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有感

时间:2024-08-26 13:01:3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起跑线》有感(8篇)

《起跑线》有感1

  踏着夕阳,和儿子漫步,轻松而惬意。其实之前想象过多年以后儿子长大成人,和他在一起端着酒杯,谈笑风生的场景。而现在这种场景,也是相似的感觉吧,没有传说中父子之间的那种沟,更像是一对忘年交,很期待和儿子可以一直这样陪伴着走下去。

  时间还早,就一起看了一场电影。《起跑线》是一部喜剧电影,轻松欢笑之余也深深地触动到内心深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看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学会了去触摸编剧所要表达的深意。

  一开场,精明的时尚衣服店老板销售衣服,而接近成交的时候被老婆一个电话召回,让人对这个老板有了一个精明却并不视金钱和生意至上的亲近感。

  主人公在面临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的择校问题上大伤脑筋,先是买“学区房”,然后报“补习班”,从孩子到父母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就连面试都提前进行了演练,可是在面试的时候还是被残酷的拒之门外,理由是“作为生意人,不能足够的重视孩子的教育”。在印度,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上私立学校,而就算是你有钱,不会说英语,那也只能算是土豪,不能融入所谓的上流社会,被“学区房”社区的邻居嘲笑说“你是做生意的,你们的孩子不会说英语没关系,我们的孩子将来是要做大事的……”

  可能是为了体现所谓的公平,学校可以给贫民孩子一些指标,而这些指标是用抽签来决定的,作为有钱人的他们不甘于让孩子在公立学校上学,就住进了贫民区,来装扮贫民,以求得可以在私立学校上学的最后希望。

  一踏进贫民区,善良热情的人们热情迎接,嘘寒问暖、帮忙提包,送上自己亲手做的小吃,而作为有钱人的主人公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了和他们的距离感。导致和贫民区居民的隔阂,而后又因为和一个贫民朋友有着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共同目标,他们熟悉了起来,因为工作人员上门调查,主人公夫妇两个才真正地融入了贫民的'生活,真真正正地做了一次贫民。终于,主人公的女儿如愿以偿,走进了私立学校,也是他们无情地剥夺了给予他们很多帮助的贫民的孩子上私立学校的权利。良心不安,主人公花巨资资助了公立学校,使公立学校焕然一新,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课桌,英语书等。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同时,那个可怜的贫民爸爸,怀着感激之情登门道谢的时候才知道曾经跟他一起生活过的所谓的贫民其实是一个富豪,也正是这个所谓的贫民剥夺了自己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的权利。对于他们来说翻身的唯一机会就是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将来走入上流社会,在这个残酷的真相面前,贫民爸爸的善良再一次体现,当他看到主人公的女儿的时候放弃了揭发他们的想法。

  主人公惭愧至极,主动向校长说明情况,可是同样出身贫苦的校长却因为忘本,因为自己已经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却弃真相于不顾。于是主人公通过学校里一位充满正义感的老师,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让公立学校的贫民孩子们参与了节目的表演,他们用扫帚、用桶,用盆作为道具,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现着自己。这一刻,那些天真无邪,无辜孩子尽情地展现着青春。主人公也在台上道出了实情。可是他的坦白,他的声音,他的呐喊,在那个空旷的大礼堂里显得多么无力,就像那些贫民,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挣扎,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面对他的坦白和呐喊,在坐的家长默默地放下本应要鼓掌的手,因为这样的呐喊会触及他们的利益,硕大的礼堂,唯有主人公的妻子一个人的掌声,在鸦雀无声的大礼堂里回荡……

  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存,生活却有着天壤之别,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应该享受最好的社会、教育资源,而有些人只能寄希望于命运的眷顾,他们寄希望那一点点运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就是那一丁点机会或许都有可能备无情地剥夺。在那样的国度里,除了叹息,还能做些什么呢?

《起跑线》有感2

  暑假里,每逢空闲,我总会拿起心爱的书,读起“赢在起跑线上”。……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我已经读完了它,读懂了它 ,并对它深有感受:

  人类的大脑是在3-5岁时算学习的起跑线,父母应该在这时就开始教育孩子,但往往家长总是忽略了这段重要的时期,认为孩子还小,还没到学习的时间。其实3-5岁正是孩子接受力最强的时期。对孩子来说,世界还是充满问号,他们心中满是疑问,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孩子在早期就会说话,不用人教,而且学的都不会忘记,有哪个孩子小时侯会说话,长大了就忘了呢?当然,学习语言也要有一定的环境。家长要在这时候就对孩子进行细心的教导,让他们学习一些技能,了解一些知识,无论是哪一方面,对孩子的将来都是有利的。

  但是起跑线单单只是3-5岁期间吗?

