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后感

时间:2024-09-01 02:40: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诗经》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诗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字词解释:

  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喻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贯:侍奉。 “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三岁言其久,女,同"汝",你,这里指统治者。

  莫我肯顾:此处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可转为”莫肯顾我“,大意是你不顾我的生活。后文中的”莫我肯德“,”莫我肯劳“均属于此类情况。

  顾:顾念,照顾。

  逝:读为“誓”。

  去:离开。

  女:同“汝”。是“你”的意思。

  适:到...去。

  乐土: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下两章‘乐国’‘乐郊‘等也是同样的意思。 按:这种地方只是世人的理想,在当时实际是不存在的。

  爰(yuán):于是,在这里。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德:表示感谢。用如动词,加惠。

  直 :同“值”。“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应的代价。

  劳:慰问。

  “之”:犹其,表诘问语气。“永号”犹长叹。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 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

  号:快活,逍遥。

  在上古汉语里,“麦”念mie,“德”念die,“国”念gue,“直”念tie。

  莫我肯顾(德/劳):句式均为宾语前置。

  原文翻译: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安乐地。安乐地呀安乐地,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自由自在乐逍遥!

  硕鼠赏析:

  硕鼠全诗分为三章,意思相同。

  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

  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诗经》读后感2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

《诗经》读后感3

  閒暇時,喜读的书籍依然是《诗经》。在静心的阅读中,总能收获点滴的欢喜,亦可深刻地感受到《诗经》和植物世界相互激荡而产生的那种性灵脉动。

  近来也常常这样想:我们人类的生存不寂寞,就是因为大地上还承载着种种植物。《诗经》里提到的植物就有178种,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芳草、野菜及野生草木……简直就是在你的眼前洞开了一个神秘灿烂、魅力无穷、千年不衰的植物世界。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以前听一位敬重的长者说这些话,只是懵懂而已。今天思来,才算有所懂得,懂得而心生感慨,心里有种生气亦缭绕而不能绝。俯下身来,对植物的爱心也就更真实了一些。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

  最初读这首《黍离》,真的是因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一名句。对诗中用“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点染的颓败景象也有点模糊:废墟上只有一片黍苗在生长……好似千百年中,禾黍便是亡国之思的代名词。

  其实,黍,在自然里,就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后来研读至今,发觉那黍的成长过程,很有意味,由“稷苗”长成“稷穗”和“稷实”,从中犹可见相随的诗绪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步步深化。而每章结束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形式完全雷同,却是一次次反复吟唱加深着一种心灵的沉郁。一黍一摇,一生一知。因而才明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原是问得这样撼天动地。

  遂明了李白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其实也是一样的心思。大凡清醒之人,都不会作茧自缚,对与自己不能思想同步的人,更不会去应和苛求。浩雀当鸣,以求同音,“黍离之悲”,亡国之痛中,觅的必是个知己。而那千年会有同叹的,必是同负着一个永恒孤独的背影。

  黍有《王风》之歌,始有千年不朽。

  此时,春天的生气在升腾着,春天就要來了。两千年后的我迎着春光,在心里描绘着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离离茂盛的黍苗,郁茂生长,没有沧桑。因为她的生命如果归原,就是大地之上与我们比邻而居的植物,循着自身的叶脉,找到地下的'潜流和天上的太阳……

  离离千年黍。倘若黍有灵,便是和人同生共灭了。因那黍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丰硕的一瞬,也有岁月里含金的靓丽,还有我们心中时常向往的那一片葱郁。正是在这样的植物面前,生命又温柔地找回了最初的心境与生存的印记。

《诗经》读后感4

  诗词歌赋中,最迷恋的是《诗经》。这两个字就好,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探求,透着沁人心脾的诗意。

  虽然古人都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我觉得,好的诗,也是硕果仅存。吟诗对赋的成百上千,但我却钟爱《诗经》,它如同彼岸花,一直存活于心。

  但是,遗憾的是,在这个繁华的新世纪,却没有几个人记得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只是,在历史的鸿沟中,被我们无声地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我们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投入历史的洪流之中。于是,我们渐渐习惯唱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而不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但我尤其偏爱《诗经》。

