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

时间:2023-03-20 13:27:34 幼儿教育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8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8篇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1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焦虑现象比较严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表现为大声哭闹,有的表现为冷漠抗拒。如何克服幼儿入园焦虑,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是新学期摆在小班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班有一个焦虑特别突出的小女孩叫格格,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孤僻,不善交往。入园好多天了她总是跟在老师后面,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无论是集体活动的时间、户外运动的时间,就连孩子们最喜欢的区角时间,她的注意力也不会被转移,总是跟在老师的身后,抓着老师的衣服什么区域也不选,什么也不玩,这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班的老师合力研讨,决定将关注的目光多投向她一点,等待介入的时机。

  今天上午区角时间,格格照样跟在我的'身后,我推着流动区域“我爱吃水果”的小推车走到图书屋,看到佳茵正在看书,我问:“佳茵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啊?”佳茵说:“我爱吃苹果”。当我转身时,发现格格手里居然已经拿着佳茵的照片了,我感到时机到了,顺势问格格:“佳茵说她喜欢吃苹果,你说她的照片应该插在哪个盒子里?”格格想了想,把照片插到了苹果组里。接下来我们又走进了好几个区域,问了几个小朋友,她来投放照片。当我们俩走到张博文身边时,我故意等待了一会儿,格格看我没问,竟然主动地去问了,虽然声音有点小,但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立刻抓住时机,对格格进行鼓励。格格说话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你。我推着水果车,带她来到小医院,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格格,继续选择等待。格格终于大胆的开口:“乐乐,你喜欢什么水果?”头戴护士帽的乐乐抬起头,说:“我喜欢吃香蕉。”格格取出乐乐的照片插进“香蕉组”。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格格变得积极了起来,每次都会早早吃完水果去排队,提问问题并将幼儿的照片分组。在以后的几天里,她都很喜欢玩这个区角,并且和小朋友的交流越来越轻松。

  幼儿园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随机的。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重要平台,它以社会角色、职业体验等为主要形式,强调幼儿互动能力的培养和角色的扮演,合理运用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敞开心灵,融入玩伴中,获得更多的交往。通过格格的转变,我更加意识到了教师不但要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还要善于把握活动介入时机,抓住有价值的切入点给予幼儿引导,在迁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塑造与提升。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2

  20xx年5月,我参加了一个质量比较高的培训活动,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例如,南京的任老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上海的诸老师传递的有关“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和方法。

  培训活动结束后,我还专门向诸老师讨教了有关“做中学”的问题,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不久,我运用“做中学”的理论,组织了一次“有趣的不倒翁”活动。

  活动前,我让孩子们带不倒翁

  活动前,我让垓子们带不倒翁到幼儿园来,并让他们围绕“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过观察实验,孩子们总结出了不倒翁不倒的原因:(1)不倒翁的底座是光滑的圆形。(2)不倒翁的形状是葫芦形的,下面大上面小。(3)不倒翁的底部有东西。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不倒翁的底部有什么东西”这个问题。我引导孩子们将上下两部分可以分开的不倒翁拆开来看看。孩子们经过又一轮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以下答案:(1)不倒翁上面轻下面重,底部有个很重的东西。(2)底部的东西是不能取出来的。(3)底部的硬东西占了不倒翁下半部分一半的位置。

  然后,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制作不倒翁的材料:蛋壳、沙子、乳胶、纸片、颜料、剪刀、被稀释了的浆糊等。同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材料的用途。孩子们纷纷说道:可以用蛋壳做不倒翁的外壳,把沙子从小孔中灌进蛋壳做不倒翁的底部,用纸片堵住小孔不让沙子漏出来,用颜料装饰蛋壳……但始终没有人说到被稀释的浆糊的用途。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所有的孩子都忙碌地制作起不倒翁来,有的孩子还和同伴商量着制作的方法。很快,有孩子做好了不倒翁,但是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倒翁根本站不住,向哪边推就往哪边倒。

  于是,我请孩子们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共同探讨:“我们制作的不倒翁为什么会倒?”我首先请他们回忆了刚才总结过的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然后请他们从还没有封口的蛋壳上的小孔中看看里面沙子的状态。这时有孩子突然明白了自己制作的不倒翁会倒的原因了,他们开始讨论固定沙子的方法。很快,有孩子明白了被稀释的浆糊是用来凝固沙子的材料:“可以把浆糊倒进蛋壳里,等它干了沙子就会变硬,就能固定住了!”

