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24-08-12 10:27:07 林惜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精选17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精选17篇)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

  一、引言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XX地区积极响应号召,以绿色生态为引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来XX地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规划。

  二、主要成效

  1.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XX地区完成了多个村庄的污水治理、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空气质量和水质均达到优良标准。

  2. 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XX地区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如生态种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实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3.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升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户户通自来水,互联网覆盖率大幅提高,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4. 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农民法治素养。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和科技手段,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三、面临的挑战

  1. 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但面对庞大的农村发展需求,资金缺口依然较大。

  2. 人才流失严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村人才短缺,尤其是缺乏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未来规划

  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2. 实施人才振兴战略,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4.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2

  一、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XX地区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以文化振兴为突破口,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本报告将详细介绍XX地区在文化振兴方面的具体做法、成效及未来展望。

  二、主要做法

  1. 挖掘传承乡村文化:组织专业团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整理和保护,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活动,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2. 发展文化产业:依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通过创新产品设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3. 提升乡村文化设施: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如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等,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发挥效用。

  4. 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艺术家等社会人才到乡村创业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成效与影响

  1. 乡村文化氛围浓厚: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设施的完善,XX地区的乡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就业和农民增收。同时,文化产业的'繁荣也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振兴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强了农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共同的文化追求下,农民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

  四、未来展望

  XX地区将继续深化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持久的动力。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3

  一、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报告旨在总结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展与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二、总体进展

  1.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显著提升,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农村危桥改造、河道整治等工程有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村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兴起,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快速发展,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3.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通过农产品加工、旅游等方式增加收入,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民培训转移和全民创业政策实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创业就业。

  三、主要成效

  1.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庄规划科学,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美丽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提升。

  2. 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存在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部分地区仍存在道路破损、供水不足、电力不稳定等问题。

  2. 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空间有限。

  3. 农民素质与技能需提升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需要相应提升。

  五、未来发展方向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特别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和支持农村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提升农民素质与技能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4

  一、案例背景

  xx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号召,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思路和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报告以该地区为例,详细介绍其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二、主要做法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规划先行,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产业支撑,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就业创业。

  3. 环境整治,村容美化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开展美丽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4. 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

  三、成效与经验

  1. 成效显著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 经验总结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前提。

  产业支撑、农民增收是关键。

  环境整治、村容美化是基础。

  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是保障。

  四、启示与展望

  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未来应继续坚持科学规划、产业支撑、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同时,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地区和农民受益。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5

  一、引言

  近年来,XX地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XX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二、主要做法

  1. 科学规划,引领发展:XX地区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业定位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产业兴旺,富民强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高效种植养殖技术,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3. 生态宜居,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4. 乡风文明,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举办农民文化节、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和保护农村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5. 治理有效,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成效显著

  经过几年的努力,XX地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幸福感显著增强。

  四、存在问题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XX地区新农村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部分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

  五、建议与展望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布局;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深化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和创新实践,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展望未来,XX地区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6

  一、背景概述

  XX县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示范区,近年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以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为目标,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报告将详细阐述XX县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主要成就及未来展望。

  二、实践探索

  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XX县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绿色生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 产业融合,富民强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XX县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拓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 文化引领,乡风文明: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挖掘和保护农村文化遗产、举办农民文化节、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精髓;同时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 治理创新,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等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同时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主要成就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XX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四、未来展望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XX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二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四是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持续努力将XX县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标杆。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7

  随着xxx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认真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管,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行之有效的措施,是一种工作制度和机制上的创新,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的重要体现。根据区监察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镇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势在必行,十分必要。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防止走过场、务求实效、加强领导,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纪委书记和各主管副职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xxx镇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自查领导小组”,并制定了“xxx镇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自查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做到了职责任务清楚,目标要求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1、主要实施项目类别

  为使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的放矢,我镇对新农村建设所实施的项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经过梳理,这些项目分为经济与社会两大类,其中经济类所实施的项目有五个,均为《中国达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xxx分公司》所设计的灵山沟域、百花山沟域、达摩沟、龙门涧沟域和达摩金顶自然风光旅游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土地整理、老旧果园改造、生态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小流域治理等主要内容。其中社会类共涉及农村安全饮水、老旧管网和一户一表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厕和户厕改造、街坊路建设、农民现有住房节能保温、太阳能路灯和阳光浴室七大工程项目。

