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单元。第三单元选编的主要是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欣赏这些作品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学习这些课文,要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2、教学重点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品味语言。
3、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这篇文章,我们作为济南的学生应该引以为豪,对于济南的天气我们也非常熟悉。关于老舍,学生们对他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虽然说老舍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牢记“着落、髻、看护、镶、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正确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济南、奇迹、伦敦、暖和、着落、髻、看护、镶、宽敞、水藻、贮蓄、澄清。
3、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画出优美语句,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和2中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二: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温晴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明确:
(第一段对比第二段过渡段第三四五段冬天的山,第六段冬天的水)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
活动三: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写出你欣赏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段。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b、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c、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d、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e、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按照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的形式来表达。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2、3。
活动二:体验反思。
三、交流探究。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设计意图:为达成教学目标4。
五、综合建模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作业设置
A、你眼中的济南是什么样子的?用你的生花妙笔写下来吧。
B、选择课文中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C、背诵文章的4、5、6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
时间:一课时
上课,师生问好。
师:“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此写了许许多多的诗文。前一段时间我们举行了古诗文背诵活动。现在哪位同学想为老师和同学们背几句呀?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其他学生也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背诵的都是绝句或律诗,容量很有限,是取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景的。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极了,有春草、夏色、春雨、冬雪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写作写景散文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投影课题在白茫茫的背景上)
师: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生:感到特别冷;我会想到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瑟瑟的枯枝。
(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发言)
师: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亘古沉寂是我们这里的冬天。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师:首先请大家明确两个学习重点:
1、 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
(投影: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深情。
(师配乐背诵全文)
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像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不像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干燥的冷的厉害。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水不结冰,倒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学生们发言很踊跃)
师: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此文的,阅读这篇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朗读的感情、语速、语调和语气)
师: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
①济(j ǐ)南②伦敦(d ūn)③髻(j ì)④镶(xi āng)⑤贮(zh ù)蓄⑥水藻(z ǎo)(投影生字词)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都十分认真。那么你认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我认为作者心中充满了感激,济南的冬天给了他在北平和伦敦不同的特别温柔的感受。生:我认为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在济南这么温柔的地方过冬,作者自然是很喜悦的;同时,我认为他还为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师:那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生:用较轻声、喜爱和欣赏的语调读。
师:那请你来读一下,好吗?读你认为读的最好的地方。
生:读第一、二、三段。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能把那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和作者喜爱、欣赏的心情读出来。师:这位同学读得确实不错。哪位同学能不看课本,试着背一下,说一、两句也行。(无人举手)
师:那就再看一下,只看两眼。谁来试一下?
(个别学生举手,试着背诵。其他学生也开始不断举起手来。)
生:背第一段。
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真不简单。下面听教师来朗诵第一段,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师:那谁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生:温晴。
(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
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在这里,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有阳光、温晴的特点。
师:说的非常好,用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重点。那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你所到过的一个地方的特点?
(无人举手)
师:那你先想一下。你从小学到初中的感受;在家住久了,初到学校的感受;你又到别的地方游玩的感受等等。
生:对于一个久在田野疯跑的孩子,能坐在明窗净几的教室里读书,那是一种幻想:教室里的气氛是温馨的,知识的海洋无限辽阔。
生:对于一个久被遗忘的学生来说,能受到老师慈爱的抚摩,那是一种感动:老师的抚摩,是温柔的、慈爱的。
(师长久无言)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我认为还有阳光、村庄。
(其他同学也表示赞同)
师:对。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描绘济南小山雪景的那段文字中,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投影这些词语)等词语,色彩鲜明艳丽,恰到好处。同时又运用了十分确切的比喻、拟人(投影比喻、拟人),使景色形象化。通过“日本看护妇”、“花衣”的比喻和“露出肌肤”的拟人,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师:济南有山有水,前面老师分析了雪中小山的美,那水呢?哪位同学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生:我认为济南冬天最突出的色彩是“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生:我认为这里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的热爱之情。
生:类似的用法,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还学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作者写阳光也很有特色,他是结合什么来写的?生:山。
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比喻和拟人。
师:那么“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有了着落。他们从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自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这几句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呢?