  其实,起跑线的范围是很大的',并不是3-5岁才叫起跑线。往往有些家长认为,每一学期刚开始就是起跑线,或者升一个年级就是起跑线。其实起跑线并不只有这些,在我看来,在做事前的一切,都叫起跑线,比如说:明天要上新课,当老师开始讲的时候,就代表着裁判的枪声响起,各个同学都开始“飞奔”。在这之前,你如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领先,比别人“跑”的更快。而且,起跑线不一定指学习方面的,各方面都可以。只要做好准备,在“跑”的时候就一定很轻松,比别人更行!

  起跑线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也许,一个人的成败就看他在起跑线上的发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每一次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都在起跑线上取得领先!取得优势!每一次都比别人下更大的功夫!多做一点;多学一点;多了解一点。做到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做一个真正的好学生,好孩子!

  让我们努力吧!奋斗吧!飞奔吧!

《起跑线》有感3

  今天认真拜读了曲辉老师的《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文章中痛击中国教育弊端的犀利语句,句句如同重锤,敲打着读者的灵魂,心中不仅要问:中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中国的启蒙先生去哪里了?!

  何为启蒙老师?百度一下得知,启蒙老师就是指“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的人”,是“普及新知识,使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的人。”曲辉认为启蒙老师是“拟定儿童一生蓝图”的人,因此也就指出了启蒙老师的重要性。

  教育就是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按照自然规律,以其独特的方式得以舒展、得以生长。可当我们在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某个历史事件的活动时间、意义时,创新思维被禁锢了,当我们的教育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时,学生的理想、人格、生命的尊严统统屈服于至高无上的`分数,他们的生命成长过程是多么的单一,单一得令人感到悲哀和窒息。

  朱永新老师认为“启蒙老师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成形。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如今的老师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究其原因,为分忙,为分累。即使是教学过程,也是根据考试要求为指导,三维目标被折断了双翼,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被搁置一端,知识目标不断被强化,再强化。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与考试无关的知识点少提,甚至是不提。学生在题海中不断挣扎,在作业中犹豫彷徨,在频繁的考试中逐渐变得麻木。

  本该是儿童启蒙老师的人,却在不遗余力地在成为中国教育考试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后来读书死。文中讲了一个令人倍感汗颜的故事:旅华多年并在华娶妻生子的英国著名出版人马克·基多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准备从中国撤退,他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是一个“考试中心”,孩子们的天赋被榨干,只培养出两种人,赢家和输家。“中国并没有这样一条大道,能把孩子培养成领导人、发明家和革新者,但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素质教育推进多年,但效果如何呢?最终只不过是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大肆开展应试教育,而且是愈演愈烈。

  曾经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书中的小林校长是一位真正的启蒙老师,小豆豆可以算是一个很幸运、很幸福的学生。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可以和小林校长连续说上三个小时的话,可以和同学们们一起体味野外生活,可以欣赏校园里的美丽风景,可以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得到小林校长的宽容和尊重……而这在我们看来,可以称得上是教育中的世外桃源了。

  其实,类似小林校长的教育思想,早在我的民国时期,钱穆、夏丐尊、朱自清、叶圣陶等诸多大家都已经提出。他们的启蒙很简单,就是提供给儿童更多的趣味和自由,指出:“教育就如喂鸡,如果让学生多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一个现代社会启蒙老师的先行者黄玉峰老师也指出:“不以应试教育对应试,而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只要学生的素质真正提高了,他们对付考试的能力也不会差。”事实证明,他的学生在传统的升学平台上,同样展示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无疑给我们指出了前行的方向和道路。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启蒙先生,让孩子赢在在起跑线上?那就是,揭开教育花哨浮躁的假象,撕去分数至上的外衣,一切从学生的生长规律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呵护创新思维,追求一种朴素的真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

《起跑线》有感4

  周末,我和爸爸在天寒龙街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看了看表,时间还早。哦,去看电影吧!就这样,我们走进了电影院。

