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太阳》有感

时间:2024-05-03 23:37: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听《太阳》有感

听《太阳》有感1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它重在向学生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太阳的知识。

听《太阳》有感

  从今天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有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课上引导质疑的方法就很好。在这里,有成绩我们不想多谈,值得探讨的问题,可简述如下:

  1、 有些阅读体验老师是不应代替学生的体验的。

  比如,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讲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太阳的特点)――大、远、热。这一知识点不是教师让学生自己通过读书得来的`,而是教师直接出示太阳图,并用太阳的自言自语说出了大、远、热,然后让学生去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帮太阳公公具体介绍自己的特点。这种教师的思维(教师告知)代替学生思维的做法,不可取。

  2、 教学不是把重点放在学习有关宇宙的知识、太阳的知识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说明方法上。

  教学中始终抓住“说明方法”不放,而对太阳的大、远、热以及与地球等的关系,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不深不透。应该把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领悟写法

  3、 堂上缺少琅琅的读书声。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还是多了些,分析多了些,学生读、议的机会少了些,没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有些遗憾。

听《太阳》有感2

  5月8日在海盐实验小学低段教研组长,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卢老师的带领下,实验小学的沈老师给我们送来了一堂三年级语文课《太阳是大家的》。课后卢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还与我校的老师进行交流,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肤浅的想法。

  一、聪明孩子是夸出来的。

  今天的课上,我们看到了老师在评价激励孩子方面许多闪光的细节。“你很会思考!”,“自信的小手举起来了!”“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再响亮一些会更好,。”,“怎么难读的词语都会读,来教教大家!”,“齐读的声音真好听!”“最会写字的孩子是坐得很端正的。”,“染字用的真神奇!”等等。课堂上,教师的那一句句表扬,一次次笑脸,一个个那倾听的眼神,都给学生(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给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沈老师的那么会发现,会捕捉,会夸奖,而且没有重复,真是不简单,看着平时不怎样的孩子说的头头是道,真是想不到。我想:作为教师,就应该想沈老师那样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珍视每一颗童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就会让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二、注重朗读教学,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提升。

  这首优美的小诗,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理解其蕴含的思想情感。课上,老师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小组读,范读等等。每次读都是有目的的指导,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理解去读,如:老师读了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句读懂了什么?如果你把这些美丽的景象记在脑中老师就更佩服你了?这些提问,不仅加强了读的引领,也强化了孩子在读中的的'感悟,理解。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读书,体悟感情,实现了从语言文字到文本内容,从文本内容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三,精心设计,突破重难点

  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不仅制作了精美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重点段的学习中,老师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太阳的无私和为大家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时,在诵读之余,还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抓有着丰富内涵和韵味的关键词,如“红彤彤”由读音—字形—叠词的扩展,还有就是“朵朵白云”的讲解,从词义的理解—白云的数量—叠词的扩展等方式来细细深入理解太阳的无私。在利用品词、诵读重点段,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后,沈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填补课文的留白处:一天中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她,她,……

  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训练。我想我们就应该像这样在不放弃内容的前提下,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去开发、利用我们的教材资源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

  四、教学内容与作业巧妙地结合。

  学生一般手里都有课堂作业本和同步练,究竟怎么有效地用,什么时间用,我们许多教师心里没有数,随意性比较大。我们可能有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讲完课文后,打开作业本一看,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与布置作业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有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又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中差的学生来说可能更是难以招架,因为这种题型牵涉到审题、语言组织、甚至标点的运用等等(比如今天这一课里的第3、5题)所以,必须另外再花时间去辅导,讲解,这样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今天沈老师的课堂上,讲解与训练巧妙结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的。由此,我也想到了,以后的备课中,不能忽视课堂作业的安排与选择,使课堂更实在更有效。

  非常感谢实验小学,感谢实验小学低段教研组卢老师和沈老师,在沈老师的演绎下,我们看到了一节简约、务本、朴实的语文课,一节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阅读课,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也给我们听课的老师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听《太阳》有感3

  陈洁老师的课素来就以行云流水的设计、激情澎湃的语言、热烈持久的感染和深刻内敛的意蕴见长,常能让人感触良多。这次,接连两次听了陈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后,更是涌现了许多感想。

