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2 20:08:40 音乐 我要投稿

音乐教学设计【推荐】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教学设计【推荐】

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道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延长歌曲《赛船》,体会人们在赛船室齐心协力正第一的谨慎和兴奋、愉快的心情。

  二、通过律动《赛船》培养学生的穿边节奏和律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干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唱《赛船》;

  二、学生自由创边简单律动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干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电子琴,幻灯片。

  教学过程复备

  一、到入。

  1、跳一跳,动一动:学生和老师一起律动《划穿比赛》;2、出室图片,解说端午接由来;

  3、老师:你喜欢看龙舟比赛吗?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来乐以为很喜欢龙舟比赛的.小客人,让我们欢迎它(老师扮演小龙)4、小龙:你们好,我室小青龙,我知道你们很喜欢看龙舟比赛,而我明天就要参加龙舟比赛乐,课我还没有找到小传授和小固守,你们想和我一起参加吗?让我们来比赛以下,看谁能最快学会唱这首歌,说唱的好我就带它去参加比赛(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歌曲

  1、停录音;2、指明朗读歌词;3、师反常,学生拍手感受节奏;4、老师弹琴,学生跟琴小声唱;5、分四大组按要求创编律动;6、指明做律动,师范后学生一起做。

  (二)律动

  1、放歌曲,老师打鼓,学生按节奏喊号子划船;

  2、老师:看同学们授都痒痒乐,让我们一起做小鼓手桥一桥(学生用笔巧计桌面,师划船喊号子);

  3、体温:那里表现乐比赛是奋力追赶的情景?你是怎么指挥船员划船的速度的?

  4、指明岩石大沽,是伴奏;

  5、每组选译名鼓手,停音乐边桥边唱,阻援按节奏划船喊号子。

  板书设计《赛船》

  作业设计基础

  拓展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中、外“钟声”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维也纳的音乐钟。

  1、导入:出示钟,说说钟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首与钟有关的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

  A、用你们的表情来告诉老师音乐的情绪?

  B、聆听。

  C、回答。

  2、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

  师:这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管弦乐组曲的一部分。

  (课件展示)这就是美丽的维也纳,那里每年都要举行许多的'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地喜欢音乐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欣赏音乐。像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斯特老斯许多伟大的音乐家也曾在这里生活和创作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如果谁能在这开演唱会或演奏会那将是件很了不起与自豪的事。如果想观看演出必须提前数个月才能买到坐票,旅游者想看演出那就要提前几天买站票,能买到站票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所以我国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和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演唱会是令中国人骄傲的事。

  A、观看维也纳的风光图片。

  B、观看音乐家的图片。

  C、观看金色大厅的图片

  D、观看我国音乐家的演唱会图片。

  3、故事到入,聆听主题。

  师:次音乐描写的是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就说大话,说他一个人曾单枪匹马战胜拿破仑,把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等等,但当他从这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他到维也纳皇宫做客时,他却却被皇宫里叮叮当当的声响吸引住了。

  A、聆听主题

  B、学生模唱。

  C、课件展示---主题音乐

  D、学生跟唱主旋律。(一边用手画旋律线,一边用dang轻声跳跃地哼唱主题音乐两边)

  3、复听音乐

  师:你能感受到皇宫里的情景吗?仔细地听音乐,当你听到我们熟悉的音乐时,请你拍拍手,其他音乐可以摇头、拍肩、晃晃脑袋等。并用你的小脑袋记一记这个熟悉的音乐出现了几次,然后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帮老师来帖一帖这几张纸。

  A、听、记。

  B、帖纸、(A+B+A+C+A+D+A)

  师:这首音乐中藏着一个奇怪的规律,你们能找到吗。相同的音乐主题多次间隔着重复出现的,我们称之为回旋曲。

  (二)学习《灵隐钟声》

  1、导入;刚才同学们听了维也纳的钟声,现在我们来听听杭州灵隐寺的钟声。

  A、学生初听《灵隐钟声》

  B、谈感受。(害怕、恐怖~~~~)

