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简史》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人类简史》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人类简史》有感 篇1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乍看之下,悉以为又是一本学究色彩浓重的专业型著作。读起来才发现恍若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已经做好了一本正经接受专业术语轰炸的思想准备瞬间土崩瓦解,不知不觉中,人类数十万年的历史就从这几百页书稿走进了心里,还自带了“鸣锣开道”的音效,被这薄薄一本书里高度浓缩的各个学科知识和作者无限大的脑洞震惊了许久。
实际上,这本看起来像“史学专著”的《人类简史》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其实并不“专业”。它没有对史料的严谨分析,也没有对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等进行多方面的推导和论证。甚至书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超乎历史研究本身的,涉及到宗教、人文甚至还有物理学科等,有趣的是,这些涉猎甚广的学科知识在一本“简史”中同时存在,却丝毫没有违和感。整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除却全书中比比皆是的奇思怪议和新鲜观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框架和立场。有人说,这是一本开启上帝视角来俯视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的书。在如此小的篇幅里可以有一个如此大的框架,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视角的宏观性。但是就个人感觉而言,赫拉利并非以一个纯粹的学者的角度在写这部简史,更多的是站在一个真正而纯粹的“历史学家”的角度,对人类社会这数万年的发展进行了深刻检讨和反思。古语有云:“人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之人是何心胸”。同样的,只有回归到真正的历史中,站在历史本身去看,去听,去研究,才能更加真切的去挑拣那些偶然和必然。这种回归,从书中的.字里行间都可以见到。
记得以前常听到这样一个形容人类的词语:“高等动物”。的确,人类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到现在的样子,这已经成为常识性知识。但实际上,已经霸占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似乎早已经把“人”和“动物”之间划上了一个界限。即使勉强承认,也要加上“高等”二字,以便显示出人类的与众不同。这已经成为一种带着普遍性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以至于刚看到“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这句话时,着实吃了一惊。仔细想来,倒也是这么个道理。在这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亿万年前,直到大约七万年前才有了智人的出现,而后逐渐发展才有了今天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特别”。
但是对于一直生活在当下的时代的我们,最多也就是在要求背诵古诗词的时候走神想一下,古代的人每天都干什么呢?至于去想想自己或者人类在史前社会时期是什么样子的几率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眼前更多的是高楼大厦,人流车辆,至于人类最初起源的那个史前年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人类曾经居住过的森林和山谷,那些曾经和人类一起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许多都已经消逝,对于我们来说,熟悉的也只不过是书本上的零星铅字。还有的话,也就是周末空闲时在动物园里见到的黑猩猩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以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类之间出现了一道又长又深的“楚河汉界”。不管是实际上还是表面现象,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类也越来越强大,人的身体器官虽然有的功能比不上动物,但是我们有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且会越来越发达。人类不用担心没有树林和山洞来遮风挡雨,因为有钢筋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子;也不用担心受到大型动物的攻击,因为有武器还有笼子。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习以为常,就像我们经常说,朝代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的发展也是从农业革命到科技革命,也没有什么不同的。
赫拉利笔下的人类社会发展,从脉络上来看,也是这样。但其中所叙述的却是与平日里脑海中的印象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毁灭了其他物种?毁灭了和人类一样的“人”?那些剑齿虎、长毛象的灭绝是因为智人?小麦驯养了人类而不是人类驯养了小麦?现代的人不如三万年前远古时代的人类幸福?人类现在的生活质量不如几万年以前?这些叙述似乎都只是作者在讲述自己的观点而已,与其说是讲述历史,不如说是讲故事。只是这些故事,不太符合人类的主流意向。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但是也不得不面临着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得不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个体,我们都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但是作为人类整体来说,人类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速度,已经非常快,快到我们不需要担心黑猩猩会不会也进化成比我们更优秀的人,快到我们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要一直向前走。正如赫拉利所说:“人类已经拥有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能力,但是我们仍然对自己的目标感到茫然。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类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负责。”
