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30 10:25:53 晓怡 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策略的特点

  1、明确的针对性。策略化的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程序等教学诸因素和谐统一的最佳设计。

  2、典型的灵活性,即不具有规定性和刻板性。为了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各种可供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程序、手段等,在教学过程中,还将根据需要不断改变和调整。

  3、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形。

  4、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教学策略的载体。没有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只是空中楼阁。选择、调节、监控、创造等都要依据这些因素。所以有效的教学需要提供可供选择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以便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策略的种类

  1、主导式教学策略

  教师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

  优点:

  (1)教师能在教学中随机增删、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

  (2)教学校率高,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较多的教学信息;

  (3)对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来说,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

  不足:

  (1)学生自身智力投入相对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好;

  (2)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时较为被动,因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自学式教学策略

  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并鼓励学生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优点:

  (1)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2)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产生式教学策略主要出自学生自己,因此,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等。

  不足:

  (1)往往可能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估量出入太大,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或是花费太多的时间。

  (2)学习的成功与否太多依赖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对差生的学习不利。

  (三)、教学策略的载体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1、常用教学活动程序有:

  传递――接受(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它在教学实践中经久不衰,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掌握较多的知识,但学生在此教学活动中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

  引导――发现(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认识上的困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此困难得欲望,然后主动去思考面临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产生假设,独立运用各种思维操作验证假设正确与否,得到正确结论。此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会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但学生需有一定的先前经验储备,即我们常说的“基础”要好。

  示范――模仿(定向――随从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这种教学活动历史久远,是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程序之一,适用于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定向”阶段要向学生演示学生要掌握的行为技能的具体动作及操作原理,在“随从性练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做动作分解,学生作模仿练习,在“自主性练习”阶段,学习者反复练习,使技能达到熟练。在“迁移”阶段,学生利用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教学活动程序是我们现在应用较广泛的。

  情境――陶冶(创设情境――参与各种活动――总结转化)。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场景,可通过语言的描绘,也可实物演示,用音乐来渲染,来激励学生的情绪,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加入活动,使学习潜移默化地进行,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总结中领悟到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达到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的目的。

  2、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把它分类,是为了使各类教学目标都能有相应的教学方法保证其得以实现,而不至于某些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被忽视)

  与认知目标有关的: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等。

  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示范――模仿;练习――反馈等。

  与情感领域有关的学习:强化法、情境教育法等

  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应当如何选择和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我们设计教学策略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组织形式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只有运用于相应得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常用形式有:集体授课式、小组学习式、个别化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显示属性的设置方法。

  2、掌握更改Windows桌面背景的方法。

  3、掌握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方法。

  技能目标:

  1、通过探索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2、通过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知识的迁移和转化,逐步变兴趣为探索的动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教育学生维护好计算机,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保持微机室电脑的整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

  难点:通过校园网,提供相关信息,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将教师机的桌面设置演示给学生看。(观察学生们的.反应)

  (2)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分别用ACDSee看图软件出示几幅桌面背景画。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这些桌面背景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引出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课题:装饰你的“桌面”。

  2、合作交流,探求方法

  (1)请会的同学在座位上讲解演示。(操作方法,步骤:在桌面的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属性。)

  (2)全体学生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要求:

  ①改变桌面背景(要求掌握改变桌面背景最基本操作)

  ②“居中”、“平铺”与“拉伸”有什么区别?

  三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操作练习,老师巡视指导。检查讨论结果,让学生们清楚说出“居中”、“平铺”与“拉伸”之间的区别。

  (3)教师机桌面展示,引入屏保的学习

  (大屏幕出现保护程序)屏幕上出现了什么?

  你希望学习“屏幕保护程序”的哪些知识?小组讨论。(作用、启动、结束、设置)

  (4)合作探究,尝试练习

  要求:①屏幕保护程序定义

  ②屏幕保护程序作用

  ③如何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小组讨论,代表演示讲解,教师整理总结

  3、做游戏

  我这里有一些小纸条,每一张上面写着一个任务,那么下面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来抽,抽到哪种就请你们组的成员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下面大家快抓紧时间去完成你们的任务吧!(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的任务完成得都很出色,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在美化桌面和屏幕保护时,都没有找到很多的素材,是不是?那老师的那些素材又是在哪里找到的呢?

  (引导学生上教师机上下载素材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并完成网页中布置的课外任务,让学生自行设置,鼓励他们相互协作,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

  4、课堂小结感悟提升

  (1)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认为你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2)给你印象最深的问题是哪一个?你有什么看法?

  (3)指出在公共机房,为了人人能正常使用计算机请不要设置屏保密码。为了保持微机室的整体美,请将桌面变回原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5、布置作业,拓展新知

  (1)可不可以自己创作一幅图,当作桌面?

  (2)可不可以让桌面上的图片动起来?

  (3)“滚动字幕”程序设置

  (4)三维文字的屏保效果

  (5)改变显示外观的设置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初识画图》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中第七课的内容,“能使用常用绘图工具进行简单的创意绘图”是《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基础模块第一阶段提出的明确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选择了WindowsXP自带的“画图”程序作为实现这一要求的平台。本课是学习“画图”程序的起始课,因此,本课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直接影响到后面章节的教学。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很浓,是对其自主探索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训练的最佳时期,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通过前四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对Windows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开关电脑的方法;从“开始”菜单中打开软件并关闭;鼠标的移动、单击等操作也比较熟练。本课的学习,单从电脑操作技能上说,只是对鼠标操作的进一步训练和强化,但新的软件环境,对电脑绘画强烈的好奇心,却是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探索能力、动手能力的最好锻炼。在教学时我大多采用自学指导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后,大胆进行尝试操作,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

  传统计算机教学把学习、掌握具体软件知识和技能作为目的,因此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结构的严谨性以及叙述表达的技巧上,而对于如何通过学习活动,形成、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却比较忽略,对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渗透显得很弱。这种以“软件为主”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是相悖的。所以新教材要求我们把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放在第一位,改变传统计算机教材以记录和传授为主的方式,为研究性学习构建有利的环境。我们认为,应该把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软件(如Word、画图等)视为教学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习中,除了要掌握有关软件的必要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驾驭新软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素养的提升。这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职业培训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并不对软件的功能和方法都给予明确的回答和介绍,而是给出一定的问题和实验序列,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建构相关的知识、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启动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初步了解工具箱内绘图工具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知道用铅笔工具画图的基本方法,尝试使用彩色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画图作品的欣赏和对“画图”程序的操作,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热情。

  行为与创新:尝试选择工具箱中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画图区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

  难点:尝试彩色画图。

  【教学方法】

  主要教法:采用自学指导与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学法:观察、发现、实践、总结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认识画图

  一、打开画图程序

  二、认识窗口:工具箱、颜料盒、工作区

  三、测试工具名称

  四、用“小老鼠”画图

  五、退出程序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山画王里各种各样的画笔工具。

  2. 使用画笔工具,写字或画画。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按钮设置,对画笔进行调整。

  三、教学过程:

  (一)问答引入

  1. 通过前两节课,大家对金山画王大致有了一个了解,掌握了其中的基本操作。

  2. 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3. 金山画王里的工具区有几个?