  C、介绍灵隐寺。

  师:同学们听的不错,这正是作者要衬托出寺庙是神秘而宁静的地方的意图。寺庙同学们都去过吧?(学生谈感受、人多、菩萨、烧香~~~)寺庙里很热闹,那你刚才听到的为什么那么宁静呢?生:早上、晚上。师:一般什么时候寺庙里的钟声会响起来呢?生:早上。师:对,这正是早上寺庙敲响的晨钟在青山中回荡。

  D、看相关图片,介绍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旁,是杭州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国佛教蝉宗十大古刹(庙)之一,距今已有1670多年了。)

  2、复听。听听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A、讨论,不是,是电子琴。

  B、演奏。师:电子琴的音色非常丰富,它可以模仿许多许多的声音,下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来弹奏这几句音乐,会哼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哼唱。

  C、在寺庙里出了能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乐器)生:~~木鱼。

  D、出示木鱼,并师范演奏。(老师只有一个木鱼,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能发出像木鱼一样声音的乐器呢)讨论。

  教师可提示用自己身上的器官来模仿。弹舌。

  4、老师弹琴学生随音乐弹舌,模仿木鱼为音乐伴奏。

  三、总结,欣赏全曲。

  今天我们欣赏两国的钟声,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你能说说吗?我们中国寺庙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许多人都前往寺庙聆听,因为它会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而生活中的钟也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方便,如上课,下课,起床,吃饭等,都离不开他,所以同学们在学校也要抓紧课堂上的钟,好好学习。下面我们在《灵隐钟声》中结束我们的课。

音乐教学设计3

  唱歌课(单一型)模板

  1、组织教学

  2、教师介绍歌曲:词曲作者、创作背景、风格特征

  3、聆听歌曲: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

  4、学唱歌曲曲谱 :用la或a或u跟琴哼唱曲谱 ,跟琴学唱曲谱 ,难点解决

  5、学唱歌词: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跟琴唱歌词

  6、歌曲情感处理:善于用歌词和情境陶冶法启发学生

  7、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唱歌课(综合型)模板

  1、组织教学

  2、基本技能训练(发声、视唱、节奏练习等)

  3、新课教学:

  导入:讲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儿歌导入、谈话导入等

  学习曲调:用la或a或u跟琴哼唱曲谱 ,跟琴学唱曲谱 ,难点解决

  学习歌词: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跟琴唱歌词

  巩固:齐唱、分组演唱、分男女生演唱、一个领唱,其他齐唱

  延伸(创造与表现,如:歌舞表演、器乐表演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综合

  4、小结

  5、作业布置

  欣赏教学模板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整体性欣赏(初听)

  (出示曲式结构挂图)

  放录音,全听一遍,感知音乐整体形象。

  聆听过程,教师要以动态、神态及相当准确的言语点拨,扼要提示分段和音色的表现。

  4、分析性欣赏(分听)

  (编辑分听音频)

  分段反复细听通过对各段音乐感知、分析,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和手段表现情感的作用,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音乐情感的体验。

  A、分析性欣赏,可采用如下的提问,启发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

  ⑴在这段音乐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和表现要素?

  ⑵缓慢抒情的曲调可表现怀念、回忆或歌颂、赞美的情感,这段缓慢的曲调表现了什么情感呢? ⑶谁能听出这首乐曲的节拍.音色.情感?它和以前听过的乐曲有相似的地方吗?

  ⑷这首乐曲与某些乐曲相比,你能感到有哪几种乐器演奏呢?