纵观全书,抛开对书中专业性知识的研究,在这些新鲜惊奇的语句之下,有着丝丝暖意,也有着严肃深刻的反思。时至今日,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频发的自然灾害、全球性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原始社会当然也有它的艰难和残酷,但这些也同样存在于现代社会中。许多书和电影将原始社会描述成非常落后和可怕的样子,也许是为了让人们相信现代社会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原始社会,以免人们对现实产生质疑。越是这样,我们更应该提醒自己,事实上世界各地仍有数亿人口,对他们来说,今天的生活也许比几千年前的狩猎采集者更艰难。当今时代,的确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最为和平的时代,人类获取了那些如神一般的力量,不该用这种力量来鼓吹和放大某些想象,而应该用它来减少这个世界上实实在在的苦难。
今日之事,后必再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历史”这两个字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和足够的“想象空间”在赫拉利的笔下汇聚成一幅别样的画面,仿佛跟着作者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历史的意义或许就是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景象可以获得不同的图式,但是我们无法真正的去评判去把握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在反思和借鉴中,看清自己,摆正人类的位置。我们需要用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心胸,用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去发展,去前进,去面对自然界,面对其他物种。
读《人类简史》有感 篇2
原始人种在生存竞争中区别于别的物种的特点,大脑壳,直立走,用石头。
表面上是竞争优势,但其实不然。脑壳大,能量消耗就大,行动会不便,原始人应该不会跟你来讲道理。直立走,雌性臀部就变小,生小孩生不出来,导致十月怀胎的孩子相比于其他物种而言,本质上都是早产儿。用石头似乎是无奈之举,因为赤手空拳打不过。所以,想当然的优势,并不一定是优势。
正因为这些劣势,反而给人类带来了机会,机会就是:会做饭,要八卦,会扯淡。
做饭吃熟食,消化和进食所需时间缩短,肠道可以短一点,胃也可以简单点。人肠总长一般不超过六米,猪的有二十米左右,羊的超过五十米,肠道越短,消耗能量越少,病变几率也会下降。所以,普罗米修斯和燧人氏都是人族的英雄祖先,因为他们教人做饭吃。
八卦是第二个牛逼特征,因为早产儿,雌性带孩子,也没啥事,就开始八卦,八卦一般是说第三方的坏话,坏话的前提是有了善恶观,有了区分善恶,就会产生小规模的集群,相当于朋友圈,这个圈子里面的人都是一伙儿的~也因为早产儿,雌性得有他人保护,雄性就承担了义务,但雌性得让雄性爽一爽,雄性才乐意啊,所以,人族的性交就有了区别于别的种族的'非繁衍性快感,于是八卦带来的集群和性快感带来的诱惑,让雄性在集体狩猎和生存斗争中产生了部落优势,所以早期人族聚居群体数量往往超过其他种族。于是,区别善恶的苹果就会成为禁果,禁果的比喻就是两个,一,能区分善恶,二,能让人族有性交的快感。从此以后,人族有了生存的优势。
但是还不够,除了雌性的八卦之外,雄性在工作和性交之余做啥事情呢,因为毕竟物产丰富,我想,他们应该在吹牛逼。吹牛逼,是人族语言发展的一个大进步。因为要吹牛逼,所以雄性会想象某种很牛逼的事情,包括臆想出来的,比如,打架打不过,就吹牛逼说对方有着神灵的保护,打过了,为了避免无休止的挑战,就吹牛逼说我有菩萨罩着的,吹着吹着,就有了图腾,一般图腾是信仰的初级状态,慢慢又有了神灵。这些是吹牛逼的结果,然后借助于这个牛逼,就建立各种理想,目标,信仰,规则,法律,道德。就这样,同样的牛逼哄哄的各个人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社群组织民族,然后吹出一个国家,就形成了政治的雏形。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吹牛逼。最大的牛逼,莫过于巴别塔。
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在演化过程中如何把劣势变成优势的。
读《人类简史》有感 篇3
《人类简史》这本书乍一看,确实有一点儿深奥。但是,在读过之后,感受却变了,这并没有那么难懂!但,却真的值得人去深思。让我来说说吧。
其实,人的起源并不突兀。早在两百五十万年前,人就已经出现了,而智人又晚了50万年!但是,在短短的百、千年之后,智人便将世界“占为己有”。其它的种类被消灭了!在智人进化之前,非常好的的利用了“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这才称霸了世界。
但是,当今世界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智人。你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句废话,其实,在200万年~1万年前时,世界上还存在着多个人种。这些不同人种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意外却出现了……大约7万年前,一直在东非活动的智人,突然迅速扩张,并很快就席卷了整个亚欧大陆。每当它们抵达一个新起点,当地的原生人种很快就会灭绝!而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一次偶然的基因突变,让它们拥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及沟通方式。最关键的`一点是:新语言的诞生!
接着,就是文化的演化,它们在干掉其它种族时,就是靠着规模性合作。人类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在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所围绕,所谓的“文化”便就此诞生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起源于7万年前的那场认知革命。这,便就是人类幸运的发展史!到了如今21世纪,人类甚至开始尝试对生命进行智能化,并想让自己“一步成神”,而这本书大概就是讲的从物到神的转化了!
……
不管怎么着,人类在创造自己最大利益时,也毁在其中了!