  4. 金山画王里的图库区分为哪几类素材?

  5. 金山画王里有哪些画笔工具?

  (二)自由探索

  1. 金山画王里面的画笔有很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而且经过细微的'调整,同一种画笔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哦。

  2. 大家自由尝试10分钟。

  (三)练习

  1. 出示范画:窗台上的花

  2. 你会吗?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

  3. 生自由谈。

  4. 老师示范操作:设置笔触、颜色,绘制《窗台上的花》

  5. 学生练习,时间20分钟。

  (四)全班共享。

  第2课时 为古诗配画

  1.出示范例《咏鹅》,请学生分析运用画板中什么画笔进行创作。

  2.教师示范绘制技巧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点评作品。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5

  一、教学内容

  《制作课程表》一课是根据省编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册第九课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改编而成的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通过在Word中制作课程表,让学生掌握简单表格的制作方法。这一课是根据《纲要》提出的“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的要求编排的。教材共分为六个知识点: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添加斜线、在单元格中输入内容、调整列宽和行高及美化表格六个部分。(后两部分在第二课时进行)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了Word软件,学会了在Word中输入、修改文字和修饰文章以及图片艺术字的插入,对Word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方法。本课从实际出发,从制作课程表开始,对Word中表格相关的知识进行阐述,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熟练掌握Word软件打下基础。本课教材强调的不仅仅是制作课程表知识点本身,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及对知识整合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

  利用网络教室的优势,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探索、学以致用的习惯。

  本课教学,先创设情境,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表格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向学生出示不同种类的表格,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从而认识表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行、列、单元格;然后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尝试制作本班的课程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促使全体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最后,通过自我评价、课堂延伸,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表格行、列、单元格的概念

  (2)学会制作简单的课程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会制作课程表,并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表格的编辑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用信息技术知识服务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4、行为与创新: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动脑、敢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表格的插入与简单的编辑。

  难点:合理的调整表格的行、列和单元格。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显示一些常见的表格,表格的单元格、行、列的概念的概述,本课知识点。

  网络教室环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语:星期天,小明去外公家做客。根据外公的要求,小明要介绍自己每天在学校的学习课程。为此,小明准备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料(幻灯片出示:一份是课程表,一份是文字叙述)。请比较一下,小明的外公更喜欢看哪一份资料?

  2、引导讨论:课程表有什么优点?

  (运用表格来查找信息,方便快捷,简单明了)。

  3、揭示课题

  师:这张课程表可是小明的得意之作,因为他刚刚掌握了一项本领,运用电脑制作表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课程表》

  (二)、观察交流、认识表格

  1、观察表格

  师:我们以课程表为例,学习用Word 2012制作简单的表格。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表格,请你们仔细观察,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幻灯片展示不同表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他们的'基本组成部分)

  2、教师演示并讲解概念:表格的行、列、单元格。

  3、出示一个课程表,让学生数一数是几行几列。

  (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布置任务,明确要求。

  师:小明的这张电子课程表,制作起来也并不难。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大家也可以顺利地制作出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5-37,然后动手操作,在Word中试着制作出我们班的电子课程表。

  2、学生开始阅读教材,尝试制作课程表。

  (四)、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1、小组交流,相互协作。

  提出要求:两人一小组,互相交流,相互合作,完善自己制作的课程表。

  2、汇报交流,突破重难点。

  师:在刚才制作课程表的过程中,你已经学会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展示与知识点相对应的幻灯片,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1)插入表格的方法:(挑学生完成)

  a、你是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

  b、学生利用电子网络教学系统演示:制作一张7行6列的表格。

  C、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插入表格的方法?

  (常用的三种方法:自动表格按钮插入、表格菜单插入、手动绘制)

  d、教师小结:根据不同的表格选择合适的插入方法。

  (2)合并单元格:

  a、合并单元格时,首先要做什么?(选定需要合并的单元格)

  b、还可以用什么其它的方法合并单元格的。

  C、学生演示不同的合并单元格的方法。

  (3)添加斜线:

  指导学生演示: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在第一单元格中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画一斜线。

  (4)输入文字

  a、提问:如何在单元格中进行文字调整?

  b、学生演示交流。

  (5)调整行列:

  a、交流汇报:如何调整行高和列宽

  b、学生演示。

  3、根据以上交流,补充修改,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制作的电子课程表。

  (五)、有效评价,提高认识

  (六)、拓展总结

  1、教师进行课堂学习总结。

  2、拓展延伸:

  备课与教学改进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师生互动,我在课前多次调试了电子教室软件,利用极域电子教室的学生演示和广播教学更好地把知识点突出来,并制作了简单实用的课件。(因为目前使用的极域电子教室V20xx是我在网上下的,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作课前我在五年级的一个班进行了试讲,主要是测试电子教室软件的运行情况,并对课件进行了多次修改和教学环节的调整,力求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的动手空间。从选课内容来说,我结合实际,把原来教材内容中的制作环保宣传表改为教授学生非常熟悉的课程表,为的是更贴近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6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四节《数据处理》的第三部分内容:常用函数。

  数据运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将它从第四节的内容单独抽离作为本单元第2课时的授课内容,在学生已经对Excel已有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数据的求和运算,重点介绍利用公式和Sum函数求和。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参与学习的是七年级学生。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学校,小学信息技术课几乎不开课或很少开课,因此他们对Excel函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几乎是空白,而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个体差异,为了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缺陷,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上课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公式进行数据求和运算。

  (2)能熟练应用函数进行数据求和运算。

  (3)能使用“自动填充”快速填充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数据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

  (2)能通过相关的学习指导、学习资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自主学习。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

  (3)培养学生利用Excel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式、函数和自动填充求和的方法。

  难点:函数的使用和单元格范围的选定。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合作法。

  六、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具准备:

  PPT课件、学生成绩统计表.xls、学案与练习评测表。

  八、学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查看“学案与练习评测表”的内容,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学案与练习评测表”中以小组为单位打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小组合作互助的.意识。

  九、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展示成绩表)

  “同学们,我们第一次的测验成绩出来了,总分还没算出来,今天大家帮帮老师把我们的总分算出来,你打算怎么算呢?”