  B、听,要完成如下教学任务:

  ⑴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⑵能按曲式结构逐段聆听,并能感受其情感;

  ⑶抓住各部分的情绪表现,确切地分析表现要素和手段的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到理性的阶段。

  回答顺序:这一段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什么情感→哪些要素和手段起了什么作用? 总之,分听时要注意理性的升华,既从初听的感官欣赏进入情感的欣赏。

  5、综合性欣赏(复听):

  复听是建立在对乐曲全面感知、深刻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因此,为学生接受音乐情感提供了可能性。

  [1] 出示各部分(特别是标题音乐)的意境挂图、直观教具。以幻灯、多媒体为手段,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

  [2] 要求学生能按照曲式顺序,记录乐曲情感与自己相关的生活体验。表述的方式:

  听了( )段乐曲,它表现了( )情感,好象( )(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学生要能记录自己脑屏上产生的图像,即“心中景”。

  [4] 联想可根据乐曲标题、歌词为线索和音乐自身表现的手段(模拟式的、描绘式的、情感式的)产生定向的联想和想象。

  [5] 让学生讨论、交换“心中景”的细节:景物、人物、情节场面。

  [6] 复听要完成对所欣赏音乐的理解、产生联想和想象,达到审美欣赏的.目的。

  [7] 在感知乐曲的基础上,有条理的归纳知识、技能要点,提高学生“双基”水平。

  如:高中欣赏教学——《摇篮曲》

  请大家总结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8] 让学生回答自己的联想和情感体验的收获。

  6、小结或作业布置

  以上课型中的各步骤和环节的顺序、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你们可以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和学情灵活安排。

音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切分节奏xxx,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2、学习歌曲,感受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

  3、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欢乐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歌曲,运用打击乐、身体律动为歌曲伴奏。

  2、切分节奏xxx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复备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师生问好。(放歌曲《哈里罗》伴奏音乐,师生准备上课。)

  二、节奏游戏:

  放课件:哎呀孩子们真高兴,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课件)

  1、课件中出现叫卖的声音“卖豆腐”这是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指一、二名学生模仿)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

  2、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给学生想的机会,学生说一说)。

  3、师: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xxx(出示课件)

  4、节奏练习(慢慢地走走)

  ①打着拍子说“慢慢地走走”。②学生用“da”读一读。

  5、老师也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①老师模仿汽车的汽笛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来学一学。学生模仿。②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的xxx③孩子们用“da”读一读

  6、节奏接龙练习:

  ①读节奏(打着拍子,说“慢慢地走走”,“听嘀嘀”)②分组接龙(学生随老师弹的乐句伴奏)学生互换接龙。③学生随音乐把“慢慢地走走”,“听嘀嘀”连起来说。④老师也想和你们做接龙游戏,你们欢迎吗?我说“跑跑跑跑走走”你们说“听嘀嘀”。(师生随着琴做节奏练习)

  三、学习歌曲:

  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中美洲的一个小岛上去旅游,这个岛上有个国家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那里濒临海洋,风景秀丽,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学生听音乐)

  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吗?

  ①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②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的感受。③请一位同学来领大家做。

  3、你再来听一听,音乐中有没有我们“听嘀嘀”的节奏,你在听到时做“听嘀嘀”的动作。

  ①听到“听嘀嘀”的动作。②把“听嘀嘀”加进歌词。③在“听嘀嘀”后面加入两下拍手。(老师示范、学生随音乐做拍手动作。)

  4、听录音范唱,唱了什么内容?

  5、再听老师范唱:歌词中唱的最多的一句词是什么?(哈里罗)“哈里罗”是特立尼达人民表示高兴时发出的一种感叹。

  6、学生再次听范唱,在“哈里罗”后加上拍手。

  四、学生学唱歌词

  1、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2、在学生演唱时注意歌词中的“哈里罗”的节奏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五、歌曲处理:

  1、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体会歌曲情绪。

  2、学生分乐句唱,体会“哈里罗”的不同变化。

  3、师生轮唱:老师唱“哈里罗”你们唱其它的歌词;师生互换。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六、表现歌曲

  特立尼达人民特别喜爱唱歌、跳舞,你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吗?(学生加入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1、、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尽情的表现这首歌曲。

  2、老师示范动作。

  3、师生展示。(你觉得老师的动作漂亮吗?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我们大家一起跳起来吧!)