读《人类简史》有感 篇4
这两天朋友圈里对圣诞节形成了阵线分明的两大派,一派坚决抵制、一派身体力行的支持。抵制西方节日一直都有,不只是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都有抵制的。其实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对于自己不能改变又必须身处其中的制度和习俗产生强烈的反感,最早的是高考、最近的是房屋限售。看了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让我对形形色色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人类简史》按照人类的发展史写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但它绝不同于历史课本,书中素材源于历史,最后都是汇于哲理。比如人类转瞬登上了金字塔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连人类自己也不知所措。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乱还是生态遭劫,其实都是源于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
对于我一直迷惑的不存在宗教在人类历史上的为何能起这么大作用这一问题,此书也给出了解释: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这样的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国家、种族、宗教均是如此。所以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它与我们的生活的真实世界紧密结合,塑造了我们的欲望并将我们连接在一起。改变这些秩序,就得同时改变数亿人的想法,这绝非易事。比如说抵制圣诞节,就得说服许多陌生人合作,而这又得靠着他们都相信另一些共同的虚构故事才行得通。
无论是高考还是房改,身为人类就不可能脱离想象所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扩大而已。最后附上尼布尔的祈祷文: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读《人类简史》有感 篇5
这本书是在给公司员工做激励培训收集素材的时候偶然发现的,看了简介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决定好好读一读。所以今天就说一说这本书的有趣之处。
问题一:人类是由什么人种发展而的?
小时候的教科书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是由什么猿某人啊、顶洞人啊、北京人啊进化而的,但是实际上根据基因测序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验证和鉴定,全世界所有现代人的始主只有一个那就是非洲的智人。在远古时代和智人同一时代的人种有六种,而智人既不是其中最强壮的,也不是最灵敏的。最强壮的是叫尼安德特人,最灵敏的叫梭罗人。尼安德特人非常魁梧,主要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梭罗人则非常的小巧,活动迅速,生活在热带地区。那么智人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生存下,最终将其他人种都GAEVER的呢?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使用工具代表了人类很强大?
我们常常以为人类的发展的关键折点是因为会使用工具,教科书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上,人类在两百万年前左右就已经学会使用工具了,但是人类确一直处于很弱小的地位,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人类的`脑容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甚至开始生产锋利的石器了,但还是一直担心害怕食肉动物的威胁,也很少能够猎杀大型猎物。维系人类生活的主要还是靠采集植物、追杀小动物、吃一些腐肉。老师小时候都这么说的:有了工具有了火,人类就可以猎杀狮子,猎杀狼群。但是实际场景确是人类用石器,等待狮子,财狼吃完后用石器砸碎骨头,吸食骨头里的骨髓。所以生产工具的原因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弱小只能吃其他食肉动物吃剩下的东西。(这在书里是有实际考证的,不是瞎掰)
问题三:智人是如何进化到食物链的顶端?
智人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阶段中胜出,迅速的抵达遥远的栖息地,并将其他物种赶出历史的舞台最主要的原因是:智人有一种独特的语言。我们的日常认知认为人类才有语言,实际上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还挺复杂的。比如说:猴子可以在危机时刻告诉同伴:快看,有狮子。(fsir)而另一只猴子还可以说:不,那是只老鹰。(科学研究证明确是猴子能够准确的通过语言表达这些信息)只是没有人类的那么复杂,人类可以做出这样的表述:我昨天经过这边看到了一只狮子,而智人的语言相对于当时的其他人种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开始学会了描述虚构的东西,比如:明天会有一只狮子经过这里。"我昨天经过这边看到了一只狮子"和"明天会有一只狮子经过这里"这两种语言背后的智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智人的语言可以表示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进而衍生出的就是八卦的能力。什么意思呢?比如如果我们仅仅会说:明天会有一只狮子经过这里,是无法形成大家对一事情的认可以及无法做出明确分工。但是八卦确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想象下一群野人坐在一起讨论之前谁谁谁追杀狮子的时候最勇猛,谁谁谁躲在最后面,谁谁谁想了个好办法等等等。慢慢的,人们就会形成对团队合作,对团队分工,对团队扩张组建等集体活动的意识。这也是我们现代人人际沟通的大部分:八卦,闲聊。而在原始时代,这个能力对智人占据食物链顶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能力可以产生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产生大多数人对一事情的共同认知。认知革命后的智人,甚至可以说出:"狮子是我们的守护神"这样的话。也就是利用这种能力,使越越多的智人走到了一起,他们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认知,也就有了共同的目标。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于是智人开始了漫长的屠杀之路,既不强大也不灵敏的智人依靠着团队的力量慢慢走上了人类的巅峰舞台。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沟通的重要性,到底有多重要呢?为什么有有一本书的名字会叫:马云的故事里——其实马云只会讲故事。看完这本书,我终于打心底觉得:沟通实在是太重要的,它可以让你出任E,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读《人类简史》有感 篇6