生:从人的感觉的角度。
师:好的写景文,注意调动人自身的各种感官。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详细地学习。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同时又可以写得生动形象。那么哪个同学来总结一下?
(学生小声讨论)
生:我认为一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二要运用多种手法。
师:非常好。下面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本文的特色。
(学生再读课文)
师: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布置作业:模仿本文写法,写篇短文《校园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朴素笔墨写景抒情,并抓住景物特征来写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写景,选用恰当比喻,朗读并背诵。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一、让学生谈谈所见过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赞美之词引入
二、简介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见书、课件)
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 济南得着落
宽敞贮蓄澄清暖和髻水藻
响晴(很晴朗,晴朗无云。)响亮(很明亮)。慈善(温和,合乎人心意。)
秀气(美丽而柔弱。)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分析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济南冬天?
——先写异地之冬与济南的冬天对比(天气),再写冬天的济南(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分别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3、分析对比作用(三种感受之对比)
——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宝地”表达爱济南的感情。
4、朗读分析第2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对山的感受。
——济南冬天的山在阳光照耀下给人感觉特别舒适温暖,作者用“晒、睡、醒”、“小摇篮”为比喻写出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这段是紧扣“响晴”和“温晴”来写的,并分析形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是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5、怎样描写人们的感受。
——不仅描绘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动(含笑、冬天慈善)
6、朗读分析第3段薄雪覆盖的小山,妙在哪里?
——作者按空间顺序描绘,用了系列比喻、拟人,把各处细部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地写出秀美景色和娇美情态。
7、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山景?
——顶着“白花”的“看护妇”比喻雪光,“带水纹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肤”“镶银边”比喻雪态,“露出粉色”“害羞”拟人手法写出雪态。从上到下,如工笔画,描写出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特别的娇柔秀气。“顶、镶、穿、露”动词准确生动。
8、朗读,注意用较轻声和喜爱欣赏的语调读。
五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济南城山的特点
二、分析
1 朗读分析第4段济南城外远山的特点
——写出小山素淡雅致的特点,有如一幅小水墨画。“卧”写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
2 济南冬天水的特点(“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可讲讲济南多地下热泉的特点)
——第一是暖,不但不结冰,不还冒着热气;二是绿,用绿萍、经水藻、柳影的`绿烘托出水的绿,写出水的温暖多情,富于生机;三是活,十分清亮通透蓝汪汪,如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3 作者感情?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直接表达作者喜爱、赞美济南的感情。
4 小结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写出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既有简笔写意画,又有细腻的工笔画。
4)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唤起读者体验,仿如身临其境
三、板书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济南的天气
异地之冬 北平 伦敦 热带
(对比)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奇迹) (怪事) (害怕)
济南的冬天 无风声 无雾响晴 温情
引出 “宝地”(喜爱)
二冬天的济南
济南冬天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 (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的水:暧——不结冰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 (空灵的蓝水晶)
处处围绕“温晴”来写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时间
一、听写字词,检查朗读。
二、赏析精彩片断
1.再次朗读课文,感悟语言的艺术,写法的精致。
思考: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写出自己的见解,喜欢的理由尽可能详细;教师走入学生中指导。)
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要熟读成诵。如尝试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2.品味语言,揣摩作者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师示例:
①“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这一句用与老天爷商量的口气,说明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写法上是创设意境,于字里行间流露真情。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紧紧扣住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学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课件出示练习题。(师生合作完成。)
①开头的特点是什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进行了对比。)
②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
③怎样抒情?(通过对比,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学生默读课文,认真体会以上对课文的感悟、品味。
3.教师小结。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启示细致观察角度多样情景交融运用修辞手法
(可重点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方法:选词讲究;对比烘托;多用修辞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虚实结合,联想抒情。)
三、拓展延伸
1.师生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冬天的诗文。
2.让学生进行和《春》、《三峡》的比较阅读。
提示:可从语言、内容、写法多角度分析。
(学生合作分析,教师小结。)
3.实践。
(1)小组展示说说家乡冬天的特征。
(2)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注意融情于景。
四、课后作业
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
老舍
无风声小山摇篮图
温山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温
晴水空灵水晶图绿
无毒日蓝
惜缘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多角度体现济南的冬天独特的美。
2、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点
理清脉络,了解济南冬天的总特点和描写的角度。
三、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用一句话描述冬天给你留下的印象,如:
冬天狂风呼啸,一条条树枝就像一条条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着。
然而在老舍的笔下,冬天却富有别具一格的温馨舒适之美。
(二)简介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中文讲师, 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山东也被成为他的“第二故乡”。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三)整体感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风景不妨写点实物,写出诗情画意。
老舍《谈叙述与描写》
(四)精读片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思考:
本段抓住哪些景物,从什么角度,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了精细的描绘?雪后的小山总的特点是什么?选取喜爱的语句品味语言的妙处。
明确:景物:矮松、黄草、薄雪等;
