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评课稿(通用15篇)
《统计》评课稿1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xx二附的柳xx。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陆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三年级的《统计——平均数》这一课。陆老师这节课,层次清晰,学习素材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教者对新课程下新课堂的追求。课堂中,教者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有方法的引导,思想的启迪,文化的浸润。
因为时间关系,我想从两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解读——
一、作为统计学意义的平均数教学
平均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多年以前,“平均数”的教学思路,是以建立“平均数=总数÷总份数”这样的算法模型为教学主线,作为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渐了解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当下,新教材中却是把平均数作为统计教学的一部分,与中位数,众数,一起都作为分析一组数据的一个统计量。
在今天的课上,我们看到陆娟老师正是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价值。
记得上海教育学院的曹培英老师曾呼吁:让平均数恢复统计的本来面目。他指出,现在的平均数教学有一个问题:学平均数时没有统计图,读图分析数据时,想不到平均数。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呢?
陆娟老师这一点意识非常强,她在引入平均数时,让学生去读图:从这两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说到,最多的套几个,最少的套几个,谁和谁一样多,这都是在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提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从统计学的意义来引出平均数。
“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又将一个生活问题转化为根据“平均数”来评判的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需要,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这一问题的抛出既是学生感兴趣的,又在学生中产生了争议,是一种认知冲突情境:人数相等时可以比总数,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这就迫使学生主动寻求新的平衡,激发探究的欲望,促进认知的发展。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在调整认识问题角度,形成思维火花的碰撞以及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套圈比赛的情境意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当比总数不公平时需要比平均数,简单的游戏蕴涵深刻的道理,平均数的产生水到渠成。
二、抓住平均数的特征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理解平均数有三个角度:算法理解、概念理解、统计理解。对于统计教学,概念理解和统计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教材调整的意图所在。陆娟老师在今天的课上也非常注重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具体体现在:
(1)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得到的,平均分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础,同时,又会给学生学习平均数带来负干扰,因为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并不一样。课上,陆老师演示那条代表平均数的红线,追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套中7个,正是此意:平均数并不是将所有的数据都变得相等了。“对平均数6,你是怎样理解的?”孩子们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用自己质朴而稚嫩的语言道出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感悟着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上下波动的平衡点。
(2)通过算几组数的平均数,比较观察后,体验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但它反映的.只是一般情况,并不能反映出某种特殊情况。如,课上身高140厘米以下儿童半价的问题,河水平均水深的问题,在生活问题中让学生体验平均数的价值,也是再次渗透其虚拟性特征。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听课过程中,当陆老师出示那几组数求平均数时,我就在想,如果在原来的一组数中,增加一个数,或减少一个数,或改变一个数,让学生再去算平均数,该多好呢。学生在计算后会发现,其中的一个数变了,平均数都会变,这是平均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的敏感性。到了六年级教学中位数,众数时我们就会知道,正是因为平均数的敏感,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所以把中位数、众数作为平均数的补充,都作为刻画一组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当然,平均数仍然是最重要的统计量。
第二个,在引出平均数之前的游戏操作,其实是求平均数的算法,是不是放在意义之后,更合适呢?
另外,在体验平均数的意义上,我曾经看到一个例子:利用节约用水信息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首先提出我国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出示我国的淡水资源情况,28000亿立方米,很多,居世界第四位。最后出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在水资源这个问题上,光看总量不能说明问题,还要看人均水资源,从而体会了平均数的意义。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统计》评课稿2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设计教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等因素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胡老师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种生本理念。
1、课始,胡老师从旧知入手,出示一幅张明7---15岁身高情况统计表,问“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让学生在读图中唤起对折线统计图的记忆,随后出示同年龄男生的平均身高的折线统计图,追问:“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眼看出几岁时张明和同龄男身身高相差最多?”由此产生了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需求,并顺利过渡到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认识的教学。
2、改变原有先认后画的顺序,而是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在交流反馈中初步构建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接着,胡老师又安排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紧抓它的主要特征:点和线,学会正确读图。
二、注重知识的对比认识,环环相扣,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对比教学就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比类推、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中,胡老师进行了2次的对比。
1、单、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比,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二次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选择用哪种统计图更合理,这是学生对两种统计图区别认识的一个练习巩固,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
通过对比,不仅可以将新旧知识、事物关系沟通组织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秩序,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汲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对比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的学习时,有效摆脱陌生感,迅速找到轻松入门的途径,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统计》评课稿3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陈老师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统计一年级、二年级的体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整节课,陈老师语言和蔼可亲,有亲和力,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导入:虽然学生在一年级时初步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了,复习导入做的不够,为后面的探究新知留下了隐患。
