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泉城》评课稿

时间:2023-04-01 09:26:05 其他 我要投稿

四年级《泉城》评课稿

四年级《泉城》评课稿1

  10月11日早上第一节,我去听了xx老师的新老师亮相课。盛老师工作2年,我在听课前正好看到了这次网络培训的主题,于是我试着运用刚学到一些知识,针对这堂语文课进行了听课准备,听完后又进行了评课小结。

  首先我重新给自己定位,在听课中自己就是一位小学生,坐在教室里与其他同学共同上课,这样能从学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审议。其次我还是一位老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已经30多年了,从专业角度观察课堂教学的得失。最后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位指导者的角色,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语文课,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泉城》(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9课)这篇课文是写景文章,介绍了济南的一种风物特征。从文章的篇章表达形式上来看,本文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进行布局谋篇的;先概述后分述,先面后点;中间并列的分述部分构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先交代泉的地点在哪里,再通过几个形象的动词来交代泉水的特点,如“珍珠泉”是“涌”,“五龙潭”是“汇注”,“黑虎泉”是“喷吐”,“趵突泉”是“冒”。从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看,文本的总起部分是工笔细描铺成的,用“四个有的……”这样的整体描写让读者初步感受泉城的独特,这个文本跟其他文本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间部分采用的是大量白描手法勾勒的。

  作者老舍先生从语言表达上来说更胜一筹,在四年级上册,学生需要形成的是有物、有序、有特点。这篇文章正好符合这个年段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由此可见,《泉城》的价值在于它的篇章结构更符合该年段的学生搭建写景类文章一般意义上的图式。

  再从写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现在普遍的教学不足表现在“以读促写太少了。”就是说的太多,写的太少。语用的路径就是通过写来带动对内容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文本的言语形式,表达结构。以读促写,发展学生的言语。不是学总分总,而是运用总分总的方式来写,实际上就是帮助建立学生写景类文章的一般意义上写作框架,即图式练写。

  盛老师在处理课文描写泉水的详略上,提炼用词的精准上下了很大功夫,设计非常完美。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播放课件。

  (2)你听见了什么呢?好象看见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

  (3)作者是怎样用精美的语言,记录下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画面的呢?

  (4)自读第一小节。

  美在何处?(形态和声音)

  ①形态美: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②声音美: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5)指导朗读。

  2、学习第5自然段。

  (1)济南的泉水如此的神奇和美丽,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让我们走进这些景点,去一饱眼福吧!

  (2)你们知道在这四大名泉中,名气最响的是哪个泉吗?(趵突泉)

  (3)它有什么资格名列七十二泉之首呢?

  A、大: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B、清:清到什么程度呢?真是清澈见底!

  C、美:如同三堆白雪,洁白无瑕,真美!

  (4)现在再来看看这段文字,除了大、清、美,你一定还感受到了什么?

  (有活力,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从哪儿看出来的?(冒)

  (5)趵突泉难怪会名列七十二泉中的第一!

  听完这堂课,收获很大。简要回顾一下上课流程以及在师生互动环节,我觉得以下几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一)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支配教学活动,它是教学价值观的体现。教学思想,不仅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还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现代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谋求的.是教学相长。我们反对“填鸭式”、灌输式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德育的教学。老师在评课时应当联系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的教学理论,结合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有根据地进行评析。这一方面是宣传正确的教学思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让讲课人心服口服,达到评课的实际效果。《泉城》的泉水是自然美的呈现,学生在领略到山水美的同时,感悟到祖国山河之美,激发热爱之情。这样的情感把握盛老师拿捏很流畅,很到位的。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尺度之一。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在查看了教学目标制定的内容后,比较全面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而重点定位在1、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2、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这与课文的内容贴合度很高。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

  盛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当然盛老师又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工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最突出的是盛老师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改变了“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整个教学过程里,一些课件的多样化运作,使学生身临其境,易于掌握。

  (四)学法指导

  盛老师指导的目的明确。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学法指导的内容是熟悉并付诸实施。通过整合课文内容,把容易讲解的第一、五段串联学习,发挥教材之间的灵活性,有利设计教学流程,学生学习又事半功倍。

  总之,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为学生的言语智慧发展而进行教学。我们把这篇文本当做写作的一个样品,以读促写,发展学生的言语。帮助建立学生写景类文章的一般意义上写作图式。环境之间过渡的自然。在教学泉水特点这部分,教师的设计意图是:学生通过词语的理解,多层次的朗读,最后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很平常,也很常见,但不平常的是,教师在每一次读的过程中步步为营,扣学生心弦,天衣无缝地达到背诵的目的,但过程中并未看到有背的痕迹,可见教师的功底,设计也是匠心独运,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四年级《泉城》评课稿2

  《泉城》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九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本很优美,很生动。所以於群瑶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抓住关键词语,再结合优美的图片,从而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泉城的美丽神奇。

  第一,抓住重点词语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於老师从课后3题的八个描写泉水的词语抓起,先读准字音,接着让学生读出感情。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抓住课文结构教授写作方法。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总分总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和写法也很相似。介绍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描绘。所以於老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第三,抓住教师范写引导学生书写。在这节课上,我们能够看到久违的教师示范书写生字。

  听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有几处细节,还需要好好反思和改进。第一,就是内容的衔接,於老师让学生交流完词语后直接进入示范书写生字,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渡。第二,於老师在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后没有做出评价,也是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四年级《泉城》评课稿】相关文章:

《泉城》评课稿10-17

四年级语文《泉城》评课稿08-15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评钢琴展示课优秀评课稿11-13

素描课的评课稿11-05

《掌声》课评课稿07-30

课赛评课稿12-17

小学美术评课稿-《动物面具》评课稿07-31

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11-07

音乐评课稿-《星星变奏曲》评课稿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