角度:色彩(青黑 银白 暗黄 粉色)
顺序:自上而下(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特点:秀气,暗呼段首的“妙”字,体现“温晴”特点。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给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
(五)拓展阅读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赏析语言特点。
(六)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四世同堂》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戏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被誉为“人名艺术家”。
2。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些印象》是老舍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散文作品中最早的一篇,也是他回国后最早创作和发表的作品之一。从1930年夏秋至1931年春夏,随写随发表,全文共一万字左右。本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三、感知课文
1。借助于《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清楚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领会本文应该怎样朗读。
归纳:要读出喜爱的感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3。听名家朗读课文。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四、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一)(1)写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点。
(二)(2—4)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三)(5)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注音组词:得、着、薄、和
第二课时
一、投影两段有关北方冬天的描述,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北方冬天给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课文分析。济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吗?
二、齐读全文,思考问题
1。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2。济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点?
三、分析全文
(一)第一段
济南
北平(有大风)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响晴“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温晴
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注: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钱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国回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了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情宜人的冬天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二)针对第二段提问: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人们的感受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遍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
1。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2。作者写景的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作者采用那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体会比喻、拟人对写景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寄寓作者的赞美之情。
比喻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比作“白花”;
二是将“”比作“日本看护妇”。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4)引用几句学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让同学们讨论比喻是否恰当。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拟人
比较下列两句话,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明确:拟人手法赋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态,写出雪的娇羞美丽。
4。看看作者写景的句子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5。如果我们要根据此段文字画一幅画,画上应该画些什么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
6。熟读背诵
(四)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五)水的特点——绿、暖、清亮
四、再读全文,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直接抒发感情。
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
2。通过创设美好意境,流露作者深情。如“请闭上眼睛,……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烘托出舒适温暖的意境,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五、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
教师结束语: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六、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
2、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济南
北平(有大风)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响晴“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安适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水——绿暖清亮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7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从本单元教材编排的意图来看,学习本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在《春》中所学到的比喻,拟人的修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据此并结合本单元编排的意图和本文的特点确定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反复美读,提高学生欣赏品评美文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③体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优美的语言,
体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二)说教法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我以审美为突破口,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按照审美过程的规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设计成三个大板块,即“课文品读三部曲”: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并在每个板块中引用一句名人名言作为这个环节的“眼”。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领悟美的意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辅之以如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示范品评法,个性化教学法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据此并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美文诵读法,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课下布置大家找来一幅最美的图画,自己配上一段欣赏画面美的文字,要求尽量多地用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准备课前交流。
(此环节的设置,用一种新颖,生动的形式解决字词教学,既可以督促学生预习又可以初步训练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
大自然多姿多彩,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古诗有:“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冬天,在北方人们的眼中一向是寒风凛冽,冰封雪冻,然而在一代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被描绘得那么美丽多情,温馨可人,富有诗情画意。那么济南的冬天究竟美在哪里?