  第二次的制作过程显然比第一次要顺手,孩子们很快就做好了不倒翁。经过一段时间等待,倒入沙子里的浆糊干了。孩子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进行了最后一步的实验,成功了!他们在经历探索、制作不倒翁的过程后,终于明白了不倒翁不倒之谜。

  我深知,这次“照猫画虎”的“做中学”科学活动,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终于向前跨出了一步。今后我会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会成为一名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好老师的。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3

  园里每年一度的公开课观摩活动又开始了。这次我们园进行的是“同课异构”研讨。我报了“科学”。我本身就对科学类科目心生敬畏,加之平日少有接触,所以很珍惜这次“练兵”机会。抽到的科目是新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中的“马路上的汽车”。

  可真把“马路上的汽车”拿过来,脑海里只出现了一堆生硬的机械。网上一搜,看到千篇一律的说教。难道科学课就要说教?连我都没兴趣孩子怎么感兴趣?毫无头绪地做准备,让孩子们带车来。正郁闷着,同事提醒了我。同事的儿子可是“汽车专家”,于是我向三岁的“逍逍老师”请教,并借了有关车的书:《轱辘轱辘转》《第一次发现》《汽车大全》等等。原来书的世界这么有趣呀!车痴立即变身车迷。看《汽车大全》了解到男孩子们喜欢的工程车竟然有这么多种类,铲车和挖掘机差别很大;看《第一次发现——消防车》才知道消防车有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国家的消防服颜色不同,不同场合消防员的穿着不同;看《轱辘轱辘转》,酸黄瓜车喷着酸气,空中飞舞着小黄瓜,金虫子到处藏身,一本正经的毛美丽警官急急忙忙,鲁莽的皮皮狗横冲直撞,热心的全能鼠妹永不缺席,牙刷车、南瓜车、香蕉车、面包圈车……单单在每一页寻找金虫子在哪辆车上就足以让人人迷。有趣、有乐、有内容,大开眼界。看书的过程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怎样让一节课也变成享受?总觉得一节好课应该像一本好书一样快乐收获,耐人寻味,仅仅一条线索就能牵引人不断探索。可放下书仍旧迷茫。眼看要上课了,急急定了“认识”“分类”两个目标,内容如指导用书。备了一节痛苦的课同时带着无数疑惑:有太多内容很有趣,有太多点可挖掘,甚至一个“车”就能当一个学期目标来上,怎么偏偏我这节这么乏味?孩子们的兴趣点始终没找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没摸清;怎么总觉得内容这么泛泛,偏说教,偏肤浅;孩子们带来的那些车对这节课到底有多大用处……发现了问题却找不到根源,愿望很美好实现有困难。最后硬着头皮上了课,结果可想而知,上了一节“糟糕的课”。

  课后园长带领教师们进行研讨,在讨论中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目标定位有问题。新主题开展之前进行这节活动,在认识内容上缺乏前期支持,在幼儿未能形成不同车的“类概念”之前进行“分类”难度太大,对孩子的认识水平没能做深入了解;活动中投放车使幼儿把兴趣点集中在了转动的车轮上,这说明对孩子兴趣点把握不准,选取的玩教具不合理;指导用书上的内容没问题,问题在于我没有根据孩子的经验进行调整……此时的'我心里无比通透,郁闷的心终于释然。

  课后不乏有同事充满体恤同情地说“不管怎样上完了”,有同事理解地说“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可是对我而言,虽然作为老教师上了一节糟糕的课,但我更看重“糟糕”前后我获得的充实,获得的成长,以及为下一步前进认清的道路。我的内心充盈、喜悦。