  ——也许《诗经》更暗合了尘喧中隐逸着的青青翠色。

  《诗经》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你以为寥寥几言便能铸就《诗经》吗?世间的诗甚多,或因发泄太尽而流于刻薄;或因随波逐流而流于浅俗。《诗经》是心,一颗古色古香又温润如春的少女心,明媚,带着烟花绽放的绚烂,很迷人,很美好;是雨过天晴时的彩虹,是青色藤蔓上开出的雪白的花;《诗经》出自忧伤,纵然纠葛看上去也清晰明艳。

  在某种意义上,《诗经》就是心的追求与寄托,是一种哲学意味上的诗意与缠绵,是大爱无声的震撼与感伤!

  《诗经》就是为绝美存在而诠释的言语,就像《诗经*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试问能与之媲美的能有几何?只是读起头一句,已教人心头荡起涟漪,迷乱朦胧中分辨不清,这艳得难舍难收的是桃花,还是那艳若桃花的.女子。

  最迷恋的一句,当属《诗经*郑风》中的那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四个叠字有声有色,情真意切,像一抹春光泻下树梢般明亮生机,仿佛把思念拉至海角天涯穿成情思,寄挂在他身上,绵绵无绝期。

  他一袭青衣,将她的思念也莹然染成了青色。思念之情在澄澈溪水上久久缭绕不散,青青的树缀下几点荫蔽。思念如水涣涣,女心似影悠悠。这是怎样艳羡的绝美,尤其是“悠悠”二字,道尽的,是思念若汩汩清泉流淌心上,源源不断,让后来的人无不心有戚戚。因为世间星星点点诱惑太多,我们很难对一个人保持如此心无厌倦而思念至诚,所以,这二字恰好圆满了抽象情感的形象,也圆满了人心的憧憬——希冀着与有缘人缘定三生,在三生石上留下一个完美的笑容,那样诱惑,又那样甜蜜。像这样驻入心房的诗,《诗经》中若瀑布一样一泻千里,洋洋洒洒,很多。我几乎就是在它的熏陶下长大。我像初睡乍醒的人儿,一伸手就捉到床头新鲜得能泛出清香的阳光——读到《诗经》,这样心意甜美,却不是韶光一现,仿佛千年古莲盛开在心田,时时有清香缱倦缭绕,这种感觉,很平淡,但很幸福。虽然这是忧伤的诗,字字句句如同伸展着花刺的忧伤就像大风里的玫瑰,一不小心就刺伤人。可它也是脆弱艳丽的诗,就像大风里的芍药花,脆弱与艳丽散落一地,却留下永恒的芬芳。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并不是迷恋《诗经》,而是迷恋在《诗经》中漫漾的一种女子特有的情调。天气寒了,白霜已降,蒹葭黄了,秋水已瘦,而思念,日夕不收……这种翩翩气质,只属于《诗经》中的女子,只属于那些“在水一方”伊人的灵魂。

《诗经》读后感5

  曾经总觉得,《诗经》之于我太晦涩、太难懂,于是总想逃避,更不要说对它有什么感觉。然而今日读《氓》,却陡然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我也不知是从何而来的莫名的感动,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被震撼了。

  一遍又一遍地轻声诵读,四字一句地,朗朗上口,越发竟觉得余音绕梁。这是来自一个幽怨而悲惨的妇女的灵魂深处的哀叹。几千年前的她和她的刻骨铭心的愁恨,就浓缩在这几段稀稀落落的文字里,经不得挖掘,因为一挖就是痛彻肺腑的悲哀。

