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什么节5篇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1
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最有文化背景的,关于端午节的别名称和叫法之多,可列为中国节日之首,每一种叫法都有着一段不同的传说语故事。端午节又叫女儿节,那么,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呢?
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纪念杰出女政治家武则天
相传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4年)的端阳节这一天,蜀北重镇利州(今四川广元)城外嘉陵江一“江潭”之处,有一官船正荡桨于此。船上管弦悠扬、歌舞轻曼。忽然,天上乌云密布,江面波翻浪涌。只见一道电光霹雳一闪,从江心猛然腾出一条金龙来。那金龙在天上一阵狂舞后便直扑官船而来,顿时将端坐于船上的利州都督夫人杨氏吓昏过去。当这位花容月貌的都督夫人醒来后,风已停浪也静,那满天的乌云也消去无影无踪,只有明媚的阳光正温暖地洒在清清的江面上。桨橹款款,风和日丽,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而又安详,好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都督夫人回去不久便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了一个女婴,再后来这个女婴长大成人在历经了一段艰辛后就成了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唯一的'女皇帝,她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代唐而主天下的大周朝“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唐时的利州为纪念在此诞生的这位杰出的女性,当地民众便在杨氏感龙交而孕生了武媚娘的“利州江潭”边上的乌龙山上修建了一座祭庙“皇泽寺”,那碧波荡漾的江潭也被称为“金轮感孕所”。每年在武则天生日这天都将举行盛大的庆祝纪念活动,全城妇女将身着艳丽的服装倾城而出汇集嘉陵江两岸。她们移舟江潭,载歌载舞,翼求金龙再现、再感龙孕、再多生出几位为天下妇女扬眉吐气的女豪杰来。这一习俗沿袭于今,这便是多姿多彩、引人神往的“广元女儿节”。
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出嫁女归宁的节日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在中国,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拜年是主要重要的活动,拜年最晚能到农历二月二,但拜年是男人们的事,女人是不出门的,等到拜年罢,女人们走动又没有了气氛,加上农忙已开始,最没有走动的时间了,怎么办呢?于是古人就选中了端午节。女人选择端午节回门有很多好处,但有一点是古人最看重的,那就是双五在八卦中为“比和”之象,大吉,利出行。因此,出嫁的女人纷纷回娘家省亲,女儿节由此得名。
其实,端午节叫女儿节还有一种解释,很多人不知道。古人认为,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太极生两仪,这两仪就是阴阳。阴和阳是相对的,如男和女相对一样,因此古人在许多问题的设计上都是二极思维,在节日设计上也是这样,所以一年有男人的节日,也有女人的节日,因此中国出现了三个女儿节,分别是端午节、七夕节和重阳节,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阳数相重,取自阳极为阴,古做女儿节。七夕当在最前,属小闺女节;重阳其次,属已嫁女;最后为端午,属老闺女,也属于所有已嫁女。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如题目是《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们早已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母亲节”送给妈妈小礼物,习惯了在“父亲节”向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还被称为端阳、重午、女儿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风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后,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3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我校积极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收效甚好!