  “算总分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要选一个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今天教大家一个秘密武器: Excel软件, Excel能够迅速准确地算出总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据处理—excel求和。”(展示标题

  板书:Excel求和

  积极讨论。

  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话题入手,引起学生兴趣。

  任务驱动

  (展示任务一)

  任务一:启动Excel,在A1单元格中输入“1+2”,在B1单元格中输入“=1+2”,观察有何不同。

  小结:计算结果不同,关键在于代数式不相同,多了个“=”,强调公式是以等号开始的代数式。

  启动Excel,按要求进行操作,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通过一个易于接受的例子,逐步过渡到本课重点。

  任务二:打开D盘中的“学生成绩统计表.xls”

  (1)在J3单元格中输入“=83+68+82+88+81+49+65”求1号同学的总分,在J4单元格中输入“=C4+D4+E4+F4+G4+H4+I4”求2号同学的总分。

  (2)把C3单元格中的数值改成60,把C4单元格中的数值改成80,观察J3和J4单元格中的数值有没有变化。

  板书:1、公式

  小结:运用公式计算,要引用单元格地址,而不能引用单元格数值,更改数值后计算结果才能自动更正。请更正J3单元格的内容。

  巡视指导

  按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发现修改后J3单元格中的数值没变,J4单元格中的数值变了。

  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引导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除了用公式外还可以使用SUM函数算出总分”

  介绍SUM函数。

  任务三:使用“插入函数”算出3号同学的总分。

  怎么使用“插入函数”求和?有哪位同学愿意操作给大家看看?(操作步骤可参考“学案与练习评测表”)

  请学生演示任务,边操作边说出操作步骤。

  师生共同小结出入函数的步骤。

  练习:使用sum函数算出3号同学的总分,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板书2、函数

  巡视指导

  小结:当数据量大时使用函数比公式便捷。

  小组内协作学习,结合学案完成任务。

  观看同学操作,知识归纳。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互助意识,尝试成功的喜悦。

  了解并掌握Excel中“插入函数”的操作步骤,了解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优缺点。

  想一想:除了插入函数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更快捷的方法呢?(自动求和∑)

  演示操作:介绍自动求和的使用。

  任务四:算出所有同学的总分。

  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算出所有同学的总分呢?

  “Excel有个操作叫做‘自动填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演示将鼠标放到J5单元格右下角,鼠标变成实心十字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练习:利用自动填充的方法算出所有同学的总分。

  巡视指导。

  一个个录入公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繁琐,也希望找到更快捷的方法。

  使用“自动填充”的方法求出其他同学的总分。

  让学生通过一些实例的演示和操作,感受到“自动填充”的方便与快捷。

  巩固拓展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

  1、在底部增加一行“学科总分”计算“各科成绩总分”。

  2、可选题:在总分的右侧增加一列“平均分”,利用自动求平均值求出每位同学的平均分。

  3、可选题:如何求出任意单元格中数据的总分及平均分?如某位同学的语文、政治、历史三科的总分和平均分。

  提示:选定连续数据用到shift键,选定不连续数据用到ctrl键。

  (操作步骤可参考“学案与练习评测表”)

  巡视指导。

  请最先完成的小组派一位同学演示操作。

  师生共同评价。

  观察、思考、讨论,总结求和计算的方法。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帮助。

  对同学示范操作过程作出评价。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完成第1题求和的基础上选做第2、3题,拓展求平均分计算和求任意单元格中数据的总和。

  课堂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质疑?

  十、板书设计

  Excel求和

  1、公式

  2、函数

  (1)、插入函数:sum

  (2)、自动求和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7

  网络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围绕英语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实验,不仅可以扩大英语学习的“面”和“量”,而且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带着问题借助网络查询信息,进行信息交流,“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策略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和网络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7 Section A教学案例,主要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一、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

  1.教材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主要内容为学习一些服装类名词、表示颜色和大小长短的形容词、询问价格、商店购物等。

  2.教学重点: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单词how much, pants, sweater, T-shirt, shirt, shorts, socks, shoes, hat;提高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教学难点: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学习效率问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策略

  【学生情况】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电脑操作基础,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下载资料,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学习方式】

  1.在一人一机的网络环境中,通过Internet和教学控制系统开展学习。

  2.自主探究。在完成较简单直观的任务时以个体探究为主,鼓励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

  3.合作学习。情景对话时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是因为“合作学习”更方便英语的交流和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信息差异也更能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教学方法】

  1.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并从旧知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

  2.评价法:将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

  3.任务型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教学过程设计

  【任务一】明确学习目标。通过网络教学控制系统,教师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主要流程展示给学生,使其明确任务和要求。

  【任务二】自主探究,学习单词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Internet主页,利用“百度搜索”找到“金山词霸”,逐个输入新单词,学习其词义,跟读练习发音,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对查得快、输得快、学得快的学生进行表扬,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后续的学习积极性。

  【任务三】创设模拟情景,开展合作学习

  1.投放多媒体课件,导入新的交际用语,指导学生操练。

  2.引导学生登陆易趣网,找到购物区,搜索相关信息,分组操练对话:A: How much is this T-shirt? B: Its $搜集并下载相关图片,设计自己的服装店,操练购物对话。

  3.在此期间,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和加工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及时总结经验。

  4.总结点拨,深化主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导航者,也是情感的驱动者,在关键时刻进行必要总结,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入完整而系统的情感氛围中,使课堂在井然有序中结束。

  四、教学反思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方面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模式的整合。网络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学生借助网络查询信息,进行信息交流,使“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策略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二)英语课堂教学方面

  本节课采用了“任务型”学习方法,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查询,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

  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采用师生交流方式自然亲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教师将学生引进网络环境,引导其自主搜索新单词,通过单词的输入,练习了单词的拼写,通过跟读电脑上的读音,又掌握了纯正的发音,然后以个人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并以各种形式展示交流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了团队精神。

  (三)存在问题

  大部分学生通过网络都可以学习有关知识,但是个别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反应迟缓,学习较为吃力,这也说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还有部分学生对网络了解不够多,使用网络不够熟练。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8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是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的25课,冀教版有一定的地域性,符合河北地区广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我的家乡》课属于课本中最后的几篇,所以《我的家乡》属于对全本书的回顾课程,具有综合性。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通过图片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气候环境、历史发展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图片与信息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制作简单的宣传册,熟悉宣传册表达信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搜集素材中,着重搜集家乡的风土习俗、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0名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情况略有不同,所以在上机操作时,尽量使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本、图片之间的关系,熟悉宣传册表达信息的特点。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大量的的照片,且按照地理位置、人口、气候环境、历史发展等类别分类。

  2、学生准备:搜集家乡的照片或使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一些自己身边环境的照片。

  六、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七、教学过程

  1、出示有关学生家乡大自然的图片(照片尽可能丰富,同时也要简洁),导入新课: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我们的家乡是富饶的,我们的家乡是值得让我们用一生去珍爱的,想不想将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外面的朋友呢?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照片,并对照片进行介绍。

  3、讲解宣传册,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图片形结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家乡。

  4、教师演示登陆教材中提供的网址,搜集家乡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也可以登陆搜索网站搜索资料,还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来搜集。教材对所需搜集的内容也做了详细罗列,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有选择地搜集整理,但一定要突出家乡的特色(边示范,边讲解)。

  5、制作宣传册:学生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做出图文并茂的宣传册。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先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宣传册的内容包括几个栏目,各个栏目的名称是什么,然后使用文本框根据栏目内容的多少规划宣传册的框架结构,再输入各个栏目内容,最后学生还可以对美化宣传册,使其更加美观。

  八、交流

  向同学介绍自己在排版方面的想法?