  一切婚姻都是从美好的爱情开始的。而诗歌开头所描绘的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两情相悦,竟是为悲戚的结局埋下的伏笔。在年轻的姑娘眼里傻得有点楞的小伙子,眼里带笑地抱着布来换丝,她就在窗前等着。一不小心四目对视,小伙子的眼里满是最纯真的热情,而她的眼里是遮掩着的爱意,突然又觉不好意思了,含羞地笑着低下了头。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转睛一回眸之间,都四溢着无暇的纯情。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正处花季年华的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他如何腼腆地说,她如何婉婉地辞以秋期;他如何依依不舍地走,她如何望眼欲穿地盼。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韶华与美好,是如此令人流连,又是如此稍纵即逝。“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样的句子似乎就出于一个含着淡淡忧伤的封建少妇。再怎样强烈的感情,都要被刻意地压制。在这含蓄婉转的话语中,在这饱含激烈的感叹号之后,隐藏着的究竟是警示?是悲呼?还是无尽的哀怨?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爱情悲剧的真面目终于原形毕露。自从她嫁给他,清苦贫寒她任劳任怨。悠悠的淇水啊,你能为我作证么?你有眼么?我对他的控诉,你都听到了么?淇水不言,只是依旧默默地将船帷沾湿。

  后面的句子实在太残忍了,默读之时,心中总有隐隐的绞痛。三年的凄苦生活,她任劳任怨,“承受”就是她生命意义的全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最残忍的是郎心。日日夜夜的.亲密无间,最终将美好的感情慢慢消磨,留下的只有空洞、乏味和枯燥。而这一切对于任劳任怨的她,是不是太过不近人情了呢?“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孤单的'身影,那个只能对镜黯然自伤的悲惨女子。

  她的恨决不能用“后悔”形容得尽。她无力地质问:淇水都有岸,洼地都有边,为什么你,我的士郎,却没有行止?于此时,镜头又切到曾经年少的一幕幕。当初的怎样的海誓山盟,到头来竟全部在岁月的消磨中无影无踪。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面对这样的爱情,面对这样的婚姻,手无缚鸡之力的她能说些什么呢,又能反抗些什么呢?从来不会有,也永远没有。等待着她的只有无尽的承受、承受、再承受。

  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在我看来,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爱情悲剧。

《诗经》读后感6

  【诗经里的一生】

  “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题记

  有一种情感依托于时间的酝酿,是晨露未晞的江堤漫游,是春光姣姣的曲水流觞,是月出皓兮的闲数河星......就像愈磨愈碎的香料才会辛香交融,时间发酵的不仅是文人墨客的雅情志趣,还有平头百姓的生活劳作,达官贵人的赞颂讴歌。风情逸志雅而颂,赋叙铺陈比起兴。在诗经里赏花赏月赏秋风,快意恩仇任平生。

  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云游四海志八方。随风而停,以地为席,不知何处是家。一日,蔓草妖野,少年随着北斗星的指引驰骋原野。夜色融融,零露漙兮,有一倩影,翩若惊鸿,有一美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便是缘,有些人只一眼便知逃不开也躲不掉。从此过客般的停留也变为了温柔乡的永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善良勤劳的女子自是男子的好配偶,一旦情思燃起,便是星火燎原。幸未将深情错付,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娇滴滴的女子以果相送,事之所从,皆予君。而君子如玉,贴身之佩回赠之,意为交心。愿永以为好也。

  小窗幽阁,从日出淡然到日落雄浑,凭栏远眺,玉阶久伫而温润。女子看似若有所思,眼神却平静到空洞,唯有握紧那手心的眷恋,才有一丝相思哀怨在眼眸中流转。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思之如狂,哪顾得什么封建伦常。情之一字,总叫人乱了方寸,失了礼节。终究,抑制不住内心的悸动,夜幕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男子喜出望外,一袭白衣,两袖清风。无奈佳人调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看着玉冠少年,尽染凡尘,为爱而羞,不知所措之举。佳人忍俊不禁,几日无处排解的相思苦闷亦尽得宣泄。回首初遇,一见君子误终生,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戏谑中却见情深,这便是情中的你情我愿,爱中的宠溺包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日光透过满空攀紮的繁枝,影子被剪得细碎,伴着漫天芳华,忽明忽暗,摇摇晃晃,但它却承载着生命的`灿烂与绽放。大红轿子红盖头,柔情似水的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男儿的英雄抱负,或许只有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击鼓其镗,我独南行,我心有忡。家藏于心,天下在怀。漫漫征途,渺无归期。一瞬触及内心深处的柔软,新婚燕尔,岂有不思。伴着更鸣,誓言在耳,无心睡眠。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指之手,与子偕老。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这是思妇的愁绪,你可知我也时刻在想你在念你。但即使我在无心劳作,为了撑起这个你给我的家,为了等到见你的那一天,我也会拼命活下去。可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再少年。风雨如晦,将空气压制得胶着黏稠。一种深沉到化不开的情愫在蔓延,在宣泄。幻想过彼此无数次的重逢,只得一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沉醉于诗的悠扬,在经的奥义中领悟。读一本《诗经》,应带着生活的情趣去品鉴。因为经典的文学是生活的升华,而最真切的感受便是将诗意融入生活。诗经里的一生,是我幻想的一生,却也是最真实的一生。