  七、小结

  旅游的时间过的真快,让我们唱着歌跳着舞和特立尼达的小朋友再见吧。

  板书设计《哈里啰》

音乐教学设计5

  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齐唱《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设想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听音乐合节奏,进入教室。

  二、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走进春天》的碟片(一段)

  三、导入新课

  1、教师问:同学们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有关春的了解

  2、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渴望春天》。

  四、简介:《渴望春天》的曲作者创作进经过。

  1、利用多媒体把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肖像及奥地利维也那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放出《渴望春天》的音乐。

  3、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

  五、分析《渴望春天》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用多媒体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启发学生回答。

  3、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齐唱,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六、分析《渴望春天》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拍子。

  1、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

  2、教师小结,歌曲采用D大调拍。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3、讲解弱起。

  七、熟悉歌曲。

  1、请用口琴一起来演奏。

  2、要求学生跟节奏挥拍子,做试唱练习,熟悉乐谱。

  3、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口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4、请同学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听音乐,用心感受,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欣赏有关“春”的四个小片段,讨论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

  《春天在哪里》,《春之歌》,《春天的故事》,《渴望春天》。

  九、表演

  1、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全体用齐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加表演动作。

  十、教师作课堂小结。

音乐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音乐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第一首作品《非洲赞歌》是即兴演唱的非洲民间歌曲,这首歌句式方整短小、旋律由高像低并多次同音重复、模进等方式进行,用马林巴乐器伴奏,用真声演唱,具有传统非洲音乐的特点。

  第二首作品《鼓舞》,体现了非洲节奏的重要特点,《鼓舞》由鼓乐、声乐、鼓乐与声乐协奏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节奏均匀、热烈,贯穿着基本的节奏型;第二部分以声乐为主;第三部分以多种节奏形成一种类似于多声部旋律的复杂的节奏织体,情绪热烈、激动。

  第三首作品《门库尔雅》是一首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森尼亚民间乐曲。一架马林巴是高音琴,另一架是低音琴,高音琴从头到尾反复演奏一个固定的旋律,低音琴演奏的节奏和音调则变化多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非洲音乐的特点,认识马林巴等几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非洲乐器。

  2、通过对非洲音乐的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非洲节奏的两种主要形态。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感受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非洲音乐特征的感受与分析,而难点在于对非洲鼓乐复杂的`节奏形态的认知、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唱《非洲赞歌》,直接导入课题——非洲音乐

  (二)非洲概况介绍

  1、地理概况(出示地图)

  2、非洲音乐的概念界定。

  非洲作为地理概念是指整个非洲大陆,但从文化角度来说,属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

  (三)作品欣赏

  a、欣赏作品《非洲赞歌》

  思考:

  1、伴奏乐器的音色?

  2、歌曲的演唱形式?

  3、节奏与旋律的特点?

  4、音乐与语言的联系?

  小结:在非洲音乐与语言的联系非常密切,许多非洲语言和中文类似,都是属有音调的语言,音乐传递语言讯息在非洲十分普遍。此一特征的运用,最有趣的现象是所谓的“说话鼓”。鼓声的节奏及高低抑扬,完全根据语言而来,因此听众能立刻了解其含义。

  b、器乐

  1、出示图片,介绍马林巴琴

  2、欣赏作品,马林巴琴二重奏《门库尔雅》,感受音色

  3、依次介绍非洲各种鼓,鼓为非洲音乐之魂。

  C、欣赏《鼓舞》——布隆迪圣鼓

  思考:

  1、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应答)

  2、提炼音乐中不断重复的节奏型,并用手拍出来。

  d、非洲音乐的主要形态及节奏的练习体验

  1、单线型

  2、多线型

  e、非洲歌舞欣赏

  1、观看视频,感受非洲舞蹈的特点。

  2、在视频中找出非洲音乐的特征

  五、知识小结:非洲音乐的主要特征

  1、音乐与语联系紧密,偏爱敲击乐器,尤其是鼓。鼓不仅可作为乐器演奏,还能模仿语言,传递信息。

  2、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般分为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节奏形态。