  九、拓展

  将师生制作的宣传册制作成简单的网页发表。

  十、教学反思

  本课活动是为了制作《我的'家乡》宣传册,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气候环境、历史发展等方面,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宣传册表达信息的特点,掌握制作宣传册制作的方法。

  通过简单的图片,让学生对家乡进一步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步骤虽然简单,但要掌握好、应用好,却会很困难。教师演示登录操作,这需要边讲边做,做的要精致,讲的要细致。做到讲一步,学生就能领会一步,把讲的内容细致化、口语化、规范化,使学生接受起来方便、快捷。

  教师指导学生登陆教材中提供的网址,搜集自己家乡的相关资料,也可以登录其它网站搜集家乡的文本内容,或是自己输入文本。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突出家乡特色。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将宣传册的内容按类别进行设计规划,是宣传册尽量美观大方。经过一节课的制作,学生也一定对word中的排版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将作品完成后,与大家交流,宣传册才会真真正正的形成。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9

  ●教材及学情分析

  《多姿多彩的艺术字》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上)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本课着重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艺术字的大小、位置及形状的调整方法以及艺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艺术字”工具栏的灵活使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年级学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特别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图片操作,为艺术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虽然在内容上较独立,但操作、学习方法与上节课相似,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制作“邀请信”,了解艺术字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中国结”“对联”“艺术扇”,灵活运用艺术字工具栏,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审美与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自我创新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创新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互相帮助、共同讨究、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通过课堂展示、评价激励,体验收获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和艺术字工具栏按钮的使用。

  难点:“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看它是谁?(米老鼠)对,大家喜欢米老鼠吗?知道迪斯尼乐园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迪斯尼乐园已经在上海安家了,米老鼠给大家发来了一封邀请信,大家请看(出示课件)。大家是不是都想去?可是邀请信只有一封,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制作邀请信。大家请看,邀请信的标题和下面的文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师:这类颜色很漂亮、形状也很独特的文字,我们称为“艺术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多姿多彩的艺术字》。(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对比“邀请信”的标题和正文的不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插入艺术字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桌面上“艺术字”文件夹中的“邀请信”,根据老师发给你们的“自学小助手”,自己尝试插入“邀请信”三个艺术字。(课件出示自学小助手)

  学生动手制作“邀请信”三个艺术字,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想一想,插入艺术字还有其他方法吗?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操作演示。

  (2)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师:刚才插入进来的艺术字大小、位置合适吗?(不合适)怎么来调整一下呢?哪位同学可以来试一下?

  学生进行调整操作。

  师:艺术字是一个整体图形,单击鼠标左键选中,在它的四周就会出现八个正方形的小方块,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任意一个小方块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当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箭头状时拖动,可以移动其位置。艺术字的调整方法,和图片的操作方法是一样的。对艺术字进行操作,必须先将其选中,然后才能操作。请大家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3)修改艺术字

  师:如果我们想改变艺术字的样式,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单击“邀请信”时,就会显示艺术字工具栏,工具栏中有许多按钮组件,每个按钮都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对艺术字进行编辑、修改、美化。单击“文字组件”,可以修改文字的内容,调整字体、字号、排列格式等,单击艺术字样式组件,可以变换艺术字的样式,工具栏中还有许多按钮组件,请大家探究一下它们的功能。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化知识内涵。

  3、综合实践,创新运用

  师:米老鼠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有三个愿望放在“艺术字”文件夹中,请大家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它实现这三个愿望,并分组“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小组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尝试操作。

  愿望一:中国结。米老鼠非常喜欢中国结,想在中国结正中贴一个倒着的“福”字,来表示福到了。

  师:请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福”字,浮在中国结的上面,如何再倒过来呢?大家分组讨论,请各小组同学围到组长旁边,由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共同学习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的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制作。

  师:已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教师打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看他做的作品符合米老鼠的愿望吗?请这位同学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并介绍用到了哪些按钮。

  师:我们中国人过春节有贴“福”字的风俗,“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米老鼠的第二个愿望。

  愿望二:写对联。米老鼠想在迪斯尼的正门两边贴一幅艺术字对联。上联已经做好,请你帮它制作好下联吧!

  师:在我国过春节都有贴对联的风俗,我们学会了用艺术字做对联,过春节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制作春联贴在家门上了。请大家开始制作。

  学生操作制作对联。

  愿望三:艺术扇。米老鼠想送给唐老鸭一把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扇,但是扇子上的艺术字诗句没有填充颜色,请你帮它填充上合适的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

  师:(展示学生作品)大家看他填充的颜色符合米老鼠的心愿吗?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填充红色吗?

  生:红色符合诗句的含义并且颜色也很醒目。

  师:这把艺术扇上有诗有画非常美,展现了我们中国诗画的特色。刚才大家在帮米老鼠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表现得都很棒。米老鼠也非常高兴,特意准备了精美的礼物送给大家,大家看(课件出示礼物:播放漂亮的艺术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帮助米老鼠完成三个心愿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过程中突破难点,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综合创作,大显身手

  师:圣诞节、新年快要到了,请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张新年祝福的贺卡,写上温馨的祝福,送给你的父母、朋友或者老师。(课件出示创作要求)请打开“贺卡”文件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样式,开始创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播放轻柔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设计的形式来进一步深化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所学即所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5、展示交流,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很多同学的贺卡做得非常精美,下面请大家相互看看本组其他同学的作品,如果你认为谁的作品好,就把你手中的智慧币送给他。

  教师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插入和修改艺术字,还学会了制作邀请信、福字、对联、艺术扇和贺卡。

  师:老师还搜集了一些艺术字,它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艺术字。

  师: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出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评价。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拓展应用,进一步升华、体验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从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的“邀请信”导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接着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为米老鼠完成三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愿望展开任务设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本课教学符合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同时注重了学科整合,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点评

  本节课例获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本节课例教学设计巧妙,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将知识技能应用与解决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把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课堂容量大,课件制作精美,实现了由操作到综合探究——做贺卡,最后把艺术字的运用推向生活。这是个非常成功而典型的案例。

  纵观本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教学情境创设自然。用学生喜爱的米老鼠导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米老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愿望设计巧妙,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完成了学习任务。

  ②选材好,有文化色彩。课堂教学设计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主线,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中取材,有中华民族浓郁的文化色彩。“福”字和对联、艺术扇这些选材非常好。把操作寓于强烈的需求中,不是为操作而操作。

  ③教学过程清晰,层层深入。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任务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④评价总结到位。最后的综合创作、作品评价,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特别是学生作品互评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互评作品时,教师引导学生要公平、公正,让学生做一个公正的裁判,不仅有效地进行了德育渗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本课例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综合创作环节,可以多给学生几个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以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0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图形的组合和拆分》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材与我校信息课教学特点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教学内容分别是图形的拼凑和图形的组合、拆分。这个课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认识图形工具的基础上,会拼图形,认识图形的组合和拆分的作用。

  2 、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对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以及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技能培养:使学生学会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中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形的拼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

  3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并能熟练掌握以及运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教法:

  考虑到学生年龄段特点的原因,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体裁,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难点。通过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 、任务驱动:在这堂课中,为图形的组合和拆分设计了小任务。将新的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对所担的任务进行分析、完成。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主动的做,将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2 、课程整合:在本课教学中,将美术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三、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图形组合和拆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1、学习

  图形工具中的组合和拆分功能

  2、熟练

  掌握图形的组合和拆分的作用

  1 、知识传授:使学生学会使用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功能

  当作出点评)

  师:现在再来看看老师出示的图画(出示教师简单图画),提出疑问。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要将图画中人物的头要移动一下会怎样呢?但移动了头部后眼睛和其他的器官也一起移位了,怎么办呢?