1945年7月16日凌晨5时30分,美国阿拉莫果尔多试验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被引爆。
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主导制造者——罗伯特奥本海默,在目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不仅没有欢欣鼓舞,反而深感不安和自责,并发出“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样的感慨。
然而,《人类简史》一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却在书中写道“如果说有个最高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把奖颁给罗伯特奥本海默以及和他一起研发出原子弹的同事。”因为自1945年以来,已经不再有入侵吞并其他国家的事情发生,虽然小型国际战争仍会出现,但战争已不再是常态。超级大国之间因为有了核武威胁,互相之间更不会轻易发生战争。如果与人类历史上的战争频率与伤亡比率相比较,目前世界范围内算是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较长时间的四方平和的景象。
不知道奥本海默对此会作何感想。
读书对我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因情节而吸引,然后被叙述的环境和人物引发代入感,产生共情或者共鸣,因阅读而感动,因感动而阅读;
二是因知识而吸引,这些知识是在学生时代没有学习过的,在工作中没有接触过的,在生活中没有遭遇过的新情况、新领域的新问题或者新发展;
三是因观点而吸引,对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或者对自己习以为常而未曾思考过的现象,作者的观点能够使我醍醐灌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抑或是提供了一个新奇的切入此类问题的点和角度,让人能耳目一新,脑洞大开。
凡上述原因能成其一者,自认为就是一部于我大有裨益的好书。
《人类简史》一书,在第三点上让我受益匪浅。
比如,同为哺乳动物,为何小马出生没多久就可以开始小跑,小猫出生不久就能独自觅食,而作为高出其他物种一等的人类婴儿出生后几年内都如此弱小,需要全家人的悉心照料,甚至长大成人都还是“啃老族”?
这件事的原因可能要追溯到人类远古祖先刚学会直立行走时的情形了。当那时的妇女采用直立的步行方式时,臀部会因此变窄,于是产道宽度受限,而婴儿的头却越来越大,导致妇女分娩死亡率大增,反倒是早产儿因为头部还比较小和柔软而能被顺利生产。于是,在物竞天择的铁律下,妇女的生产都开始提前,所以相较于其他动物,人类都是早产儿。
而正因为人类是早产儿,只有整个家族通力合作,才能在原始社会环境中,将一个孩子抚养成人,于是在自然演化中,人类婴儿就越来越需要全家人的悉心照料。而照料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正因为尚未发育完成,人类的孩子可塑性也才最高,所以人类孩子被母狼养大会成为狼人,但小狼即便由人类养大,仍不能成为人狼。
比如,在整个动物界里,雄性往往比雌性更漂亮多彩,像是孔雀的羽毛和狮子的鬃毛,为何人类中的男性形象却比女性形象要沉闷呆板许多?
其实,在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王室肖像上,路易十四戴着长假发,身着华丽多彩的丝绸,腿上穿着丝袜,脚上是高跟鞋,站姿也颇显婀娜。在当时,路易十四可是欧洲男人的典范。而美洲印第安人男性酋长在穿着上也是戴着夸张的头饰和与族人与众不同的羽毛饰品等来凸显自己的地位。
所以男性形象的呆板沉闷是发生在近现代的事情,主要源于时代主流文化的影响,而影响主流文化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其实无论主流文化的形成原因如何,文化总是给自然和天性加上了一个无形的界限,让大家相信,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比如现在的男人形象就是不断通过各种仪式和表演来显示自己甘愿冒险犯难甚至牺牲,所有这些无非是为了那一点男人的气概和那一句其他人的夸赞。而符合主流文化与否未必就等价于对错与否。
比如,人类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是否真的让我们轻松了?好像事实与最初的期望相反。书中举了电子邮件的例子,虽然过去人们是用写信联系,但那时都是最重要的事才会写信,且字斟句酌,考虑再三,对方的回信也会同样慎重,并且不会急于立刻回复。而现在的电子邮件,每天数量众多,且因为即时性,发出之后就等着能够马上收到回信。我们以为是自己省下的时间,其实却是把自己生活的节奏调快了许多倍。于是,我们没有轻松,而是更加忙碌和焦躁。
想起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全家费劲凑够首付买房,以为住的宽敞了,却被困于房贷而更加劳碌;买车为了上班快捷,却又将时间堵在了路上……
书中还有很多涉及其他方面的观点,均会给人以不同的思考。而本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今年41岁,同罗伯特奥本海默一样都是犹太人。
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哗众取宠之作,而是一名历史系教授对人类发展历史的个性解读。也许观点与主流文化大相径庭,但着实为大家打开了一扇具有别样风情的观史之窗。
历史从来都是由无数的偶然造就的,正如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真正的指向是何方。
只有现在,且行且珍惜……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读《人类简史》有感】相关文章: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02-13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03-04
人类简史读后感01-21
《人类简史》读后感01-18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5篇11-29
《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02-11
《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02-05
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02-26
《人类简史》读后感(通用13篇)11-30
读时间简史有感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