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1
组织小班主角游戏时,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有煤气灶、锅、铲、杯子、碗、盘子、衣服、梳子、电吹风、剪刀、衣架、洗衣机、热水器等。游戏前,我特地向孩子们提出要求:“要爱惜玩具,不争抢,玩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孩子们都响亮地回答:“明白了。”但是,游戏还没开始,孩子们就乱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锯似的抢着锅子,娜娜说:“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琳琳说:“我是妈妈,我才能煮饭。”琛琛哭着跑过来:“老师,明明抢我的手机,不让我当爸爸。”明明争辩着:“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机。”琪琪和诗诗为抢电吹风也吵了起来……游戏无法进行下去了。
我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但结果是幼儿对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游戏却无法开展下去。问题正是出在我没有充分思考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小班幼儿模仿和从众心理强,看到同伴玩什么也要跟着玩什么,所以会出现争抢主角、争抢玩具的现象。可见只投放种类多样,但数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无法使游戏顺利开展的。
有了前车之鉴,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在每个“娃娃家”投放了两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头都有玩具了,争抢现象确实少了很多。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只见每个“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满了碗、盘子、勺子等,地上也放着菜篮子、洗菜盆等。峰峰从菜篮里拿了一个萝卜,望着满桌子的`东西不明白往哪儿放,最后干脆掀开锅盖把萝卜放在锅里;宁宁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锅里扔……又乱了套了。
投放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玩具减少了争执和冲突,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究其原因还是我对小班幼儿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游戏资料相对单纯,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响游戏的开展,而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玩具操作上。,那么,如何科学地为小班的主角游戏投放玩具材料呢经过几次尝试,我逐渐明白:同一主题的材料应多套,但种类数量不能过多,应根据阶段分层次投放玩具。游戏初期的玩具种类一般以四五种为宜,相同材料以两套为宜。随着游戏开展的需要和孩子经验的丰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种类和数量,以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丰富游戏资料。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2
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是一个重要角色,如果每个班主任都能带好自己的班级,整个学校的发展才能呈显良好态势。这一点尤其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更显关键。中职学校的幼师班班主任要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首要的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本人总结出几点中职学校的幼师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反思和体会,提出来与各位同行一起交流:
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在目前教育体制下,中职学校幼师班的班主任工作的成绩,还是主要体现在班级毕业的学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是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中职学校的幼师班的班主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使学生有正气、积极向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技能技巧,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觉得这方面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作为一名中职幼师学生,到幼儿园当老师是目标,这不需要班主任再做工作了,这是家长、社会、学生之间形成的共识。班主任工作是鼓励学生做一个怎样的幼儿园老师及怎样奋斗的问题。“怎样的幼儿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她们觉得有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师,“怎样奋斗”关键是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告诉她们学习的方法,让她们懂得通过学习,自己不懂的,不会的技能技巧都能学会,学好。
2.关心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班主任就是“家长”,那么我们就必须关心、爱护这一家庭中每一个成员,而且处处要让学生感到教师在时刻关心着他,那么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幼师生基本上是女生,所以女老师应多去学生的寝室,与学生交谈学习以外的事,在寝室里能看到、听到学生与平日完全不同的表现,而且她们会问教师许多私人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如实回答她们,这样能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加深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从而获得学生的理解与帮助,这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生生病一定要关心,我们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有时学生生病,由于身边没有亲人,很需要有人去关心,如果我们班主任不细心,没有察觉到,这会让学生很伤心,如果能把握住这种机会表示出对她的关心,那么学生可能会对此终生感激。还有学生生日也要注意,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她们对自己的生日很在乎,如果班主任在这一天能带领全班同学唱一首生日祝福歌,那学生就会体会到老师的关心,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也顺势提倡了过生日不必要去外面吃吃喝喝的良好行为。
(3)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如野炊、春游等,在活动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注重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火车头,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离不开班干部的参与与帮助。因此,物色培养和管理好班干部并使之称为得力助手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管理好整个班级的'关键。我觉得这方面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班级的组织纪律教育
在选举班干部之前,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的组织纪律教育,让学生明确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安排。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即将成为班干部的同学打下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活动,让她们认识到不一定是成绩好的或者是能力突出的人才能担任班干部,没有任何特长的同学也可以。
2.明确职责与分工
选好班干部后,班主任应该及时明确其职责与分工。一般的班级是这样分工的:班长协助班主任搞好班里的全部工作,包括抓好班级纪律、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协调班里同学和任课教师之间、班干部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联系,她的角色相当于“班主任助理”;学习委员主要是考勤、督促各课代表收好各科作业,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财管委员主要是负责收发班里的信件,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开支;劳动委员负责安排教室值日,抓好班级和公共区的清洁卫生;宣传委员负责班级宣传任务;文娱委员负责班级文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宿管委员负责寝室的卫生,考勤等等。
