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评课稿

时间:2024-04-29 18:14:40 其他 我要投稿

《三峡》评课稿(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峡》评课稿(4篇)

《三峡》评课稿1

  今天聆听《三峡》。厉老师基本功好,字正腔圆,上课从容,对教材总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常令人耳目一新。

  厉益老师试图以朗读指导为突破口,通过听读、自读、小组读、朗读设计、朗读比赛,以朗读为主线,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这是本课的创意与亮色,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实力。如果朗读指导得当,充分激发参与朗读设计的热情,通过朗读比赛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朗读与理解紧密结合,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这无疑是一节好课。

  可能是时间仓促,学生参与的热情与激情没有充分激发,在朗读设计这一环节遇到了很大障碍,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见到朗读指导的.实效。再加上作为文言文即要落实字词又要理解内容还要朗读指导,内容多,任务重,厉益老师没有做好相应的取舍。

  本人认为厉益老师不妨大胆些,把正音和解释融入到朗读指导中,大胆取舍,不使环节繁多,以朗读为主线,推陈出新,使本课中心突出。另外,学生朗读设计难度不小,在学生一时难以领会时,教师应有充分准备,不妨示范设计一段。

《三峡》评课稿2

  12月11日下午,我到xx中学听了两堂课,属于同题异构研讨课,课题是郦道元写的《三峡》,收获颇丰。

  第一堂课是xx学校姚xx上的,姚老师年轻漂亮,文学素养高,俨然像个舞台演员,说话轻声细语,温婉柔情,学生上她的课一定是如坐春风,感染力极强。整体课教学设计大胆取舍教材,有详有略,以文学鉴赏为主要教学内容,不时融入一些文学欣赏诸如“优美”、“伟大”之类的美学词汇,让好生受益匪浅。不足之处在于,课件制作太随意,问题设计几乎没有,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面太小,只是偶尔一两个发言。那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整堂课可能不知所云,有些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实在深奥。这样的教法,要是让孩子去参加考试,成绩一定不理想。在我看来,教学设计要考虑学情和考试要求。姚老师还很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要悟出教书不全等于读书,还需要长期的历练。

  第二堂课是xx中学郑xx老师上的,整堂课内容丰富,思路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考察,郑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经验、教学功底都是一流的,表现在备课时四处查找与“三峡”相关的文章诸如余秋雨的《三峡》、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拿来与学生分享并跟郦道元的《三峡》比较、媲美,表现在用文学欣赏性质的线索贯穿教学全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做好笔记以积累有用的知识,这有益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并能考出高分。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阅读余秋雨和刘白羽的文章,感觉她的课浑然一体,像是在写一篇文章,无懈可击。

  我为什么说郑xx老师上课像写作呢?

  首先老师上课的思路早已胸有成竹。导入新课后,老师从朗读入手,第一步从“韵之《三峡》”开始,提示孩子古文朗读的重要性,即要读出《三峡》的意蕴。从文章的四字短句到对偶句和四字句,无不贯穿关于停顿方面的提醒。第二步板书为“意之《三峡》”,提醒学生文字例外的绝妙意境在哪里,从实境到虚境,再到心境。第三步是“情之《三峡》”,重点放在理解作者对三峡描写中流露出来的感情。这三步曲本身切合文学欣赏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能唤起孩子的审美体验的兴趣。从这看出郑老师的文学理论功底之深厚,值得同行们效仿。这三个教学环节由浅如深,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符合学生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第四步是“梦回《三峡》”,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总结全文旨意、总结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上来。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重视与课文内容相关内容的联系,重视孩子知识视野的拓展与延伸,这样,他们不仅学到课内知识,也了解了三峡领域的的更多知识,如此融会贯通,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帮助孩子写好作文起到引领的作用。一节课下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具体而频繁,于是,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受到实践性很强的训练,情感、态度到价值观也地到一定程度的熏陶,是很值得听课老师们点赞的优秀课啊!

  第三、老师态度亲和,穿着朴实大方,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饿,心理距离很小,加上教学语言简洁且讲解到位,并用手势辅助并敦促学生,在各个层面能给学生做好示范,足以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上,老师能跟刘白羽和余秋雨写三峡的情感进行比较,然后才告诉孩子说:郦道元写《三峡》,是根据前人的文章写成的,他压根儿就没到过三峡,这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读懂一篇文章,一定要“知人论世而读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读懂了本文的感情,也学到了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

  对文学欣赏能力相对稚嫩的初中生来说,老师创设如此美妙的课堂氛围是恰到好处的。这些孩子真是幸福,期末要取得优秀的语文成绩,绝对没问题!

