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时间:2023-10-27 10:22:02 诗琳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精选1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患关系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1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传统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医患关系作为一种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医生角色与患者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动向。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变化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县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6—8例左右,乡镇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3—5例左右,而赔偿的数额县级医院一年一般在5—12万元左右。全县有50%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45%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院长或医务人员;2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28%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去世后,其家属不肯运走而陈尸医院。随着医疗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展、患者就医人数的增加,发生的医患纠纷案件逐年上升。2007年以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发生医疗纠纷22起,其中2007年发生5起,08年6起,09年1—5月份11起。县中医院一位主治医师曾被患者家属踢伤下身,一乡镇医院院长曾被威胁要从楼上摔下去,县医院一位儿科医生被患者家属围攻,后不得不请来公安干警保护十余小时,今年我县桐林乡一患儿因患“喘息性肺炎”在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停尸于医院抢救室二天,直到公检法三家出动……。令人担忧的是,上述事件已不是偶然发生的个别事件,患方向医务人员施暴的事件在全县各医疗单位时有发生,表明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

  现阶段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二是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增高,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三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四是有些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作过错,导致损害患者的事情。五是舆论和媒体的报道有失公允,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六是有些纠纷的产生完全是患者因经济利益的驱动。

  (二)、医患关系的变化

  1、医患关系的间接化

  医学高技术的应用,使诊疗方式正在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遥控化发展。医生更多的是通过仪器设备获得病人的生理、生化指标等数据或身体部位的图像摄片,并为自己的诊疗提供依据,使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关系日渐淡化。长此以往,医患关系将日趋失衡和紧张。

  2、医患交往的经济化

  医院逐渐成为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和服务的特殊经营者,而广大患者也成为坦然享受医疗服务的特殊消费者。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渗透到医患关系中,医患关系逐渐成为有偿服务的经济关系,患者对医疗费用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

  3、医患关系调节方式的法制化

  随着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增强,广大患者不再对医院的过错保持沉默和谅解,而是采取多种方式甚至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权益,如请医疗专家、法律专家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以求一个“说法”

  4、医患地位的平等化

  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逐渐被打破。事实上,这几年患者的自主权倍受关注,从“以病人为中心”到“病人自主选择医院、医生、药店”,都是一种人本意识的强化,医患地位的平等化还体现在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上,这打破了以往医疗方式,医疗过程由医生说了算的封闭局面。

  二、产生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医患纠纷的产生,既有医疗体制内的因素,也有医疗体制外的因素;目前学术界认为导致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是社会、医方、患者方三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家医疗卫生经济政策和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许多医患矛盾的焦点在“钱”上,患者希望少花钱看好病,而医院为了生存、发展,想方设法增加医疗收入,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服务收费挂钩,各种经济指标的考核压力是扭曲医疗行为、加深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医疗保险覆盖面太小,参保群众的个人自付比例过大,大病后巨额医疗费用与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存在着过大的差距,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3、药品配售型市场结构不完善,物价政策不到位。药价虚高是配售型市场结构所导致的,也是引起医药领域腐败和加深医患矛盾的又一重要因素。

  4、媒体对医患矛盾进行不恰当的渲染。部分媒体对医患矛盾过分渲染炒作,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将医患关系理解成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一些负面报道的失实,严重伤害了大多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积极性,也疏远了医患双方的关系。

  5、职业“医闹”的出现,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起来了。

  6、医疗技术、药物技术的水平与医疗需求有一定差距。

  7、宣传、教育的意识形态的反思。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等。

  8、社会福利事业的国际差距大,社会财政整体医疗投入的不足等。

  (二)医方因素

  1、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部分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少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病历书写及相关医疗文书的记录不重视,自身行为不规范,不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应该享有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力。职业道德感不强,医疗服务中的欺诈行为、“红包”、“回扣”问题,也是引起医患矛盾的一个方面。

  2、缺乏正确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依赖性,即使医疗过程中或结果不是很理想,病人也容易理解。反之,就医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没有进行充分和准确的沟通,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极易引发医患矛盾。

  3、举证倒置、过分谨慎行医。为了防范医疗纠纷,部分医生过分谨慎行医,如履薄冰,怕医疗纠纷,从而过分检查、过分用药、过分治疗,加重了病人的负担,最后有的还是出现差错,就更加谨慎、更加小心,如此不良循环,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再紧张。

  4、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误诊、漏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发生差错事故是导致医患纠纷的直接原因。

  5、息事宁人,助长了“医闹”的产生与发展。一但发生医疗纠纷,院方为求平安,政府为保和谐,即便院方无过错,也不得不给予患方适当经济补偿,从而助长了患方“医闹”风气的日盛。

  6、医方因素还医院管理科学的不发达,医院管理制度的时代局限性,医院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不齐等。

  (三)患方因素

  1、患者对健康的过高期望与医学常识相对缺乏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实际上,就医疗工作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一个过程。而每个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个体差异,也会直接影响着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再加上有些疾病是无法预测和治愈的,现代医疗技术还未能达到万无一失的境界。但是患者有时就不能理解,看好病是应该的,看不好就一定是医方的责任。无视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

  2、患方对医方过高的期望值与有限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患者来就医时是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就误以为医方没有尽心尽职,就要求医方承担责任。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方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甚至引发暴力事件,使医方蒙受委屈和损失。也有个别的患者素质太差,总想着少花钱看好病,甚至想看完病后再从医院捞一笔,恶意敲诈医方,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3、患者的维权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与法治意识淡漠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检查、诊断、治疗、用药、手术方案及收费情况要求医方及时告知,要求参与对病情诊治方案的选择和决定。当患者感到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障时,极易诱发医患矛盾。而当矛盾发生后,患方常认为通过法律途径不能使自己的权利得到足够的维护,继而采取非理性的维权行为。更有甚者,明知无理,也要通过“医闹”来胁迫医方让步。

  4、国民素质,整体患者的科学水准、道德水准的提升落后。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

  (一)、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应该看到,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1、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强化质量管理

  在市场经济时代,病人是医院工作的中心,作为医院服务的对象,病人是医院利润的最终来源,拥有病人是医院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病人建立长久而稳定的关系,就需重视病人的利益,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就医行为,给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设法满足其需求。

  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和医患关系的改进具有共同的基础: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而医患关系的改进也需以病人为中心,企业需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医患关系的改进也必须重视病人利益,给病人让度价值,千方百计满足病人需求。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达到企业利润最大,改进医患关系也是为了达到吸引和保持更多病人的目的,实现医院的价值。

  改进医患关系的同时,应狠抓医疗质量。要切实把好“三关”,一是人才建设关,大力培养和引进有用人才,负担科技兴院的重任;二是专科建设关,抓重点、扬特色,努力抓好专科建设;三是科研项目关,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新技术开发,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

