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评课稿

时间:2024-11-19 13:01:38 其他 我要投稿

《丝绸之路》评课稿(2篇)

《丝绸之路》评课稿1

  我认为这节课效果很好,其中教学亮点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恰当运用问题导学法。

  第1个探究问题:丝绸之路的作用?第2个探究问题:丝绸之路加强了他们哪些的具体沟通?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根据记忆描述,基本思路)

  对于张骞出史西域,互通有无情况,学生根据教材信息提供情况,回答问题,在问题情境设置中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导学无处不见,课堂调控游刃有余。

  设置一个小问题: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实现了出使目的了吗?(成功了吗?),师生互动,学生回答:没有。直接引入,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得出结论:政治目的没有实现,但是经济和文化的目的达到了。承上启下,引出第二个主题:丝绸之路。每个小问题的设置目标达成。

  在整个教学的45分钟之间,教师的“问题设置”伴随课程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就像风筝一样被教师用“问题导学”之线,随机调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是教师恰当运用学科整合学法。

  地图的应用和恰当讲解实在是画龙点睛之笔,运用地图讲解“西域”的广义和狭义范围,十分生动!

  三、利用故事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历史,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例如:

  为了突出汉武帝的地位,进一步提出疑问: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从哪位皇帝开始的呢?突出大一统的汉朝地位。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设计主体的多元性,既有“教”的设计,即教师活动的设计,更突出了“学”的设计,即学生活动的设计。在整节课中,教师走进学生,走进课堂,体现时代步伐。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瑕不掩瑜,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中教师有些着急,有些匆忙;在教学中师生互动自然、多样,但是生生互动还是有些欠缺;问题的设置如果进一步考虑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学生“冷场”或者“答偏”现象,如果在这些方面加强的话,就会使本节课更加锦上添花!

  总之,这是一堂新颖的、有创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听优质课,得到优质享受,领悟优质理念,感受优质教学模式,体验成功,共同成长!

《丝绸之路》评课稿2

  我的听课内容是由虞老师教授的七年级历史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这是一节常态课,整节课体现了虞老师一贯的启发教学,故事教学的特色,展现出虞老师张弛有度、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教学风格。虞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学科知识扎实,上课语言清晰,有条理,态度和蔼亲切。

  整节课先以提问的方式对第15课内容进行复习,在提问过程中引入打分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复习过后采用了直接导入的方法,通过上下知识间的联系引出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前后知识的关系。课堂教学中,虞老师就长城、汉武帝时期经济、匈奴等具体知识点提问已学知识,新旧串联,关注学生知识的迁移。在整节课中不时有相关的问题提出,学生都积极回答发言,虞老师也适时引导和点拨。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和养成,展现出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课堂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注重过程中的圈点勾画和尝试罗列知识结构。教学关注自主学习,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采用板书这一手段为主,板书简要工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同时也充分利用书本和填图册的资源,看似普通的手段结合虞老师的生动的口述补充和精彩的小故事便能起到寓教于乐,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效果。大月氏和匈奴结怨的故事和张骞出西域的`史料补充等,给学生注入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手段较适应现阶段的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在讲丝绸之路时如结合地图动态展示,效果也许会更好。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方法灵活得当,符合授课内容要求,能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过渡自然,教学反馈和校正及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虞老师也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用“春风不渡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形容西域的自然条件,文史结合,贴切易懂。

  整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两者的平衡和融合,这两者都关乎历史课堂的生存和命运。有效性是指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方法、习惯应获得一定的发展。这是学生发展所需的,也是你的课堂应赋予的。而趣味性则是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体现出的对历史的兴趣和喜爱,这是学生发展所需的,更是你的课堂能青春永驻、生生不息的源泉。两者不是无法平衡的,也不一定需要多么花哨的课件、活动,关键在于你想让你的学生从你这获得什么,你已经拥有什么,擅长什么,你还想尝试什么。做一个“教得好、受欢迎”的老师,这将是我的目标。

【《丝绸之路》评课稿】相关文章:

《丝绸之路》评课稿09-30

(精选)丝绸之路评课稿07-01

[经典]丝绸之路评课稿02-11

丝绸之路评课稿11-16

[优选]丝绸之路评课稿01-15

[优秀]丝绸之路评课稿01-20

[经典]丝绸之路评课稿2篇11-22

(优选)丝绸之路评课稿2篇06-23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