《诗经》读后感7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扞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着,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我们的结局是那么的完美。

  成语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如: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四回:“果然那些学生忍无可忍,闹出全班散学的事来了。”又如: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出手还击。

  成语若隐若现:若:好像;隐:隐藏;现:显现。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五:“伸着头往外张望,见两盏红灯,若隐若现。”又如: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

《诗经》读后感8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食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试想,阳光明媚的春天早晨,鸟鸣声给新鲜的空气里撒上清脆而欢快的调子,真让人觉得风景可餐.这景,美的沁人心脾.谁不会渴望身处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田野,尽情享受那美的让人无法不神往的阳光、水、空气以及质朴的民风?再试想,一个年轻的少女手执一个又深又大的筐,唱着歌去采摘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你不会去说她没有淑女姿态,而是觉得既和谐又宁静.她低头,柔软的长发不小心触到那嫩嫩的桑叶,把露水沾在黑丝上,好美.她们娴熟的动作会舞乱你的眼神,不到预料的时间,她便会满载而归了.也许她会忧郁,你好奇吗?请细听,她再唱“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于嗟如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的经典概括!看到这样的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的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不同遭遇的生活片段:

  看着无边的桑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面.我看到《氓》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多么辛勤的妇女,但她这样付出的结局却是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于是为这位可怜而又坚强的女人感动着.她在面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却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她的心也许看透了阶级社会丑恶的面孔,也许她的心理面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本来那么完美的婚姻却让法海来了搅和.白娘子爱许仙如此的深,于是有了水漫金山的传说,于是有了白娘子被关在雷峰塔的传言.看着平静的西湖水,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可歌可泣的反抗压迫的传说.这个传说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妇女反对阶级压迫的`精神,她们在向历史宣誓:女之耽兮,犹可脱也!

  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的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它所描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到的是刘兰芝婀娜的身影,她努力地做好她的本分工作,换回的结果却是那深潭的一道道圆晕.她的命是苦的,但她以死的方式在向世人警告:她也有爱,也有恨,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难道不是吗?她死后化为鸳鸯都在不日不夜地鸣叫着,那不是在控诉着对阶级社会的不满嘛,那不是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嘛!

  历史中的妇女们似乎都在重复《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我心中的琴弦断了一根,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妇女们不畏压迫、不畏朱颜瘦的精神.我时常在想,即使她们的爱情化作冰冷的白雪结晶破碎,也会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的爱与追求.

  因此有了秋瑾的《提芝龛记》: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英雄.

  这是秋瑾反对封建余毒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妇女们反对阶级压迫的漫长历史过程.

  《诗经》让我想起了很多不幸的女人,它的出现似乎暗示妇女的不幸在不断地延续着,但很幸运的是现代的女权运动在不断的发展着,我想这是《氓》的作者的心愿吧,这是妇女们的愿望吧,但我更相信这是坚强的妇女们用泪、用血、乃至生命换来的!

