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习俗

时间:2023-03-20 14:19:17 冬至节 我要投稿

冬至的习俗汇编15篇

冬至的习俗1

  1、起居有常,不妄劳作:适当进行些户外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但应在阳光出现后才出外活动,这样做可防止阳气过度消耗。此时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冬至的习俗汇编15篇

  2、防寒保暖: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乏力的现象,因此,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也很重要。有关节炎、风湿病患者,可在贴近肩胛、膝盖等关节部位用棉层或皮毛加厚。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厚背心,有利于保护心、胃和肺部,不致受寒。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饮食要点

  1、多用温补少食寒凉: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

  2、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冬至养生滋补可从四方面着手: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食品,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从流传至今的'冬至习俗看,古人的时间制度和观念,代表着一种文化归属。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关键点,这天阴气虽处于最高值,却也是阳气开始生发之始。于是,老百姓在冬至这个节气点,通过绣、绘、数“消寒图”等方式,在最寒冷的环境中营造新期待的心境,进而带来一种共同的感受,凝聚了大家的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最早开发“冬至”节气,其实蕴含着一种生命哲学。

冬至的习俗2

  一、20xx年冬至什么时候?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一

  每年的冬至时间在农历十一月,具体日期难以确定,但总在阳历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何谓冬至?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我们知道,节气是以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时,太阳在黄道上所处的相对位置来定的。太阳在黄经零度时为“春分”,以后每隔黄经15度为一个节气。当太阳位于黄经27度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17‘),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气候寒冷,称为“冬至”,即冬天到来的意思。

  二、冬至各地的习俗

  老北京的冬至习俗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清代,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

  台湾冬至的“补冬”

  漳台民间认为过了“冬至”算又添了岁,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凡外出者这天必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合家品尝"冬节圆",谓之"添岁"。各家族是日聚集宗祠祭拜祖先,祭品必有"冬节圆"。有《漳州竹枝词》话冬至:"家家碾米煎圆香,祭祖祠堂共举觞。刺绣传闻添弱线,一天添得一条长。"门窗、仓库、桌柜、牛舍、猪圈、鸡窝、水井、厕所等处,凡人们以为有神的地方,都贴上一两粒"冬节圆",可求诸神保佑居家平安。《重修台湾府志·风俗一》也有类此记述。

  冬节“补冬”在台湾也成俗。冬节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古例搓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漳台两地家家“做牙”,敬“地基主”。“做牙”分“头牙”、“尾牙”,农历二月初二为“头牙”,十二月十六为“尾牙”。“尾牙”这天,各铺户商贾皆备牲礼祭福神,以酬谢神灵一年来的佑助。同时,老板备酒犒劳伙计,向伙计发"年赏"。倘若老板要辞退某伙计,可能会多发些赏银给他,并在席上特地斟酒敬他,或席上特意把鸡头朝向他,以示谢意(闽南宴俗,鸡头朝向谁,谁为最尊者)。假如伙计决定明年不再受老板之雇,也会有所暗示,即散席时将筷子倒置。故古时商界有俗谚:"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反映了伙计在"头牙"和"尾牙"不同心情。

  山西冬至的“九九消寒”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现在的`冬至节,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山西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

  有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

  有的是横十画、坚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

  有画几个中空的格子,选好几个字,每字必须是几划。每日写一笔,最后成为一句话,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语,称为九九消寒句。

  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集币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冬至节,晋北地区的男孩子习惯玩打岗游戏。各持一块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规定的成套动作,依次序掷击瞄打。打倒对方所立的岗时,继续往下进行。失败后即与对方交换掷打。先完成全部程序者为赢。女孩子们则习惯踢毽子,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人人们往往也要凑热闹参加玩耍。

  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冬至节,全省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传说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山区传统是吃糕。晋南地区兴盛熬油菜根米汤喝。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上海人的冬至习俗

  上海人说,冬至时候晚上要早些回家,因为什么小鬼的会出来活动。上海人冬至日还有吃八宝粥的习惯...