  一节糟糕的课会成为你通往成功的一级阶梯,这就是“反思”的目的。我们往往看到一节“好课”总是简洁清晰、充满趣味,我们更应意识到,“好课”背后执教者有过多少失败的经历、糟糕的体验和痛苦的取舍。只要拥有良好心态和反思精神,一次“糟糕”、多次“糟糕”都不可怕,不要忘了失败可是成功之母啊!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4

  欢喜的爆竹离我们远去,伴随着浓浓的祝福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幼儿教师工作反思。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总结过去的经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争取在20xx年将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回首20xx年是忙碌的一年,耕耘的一年,收获的一年。本人能够出满勤干满点,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心尽力为教学一线和各位老师服务。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有计划性,充分利用工作日志记录自己的工作,不遗忘遗漏各项事情,保证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与彭老师通力合作,保证幼儿园的帐务清楚、规范。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反思自己的`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年初和年末是会计最忙的时候,在各种工作撞车的时候,自己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急躁的情绪,心里一急躁往往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错误,范文《幼儿教师工作反思》。虽然现在是小错误,如果不及时调整好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粗心的毛病,今后工作就做不好。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是不能将自己的坏情绪带到工作中,应该学会及时地调整,用积极上进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的工作。

  今年我还曾经忘记过上报申请额度用款表,每一个月幼儿园的经费都要提前申请,如果不申请教育局将不会拨款,也就是说这个月就没有钱花了。当我发现自己忘了上报用款计划时,是郭主任多方协调帮我找人说好话要来了当月的经费。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我深深的自责,反思自己工作的不细致。今年我将把工作的重点继续定位在精细上,工作中一定要细致细致再细致,争取不出现粗心造成的错误。

  20xx年我要多学习一些与业务有关的书籍材料,通过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会计法规政策,指导自己将会计工作做得更加规范。继续坚持记录工作日志,继续发扬工作高效、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将自己负责的保险、仓库、人事等各项工作做好。服从领导安排,顾全大局。虽然岗位在后勤,但是我要求自己不能掉队,在新的一年我还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再创佳绩。对于自身的不足一定努力改正,严格要求自己。请领导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5

  最近班级一直在开展益智区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主题也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有涉及数学领域,艺术领域,语言领域等。

  孩子对每次开展的主题也很感兴趣,记得在《投纸球》的活动中,孩子能够听老师击掌的次数,来投纸球的个数,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一个倾听意识,孩子看到自己的纸球投进了小框中,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孩子在《看一看,拼一拼》的活动中,我准备了许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图形,让孩子利用这些图形来拼出不同的'东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根据老师的作品,来拼搭出一样的,记得我拼搭的是人,孩子能够明白各身体的部位应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并明白身体各部位的大小关系,但是,因为孩子的年龄段偏小,孩子的视野不够开阔,接触的东西有限,孩子的创新意识不够,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在这一方面还得多多引导。

  孩子们在这一个月的区域活动,看得出孩子的点滴进步,看到孩子不在是独立游戏,已经开始出现了合作游戏,有了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意识,这样培养了孩子的交往意识,给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交往平台,让孩子更加明白同伴的重要性,更加珍惜自己的小伙伴,从而也可以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6

  我们班的孩子非常热衷于建构区的材料,每每区域活动时间那里总是客流不断,平日里短短的过渡时间,孩子们也总要去摆弄、欣赏一番。男孩子喜欢搭建不同款型的军事武器、建构各种堪比著名建筑的建筑物,女孩子则偏爱搭建无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够捕捉美丽瞬间的照相机。

  在开始玩之前,他们会为自己的创作“储备”足够多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专注于两手之间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己是蹲着还是席地而坐。我常常会被孩子强大的兴趣和专注度所折服,但是问题也由此产生:孩子们过于的专注常常忽略自己在搭建时碰掉的玩具、急于把作品移至展示台却忽略脚下被踢开的积木。在结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都不舍得离开展示台附近,根本就忘记了还有积木被遗留在建构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积木便由此产生。