《诗经》读后感9

  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以为它意存讽刺。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我以为,无论今文学派的《齐》、《鲁》、《韩》三家诗也好,古文学派的《毛诗》也好,他们解诗,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绝大多数“国风”是民歌,把每一首诗都拉到帝王、后妃或列国诸侯的君、夫人身上;二是把作诗的本意和后来的引申意混同起来。三家诗看到《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话,便扯到周康王身上,说诗意是讽刺他“失德晏起”,正如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所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而后来的《毛诗》为了同三家诗唱对台戏,于是一反今文家法,大讲“后妃之德”云云,目的.在于说它不是刺诗而是赞美之辞。如果我们认识到十五国风中确有不少民歌,并排除了断章取义的方式方法,则三家诗也好,《毛诗》也好,他们人为地加给此诗的迷雾都可一扫而空,诗的真面目也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至于把《关雎》列为“国风”之始,我以为这倒是人情之常。古人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三百篇》所以被保存下来,乃由于它们是能歌唱的乐章而于诗义无涉,故有些讽刺诗或大胆泼辣的爱情诗也没有被统治阶级删除淘汰。我则以为,从《三百篇》的内容看,总还是先把各地的诗歌搜集起来然后为它们配乐,所配之乐,必不能丝毫不关涉诗的内容,而任意用不相干的乐谱去牵合。《关雎》之所以为“风”之始,恐怕同内容仍有关联。由于诗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词句,很适合结婚时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始而缠绵悱恻、终则喜气洋洋的乐调,而沿用为结婚时的奏鸣曲。盖因恋爱而“寤寐思服”、“展转反侧”乃人之常情,故虽哀而不伤(“哀”有动听感人的意思);夫妇结婚原属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违反封建伦常,故虽乐而不淫。这样,自然就把它列为“国风”之首了。直到今日,我们遇到喜庆节日,也还是要唱一些欢快热闹的歌,奏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取其顺心如意。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同喜庆节日的气氛相适应。如果办喜事时奏哀乐唱悼亡诗,撇开吉利与否的迷信观点不谈,至少产生败兴和杀风景的反效果,总是招人憎厌的。《三百篇》的乐章既为统治阶级所制定,当然要图个吉利,把体现喜庆气氛的作品列于篇首。这不仅符合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即从人情之常来讲,也是理当如此。

《诗经》读后感10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食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试想,阳光明媚的春天早晨,鸟鸣声给新鲜的空气里撒上清脆而欢快的调子,真让人觉得风景可餐。这景,美的沁人心脾。谁不会渴望身处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田野,尽情享受那美的让人无法不神往的阳光、水、空气以及质朴的民风?再试想,一个年轻的少女手执一个又深又大的筐,唱着歌去采摘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你不会去说她没有淑女姿态,而是觉得既和谐又宁静。她低头,柔软的长发不小心触到那嫩嫩的桑叶,把露水沾在黑丝上,好美。她们娴熟的动作会舞乱你的眼神,不到预料的时间,她便会满载而归了。也许她会忧郁,你好奇吗?请细听,她再唱“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于嗟如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的经典概括!看到这样的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的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不同遭遇的生活片段:

  看着无边的桑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面。我看到《氓》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多么辛勤的妇女,但她这样付出的结局却是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于是为这位可怜而又坚强的女人感动着。她在面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却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她的心也许看透了阶级社会丑恶的面孔,也许她的心理面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本来那么完美的婚姻却让法海来了搅和。白娘子爱许仙如此的深,于是有了水漫金山的传说,于是有了白娘子被关在雷峰塔的传言。看着平静的西湖水,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可歌可泣的反抗压迫的传说。这个传说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妇女反对阶级压迫的精神,她们在向历史宣誓:女之耽兮,犹可脱也!

  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的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它所描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到的.是刘兰芝婀娜的身影,她努力地做好她的本分工作,换回的结果却是那深潭的一道道圆晕。她的命是苦的,但她以死的方式在向世人警告:她也有爱,也有恨,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难道不是吗?她死后化为鸳鸯都在不日不夜地鸣叫着,那不是在控诉着对阶级社会的不满嘛,那不是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嘛!