  师:我们能不能整个头部连奇怪一起移动呢?(出示课题:图形的组合和拆分)

  (二)学生自主学习图形的组合拆分

  师:那么怎样能够把图画中的每个图形组合在一起呢?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在图画中让图形组合起来呢?(用上节课画好的图形进行学习)

  (三)学生运用软件的帮助来学习

  图形的组合,教师巡视

  刚才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认真,画的画也很漂亮,那么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图形是如何组合的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信心出来客串做小老师呢

  学生做小老师演示,并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教师出示有错误的图画(树生长在房子上面)

  师:同学们看下这幅图画,老师觉得特别别扭,大家看下有什么问题。

  师:那我们该怎样对图画进行修改呢?这图画已经组合起来那我们该如何操作呢?

  师:那图形的拆分又如何操作呢?

  (四)课程的延伸: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学的图画已经上了颜色了,这样的图画更漂亮了,那怎样上颜色呢?先和小组中的同学试着去发现其中的秘密,互相说一说。在下节课里老师会提问的哦。

  (五)教师小结:

  师:今天这堂课教师过得非常愉快,我们班的同学不仅非常聪明,很快就掌握了在

  图形的组合和拆分,还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图画变得更漂亮!并让学生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愉悦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并发出赞叹声!

  学生发出疑问

  生:可以每个器官一个个地移动

  学生运用软件帮助进行小组学习

  学生齐说:有信心!

  学生发现问题:树长在屋子上面了

  学生:把树移下来

  生:先把图形拆分再移动。

  学生练习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展示学生作品,给予学生成功感和自信心,并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自主让学生解决问题,对知识感受更深。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后,会因为自己达到目标而产生一种愉悦和自信的感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产生我要学的意识,为教学下一步做好铺垫。

  设计客串小老师程序,刺激学生成功的心理,为此而认真地去学习和练习

  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己的优点或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或帮助他人提出意见。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渗透德育。

  提出疑问,让学生解决问题

  谈谈教师此刻的心情,总结这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赞许。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

  兴趣无限延伸。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本节课的重点分析有如下几点:

  一是导入部分,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其二,设置“错误陷阱”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通过为老师纠错,学生的兴趣大增,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使这堂课达到一个高潮。其三,学生的参与,为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四,研究性学习方法,是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在学习了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效果会更好。作为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学生的操作时间,不到合适的时机不能让学生操作,否则会很难控制教学过程。在请学生演示的活动中,尽可能挑选程度好的学生,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

  自定义动画

  教学目标:

  掌握对象自定义动画的设定

  教学重、难点:

  设定对象自定义动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幻灯片的放映给我们一种动感的效果,那么,我们能不能给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让它更具有个性呢?

  二、新课教授:

  如果哪位同学已经懂得在幻灯片中接入动画效果,请他来当一位小老师。对象自定义动画:

  1、功能:对象自定义动画可以设置单页幻灯片中不同对象出现的动画效果和顺序。

  2、系统默认:程序默认的对象的出现谋划同幻灯片同时出现。

  3、设定方法: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

  4、“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a、时间:这里提供了没有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的列表,我们可以选择进行设置。启动动画的选项意义同幻灯片切换中的换页方式相同。

  b、效果:效果指设定动画效果的种类以及伴随播放的.音效;动画播放完毕后,对象的处理。如果对象中包含文字,则我们可以设定文字出现的方式设置完了各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和放映顺序后,单击“预览”,可以看到设置的动画播放的效果,认可设置,只要单击“确定”就可以了。放映效果:动画设置完后,可以演示动画效果,对不满意的设置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更改。

  三、练习:

  请同学们为古诗设置好动画,比一比谁设置的最漂亮。

  四、作品展示,小结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常见的文件类型,学会新建文件或文件夹,并会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2.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新建文件或文件夹,增强小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在学习新建文件或文件夹的同时,养成整理文件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建文件或文件夹,并会对其重命名,并认识常见的文件类型。

  【难点】熟练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新建及重命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如何查看文件的存放位置后,有同学给老师反映,说自己电脑里“我的资料”文件夹里存放的文件很乱,各种文件都有,你们的电脑里存放的文件是不是也很乱呢?”

  学生打开找到文件后发现有些凌乱,纷纷点头。

  教师:“其实,我们可以给电脑里的文件建一个房子,给它一个“家”,将不同的文件分别放进他们自己的家里,就可以整理我们的文件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课《我给文件建新家》。”

  ——引入新课——我给文件建新家。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认识常见文件类型

  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电脑中存放的文件很多种类型,你知道或者见过的类型有什么呢?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思考回答,“有音乐、有动画片、还有照片等”,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是怎样区别文件类型的呢?能否通过文件名就可以直接分辨出不同的文件类型呢?”引导学生按照步骤打开“我的资料”中的文档,并且要求将同类文档排在一起。学生操作后,通过观察文件名,发现文件后缀名是不同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将同类文档排在一起的步骤:

  1.打开“我的资料”窗口。依次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D盘”→“我的资料”图标,打开“我的资料”窗口;

  2.同类文件排一起。单击文件夹中的“类型”排序,使同一类型的.文件排在一起。

  根据文件后缀名不同,文件类型不同填写教材中每种文件类型的个数,向同桌展示自己填写的表格。

  任务二:新建文件夹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管理文件,我们可以把相同的文件放到一个文件夹中。比如老师要将所有图片类型的文件放在一个名为“图像”的文件夹中,具体如何操作呢?”

  学生思考回答“新建一个文件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总结新建文件夹的步骤:

  1.确定建立位置。依次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D盘”→“我的资料”窗口,以便在此新建文件夹。

  2.创建文件夹。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文件”→“新建”→“文件夹”来新建文件夹。

  3.输入文件夹名称。输入“图像”作为新建文件夹的名称,并按回车键确认。

  4.新建完成后,将所有图片类型的文件移动到文件夹中。

  思考:新建文件夹还有其他的操作方式吗?(快捷键、右键)

  任务三:文件重命名

  现在我们新建了名为“图像”的文件夹,可是现在老师想将这个文件名修改为“音乐”,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呢?引导学生以信息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学习,让学生代表分享学习成果并进行演示,师生共同总结出文件重命名的步骤:

  1.打开快捷菜单。鼠标右击文件打开快捷菜单,选择“重命名”命令。

  2.输入新的名称。输入新的文件名后,按回车键确认。

  思考:文件重命名还有其他操作方式吗?(快捷键:F2)

  (三)巩固提高

  请同学将“我的资料”文件夹中的文件按照文件类型分门别类放好,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操作过程,对于熟练操作的同学予以表扬,对于操作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和收获。

  作业:上网查阅资料,除了本节课学习的文件类型,还有那些文件类型?下节课分享交流。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神话故事》,使学生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模拟的网上查询,使学生了解上网查询的方法、步骤、好处,初步培养学生网上查询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操作参与,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的阅读课有两项内容,1集体阅读,《第四十间宝库》――神话故事。2继续学习网上查询,按要求查询相关资料,并自由上网浏览。

  二、集体阅读

  集体阅读形式同学们非常熟悉,上学期、这学期我们已经阅读过许多内容,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个道理,有的故事还曾深深打动同学们的心。今天,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张光盘《第四十间宝库》-神话故事。里面收集了许多中外神话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有的是陌生的。希望通过今天的阅读大家对神话故事有所了解。

  1、谁听过神话故事?