  上网查证了一下,原来江南一带的冬至风俗还比较多,还有吃汤团的,冬至吃汤团又叫吃“冬至团”,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这个了,新酿的甜米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拼成一桌热热的吃,还要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倒有点类似于清明了,只不过清明时节,在上海是要吃青团的。也许每逢祭奠祖宗的时候,便会和鬼联系起来,于是便要人们早点回家了。

  前面说吃八宝饭是从同事那里听来的,我估计是讹传,因为吃赤豆糯米饭的风俗是有的,但是八宝饭是与赤豆糯米饭不一样的。传说,上古时候有一位共工氏,他的儿子不学无术,而且作恶多端,后来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还要变成疫鬼来祸害百姓,不过,此鬼最怕赤豆了,于是百姓纷纷在冬至这一天来煮赤豆饭吃,借以来驱鬼避邪,防灾去病。

冬至的习俗3

  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并逐渐发展成节日宴饮活动,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在冬至这天,也是如此。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冬至习俗。

  祭祖

  冬至最初在周代主要是为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祈求来年减少饥荒与死亡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至今,我国南方沿海一带还延续着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贡品等。在南方一些地方,还会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吃烧腊与姜饭

  潮汕地区有“东丸节,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也叫“添岁”。吃烧腊寓意来年能鸿运当头。吃姜饭则是时节的原因,冬至需要御寒,适合进补,冬至煮腊味姜饭,适合时令。在冬至这天,广东人还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吃年糕

  明末清初,杭州人都有冬至吃年糕的习俗,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寓意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吃冬至丸

  在南方一些地区,冬至时节的习俗是吃冬至丸,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丸。不仅自家吃,还会赠送亲友表示祝福。有的还会带上煮熟的冬至丸,准备水果、香、银纸等祭品,上山扫墓,祭祀祖先。

  吃饺子

  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传统风俗,有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冬至由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平气法”(即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

  “平气法”用测影确定黄河流域的日短至作为冬至日,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气”;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冬至含义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的习俗4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正所谓:冬至到,吃水饺。

  过去,南宁人甚至把冬至提到了比年还重要的地步,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冬大过年”之说。每到冬至,各家各户就要做汤圆、包肉粽,还要准备“三牲”拜祭祖先,举家欢饮。而在乡下,除了家家户户要做汤圆、包粽子外,在冬至那天所有外出的人都要到村里祭祖宗祠,然后合家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以庆团圆。

  据传,南宁之所以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是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离春天已经不远了。冬至那天,各家杀鸡宰鸭,准备酒肉、果品、汤圆,而在外的'亲人也赶着回来过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同时冬至对于农民而言,就意味着要对来年的生产、生活进行系统的安排和筹划,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确实是“冬至大过年”了。在民间还有“冬干年湿”一说,即如果在冬至那天天气晴好,在过年的时候则会遇上下雨天,十分应验。其中奥妙,也许是因为古人千年之总结,是经验之谈。

  过冬节时,南宁人的餐桌上除了鸡鸭猪羊等佳肴外,还有一道特别的菜——鱼生。这是因为民间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讲法,也许是因为冬至时令气候较凉,切好的鱼生不易变质,入口时清凉爽滑美味。当然,南宁鱼生口感最好的要算横县的,横县鱼生还成功申报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至的习俗5

  寒风瑟瑟,北风呼啸,转眼过去,又是一年一度的冬至,在冬至中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也有的地方吃的是馄饨,说是为了将天地的混沌全部去除,而我们南方这里吃的.却是热乎乎的,白嫩嫩的汤圆,冬至吃汤圆寓意家家团团圆圆。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桌宁波炒圆,炒圆的外皮十分酥脆,里面的糯米团十分的有嚼劲,外酥里嫩,十分香脆,炒圆的步骤繁多,请听我慢慢到来。

  第一步,先将糯米粉放入碗中,再盛上一些温开水,用手边揉边倒水,等糯米团变得有些湿漉漉的就好了。

  第二步,将早已湿漉漉的糯米粉揉成一个糯米团,那个团十分光滑几乎没有一点瑕疵,还十分有韧性。

  第三部,从面团中取出一小部分揉成一个长条,再将长条切成几个小段,揉圆压扁。

  下面就是入锅了,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油,将切成小段的糯米团一次放入,这些小圆可淘气了,不一会儿,它们却肩靠肩,背靠背的聚在一起,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一个个掰开,这个掰开了,另一个又合在一起了,我用筷子与锅铲双管齐下,终于全部分开了,不过有的两面金黄的,有的却炒焦了。妈妈说最主要的是炒,两面有点黄的时候要快速炒,不然要黏成一团的。接下来先放入油笋丝和肉丝翻炒,再将青菜切成一片片的,放入锅中翻炒,然后将泡好的番薯面和小圆倒入,不停地翻炒出香味来,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炒圆就大功告成了。