  历史中的妇女们似乎都在重复《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我心中的琴弦断了一根,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妇女们不畏压迫、不畏朱颜瘦的精神。我时常在想,即使她们的爱情化作冰冷的白雪结晶破碎,也会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的爱与追求。

  因此有了秋瑾的《提芝龛记》: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英雄。

  这是秋瑾反对封建余毒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妇女们反对阶级压迫的漫长历史过程。

  《诗经》让我想起了很多不幸的女人,它的出现似乎暗示妇女的不幸在不断地延续着,但很幸运的是现代的女权运动在不断的发展着,我想这是《氓》的作者的心愿吧,这是妇女们的愿望吧,但我更相信这是坚强的妇女们用泪、用血、乃至生命换来的!

《诗经》读后感11

  《人间词话》的第一句是“词以境界为最上”。何为境界?当美感经验产生时,人的心眼中会现出一幅新鲜的图画,它在霎时间占领人的全部意识,使人陶醉在一个小天地中,这个小天地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境界。显然它同时包括景和情。我们采用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用的办法,认为景就是意象、情就是情绪。意象与情绪契合无间的词最具艺术价值,倘若意象富于情趣或情趣富于意象,词的境界就要打折扣。这个道理适用于一切诗词。

  在魏晋之前,中国诗多半是情趣富于意象的。《诗经》也不例外。以上面这首《中谷有蓷》为例,作为一首被离弃的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它用益母草干枯起兴,抒发弃妇内心的苦楚和感慨。蓷即益母草,是一种中草药,它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还有一种说法是它有助于女子养生育子。益母草放在开头,使人联想到妇女的婚恋、家庭、生育。晒干的益母草可以直接入药,但被遗弃的妇女却再也用不到了,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到妇女命运的悲惨。然而作为景的“中谷有蓷,暵其乾矣”与情其实并没有直接关联,尽管益母草与妇女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是源于联想作用而非移情。联想和移情的区别在于,引起移情作用的对象不光能使人产生某种情感,还得靠自身把它表现出来。举个例子,看到亡友住过的房子时感到悲伤是联想,但假如这房子本身的造型和配色引发了人对亡友的思念,发生的就是移情了。所谓移情,就是情感附着在景物之上,也就是情绪与意象融合。《中谷有蓷》中并没有发生移情作用,情绪与意象实际上是彼此独立的。又因为这首诗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情感,景物起到的只不过是“兴”的作用,所以说情趣富于意象。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非常常见,“比”指比方于物,“兴”指托事于物,比显而兴隐。既有比兴,就说明“言在此意在彼”,说明景与情之间有距离。倘若距离过大,便会出现意象与情趣分离的情况。那么,促使这首诗诞生的究竟是景还是情呢?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根源是事。《中谷有蓷》发生的背景是荒年,因为粮食紧缺,绝情的丈夫才会将妻子抛弃,走投无路的妻子才会大放悲声。事使人心中积郁感情,在看到某物时,这种感情就有可能被激发。古人提出的“物感说”和近人所谓的“中国抒情传统”都有其片面性,没有看到诗背后的事,没有深刻意识到社会实践对文学创作的根本性影响。中外最早的诗歌都是叙事的,《诗经》虽然看起来抒情性强,但实际上全部基于重大的社会事件,抒发的都是和社会环境相关的群体性情感。今天的我们由于和先秦人民距离较远,对那些事件一无所知,才会想当然地将“物”或者“情”的地位抬高。

  产生情绪与意象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创作者没有调和好因事而生的情感与周遭景物之间的关系,唯有意识到事的存在,创造者才能更好地将情感进行加工,欣赏者才能真正理解诗境。

《诗经》读后感12

  其实,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一首《蒹葭》而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的起头便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很像现今的朦胧诗派,朦朦胧胧,不知所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这首诗千百年来,每一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蒹葭》亦是如此。“伊人”是谁?千百年来,人们给出了千百种答案。

  从前读的时候,总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读来充满了清清的甜,又有种清清的苦楚在里头,真的是千回百转,万种滋味。这次再读,我突然觉得有了种不一样的情调。这会不会是一个人对于理想的苦苦追寻呢?会不会是追梦者的苦苦的呓语呢?