  2、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上述所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按照各自的时限要求,截止目前,有的已经全部完成,有的正在实施,工程进度不尽相同。按要求我镇对所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了逐一的检查,检查发现除区政府蓝皮书折子工程所指定的个别项目没有前期审批手续外,其它重点工程项目均有有资质单位所做的规划和设计书。前期审批手续完备,工程施工全部采用招投标方法,并聘请专业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工程施工所需物资材料由中标单位负责采购,物资材料采购的质量、有无合格证等均由工程专业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把关。工程所需专项资金按照另列账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列支时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并随时接受市、区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工程质量接受监理人员的监督,竣工验收合格后根据项目性质和用途交付镇、村两级使用管理。

  3、积极配合区相关部门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

  在我镇所实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有的工程项目属地是乡镇,但主办单位是区主管部门。对于这一类项目,从工程设计、招标、施工和所需资金的`管理均由区相关部门负责,乡镇属于协办。为使这类项目顺利实施,镇政府积极与区主管部门配合,根据工作需要责成机关相关科室和人员必要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项目的选址、用水用电、周边关系协调,以及为施工人员尽可能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筑反腐败防控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有力保障,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管,确保新农林建设稳步推进,我镇从制度建设入手,积极构筑牢固的反腐败防控体系。一是自20xx年初就着手建立了农村“三资”委托服务组织机构,即: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农村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委托服务中心和农村集体资产及经济合同监管中心,并根据各自职能,全权受理农村委托的重大事项、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二是为确保农村“三资”监管到位,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镇研究制定了《xxx镇农村财务管理制度》、《xxx镇农村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监管办法》、《xxx镇农村集体资产及经济合同监管办法》和“三个中心”各自职责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农村资产资源逐村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帮助各村建立了村级台账。制度中明确了公开招投标的程序、范围、要求等相关事项,重点加大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管力度。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农村财务的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等,对拨付到村的项目资金实行台账式管理,对各项资金的来源、建设内容、资金使用都要履行民主程序。经过村级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坚持项目资金使用与农村“四议两公开”制度相结合。专项资金的使用,首先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级组织第一责任人审批、再经过镇招投标中心审批、相关职能部门审批、主管副职审批、主要领导审批,审批后再由镇经管站进行双审入账。对镇级实施项目,由镇级相关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招投标公司和工程监理公司进行施工和监理,对个别施工标准要求不高、村级组织有能力施工的,由村级组织经过民主程序和自行招标,镇招投标中心进行不定期监管检查,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三是为确保“三个中心”依法依规运行,遏制权钱交易,预防权力腐败,成立了以镇纪委书记为主任,纪检、信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xxx镇三资管理监督工作委员会”,负责对群众反映“三资”管理工作以及重点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进行核查、监督、纠正违规违章等问题。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了较为牢固的防控体系。

  总之,通过自查,我们认为:由于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监管措施到位,我镇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中未发现违章违纪行为。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8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XX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作为宝秀镇石灰塘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于xx年3月14日入住村委会。在驻村期间,采取召开座谈会、走村入户、实地调查的方法,对石灰塘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灰塘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镇20.00公里, 国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1855.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898.40毫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8户,户籍人口1197人,常住人口1160人,其中,全家外出的户数为17户,全家外出的人口数为61人,从业人员为811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为756人,全村以农业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作物以玉米、小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家庭养殖以牛、猪、羊、家禽为主,该村水资源极度匮乏,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制约着石灰塘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村“两委”真正做到了及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重大问题向党员、村民代表征询意见,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优势条件

  (一)村“两委”班子团结。石灰塘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大,现任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较强,班子较团结,民主作风好,能为群众办实事,理清了促进本村发展的思路,熟悉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导向,在具体实践中为实现奋斗目标付出了诸多努力。目前全村党员积极性高,带头示范作用好。

  (二)群众基础好。石灰塘村离县城较近,近1个小时就可达到,群众科学意识强,民风纯朴,都有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现在生存现状的强烈愿望,对改变村庄面貌期盼度非常高,有的村民自觉植树美化门前屋后,大家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建设。石灰塘自然村村长在积极争取村里公房建设,并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己垫付2万多,群众意识较好。

