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认识》评课稿3篇
《除法认识》评课稿1
今天有幸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除法竖式的认识”这节课,陈老师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徐的语速,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以及超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佩服。所以说,这节课的亮点太多了,下面我着重从陈老师如何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1、真正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陈老师自始自终都只是在引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在新授部分陈老师让孩子大胆的尝试自己创造除法竖式,又出示学生自己创编的各种形式的竖式,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再进行比较分析,哪个竖式更合适。从一系列活动中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注重训练学生回答语言的完整性。
《课标》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这节课陈老师用多种方式让想说又不会说,怕说、不敢说,以及根本不会开口的学生都乐于去说。
总结有以下几点:
1、陈老师数学语言的准确规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陈老师教学语言干净利落,简捷概括,思路清晰,有的放矢,以此给学生示范引导。比如:教学中问道,怎么写竖式,应该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通过这样一个思路,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2、通过多种形式,并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和使用数学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口头表述中,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陈老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全班评价、学生小结”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3、注重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孩子回答不完整时,老师就会说“谁能完整的表述出来?”“请你在完整的表述一遍”。
总之,这节课无论从设计上,还是流程上都突破了难点,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但是我也有以下几个地方想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探讨:
1、教师对对于商为什么要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方的算理,是否需要更透彻的讲解。有好几个孩子在计算时都把商写在十位了。
2、除法竖式中的那个厂字符号,一撇是否应该在短一点,与除数,被除数写在同一直线上。以上就是我个人对陈老师的这节课的一点薄见,若说的不妥的地方,还请陈老师多多海涵。
《除法认识》评课稿2
郭老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合理,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教学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郭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分苹果这一情境复习了已学知识,通过帮小猴分苹果展开问题,并把分苹果这个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自觉的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中,郭老师为学生根据书中已经给的信息提问问题,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用小棒代替分苹果分一分,分到的分苹果要同样多、平均分问题的设计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虽然是学生操作,但每一次操作之前,郭老师都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操作的内容及操作后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学生操作不是无序的,而是紧张有序地在进行,这就使操作具有了实效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动手中又积极地思维,达到动与静的结合,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法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明确了"平均分"的含义。
三、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郭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郭老师生动的儿童化语言和运用丰富多样的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的.心理需求,维持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除法的理解。
郭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郭老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无一不是学生在主动探索与操作,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于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主动学习、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在郭教师创造的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一定的开发,郭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除法认识》评课稿3
张秋明老师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等几个层面进行设计的。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本节课,张老师创设了学生爱好动画,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张老师创设了活动情景,以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为引,平均分给2个小猴的照片,代替传统的分苹果,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体现了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张老师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借助多媒体运用了动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一道道题目就像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了除数要比余数大的道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除法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除法认识》评课稿03-18
《除法认识》评课稿[热门]07-10
《除法认识》评课稿4篇07-14
《口算除法》评课稿11-17
《口算除法》评课稿06-30
笔算除法评课稿08-24
《分数除法》评课稿03-08
比的认识评课稿08-24
《比的认识》评课稿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