一、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之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学校还利用演讲、校园广播、宣传栏、少队课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开展了“端午节、怀古”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学校例会、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举行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通过开展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诵读活动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三、“我手绘我心”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
同学们通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查询,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配以插图、剪贴画,制作了一张张美观、新颖,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四、开展了重安全、讲卫生活动。
临近盛夏,我校在晨会、各班(队)会广泛开展了安全、卫生健康知识宣传,要求家长在节假日注意学生校外安全及个人卫生。另外还普及了日常卫生保健知识,从科学角度为全校学生讲解了悬艾草等端午传统习俗,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五、发动家长力量进行“包粽子”、“观看赛龙舟”等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也增进了与亲人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时时刻刻心怀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更加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感,提高了科学文明素养,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4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因此也有人称端午节为粽子节,其实粽子节并不是端午节正经名字,只是现在有部分人用粽子节代指端午节而已。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过端午节都会赛龙舟、吃粽子、其实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民间一直以这种方式去纪念他,一直流传至今,这种习俗文化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了一部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讲讲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他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这时的楚国君王为楚怀王,在战国七雄的局势中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大大增强,其它的大国也是不甘落后,纷纷变法图强。楚国的国君楚怀王是非常信任屈原的,让屈原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而屈原的政治路线是主张变法,主张与其它的强国一起防范和对抗秦国。在屈原的变法过程中楚国的国力也慢慢强大起来了,更受到楚怀王的赏识。只要是变法就会触及部分旧贵族的利益,他的重用受到别人的嫉妒,就这样旧贵族纷纷反对屈原的变法。一些政客甚至在楚怀王面前诽谤屈原,就这样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慢慢疏远了。
在当时除了秦国外,实力较强的两个国家是楚国和齐国。张宜给秦王献策,说只有破坏楚国和秦国的关系,他们六国联盟的计划就要落空,秦王觉得张宜说的很有道理,就让他去做了。张宜带着金银珠宝到了楚国,马上就收买了一些重臣,之后就去见了楚怀王,说你们楚国和齐国断绝关系,秦国就会给你们楚国600里土地,那些受贿赂的重臣们纷纷赞同,这样既和大国秦朝交了朋友,又白白得了土地,可谓是一举两得。屈原得知后劝楚怀王不要这样,最终还是跟齐国断交。
会后秦国并没有履行诺言,楚怀王咽不起这口恶气,就独自和秦国开战,楚国势力单薄没有齐国的帮助是很难战胜的,结果楚军打败,被秦国侵占了十多个城市。就这样楚国一直受到秦国的欺负,在秦襄王上位期间,给楚王写了封信说是想见他,一直纠结的他听了儿子子兰的话,不能得罪秦国,不然就没有好日子过,去了之后就被请过关押起来了,一年后死在了秦国。国不可一日无君,顷襄王上位后,屈原是不主张抵抗秦国,以卵击石只会自取灭亡,需保存实力把自己的实力变得强大起来才最重要。顷襄王听了奸臣的流言,这样不抵抗是对楚国的不忠,就撤除了屈原的官职,流放到了南方。
屈原一直怀着报国的志向,这样的结局让他非常伤心,于是在汨罗江跳河自尽了。当地的一些渔夫发现后为纪念屈原,刚开始是往河里投放五谷,发现都被一些鱼虾吃掉了,之后就把叶子把这些五谷包起来投入河中,之后一直演变成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吃粽子、鸭蛋、赛龙舟的形式去纪念这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传说
恶日禁忌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1.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2.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5
这次端午节活动结束了,我们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感觉也是非常的有感触,每年都会在端午节的时候的举行活动,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到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这次的活动也准备了很多节目,让学生们更加贴切的去了解活动的意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大力的宣传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对这次活动也总结一下。
首先就是宣传工作,给每个班级都发活动通知,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做一名端午节的板报,还有手工艺展示,然后在活动当天就开始评奖,一开始的宣传工作还是需要做好的,这次的活动学校非常重视,除了宣传工作之外还有一些节目,每个班级都有准备活动,活动的意义主要还是要让学生们能够有这方面的意识,能够更多的去了解端午节,让学生们清楚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文化,现在的也必须要好好的总结一下,在这一方面肯定是要做好相关的准备的,在活动当天,大家的兴致都是非常高的。
活动当天每个班级都是有准备活动,有朗诵,有歌唱,有猜谜,整个活动下面,节目是层出不穷,这方面大家都是非常的努力的,活动的.过程虽然不是很长,可是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这次活动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放松,总的来说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是非常的开心,端午节的活动当中,各个班级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其中知识竞赛是非常精彩的,大家都做的非常得不错,现阶段的学习当中确实是缺少这样的互动,这次活动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在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节目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颁奖,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是非常的不错的,表现优异的班级都是颁了奖。
在这一点上面肯定是非常明确的,端午节活动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学校也是有了一些经验,下次的活动也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同学们也是非常配合的,最后在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是陆续的回到了教师,说到这次活动的一些不足,就是在时间上面这次的活动,离原计划规划的时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还是延迟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主要就是因为在表演节目的时候,设备出了故障,所以说延迟了一定的时间,下次活动一定会合理安排好,端午活动结束,对学生们来讲是一次不错的校园活动,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开心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相关文章: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03-21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5篇)03-21
中秋又称为什么09-30
端午节的传说有什么08-01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10-30
端午节我们该知道什么10-26
端午节出游买什么保险合适?02-13
《端午节里做什么》中班教案07-07
端午节说什么祝福语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