  (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较好。石灰塘村境内虽然连年干旱少雨,但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许多小水窖,这些分布于各个山头的小水窖保证了干旱时节的农作物的栽种和灌溉,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石灰塘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耐旱农作物的开发种植,该村属山区,若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积极打造林果、中药材等种植品牌产业,便能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灰塘村委会各自然村经济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群众生产设施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作为山区村委会,石灰塘各自然村的发展仍然有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产业结构依然单一。 农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为主,辅以林果,没有科学立体种植经验,还没有发挥地域特点,没有规模化产业,形成不了规模产业,这严重影响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基础建设依然薄弱。一是道路交通建设有待加强;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深入走访了解发现,由于缺乏项目资金,除行政村进村道路已硬化外,其余自然村进村道路目前尚未得到硬化,还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状况,公路路况较差,由于资金困难,管护和修复工作滞后,部分路面已变得沟壑纵横,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和农副产品的销售;二是水利设施建设亟待加强;虽然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石灰塘各自然村新建了许多小水窖,能在一程度上缓解旱情,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的现状。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很低。由于石灰塘地处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农民素质还比较低下,思想保守,观念不新,普遍存在得过且过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关心集体等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思想和认识有待提高。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作为新农村建设挂钩单位,作为县委第九批指导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为石灰塘村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作为山区,强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引导群众发挥区位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粮烟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要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引导发展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让群众得实惠。三是利用石灰塘村各自然村适合种植蔬菜和中药材的有利优势,借鉴XX县北部山区“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种植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和中药材种植,同时,大力推进核桃、桔子等林里种植,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粮、林、果、蔬等多元结构转变。

  (二)积极争取项目及资金,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石灰塘各自然村行路难、饮水难和部分自然村公房建设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积极向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协调资金,本单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帮扶的方式,尽力解决群众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夯实山区群众基础设施建设。

  (三)依托自然优势,加快经济增长点培植力度。据石灰塘村支书介绍,石灰塘种各自然村适宜发展核桃、梨、桔子等林果,近几年来,部分自然村核桃种植户收入好的年收入已达2万多元,核桃种植已成为继烤烟之后部分村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目前,群众种植林果的积极性较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充分利用石灰塘各自然村广大群众对核桃等林果栽培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经验,且近年来随着核桃等林果价格连年走高,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引导群众发展林果种植,使之成为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从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四)千方百计,提高村民文化素质。针对大部分村民的相关种养殖知识和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的现象,积极联系农技部门和林业部门,协调争取专家或技术员多到田间地头为村民开展种养殖知识培训,让农民掌握科学种养技术,积极推广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9

  马村乡南街村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现有农户385户,总人口1372人,耕地面积1274亩,村办企业10个,村党总支下设4个分支,现有党员95名。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南街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商贸富民、工建强村”的经济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民收入增长、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村”的总体目标,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320元。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首要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前提。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商贸富民,工建强村”的经济发展思路。

  1、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收为目标,引导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种植、养殖、非公有制三大支柱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革经营模式,提升产业口位。在种植业上,积极推行了小麦良种种植和大力发展蔬菜大棚,共推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000亩和新建成蔬菜大棚20多个。继续巩固扩大养殖业规模的同时,改革传统养殖模式,全村共发展养殖大户32户,猪饲养量达到5000头,羊饲养量达到1500只,肉鸡饲养量达到30000只。

  2、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继续采取“沿街开商店,邻厂找活干,靠路搞运输,市场做生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帮助群众寻找适合自身的致富项目。为了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几年来共为180余户群众办理小额信用贷款40余万元,帮助群众上了一大批致富项目,使全村从事工、畜、运、建、服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农户达276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有力支撑。

  二、发展公益事业,为群众办好实事好事

  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筹措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广大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投资3.4万为全体村民建设新卫生所,改善了村民就医条件,同时,每年为全村60周岁以上的困难老人进行慰问。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近年来建成了花园式南街村中心小学,建成了幼儿文化园。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们村的村庄建设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划无序,技术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和村庄形象,为此,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班子把加强村庄规划建设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从县里聘请专家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 20xx年7至9月份帮南街村建设门面房54间,我们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炼油厂等项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保证村容整洁,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在教育引导村民自觉爱护环境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卫队,专门负责村内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村庄环境明显改观;在村内道路建设方面,几年来,村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10公里的村内主干道路硬化,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努力建造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

  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农村社会新风貌

  加大投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深入开展“两抓一促”活动,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大院,同时不但进行完善,顺利通过农村文化大院验收标准;二是充分利用文化阵地,经常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使群众从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三是深入开展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切实加强了对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实行了24小时巡逻,有效地保障了村集体和个人财产的安全;五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广大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消除了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

  通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全村连续多年无刑事犯罪案件发生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五、抓好村务公开,完善村级管理新机制

  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扩宽村务、组务公开范围,通过设立固定公开栏,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不同形式,及时向村民公开,消除了误解,凝聚了民心,同时,结合第三批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开通了举报电话,设立了意见箱,发放500余份征求意见表,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全程参与村级管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密切干群关系,增加公开透明度。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工作,全村上下呈现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南街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存在有不少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心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努力把南街村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奋斗!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多关注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农村群众的科技知识培训,为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0

