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时间:2023-04-18 15:06:12 金融/投资/银行/保险/财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1

  这两天一直在想:增长率陷阱为什么会产生。

  表面上,毫无疑问,是投资者对于公司的未来的增长过度乐观,以至于给出了很高的估值,于是导致了交易价格过高,以这时的价格买入会导致随后的收益变小。

  而实际上,这终归是表面上的解释,不是根本的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是否会对一家公司的未来“过度乐观”并不是主动这样去想和去做的,而是在自以为理性的分析中不自觉地实现的。

  更深一层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自己所分析的'公司及其行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对于行业的真是增长空间、增长速度变化没有预见性,甚至不具有对变化的敏感性,于是导致盲目的乐观和高估值。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了解却看好”,则是因为根本上,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就像上市公司一样,只有那些拥有自己的宽阔护城河的上市公司才能成为我们长期持有、持久获利的投资标的,投资者个人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护城河”问题。

  比如说,一个人是个出色的运动员,却在文化上缺乏专长;一个出名的老中医,却不了解最简单的人体解剖学……,所谓术有专精,谁都不可能了解全部的专业和行业。能够对一个行业、专业有所了解,甚至成为专家,已经是非常难得的,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必须要有所取舍才能实现某一个细分行业、专业的专家,并形成自己的特殊专长。

  如果,我们能够从自己的专长、专业的角度出发,去寻找自己所了解的行业和公司,增长率陷阱也许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2

  放假期间,很认真的读了一本陶博士推荐的书《投资者的未来》。这本著作是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西格尔的经典著作。读完以后深受启发。下面几点是我的体会。

  1关于增长率陷阱问题。现在很多人追逐热门股,实际上就是一个增长率陷阱的问题。很多朝阳行业是会大幅度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估值已经或者远远反应了其基本面的变化和发展。这时候买入这些股票肯定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率甚至亏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现在很多人追逐新兴产业股。但是这些股已经高高在上。相反那些消费股今年却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本垒打。比如东阿阿胶,云南白药等。

  2医药、消费和能源行业蕴含大量长线牛股。今年中国的股市对此进行了充分的阐释。陶博士的十大金股就是明显的'例证。

  3首次发行的股票至少目前不是一个投资的好标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过分高估。

  4专利权问题。这次读这本书才对专利权有更深入的认识。巴菲特买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纺织公司,为什么停止纺织业务。主要原因还是该业务没有专利权。资本的投入,长期来说只会有利于消费者而不是公司。如果买消费品股票,一定要买有定价权的股票。同样的道理,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壁垒的公司,谈何价值!

  5价格。不管什么好的投资标的,只要价格高估,就是不折不扣的垃圾。安全边际很重要。

  6长线投资,股利很重要。主要是复利增长和再投资。

  7预期和实际。预期低于实际,很好。现在的问题是预期高高在上,而实际惨不忍睹。20xx年的乐观预期一万点。现在的悲观预期20xx点。这里就涉及到买卖股票的时机。悲观预期时买股票,乐观爆棚时卖股票。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3

  今天刚看完这本书,总的来说有三点感悟:

  1、不能被高成长率的股票所迷惑。高成长率、创新型企业对社会的进步是有利的,但对投资者来说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高成长率通常意味着高价格,股票价格反应的是企业的预期收益,若实际收益高于预期则股价上涨,反之则下跌,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股价的变动是企业收益的二次函数,所以要想投资获得好的收益,需找到那些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的企业而不一定是高成长的企业。

  2、股利再投资,复利效果更加明显。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后就进行过一次分红,用巴老的话说就是把一块钱放在公司里比投资者自己拿着能创造更多的回报,其实这是一个特例,没有公司能保证它的回报一定就多于投资者自己使用所得的回报,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今天收到的股利是确定的,并且可以继续投入到原公司以增加持股,稳定的股利还能反映出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健,给投资者以信心,所以选择高股利支付的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

  3、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把个人的投资范围扩大的'全球可以降低单一国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作者西格尔教授推荐买其它国家的指数基金,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个人认为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买其它市场的股票,像腾讯、阿里巴巴、蒙牛这些我们熟悉的好企业都是在香港上市,如果有能力研究的话也可以适当买入。