  2、对医疗队伍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转化医护人员治病观念

  一些医护人员把病人当作“零件损坏的机器”,只注重治病,不注意待人。尤其是随着临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医者对人体越来越小的局部进行越来越深的研究以及越来越专的诊断与治疗,而对于全部整体的人的注意力却逐渐减少,这就在医者思想上不由自主的积淀了“看病只是对付病人某块组织物”的意识。医护人员的头脑中整天充满着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而患者那种被疾病所折磨的痛苦形象却逐渐模糊不清,淡忘了对于病人作为人所应付出的情感关怀与人文关怀。这种情感“物化”现象,对改善医患关系极为不利,医疗服务模式必须实行“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在医疗服务走向市场的今天,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必须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问题成为医护人员不可回避的问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把患者的合法权利变成了若干具体的法律条文,如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等等。这相对于以往患者的病历保密,不允许病人翻阅病历等老规矩来说,是医护人员一时还难以适应的。因此,医院必须在组织学习这些法律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2)、强化服务意识,实施病人满意工程

  充分认识到医疗服务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服务,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是人们对医学也有了更为广泛和全面的了解,观念文化和政治上的种种变化,使得今天的许多患者已不再是逆来顺受的被动方,他们能够在医疗过程中提出更多自己的见解并做出自己的理性决定。维系医疗服务和医患关系的,已不仅仅是医生的医疗技术和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超越技术、经济的尊重的服务。因此,把患者作为医疗服务、医患关系的中心成为健康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以病人满意为工作准则和行为准则。

  (三)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除了政府部门、医院管理层、医疗队伍的努力之外,患者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是由于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了解不足,对医院寄予不恰当的依赖,对医疗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焦躁甚至愤怒心理,导致不理智行为而造成的。

  1、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主动影响和降低患者

  的期望值

  首先,医学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和探索性,现代医学还有许多未触及的领域,还有许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疑难问题,医疗技术的局限客观的存在着。加上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百分之七十,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之间。进医院不等于进保险箱,医生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神仙,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其次,就医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医生看病是一个复杂的高智能过程,除了专业的知识,还必须有一套严谨的就医程序来作为保证。医院的规章制度、运行秩序是经过科学的提炼和总结制定出来的,不能为方便某个人而破例。再者,医护人员作为普通人的一员,也具有大众所具备的七情六欲,过失与缺点,不能苛求医护人员时时刻刻的表现都完美无缺。只有让患者对以上三个方面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患者的期望值才能有所下降。

  期望值作为患者个人主体的主观愿望,医院不能运用硬性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只能够尽自己所能引导患者建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值。医院可以与广大群众建立互动关系,向社会阐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非人力因素,让群众了解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难处,解答例如药品费用为何居高不下等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取得广大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可以开展各种医疗咨询活动,让医护人员走向社会,把各种基本的医疗知识、医疗过程传输给普通民众,自然有助于医院开展工作。

  2、对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予以尊重并使之充分享有

  医院医疗服务过程的透明化操作是降低患者期望值最有效的方

  法。以往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的不信任,怀疑其“开大处方”、“赚黑心钱”等,皆因服务过程不透明产生。医院可以采取类似其他一般性服务行业的个性化服务体系,如对同一种病症,可向患者提供不同的处方,由患者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心理紧张程度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案,这样,医药费用高低,治疗周期长短,都由患者自主选择,降低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也就减少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性。

  要建立新型医患关系,作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主体的医院应付出更多的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取得社会及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寻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2

  “医患关系”这个词,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中性词。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事两种人:医生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和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很简明地说清楚了医与患的关系。但是医与患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的呢?

  我做医生的体会是,治病必须将患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看病不仅仅靠药。战胜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活动。它需要情绪、心理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支持。医患之间的协调和信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无疑,医患关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却是不融乐观。作为未来的医生,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持续下去,它将损害我们民族的健康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医患关系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所以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只有合理的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医疗纷争。

  在我们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些题目是共同的,其中我们选取了比较有意义的一道,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1、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28%

  患者:9%

  2、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28%

  患者:30%

  3、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医护人员:20%

  患者:45%

  4、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48%

  患者:0%

  5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16%

  患者:19%

  有48%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一解。但对一这一点,没有患者认同。然而患者中有45%认为原因是由于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从这点中可以看出医生和患者之间还是缺乏沟通与信任,他们对于事情的出因都只是相互的埋怨和不理解。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这个原因,有16%的医护人员认同这个观点,同时也有19%的患者认同。从这点中可以看出医院设置的相关投诉机构还是不健全,这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有28%的医护人员和30%的患者认为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进而引起的。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对于现在的患者,医护人员中36%的认为多数患者是通情达理的,4%的认为多数的会无理取闹,而认为以上两项各占一半和说不好的各占30%。从中可以看出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他们能够互相沟通和理解再大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对于这一点,我们想医患关系也并没有我们有些医护人员和患者想象的那么紧张。对此我们也可以报有乐

  观的态度。

  “你对未来一段时间里医患关系的改善乐观吗?”这个问题有50%的人认为比较悲观,34%的人认为比较乐观,4%的人认为非常乐观,6%的人认为很悲观。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们对现在的医患关系是很不自信的,而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持有不积极的态度,我们想就医患关系而言,要想其能够和谐的发展医护人员的这种态度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对于在这种医患关系下工作,84%的医护人员认为压力肯定不小,16%的认为应该会有点压力,而没有人认为没有压力。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我们谈到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的问题时,我们认为医护人员普遍有“四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四怕丢工作。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是否和医院发生过医疗纠纷的问题,83%的人说没有发生过,xx%的承认发生过,而有的人放弃了该选项。我们从他们的谈吐中感到,他们对于医疗纠纷这个问题持有一种畏惧心理,甚至有些患者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宁愿忍气吞声也不愿与医院发生纠纷。如果大多数患者们都持有该种态度,那么不但他们自己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医患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所以我们在此呼吁,我们的患者朋友们,当你们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还是一个严峻的“工程”,但是在行医时,只要我们的医生多一句问候,多一个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主动,都一份沟通,而我们的患者朋友们也多一点理解,那么医患关系的缓解也指日可待了。

  在调查中发现其实大多数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还是很期望拥有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来说,本身工作上就存在竞争,存在淘汰,每个人都在身体上和心理承受能力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正是影响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