2、数据记录: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轮流起来报自己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其他学生记录,其实二年级的学生统计能力还达不到如此熟练,这就造成了数据记录混乱,一年级时的体重就没记清楚,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的就更混乱,后面的复式统计表就没法完成。老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失误,是造成本节课不够成功的关键。时间拖沓,后面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
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学生说体重时,老师要求放慢速度,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记录,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统计两遍,还不准确的局面。
3、统计表:陈老师在统计表的表头问题处理上做的特别好,能够让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透彻。
4、板书:整节课,黑板上除了板书课题外,没有任何板书。 每一节课,黑板上都应该呈现出这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即使在课件中已经出示过了也不能代替板书。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统计》评课稿4
这周周二在我们学校听了一位资深老师的一节随堂课,说是随堂课但按一般惯例都是稍微提前通知了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复习课》,课上要讲的内容很少,就只有新教材第45页第3题、第4题和“你知道吗?”,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一般绘制方法,这部分内容如果是“放心”的老师,10分钟就可以搞定结束。
但是这位老师的课在听前15分钟内容时,当时我没翻教材,以为今天将的是什么新授内容呢,学生都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思索。因此这节课也给我提出了另一条思路,练习课也可以一样精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精心加工教学材料,灵活处理教材
第一个问题:从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第二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三个问题:这里为什么没有合计?
第四个问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流,老师告诉大家黑龙江是第三大河流,你能猜猜它的长度吗?
学生估计后在给予数据计算。
第五个问题:(打开书第45页第3题)这里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吗?
……
上面的教学环节中,第一、二个问题是对于“统计”知识老师常用的问题,而第三个问题则是老师特意提出的,这里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合计”是很多统计知识的常常解决的问题,可“合计”在这里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如果平时不加指导,就像我们五年级的学生还会提出“两天的气温一共多少摄氏度?”“两人一共多高?”等无意义的问题。第四个问题则充分体现了老师对新课标解读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可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处处留心创设条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经过上面对教材的有效处理,才算进入正式的第3题的练习指导,但我相信学生进行上面的问题思考比老师直接要求完成第3题练习再交流得到的数学本质思考要多得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作为资深的老师,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能给予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我从几个细节中看到可以看出丁主任的用心。
细节一:学生好像特别喜欢做作业,尤其是动手操作的画图题等,拿到作业也不看题目就开始写,老师在课中多次提醒、强调让学生先看图,看懂了再画。
细节二:在组织交流学生所画的条形统计图时,老师用“你能给大家提个醒,我们画图时要注意什么?”这样的问句,既提醒了学生,又没有直接告之那么枯燥无趣,而且的这样的另类强调更易于同学们接受。
细节三:课上当有个别学生抢着说或抢着做时,老师偶尔采用“表扬×××”来提醒大家注意,这招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是很有效果的,这样课中就没有充满批评和指责,个别学生也能在部分习惯好的学生的带动下,主动的学习。
三、几点思考
下面是我的两点思考,可能是吹毛求疵一点。
1、虽然乡镇小学家庭电脑普及率没有那么高,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能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也许在查阅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了解到其他的相关奥运知识。
2、课上老师没有用多媒体,可能是很多班级电脑有问题,如果课上配上多媒体讲“你知道吗?”展示各中变式的条形统计图时就更直观了。交流作业时也可以用展台,部分学生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获得画条形统计图注意点和技巧。
《统计》评课稿5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我们教师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杨尚荣老师上的《折线统计图》,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杨尚荣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关注学习起点是对数学教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现实学起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才能让孩子更有目的,更轻松的学习。杨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先出示学生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心,为下面学习折线统计图打下基础,再由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用手比划数量的变化,从而引出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让学生用手比划踢毽子的数量变化,这个环节,非常巧妙地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转化过程直观、自然;另一方面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时又将其与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所以柳老师就让学生尝试画折线统计图,很多学生都会画,在学生画的统计图上再进一步学习如何画统计图,这样印象更加深刻,而且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柳老师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统计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从出示学生跳绳数量到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数,再到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都富有现实的意义,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关注统计的数学价值。
新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发展。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柳老师将理解数据的合理性,根据统计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是作为重点。比如在了解和分析了2个同学的一周踢毽子情况,让学生根据跳绳数量的多少选择让哪个同学去参加比赛。事实证明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实际,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做
四、修改建议