  希望人人都能在冬至这天团圆,过上一个美满的冬至。

冬至的习俗6

  冬至南北饮食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冬至吃什么

  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年糕

  杭州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和冬至,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冬酿酒

  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最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旧时的苏州冬酿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冬至团

  苏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团”。冬至团又称“稻窠团”,用糯米粉加馅料做成,馅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赠送亲友。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在北方一直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北方说到冬至首先想到的就是饺子了吧,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想想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也是极好的.。

  每至冬至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冬至吃饺子饺子可以是猪肉或牛肉、羊肉配上韭菜或茴香、大葱、西葫等作馅。冬至吃饺子,是纪念医德高尚的“医圣”张仲景。当然,在北方冬至吃饺子,不仅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冬日进补的养生食俗。

冬至的习俗7

  福州冬至吃什么?

  福州称冬至为“冬节”、“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围坐搓米时,寓意团圆。搓好之后,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日送米时回娘家,以表孝心。

  米时不是糍粑,区别在制作流程。“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而糍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臼里捣成糊状。搓“米时”时,桌上要放福橘,象征吉祥如意;还要摆上一对胖乎乎的小泥人,寓意“回进宝”。搓“米时”时,需将糯米粉搓成丸子,在糖粉中来回滚动,寓意“时来运转”,祈福来年好运。

  冬至福州为啥吃米时,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老百姓在这天吃米时,是为了纪念一个孝子。在福州人眼里冬至也跟“拗九节”一样,是个孝顺节。

  福州民间流行一个传说,过去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找妈妈。因为母猩猩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亲的儿子,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让母亲循着米时的香气而来,找到了自己。

  福州冬至的习俗

  捏土人

  还有孩子们玩的捏土人,也是福州一个风俗,小土人一年会出现两次,一次是中秋节,另一次就是冬至,一对土捏的小泥人摆在案桌前,寓意“回进宝”。等到祭拜祖先的仪式结束,一对小土人就“功成身退”,大人就会把小土人分给孩子当玩具。

  多年以前人们衣衫不够,手里要拿个火笼,火笼是一个陶制的罐,里面放着烧红的木炭,木炭上盖着草木灰,刚加热的陶罐很烫手,于是人们在陶罐的外面用竹子编上一个隔热套。冬至日这天拿出来,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扫墓祭祖

  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的交流,福州冬至也开始流行扫墓。很多在外工作、做生意的.人,都会返乡在冬至这天祭祖后上山扫墓,非常热闹。

  福州乡村一直有“冬至分时入祠堂”的习俗。乡村各姓都有祠堂,聚合各支的同姓,称“宗祠”;衍派一支的,称“支祠”。凡是男性当年四十九岁的,冬至就上寿为五十,入支祠,让晚辈敬重。凡是男性当年五十九岁,冬至便上寿为六十,入宗祠,让各支祠的晚辈一齐敬重。

  理发、酿酒

  福州冬至很隆重,节前家长会督促孩子们去理发。冬至节前要理发,如果不理发就俗有“耽冬耽矮细、耽年耽富贵”的说法。

  福州人还会选择在冬至这天酿酒,因为这一天福州真正进入隆冬季节,其气候比较适合酿酒;另外,这个时候糯米比早稻米好,酿出的酒更香。

冬至的习俗8

  我国一向有尊师传统,冬至祭孔和拜师就是一种集中表现。《新河县志》载:“长至日拜圣寿,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谓‘拜冬余’。”“拜圣寿”,“圣”指圣人孔子,就是给孔圣人拜寿。因为“冬至”曾是“年”,过了冬至日就长一岁,为之“增寿”,所以需要拜贺,举行祭孔典礼。《南宫县志》则说:“冬至节,释菜先师,如八月二十七日礼。奠献毕,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释菜先师”就是一种祭孔的形式,是指以芹藻之属礼先师孔子。古时始入学,行“释菜”礼。春秋二次祭孔则用“释奠”礼。“释菜”礼比“释奠”礼轻。为什么冬至祭孔较“春秋二祭”礼轻呢?