  在调查的结果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对改善医患关系持消极的态度造成紧张的原因大多数认为是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造成紧张的的原因是医护工作者的价值取向有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医护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真正缺乏的不仅仅是沟通,而是相互的信任和依赖。随着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聪明”,对事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了,他们所希望的是自己金钱的付出要有与之相符合甚至超额的收获,然而并不是每一件都能自己达到这样的状态,一旦这样的矛盾得不到解决进而就会引起纷争,引发紧张状态的持续。然而对现如今这样的医疗体制而言,也存在很多看法,对很少的大医院不少人出现看不起病,出现“药比黄金贵”的局面,很多人付不出现今的医疗费用,而很多的捐赠款却不能用在适当的地方。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医疗保险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在医院看病报得少,而在小医院看病却还要报得多一些。试想如果不是因为是大病,有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的跑到大医院住院治疗,而国家给予的报销很少,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却是一个赚钱很多的行当。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这些方面也真的应该注意。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3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20日

  调查地点:

  上海市各大医院

  调查目的:

  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

  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

  调查方式:

  口头调查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口头访问的方式对上海市几个大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

  “医患关系”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医与患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的呢?大家都知道“和谐”这个词在当今世界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校园的和谐等等的和谐,那么说到医患关系,我想我们也应该用“和谐”这个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医患纠纷的特点: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不良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3、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

  4、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

  5、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

  口头访问调查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4%,认为很差的占38%,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0%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少部分的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极少的人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有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有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有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究竟是什么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

  1、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根据20xx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xx年至20xx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

  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患者及家属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3%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有14%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1%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1%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5%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xx%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

  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2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8%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 %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20%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

  调查总结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医护人员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患者也应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审时度势,少一些高要求,少一些烦躁,少一些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多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4

  前言:此次实践的主题是对医患关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中造成问题的内在的原因,提出可行观点。实践人员:XXX;实践地点:XXX;实践时间XXX。现将此次实践活动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在此次调查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造成医患关系问题的原因。

  一、从患者角度看造成医患关系敏感的因素。

  卫生部医患关系调查:满意人,不满意钱。专题调查的结果显示对医生、护士、医院的满意度分别是94.6%、93.5%和79.8%;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则显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57.5%;在满意度调查中,就医总体满意度则为60.3%。调查中显示与近年来发生的媒体报道的令人大跌眼镜:满意的前三项为设备条件、取药的便利程度和检查的服务态度。实际上,从调查数据看,包括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就诊便利程度等项目的满意度都在70%以上。不满意的地方则都与钱有关。调查数据来源跨度有三年,但不满意的项目都是药品价格、就医总费用、检查费用,比例在50%上下浮动。而在这段时间里被认为变差的排前三位的是降低就医费用、改善报销方式、提高报销比例。因此可以看出,医患关系的诱因可能与利益冲突有关,而非媒体报道的那样是个人恩怨问题!从调查的整体来看,患方尽管对药物价格、医药费用不满意,但是对医生、护士等人员是满意的。这就产生矛盾了,一方面是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另一方面则是频繁曝光的医患纠纷,甚至还有直接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在现有制度安排下,看病难、看病贵是个必然的后果,医患之间由此变得缺乏信任、敏感脆弱,冲突频发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医护人员也是这种制度的受害者,乃至替罪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超过40%的医护人员表示压力巨大,而他们对社会总体医患关系的评价仅60分,甚至低于患者的评价。此次调查中,由于医生技术水平和患者对于健康的高度重视而引起的患者对自己就诊时患病的情况比较熟悉,而对医生大手笔的做出各种检验项目提出的质疑,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下医患关系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患病家属中要负责的超出想象的“巨额”医疗费用,而换回来的.只是实验报告单上的简简单单几个字,太抽象、太专业的医学术语让患者们心里多少有些质疑,而一旦钱花出去了,病没有明显好转甚至不幸过世,更让家属们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情绪,这极易造成医疗纠纷,而医院的单方出示的各种法医鉴定单,更让患者家属心里难受,难以接受事实,难免会觉得院方的态度过于冷漠,有推卸责任之嫌!

  二、媒体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此次调查中,我们从医患关系问题的关心程度上做了对媒体的角色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令人心寒不能乐观!

  众所周知,媒体的报道倾向,其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对于广大读者有着左右认知的影响!大部分此题的回答是:报道时常片面化,不利于医患关系的正常、健康发展!当然,这只是调查数据,并不能与现实直接挂钩,但也从一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舆论向导的担忧。媒体报道应力促医患关系和谐!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正在恶化。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可谓两败俱伤,医患互不信任致使医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选择“防卫性治疗”以减小风险,最终会延缓医学发展的步伐,增加患者的就医成本,使患者的根本利益受损,从而也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般来说,导致医患矛盾的因素有医疗体制、法律环境、医院管理、媒体舆论及医患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其中媒体舆论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媒体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从积极方面看,媒体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公众的知情权,监督与约束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从而推动卫生部门的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公众维护健康权利的意识。另外,媒体报道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弘扬先进典型,对提升医务界形象,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在报道中的某些行为容易误导社会舆论,激化医患矛盾。例如:由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相对于医院是弱势群体。当医患发生矛盾时,有些媒体倾向于站在患者立场,从而会导致片面报道使舆论失衡;另外,有些媒体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对医疗工作的风险性和局限性认识不足,报道时容易感情用事,妄下结论,从而误导社会舆论;还有些媒体为了经济利益炒作甚至制造医疗纠纷新闻,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使医患双方的敌对状况进一步加剧。在当前不容乐观的医患关系状态中,媒体应当充分履行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的职责,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在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医疗问题进行报道与评论,引导医患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从在职医务人员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调查显示,在职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挑剔”、“服务态度”问题和收受“红包”上特别头痛。对于服务态度,是患者评判最多、也是最易引起冲突的"火星"。"你这是什么态度?"这是很多患者就诊时最容易向医生抛出来的一句话,火药味十足。对于患者过分“挑剔”,很多医生感慨:"现在患者真挑剔,当医生真不容易!"说实在的,一个医生一天要看几十号甚至上百号病人,的确也是挺累挺烦人的,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当,本职工作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既然一个医生无法改善就医硬环境,在服务态度上多多改善,也并不勉为其难。很多医院管理者承认:医生应该把患者当成一个特殊的服务对象,人生病后心态多少有点扭曲,患者的这些要求其实并不算过分。对于收受病人钱物,即所谓的收红包问题,一般发生在手术前。很多医务人员明确表示:的确不应该收,但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办什么事不需要送个礼?更何况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患者送了红包心里也会踏实一点。国内的“红包”已经变味了,患者有花钱买安心的考虑,有些医生甚至会暗示患者送红包,那已经不能叫红包,而应该叫“黑包”了。直接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在三大顽症以外上述三大顽症虽然是个共性的问题,也是医患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但双方很少因此发生直接冲突,医患之间还存在其他很多直接导致冲突的导火线。就以上因素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二)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养,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求具备良好的医德也是调节医患关系需要,也是现实要求准则。