  3、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歌曲中旋律、节奏常重复。

  4、在多数情况下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舞蹈伴随着歌唱与鼓的演奏,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气氛。

  5、有较强的即兴性。

  六、课堂小结,宣布下课

  出示图片,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影响甚广,促成了蓝调,爵士乐的新音乐风格,也运用于很多的舞蹈中,比如拉丁舞、街舞、踢踏舞等,下节课我们一起进入受非洲音乐影响的拉丁美洲音乐,感受不一样的魅力!

音乐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 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 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 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 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 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 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 生:“二声部合唱”。

  7、 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 出示切分节奏X X X

  9、 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 学生小组讨论。

  11、 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 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 生:“好!”

  15、 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 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 出示高声部旋律。

  2、 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 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 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 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 学唱二声部旋律

  ⑴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⑵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⑶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⑷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⑸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⑹小组进行演唱。

  ⑺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⑻生:“太棒了!”

  ⑼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⑽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⑾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⑿生:“好!”

  ⒀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 知识扩展:

  1、 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 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 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 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 小结:

  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音乐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能静坐,聆听音乐

  2、训练模仿能力,以及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

  3、能静坐,聆听音乐

  重点难点

  训练模仿能力,以及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用打击乐器和丝巾表现歌曲。

  重点:模仿、律动

  难点:用打击乐器和丝巾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树模型、小兔子玩偶、树叶实物若干、打击乐器

  活动目标:

  一、课前常规活动

  1、课前准备,请你跟我一起做《小手拍拍》

  2、师生问好《你好歌》

  3、点名《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音乐常规

  1、发声练习《doremi》

  2、节奏练习

  三、音乐活动

  1、故事引入

  秋天到了,树叶从绿色变成了黄色,小兔子来到树林里大风,树叶从树上纷纷地掉落下来。

  (老师在讲到树叶掉下来的时候,抛洒真的树叶,让学生真正感情景。)

  2、欣赏音乐,学歌谣

  (1)、欣赏音乐,让孩子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2)、配合动作,讲解歌词内容。

  (3)、老师用铃鼓敲出基本拍子,让小朋友们随着拍子练歌谣。

  3、律动

  老师带领孩子们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律动动作。律动要领:

  (1)“风儿你带什么来”时,手臂上举,左右摇摆,模仿“风”

  (2)每段第一次响起“叮”的声音时,跟着“叮”的声音用手三、四。“叮”多少数多少。

  (3)“X 片树叶掉下来”时,手向下摆动,模仿树叶飘落。

  (4)每段第二次响起“叮”时,跺脚数数。

  (5)最后一句“树叶全都掉下来”时,下蹲。

  4、声势

  每个乐句,分别做不同的身体拍打动作

  (1)“风儿你带什么来”——拍手

  (2)“一片树叶掉下来”“两片树叶掉下来”——拍腿

  (3)“三片树叶……”“四片树叶……”——跺脚

  (4)“树叶全都掉下来”——拍腿+跺脚

  间奏部分孩子们可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5、乐器演奏

  (1)、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拿丝巾,一组拿沙锤,请一位老师

  (2)、当音乐唱到“风儿你带什么来?”的时候,拿丝巾的一组仿风的形态。

  (3)、当音乐中“叮”的声音响起,拿碰铃的老师同时敲响碰铃

  (4)、当音乐唱到“X 片树叶掉下来”的时候,拿沙锤的一组孩 “落叶”的声音。

  (5)、间奏部分两组同学同时摇动手中的丝巾和沙锤。

  (6)、两组交换丝巾和沙锤,再次演奏。

  6、音乐游戏游戏一:

  (1)、同学们围成圈,老师站中间。

  (2)、音乐响起,当音乐中响起“叮”(一片树叶)的声音时,一个孩子,该孩子做模仿“落叶”动作。

  (3)、当音乐响起“叮叮”(两片树叶)的声音时,老师选中两个孩子一起模仿落叶。

  (4)、当音乐响起“叮叮叮”(三片树叶)、“叮叮叮叮”(四片树点到三个和四个孩子,带领他们做模仿落叶动作。

  (5)、最后一段歌词“树叶全都掉下来”,全班孩子一起模仿落

  游戏二:老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自由地活动,抛洒树叶,让他进一步感受秋天到了,树叶掉落的情景。

  四、放松活动,师生道别《再见歌》

  活动总结

  在教学中,加入了奥尔夫音乐的元素,通过聆听、看、说、感官课堂教学的目的,肢体协调能力、听指令的`能力得到训练, 中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音乐治疗教学中,应注重把奥尔夫音乐的元素,与我们的结合,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

  “多感官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包括听觉、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味、嗅、触觉,使孩子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孩子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体验,从而全方位地开发包括“ 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

  奥尔夫音乐教学通过聆听、歌唱、律动、乐器演奏等形式, 官教学的要求,而且表现得更艺术化,更轻松愉悦,更容易为孩

音乐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习低音区5、6、7、力度记号等乐理小知识。

  2、通过秋景的体会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寻找声源的兴趣。

  3、和同学们一起用各种方式表现多样的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难点: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进入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①你们听!(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特点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风?用动作模仿风

  二、歌曲教学

  1、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力度记号师: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手风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用风的动作来模仿风的声音,)

  2、听录音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请同学们说说和秋天有关的词语(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的词语。是啊,当夏天的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的时候,阵阵西风,就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3、复听歌曲仔细领会歌词,思考: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小结:西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再听歌曲: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力度记号、连音线、rit。渐强渐弱)朗读歌词

  5、(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

  (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6、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纠错)

  (2)复唱歌曲

  三、分组合作表现《西风的话》

  四、钢琴伴奏《西风的话》学生唱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呢?不过同学们要继续在歌曲旋律上、歌词连贯上下功夫。但是老师这节课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积极的表现、听到了同学们优美的歌声,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掘生活中的声源。

音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准备:

  电子琴、各种小型乐器(敲打乐器、铜铃等)、多媒体设备

  教材分析:

  《编花篮》是流行于河南的一首小调,歌词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制花篮的情景。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集到鲜花娇艳的牡丹花的喜悦心情。曲调为齐声宫调式,较多地运用前倚音,使其显得情调轻松、风趣活泼、闲适愉快。整个曲调依照河南方言行腔,与与豫剧唱腔有明显的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歌曲前五个短句每乐句为两小节,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方法构成,后两个乐句匀为三小节,节奏紧凑,一气呵成。编花篮的曲调建立在七声音阶、调式的基础上。第六、七句加入了表达情感的衬词、衬句,因此,扩大了乐句的长度,变为每乐句六小节,与前五乐句形成了对比。第七乐句结束句综合运用了前面几个乐句的衬词“哪哈依呀嗨”使之具有了浓郁的河南梆子豫东调的韵味,散发着中原泥土的清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帅放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学生欣赏。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

  2.学生自由演唱民歌。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民歌入手,激发其对民歌的.学习兴趣。湖北民歌:山路十八弯陕北民歌:南泥湾东北民歌:回娘家)

  二、学习《编花篮》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

  2.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提示:第一小节与最后一句带有河南方言的色彩,演唱时注意前倚音时值很短,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示:演唱方法和豫剧中的甩腔相似,首音加重,演唱时配以豫剧中的亮相动作;甩腔的运用,凸显了河南民歌的地域特色。)(师唱:豫剧“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嗯唉嗯唉咳咳”在曲调上有异曲同功之处!)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并介绍伴奏乐器三弦(民族弹拨乐器)。

  4.趣味理解歌词。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织的情景。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摘到鲜美娇艳的牡丹花的喜悦心情。)