请大家赶快走进《济南的冬天》跟随老舍先生去切身感受一下吧!
(此环节我用优美的语言创设一种审美的阅读情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立时把学生引入学习本文的情境中。)
三、品读三部曲之一——发现美
1、美读课文:即读时一要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读出感情,二要有适当的表情,如读第二段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就要做出含笑的表情。
(美读把教材的无声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以诵读方式融入语文的音乐美,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阻拦地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染熏陶。)
2、展示罗丹名言:“美是处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和自然中去发现美!
请同学们把你们发现的最美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语段画出来,倾注感情,再次进行美读,读给组内成员听,并推荐代表在班上读给大家听。师生点评。
(此环节的设置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美读中发现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领悟美的意境,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3、假如你是导游,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你将分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先列讲述提纲,设计一下导游词,然后说给同桌听听,再找三名学生到班上给大家当导游。
教师适时打出以下提纲供参考:
先用对比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温情”的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再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最后写济南的水:紧扣“暖”字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当导游这种活泼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口语交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此环节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整体感知课文是品味妙词佳句的前提,可为下面研读课文奠定基础,抓思路教学能纲举目张。)
(阅读散文,不仔细地咀嚼语言,就不能真正领会作品的美。欣赏妙词佳句,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我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是……)
四、品读三部曲之二——欣赏美
1、“评析式”品味欣赏
①教师评析示范:作者锤炼词语的功力深厚,文中不少凝练形象的词语和精彩动人的比喻句,拟人句值得仔细品味。下面就请同学就你喜欢的段落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老师在课前对自己喜欢的作了一番评析,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同学们在评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一些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老师将打印好的“薄雪覆盖小山图”评析分发给学生。
(本文运用比喻拟人,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可是初一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位,这时教师的示范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做出实实在在的楷模,但教师应该主要充当组织引导者,示范点拨者和激发鼓励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重点应放在下一环节:学生评析交流上。)
②学生评析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深刻最独到的阅读体验写成鉴赏评析的文字,看谁能用特别得体,特别生动,特别详实的语言展示出来。此环节为了避免欣赏语段的重复,把五个段落分给八个组,每组成员完成本组段落评析任务外,还可选其它段落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对作品中感人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课文中多次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肯定能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在点评交流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重点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拟人,比喻写法的好处,如:
(1)组:甲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组:甲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除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外,还应引导学生体会到:
(1)
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
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吸纳,会营造浓烈的读书氛围。初中学生好胜心很强,为了拿出最好的东西更是用劲心思去理解,品味,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生来讲,能够听到一些不同的理解,可以更加完善自己的思考,同时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起到激励的作用。)
2、体验反思:体会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赞美之情的句子。探究“为什么老舍眼中济南最美”
(本环节要在探究中突破难点,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老舍与济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资料交换阅读,学生得知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致泼洒笔墨,情深意切的依次以济南的马车,洋车,大葱,秋天,冬天,齐大校园等景物,写出了长篇散文《一些印象》。
通过探索会发现,老舍之所以把济南的冬天写得那么美,是因为他对济南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文章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做到情景交融,才能让景更美,情更真。并理解体会别林斯基的名言“美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五、品读三部曲之三——“创造美”
1、如果你喜欢写作,你可以把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也可以对课前准备的优美画面再次进行描写,注意要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如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2、如果你擅长绘画,就画出想象中的济南美景。
(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创造美,这种教学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有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第一题的设计意图: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抒发自己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感情,与本课开头照应。第二题的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这项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想象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通过一幅幅画面的描画和欣赏,使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动,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次走进文本,对课文去做审美体验与鉴赏。)
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 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抓 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用案人自主创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疑,激发兴趣
朱自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怎么样呢?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1.作家作品。
(1)学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
老舍(18 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
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他们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 生注意教师语感的把握。
(课件展示冬景图)
4.学生自由读。
(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件展示)
响(xiǎng)晴 着(zhuó)落 宽敞(chǎng)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髻(jì) 水藻(zǎo) 狭(xiá)窄 空灵
(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方法。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等。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5.学生展示读,可配乐。
师生共同体会朗读的情感把握。
三、整体把握,理清全文脉络
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学生默读,思考。
(1)用一句话概述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可从不同角度)。
(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
(4)作者对景物怎样描写?