3.加强指导作用
明确职责后,班主任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平时还要加强指导,尽可能使他们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启发她们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各自的工作方式及方法。
三、运用正面的疏导方法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随时记住多表扬学生多鼓励学生,尽量少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学生。一旦学生取得了进步,班主任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赞美,应把握时机对她们说:“你做得很好,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学生经过教师的一番鼓舞,会对自己的行为充满成就感,以期望下次的进步。如此一来,不仅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也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生,当她们有了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她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向良好的发展轨道迈进。
四、不断总结 提高自我
总结反思日常班主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如学生迟到如何处理?这个是职校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校门迟到影响班级评分,课堂迟到影响老师教学。以往我对待迟到学生处理的方法是一律批评、罚扫几天教室或工地、扣操行分等等,只要学生迟到就跟学生犯急。后来发现这种方式处理迟到的弊端:一.无意迟到的学生与之犯急有损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感情;二.经常性迟到学生只是被迫接受你的批评,时间一长还会再犯。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应改变自己的对待学生迟到情况的策略,先了解其迟到的真实原因,如果确实是无心而导致的迟到,简单提醒一句“下次请注意”便可.而对于经常性无时间观念而出现的迟到,我让其迟到学生在班会课讲解一下“如何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或是写一篇关于 “怎么与家长和谐相处”的作文,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心灵与班主任之间的感情,又能启发学生对自己未来规划和正面引导学生处理与家长的关系, 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班主任除了外出学习增长自身的教育技能,更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自主学习一些小技巧.。如倾听技巧,与学生和家长交流时倾听的基本技巧是:1、倾听时要注视对方、点头、微笑、主动、记笔记;2:站在学生与家长的立场,从对方的心理出发去倾听;3、要把握情绪,集中精力表示兴趣与专注,及时回应对方等。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因为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学习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熟。所以班主任要不断的总结与学习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完成的更具有艺术性。
总之,中职学校幼师班的班主任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就人的一生来说,初中毕业后学生没有进入高中,而是进入了中职学校学习,那么这一阶段是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候,而班主任在这阶段是对学生最有影响力的。“职校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见解,有不妥之处,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3
培养幼儿常规的有效方法
幼儿是否遵守常规与教师所用的方法有很大关系。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在积极、快乐的情绪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规。教师可以尝试的方法包括:
1.在环境创设中渗透常规提示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
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2.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良好行为。
3.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常规。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挤。
4.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灵活地规范班级常规比如,在引导幼儿轻轻走路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学习小花猫。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别人做事不打扰,大家夸我好宝宝。”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愉快的儿歌氛围中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幼儿:“走路的时候我们也要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不跺脚、不蹦跳,做个好宝宝。”
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便知道了应该如何走路。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你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比如,小班的幼儿非常喜欢游戏情境,在情境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融入角色。
因此,在培养幼儿形成收拾玩具的意识时,教师可以用“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游戏完成。比如引导幼儿边收拾玩具边说:“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里),黄筐住楼上(玩具柜第一层贴上黄色标志,中间一层贴上红色标志,最下面贴上蓝色标志),红筐住中间,蓝筐住在最下边。”
5.用拟人的语言引导幼儿习得常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年龄小的幼儿。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例如:在培养小班幼儿的进餐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吃青菜,于是便将吃青菜说成:“小白兔最爱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爱。”
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以激励其他幼儿以他们为榜样。例如:教师对认真洗手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希望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也要认真洗手。好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或者是幼儿喜欢的文艺作品中的某个形象等。
7.家庭与幼儿园同步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教育博客等家园沟通的渠道,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以及幼儿常规、行为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避免家长在家庭中过度保护幼儿和包办代替,鼓励家长让幼儿进行自理、自立行为的尝试。总之,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地、灵活地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4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已和理解与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所抱有的进取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德。所以,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宽容,那么,如何让家长学会宽容呢?