  因冬至祭孔是沿用的年礼,过年是要放学、开学学生入学,祭圣人只是例行公事,不是专门举行的典礼仪式。《定兴县志》记载:“冬至,释菜先师孔子,师率弟子行礼,弟子拜师,窗友互拜,谓之‘拜冬’。教授于家者以次日宴饮弟子,答其终岁之仪,多食馄饨。”《武安县志》也有祭孔拜师的记载:“冬至节,释菜先师,学校儿童醵金祭礼,午聚餐校内。”师生互相宴请,如《怀安县志》所载:“冬至前一日,馆徒为师具馔,宴衎尽欢。次日,衣冠拜师,师亦命酒。”有的地方学生家长也与子弟一起参加拜师和宴会活动。“冬至节,民国前,学校师生拜先师孔子,名曰‘拜圣’。学生父兄以率子弟拜谢塾师,宴会一日。”(《威县志》)“教员与学生父兄会饮。”(《广宗县志》)冬至日又是对教师定聘约和解雇的日子。《静海县志》记载:“冬至日,塾师非次年有成约者即敬。”

  冬至节又称“豆腐节”。来历据山西《虞乡县志》记载是:“冬至即冬节,……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现实。学生备豆腐来献,献毕群饮,俗呼为‘豆腐节’。”

  祭孔子拜圣时,有的.县挂孔子像,像下边写一行字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有的是设木主牌位,木牌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位”。据说这“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称号是后世的皇帝策封的。笔者幼年入学时,还给木柱牌位磕过头哩。

  据《清河县志》记载,在冬至祭孔时还要“拜烧字纸”。爱惜字纸,不许乱用有字的纸擦东西,在民间、尤其在士子文人阶层非常看重,认为爱惜字纸是对圣人尊重的表现,如乱用字纸揩抹脏东西就是对先师的亵渎不恭。所以把带字的废纸收集起来,在祭孔时一齐烧掉,烧字纸时也要师生一齐跪拜。

  冬至“隆师”,隆又“尊崇”一义,“隆释”就是敬师、拜师。此俗流行面极广。民国前,各书院、学院和私塾均非常重视这一习俗;民国后,一些私塾还在奉行“隆释”。为什么在冬至日要“隆释”呢?《藻强县志》解释说:“冬至士大夫拜礼于官释,弟子行拜与师长。盖去迎阳报本之意。”看来这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

  如今,各地在冬至都不进行“隆师”活动了,这种习俗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冬至节总是给人留下了“我国最早的教师节”的好名声,获得了后人的赞美。

冬至的习俗9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阴、阳象征生命的平衡与协调,中国人相信冬至来临之时,正是“阴”的黑暗

  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只因“阳”的光明与温暖将会逐渐取缔“阴”的极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阴历的日期则不一定,但大抵不超过阴历的十一月。在《尚书》“尧典”中称冬至为“日短”,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到冬至时盛极而衰。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着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的习俗10

  冬至的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_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是什么意思含义

  含义一: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含义二: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含义三:寒冷的冬天来临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寒天。

  冬至饺子的寓意是什么

  1、财源广进

  吃饺子为的是期盼往后生活可以红红火火,财源广进,因为水饺形似元宝,元宝又有发财的含义,所以吃水饺有讨吉利期待发财的寓意。

  2、和和美美

  包饺子要“和”面,这又有着和和美美的含义,面团擀成圆圆润润的,擀出来的饺子皮又预示团团圆圆。

  3、久财之意

  冬至吃的饺子搭配的饺子馅儿也跟寓意具备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普通的韭菜馅象征着长期发财的意思。

  4、合家团圆

  冬至是中国的24节气,地区文化差异在饮食上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惯。这天家里人一起出动,团坐在一起包饺子聊家常时,赋予了饺子团团圆圆的象征。

  饺子当属中国传统美食之一,饺子在北方也是人们生活饮食中的主食,同时担任冬至小吃。饺子样式丰满,实质充裕,滋味鲜嫩,还有白菜猪肉馅,芹菜牛肉馅,虾仁馅,玉米猪肉,羊肉馅,三鲜馅,韭菜馅,荠菜馅等。

冬至的习俗11

  今天冬至,又使我想起小时候过冬至,五十年末,山村没有电灯,一到夜晚村子一片漆黑,不见行人;只是偶尔听到村中的狗猫叫声。我们家也早早关门,全家围绕在炉火旁,吃着母亲包的香喷喷素水饺,听听老爹讲讲水浒三国故事,一家平平安安其乐融融,这可能就是一直想抱紧的幸福!