2.学生合作讨论上面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进行体会。
四、创新活动——当一当导游(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根据刚才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要给一个没有到过济南的人介绍济南冬天的特点,你准备怎样解说?请用自己的语言整合济南冬天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师点评。
五、小结
1.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知。我们明确了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导游活动,加深了我们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2.再次细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揣摩、品味。
第二课时
一、赏析精彩片断
1.再次听读课文,感悟语言的艺术,写法的精致。
思考: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写出自己的见解,喜欢的理由尽可能详细;教师走入学生中指导。)
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要熟读成诵。如尝试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2.品味语言,揣摩作者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师示例:
①“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这一句用与老天爷商量的口气,说明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写法上是创设意境,于字里行间流露真情。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紧紧扣住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学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 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生合作完成。) (针对课文第1段。)
①开头的特点是什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进行了对比。)
②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
③怎样抒 情?(通过对比,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六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的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4)学生默读课文,认真体会以上对课文的感悟、品味。
3.教师小结。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致, 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可重点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方法:选词讲究;对比烘托;多用修 辞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虚实结合,联想抒情。)
二、拓展延伸
资料宝藏
1.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2.相关知识
北京娱乐信报 20xx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 时间: 6月6日 — 6月20日 参加人数:14万多人 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于 6月20日 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尽,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授予他。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老舍狂热地迷恋单弦、大鼓这些俗文化,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话剧《茶馆》更是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3.《冬日絮语》(冯骥才)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
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在窗前的阳光里?
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 光一起努力,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阴影遮翳,葱茏却幽暗。小树林又何曾有这般光明?我忽然对老人这个概念生了敬意。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小树林一般明彻。只有这彻底的通彻,才能有此无边的安宁。安宁不是安寐,而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世中为唯有创造者所拥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沌呢?
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分离愈远的情人,愈显示了他们的心丝毫没有分离;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达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走的,正是你那无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冬日里, 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此刻迎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
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断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
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 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 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读出重音和勾连。掌握课后生字词及课下注解,并能运用。重点理解比拟手法及作用,兼顾品味运用对比、反复、设问、排比的语句。能够区分实写与虚写的语句。会写200字的家乡冬景,写出景物的特征。
二、借助解读富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或关键句,理解蕴含句中的美好情感。借助想象读懂文中的诗情画意的具体体现。
三、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教师点拨,课后阅读四季写景文。
【教学安排】
两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检查预习作业:
1、学生诵读,能读出重音和勾连。
2、出示抄写本,备查。检查关注学生的`书写和标音。教师点拨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认并识记。
二、作者简介(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作业:
1、学生诵读,能读出重音和勾连。
2、出示抄写本,备查。检查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和标音。教师点拨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认并识记。
3、从文中找出运用比拟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对写景和抒情起到怎样的作用。(教读过程中回答)
二、作者简介(略)
三、解读课文
1、诵读全文,注意读出重音和勾连。(完成积累拓展四)
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反映了济南的冬天什么特点?(完成思考探究一)
3、文中运用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对描写景物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4、“理想的境界”蕴含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冬天的济南是理想的境界。(完成思考探究二)
5、借鉴课文写家乡冬天的景物,不少于200字。(完成积累拓展五)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校本作业
2、阅读辅助资料
3、预习新课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
2、学习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
3、正确领悟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及效果。
4、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法。
情感目标:
5、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3、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1、领悟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及效果
2、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概括提炼、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肃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肃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和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于某年离英回国,某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某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
2、注音
济(jǐ)南伦敦(dūn)一髻(jì)儿贮(zhù)蓄(xù)水藻(zǎo)着落(zháo)
看(kān)护薄(báo)雪暖和(huo)镶(xiāng)澄清(chéng)宽敞(chǎng)
露(lóu)出
3、解词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而舒适。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肌肤:肌肉和皮肤。出奇:特别,不寻常。
秀气:清秀、小巧玲珑。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存放。澄清:本课指水清澈见底。
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3、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出理由。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写景的文章可按“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课文。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述。(温晴)
(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山景、水色)
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6)细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又分为二层)
(第3段)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山景(第4段)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第5段)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色(第6段)绿、清、亮
四、探究质疑
1、第一自然段作者从什么角度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对比方式。总起全文,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
北平(大风)寒济南(无风声)暖
伦敦(无日)暗济南(响晴)明宝地
热带(日毒)热济南(温晴)温
2、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五、作业
1、找出你认为美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仔细品味,想想好在哪里。
2、搜集描写冬天的语句至少一则,古诗词至少三句以上。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背诵课文1-3段。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三分钟演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6人背书片断
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
四、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五、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六、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
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
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参考:天气山景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问题设计: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1)用了什么写法?
