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读书随笔

时间:2023-04-29 08:17:11 教师 我要投稿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精】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读书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精】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1

  作为家长,很高兴陪着孩子成长,在与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逐渐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也长大了,所以似乎有很多话想说说。

  一、陪着孩子读书

  12岁以前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陪着孩子学习是现在家长的一项首要任务。从孩子上了一年级起,我也就是在旁边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读拼音时,孩子的表现并不优秀,但是女孩子比较懂事、要好,一旦完不成作业就急,喜欢快快地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特别希望在大人、老师那儿获得那句表扬。即使做不到也不懂、也不能沉下心来多多练习,往往还没批评教育,孩子自己已经先急躁了,但其实越急事情就越做不好。那时候,她常常会因为表现的不如意、作业的重写等等掉眼泪。

  作为家长,我很庆幸当初没有急躁的斥责。只是一直希望她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照着老师的要求就好。有的家长眼睛是盯着孩子写的每一个字,稍稍有错就大声纠正,或训斥孩子,更甚至上去就是一个巴掌,这些做法都会使孩子害怕、分心,很难形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稍有一点不懂就赶快详尽地解答,家长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钻研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达到“陪伴是为了孩子独立,主动地学习”的目的。

  二、与孩子聊书

  与孩子多说话,每天都应该与孩子交流半小时。聊孩子的生活、聊孩子的喜怒,还应该聊聊图书。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孩子小时候看的书也并不多,也没有做到每天的晚安故事,所幸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图书的热爱还是越来越高,只要有空,我们都会与孩子一起聊聊她看到的一些东西。从谈论她的动画片到她的阅读书目,基本上,孩子看的书我们全家都会去看看,一起在睡前看《笑猫日记》,还是很有趣的,其实大人也可以看看孩子的.书,也是了解孩子、熟悉孩子的方法。与孩子能聊上,才不会觉得你out了,才会觉得你与她一起在学习。

  三、陪孩子买书

  说到买书,就像以前老师讲过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所以说到买书,一定要选择,要尊重孩子的喜好,但是,也不能让孩子只接受非主流的漫画书,什么《阿衰正传》之类等,偶尔一本,无关紧要,但若接触太多的话恐怕会将孩子的阅读兴趣取向,可能我比较保守,在孩子学习文字的大好时间里,还是应以阅读文字的为首选,从而提高她的阅读能力。

  去书店,有时也看到有些孩子盯着有玩具的那些图册,这个可能对男生的诱惑较大,女孩子可能比较好管理,但有利有弊,女孩子的读书能力是培养上去了,别的能力会相对减弱,家长还是不要过于急躁,全部否定自己孩子的读书兴趣,要全面了解孩子,努力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能力。

  我想,培养自己孩子的能力,希望家长都会结合孩子自身特点,不能过高要求、更不要攀比,不管孩子是阅读能力较高,还是其他能力较强,只要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只要孩子能够学到知识,都要鼓励加培养吧。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2

  xx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他懂事,认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是教师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细心把胳膊弄断了上学期一向没来上学,教师和小朋友都十分想他。

  xx很老实,也很少说话,是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有时教师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为他的听话,教师让他当了小班长,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xx小朋友当班长,替教师管着小朋友”,让孩子高兴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还高兴的'给姥姥奶奶打电话说自我当班长了,妈妈更是乐的合不拢嘴,孩子这么高兴,妈妈真的很欣慰。看的出来,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赏识,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

  那天放学送孩子,xx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xx说教师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时很费力,很费时,我给教师带去一块,所以非得从家里带块抹布来,今早上看你忙着接孩子,也没来得及和您说声,他说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里了,没好意思跟你说。”我听了真的很感动:多细心,多纯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开他的橱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块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每个孩子都要我们的“特殊照顾”,需要我们的赏识。

  我们不经意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语,都能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温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变自我。所以,作为一名幼教教师,千万别吝啬你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努力让我们身边的小天使们都欢乐成长。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与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与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着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与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4

  全面推荐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重大进步。作为有”世界通用语”之称英语,它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重视。该书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重点介绍小学英语教学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编者多年进行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和研究经验和体会。

  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词汇,接触一定量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理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少年儿童心理与口味。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歌曲。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目是一致,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活动方式,常见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小学生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又能对学生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有利于综合素质培养),英语晚会(有利于发挥学生作用和独创精神,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兴趣和艺术才能),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师德,广博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技能和能力和较强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意识,要随着时代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形象。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5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与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与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与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与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与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与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与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与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习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师。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6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与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与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与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与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7

  暑假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教师,为自己,为工作的对象,我们教师要认清自己,善于走进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使自己健康地工作、生活。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鼓起教学的勇气?我想,不单是体现在平时的上课,同时也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更多的体现在自己主动地付出。如自发地、自觉自愿地开发自制实验教具

