪里不该记,学生没有辨别力,必须明确的告知才行。而在初三时间相当紧迫的时候,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尤其要精炼,书上没有的、考试不考的一律不能讲,提都不能提!

历史的随笔10

  听!这雄壮而动听的《满江红》是多么深沉。他便是离我们已有两千年的,从小母亲就在其身上刻着"精忠报国"的,家喻户晓的民族大英雄——岳飞。

  他出身于农家,是抗金战火中的一名出色将领。他怀着刻在骨子里的"精忠报国"带着他的岳家军与金军对抗。他的'部队军机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在抗金战场上威名远扬,让不可一世的金军胆颤心惊,闻风丧胆。居然在金军中流传这着"憾山易,憾岳家军难"一类的话。这是多么了不起!屈指一数历史上也就区区几人可以做到。

  他满怀着高昂的斗志要去收复北方迎回原北宋皇帝以及太上皇,但不料成为当今皇帝——赵构的眼中钉,肉中刺。虽然他是我们心中的民族英雄,有着极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超群的指挥才能,但在政治上太缺乏经验,一心只为救回先皇,不为当今皇上考虑。他没有想过如果他真救回了先帝和太上皇那么宋朝将会有三个皇帝那赵构是什么?这才导致赵构对岳飞的担心,在赵构的指示下秦桧夫妇将岳飞陷害以某犯罪处决。一代天骄便如此去世。

  或许几千年前,岳飞应该支持赵构,而不是一味的要去救回先皇,这样赵构也不会质他于死地,他也可以继续报效国家,这样既实现了他精忠报国的宏愿也可以保全自己。

  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学习他精忠报国的精神,在战场上可以临危不震,灵活运用的卓越指挥才能和他的文学造诣以及他正直,简朴,爱国爱民爱兵的良好精神和品质。

历史的随笔11

  一、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水平的提升

  我从事历史教学有一段时间了,教学时间长了,自然就有一点体会和感受,这1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致于在课堂上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做到功在平时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四、加强中招、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招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

  做为初一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老师要多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招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五、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兰著名的绘画大师梵高的名言作结:“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吧,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长久以来,我们的老师恪尽职守,对课本知识进行精心的解读和归纳,把一个个历史知识“块”,梳理得条条缕缕,解析的细致全面,然后塞给学生,让学生花大力气去把它死死记住,不必多问为什么,关键记住是什么!我们在知识的记忆上花了太多的心血。学生的脑海里也总这样认为学历史不就是背吗?学历史就是背就是记,教历史就是勒令学生去背、去记,这不能不说是历史老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历史学科的悲哀!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历史与我们现

  实隔着尘封而厚重的烟雾,我们总要求学生隔着这重烟雾记住烟雾那边的事,却很少让学生穿过这重烟雾,深入到过去,深入到历史中,去感悟,去体察,去思索,同历史进行对话,感受历史发展的脉搏!往者已逝,来者可追。我们需要置身于历史中去,探究这一段历史是怎样形成的,要站在历史的古道上思考,又要鸟瞰历史,用宏观的视野去考究,就事论事的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是无法看透看广的。

  历史是极富理性的探索前进的轨迹,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营养和智慧,也要对历史进行思辩和批判,我们不是思想家,但学习历史,我们需要不停地思考,我们不仅要明白历史事件,知道它是怎样的情况,而且还应该去求证,弄清楚为什么,对历史做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做深入的探究和思辩,才能聆听历史老人智慧的声音,才能达到学史使人明智的目的,正如钱乘旦先生所言:历史不是一个人人都能看得透的东西。你要是能够看得透看得深,看得懂,那么你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历史的随笔12

  科布伦次的圣母大教堂距中央广场不远,与其他教堂一样,都是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坦率地说,初到欧洲时,第一次见到哥特式风格的教堂,觉得非常经典、非常神奇。后来出国次数多了,发现这种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在欧洲非常普遍,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正如中国的寺庙一样,一山一寺,一村一庙,见多就不怪了,所以今天到了科布伦次的圣母大教堂,也没有兴趣进去看一下。只是想起今年七月初在越南胡志明市时,有人对着规模不大的胡志明圣母大教堂,大发感叹,如精美绝伦啊,如超级经典啊,云云,不禁哑然失笑了。