2.学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签提问
4.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参考:温晴:
对比:北平(大风)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八、堂上练习:
九、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
A类:完成课后练习二
教师视察后核对答案。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后半部分:A类
2.巩固生字生词。A类
说课精要
未学之前首先背诵,此做法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写作及语言的积累。其次解决课文采用先总后分法,易于总体把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难点: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三、学习新课
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8.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五、堂上练习:
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写完交流。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A类
2.完成掌握语文本课的有关内容。B类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计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文学知识,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所的美景。
3、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在冬天,人们也许看到过白雪皑皑的银白色的世界,那么,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谁能说说?(指名说出)不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
二、新授:
1、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
这是一篇写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美文。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地同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1930年前后,老舍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2、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本课指天气械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安静而舒适。
肌肤:肌肉和皮肤。
出奇:特别,不寻常。
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存放。
澄清:本课指明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3、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计练习题。
4、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问题质疑。
二、导入
1、作家作品导入。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2、导语
老舍对济南的山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可爱的,一切都有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当们探究课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是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2、解析文章题目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3、探究质疑: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讨论并归纳: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划分的依据是描写的景物不同)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段意: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段意:细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又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层;写雪后的山景。
第三层:写城外远山。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段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4、探究质疑:第一自然段怎样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石感情?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来写。
(1)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2)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阳,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3)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4、探究质疑: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5、探究质疑:“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四、小结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计练习一。
2、选用教案后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
二、导入
1、写文章为什么要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的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的。
2、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课文中济南美好景色语句,并质疑。
三、研讨新课。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2、探究质疑:文章第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二段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这两段是怎样转过来的?(分析过渡句或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
3、探究质疑: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4、探究质疑: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讨论并归纳:
(1)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2)“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有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了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了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
5、探究质疑: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间、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联社的山景。
6、探究质疑:“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7、探究质疑: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辞手法来雪后的山景的?
讨论并归纳: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来比喻雪色。
(2)比喻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出了雪动人的雪态。
8、探究质疑:第四自然段怎样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来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来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9、探究质疑:第五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0、探究质疑:这段文字还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讨论并归纳:可让学生各抒已见。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
11、探究质疑: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
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12、探究质疑: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四、小结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第2段开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况且”,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有所增益或补充。这里“况且……还”连词和副词配合,起关联作用,恰当地组合了要说的意思。
五、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冬天总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2、仿照第3段中的写景方法,仿写片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写景方法学以致用,进行片断仿写
教学方法:
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西湖,把夏天的赐给瑞士,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我们刚刚学过朱自清的《春》和梁衡的《夏感》,他们笔下的春和夏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生命力、勃勃生机;热烈、紧张、急促)。没得上帝赏赐的春和夏就已经那么迷人了,这个深得上帝厚爱的济南它的冬天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跟随老舍去领略一下济南的冬景吧!
二、整体感知
(听范读,思考问题)
1、作者的眼中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怎样的?能不能用文中的词来概括?