  一、背景与概况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惠及数亿农民。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进展

  1.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农村危桥改造、河道整治等工程有序推进,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村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农村企业和合作社兴起,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3.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通过农民培训转移、全民创业等措施,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民提供更多分红和就业机会。

  4. 公共服务持续改善

  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持续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存在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部分地区仍存在道路破损、供水不足、电力不稳定等问题。

  2. 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空间有限。

  3. 农民素质和技能有待提升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需要相应提升以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四、未来展望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特别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和支持农村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1

  一、案例背景

  以xx省xx市飞轮村为例,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主要做法

  1. 科学规划

  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

  2. 产业发展

  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等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就地打工创业步伐,造就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

  3. 基础设施建设

  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4. 公共服务提升

  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三、成效与经验

  1. 成效显著

  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该村被评为省级示范村并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2. 经验总结

  坚持科学规划、产业支撑、基础先行和公共服务提升的原则。

  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形成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本报告旨在总结xx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析成效与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建设概况

  1. 基础设施建设:该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宽带入村等工程相继完成,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逐步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2. 产业发展: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依托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 社会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三、成效与经验

  1. 成效显著:经过几年努力,该地区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2. 经验总结: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新农村建设;二是注重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加强社会治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五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展望与建议

  展望未来,该地区将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农村创新发展能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3

  一、引言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报告以xx县为例,详细介绍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二、建设举措

  1. 产业融合发展:该县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方式,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培育农村新业态新模式,如农村电商、共享农庄等,为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2. 生态宜居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注重乡村风貌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3. 乡村治理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成效与亮点

  1.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该县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2.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该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乡村风貌更加美丽动人。

  3. 社会治理水平提升:通过加强乡村治理创新工作,该县乡村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增强;村民自治机制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该县新农村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有利机遇。未来,该县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力度;注重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和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该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4

  一、主要成就

  1. 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

  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覆盖率显著提升,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尤为明显,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危桥改造、河道整治等工程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村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例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显著,设施农业园区和休闲农业项目加快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出口总额保持前列,农业品牌打造持续发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3. 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培训转移和全民创业层次大幅提升,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土地流转和“三大合作”平台,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

  部分农民通过农产品加工、旅游等方式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面临的挑战

  1.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部分地区依然存在道路破损、供水不足、电力不稳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改善。

  2. 产业发展不均衡:

  一些地区仍然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空间有限。需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3. 农民素质和技能需提升: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也需要相应提升,以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三、未来发展方向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要加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鼓励和支持农村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5

  一、主要做法

  1. 领导重视,落实到位: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3. 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通过培育典型示范村和先进典型人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具体成效

  1.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实施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村庄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 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如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敬老院等。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农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和打造品牌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未来展望

  1. 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同时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3.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等,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6

  一、引言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XX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本报告旨在总结XX镇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二、主要成效

  1. 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

  道路建设:全镇主要道路实现硬化,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村民出行更加便捷。

  供水供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覆盖,电力设施升级,保障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或改建了多所幼儿园、卫生院、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2. 产业发展多元化

  农业产业: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猕猴桃、烤烟、黄金蜜桃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多个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

  休闲农业: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发展了多个休闲农业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产品加工: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

  3. 农村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保工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4.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农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村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政策红利。

  三、面临的挑战

  1.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部分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2. 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仍然过度依赖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有限,需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3. 人才短缺

  农村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四、未来工作方向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特别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和支持农村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村建设。

  4. 持续改善农村环境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17

  一、基本情况

  飞轮村位于浙江中部,由新岭脚村和牛歪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约2000人,劳动力约1200人,主导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近年来,飞轮村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1. 以生产发展为中心

  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等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鼓励村民就地打工创业,造就了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

  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3. 推进村容村貌整治

  开展“四清四改”行动,清理垃圾、整治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加强生态环保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4. 培养新型农民

  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村民的农业技能和致富能力。

  鼓励村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培养文明新风。

  三、成效与经验

  1. 经济发展迅速

  葡萄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村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村内小作坊式生产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文化氛围浓厚,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 社会和谐稳定

  村民之间关系融洽,社会治安良好,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四、未来展望

  飞轮村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未来,飞轮村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村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努力打造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15篇03-16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精选15篇)03-17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汇编15篇03-16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集锦15篇)03-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2-24

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自查报告12-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7篇02-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篇03-0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7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