  我们看的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起跑线》,讲的是一对有钱的夫妇为了让女儿上个好幼儿园,买下了全国最好的幼儿园小区。住在那里的人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他们都用英语交谈。虽然吉拉的妻子会说英语,但是吉拉不会。所以大家都觉得吉拉家只是个土豪。所以他们家在当地是很边缘化的。最后学校开始招生,但是学校认为吉拉是个商人,不会太在意孩子的学习。

  没有办法回到怀疑,学校会把25%的学位留给穷人。吉拉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们家住在贫民窟里。最后,他带着谎言进入了作文学习学校。然而在贫民区帮过他们很多次的朋友的儿子没有入选。吉拉认为他假装贫穷,剥夺了真正穷人的孩子上学的机会。于是他带着女儿离开了学校。吉拉真的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赞美他的正义感。

  电影开始时,吉拉正在和一位顾客谈生意,他的`妻子给他打电话,他开车去接她,表明他非常爱他的妻子。开派对时,女儿想和他跳舞,他不顾形象狂舞。为了让女儿进一所好学校,他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表达对她的爱。

  同时,这部电影也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择校问题。电影里有一个场景,报名的长队描绘了择校的残酷。表达了大家对择校的不满。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情况,为孩子们的未来增添光彩。

《起跑线》有感5

  今天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看得我冷汗直冒,不禁扪心自问:我还算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吗?

  如果仔细琢磨“启蒙老师”这个词,我们感受到的况味是,儿童心灵、学习、智慧的启蒙者,带有灵魂工程师的味道。可是,这种感觉离我们已经有多远了?光是这个词,已经让我们足够陌生了。——那么,我们是什么?这些年,我们在干什么?

  这篇文章表达的观点是很犀利的。它先指出,何为启蒙老师,是“拟定儿童一生蓝图”的人。文章写道,小学是人成长的初级阶段,像一枚干细胞开始迅速分化。此时从老师处学到的东西完全融进生命、化入血液。大学之后所学,则只能作为附加知识——骨架已经搭起,骨缝已经闭合,不论是长肌肉还是长脂肪,总之是没法再长高了。——这就是启蒙老师的重要性。因此,启蒙老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成形。因此,启蒙老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接着,他又指出,实际上,现在的小学老师——本该是儿童启蒙老师的人,却在不遗余力地在成为中国教育考试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后来读书死。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旅华多年并在华娶妻生子的英国著名出版人马克·基多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准备从中国撤退,他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是一个“考试中心”,孩子们的天赋被榨干,只培养出两种人,赢家和输家。“中国并没有这样一条大道,能把孩子培养成领导人、发明家和革新者,但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读到这里,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和我的同事们这么些年来,在干什么?我们是不是围绕着考试成绩在努力工作?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学生的灵性和智慧呢?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呢?学生的心灵又何曾因为我们六年的劳作而走向崇高?

  可能有的同事会说,大环境这样。我们只是应试教育车轮下裹挟的一个零件,我们有什么办法?是啊,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有什么办法?可是反观——这恰恰说明我们没有了为人师者的独立和崇高啊!没有了独立的人格,我们就当然听命于应试教育的指令;没有了为师的尊严,我们当然就屈服于物质世界的诱惑。

  文中提到现在流行期民国教材风,民国时期的教育确实能给我们以启迪。当时的许多大家如钱穆、夏丏尊、朱自清、叶圣陶等都曾入中学任教,那时一个学科组,抵得过现在一个大学。他们的启蒙很简单,就是提供给儿童更多的趣味和自由,没有了这二者,填鸭式只能培养出庸人。陶行知曾做过一次演讲,他拎着一只大口袋上台,众人皆以为里面装的是要分发的材料。却不料他从中掏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他强按住公鸡的头命其吃米,结果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后来他松开手,重获自由的公鸡却踱着步自行吃起米来。他解释道:教育就如喂鸡,如果让学生多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文章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现代社会启蒙老师的先行者——复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他采用自主教材——老庄、蒙田、茨威格,开办各种名人讲座,带着学生逛书店、看话剧,甚至浩浩荡荡组织“文化学旅”。结果以“素质教育”应对“应试教育”,他的学生有着惊人的战斗力。我想,我们也应该向使儿童天赋和自由萎缩的应试教育宣告叛离了,我们也要独立思考了,也要独立作为了。当我们在教语文的时候,我们要反思:学生爱识字吗?学生爱学习吗?学生爱读书吗?学生爱作文吗?学生会学习吗?学生会读书吗?学生会作文吗?学生的灵性发展了吗?学生的心灵走向崇高了吗?如果向着肯定的答案走,那我们就在向着启蒙老师的方向努力。