温晴
2、济南冬天的这个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两种景物来体现的?
山(2、3、4)水(5)
三、文本研读
1、老舍先生抓住“温晴”这一主线,虽然只选取了山和水两种景物,但是却向我们呈现了四幅美丽的济南冬景图,你能为这些风景图取一个动听的名字吗?
老师先来示范一下:第一幅图主要写的是阳光照耀下的小山,取名阳光朗照图,其他三幅图请同学来取?
阳光朗照图、薄雪覆盖图、城外远山图、空灵水晶图
2、四幅景物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
过渡:同学们描述的每幅图都非常的美,老师都喜欢。但如果一定要说最喜欢的话,那老师会选择第二幅图——薄雪下的山景图。为什么呢?我们一起从这幅图画中找寻答案吧。
3、集体朗读
一般说来,冬天凛冽的寒风已经让给人感觉很冷了,而下雪过后的冬天更增添一份寒意,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认为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
4、为什么作者会认为下点小雪后会更妙呢,这个妙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小雪之后的小山更妙的词句,并说说妙在哪里呢?)
①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运用比喻,松的青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形象写出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顶:准确表现了“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并暗指这是“小雪”,既有“在树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顶”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护土)的比喻
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运用比喻,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仿佛给蓝天镶上了银边。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暗指是小雪,如果是大雪,也决非仅山尖是白的
③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运用比喻,白雪和暗黄的草色组成了彩色的景象,互相映衬
运用拟人,(想象)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写出了草色半露不露的动人的形态
穿: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山坡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
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写出夕阳映照下雪娇美的颜色和情态,以及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师总结:作者通过矮松、白雪、草色、斜阳这些景物来衬托雪的颜色与情态,从而生动形象的体现小雪后的小山更妙的。这是对小山妙的一个具体分析,那么文中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这薄雪后小山的妙,也就是薄雪小山图的特点——秀气。作者就是抓住秀气这个主要特征,通过一系列妙景来体现来突出。
5、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过程中,作者采用了一种怎样的描写顺序?(找出表示顺序的词)
从高到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6、通过刚才的赏析,同学们觉得我们能从这段中学到哪写景的方法?
师生归纳板书: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顺序,修辞运用,用词的正确、虚实结合
7、其实,作者之所以能把薄雪覆盖下的山描写得如此亮丽多彩,除了刚才我们所说的要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写景的顺序和修辞运用之外,老师觉得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哪一点呢?(融入作者的情感,对景物的热爱)
补充作者经历及简介:本文约写于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他从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被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正因为融入了他的故乡之情,所以将济南的山色描写得如此得富有魅力。那么对于老舍,同学们还知道关于他的哪些资料吗?(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
四、学以致用
刚刚我们通过赏析第二幅图,总结了一些写景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运用,下面请同学们仿照这幅图,借鉴其中的一些写法,学以致用。
1、改写下面的句子,使其更形象生动。(比喻、拟人、动词选择)
群山把小山村围在中间
山伸出长长的、弯弯的手臂,把村庄温柔地拥在怀里。(拟人、动词地选择)
2、片断仿写:描写我们校园秋天的景象,用你的笔来表达你对校园的热爱吧!