  三点感悟,以此留念,以备后查……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4

  最近在读这本书,这里做些简单的记录,包括书中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以备以后查阅和反思。

  增长率陷阱其实,作者并没有否定能够增长率的存在,更没有否定增长所带来的企业的改善速度和结果。之所以出现了“陷阱”,原因在于投资者的过度乐观。因为过度乐观,所以给了公司更高的交易价格。公司的实际价值也许和投资者给出的估值是很接近的,只不过,由于大家太过看好公司的增长,所以给的交易价格过高,以至于还不如投资到低增长的公司上的收益高。这让我想到现在的很多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其中有些自己也看好,不过,一方面是自己不善于估值,另一方面交易价格也确实很离谱,所以自己没有买。

  不过在常去的论坛上见到版友不仅看好,还认为不贵。甚至有些人说,就是现在才有这样的便宜价格,现在不买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类似的`问题,格雷厄姆也早就说过,利用现在以及过去的企业经营情况去估算未来的情况是很容易导致错误很危险的事情。换一个角度来说,未来可能的高增长行业,基本上大众会有比较公认的结论,也就是说,仅此为依据买入股票,很有可能形成“众人拾材火焰高”的局面,而与此同时,股市里“一赚二平三亏损”的规律有在暗中起作用,所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5

  在“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的言论影响下,很多人都认为天朝持续的经济增长必将伴随着股市的持续上升。

  不过,事实和《投资者的未来》都证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甚至于恰恰是相反的。

  至于是什么原因,在书中已经给出了一定的解释:1、乐观的预期导致了过高的估值和相对的供不应求;2、国内投资者投资渠道的单一性进一步导致了过高的估值。

  所以,作者的单纯的“买入—持有”策略在天朝并不是必然胜者的投资策略!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作者的结论和我们的感觉是有些偏差的.:作者的偏差在于,他看到和使用的数据是整体经济和整个股市的比较关系。而我们个人感觉的偏差在于,我们自己本身不可能买入整个市场指数范围内的股票组合,同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做到耐心持有和在合理价格买入。

  要知道,最初上市的公司,不仅数量上不能反映这个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而且从质量上来说,由于股市更多被作为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和手段之一,所以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是无法保证的。

  实际上,如水晶苍蝇拍老师所说的那样,天朝股市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圣地的。

  而能否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是否能够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并真正的做到长期持有!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6

  人们总是热衷于投资那些快速成长的公司、行业、地区和国家,但是其长期投资收益却往往还不如市场的平均水平。对投资者而言,增长并不意味着收益!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投资于低增长行业和衰退行业的长期收益却往往能够超越对高增长行业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定价:人们为高增长支付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高增长本身所带来的价值。高增长让人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人们往往非常愿意为高成长支付高价格,但公司业绩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人们预期的增长,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而大大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由于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这种价值高估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公司的业绩无法继续支撑如此之高的价格而导致股价暴跌,那些支付高价的投资者将损失惨重。其次,高成长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往往要低于低成长和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由于其高高在上的价格,高成长公司的现金股利收益率要大大低于低成长和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对于后者,投资者如果把现金股利用于再投资,继续购买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就能积累非常可观的增量股份。

  正是这些增持的股份随着岁月的积累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相当多的公司的成长是以持续的高投资来维持的,他们不仅不是价值的创造者,而是价值的毁灭者,这些公司毫无投资价值可言,更别说他们高高在上的股价了。巴菲特也曾经举过一个债券投资的例子来说明价值与成长的悖论。假如你买入一家公司的十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0%,然后你每年都用获得的利息继续买入这支债券。你可以把这支债券看作一家公司,这样在这支债券存续的十年期内你就拥有了一家零成长的公司,却获得了年复合成长率……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投资者的道歉信07-15

投资者保护活动总结11-19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07-09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01-22

投资者调查报告04-26

致投资者的道歉信01-12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2篇02-21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3篇01-22

投资者协议书02-18

给投资者的道歉信 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