  (2)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3)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设计意图:强调衬词和押韵,使学生了解衬词和押韵足我国民歌歌词创作的特点之一。)

  5.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1)引导学生用Ian演唱歌曲旋律。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

  (提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观赏课件牡丹花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7)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

  教师: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被人们广泛传唱。

  1.创新表现歌曲。

  (1)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2)声势合作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了解不同的伴奏乐器会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

  2.欣赏舞蹈《编花篮》

  (设计意图:了解民歌的多种表现形式。)

  四、小结

  教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

音乐教学设计1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动课《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2能创造几种声音;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要求: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2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非常规音源);3回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重点与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教师应通过本科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教具:1、多媒体光盘;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3自大自然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标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师:大森林到了。(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三、歌曲〈〈大雨和小雨〉〉

  1、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

  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

  4、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

  5、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

  新课标重视音乐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

  四、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围圈对坐)

  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有树叶、树枝等。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

  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生:(讨论)

  3、故事表演

  故事是学生通过音乐创造而出来的声音,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培养和鼓励创造精神,是新课标体现。)

  4、小结

  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组织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唱《布娃娃弹琴》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小提琴的音色。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2、通过对三拍子歌曲《布娃娃弹琴》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甜美

  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能用动作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并了解四分休止符、圆滑线在歌曲中的的表现作用。

  3、知道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和热爱集体的意识,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1、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2、歌曲《布娃娃弹琴》

  教学难点:1、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能感受音乐的情绪并随着乐曲做律动,用动作感受节拍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着《星光恰恰恰》律动。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师:我们一(3)班的音乐舞会开得真热闹!你们瞧,谁被我们吸引过

  来了呀?引出“洋娃娃”

  师:你们猜,她在想什么呢?

  师:告诉你们吧,她看见你们跳舞跳得那么棒,也想跟你们学跳舞,你

  们瞧!她忍不住跳起来了。

  2、聆听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A:师扮演洋娃娃,随音乐律动。

  B:师带领生一起随音乐律动。

  师:洋娃娃跳得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她的音乐舞会好吗?

  师生听音乐律动,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用简单律动表示节拍)

  (从活泼、欢快——优美抒情——活泼、欢快)?

  (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

  (3)复听乐曲,随着音乐律动。

  3、学唱新歌《布娃娃弹琴》——用听唱法学习

  师:有了小朋友们的参与,布娃娃的舞会变得特别热闹,为了表示对你

  们的感谢,布娃娃弹起了她心爱的钢琴,还唱起了动听的歌,你们听!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师:你们听见她都唱了些什么呀?

  (2)老师范念歌词(配乐)。

  (3)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歌声击拍。引出三拍子,学生用简单律动

  表示三拍子。

  (4)学生跟钢琴用“LU”哼唱旋律。

  师:在布娃娃的歌声里给我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看是谁?

  引出“休止符、连音线”,让他们知道各自在歌曲里的作用。

  (5)学生跟琴试着轻轻演唱歌曲。

  注意歌中两处一字多音要唱准,四处的休止符要停顿以及“叮叮

  咚”要唱得轻快。

  (6)学生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

  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

  拖拉,使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7)学生用身体乐器打三拍子节奏,再次演唱歌曲。

  三、巩固歌曲

  1、学生听音乐变对形,讨论编创简单律动。(配乐)

  2、师选择碰铃、三角铁、串铃、铃鼓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分组为歌曲伴奏。(配乐)

  3、利用这两种方式再次巩固歌曲。(唱歌、跳舞、器乐)

  四、师小结下课

  学生随音乐边唱边跳出教室。

音乐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渴望春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难点】

  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理念】

  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

  (一)播放清新优美的音乐,学生有序进教室。

  (设计意图: 创设良好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二)看春、说春、听春:

  1、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从冰雪融化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充满无限生机)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有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略

  2、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么春天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或者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或诗句。 生:略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略