  2、什么是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讲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在古代,人们由于受生产力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于是就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用拟人手法,编造了许多神话故事,以此来反映对大自然现象的天真解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神话内容是可靠的,有的内容是想象的,并非历史。但历史学家考证,人类远古时代的历史,主要靠神话故事、传说时代流传下来的。

  4、播放光盘,把故事的名字记在片子上,主人公、故事情节记在心里。

  远古的故事,远古的时代,我们在为人类祖先的大胆想象感到惊叹之余,是不是也存在一点遗憾,人类祖先在大自然面前感到了无奈。时光转瞬,转眼历史过了几千年,人类进入了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今天人们不但能够科学地解释大自然的奥秘,而且还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想想远古的神话,再看看眼前的计算机,我们可以感到人类力量伟大,是不是对计算机会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三、网上查询资料

  上网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网上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学习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网上查询资料。

  1、说说校园网上怎样查询、浏览?(请一名同学在教师机上操作。)

  (1)敲击IE网络浏览器

  (2)进入三里河三小校园网主页

  (3)主页提供了9个选项,选项进入。

  (4)进入栏目窗口阅读浏览

  (5)资料库中推荐了15个网站

  方法:边讲解,边演示。出示15个网站名称。

  2、同学上网阅读。

  阅读分两步

  (1)查询资料,按要求填空。(内容附后)

  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希望能与邻近的同学合作,旁边的同学不要拒绝。

  教师随机指导:请第1、2名的学生把查询的过程和结果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考。

  (2)自由选择查询阅览

  记下你最感兴趣的信息,准备向同学推荐

  3、向同学推荐自己收集的信息

  同学们刚才已经查阅了大量的信息,请把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同学们。

  四、说说今天阅读的收获

  可以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信息,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基准键,知道基准键是指哪些键,在什么位置,是怎样排列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基准键表象。

  2、过程与方法:正确掌握基准键的操作方法,基准键的手指分工、打字姿势,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键盘的能力、探索自学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在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学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浓厚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设想

  键盘是计算机最基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以前老教材一般在学会开关计算机后就先学习键盘的操作,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止,以及实践操作时间较少,在学习键盘操作后就会使学生减少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觉得枯燥乏味,而新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鼠标操作的方法,并学习了用鼠标画图后,安排学生进行键盘操作,这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及以后的指法练习和文章排版等课程的学习。根据教学重难点,建议分二节课来教学。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键盘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键盘的操作。这一堂课学习任务是学习基准键的操作,包括基准键的手指分工击键方法,培养正确的打字姿势,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初步形成键盘操作能力。键盘操作中,小拇指又细又短,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应该加强练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按键的方法;

  2、组合键的正确使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练法

  六、教具准备

  键盘分区表、键盘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组键盘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键盘有多种式样。

  2.说说我们的键盘是怎么样的?可以数一数有多少键?这些键上有什么标记?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现在市场上的键盘种类很多。我们使用的键盘有104个键,是标准键盘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键盘(板书:认识键盘)

  欣赏键盘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键盘,然后说说自己认识的键盘。汇报认识情况,知道自己使用的键盘是标准键盘。激发学习兴趣,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键盘

  二、教授新课:

  1、出示键盘分区图,分别说明各个分区的名称:功能键区、主键盘区、光标控制键区、小键盘区。

  2、要求学生观察主键盘区有哪些键?(板书: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特殊控制键)

  3、认识字母键。请学生按二十闪个英文字母的顺序一一指出各个键的位置

  提问:为什么不按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

  小结:键盘上的字母键的分布跟英文打字机上的安母键类似,是为限制使用者的输入速度这样安排的。所以对我们记忆这些字母键的位置有些困难。按键盘的位置识记字母键,并认识字母的大小写。

  4、数字键:请学生一一指出0—9十个数字,比较0和O有什么不同。

  5、认识符号键:包括数学符号和标点符号。观察有些字符键上有两个符号,这样的键叫双字符键。

  6、通过演示,介绍常用的控制键:空格键、回车键、退格键、大小写字母锁定键、shift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7、对照自己的键盘,认识键盘的各个分区,并知道分区的名称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金山打字通”软件的启动。掌握一些常用的功能键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金山打字通软件和功能键。掌握规范的键盘指法。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自主练习和探索,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热爱和坚强的毅力。培养正确的打字姿势,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通过键盘操作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熟练击键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是以学生为本

  3.在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自主地探究新知

  三、教材分析

  1、本课介绍的常用键比较多,重点是大小写换转键和上档键,要求学生能输入上排字符,及大小写混合的字母。上档键也可以进行大小写的切换。

  2、学生通过游戏来训练指法是比较受欢迎的,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键盘的练习(提高速度和正确率)

  五、教学方法

  演示与讲解相结合;任务驱动法

  六、教具准备

  指法练习软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同学们对键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吧?键盘是计算机重要的输入工具,通过键盘,我们可以将命令、符号、数字等输入电脑中,因此熟练操作键盘是计算机基本技能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接触和利用键盘点明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1、尝试操作,感受难度

  教师介绍“金山打字通”软件。要求学生通过以前学习的关于打开窗口的知识来尝试启动该软件。然后老师加以小结。接着老师提问“有什么其他的启动的方法?”由学生操作演示来解答。

  2.提出任务,实践总结

  老师:教师演示键盘上的常用功能键,提出任务:看看这些常用功能键的作用。

  学生:利用金山打字通打字,然后总结功能键的功能。

  老师:对学生总结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老师:让学生分别输入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的汉语拼音,然后按“回车键”、“退格键”、“大小写字母锁定键”、“Shift”键说说你能发现什么?请四人小组交流,然后由各小组分别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

  组1:空格键。键盘上最长的键,叫空格键。用于向计算机输入空格。

  组2:回车键。标有“Enter”的键叫作回车键。回车键有两个作用,当你向电脑发出命令后,一定要按一下,电脑才会执行你的命令,还有当你在写字时,按下可以使光标移到下一行。

  组3:标有“Caps Lock”的是大写字母锁定键,可以改变英文字母的大小写状态,控制着一盏信号灯,位于键盘右上角信号灯区的中间。Caps Lock指示灯灭了,键盘进入小写状态。

  组4:主键盘区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标有“Shift”的'键,叫做换档键,按住它不要松开,再按其他键,之后松开各键,而且它还可以改变字母大小写。

  组5:标有“Back space”的叫退格键,每按一下,可以擦去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组6:跳格键。在主键区的右侧有一个“Tab”键,叫做跳格键,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按一次“Tab”,光标可以跳好几个空格或移到指定的位置。在处理表格时,“Tab”的用处就更大了,可以跳到下一个单元格。

  2、观察主键盘区有: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还有一些控制键。

  3、思考:键盘上字母的排列为什么不按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按键盘上的位置读读字母键,认识大小写。

  4、指出0—9十个数字键,区分0和O的不同。

  5、找出双字符键。

  6、认识空格键、回车键、退格键、大小写字母锁定键、shift及其使用方法。了解键盘的分区、主键盘区的字符键的名称及分布规律。

  1、今天我们认识了键盘,知道键盘分哪四个区?