  不过,科布伦茨这座古罗马式的'圣母大教堂与其他教堂的不同之处则是将哥特式唱诗区和巴洛克式半圆形穹顶塔楼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而又不失和谐的哥特式教堂。这种巴洛克建筑风格因为刚刚上午在波恩胡同见过,所以便一眼认出。

  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圣母大教堂前面的一块黑色石碑,这块黑色石碑看上去非常普通,上面仅刻着两行字,上一行是: 打到伦敦去,下一行是:已阅,然而正是这二行字,却让这块黑色石碑凝固了一个幽默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通过这块石碑重温那段历史,那个故事。

  十九世纪初,法俄战争爆发,奥地利与俄罗斯联手,共同对付法国的拿破仑。当时,俄奥联军在科布伦茨驻军,剑锋直指法国,尤为是俄罗斯军队,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年轻的俄罗斯军官在圣母大教堂前面立起一块黑色石碑,血气方刚地写上: 打到伦敦去。后来,拿破仑军队反击俄奥联军,取得法俄战争的胜利,并乘胜追击俄奥联军,追至科布伦茨时,拿破仑军队也在此驻军,当拿破仑看到石碑上俄罗斯军官题的字时,笑了一下,并在俄罗斯军官的题字下面,拿破仑大笔一挥,写上: 已阅。以此嘲笑俄奥联军。

  一砄石碑,一段历史,二行题字,一个故事,漫步莱茵河畔,轻轻一弯腰,我拾起了这个传说。

历史的随笔13

  当前,在历史课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种情况并不是孤立的。不少教学理论的专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所以教师不能够在课上多讲,讲多了就会使学生被动。由此有的学校领导也就规定了这种以时间为量化标准的限制,越线即判为不当。

  这类的观点、规定等,在我看来,都是似是而非的。那种对教师讲授时间的限制,更是给教师带上的新“紧箍咒”,上面甭管刷着什么新理念、新改革的颜色,都可能会毁了历史教学。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历史课上,教师不但要讲,要讲好,而且不能少讲。

  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必要。

  从教学理论上来讲,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而构成的,缺少或弱化任何一者,都将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从教授的角度上讲,教师是教授的主体,学生是教授的客体,教材是联接主体与客体的媒体;如果从学习的角度上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学习的客体,而教师是联接主体与客体的'媒体。而如果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上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教材则是使主导者与主体者得以沟通,使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中介。正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教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材,才造成了教学的发生,促成了教学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非常重要的。

  从学习方式上来讲,大致可分为两种主要的形态: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以现成信息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直接获取;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现成信息的形式出现,学生要经过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找到答案或结论。现在很提倡发现学习(又多被称为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有些人也产生了误解,以为接受学习是不好的,发现学习是最好,所以教师不能讲多了。其实,简单地划分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好与坏是不对的。因为,在接受学习方式中,又可以分为被动的接受学习和主动的接受学习(或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两种形式,前者表现为学习者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练习,后者表现为学习者有学习的心向并且学习内容是有意义的,因而主动地进行接受。而发现学习也有两种形式,即独立性发现学习和指导性发现学习,前者是指学生自己去进行发现,后者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进行发现。在常态的学校教学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指导性发现学习应该是主要的,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这两种方式,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

  从历史课的性质上来讲,历史课的学习与中学里其他一些课程有所不同,既不是像语文、数学等课那样以应用为主,也不像音乐、体育等课那样以操演为主,历史课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性课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常规形态,教师的课堂讲授历史知识是完成历史课任务的主要方式。

  从历史知识的传递方式上来讲,由于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内容是过去的人类活动,不可能通过实验加以重演,很多也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大多是以间接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人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听(听他人讲述历史)、读(阅读有关历史的书刊)、看(考察历史的遗迹)等,而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也不外如此,其中,听课又是获取历史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如果历史教师放弃讲授历史,就可能阻断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

  从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上来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历史课的思想性、导向性、科学性、教育性等,是要在历史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才有保证的。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都与历史教师的指导有最直接的关系,也都离不开历史教师的正面讲授。