  记得小时候和母亲有过这样一次对话,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她,可爱而美丽。她说:

  “吃了冬至饭,姑娘媳妇有点烦。

  我跑过去问:

  “妈,为什么呀?”

  妈妈接过话茬说:

  “过去的.大姑娘小媳妇,有点害怕过冬至。因为要长一岁。这一天是一年夜晚当中最长的一个,大姑娘小媳妇可以在被窝里多呆一会儿。过完这一夜,一夜比一夜短,每天要多做一线的针线活。做活做到眼睛看不到东西为止。如果要赶活的话,还要点油灯。婆婆害怕浪费油。”

  想到母亲,又怀念起她那一手冬至里的绝味。

  糯香弹牙的玉林米粽

  玉林人过冬至,几乎家家必包米粽,一些当地人干脆叫冬至为“米粽节”。玉林米粽以精盐、南乳、豉油、五香粉等为调料,再选以猪肉、海味、绿豆、荷包豆、粟子、花生等作馅,熬熟后香味四溢,是玉林市民最喜欢吃的一种食品之一。冬至吃米粽还有“糯米补气”的说法,寄寓了劳动人民补益力气,以待来年的朴素愿望。

冬至的习俗12

  一说到“吃鸡”,请不要以为是游戏中的吃鸡游戏!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我们家乡的冬至习俗——吃糖蛋甜鸡。

  很早以前,就听爸爸说过冬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都到了温度最冷的`时候。古代人们为了御寒,都会在这天晚上吃鸡进补,用来抵御寒气。

  我们家乡的人们这一天都会吃“糖蛋甜鸡”。糖蛋甜鸡的做法十分稀奇,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去看看我奶奶是怎么忙活的吧。

  只见奶奶从乡下抓来了2只土鸡,准备炖整整两锅糖蛋甜鸡,一锅是爷爷奶奶吃,另一锅给爸爸、妈妈和我吃。配甜鸡的材料有桂圆肉、白木耳,这些东西需要一股脑儿放下去,大火烧开,然后用勺子把漂浮起来的杂质去除。接下来就是放佐料,佐料是老冰糖,冰糖的数量可以根据主人的喜好随意添加。爷爷最喜欢吃甜食,奶奶在那个锅里放的冰糖足足有半斤左右。然后就用小火顿煮,这个过程差不多要进行半天。

  等到鸡肉完全炖烂了,这时就可以把鸡蛋打到鸡汤里煮了。糖蛋必须煮得很嫩,一般都还是汤心的,奶奶说这味道才叫绝。

  享受美食的时刻到了,我们一家人围着糖蛋甜鸡,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来。我也希望,这冬至的糖蛋甜鸡能给我带来一冬的热量。

冬至的习俗13

  一、习俗概述

  冬至日祭祀祖先,祭毕,阂家聚餐,分享祭品。

  以米粉做汤团,或者包制馄饨。

  窖藏鲜花在市场上出售。

  妇女向茸长敬献鞋袜,小辈拜望问候尊长。

  女儿出嫁后回家探亲的,这天晚上必要返回夫家。

  腌演肉、鱼、鸡、鸭以及各种蔬菜,准备过年。

  九人相约宴饮小聚,从数九中的一九至九九,各做东道主一次,叫作消寒会。

  画素梅一枝,花瓣共为八十一枚,每天染一枚花瓣的颇色,花瓣染尽而九九出,则春色巳深,称之为九九消寒图。

  禁戒房事,节制嗜欲,多休息,安静毋蹂,注意养生。

  二、习俗介绍

  冬至习俗-祭天

  历代统治者都要于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北宋时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举行,明清时则在北京天坛的圆丘。圆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圆土丘,它像征着天圆,故用来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斋戒沐浴,住在斋宫,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