  2、主键盘区是我们使用的重点区域。二十六个字母所在的位置要熟记在心,这样对我们提高输入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复习键盘分四个区,再次识记二十六个字母的位置。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6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信息,了解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信息工具

  2、过程与方法:简单了解各种电脑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3、情感与价值观:了解电脑的一些基本用途

  二、教学设想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在这以前可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计算机,客观上应该存在着一些差异,有的学生能按老师要求操作计算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计算机操作不“灵”。并且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太集中、理解力不够,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课程中抽象的理论、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眼睛去观察,在学习中亲自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尽量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教材分析

  《电脑小专家》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电脑,以及了解电脑的作用。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只在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内容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只需要了解即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信息,了解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信息工具。

  难点:简单了解各种电脑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以及了解电脑的一些基本用途。

  五、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通过演示辅助教学课件,而且实时讲解,并把实例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这种计算机数字化了的“集体讲授模式”下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知识点。

  2、任务驱动法:

  多数同学对任务都会产生一种急切完成的'动机,而完成任务又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布置任务,驱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分层教学法:

  在分组时先自由组合,再适当调配,组长根据本组情况给不同等级的学生做不同的分工,达到组内分层的目的。

  六、教具准备

  PPT、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一、出示电子显示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老师从网上找了很多不停显示的图,想跟同学们分享分享。(出示图)漂亮吗?生:漂亮。师:有那位同学知道,这显示图为什么总能不停地显示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倾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授新课

  1、提问:“椰妹在电话里听到什么?这话是谁说的?”

  学生说:“听到小雷明天要乘坐飞机来海南以及飞机的航班号,这些是小雷亲口告诉她的。”教师接着说:“对!椰妹在电话里听到的话是小雷说的,小雷的声音通过电话这个信息工具的传送,就形成了信息的传递。”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声音在信息工具的传送下会形成一种信息。我接着问:“同学们看过天气预报吗?中央电视台第一台的天气预报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播报的?在电视屏幕里你看到什么?”学生说,有解说员、中国的版图、各地区的天气情况、还有一些文字及动画。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人物、声音、文字和动画,通过电视台的发送,经过卫星天线接收在电视屏幕里显示,就形成一种信息。”教师继续提问第三个问题:“椰妹在机场的候机大厅看到什么?电子显示牌里显示的文字与数字告诉椰妹什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回答后,老师再向他们说明,电子显示牌里显示的文字和数字是代表机场各航班的信息。教师:“电话、电视机、电子显示牌都是信息工具,你们还见过其他的信息工具吗?”学生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想到了手机、BB机及联网的电脑等。

  2、我先让学生默读第二部分的内容,自己了解各种电脑,再向他们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大学里被发明创造出来的,电子计算机发展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四代,并懂得台式电脑、便携式电脑和掌上电脑都是属于微型电脑。

  3、“小雷给椰妹讲述电脑神通广大的故事。”其实就是电脑的用途,让学生知道电脑可以进行数值计算、画画、办公,还可以应用到军事领域,科学家们用电脑来制造机器人。倾听、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做起电脑小专家。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系统分为软件与硬件,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作用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愿望,树立良好的版权意识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不同的应用需要相应的软件

  教学难点: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及简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于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中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那什么是硬件,什么又是软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二、新授(以台式机为例)

  1、硬件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在这些组成部分里除了我们的主机之外,其它的都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同学们想知道吗?好,下面我们就来分别介绍一下。

  (1)输出设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显示器。考大家一个问题:显示器它的作用是什么?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提示:我们开电脑的时候,要是我们没有开显示器的话,会有什么现象呢?)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要告诉我们的信息都输出来给我们看,所以我们给它取名为输出设备。那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机的“器官”里面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输出设备的?(打印机、投影仪等)

  (2)输入设备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鼠标和键盘。相同的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提示:在使用电脑时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突然我们的键盘和鼠标不能指挥电脑为我们做事了。)

  键盘和鼠标就是把我们要告诉电脑的信息输入到电脑里面去,所以我们就给他们取名为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扫描仪、摄像头等)

  (3)主机

  主机它比较可怜没有其它名字,只能叫主机,虽然他没有其它的名字,可是它的作用却是非常强大的。它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它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的信息,进行运算,还能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它的作用是不是非常强大啊!

  (4)小结

  上面我们说的这些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计算机的硬件,换句话说就是: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计算机部分。

  2、软件

  计算机有了硬件,我们就可以马上打字、看电影、玩游戏了吗?(学生回答)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使它“活”起来,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比如,要用计算机画画,我们就必须给计算机安装画画软件;要聊天,我们就要装QQ。我们要完成不同的事情就要给计算机安装上不同的软件,因为每个软件都有它自己不同的作用。

  计算机硬件有它的组成部分,我们的计算机软件也有它自己的分类,它大体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一个管理者,它负责对计算机的全部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管理,为我们提供一个工作和游戏的环境。操作系统就是我们系统软件里很重要的一种。它是我们的计算机要工作起来必需先安装的一个软件。大家知道我们机房的电脑安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吗?

  (提示:不知道大家每次开机和关机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其实这时候啊我们的电脑自己都告诉我们它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了)

  让学生进行开机关机操作,找到我们的操作系统。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开发的软件。比方说我们现在要想用电脑画画,那有人就开发了金山画王给大家画画。我们想玩打字游戏,有人就开发了金山打字对不对。有了应用软件,我们就能在计算机上画图、写文章,听音乐、玩游戏啦,如金山画王、金山打字、QQ等都是应用软件。

  (3)小结

  计算机软件是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以及有关的文档的资料,它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同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很高,但由于我们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就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计算机的硬件(它是实实在在我们看的见摸得到的部分),还有我们的软件(它是无形的,我们是摸不到的)。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8

  一、教学标题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国地图出版社《无所不在的信息》

  二、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无所不在的信息”是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涉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适合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搜索与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体会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信息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特征。

  四、学生分析:

  高一新生是从不同的初中走到一起来的,他们经历过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由于他们在读初中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硬件配置的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对信息的概念和认识或不知,或初浅,或略深。

  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对于规范学习行为、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内化信息伦理提升信息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教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描述、讲解、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特征。

  ②例举有关信息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与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互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基础,为以后的教学搜集信息。

  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总结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学习从多角度全面看待事物本质的方法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举身边的信息,让学生领悟到信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信息是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八、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及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特征