  (三)严格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学是一个尚未完全被人类认知的科学,还有一些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领域,有一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或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却是危及生命的头等大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医务人员的理解。(四)建立医疗告之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新模式,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坚持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主治医生“五个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进而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

  (五)重视媒体对构建和谐医惠关系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引导媒体客观、全面、公正的报导医患纠纷,正确评价医务工作者。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医院发展和各项诊疗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性和疾病的不可预见性,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理解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总体来说,此次调查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也从多方面反映了医患关系的现状,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群众的重视,并理智对待医患关系,换位思考,毕竟医生既然穿的上“白大褂”,就是秉着医患者之疾,挽救生命为出发点的,不能因为部分医生的医德问题而对全局否定!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5

  医院出国留学考察报告——进一步澄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现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重点任务,促进经验交流,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卫生厅组织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长专项培训。借培训的机会,我有幸参观了江苏省医院。省人民医院作为我国最早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医院之一,在实施基础护理、提高专科质量、开展科学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参观和学习,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首先,服务体现了基础护理

  作为百年老店,省人民医院一直非常重视服务品牌的建立。从20xx的人性化服务,到20xx的无人陪伴护理,再到20xx的舒适护理,都体现了省人民医药不断创新提高的过程。正是这种循序渐进的改进,最终导致了今天的服务品牌战略:以人性化为理念,以整体性为内容,以专业化为特征,以无伴随为要求,以患者满意为目标。说到省人民医生的优质护理服务,不得不提他们的陪伴但不保护在很多护士眼里,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是第一个把它应用到省内工作中的。参观河西支行妇科病区的时候,真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内涵。为了保证患者的休息,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探视人员,满足患者的家庭和心理需求,但不干预任何基础护理工作。患者的基础护理由生活护士根据责任护士下达的基础护理指令提供,协助患者从头到脚完成所有必要的生活护理工作,包括洗脸、梳头、擦拭身体、洗脚等。在这里,治疗车成了凝聚护患感情的纽带。必要时,护士会立即将推车推到患者床边,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同时,他们的基础护理细致入微,甚至中午病人休息的时候,还会帮病人拉上窗帘。他们都想到了这样的细节,做了病人想的事,也做了病人没想到的事。在那里的两天里,我看着护士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意识到,护理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还需要我们的护士用真诚、爱和真诚来帮助每一个病人。也是这颗洗脸擦脚的心,在普通人眼里光彩夺目,给我们可爱的护理同事带来成就感,延伸了患者的幸福感。

  二、严谨体现专业内涵

  看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现状;我们很多护理同事对生活护理不太了解,甚至认为优质护理就是贬低护士的地位,放弃护士的专业。省人民医生在学习期间,在看到他们深化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所体现的护理专业内涵。如果护理工作只停留在执行医嘱和完成护理操作上,那为什么还要怪群众叫我们护士医生跑腿呢?作为护士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他们应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病情,判断病人的病情。省医护士对病人术后下床前肌肉力量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患者术后下床前,责任护士会对患者的肌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可以活动,活动时间有多长,活动范围有多广。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科学地指导患者的活动,使许多患者的活动提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如果只呆到医生告诉我们两天后病人可以下床,我们告诉病人两天内只能卧床,那么我们继续教育的专业知识有什么用?我们要告诉病人为什么一天半就能下床,而隔壁床的病人需要两天半才能下床。我相信只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才能创造护理的专业内涵和品牌价值。

  第三,高效科学管理

  俗话说管理效率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我来省里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为期两天的学习中,我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护理工作者也敢于采用早期采用者。省人民医生有非常好的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信息系统进行排班、考核、质检、统计等。为了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精细化管理,进行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的流程化、标准化,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管理效率。他们专业地运用各种流程,包括护理操作流程、各种岗位流程、关键医疗流程、非医疗流程、护理管理流程等,合理细致地指导护士的工作。,实现护士工作的规范化和公式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其中,他们在管理上的小创新也非常引人注目。比如用路径的形式来表达护理常规,就是非常直白明确的告诉护士,对于同样疾病的患者,入院第一天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护理,第二天护理的重点在哪里。这种开箱即用的措施,一方面可以让新护士快速的申请到科室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护理管理提供了评价标准。再比如:每月进行一次同行评议,因为护理工作是一项协作性的工作,同行的支持对于增强科室氛围、提高工作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长通过每月的同行评估,可以从侧面了解每位护士的工作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及时与当事人沟通,督促当事人整改,加强整个护理团队的建设。

  在创造优质护理服务的道路上,省人民医生的护士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借鉴他人的优势,结合我院和我科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创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巩固基础护理,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现状;相关要求,做好护理工作,真正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6

  为探索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有关措施,根据省政府的安排,省卫生厅与省发改、编办、财政、人社、药监、物价等部门和xx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成调研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位研究人员参加,于3月12日至4月16日,就我省公立医院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开朗副省长亲自部署和指导调研,并分别在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主持召开公立医院改革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次调研采取统计报表、召开座谈会、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收到各市州统计报表28份,收回问卷调查表150份,召开座谈会8次,访谈公立医院负责人、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185人,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调研收集的资料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省现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374个(不含村卫生室和诊所),其中医院768个(综合性医院500个、中医院127个、专科医院141个);床位21.2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6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81万人。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3028万人次,

  其中医院5612.62万人次;出院人数730.28万人,其中医院406.08万人。

  20xx年末,我省有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440个(不含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举办的公立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2个,二级医院278个,二级以下医院120个;实际开放病床12.82万张,占各级各类医院床位的94.29%;卫生技术人员11.47万人;门急诊人次5298万,出院病人385.6万,分别占全省各级各类医院门急诊总人次、出院总人数的94.4%、94.95%。

  二、当前我省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合理。20xx年,我省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07张(全国平均为3.31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2.74人(全国平均为3.14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医疗资源配置明显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80%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市,占全省总人口70%的农民只拥有20%左右的医疗资源;具有先进设备、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的大医院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如省会长沙,仅三级甲等医院就有18家,占全省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62%。医疗资源层次配置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式,即资源的主要配置在基层农村、社区,但目前的情况是医疗资源呈倒“金字塔”式,城市大医院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多,而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导致群众舍近求远到大医院看病。抽样调查湘雅