  冬至习俗--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而在广东惠安,冬至节除了祭祖,还有清明节相同的一些习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没有忌讳。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聚到祖祠中按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款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饮酒,相互联络久别疏远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代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大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口溜在许多古籍:卜部多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冬至习俗-圆仔贴门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三、冬至食物

  冬至团

  在南方某些地区比较盛行冬至日吃冬至团(冬至丸)这一冬至的习俗,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日(阳历12月22日前后)清晨,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红豆米饭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渊远流长,相传源自汉代。据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觉得味道极为鲜美,十分称赞。自此之后,冬至吃狗肉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习俗。现在,人们在冬至日,都会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物,期盼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的习俗14

  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北方地区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至于冬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

  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作为节候甚或岁首,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祭祖所表达的正在于此。

  在我们小时候,冬至是个和过年(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一起并重的节日,并有谚语如下:“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就是说烧纸钱祭祖,清明节那天时辰要早点,冬至这天要时辰要晚点,而农历七月十五更是不能等到中午。每到这几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烧四大碗祭祖,当中鱼和豆腐不可少,鱼即“余”,希望过上富足有余的日子,豆腐意即“都富”。祭祖的四大碗菜也有讲究,首先不能有荤气的东西,比如葱,蒜,韭菜。其次,鱼最好是鲫鱼,不能是鲢鱼,因为鲢鱼无籽(子)。四大碗一般至少有鱼,肉,豆腐,第四种有时是蛋皮,过年则是肉圆子。

  祭祖的场合在家里堂屋,要焚香祷告,氛围很是庄重,所以各种细节总是丝毫不敢马虎。祭祖的饭要倒扣,每碗插的筷子数量一至三双不等。小时候,我好奇地问家人为什么这样?家人只是说给死去的家族长辈吃的饭就该这样,至于每碗饭上的筷子数量不等,更是解释不清,是上代人传下来的规矩。祭完祖先的饭菜要在灶上回过热气后才能吃。

  祭祖的八仙桌的面板的纹路要东西走向(平常使用时候则是南北走向)。南面烧纸、拜祭。烧纸钱时,大人要求我们不能说话,不要乱跑,说这时亡人只在吃饭,不能打搅他们。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这一天不能打坏饭碗等。当然,更重要的一点,祭祖必须由男子进行(我想,这也许就是农村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没有男孩的家庭,必须得招赘女婿,行驶儿子祭祖的义务。

  我们家祭祖,父亲健在时,由父亲主办,父亲去世后就由哥哥们操办,上饭、插筷子、点蜡烛(小时候没有蜡烛,就点煤油罩子灯)、依次磕头、烧纸钱、回锅饭,一家人再吃饭。回来,我在城里安了家,清明节、过年前肯定要回家上坟、敬亡人,过大冬就没有回去过,生活在楼上也没有敬过亡人。这样一个场景:焚香烧纸的'烟火缭绕中,一个孩童平神静气,满脸肃穆,对着桌子三叩其首,这对于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后人不能忘根。

  我们住进了城里,我及将来孩子可能会不知道房子哪里是正南正北,也不会有大大的八仙桌。即使一切从简,想办法焚香祭祖,我的祖先又怎会知道,在某个钢铁森林的小盒子里,有他们的子孙在此祭拜?因此,我就一直没有给他们遥寄过纸钱,只会在清明节、年前,带着妻女把纸钱送到坟堆上烧。对我的孩子来说,我更不知道他们以后连我们这些精简了的动作还做不做?也不知道是否能将这些祖祖辈辈都有的烙印继续在她身上刻就下去?如果是,这是否是种迷信,或者是种自私?如果不是,这又是否会让她从此失去了根?

冬至的习俗15

  冬至的饺子对我们北方人来说,都不是很陌生。因为有一个传统的习俗,要包饺子祭祖、上坟。这是对土生土长的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地方的风俗!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也许对我们这一代来说,还是记得的冬至要吃饺子,还得给祖上去送纸钱。可是对现在的这些孩子来说,会是那么的陌生,怎么不叫人淡忘呢!