要求:字数150字左右,抓住景物特征,运用修辞手法(1-2)种,注意用词正确
学生当堂练习,教师挑选2-3篇进行点评
五、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学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写作方面的)
教师总结:领略到了老舍笔下的北国之城济南与众不同的冬季景观,尤其是薄雪下的小山景观,此外通过本文的学习还学到很多写景的方法,比如抓住特征,注意写景顺序,运用修辞等等,希望本节课的归纳的写作方法能运用到你的作文中。
六、作业布置
1.试用所学雪景图的方法来品读其他三幅冬景图。
2.没完成的同学课后仿写完,完成的课后修改。
课后评析:
本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法,就一个重点语段作为阅读分析的范本,然后从中总结写作方法进行学以致用。。
教学结构上设置了“整体感知”、“文本研读”、“学以致用”等三大教学板块,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老舍《济南的秋天》里的一段话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好奇的好奇的心理。本文赏析过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十分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指导性。其间穿插相关的优美图片,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互动性较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学以致用部分对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运用,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熟悉课文,同时使学生都觉得这样的片断写作有章可循,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自己作品与课文比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名家作品的意蕴。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4
一、教学背景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教材分析整个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类的文章,要求学生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春》的基础上已经对写景抒情类的文章有所了解,本文重在巩固和强化。同时继续强化和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和欣赏写景抒情类文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读准重音和停连,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描写生活中的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欣赏品读文中精彩的句段和词语,学会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情景交融的妙处。
教学重点朗读、品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精彩的句段和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描写生活中的美。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示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你喜欢冬天么?你眼中的冬天是怎样的?
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自主思考联系生活,意会导入。
2、走近作者补充介绍作者老舍学生介绍了解作者、作品常识。
3、听课文录音或教师朗读,学生在语言的熏陶中感悟。播放音频或示范朗读
听范读,并整体感知在听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品语言之美引导学生赏析文本。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描写顺序
语言特点(炼字、叠词等)
写作手法(对比、情景交融等)
小组合作,多个角度赏析课文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感受文章写景的妙处。
5、品味、质疑
引导学生品读其他精彩语句,并提出疑问。
结合预习以、相关练习以及自己的思考,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6、小结景物描写技巧
1、布局精心,层次井然
2、运用修辞妙笔生花,文采斐然。
如比喻、比拟等。
3、妙用动词、形容词,语言精美。
如“响晴”、“温晴”、“卧”等。
4、巧用对比,特点突出。
5、按照一定顺序(从高到低)
6、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总结本文写景技巧一课一得,在学习完《春》的基础上,再巩固写景技巧,学以致用。
三、作业布置:
选取四季中你次喜欢的景物进行描绘,字数300—500字左右,请运用课堂学到的描写方法,至少要用上2种修辞手法。
四、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
结构
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勒出来。
第二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
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
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喻、拟人
情景交融
问题
1和2 5段什么关系?
答:总分关系
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
答:“设若 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
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
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
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
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
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
对比:
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修辞: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山的充满温晴、可爱、温暖。
(3)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拟人。
(4)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日本看护妇。
比喻,作用: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
(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拟人,作用:“镶”字将“山尖小雪”人格化了,好像银边是山尖小雪有意做的。
(6)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拟人、比喻,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坡上斑驳美丽的景色。
(7)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作用:形象的写出了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彩,突出了小山娇美的`神态和秀丽的景色。
(8)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拟人。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拟人,作用:“卧”字用来写山庄,写雪,写他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11)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比喻。
(12)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拟人。
(13)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作用:“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写出了水的多情,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的珍贵、可爱、美丽。
(14)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作用:写出了天空的纯净、蔚蓝,衬托出了水澄清的特点。
1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第1句:比喻,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第2句:拟人,描绘出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彩,突出了小山娇美的情态和秀丽的景色。
1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答:按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1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妙处是什么?
答:小雪可以把那些小山点缀得更加秀美。
14、“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含有对济南小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15、《春》和《济南的冬天》你喜欢哪一篇?请说出理由来
答:答案不求统一,举例:喜欢《春》因为首先其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从几方面细细描绘,最后又总写,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其次,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将难写的春写得神韵透彻。
16、课文第1段中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可否改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
答:不能改,因为原句表明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但并非没有风,符合实际情况。改后就成了没有风了,不符和客观事实,所以不能该。
17、课文主要抓住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答:温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征。
18、联系全文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这”指代什么?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指的是上文所写到的济南的山、水等景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9、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1)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还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答:(1)句运用“反倒”一词表明济南的水与众不同,似乎不和常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句中的“还”字则显的太过普通了。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4-02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05-22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3-03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2-07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学设计04-13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推荐)04-24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优选)10-13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01-10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06-11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学设计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