  如果有可能,我要在学校的醒目的地方书写:

  爱学习、爱读书、爱生活;会学习、会读书、会生活。

  再写上:启蒙——绘就孩子一生的蓝图。

《起跑线》有感6

  非常高兴,自己有幸读了《“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一书。我坚信:此书对我的影响将会深入贯彻整整一生!

  本书介绍了名叫于智博的大哥哥,曾在国内高中成绩倒数。到了国外后,靠着自己小时候无论是父母有意识培养的,还是自己无意间养成的软实力,从最适合自己的学院开始,历经在诸多世界名企的工作经验,也踏踏实实地靠着努力与意志进入了哈佛商学院,成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不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辉煌。

  这么一个后劲十足的人物,给我的最深印象便是:他活得很真实。

  现在的中国孩子们不正缺少这个吗?过着家长强迫过的生活,补这补那,这就是可怕的硬实力崇拜,一味地认为成绩好便是万事大吉。我看着书中的内容,不禁偷笑了几回,因为我认为起码我过得和于智博一样,与自己的心理生活很吻合。更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一对明智的家长。从小,我对足球很感兴趣,对于加入足球兴趣班的请求,父母毫不犹豫地鼎力支持,另外的一些学科类辅导课程也是我的“一己私欲”!但我与于智博不同的是,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我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达到“哈佛男孩”的标准呢?

  首先,于智博常常投身于公益事业,为整个社会贡献出哪怕一丝微不足道的`力量,他也能因此收获到因帮助别人而汲取的快乐和满足。我相对他,就显得对这个社会“冷酷无情”了,一到假日小队时间,似乎就是我最难以接受的,满心认为这简直是无聊透顶,是浪费时间,不仅损失了自己做作业的时间,还是消耗完成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实际上假日小队活动就是一种对社会爱的奉献。爱,也是一种能力。牺牲自己的时间,去付出爱,更是自己胸襟的淋漓体现。当然,公益事业也能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哈佛不喜欢书呆子,而是喜欢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才。没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你想当领袖?一纸空谈!从小做起,多接触接触社会,收获是永远“宅”在家中无法获得的,并且也将使你获益颇丰。更重要的是,经过一些实践的磨砺,你将来一定会在大家面前展现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其次,我认为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塑造能力。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也因独特而宝贵,所以属于你自己的那个通过努力后获得的真实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才是最成功的。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高考也就成了相对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法,这也是国家的无奈,才出台这一政策。但是,都以统一标准要求学生,真的无异于流水线生产产品,各个雷同、无特点,创新型人才少之又少。但我们又为何不妨抽空来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爱好呢?这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比一直泡在题海之中的结果当然是好很多的。20xx北京人大附中同学李泽高考前还在打羽毛球,依旧斩获高考状元。真正只会读书的人是不会成功的。即使一时会在那个肤浅的成绩档案上走在别人前面,但走入社会,被别人拉开的差距不会只是一点点。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朝着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前进,不随波逐流,这才是有个性的人。往往有个性的人是个多元的人他有多种才能,例如:耳熟能详的乔布斯,他不仅创新意识极强,而且还有那甚至可谓为不可思议的演讲天赋,似乎就注定他这生会有神奇的现实扭曲立场,这样奠定了他个性化的成功人生。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追求成功的心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外貌、兴趣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拥有真实自己的意愿是一样的。

  投身公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过真实的生活;塑造个性化的自己,是做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己——铸就真实的人生

《起跑线》有感7

  这一年来,印度电影在中国比较火,从《摔跤吧,爸爸》开始,更是部部精彩,今天利用假期,看了《起跑线》。

  印度电影除了歌舞特色外,常常能挖掘现实生活中那个痛点,来表达观点。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主人公的女儿要上学了,为了送到最好的学校,买学区房,送孩子学习,家长也改变形象包装等,无所不用,目的只有一个,进最好的学校。