  医院、省人民医院等9家三级医院的门诊住院病例,有61.7%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完全可到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只有38.3%的需要到大医院诊治的疑难重症。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看小病、看常见病,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由政府补助、医疗收费、药品加成收入三个部分构成。近年来,虽然我省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20xx年对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补助共计14.42亿元,较上年增加4.49亿元,但政府补助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仅为5.67%,其中城市医院为3.43%、县级医院为7.22%。抽样调查株洲市7家公立医院,20xx年,市级财政的直接投入为1065万元,仅占全部运行经费的1.46%。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只能通过创收来满足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及承担职工薪酬、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支出和无主病人欠费等,无疑加重了群众的就医经济负担。此外,由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低于服务成本造成的大量政策性亏损主要由药品加成收入来弥补,更成为制度性顽症。20xx年,我省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亏损7.54亿元,只能通过药品收入来平衡医院收支。20xx年我省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共计121.85亿元,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总收入的44.97%。这种以药补医的扭曲机制,成为

  医生开大处方的制度根源,不仅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违背了医生合理用药的原则,阻碍了医疗服务价值的正常体现。

  (三)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医疗劳务价格背离医疗服务成本。目前医疗服务当中,技术服务费用,特别是一些高难度手术的价格偏低,而大型设备和部分检查、化验等项目及贵重一次性材料等价格偏高,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如,一台腰椎间盘外侧突出摘除手术,需要8名医生护士配合才能开展,手术时间至少要4个小时,然而手术费最高只有1400元,除去物耗成本,人均劳务费只有几十元。现行的按项目收费制度,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越多医院的收入越多,容易产生过度服务、诱导服务,不但造成了医疗成本总费用的不断上升,成为“看病贵”的原因之一,而且造成政府对医院的补偿的低效率。

  (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不科学。政府与公立医院的职能划分不清,政府有关部门该管的,如资产监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管起来;不该管的,如人事、分配权等,却归属有关部门,管得太多、太死。医院该有的权力没有,比如自主经营权的缺乏;不该有的权力却自己说了算,比如基建项目、购买大型设备等,医院运行缺乏严格的把关和监督。在用人机制上,干部人事管理实行终身制、任用制,干部只能上不能下,职工只能进不能出。分配制度不科学。一方面,医生的收人未能充分体现其劳动价值;另一方面,医院的业务收人与医生个人收人直接或间接挂钩,带来了诊疗行为的扭曲,严重影响了卫

  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五)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不健全。公立医院资产和行政分别归属部、省、市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条块分割,卫生全行业管理难以真正实现,区域卫生规划、医院属地管理难以实施。以株洲市为例,株洲市城区有公立医院24家,其中政府举办的有9家(省属1家、市属7家、区属1家),学校办的医院1家,国有企业办的医院10家,政府托管的医院4家,分属于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难以实行统一的监管。由于监管体制不顺,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医院盲目发展,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许多医院贷款建房、购买大型设备,将沉重的债务变相转嫁给患者。据统计,20xx年,我省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负债共计176.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43.2%。还有,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够严格,有的医疗服务环节多、效率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成本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医院的运行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严重超支和财物浪费。

  三、对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对策建议

  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全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各市州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针对区域内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医疗资源配置,研究制定本级政府负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7

  乡镇卫生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农村群众的健康。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军队卫生中心的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卫生中心发展的因素,我最近带着这个问题对军队卫生中心的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制约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的症结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座谈、走访、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了解等方式,对军事竞赛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军队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基本情况。

  军族乡位于x x县东南部,距离县城南伞98公里,是x x县、x x县、x x县、x x县的交界处。全乡领土面积186.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最高海拔2978米,最低海拔530米。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强烈。

  全乡辖6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69个村民小组。汉族、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是XX县唯一的民族乡,也是云南省唯一由四大民族组成的民族乡,2019年全乡农业人口12880人,人均纯收入4069元。

  全乡有7家医疗机构,其中医院1家,村卫生所6家。健康中心占地10亩,建筑面积3348㎡(含在建综合业务楼1564㎡),其中危房1264㎡,占建筑面积37%。医院现有职工34人(其中正式职工12人,临时工22人),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专业护士1人。

  全乡有6个村卫生所,建筑面积60m2(其中砖混结构2个,砖木结构4个)。目前有10名乡村医生,其中男乡村医生6名,女乡村医生4名,高中及以上学历乡村医生4名,初中及以下学历乡村医生6名。

  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1.人员编制不足(核定编制12人),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情况突出,工作效率低。该医院雇用了22名临时工来弥补岗位短缺,以满足工作需要。

  2.综合业务楼建设资金缺口太大。主项目投资286万元,辅助项目投资约32万元。目前到位资金190万元,其中项目130万元,县级60万元,缺口资金128万元。由于卫生院的创收能力有限,经济困难,每月要支付大量临时工工资(约3.5万元),已经无力支付1.2的缺口资金

  3.医院每年都会派很多人去进修,但是短期内还是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缺乏专业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

  4.基础设施落后,工作室和病房严重不足。工作室663.84平方米,其中危房138平方米,职工宿舍1120.6平方米。随着新的综合大楼的建成,住房短缺将得到解决。

  5.多年来,由于卫生服务投入不足,医院基础薄弱,无法投入更多资金及时更新医疗设备。结果医院只有基本的医疗设备,陈旧简陋。与同级医院相比,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相对落后和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医疗需求。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备案和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孕妇、儿童和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有待加强。糖尿病和高血压很难治疗。

  一是医院、诊所医生专业技能不强,治疗不规范;

  二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品种相对不足;

  第三,患者主动接受体检和治疗的意识不强;

  第四,受当地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难干预。由于交通的影响,居住在山区的老年人很难在卫生院进行全面体检,从而影响系统管理率的提高。

  7.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人力资源的矛盾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医院人员不足,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方面没有正式的专职人员管理。正式的兼职工作比较特殊,需要雇佣临时工来管理这项工作。此外,临时工工资低(1300-1500元),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缺乏公共卫生服务。二是村医史普遍偏低。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乡村医生只有小学文化。这部分乡村医生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有限,工作难度很大,导致工作和服务质量低下;第三,村卫生室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民族山区的卫生室缺少乡村医生,缺少本地人才,专业技术人员不愿外出或留在外面。这种情况还没有解决,影响了整体工作质量的.提高。

  8、”重医轻防”问题由来已久:“重医轻防”现象十分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护人员数量和质量不仅太少,而且大大降低了乡镇卫生院预防保护工作的效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是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点。但由于现行体制,原本功能上相互合作的县乡村卫生机构逐渐转变为综合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卫生服务不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因此它逐渐被削弱,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的倾向不断发展。

  作为医疗领域的“夹心层”,乡镇卫生院的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如村卫生室(所),医疗水平难以与城市医院相比,在竞争中逐渐陷入劣势。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日益重视,一些有利于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偏向于乡镇卫生院。此外,“十八项公共卫生任务”这一项目的发展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但这些政策只是“救”乡镇卫生院,使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并没有为乡镇卫生院回归原来的定位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还在老路上“重医轻防”地行进。