  一个成功的自制实验教具,对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法学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设计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体现教具的实用性与直观性,更广泛地运用身边材料体现其经济性与普及性,更全面地考虑它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必须做到“四个一”:

  (一)有一颗善于探索的心

  有的青年教师一提到自制实验教具就谈虎色变,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设计制作教具是一件纷繁复杂的事情,不愿或不敢去尝试。其实小学科学课的自制实验教具并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追求结构的复杂。我们需要的'是有一颗善于探索的心与一份敢于尝试的勇气;我们追求的是将教学中的经验与感悟转化为新颖独特的创意并付诸于行动。在日常教学中,抱着积极勤奋的工作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探索,不断锤炼。

  (二)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

  我们需要有一只善于捕捉问题的“左眼”。自制实验教具要贴合教材与教学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善于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多分析,多反思。这些都是教师自制实验教具的灵感源泉。例如:在研究不同材料热传递的过程比较中,我们在发现比较的困难时,是否可以想到改变教具达到效果。常带着这样的“左眼”,你一定会有思考与收获。

  我们还需要有一只善于捕捉生活的“右眼”。小学科学老师要学会做一个“拾荒者”。时刻留意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及时收集整理,物尽其用,将旁人眼中的“垃圾”为我所用。在制作教具时,尽量做到能不买的材料就不买,能少买的材料就少买。同时也号召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发动学生也参与其中,创设与谐融洽的师生氛围。如果你常带着这样的“右眼”去观察周围,那你的“左眼”将更加明亮,就会成为一对“慧眼”——你的创造将无限广阔。

  (三)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

  自制实验教具不是教师孤芳自赏的个人行为,我们需要有一只认真倾听学生意见的“左耳”。自制实验教具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学生就是自制实验教具最好的评委,教师要积极鼓励与支持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教具的活动,让自制教具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科技活动,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不断完善自制实验教具,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玩具”。

  我们还需要一只善于倾听同行意见的“右耳”。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宝贵意见,多了解与搜集自制教具方面的最新资讯与技术,认真借鉴别人制作自制教具时成功的思路与方法,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

  (四)有一双善于制作的巧手

  在自制实验教具的具体制作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材料,既要学会使用不同的工具,又要掌握不同的加工方法,还要了解不同材料性能与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与知识面,拥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这是对教师的一种能力锻炼,需要在日常的活动中,不断锤炼与提高,最后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8

  【摘 要】法国思想家罗梭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让人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何为“所教的内容”?笔者的理解即为教学内容。关于教学内容的重要地位,关于教学内容的重要地位,王荣生教授在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并提出了“好课”的9级标准。笔者在磨王教授之玉基础上,另辟蹊径,提出了“好课”的7级标准,并结合课例作具体地观课。

  【关键词】教学内容 语文观课 王荣生 标准

  一、引论──磨他山之玉

  法国思想家罗梭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让人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何为“所教的内容”?笔者的理解即为教学内容。关于教学内容的重要地位,王荣生教授在其著作《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作了这样论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腔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

  据此,王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一堂语文“好课”的9级标准:(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诚然,在精彩纷呈的语文教学领域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形式主义,对于语文的根性似乎缺少一种终极的追问。殊不知,语文本姓语,脱离了“语”,再多的精彩都是花拳绣腿,徒劳无益。但是,细细回味王教授的这9级标准,笔者认为有三处存在不妥:

  其一,第一级和第二级有重复,如果说老师在课堂上“教的是‘语文’的内容”,那么该教师定“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故此,笔者认为第一级可以去除。

  其二,第四级和第五级相比,第五级更指向语文的根性。当教师所选用的语文教学内容与学术界的认识相一致时,这教学内容就不再是变态。谁能说遵循了学术界对各种文体的普遍认识,还会是变态呢?如果这样说,那学术界的认识就不正常,或者说教师对学术界的认识没有搞清。故此,本人认为第四级可以不要。

  其三,第七级更指向于教学方法,而非教学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用是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但课后学生到底学到多少,这就要看教师方法是否得当,而第七级的介入似乎有另类之感。

  此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体,有着独有的教学个性,这也是决定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否得以有效实施的主要标准之一。故而,笔者认为由教学内容观语文课是否有效,应具备七级标准(王教授提出的九级标准中的六级标准+教学内容与教师个性相融合)。

  二、立论──辟个人蹊径

  标准的意义在于衡量,七级标准的意义同样在于衡量一节语文课的优劣。那么,该如何运用七级标准来衡量一节语文课?然在王教授的书中“寤寐求之”,终是“求之不得”。“思其始而成其终。”为此,笔者凭借点滴思考,自辟蹊径,结合身边的课例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拙见,以抛砖引玉。

  1.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对于语文的定义,叶圣陶先生作出这样解释:“语文就是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3]基于这一共识,洪镇涛先生亦强调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前辈们的言论不仅为语文正了“名”,即教语文的内容;同时也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即语文教学的本体是指向语言,语文课要使学生获得语言。