1、在导入部分对统计表的分析中,教师就问学生气温升得最快的是几时到几时,导向性太强,虽然学生在对统计表的观察中不易想到这点,但可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中与统计表做比较得出结论。教师不宜操之过急,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2、在导入中可以同时出现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发现各自特点,比较异同,教师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体现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巩固中,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完成本题需要画一些什么,标注一些什么,然后发给学生一张操作纸,提供网格,纵轴横轴做好必要的标注。或者可以在标注上空出一两个让学生填空。
《统计》评课稿6
黄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师基本功扎实,调控课堂能力非常强,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本节课里,创设了三个非常新颖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非常有新意。一是“动物联欢会”,通过“怎样知道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让学生体验统计数据的必要性,并通过讨论得出小组分工合作,用“正”字记录的方法来统计数据,并制作成统计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第二个情境是“小明的奶奶向校长投诉小明写作业用了90分钟”,通过“校长应该怎么做?”而引出调查记录的数据;通过“奶奶眼睛看花了,怎么办?”引出需要整理数据而制作统计表;通过“看到统计表,校长会对奶奶怎样讲?”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去获取有用的信息。第三个情境是“四(3)班体育节所得奖券”统计表,通过“如果明年参加体育节,你能给什么建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的数据。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通过情境问题引路,调动学生的思维,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据整理与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数据整理统计的方法、以及分析统计表获取信息。
但也提出两点思考仅供参考。
一是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妥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但三年级以前学生已经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并且不仅仅学习了数据的整理与统计,而且已经学习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本学期是在数据整理与统计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制作1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二是学生的思维到底该开放到什么程度?“看到统计表,校长会对奶奶怎样讲?”这个设问的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获取信息。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走到了“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写作业玩”、“小明写作业不专心”、“小明是因为帮老师做事情去了”、“小明是因为接电话去了”、“小明可能是做家务去了”……。学生的思维已经远离教学目标,这时教师该怎样引导?还有部分评委认为,课堂的容量和密度还可提高;中后段教学过程离题,本节课应属教法、学法课;在引导学生回答时,教师没能及时引导到数学问题中来。
《统计》评课稿7
一、创设合理情境,让学习有趣。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于现实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动物运动会说起,因为服务的需要,小熊厨师长和小鹿引领员,需要对同一群运动员作不同类别的统计;然后还是紧紧围绕这个比赛场,产生了分类统计天气、遮阳帽、奖牌等以完成数学思考为目的的生活情境。整个情境串自然合理,没有让人感觉为情境而情境,为生活化而生活化。同时,这个情境串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加上宋老师的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好像他们真的身处数学童话王国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气氛良好,情感激趣的效果不错。往深里说,这组情境串又都传递着一个共同的隐性信息,即分类进行统计确实是因为不同的需要而产生的,要善于选择符合需要的分类标准。
二、根植已有经验,让学习有根。
已有经验,在这堂课中可以理解为两类:
一是已有的生活经验。像课始,小熊厨师长要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就要知道什么?就是基于他们对动物相关生活习性的了解;再如后来统计好天气后问“根据这些信息,你估计比赛是在什么季节举行的?你是根据什么信息推测的?”“你对比赛安排和服务工作,有什么建议吗?”自主展开数学思考,产生统计的需要或对统计出来的信息进行合乎情理的分析,这些都是有赖于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根植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于是,学生不会茫然不答,而是积极互动。
二是已有的知识或学习经验。
本节课是为了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收集、加工信息,进一步组织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计数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目的,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能力,体会统计活动是为了解决问题。有序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数据做适当的分析,事物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表格中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都是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老师切入得很好,新知与旧知衔接自然,通常是用一句话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而这些,都是能顺利开展今天分类统计的前提。
三、丰富探究层次,让学习有味。
探究,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活动。但探究活动必须是有层次有张力的。宋老师的这节课上,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感受不同标准分类处理数据,是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不是为了不同分类而不同分类,此为初步感受;为了看得更清楚,请来表格朋友来帮忙让学生参与了两张统计表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观察统计表,让他们了解表格的内容和填法,并明白每一项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体会表格是根据问题设计的。此为深化感受。练一练的第一题,统计天气情况,老师是出示好表格让学生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统计、填表,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根据标准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这是模仿式体验,帽子练习从分类标准的制定,表格名称的填写,再到根据各自的分类标准去收集整理,并对自己的统计情况加以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再到后面的奖牌等,形式由独立到合作,探究层次渐丰渐满,指向性也变深变宽。但是,又不是肆意拔高,而是契合他们本节课的思维发展坡度。当学生经历这样的活动时,他们就不可能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模仿者,而是统计活动的创造者、发现者和使用者。这样的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考、浸透着理性的数学思维,同时提供给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认识世界的`机会,及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是有味的,既有浓浓的数学味道,又渗透着暖暖的情感温度。
对这节课的思考:
从宋老师的一句话说起:在帽子练习中,请你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标准分类统计。虽然本节课的目标:只要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但是,就像是前面说的安排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规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而这也正是今天的分类统计高于一年级的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指统计的本质价值,统计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是为了让统计结果符合现实的需要。所以,只是喜欢哪种,就选择哪种标准似乎不妥。是不是可以换个问法:你想了解帽子的什么信息,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标准进行统计,然后看看能否回答你的问题。