  每一个人都是追梦者,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做梦,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诺贝尔奖获得者,可是等到四处碰壁的时候,等到生活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我们的生活中便只剩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只剩下了银行账户升职加班,这时候的我们,又怎么会像年少轻狂的`那时候,为了一个梦想而苦苦追寻呢。“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样的热情,我们还有吗?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追梦者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还有一腔的热情,想要成名成才,想要名垂千古,我们还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不是问题。这正是未来之所在,人生最美好的上坡路呢。即使天天为了成绩斤斤计较,即使对着作业唉声叹气,我们还是有理想的。问问大家,你们将来想做什么,很少有人会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的。大家都还年轻强壮。大家还会追逐梦想。

  但是现在是这样,将来,我们还会坚持吗?还会有即使“道阻且跻”也不会放弃追梦的人吗?我想到了现在大热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最终成功的弯弯,也是唯一一个坚持自己要走的路走下去的那个人。我不敢说只要坚持我们就可以成功,我只能说,只有坚持最初的那个梦想,我们才有可能成功。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做自己想做的并做出一定成绩,从而感到满足与快乐,我觉得就是成功了,我觉得这是最理想的事业状态。那么,坚持就是走向成功的不二道路。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

  让人听了很心酸的歌词,有多少人正在做自己想做的,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而放弃努力,放弃成为《蒹葭》的主角的可能,又有多少人,即使道阻且右,且长,且跻,还是不断地为了心中的伊人上下求索,坚持在那片青青的芦苇荡里。

  我不愿意在很多年以后,会带着深深的共鸣唱起上面的歌词。也许唱着唱着,我就会流下泪来吧,人这一辈子,就走这一次,为什么当时不去奋斗一下呢。努力了最终失败,我还是会心满意足。那么现在是怎样,随波逐流碌碌无为到现在,最后还是不够快乐的结局吗。我真的不要这个样子。

  我对自己说:

  那么,就请坚持。

《诗经》读后感13

  一语成诗,一笔绘颜。或是满树繁花,或是呦呦鹿鸣,亦或是一袭绿衣,于文字间流连,于光影中穿梭,《诗经》似一品古茗,以古老的,质朴的,未经雕琢的笔调将诗意写入生活。

  柏舟轻泛,是堂堂男儿怀才不遇的愤懑,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是借文王的美誉勉励后世君王,愿以商亡为鉴,助周朝昌盛;菅草吐白蕊,慨叹世间痴情女子薄情郎;文人墨客的雅趣,达官贵人的赞歌,黎民苍生的劳作,都于《诗经》中流淌。书页中春有清风,夏有暖阳,秋有硕果,冬有霜雪,品不尽的诗意,绘不出的容颜。花开花败,缘来缘去,《诗经》早已化作情愫蔓延心头。

  最喜莫过一篇《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状花之艳丽鲜活,不觉让人联想到面若桃花的少女,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而此诗却是首个把桃花比作少女的,可谓神来之笔。‘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日光透过繁密的枝叶,白里透红的果实被镀上诱人的光泽,伴着漫天芳华,它孕育着生命的灿烂与厚重;“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最后落笔于桃叶,看似不合常理,却别有意趣。新妇起红妆,披红袍,坐上大红轿子,之子于归。

  人生中大多数告别是悄无声息的,而思念如一壶烈酒,一入肠便疼痛三分。苏东坡梦见爱妻王氏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天人永隔,梦中回首的思念最为哀婉;元稹《离思》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吐露即使“贫贱夫妻百事哀”你也是我此生唯一;“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夜阑听雨,景致依旧,人影不见。相比于唐诗宋词的精雕细琢,一首《绿衣》就姑且算作真情流露。男主人公手捧绿衣,看到衣上密密针线,脱口而出“绿兮衣兮”,思念肆意生长,含泪真情呼唤。我思古人……

  《诗经》中的农家生活平添了几分野趣,又染了几分沉重。“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透过一只小虫的行踪揭示时间的推移,这般细致的描写丝毫不亚于“虫声新透绿窗纱”。田间的一声吆喝,如约而至的一场秋凉,堂前一句万寿无疆,都于文字间娓娓道来,这是一支含泪的蜡烛,尝尽了人间百态,点亮了农家之乐,也燃尽了剥削之苦。时代在农奴身上架上了一道枷锁,《诗经》用其最轻松的口吻,诉说着伤痛,用最钝的`刃,划着最深的伤口。