  三、对军事竞赛乡镇卫生院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1.继续加强人员培训,根据医院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深造,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医院全体人员的培训,90%的村卫生室到医院进行轮岗培训,让一线科室有学术带头人,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达到更高水平。

  2.近期尽快完成综合大楼建设工程并投入使用。努力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运作,努力发展成为三甲医院。

  3..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加强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水平,确保孕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动态管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加强高危孕妇管理,100%高危孕妇纳入制度,100%住院分娩,杜绝孕产妇死亡。

  4.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改变宣传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5.加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乡村医生的电子档案录入管理,使乡村医生充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使特殊人群的动态管理记录电子化、规范化。

  6.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村医的每一项工作都要进行审核,审核后才能发放补偿资金,资金才能按时发放给村医,保证公共卫生工作的高效运行。

  7.继续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改善村卫生室医疗环境,提高群众医疗舒适度,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8.努力建设医院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扩大医疗辐射面积,从目前的1.3万服务人口扩大到3个县的周边人口,力争在2年内将医疗收入提高到300-400万元,把医院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花园式医院。

  四、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

  (一)明确的职能定位。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这个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重点,提供全面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在其管辖范围内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的误解,甚至将其视为生产性企业来经营,导致医院投资少,工作条件差,卫生技术人员流失大,难以生存的局面。为了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现状,我们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职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把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强化基础卡,深化内部管理。

  目前,卫生院存在医疗器械陈旧、医疗设备缺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要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可以调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管理规章制度,推动乡镇卫生院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如何将乡镇卫生院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合起来,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工作的开展应有机结合。

  (三)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稳定农村卫生技术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解决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保险、工资等基本问题,让他们安心工作;制定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卫生专业人才,充实基层医院的工作人员,提高其整体素质。

  2.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的主导作用,实行对口支援和定向培训,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有效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8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得人们面临着升学、婚恋、下岗、经济窘困等种种压力,感情、事业上的受挫,人际关系上出现隔阂,很多人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这就造成了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以及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据一些研究表明:中国有近1亿人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资料表明,在拥有1700万人口的上海市,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753万,有25.1%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心理不健康。于是,我国心理卫生专家疾呼精神病时代已悄然临近。这些情况表明,心理疾病患者的增多,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决定了整个社会对心理医院及心理门诊业的需要也必然加大,从而在客观上推动我国综合性心理咨询业的快速发展。有专家预言,中国13亿人口至少需要200~300万心理医生,而我国目前从业心理医生不足2 000人。所以,中国的心理门诊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走进了长春市第六医院进行实习与调查研究。

  1 、调查的时间、对象及方法

  1. 1时间

  20xx年5月1 8日。

  1. 2对象

  调查主要为长春市心理医院的医护及患者。

  1. 3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实地走访长春市心理医院,听报告,参观诊室以及医疗器械,并对病房、患者活动室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心理患者的生活康复过程。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长春市第六医院现状

  长春市心理医院,又名长春市第六医院,是长春市唯一一所由长春市卫生局举办的公立的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心理、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省、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承担着长春市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工作;“三无”精神病人和重症贫困精神病人的收治工作。

  长春市心理医院始建于1978年,建院三十年来,医院努力倡导人文服务,体现同情、理解、关怀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休养环境,提高诊疗水平。医学科学的进步为长春市心理医院注入了活力,医院在探索中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医院的`门诊部设有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司法精神医学鉴定门诊、心理测查室等。住院部设有普通精神科、中西医结合科、酒依赖、癫痫病科、神经症、抑郁症科、康复科、长春市精神病防治所、长春市心理危机援助电话、长春市癫痫病临床研究中心、长春市心理卫生中心(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长春市药物依赖治疗中心、长春市孤独症康复指导中心、长春市心理卫生干预中心、xx维持治疗中心、长春市青少年网络不良习惯矫治中心均隶属或附设在本院。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460张,职工41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医院职工总数的75%以上,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省内享有盛誉的医学专家、学者。目前医院以科学的治疗手段,先进的服务理念,广博的涉列范围,成为长春地区精神心理卫生治疗康复中心。

  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⑴长春市心理卫生中心(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是我市唯一一家集门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为市级重点专科,承担着长春市广大市民及在长机关团体、公检法、大专院校,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治疗、测查和心理卫生保健指导工作。

  ⑵吉林省政府指定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机构,承担着省内司法精神医学的鉴定工作。

  ⑶长春市心理危机援助电话:是医疗救援工作的组成部分,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使市民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帮助,降低和减少心理危机导致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⑷长春市孤独症康复指导中心: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咨询、诊断、康复、指导的专业服务,指导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早期筛查工作。

  ⑸长春市青少年网络不良习惯矫治中心:发挥专业医疗机构的技术优势,对有网络不良习惯的青少年进行科学矫治,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⑹精神卫生的社区防治,使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进入社区,家庭病房的开设方便了患者就医,社区送医送药服务,把温馨和爱心送到病人家中。

  ⑺康复治疗以音乐治疗、书画游艺、歌舞文体、阅览棋类等活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⑻高档病房、中档病房、普通病房、扶贫病房,满足了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对特别贫困的,根据政府相关政策给以减免部位费用。

  ⑼医院的治疗与检测设备先进,拥有现代醒脉通治疗仪、脑地形图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螺旋ct、彩色超声诊断仪、dr、a620脑功能诊断治疗仪、脑波治疗仪、海斯曼心理ct系统、惠成心理测试系统等。

  2.2医院常用心理量表调查

  目前用于心理测量的各种心理测验验和心理量表二三百个。临床上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常用的只有一二十多种,但是这些常用量表中许多不对非专业人员公开,需要花几百甚对上千元参加他们的培训才有资格购买,在其它地方有不容易找到。心理量表主要有八类:

  (一)人格测试量表,epq人格测试(成人)、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试、气质测试、性向测试、明尼苏达(mmpi)多相人格测试、心境投射测验;

  (二)智力测试量表,韦氏智力测验(儿童)、画人智力测验、瑞文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成人)、幼儿智力测验、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三)心理健康量表,90症状清单(scl—90)、抑郁状态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焦虑自评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

  (四)心理状态测量量表,成人人际关系量表、成人心理压力量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心理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心理年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情商(eq)测试;

  (五)学生心理专用量表,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学习障碍的鉴别、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中学生学习态度与态度测验;

  (六)人力资源管理量表,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心理发展状态测验,行动潜力测验,个人风格测评问卷,员工健康状况测评,员工素质测评,工作环境测评量表,职业满意度量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测评,成功商数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

  (七)婚姻心理控制源量表,婚恋测试量表,婚姻质量测试、艾森克性心理健康测验、恋爱方式测验、夫妻生活健康测验、婚姻安全界线检测问卷;