  当面对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积木,我们很难再辨识出这是谁拿到这里来的,如果问“是谁玩的”,得到的答案无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这样的查案似的问题基本是过场话!前期,我们的策略是要求“但凡进入建构区游戏的幼儿都要一起收拾”,但时间长了,便发现每次在那里收拾的总是几张同样的脸孔,有时甚至他们没有去玩过,也会因着“喜欢收拾”而积极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却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当然的不收拾了。对于此可以看出随着孩子的成长,收拾问题是有着不同原因的。那些“喜欢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于小班时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以及满足当下被老师认可而获得成长满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并推脱说“不是我玩的”孩子,

  一是因为他们收拾物品的习惯没有养成,

  二是因为他们在对物品的归属意识上很明确,如“这不是我带来的玩具!”,

  三则有可能是他们责任感的'萌芽相对晚些。由此,我所想到并实施的策略基于“行为后果法”产生的——把没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让幼儿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不能玩充分玩的后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教师行为的目的,表现出不舍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关注教室里还有几箱玩具,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幼儿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我意识到这一行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来进行!接下来,我期待着孩子们良好行为的出现,能够有多一点对集体物品的责任感!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7

  “助跑跨跳”是幼儿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之一。以往我们都是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的方式教幼儿学习,幼儿既不了解学习的意义,又对单调的练习不感兴趣,所以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去年11月,受培训的启发,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育活动目标,我班尝试设计并开展了以学习“助跑跨跳”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学做解放军”情景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播放背景音乐《小号手》――用雄壮有力的音乐和模仿动作激发幼儿学做解放军的积极性

  来到户外,我告诉孩子们玩学做解放军游戏,并发给他们一颗红五星佩戴在胸前。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感。随着节奏鲜明、雄壮有力的《小号手》音乐,孩子们自然地挺起胸脯抬起头,精神抖擞地排好队伍,开始了准备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我带领孩子们学着解放军的样子雄赳赳、气昂昂地练习分队走,按口令做敬礼、吹号、射击、投弹等动作。情境逼真,具有鲜明特点的准备活动,激发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跨战壕运子弹”――让孩子在体验中领会动作要领

  我以班长的身份给“战士们”布置了“跨战壕运子弹”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跨两道“战壕”,为了保证成功地将“子弹”运回,我让“战士们”自选分成两组,尝试跨两种“战壕”。孩子们一听跨“战壕”,都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的任务刚布置完,他们就分组进行了尝试。

  助跑跨跳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用力蹬地,向前迈腿,这是我们在备课和亲身体验中摸索出的经验。为了让幼儿自己感受到这一点,我用缠上绿色皱纹纸的松紧带设置了两条宽窄不同的“战壕”(一条是60厘米,另一条是75厘米)。

  在初次尝试中,跨窄“战壕”的孩子多是对跨跳信心不足或能力弱的孩子,但由于“战壕”比较窄,他们跨起来比较容易;跨宽“战壕”的孩子们因为能力强,跨起来也没有感到太困难。为了让他们充分体验跨越宽窄不同的“战壕”的方法,在第二次练习时我将这两组幼儿调换了一下。这样一来,一些较弱小的孩子就有些畏难。这时,我就鼓励他们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不怕困难。看到老师鼓励的目光,孩子们鼓足了勇气站到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就向“战壕”飞快地奔去。蹬地、起跳、迈腿,嘿!真棒,多数“小战士”都跳过去了。

  在试跳两次以后,我及时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跳过去的,跳宽的和跳窄的有什么不同。他们总结了经验,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交流时,成功跨过“战壕”的孩子们表现得既兴奋又自豪。那些没有跳过去的孩子听了别人的经验也受到了启发,有的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但是,再次试跳时,仍然有几个孩子跳不过去。于是,我又引导他们观察同伴的动作,分析跳不过去的原因。孩子们观察后发现,这几个小朋友之所以跳不过去,有的是因为离“战壕”距离相差很远就起跳,有的是因为跑得慢,缺乏冲劲儿,有的是因为没迈腿。在同伴的帮助下,这几个孩子经过总结经验,终于勇敢地跳过了“战壕”。