  《“番茄太阳”》是国标版教材中的一篇新课文,文章情节曲折动人,结构完整,内涵丰富,而又感人至深。课文是讲了一个叫明明的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为了能让孩子复明,父母带着他来到城市,他们靠卖蔬菜过日子。明明虽然是个盲童,但很聪明,对周围的事情也很好奇。她的父亲教她抚摸各种东西来感知世界万物。当明明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的时,爸爸很自然地拿起番茄让明明摸,在明明的心中太阳就是番茄这样的。虽然他们的生活也很困难,他们的生活也很艰辛,但他们的生活是乐观的,开朗的。作者也是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当时心情一直不好,可自从结识了明明一家,从他们的身上,更从明明热爱生活的笑声中让一直灰暗的自己逐渐快乐了起来。后来,有好心人给明明捐献眼角摸,明明一家离开了。可是,明明在离开时对作者说,因为有好心人帮助她,她才可以复明。等她长大了,她也要把自己的腿给作者。爱是相通的,爱是可以传递的。这样纯真、开朗、乐观的明明就好似她说的“番茄太阳”一样挂在作者的心头,也挂在我们的心头。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文颇长,所以把握文章的灵魂,有抓有放,寻找一个切入口统领全文的'教学显得犹为重要。

  教学中,陈老师让学生指出关键句“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分析这是一个怎样爱笑的孩子呢?一次又一次以番茄太阳为抓手,紧扣描写“笑”的重点字词品味涵咏,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逐层走进文本的内核,通过读、议、思等方法,一步一步地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明明的“笑”,感受其中的纯真、坚强、温暖、善良。又以笑牵引出文中的“我”当时的处境,理解“我”的心情变化。学生通过比较、叙述者理解自然也能感悟到文章的主旨,明明本身就是“番茄太阳”,她热爱生活的“笑”是爱的主旋律,不仅光鲜明亮,而且温暖人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这就是“爱的传递”、“爱的力量”。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导入语,富有感染力的过渡语,引导学生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抒发自己的感受,发表不同的见解,最终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启迪,留下乐观生活的信念。

  言有尽而爱无限,在这精彩的课堂上,我听到了爱的声音,看到了爱的交流,更感受到了爱的传递。

听《太阳》有感4

  最近,我听了石鼓路小学的王文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一课后,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巧妙的导课方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课时,王老师巧设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教学巧设悬念,诱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十足地学习新课。王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看到了《番茄太阳》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通过设置疑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把番茄和太阳两个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呢?”“为什么把番茄比做太阳呢?”王老师适当地设疑置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读书欲望,引起了学生们急切想了解课文的内容的欲望,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步读好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了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首先,王老师注重了和文本的对话。王老师课前通过独立钻研教材,看教材说明,准确深刻的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和背景,对所讲知识的进行引入、分析、引申、巩固,对知识点讲解的先后顺序,重、难点进行剖析,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准确的把握了教材。这也是引导学生和课文进行对话的基础。

  其次,注重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王老师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指名读书、教师范读、学生再读,再次指名读的形式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自由读好文本,实现了学习目标。在自主读书时,候老师给学生明确了要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情感体验。在指名读书时,教师给予了及时评价和鼓励,记得有一位同学在读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时,没有注意停顿,老师及时的指了出来,并进行了范读,让这位同学再读时,候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再读,你一定能读的`更好。”一句平常的话,却坚定了学生读好书的信心,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老师范读时,我更领略了王老师读书的功底,王老师那富有情感的读书,把学生带到了情境之中,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获得了情感和体验,以至于让学生再次读书时,很快的体验到了课文的内涵。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了王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帮助、指导、点拨学生学习;学生和教师一起跟教材进行民主对话,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个性化的自主建构。通过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

  三、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老师在本次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也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王老师让学生在标画描写明明笑的句子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笑中体验课文的内涵,“咯咯的笑是什么样的笑?”“如果不是盲童……笑的像个天使”从这句话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每次从菜场经过……特别爱笑”从特别爱笑中你读懂了什么?“明明坚定自己看到光明的信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从捐献眼角膜,明明感受到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引导,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从王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学生一步一步的理解了课文的内涵,感悟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要热爱生活,再接受别人的爱的同时,要学会去关爱别人。

  王老师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不断地设置一些疑问情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促使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对该课文深入地钻研和学习,使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加强。

【听《太阳》有感】相关文章:

听《番茄太阳》有感05-09

听《“番茄太阳”》有感04-12

[优选]听《“番茄太阳”》有感07-14

听警报有感12-17

听军歌有感12-30

听《沉思》有感02-28

听《恐龙》有感05-07

听《童年》有感12-25

听《雾凇》有感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