《统计》评课稿8
《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这一课时是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掌握其特点,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听了易老师的这堂课,我觉得易老师以下几点做得很好。
1、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关注学习起点是对数学教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才能让孩子更有目的,更轻松的学习。在复习导入环节,先出示某市1998年-20xx年中小学参观科技馆的人数,由此引出条形统计图,复习了旧知;另一方面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时又将其与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因此,易老师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统计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以下几点我有着自己的看法:
1、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在新知教学部分,当师生共同画好折线统计图以后,可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再做适当的引导。
2、在教学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的课件制作得很漂亮,学生也都能基本掌握画图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时,因为有个别学生的原点画得很大,很不美观,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以提醒。统计图不仅要画得正确,还要做到整洁、美观。
《统计》评课稿9
这次景东杯课堂教学比赛,我听了李丹老师上的《统计》这一课,作为一名教龄还不满一年的年青教师,我觉得李老师这节课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节课从新课的引入,新授,练习和课堂小结各环节的安排比较合理,有序,层次清晰,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拓展,既照顾全体,又为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体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如果长此坚持下去,定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本节课中,李老师能提供学生比较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课中老师让学生说说如何统计班中每种水果喜欢的人数,在出示了统计图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安排了让学生看统计图同桌互相提问题等等,这样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质疑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民主,在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能在课中大胆质疑,如有学生发现教师所给的统计图的纵轴只有17个格子,就向老师提出:如果超过17人该怎么办 这些宝贵资源的呈现无疑是我们数学课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
在这里我也想给李老师提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要正确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在统计班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的人数时,教师明知道有个别学生已重复站立而不加以指正,(班中也有同学向老师反映某某同学已经站立过了,但教师没有予以回应。)我想这是因为在教案中教师有这样一个预设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班级里每个小朋友都统计到了呢 李老师想让这个问题能在后面顺理成章地出现,孰不知这样做反而使教师要对班级人数重新进行统计,这样做势必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以致后来教师就干脆造假,把总人数凑齐就算完成了人数统计,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使统计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和它的实际意义。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规范,表达要确切,如教案中"这是统计图吗 "这句话表达就不够确切,应可以这样问:这是一张完整的统计图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注意倾听,更需要有适时的评价。在本课中,当学生完成了第一张统计图后教师要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看出喜欢什么水果的人数最多和最少 当有学生回答:喜欢草莓的有16人,喜欢菠萝的有1人,所以喜欢草莓的人数最多,喜欢菠萝的人数最少。这样的回答显然与教师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应比较冷淡,也没有对该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进一步启发,但我们知道该学生从数字上看出数量的多少显然是没有错的,老师对该生的回答先要予以肯定,然后启发学生从另外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从观察直条的高低来知道数量的多少。
从试教课到正式上参赛课,我觉得李老师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只要她继续不断地努力钻研教材和改进教法,相信她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数学教师。
《统计》评课稿10
以前,我总认为统计课很难上,在知识上很难找到需要探究的地方,再加上绘制统计图花费时间长,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图的作用。听了邓老师的这节统计课,让我眼前一亮,哦,原来可以这样上!
1、从统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的只数引入新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统计数据多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统计,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需要。可以看出合作的效率是很高的。
3、在重难点地方处理巧妙。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整理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当发现统计的数据太大时,一格再表示一个单位就太不方便了,从而引出矛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的.教学思想。确实有同学就想出来了。教师创设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悬念,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一格表示2个单位或者更大的数的需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另外教师也预设了多个解决办法,沸羊羊的、懒洋洋的加以展示,同学们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喜洋洋一样,很有成就感。
4、教学目标的呈现时机恰到好处,达到了既不提前泄露知识,又让学生及时了解目标的目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总结前面学习内容,又过度倒下面的学习任务。
5、练习时要求明确。教师强调在绘制条形时要一一对应,做到快、静、齐。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但由于是小组合作,有的同学插不上手,操作困难,所以凸起来要慢一些。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找准刻度后记号记号在涂色,准确率要高。
6、后面的统计图欣赏很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后面学习奠定了基础,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商讨的地方:统计的数据一定要让学生核对清楚,可能会有学生多数,或少数会严重影响后面的练习。最好能用数一个标记一个的方法。再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时,个人觉得先找信息,再提问题比较合适。可以体现学生的认知顺序。
《统计》评课稿11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节的《统计》课,主要是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听了彭海军老师的课,我有以下几个体会。
首先,整个教学过程中,彭老师采用教科书所给的材料,创设了一个小象过生日的情境,并让整个情境贯穿于课的始终,“生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又是利用动物动画的形式,一年级的孩子就容易被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快地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由此可见,兴趣还真是学生乐学的法宝!