  九、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信息的载体等方面理解身边的信息。然后,教师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作用和信息的特征。引导学生列举身边能体现信息某些方面特征的实例,在分析学生列举的实例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的特征。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十、教学过程: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摘自唐代诗人杜牧《寄远》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楼台”

  摘自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古人》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摘自宋代李清照

  信息一词不象网络一样是个现代词,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了。只是那时的信息多指消息,几百里快马急送的也不过是一个口信、一封家信或一道圣旨。

  当今,我们已经处在了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更充分的、更深层次的、更广义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运用信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9

  本课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小学课本(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9课图文并茂更精彩──插入图片。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生的知识形成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构建新知。因此,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造的发展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学方式学习,通过交流获得结论,让每位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空间。

  教学目标分析:

  1.进一步熟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

  3.学会设置图片的大小及环绕方式。

  4.学会水印效果。

  教学重、难点:

  插入图片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遵循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用任务去驱动学生们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用任务帮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任务来体现学生们的创意,展示他们的个性。采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讨论、探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操作:通过课件,同时展示两篇文章,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之处,说出自己的感受。导入课题:第9课图文并茂更精彩──插入图片。

  二、任务驱动,新课教学

  1.教师引导,任务驱动(出示任务一:插入剪贴画)

  教师操作:教师演示插入图片步骤:

  提出任务:你能不能把剪贴画插入到文章中。

  2.学生自学,探索发现

  学生操作:学生自由选择采用多种方法自学,边学边做。

  提示:①看书;

  ②请教老师;

  ③与同学交流、探讨;

  3.交流整理,构建新知

  教师选择典型的学生作品二、三例,通过网络演示学生作品或学生制作以及修改过程,交流学习体会。

  师:你觉得这件作品完成得怎样?那个地方设计的还不够好?你能帮助修改吗?

  学生提出意见,修改作品。

  4.反馈小结,形成知识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得真好,下面请你当老师,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边演示边回答。

  (1)你是怎样在你的文章中插入剪贴画,能演示吗?

  学生操作:分别使用剪贴画。

  操作步骤:

  ①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菜单命令。

  ②在打开的“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剪贴画的类别。

  ③单击所选剪贴画的“插入”按钮,即可插入所需要的图片。

  ④关闭“插入剪贴画”窗口。

  (2)图片的格式是怎样设置的?

  操作步骤是:

  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图片”命令,出现“图片设置”对话框。

  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根据需要选择。

  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再次插入和设置图片的过程,突出本课的重点。

  5.迁移,学习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出示任务二)

  利用来自文件命令还可以将计算机、光盘或是网络上的一些图形文件插入到文件中去。

  操作步骤是:

  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菜单命令;

  在打开的“插入图片”窗口中,确定查找范围:五年级文件夹图片文件夹;

  在图片文件夹中选择所需要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所需要的图片。

  6.设置水印效果(任务三)

  把图片作为背景: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三、操作实践,个性创造

  师:你认为怎样的作品是有个性的?

  生:……

  教师小结:有个性的作品就是要在文章中插入你喜欢的。又要符合文章内容的'图片,下面就让我们就创作一幅作品。

  学生操作:上机操作完成。

  综合评价。

  提示: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合作完成。

  综合评价: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作品。

  提示:说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画面?

  通过实践,反复领会,突破重难点。

  四、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不错,能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来美化文章,而且还可以利用图片来制作电子小报,那么,怎样制作电子小报呢?我们下节课再按着学习。

  自我评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同时通过师生

  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行探究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方法,最后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信息技术是一门现代化的课程,它的综合性很强。在教学中,我时刻记着全部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知识的自行探究和主动参与放在了重要位置,让学生快乐参与,全体参与。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让学生欣赏作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进行操作。第二环节: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在任务设计上,将教学目标经过加工,融入到具体的三个任务中,一是插入剪贴画;二是插入来自图片文件。三是设置水印效果。在完成任务①和任务②时,学生自己探索,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③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培养合作精神。第三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环节:评价反馈,形成知识;在评价反馈上,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评价的形式也多样化,同时注意过程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整节课我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并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和交流,为这一课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信息,了解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信息工具

  2、过程与方法:简单了解各种电脑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3、情感与价值观:了解电脑的一些基本用途

  二、教学设想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在这以前可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计算机,客观上应该存在着一些差异,有的学生能按老师要求操作计算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计算机操作不“灵”。并且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太集中、理解力不够,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课程中抽象的理论、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眼睛去观察,在学习中亲自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尽量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教材分析

  《电脑小专家》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电脑,以及了解电脑的作用。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只在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内容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只需要了解即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信息,了解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信息工具。

  难点:简单了解各种电脑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以及了解电脑的一些基本用途。

  五、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通过演示辅助教学课件,而且实时讲解,并把实例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这种计算机数字化了的`“集体讲授模式”下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知识点。

  2、任务驱动法:

  多数同学对任务都会产生一种急切完成的动机,而完成任务又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布置任务,驱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分层教学法:

  在分组时先自由组合,再适当调配,组长根据本组情况给不同等级的学生做不同的分工,达到组内分层的目的。

  六、教具准备

  PPT、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一、出示电子显示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老师从网上找了很多不停显示的图,想跟同学们分享分享。(出示图)漂亮吗?生:漂亮。师:有那位同学知道,这显示图为什么总能不停地显示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倾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授新课

  1、提问:“椰妹在电话里听到什么?这话是谁说的?”

  学生说:“听到小雷明天要乘坐飞机来海南以及飞机的航班号,这些是小雷亲口告诉她的。”教师接着说:“对!椰妹在电话里听到的话是小雷说的,小雷的声音通过电话这个信息工具的传送,就形成了信息的传递。”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声音在信息工具的传送下会形成一种信息。我接着问:“同学们看过天气预报吗?中央电视台第一台的天气预报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播报的?在电视屏幕里你看到什么?”学生说,有解说员、中国的版图、各地区的天气情况、还有一些文字及动画。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人物、声音、文字和动画,通过电视台的发送,经过卫星天线接收在电视屏幕里显示,就形成一种信息。”教师继续提问第三个问题:“椰妹在机场的候机大厅看到什么?电子显示牌里显示的文字与数字告诉椰妹什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回答后,老师再向他们说明,电子显示牌里显示的文字和数字是代表机场各航班的信息。教师:“电话、电视机、电子显示牌都是信息工具,你们还见过其他的信息工具吗?”学生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想到了手机、BB机及联网的电脑等。

  2、我先让学生默读第二部分的内容,自己了解各种电脑,再向他们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大学里被发明创造出来的,电子计算机发展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四代,并懂得台式电脑、便携式电脑和掌上电脑都是属于微型电脑。

  3、“小雷给椰妹讲述电脑神通广大的故事。”其实就是电脑的用途,让学生知道电脑可以进行数值计算、画画、办公,还可以应用到军事领域,科学家们用电脑来制造机器人。倾听、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做起电脑小专家。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2-0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3-06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集合10-16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推荐]12-01

【精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1-30

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设计04-29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12-26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品01-25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09-2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