  记得小时候,父亲跟哥哥一起去上坟,都是一大家子人一块。有大娘家的大哥、二哥、三哥、我家的大哥、二哥,我叔家的两位哥哥一块,还有就是一个大家族里的哥哥们,一块浩浩荡荡,排成一支大队伍,很是威风。有挎着篮子装纸钱、香火、还有蜡烛。有端着传盘的,上面有饺子,菜系、还有水果。在那支上坟的队伍中,始终缺少女孩的身影!记得的小时候,多想跟着哥哥们一块,去上坟,还看满天的嫣红。

  那时不懂的女孩子,为什么不让去祖上的墓地,只有男孩子才有资格去那种场面。在那里有男孩子最自豪的尊严,记得童年里,我们跟着哥哥们走到离墓地很远的地方,偷偷地躲在那里,看哥哥们放烟火,过年还可以放烟花跟爆震。那时的心里总想,为什么我不是个男孩呢!回家跟父母怄气,虽然从小父母把我当男孩子养,性格跟男孩一样的,可那种场合还是不允许我们这些女孩子去的。那只是男孩子的一种祭祖的方式,女孩在祖上永远是不认可的,奶奶说:“去祖上就会给家里带来灾难。”那时不懂灾难的含义,只知道女孩子,跟男孩子是不一样的。也许只是一种封建思想,女孩从降生就不会认可为家族里的一员,只有一种姓氏留给女孩,按上一个美丽的名字,等待一个成熟的早晨,就会踏着晨曦而翱翔。

  事过那么多年,从没用心去想这件事,记得长大以后的日子里,哥哥们都成家了,我跟母亲一块去过几次,到祖上去上坟,也充当个男子汉,来恭敬的给老祖先们烧些纸钱,那是一种很自豪的心情,那时我问母亲,女孩子不是不让上坟地吗?母亲是个很开通的老人,只是微笑说:“你不是也来了吗?”这是存在心里的愿望,女孩子永远是一个过客,永远是门前的河水,总会流向大海,总有离开那块土地的时候。

  今天很冷,用下午的时间去看望父母,听母亲告诉我:“明天是冬至了,你回来吗?”我知道,明天我不会回来的,因为今天我就关了半天的门,为了给母亲送药,才回到家里。遗憾的是不能陪母亲一同来分享冬至的饺子,那顿芳香的韵味,我是不会陪母亲分享了。知道冬至又来到我的门前,叩响冬的大门。那一句叮嘱的母爱,告诉我冬至要吃饺子。当我踏着晚霞的余晖,离开母亲的家门,看见那些拿着东西来上坟的人们,让我把回忆!寄到很远很远......

  在东北的几年里,忘记了那些上坟的事!因为离开这片土地,远离亲人与故土,可那一盘冬至的饺子,总有它馨香的含义,在用满满的情怀,倾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习俗。

  远离祖坟,也远离上坟那段往事!只有用快节奏的.步伐,踏着城市的灯火,而埋葬那段往事。从少女时代走往充当母亲的角色,形形色色的事情!总有让我怀念家乡,上祖坟的一幕幕,那是一种祭祖的荣耀,也是对故土的一种爱护。总是用那一盘滚动的饺子,书写一段历来的习俗!

  冬至也有另一种新意,就是“过了冬,日长一棵葱”、“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俗谚。中华先民把“冬至”视为过年,是因为古时候冬至节的风俗活动有类于过元旦(大年)节,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的时候,我们还记得那段充满欢心的日子,冬至还在你的心间吗?

  在东北流传——冬至饺子夏至面,过去人家过冬至,饮食习俗多为吃饺子,俗称“捏耳朵”。

  冬至民间称“交九”,也叫“数九”,北方进入“一九二九棒打不走”、“爹亲娘亲不如火亲”的寒冷季节。冬至是一九头,每九天数一九,八十一天后,天气转暖。各地总结出许多概括数九期间寒暖变化的规律,东北数九歌谣说:“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寒冷并不可怕,那是季节对自然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季节的一次过度,每次的节日,总包含更心有的意义。在冬日的枝头摇曳,那段枯黄里的馨香,散发饺子的香醇,留恋你想家的眼神!在家的门铃中摇响,那份思念的亲情!淡淡地很纯、很亲切。

【冬至的习俗】相关文章:

冬至的习俗11-05

冬至的由来与习俗11-23

冬至习俗活动11-08

各地冬至的习俗12-13

冬至的习俗【荐】12-30

【荐】冬至的习俗01-01

节气冬至习俗12-22

冬至的习俗【精】12-30

冬至的习俗【热】12-30

关于冬至的习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