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评课稿

时间:2023-03-19 14:16:32 其他 我要投稿

电工评课稿3篇

电工评课稿1

  钟老师讲的是《电工基础》中的《楞茨定律》。从一开始上课,钟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学生起立后,钟老师用20秒左右的时间扫视全体学生,然后在与学生互相问好。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老师让学生的心迅速静了下来。反映出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深厚的功力。在复习右手定则时,老师要求学生在回顾定则的同时,伸出右手与老师一起比划,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电工评课稿3篇

  一、从教学环节上看,从实验观察到现象描述,再到规律总结,再到知识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理论课来说,这样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二、从教态上看,语言表达清晰、流畅,音调、音量高低起伏,节奏适当,富有激情。在授课过程中,钟老师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善于关注学生,从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作学生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比如,学生根据老师的

  安排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其特征时,发现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太清楚而迷惘时,钟老师的调整就很准确及时。总体效果不错,反映出良好的个人素质。

  三、在做实验的时候,如果能够用大一点的演示万用表,实验的直观性会更强,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感应电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在列表比较原磁场的方向、原磁通量的变化趋势、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时,如果能够指导学生分步观察、对比、总结,效果会更好。另外,在例题安排时,如果能够降低一点难度,可能更适合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电工评课稿2

  一、专业课中的语言艺术

  魏老师在此次公开课中,有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理论,但她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力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的高效率和情感的提升。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准确、精练、科学无误。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用语规范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简明扼要,逻辑严谨,精辟深入。所谓科学性,是语言的内容要符合科学原理,用词要正确、表达要准确,符合学习的思维规律。无论是概念的解释还是原理的阐述,都要运用准确的术语、正确的判断和严密恰当的措词,不能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更不能出现错误。传播科学知识,就必须使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在讲究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的时候不能片面地追求语言专业化,要考虑到学生对专业名词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2、逻辑性原则。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是指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具有说服力。《中西文化比较》一书中讲到:西方语言主从句比较发达,推动西方民族逻辑思维的发展。汉语发达的是对偶句,有助于推动汉民族辨证思维的发展。科学无国界,科学知识的传授方法需要中西结合。我们的教学用语不仅要有思辨性还需要逻辑性。

  为使教学语言具有思辨性和逻辑性,教师要依据思维的规律,组织严密、完整的语言程序,控制好语言的.表达范围,避免口若悬河,离题万里。

  3、直观性原则。语言直观是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语言的直观形象描述,加以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表象和想象。它是直观性教学的一种体现,主要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深入浅出,易于接受。例如我们在讲解复杂直流电路时,有一类电路特别像“三室一厅”房子的布局;因此就用“戴维宁定理”解决各室问题。再例如把小电流说成“潺潺溪流”,把从上向下的大电流说成“黄河之水天上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整体性原则。一堂电工课,我们会讲很多语言。这些语言要有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而我们汉语句法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散点式;因此我们的教学语言要努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我们要“中西结合”,借用一下“焦点式”的西方语言句法。

  5、启发性原则。所谓启发性,就是通过教师的诱导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促使他们自己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孔子有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指明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我们应全面熟悉电工教材,在讲解中做到丝丝入扣,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有条有理的展开。启发性语言一定要清楚明确,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避免笼统、含糊不清。

  6、情感性原则。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美的语言就像小天使,从一个人的心里快乐地飞到另一个人的心里,然后飞到更多人的心里。无论“她”飞到哪里,都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这个快乐的天使给了我们一个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如果在教学中做到“以话感人,以情动人”,专业课也同样会像语文课一样富有激情和热情。

  二、理实一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程,学生的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真正获得。而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好途径。对此,在实验教学中通常采用二种方法:

  (1)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并进实验,并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

  (2)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找实验需要的器材,自己处理问题;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方法,鼓励学生对实验方法提意见,提出改进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而魏老师正是通过这个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这样的实验教学,更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竞争性,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了一些实验的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学会研究电工问题的实验方法,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信任是一种力量

  教育、教学也需要我们有“经营”的策略。为什么非要凭“经验主义”武断地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为什么不能给学生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为什么有时我们的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叮咛有时却收效甚微呢?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教学经营策略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有时看似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往往是重复、罗嗦的代名词,“物及必反”,有时“过度关心”就是干预,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叛逆。

  信任是一种力量,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信任。老师和学生之间更需要信任,没有信任就无法沟通,甚至会产生“代沟”、隔阂。我们是职高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正在不爱学习,并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行为不成熟,不稳定,在学习上缺乏信心,而且还自卑。我们应该以信任为出发点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因为孩子们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教师的尊重、信任!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教育,从信任学生开始。信任,我们老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意想不到的惊喜,更重要的是信任会使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轻松,天空越来越湛蓝!

  信任,看似无痕,胜似有痕!

电工评课稿3

  我校电工电子专业青年教师石上了一堂《电阻串联电路》的公开课,谈谈听课后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思想符合课程理念

  石老师在上课中能把握住“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11电子(6)班是我校所招的电子班级,但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并不好。石老师能清楚了解这个班级的学生基础,对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能基于基础教学。从两个电阻的基础教起,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因原有基础差而产生学习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能面向

  全体的,基础入手进行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老师在上课中能把握教学的重点,整节课都能围绕串联电路的三个特点展开教学。运用视频、实验、习题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对串联电路的定义、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特点、电阻特点进行教学突出教学的重点。石老师在上课中能把握教学的层次性,教学过程能层层深入,课内的练习也能做到“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能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使的整节课学生都能围绕教学的展开而开展活动,能有积极的投入思维和练习训练中。石老师在上课中能把握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在课堂练习的能将串联电路的'三个特点并结合欧姆定律展开,突破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课堂教学结构条理清楚

  课中有学生上台演示,有视频(实验)播放,课中例题、练习大多有由学生上台板书。整节课都能围绕串联电路的三个特点展开教学,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并能通过欧姆定律深化结合运用。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学生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学习效果好。

  四、师生配合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和捉进行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护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由于师生的良好互动和共同参与,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订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五、几点建议:

  1、在设计让学生判断分析电阻串联的习题

  (1)最好在电路中标注电路的两端A、B。并说明电路A、B间R1和R2是否串联,这样使习题明确度更高。同时也要有多样分支电路出现,使学生通过训练有更好的理解掌握该知识点的运用。

  2、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得出串联电路的每一个特性时,应将由两个电阻的串联

  扩展到多个电阻的串联。

  3、在习题中都是两个电阻的串联,也要有三个和三个以上的电阻串联出现,不至于只将电阻串联电路停止在初中所学习的两个电阻串联的基础上。

【电工评课稿】相关文章:

电工评课稿03-19

中职电子电工评课稿11-07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中职电子电工 电阻串联电路评课稿11-03

复习课评课稿04-08

课赛评课稿03-08

课赛评课稿12-17

心理课评课稿01-18

《掌声》课评课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