其次,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但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进行“喜欢吃什么水果”的统计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让学生汇报调查与统计结果。
第三,整堂课,彭老师都以低年级孩子能接受并喜欢的面貌出现在他们面前:亲切,平易近人;并时常以微笑鼓励孩子,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让活动富有童真童趣,让学生是在快乐的学习,在学生的全体参与中学到了所要掌握的知识。
《统计》评课稿12
最近观看了李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整节课看下来,觉得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条形统计图,接着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出点表示数量,点和点的连线表示数量的变化等知识点。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出统计图上数量的'变化趋势。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李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我自己也上过这节课,但是没有象李老师那样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熟悉的素材,只是按照书上的习题进行了讲解,这点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建议:目标中说到的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过程中似乎体现的不够明确,大多还是学生根据统计图说出结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统计》评课稿13
《复式统计表》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沈老师为了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在课中设计了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某些同学的失败,为什么会慢呢?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式还是竖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填写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的'每格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并让学生自己详细的说说合计和总计是如何得来的,加深学生对于统计表数据的认识。之后利用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复式统计表。
从学生的反馈看,教学效果还不错。但从学会学习和生本课堂的角度上来考虑,显然本课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较少,参与的面不够。
《统计》评课稿14
《统计》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课标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大纲提到,使学生具备一些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知识,具备一定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断,并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小学阶段统计的主要目标。这节《统计》课作为一年级的第一册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关于统计的内容。今天听了徐惠娟老师的这节《统计》课,我感慨良多,下面谈谈我的见解:
一、本节课有几个亮点:
1、情境创设紧贴学生生活。教师从大象伯伯过生日开始,到生活中你最爱吃的水果,然后到你喜欢的动漫形象有哪些,无不从小孩感知的身边形象开始,活泼生动。课堂有个性。教师从本身的特长开始,充分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使生生与师生互动起来。
2、教学流程合理,衔接自然,从情景的创设到引入新课,到新授,最后到练习,步步进行,井然有序。
二、本人的一些浅见:
1、统计方法的感悟不够充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统计方法摆出象形图统计,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而本节课中这个方法老师说的比较多,学生缺乏充分观察、思考、感悟,缺乏思维的碰撞,新知的传授也缺乏层次,所以,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行我素,以前怎么摆,学完方法后还怎么摆。究竟这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呢?目标不鲜明,教到新知时,教师只是肤浅拉过,连最重要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没有训练。
2、老师要求不明确,学生操作起来心存迷茫。
3、有了需求,才会产生统计欲望,而本节课学生没有统计的欲望,所以所以不知从何入手。
《统计》评课稿15
王老师的这节《统计复习》课,生动自然。王老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很强。首先,她让学生自己翻开考试说明,看中考的各级要求与目标。直截了当。从考试说明的要求与知识框架来引出统计复习的知识点,依次复习了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概念等,以及五个统计量的运用。
总体上,课堂很活跃,思路很清晰,也契合生活实际,值得我学习!既有教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又有教育激励的意义。起初让学生小组发言,以开火车的形式,说出自己的体育长跑得分,衔接自然。这让大部分同学参与其中,激发学习兴趣。在简单的知识点整理中,通过习题,学生大胆发言,清晰统计中抽样调查的四个相关概念,也很自然地引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从5-6个小练习中依次展示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还有方差、标准差等离散量。其中还涉及了原作业本上的一道习题。遗憾的是,如果能够做些改编与变式,应该更有意义。而不是重新再解一遍原题。个人想法:换成纠错改错题,考察方差反应的整齐度、稳定度、波动情况。
【《统计》评课稿】相关文章:
统计评课稿03-26
《统计》评课稿12-05
统计的评课稿08-13
数学《统计》评课稿04-09
《统计》评课稿集合03-24
【热门】《统计》评课稿03-21
《统计》评课稿【热】03-21
【精】《统计》评课稿03-21
统计与概率评课稿08-01
统计的评课稿18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