  (八)儿童用心理测验与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亲子关系与父母角色测量量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托马斯婴儿气质问卷、儿童韦氏智力测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幼儿智力测验量表、康纳尔父母量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长春市心理医院的临床应用中比较常用的量表有明尼苏达量表和韦氏量表。

  2.3进病区的注意事项

  医院分为重症病区和诊疗区以及康复中心。重症区又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参观重症病区要求实习人员按工作人员的要求,一看为主,不要说。一级病区会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即使用镇定性药物,这就要求实习人员务必只“看”,在二三级病区,实习人员也要保持平和心态,要做到不卑不亢,适当时机可以与患者进行简单对话,但是不可挑起话题,而且要看护好自己的手机,不可交与患者。

  2.4精神疾病的种类及治疗

  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等。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轻型精神疾病主要是表现在感情障碍,思维障碍,但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而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初期患者也可出现焦虑、强迫观念等表现,但此类患者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将会变的很差,自知力也几乎全部丧失。对由于大脑病变所导致的器质性精神疾病,或中毒性精神疾病需与一般的功能性精神疾病加以区分。轻型精神疾病有以下几种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1/3在坚持用药的情况下可愈,1/3病情时好时坏,1/3是治不好的,精神病发病年龄越早就越不易治,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患者70%可以过正常生活。

  2.5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病)及其治疗

  心境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现称“心境障碍”。本病实际上是多源的,常见于精神科和内外科各科。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一般时间超过半年,其症状表现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心境障碍有双相(有抑郁与躁狂期)及单相(只有抑郁)心境障碍。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较轻,周期较短,发作频率较高。双相心境障碍一般从抑郁开始,而在病程中至少有某一个时期显得情绪高涨。单相心境障碍(重症抑郁障碍)是复发性的抑郁发作。但有1/3病例可能终生只发作一次。以抑郁作为首次发作的病例,约1/5最后证实是双相型。本病属中医“癫”、“狂”范畴。

  心境障碍有治愈的可能,可以服用情绪稳定剂、抗抑郁类药物(如帕罗西丁),疗效在60%-70%。

  3 、总论

  纵观此次调查,了解到心理学在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当下心理治疗主要疗法与仪器和应用广泛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心理卫生一线从业人员有进一步的深层次接触,实地接触到病患区病人和康复区的人性化疗法,不仅开拓了视野,更丰富了我们作为心理系研究生的实战经验并引发我们深入思考人性化与科学化并重的对待心理学与心因性疾病病患的方式方法。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9

  第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对全市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电话访问。调查共获得成功样本300个。调查对象中,男性107人,占35.67%;女性193人,占64.33%。

  【城乡结构】

  被调查者中,按照我市城市化水平(城乡比例为53%:47%)抽取,城镇居民159个,农村居民141个。

  【年龄构成】

  被调查者中,年龄在18-25岁之间29人,占9.67%;26-35岁之间73岁,占24.33%;36-50岁之间92人,占30.67%;51-60岁之间50人,占16.67%;61岁以上56人,占18.67%。

  【学历层次】

  被调查者中,文盲9人,占3%;小学42人,占14%;初中64人,占21.33%;高中(包括高职、中专)60人,占20%;大专及本科121人,占40.33%;研究生及以上4人,占1.33%。

  【从事行业】

  被调查者中,在校学生9人,占3%;农民53人,占17.67%;工人32人,占10.67%;军人2人,占0.67%;机关事业单位53人,占 17.67%;科教文卫人员13人,占4.33%;公司职员26人,占8.67%;个体户13人,占4.33%;自由职业者29人,占9.67%;离退休人员37人,占12.33%;其他33人,占11%。

  第二、医院行风总体状况

  1、医院行风总体状况还需进一步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居民对医院行风总体来说比较满意,认为我市医院行风总体状况好的有54人,占18%;较好的有125人,占41.67%;选择一般的 104人,占34.67%;选择差的有17人,占5.67%。虽然认为我市医院行风差的人数较少,但是选择一般的居民近三分之一,说明我市医院行风建设还需进一步提升。卫生系统要更加重视,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实现医院行风的根本好转。

  2、城镇居民对医院行风总体状况的评价高于农村居民

  从调查结果看,城镇居民对医院行风的总体状况评价高于农村,认为医院行风好的54人中,城镇居民33 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20.75%;农村居民21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14.89%。认为较好的125人中,城镇居民65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40.88%;农村居民60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42.55%。认为一般的104人中,城镇居民53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33.33%;农村居民51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36.17%。而认为医院行风总体状况差的17人中,城镇居民8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5.03%;农村居民9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6.38%。

  第三、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素质状况

  1、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整体较好、素质较高

  从调查结果看,市民对所接触到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素质状况整体还是比较满意,认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素质高的有41人,占13.67%;认为较高的有 147人,占34.33%;但仍有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和素质状况一般,有103人,占34.33%;选择差的有9人,占3%。这就需要打造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高素质医护队伍,医疗人员要克服推诿扯皮、散漫拖拉作风,切实把服务患者摆在第一位,真正做到热情服务,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

  2、城镇居民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素质状况的评价高于农村居民

  通过对居民所接触的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素质状况的评价高于农村居民。认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素质高的41人中,城镇居民24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15.09%;农村居民17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12.06%。认为较好的147人中,城镇居民77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48.43%;农村居民 70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49.65%。认为一般的103人中,城镇居民53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33.33%;农村居民50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35.46%。而认为差的9人中,城镇居民5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3.14%;农村居民4人,占农村总样本(141 人)的2.84%。说明农村医护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农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更好服务和方便群众就医。

  第四、医疗费用

  1、大多数居民认为医疗费用很重

  受访对象中,有超过一半(164人)的居民认为现在的医疗费用很重,占54.67%;129人认为医疗费用一般,占43%;认为医疗费用轻的仅有7人,占2.33%。说明我市医疗费用整体还是较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如何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应该成为我市医院行风建设的重点内容。

  3、认为医疗费用重的居民城镇多于农村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医疗费用很重的164人中,城镇居民92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57.86%;农村居民72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51.06%。认为一般的129人中,城镇居民65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40.88%;农村居民64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45.39%。认为医疗费用轻的7人中,城镇居民2人,占城镇总样本(159人)的1.26%;农村居民5人,占农村总样本(141人)的3.55%。城乡,尤其是农村,小病不医、大病医不起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农村居民在患病时,往往不去大医院就医,医疗费用也就不如城镇居民重。

  第五、医院的就医环境有较大改善

  通过调查得知,我市医院的就医环境(如公共设施、基础性设施、进出交通等)比过去有较大改善,认为就医环境很好的有80人,占26.67%;认为有较大改善的有206人,占68.67%;认为就医环境差的有14人,占 4.67%。就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人身健康。所以,医疗系统要把病人的需求视为自己责任,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就要环境。