1、宽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记得小时候,爷爷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它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怎样不见秦始皇?”讲的就是宽容平息邻里纠纷的故事——故事,张家与李家是邻居,一天为占用一堵墙而吵得不可开交,一向闹到知府衙门。知府大人一时也难断此案。张家主人想把自我有嫡亲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书一封,求嫡亲帮忙打官司。而这位嫡亲素来“性宽”,写了这首诗作为回信。张家主人顿时醒悟,采取了“宽容”态度。于是,一场民事纠纷和平解决了。
2、能宽容的人实际上“棋高一着”,并非胆怯懦弱。《史记》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蔺相大智大勇,功勋卓着。但为了不至于“内耗”,对廉颇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廉颇获悉真相后,十分内疚,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并感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换来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3、作为一种做人的品质,宽容也是我们伟在的中华民族诸多优秀品质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然而,在今日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年龄的父母时常对自我的孩子灌输“不能吃一点亏”的思想观念。有的家长临送孩子上幼儿园前,叮嘱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谁打你一下,你必须还谁一下。有的家长见孩子用手打架“吃亏”,便教孩子用脚踢,用牙咬,总之不能“吃亏”。有的'家长见自我的孩子“吃了亏”。(其实,孩子间正常的打闹,游戏,打一下,碰一下又会厉害到哪里呢)便心如刀绞,非拉着孩子去找对方家长讨个说法不可;我还目睹过一次“双方不相让,上阵父子兵”的场面,一个公园里,两个孩子为争打一个秋千相持不下,各不相让。这引起双方父母大动肝火,相互指责、怒斥,不就为玩一个秋千吗?不玩有怎样呢?而双方父母见孩子发生争执,不但不好言劝开,反而“随行就市”地加入纷争的行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样的行为会给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心灵留下什么样的人格烙印呢无非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罢了。这样会使孩子再成长的道路上吃大亏。
所以,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长远做打算。孩子终归有一天要长大,要离开父母独立应对生活的。而当今与未来的社会是为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若要让孩子能在社会上立足,就绝不应教他在一时一事上与人锱铢必较,寸利必争。相反,应培养其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容的度量。力求宽容谦让,而力戒心偏性狭,贪图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至大至刚,何所不克这话说得多么深刻而富含人生指导意义。作为目光远大的父母,仅有把孩子培养、塑造成“至大”“至刚”的人,才会使其成为真正的强者,才能最终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竞争风浪中站稳脚跟。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5
绘画活动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些日子在听随堂课,艺术活动“搞笑的圆”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搞笑的圆”是让幼儿对圆进行想象添画。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圆是泡泡,有的说是盖子,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圆能够变成小猪、小鸡、太阳、花……孩子们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让两个孩子进行了一个想象的“示范”画,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西瓜,另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小鸡。由于孩子的经验问题,“示范”小鸡时出现了一只小鸡两张嘴的现象。接下来在幼儿的添画中,发现了几乎每个孩子都画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画了小鸡,而且翻版了两张嘴的小鸡呢。
我想,假如这天的活动不让孩子来“示范”画西瓜,那么会不会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出现西瓜呢?假如老师能利用两张嘴的小鸡“示范画”,引导孩子明白正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及侧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许就不会再出现两张嘴的小鸡了。孩子们个个画西瓜,说明了示范确实存在着框住孩子思维的现象,孩子们照画两张嘴的小鸡,说明了示范是孩子积累作画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那美术活动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方面来说,尽量不要示范作画,透过欣赏等其他途径来让幼儿感受,以期盼不出现统一模式的幼儿作品。从积累绘画技能方面来说,必须的示范画是要的,美术是需要必须的技能技巧的,这是孩子创新作画的基础,只有肚中有“货”,才能创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个人认为,简单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让孩子学新的技能,要与创新相结合,示范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如何下手,如何创新。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04-10
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随笔03-25
幼儿园教师反思随笔5篇04-10
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随笔7篇03-25
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随笔3篇10-22
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随笔(7篇)03-25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及反思优秀11-30
初中教师随笔反思03-18
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随笔集合7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