  几次尝试之后,幼儿自己得出了结论:跨窄的不用跑得太快,跨宽的要使劲跑,用力蹬地;跨窄的轻轻一迈步,跨宽的要迈大步。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6人一组自由组合,分成4队进行“运子弹”的'比赛。比赛开始了,听到口令后,“小战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跨过“战壕”,阵地上的“小战士”在不停地为自己的“战友”加油,场面非常热烈。可是,因为孩子们求胜心切,有的顾不上用力蹬地迈腿跨跳就掉进了“战壕”,影响了动作的完成。于是,我引导幼儿重新调整了规则。新的规则规定,掉进“战壕”的战士所运的“子弹”不算数。这样一来,孩子们将注意力转向了跨越“战壕”的动作,使游戏真正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跨战场炸碉堡”――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跨战壕炸碉堡”是这次活动的高潮。为了让孩子充分体验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在巩固动作的练习中仍然感到有趣,乐于参与,也为了使大班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情景性和挑战性,我将大班冬锻的投掷内容和跑的内容结合在这个游戏中,以期促进幼儿上肢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我们用纸箱子制作了3个能倒塌的“大碉堡”,并安上了纸做的凶相毕露的大头敌人,然后按照大班投掷达标的距离,在碉堡前拉起了一条1米高的障碍,以促使幼儿往高往远投掷。

  “碉堡”的出现,再次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我赶紧发布命令,于是,我又以班长的口吻命令“小战士们”:“前方的阵地上,碉堡上的敌人正端着枪向我们瞄准,我们怎么办?”“小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炸掉它!”“对!我们要跨过‘战壕’,跑到封锁线前,再投‘手榴弹’炸掉“碉堡”。一声令下,孩子们拿起“手榴弹”轮流向“碉堡”冲去。当小朋友投出去的“手榴弹”炸倒了一个“碉堡”时,他们高兴地跳了起来:“炸倒了,炸倒了!”为了增强游戏的情境性,在第二次炸碉堡时,我又播放了《小号手》的音乐。“小战士”听到激昂振奋的音乐后,劲头更足了。他们依次跨越“战壕”,把“手榴弹”狠狠地投向了“碉堡”。“战斗”结束了,我与他们一起押着俘虏(拿着被炸坏的敌人的头像)胜利而归。

  这次活动之所以得到了孩子的欢迎,并达到了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预期目标,我想,主要得益于我们在活动前,对该动作关键点、幼儿特点和原有经验的研究和把握。试想,如果我们仅靠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示范讲解,又怎能设计出为幼儿喜爱并适合其发展的活动过程和适宜的教育内容呢?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8

  在教完一堂课、组织完一次游戏活动后,教师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环境的支持、组织的方式方法,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分析,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等。然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幼儿反馈的信息写“修改建议”,如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或提出修改意见,或重点考虑某个环节应该怎样处理才更有效等,从而使自我反思达到一定的深度。

  在组织幼儿《吹泡泡》的游戏活动中,我进行提问:你刚才在玩吹泡泡游戏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幼儿一般比较关注泡泡的形状大小和数量,这时我有意提问幼儿:那你们是拿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的`?发现泡泡是什么颜色的?于是孩子有了不同的看法。由于幼儿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颜色也不同。另外有的幼儿在游戏中是慢慢的吹出泡泡,因而发现了由于气流不足,泡泡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未能愈合成一个封闭的球体,因此是椭圆形的。

  课后,我进行了思索,我觉得在此活动中应重点培养幼儿的质疑精神,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并要鼓励幼儿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此外,作为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我,首先应掌握科学正确的原理,以免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作出片面甚至错误的评价,误导幼儿。其次还要创设宽松情境,这是让孩子在活动中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的前提。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有意识的提出一些能让幼儿有不同想法的问题,鼓励并引导孩子积极思维,这是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关键。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反思04-06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03-19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09-03

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反思09-04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反思06-26

幼儿教师教育反思(10篇)04-08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8篇)03-21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精选8篇03-22

幼儿教师教育反思10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