  忙了半天,最终被拒绝了,原因是家长的背景不是学校需要的,我看到这儿,笑了,印度的好学校也拼爹,土豪不好用了。

  在我以为影片到这儿已表达了它的观点时,又戏剧性的反转了。学校有一定比例的贫民窟的名额,于是他们又搬到了贫民窟里,结果真的成功了,进了这所学校。是不是也在揭示这种看似对贫民的照顾政策也是有漏洞的。

  当学校知道了真相,却没有让这家人退学。到这儿,为了赢在起跑线的奋斗,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限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社会的阶层固化,还有社会问题的思考。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无论中外的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学校。看买学区房那段,真是感慨呀。大连这一年来学区房的房价翻倍的疯狂涨价,已让我这样的工薪族望尘莫及。

  细细想来,去了那样的学校,就一定能让孩子考上那三甲高中吗?考上了三甲高中,就一定是能考上一流大学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那为什么还要去?大家还是认为那的师资水平相对较高,期待孩子能在高师带领下,自家孩子更能有好成绩。

  这也是家长的稀缺心态吧。看到好多进了名校的毕业生回来,也说名校也有水平不高的老师,也会出现大家都提前学过了,课上直接跳过,继续往下讲或是直接题海战术。学生为了适应,需要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辛苦更努力。

  孩子们拼命的考上好高中,再考上大学,然后呢?还是会有新的'问题需要思考。家长的从众心理,亦或对孩子同学人脉的期望,都将学校看得太重,而真正需要关注的应是孩子,孩子适合这种高压的竞争吗?孩子的优势又在哪里?

  一部印度电影,让我们思考着我们身为父母是不是也是迷茫的呢?孩子们如何应对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呢?

  这部电影虽然有喜剧色彩,看完却心情也不轻松,也让我陷入思考之中。

《起跑线》有感8

  在读了《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一文后,我感触颇深。不禁扪心自问:我还算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吗?如果仔细琢磨“启蒙老师”这个词,我们感受到的是:儿童心灵、学习、智慧的启蒙者,带有灵魂工程师的味道。可是,这种感觉离我们已经有多远了?光是这个词,已经让我们足够陌生了。——那么,我们是什么?这些年,我们在干什么?

  这篇文章表达的观点也很犀利。它先指出,何为启蒙老师,是“拟定儿童一生蓝图”的人。文章写道,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像一枚干细胞开始迅速分化。此时从老师处学到的东西完全融进生命、化入血液。大学之后所学,则只能作为附加知识——骨架已经搭起,骨缝已经闭合,不论是长肌肉还是长脂肪,总之是没法再长高了。——这就是启蒙老师的重要性。因此,启蒙老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成形。因此,启蒙老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走向崇高。

  现行的中国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正如文中所说的: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是一个“考试中心”,孩子们的天赋“被榨干”,只培养出两种人:赢家和输家。的确,没一个孩子都在为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而每天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与催促下努力学习。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对学习根本就没有产生兴趣。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否会完全涂抹学生的创造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只会生存不会生活的人?我质疑......

  其实,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社会的压力下形成的。孩子的压力非常大,来自家庭,来自学校,来自社会。导致孩子不得不学,老师不得不压制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兴趣,破事孩子们按照家长、老师事先制定好的模式去生活。我想,这真的不是孩子们所向往的,真是可悲可叹啊!

  虽然对现行的教育模式有诸多看法与不满。但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别无选择,在这里我只想说说自己的想法,说到启蒙先生,这应该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人物。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扮演好启蒙者的角色,让孩子们实实在在受益。我想,教育首先要做到时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首先自己必须要先做好,给他们做一个榜样,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与服从。其次,要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都说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既然他们起初是一张白纸,那么就得让这张白纸不断地完善,而不要弄上污点。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才可能很好的教育他们,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另外,不要让恐惧占据孩子们的心灵,不要让孩子们觉得,我是怕被老师批评,怕家长批评才努力做得更好的。要让孩子们真正的以兴趣为基础,让他们真正的信任你,以信任代替恐惧。另外,教育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让我们以孩子的利益出发,真正做到一个优秀的启蒙先生吧!

【《起跑线》有感】相关文章:

《起跑线》有感04-19

(荐)《起跑线》有感07-15

《起跑线》有感8篇04-19

《起跑线》有感15篇05-16

《起跑线》有感汇编8篇04-19

起跑线作文02-13

站在起跑线上作文03-08

起跑线上的美丽作文03-08

观《起跑线》有感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