  几千年过去了,农家生活已渐行渐远,偶尔的几声鸟鸣,抬眸的一夜星空,都成了这个时代的奢侈。但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日新月异的进步,让欢歌取代了悲泣,小康取代了贫穷,智慧取代了愚昧,明媚的阳光终将照暖凄凉的墓园。但我们仍追逐着,找寻着,渴望诗意能回归生活。

  看惯了霓虹,也会偶尔放起黑白默片,听倦了都市嘈杂,也会偶尔想念泉水叮咚。过去总在时光的滤镜下呈现出虚幻的美好,既然我们无法追回《诗经》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那就还生活以诗意,为生活绘上诗颜。

  请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

《诗经》读后感14

  我拿起一本《诗经》,翻开那微微泛黄的书页,耳畔边仿佛听见了一阵幽幽的叹息,让人的心底也微微发颤。

  我听到了远在他乡的游子的叹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离乡多年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时间就如白驹过隙,他回忆起离家远游时,河边的嫩柳才刚刚抽出嫩绿的枝条,犹如少女纤细柔软的秀发,让人让人的心中情不自禁的生出一股怜惜。光阴似箭,转眼已是寒冬。他艰难的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肆虐的风雪不断的敲打着他急切的心情。举目远眺,家乡还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不禁朝着家乡的方向叹息着。在风雪中,唯一让他依恋的,便是家的温暖。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我听到了即将离开家乡的旅人的叹息。离开家乡时,呼啸的冷风仿佛要将人间的温暖吹散。马车飞一般的疾驰着,不一会儿,就已经看不到家的影子了。他不禁想起了他的母亲那沧桑的脸与满头的银丝。母亲此刻一定还站在屋前目送着他的离开吧,想到这儿,泪水已夺眶而出。他将头从车窗里伸出,想牢牢地记住自己的家乡,可飞快的马车早已载着他驶出了很远。他只能看着离开时的道路,悲伤地叹息着,从此,望故乡,已是路远山高。

  读“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我听到了妻子在担心在外服役的丈夫时发出的叹息。在黄昏时,牛羊和鸡都回到了自己的窝里。妻子忙碌了一天,知道现在才休息了一会。她看着牛羊都回到了棚子里,不禁想到自己远在他乡的丈夫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她朝着丈夫离去的方向眺望着,仿佛这样就能见到自己的丈夫一样。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妻子不禁幽幽地叹息着问道:“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可回答她的却只有阵阵风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是对佳人求之不得的幽幽叹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是感慨苍天,对世事盛衰兴废的叹息;“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那是对随时将暮的叹息;“之子于征,劬劳于野”,那是服役人悲叹自己的.辛劳时发出的叹息……

  那悠悠的愁呀,才下心头,却上眉头。

  那凄婉哀怨的叹息,蕴含着妻子对亲人的思念,饱含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承载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那凄婉哀怨的叹息,一如慈母绵长的絮语,一如娇妻幽咽的抽泣,又如拨动心弦的手。忘不了的愁,展不开的眉头,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放下《诗经》,斜倚着栏杆,我的心中一片怅然。《诗经》中那幽幽的叹息,恰如一杯咖啡,虽然带着苦涩,却令人回味无穷。历史的车轮碾过,一切已成为过去。在历史的洪流中,《诗经》就如一架通往过去的桥梁。阅读《诗经》,我们就如透过车轮碾过时扬起的尘埃,窥探着过去的繁华,倾听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那声幽幽的叹息。

  在《诗经》中,那些夕阳飞燕,香花美草,流水楼阁,红颜倩影,细雨梧桐,皓月红梅,都化作一声幽幽的叹息,如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让心中泛起微微的涟漪…

《诗经》读后感15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让”,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自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木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 《诗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诗经月亮之上08-04

诗经的艺术特点12-16

诗经婚姻爱情08-23

诗经经典名句赏析05-07

《诗经》教学设计05-31

《诗经》读后感01-03

诗经读后感09-10

《诗经》的读后感03-07

诗经读后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