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2篇)
四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1
今天听了高**老师讲授的《送元二使安西》,让我感慨颇多:
一.匠心独具。体现在几个方面:1.课文伊始,教师摆脱长期以来诗歌教学这、词、句的理解,而是在诗中圈出或勾出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把这几方面找到后一串,就把古诗的意思出来了,而且还不是死搬诗句而成的意思。2.你觉得哪一部分还能更具体?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利用了古诗想象空间的丰富,让学生尽情的补白。3.诗人在古诗写景物中只抓住哪种景物来写,是诗人视野太狭窄吗?引出了本诗的情——“折柳送别”。4、资料的补充出示,更为离别之情增添了一缕伤感。
二.内蕴深厚。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不是单单在教古诗,更是在教如何作文;如何朗读;如何辨析多单字的`读音;如何去书写自己的思想。在课中我记下了这么一句话“要敢于下笔,也要下笔。”
三.紧扣新课标理念。1.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忘基础的训练,如“舍”的书写,读音纠正,以及意思的理解。2.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如“舍”的书写,对课文的补白、你想对元二说些什么?
我的一些想法:
如果在出示安西的资料时再加入渭城在哪儿是不是更清楚些?
四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2
听了高老师讲了王维写的一篇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我受益匪浅。课上高老师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地选择教法,让学生感悟到了古诗语言文字的精妙,以及诗人所蕴涵的独特感情。这是一堂充满新意的古诗教学课,以下几个亮点让我感触颇深。
一、把古诗当成一个故事来理解。教师先让学生回答一个故事应该有哪些要素,然后让学生在文中圈出或勾出这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让学生同桌交流后出示课件填空,填空的`内容就是这些要素,接着高老师让学生根据这些要素连起来说成一个故事。这样,将难讲的古诗简单化,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这样做也为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使得古诗诗意理解不再枯燥。
二、小练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高老师让学生讲完故事后,说:“如果这是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那我只能这么说:很完整。大家想一想,在这些要素中,哪些还可以写的更具体?”一位学生回答后,老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扩展的内容批注在古诗旁边,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开阔了其他同学的思维,捕捉到了文章的空白,选择了练笔的好时机。
【四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相关文章:
送元二使安西的评课稿11-10
《送元二使安西》的评课材料07-13
四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03-09
四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2篇03-24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教案11-30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实录12-21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11-21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08-21
送元二使安西课后教学反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