  第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目前我市医院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对受访对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医院的就医环境差的占9.22%;选择医护人员诊疗服务态度差的占13.42%;选择有收红包、礼品现象,接受病人家属吃请现象的占15.51%; 选择执行药品价格公示、医疗检查项目明示、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等制度不到位的占9.85%;选择看病难、看病贵,检查项目过多,医生多开药,开贵药的占 35.22%;选择其他的占16.77%。

  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仍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医疗服务薄弱的农村,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保民生、顺民意,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第七、意见建议

  针对目前医院存在问题,市民提出以下几方面意见建议:

  一是提高医护人员素质,转变服务态度。市民反映,我市医院应该增加专家门诊数量,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引进专家和先进设备,增加门诊服务台导医、分诊员,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方便病人简化看病手续和流程。加强门、急诊医疗技术力量,开设急诊绿色通道,要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把帮助病人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把病人满意、社会认可作为第一标准。

  二是要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就医环境。市级医院要进一步提档升级,扩大规模,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切实解决排队时间长、停车难等问题。我市仍需加大投入,如果每个村都建设一个小型医疗所,治疗一些感冒发烧的常见症状,每个乡镇能建设一个中等医院,市区建设相应规模的大医院,群众就不必劳顿奔波到大城市看病。

  三是要降低医疗费用,健全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药品价格公示、医疗检查项目明示、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等制度;要对症下药,不乱开药、开贵药,不增加额外的检查项目,适当降低药品价格,统一药品价格,不乱收费、多收费,要改变以营利为目的、以药养医的现状,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四是要加强监管,加大医疗体制改革力度。对目前存在的少数收红包、礼品现象以及接受病人家属吃请现象,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严管理。要加强社会监督力量,设立举报箱、意见本、公开举报电话等,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我市医院行风建设总体上还算满意,但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10

  医院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密集,设备集中,压力容器、化学试剂、被褥纸张等易燃易爆物品多,人流量大,且弱势群体(病人)居多,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003年11月8日,xx市淮阴医院外科病房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在医院各种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到位的情况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笔者在日常对医院的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医院的消防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产生一些火灾隐患。

  一、存在的主要误区有:

  (一)轻视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管理。在平时的消防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医院的病房楼疏楼梯道存放一些废旧的医疗设备及其它杂物,病房楼的疏散通道上放置病人家属的床铺,对此种情况,消防监督人员一般要求医院立即进行整改,但一些消防管理人员对此种火灾隐患较为轻视,他们认为疏散通道较宽,占用一部分应该不要紧;另处,大多数中小规模的医院有贵重设备和财产的科室里都安装防盗门,非正常工作时间封闭门诊区域,夜间锁病区大门,可谓拒盗贼于铁门之外。但没有考虑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如何迅速扑救或住院病人从何处快速逃生?

  (二)重视易爆,忽视易燃。锅炉房、供应室消毒锅、高压氧舱、液氧罐等压力容器稍有违章操作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些易爆设备常被医院消防管理人员重点监控。但对洗衣房、被服中心、病区小仓库、放射科储片室、病案室、图书室的易燃物品,手术室、病理科、检验科、制剂室、治疗室内的乙醇、甲醇、丙酮、苯、乙醚、松节油等易燃化学试剂的管理却常常被忽视。例如手术室中所使用的麻醉剂、生化检验及实验室每天都要接触和使用各种化学试剂,有时还需使用的酒精灯、煤气灯等明火和电炉、烘箱等电热设备,若发生火灾,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关心设备,忽视线路。目前医院大型设备与日俱增,不少医院舍得投资几百万购置先进设备而不愿拿出几万元更新陈旧线路。一些木质结构的老建筑令人堪忧,新建筑也常因调整科室、更改原设计用途、电力超负荷等出现火灾隐患。如前述的火灾事故,就是因为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再加上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从而引发了大火。

  (四)依赖“技防”,忽略“人防”。随着我国医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消防设施日趋现代化、智能化。但高层建筑火灾,仅靠消防控制中心的几个专业人员遥控操作是很难控制住火场瞬息万变的局面的。再加上受消防器材装备的限制,地面扑火往往是望楼兴叹。因此,培训每一位医护人员,掌握扑火技能才是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

  (五)重视明火,忽视高温。多数医院都对食堂煤气炉、科室电炉、施工使用电焊和吸烟做出很多安全规定并定期检查。但常忽视对治疗用的红外线、频谱等电加热器以及电烘箱、电取暖器、电热水器、电消毒碗柜的检查和监督,一旦使用不当或用后不及时断电,其火灾隐患不次于明火。如放射机房装有固定或移动的x线机。x线机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短路和零件损坏等,进而造成电器起火。x线机使用的电压要求较高,当电子的能量在转化为x射线时,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热能,具有潜在的火灾危险性。

  二、消除火灾隐患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防火巡查制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每日防火巡查是确保医院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坚持做好每日防火巡查,“谁巡查、谁负责”,切实整改火灾隐患。医院消防管理人应对医院消防工作采取“严防死守”的措施,每天坚持下病区、宿舍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完整及性能进行逐个查看、测试,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进行疏通,对杂物间进行清理,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认真记录。能现场整改的,当场检修或更新;不能现场整改的,要及时向领导请求,落实整改措施、资金及责任人,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管理,重点监控。对医院的`高压氧舱、病理室、手术室、药房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对易燃危险药品应限量存放,一般不得超过一天用量,以氧化剂配方时应用玻璃、瓷质器皿盛装,不能用纸包装。手术室内非防爆型的开关、插头,应在施行麻醉前合上、插好。必须等手术完毕,乙醚蒸气排除干净后,方可切断或拔去插头。室内应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演练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应急疏散预案,提高其实用性。同时经常组织医院的医生、护士参加疏散演习,增强对火灾危害性的认识,学习实用的灭火技巧,以提高内部员工的综合消防素质。

  (四)抓好防火宣传,加强消防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扩大防火群体。医院消防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火宣传和消防知识的普及培训。接受消防知识教育的人群越多,发生火灾的几率或火灾受损的程度就会越小、越低。这就要求医院主管消防安全的领导定期对专兼职消防员、重点工作人员、临床各科医护人员、新分配职工、保洁员工等各类人群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不定期抽查、考核;并经常邀请消防部门专业人员到医院开办消防知识讲座,同时在病室中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教育,以扩大防火的社会覆盖面,增强防火力量,充实消防队伍,尽可能地减少火灾的发生或在火灾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04-29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02-05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12-02

关于医患关系调查报告01-26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10篇02-17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10篇12-05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10篇)12-05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7篇02-21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7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