  3、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二、导入新歌: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春天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的人都期盼的季节,我们是多么渴望春天啊!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总体描述,为后面的歌曲欣赏和学习作了情感铺垫,能更好的激起学生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和渴望学习歌曲的急切心情。)

  三、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1、播放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A、作品的演唱形式: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 2、抒情愉快 3、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1、3/4 2、6/8 3、3/8

  (设计意图: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和音乐的意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感受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几个小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愿望。)

  2、听一听,比一比。

  (1)学习新知识:什么是6/8拍,6/8的特点是什么?乐曲开始的第一个字"来",是在小节的第几拍?

  指导学生划拍子唱一唱上面旋律,巩固6/8拍的节奏。

  (2)比一比歌曲为什么用的是6/8拍子,而不用3/4拍子。(学生在听中比较,同样的旋律用不同拍子有何不同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节奏拍子的对比聆听,感受歌曲旋律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3、跟着老师的琴声用"啦"进行哼唱旋律。并模仿一下节奏XXX XXX 拍手为旋律伴奏,注意6/8拍子的强弱对比。

  (1)学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

  (2)师弹奏,生轻声学唱,并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教师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连音线等乐理知识。

  (设计意图:视唱能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通过唱旋律对分析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哼唱,让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划拍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4、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中的春天气息。学唱歌词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5、复听《渴望春天》。

  师生共同分析

  1、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

  2、哪些地方表现了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

  (设计意图:再次熟悉旋律,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以歌曲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6、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歌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什么时代的音乐家?有什么成就?称号是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莫扎特。学生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7、艺术处理。

  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1)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怎样?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准确、流畅、自如、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和弹唱,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义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边唱边加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

  四、 小结:

  春天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与力量。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春天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音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

  2、教育学生懂得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父母之爱,唤醒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

  3、认识4/4拍,感受它的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和情趣演唱歌曲。

  5、掌握声断气连的歌唱方法,并准确的唱好弱起拍。教学重难点:声断气连的歌唱并准确地唱好弱起拍。

  一、导入:(听音乐进教室)出示幸福家庭的课件,播放《可爱的家》音乐,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到家庭温暖的意境,激发学生对温馨家庭的渴望。

  师: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和家庭有关的歌曲《小船》)

  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演唱的是什么内容?歌曲中的小船指的是什么?

  3、师放录音。

  (引出4/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4、导语: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有爸爸妈妈为我们撑起爱的小船,我们会感到非常的幸福。好,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三、学习歌曲:

  1、师有感情的范唱。

  2、分析歌曲情绪。(优美、抒情)

  3、学唱曲谱。

  ①在曲谱中找出你没有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时值。 ②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要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唱法。(采用示范对比法)

  ③找学生唱曲谱

  4、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①学生有感情的按节奏读歌词。

  ②带着感情让学生一起小声跟琴唱,再次强调重难点。 ③听录音,找出不足。 ④学生齐唱。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勤劳、勇敢、无私奉献,为了养育我们花费了大量心血。谁能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畅所欲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听爸爸妈妈的话,关心他们,尊敬他们)

  师:你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⑤变换演唱形式:(独唱、领唱、小组唱) ⑥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每个人除了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其实我们还共同拥有并生活在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叫什么名字?叫中国!同学们,我们不但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热爱我们共同的大家,因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今天,老师用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大中国》,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

音乐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2、介绍影视音乐的分类。

  3、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

  4、巩固练习: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

  5、拓展练习: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教师简要介绍。

  (2)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教师范唱一遍。

  (3)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唱熟歌曲第一段。

  (5)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雄》音乐选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

  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迎春》《纸风车》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

  (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教师总结。

  3、欣赏《风》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

  (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学生谈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

  (6)教师总结。

【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03-05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3

八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0篇)02-15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12-19

音乐教育就业前景分析10-21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选10篇)11-07

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06-17

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07-25

园林设计专业简介04-26

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技巧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