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四年级音乐《侗家儿童多快乐》评课稿
今天听了郑老师的一节音乐课《侗家儿童多快乐》,这是一节唱歌课,目的是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唱歌曲,学习用二声部的演唱,并从中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教者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自然成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个人认为这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较有效的,当然这和教者平时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是分不开的。亮点很多,我重点谈谈以下几点:
一、由易到难,突破重点
郑老师的教学巧妙,先从较有难度的二声部学习开始,在学生学习注意力最为集中时突破教学难点,在这一个环节,郑老师先让学生拍出单声部的节奏和进行简谱的试唱练习。再拍出第二声部的节奏和简谱的配乐试唱,然后合二为一并加入歌词演唱。从低声部到高声部分小组进行声部练习,教师引导反复练习,由简到繁,获得较好的合唱效果。
二、由听到学,实现目标
郑老师在整体学唱歌曲中基本采用了“欣赏领先”的歌曲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聆听录音歌曲,多次适时聆听录音歌曲,这种完整的聆听有益于学生对歌曲整体音乐风格的把握,激发学习兴趣,也在聆听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了唱好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教者的指导下,学生就能跟琴而动,水到渠成。
三、理解符号,获得知识
教者能抓住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更好的诠释音乐的内涵。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乐谱中找出乐曲处理的难点四分之一休止符,通过教者的示范,学生的多次重复练习,这样丰富了乐曲的色彩,使歌曲的演绎更具完美性。还有让学生认识乐曲的反复符号,也让学生从中获得了音乐的基础知识。
我想这节是音乐教学的常态课,因此它呈现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因未使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影像等课件资料,这对创设情境教学,表现音乐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但正因为这样,我也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务请教者指正。
以下几个流程是否可以保留:
1、上课之前的音乐弹唱师生问好和下课的师生再见环节,我认为这是一堂课必备的常规;
2、课题导入后务必把课题在黑板中板书出来;
3、学唱歌必先学歌词,可让学生自主有节奏的读歌词和理解歌词表现的感情色彩,这是激发和渲染歌曲音乐感觉的重要渠道。
下面我再谈谈几个不成熟的想法:
1、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侗族的民族风情和特色,如:侗族山寨、侗族大歌、罗也舞等。这样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也为学习这首民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情趣做好铺垫。
2、教者在教学歌曲间多次播放这首歌曲,可否在教学之前由教者完整范唱一遍,把快乐的情绪带给学生。
3、如能在学唱中教给学生(或让学生自己编)一些简单的侗族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这样快乐的感觉就更能表现出来。
4、在节奏训练上如能用如单响筒或手鼓之类的打击乐器,指名个别学生上台演练,这样感觉可能会更好,在唱歌教学这一环节也可以指名进行表演,体现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