《三峡》评课稿3

  郦道元的《三峡》这篇散文,富有诗情画意,布局自然,思路清晰,摇曳多姿,融情于景,的确是一篇美文。封潇老师就以“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学。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得多,说得多,老师适当的点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封潇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这些亮点:

  一、反复朗读,感受美景

  在“诵读课文,感受美景”这个授课环节,教师授以“诵读方法”指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和感情。通过学生听教师范读,学生展示朗读,教师引导再读、全班齐读的形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思精巧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共四部分,识文、寻景、绘景、写作收获,教师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赏析和品味。

  三、品味语言,赏析美景

  “寻景”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教师请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三峡的美景,由“峡”字引入,“峡”即两山夹水,奇妙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美景即山和水,然后利用“我从文中的.....话看到了........景的句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寻找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山水特点,指导学生朗读,并解决重点字词的意思,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突出“对话式”的教学特色。

  教学建议:

  1、根据学情,合作交流,理解文意这一环节不可忽视。初一学生应学会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圈点批注,补充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内提出,然后学生讨论解决,教师适当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学生读懂了文言文,理解了基本内容,才能进行分析文章内容。可是公开课上由于时间的问题,如何处理还字词和文意的理解还真是有些困惑!

  2、在品味语言,赏析美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风景、语言三个方面来追踪“美点”,重点探究三方面的问题:

  (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什么方法来写。

  (2)写水时怎样安排四个季节的`顺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

  (3)写三峡四季景色中有许多精彩的词语,你能找出这些具体的词语,以此来赏析各个季节的美景吗?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系统、完整、深刻的印象。并且体会到作者在本文的多种写作技巧,更接近了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鉴赏和审美。

  3、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了评价,因为是初读,所以更应该侧重于对字音、断句、节奏的把握方面。而在听了教师范读以后,可以侧重于对情感的指导。所以教师的配乐范读这一环节是不是应该放在理解文意之后,或者放在“品味语言、赏析美景”之后。这样以来学生的朗读才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

《三峡》评课稿4

  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今天就对《三峡》一文谈谈教后反思。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分数比重,其中有关《三峡》的知识考点涉及多为掌握①注音;②解释;③翻译;④回答问题。

  反思一、注音。 我们的学生对拼音这块掌握的很差,对于阙()、漱()、属()曦(),很多同学都把前三个做错。que写成xue、shu写成su,明显q和x、sh和s不分、zhu写成shu。文言文教学中,是要有生字新词出现,由于时间关系,往往不能做到每一环节都很熟透,而部分学生对于字音的攻克较为吃力,无奈之举只能要求学生摘抄,多读多背,进行牢固掌握。

  反思二、解释。 对文中个别字的注释,本来是易掌握的,只要课上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或参考文中的注解,再课下自习,完全可以自行解决。但课文中也会涉及一词多义.使动用法或名词作动词.古今异义等多种特殊情况。因此就要求学生针对一词多义就要分析所在不同句子中有什么不同含义。比如“绝”字解释。自此掌握主要就在于教师讲解,课下注释和学生认真听讲相互配合,才能准确把握。

  反思三、翻译。 第一课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更甚。若老师指定学生翻译,要么哑口无言,要么不动脑筋拿着参考书照念;若以老师串讲为主,学生便无所事事,亦不愿主动记笔记。对于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然后各小组在质疑相关的字词句,教师加以点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要求把重点翻译的句子抄写,加深印象。如: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等……

  反思四、回答问题。 本文从不同的季节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景象做了描写。理会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水分,着重让学生体会“夏水暴涨,湍急”“春冬水落潭清,风景秀丽”“秋寒猿啸,气氛凄凉萧杀”的奇异景象;不同季节应多读成诵,只有多读才能理解深刻,光靠老师传授,没有多少个学生能记忆犹新,到复习时还是要依靠老师。我觉得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怎样去学习,只有对文言文有了学习上的眉目,才能产生兴趣,学习上也轻松,不至于很快忘却,复习时候甚是陌生,难度自然加大。

【《三峡》评课稿】相关文章:

《三峡》评课稿03-16

【必备】《三峡》评课稿07-17

(经典)《三峡》评课稿4篇08-09

《三峡》评课稿4篇03-16

《三峡》评课稿3篇(经典)08-13

《三峡》评课稿(集合4篇)06-14

评课稿 优秀评课稿最新10-04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评课稿 优秀评课稿优秀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