  以上所述,是想说明历史教师课堂讲授的必然性,这些还都一些道理,如果我们在实际中去问问学生,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历史教师,愿意上什么样的历史课,回答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老师讲得好肯定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曾问过好几位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他们当初为什么选择了研究历史,回答是在中学时代遇到了好的历史老师,历史课讲得非常棒,所以被吸引到这个专业上了。学生心目中敬佩和爱戴的历史教师,就是这样的。

  所以,历史教师应该理直气壮地讲授历史,讲好历史课。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历史,不一定就是“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也不一定就是被动地接受,这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进行讲授。如果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具体的,教师的讲解分析是深刻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简明形象、生动幽默的,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如果教师的讲授适应于学生的兴趣、情绪、情感、愿望等心理需求,能够使学生受到启迪,产生共鸣,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呼应,出现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心灵上的交流。如果教师的讲授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推动各种教学活动的展开,促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

  课堂讲授是学校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历史教师的重要教学基本功,是上好历史课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的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讲授的作用,潜心研究讲授的艺术,不断提高讲授的水平,相信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历史教师。

历史的随笔14

  最近,我在看一本书,书中有许多从未听说过的成语,比如说:二桃杀三士、一龙一猪、三畔三淋、下车泣罪……四本书中,有一百多个成语我没听说过,还有二百多个我不理解,这本书给我长了不少知识。

  比如“一暴十寒”,原来我还以为是一天炎热,十天寒冷。看了着本书后我才明白,一暴时寒原来是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使而勤奋,时而懈怠。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呢:孟子经常去各国游历,拜见各国军王,借以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次,孟子来到齐国。当时在位的齐宣王昏庸无能,经常被一些奸臣利用。故此,许多忠义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闻知孟子来到了齐国,这些人大受鼓舞。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孟子前去劝谏齐王。这些人非常生气地找到孟子,责备他不为齐国尽力。孟子听后认真地回答说:“天下虽有一些很不容易生长的东西,但如果‘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他们就不会生存。同样道理,我平时规劝齐王大的机会少,而宫中的奸佞小人却一天到晚地围着他转,这样我又怎么能让他真正明智起来呢?”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如果不坚持,那就会一事无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获得。

  以前我不太喜欢成语故事,觉得它枯燥、乏味,但现在觉得,成语故事中会有很多战国时期的人物出现,可以让我们长一些历史知识。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大禹是我国上古时代夏后氏的部落领袖,在舜作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他曾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十三年。从这些历史知识中,我真正喜欢上了成语故事。在看书的过程中,我还可以从典故中知道许多做人、做事应该怎样的道理,看清自己身上的缺点,并改正它们。

历史的随笔15

  今天是我“上任”的好日子。一开始我认识会很顺利,可想的和真实的根本是天差地别。

  临近早操的时候,四组的组长把作业全都交了给我,并把没有交作业的人的`名字一次报给我,我快速地把名字记在“作业登记本”上,然后把作业本整齐地放在讲台桌上。原本,我心里想,原来,当语文课代表还是比较容易的。

  中午,我准备把作业交起来的同学叫到茅老师面前。可是那几个同学实在是太不听我的话了,我叫这个,这个就说等会儿,等会儿,我叫那个,那个说马上来,马上来。我叫来叫去,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后来,我从原来的语文课代表叫人中得到了教训。我耐心地叫那几个同学,终于把那几个同学叫到了茅老师面前。

  那几个同学在茅老师耐心的看护下,终于做好了昨天应该做好的作业,并在我这里的“作业登记本”上划去了自己的名字。

  下午第二节课,茅老师让我把昨天的流动作业本格式写做的人记在值日班长本上并扣一分。我不太熟练,看本子用了不少时间,后来,终于被我七手八脚地记了下来,几位热心肠的同学还帮我把流动作文本发给了每一个同学。我在这里诚心地向你们说:“谢谢你们”。

  “上任”的第一天过去了,但我只想说:“虽然今天我不是很习惯,做得七手八脚,做得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我向茅老师和同学们承诺,我一定会做得让你们都满意的。

【历史的随笔】相关文章:

历史的随笔03-16

历史的随笔(15篇)03-16

历史的随笔(精选15篇)03-16

历史的随笔(集锦15篇)03-16

初三历史教学的随笔02-05

教学随笔初中历史11-22

初三历史教学随笔02-05

初中历史教育随笔05-08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