  以一位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为例。课中,该老师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板块。第一板块充当翻译,猜文言词汇,即请学生根据老师说的白话文,猜文言词汇。第二板块模仿古语,自我介绍,即请学生模仿“杨氏之子”的格式,自我介绍。第三板块理解字词,读通古文,即通过多次尝试(参考注释自由读──指名读──引导理解疑难字词意思,标断句符号──范读引领──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通顺古文。第四板块整理理解,叙说故事,即请学生用白话语言说一说故事,再次加深疑难词语的意思。第五板深入文本,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以体会杨家小孩的聪慧之处,并随机指导学生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第六板块补写剧本,内化语言,即请学生选取一个版本,给不完整的文言版或白话版的《杨氏之子》剧本补充台词,并和同桌对演。

  纵观以上六大板块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这位老师从让学生猜文言词汇以初识古文语言,模仿古语自我介绍以近距离触摸古文语言,理解字词读通古文引领学生与古文对话,整理理解叙说故事以理清文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感悟古文语言之妙,到最后的补写剧本内化语言引领学生学以致用,至始至终都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由此,笔者认为该教师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2.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古语有云:“大道至简。”意指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教学内容的选取亦是如此,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天地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擦亮自己的眼睛,穿越迷雾森林,直达语文的根,摘取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简简单单教语文”。

  仍以上一位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为例。课堂中六大板块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当翻译,猜文言词汇──模仿古语,自我介绍──理解字词,读通古文──整理理解,叙说故事──深入文本,品味语言──补写剧本,内化语言)足见该老师的匠心独运,六个板块循序渐进,最终指向一个教学内容,即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古文语言。但遗憾的是,这位老师似乎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受用力,这是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古文,老师如此大密度的训练,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恐怕都难以受用。皮亚杰认为儿童建构知识的过程一般为四个阶段:拿过来、装进去、存起来、提出来。由此,笔者想,受心理年龄的限制,当学生的头脑在短时间内装进大量新知后,保存中就会出现顾此失彼,以至到提取时大多是残缺不全的知识。若长期以往,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

  3.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占了近乎80%的份量,为了对这些不同体裁、不同文体的文章加以区分,学术界对它们的特点进行详细地区别,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所学的学术界已有定论的语文知识不断地进行专业教学,而非每一篇文章都按同一个套路或有悖学术界认识来进行教学。

  再以《杨氏之子》为例。课堂中,老师从猜文言词汇、释读课题、读通文本、品味语言到内化语言,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之路。但在“内化语言”这两个环节,笔者认为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术界的认识有失偏颇。为了给学生创作以示范引路,老师创作了剧本前两句台词,其中古文版剧本的台词是这样的:

  小杨(为孔设果、沏茶):“此是桃子、琵琶、杨梅,皆新鲜而甜蜜。夫子请慢用。”

  孔君平(起身,指杨梅以示儿,微笑):多谢贤侄。哦,杨梅,此是君家果。

  我们且不说小杨对孔君平这位有学识的长辈会不会像招待三岁小孩一样,告诉他这是桃子、琵琶、杨梅,仅就这创作的古文版剧本,怎么看着都像是五四时期半古半白的白话文,而非1500多年的南北朝时期的经典文言文,总感觉与原文显得格格不入。就此而言,这一教学内容和文言文的学术认识未能形成一致。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老师难以给学生规范的文本,那不如不给,以免误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9

  加入教师这个队伍,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何建立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我苦恼的事情,恰好有幸读到李烈老师的《我教小学数学》。

  原以为这本书还是枯燥的说教,没想到看了几页后,这本书却如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不断地往下看,看完了全书,细细品味,她犹如一杯好茶,品一口,浓香四溢,回味无穷;掩卷凝思,只觉得思绪万千,真是受益匪浅。

  全书主要分“以爱育爱”、 “以会教会”和“课堂教学实录及教案”三大板块。

  第一篇“以爱育爱” 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范围,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朋友般地与学生交流。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更要研究如何调动孩子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成长创设宽松健康的氛围。读了这本书,才更加明白:“爱”,不是空口号,“爱”就是自然真诚的行动,“爱”中融会着的教师的责任与技巧。

  第二篇《以会教会》阐述的是李烈老师对教学的潜心研究的一些优良教学方法。“以会教会”,就是要抓微观,抓具体,抓落实,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新的儿童观,教学观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会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搭设平台,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情境,会为学生的展示提供充分的机会,会给学生的创新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些思想观念都体现着李烈老师对教学深层次的思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第三篇是李烈老师的一些课堂教学实录与教案。细细研读每一篇教案,她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合理安排每一个练习,尽心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必要准备。在教学中,又不断运用问题,探讨,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读了这本书,我在想,在自己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要学习思考的东西进一步将自己对教育事业、对孩子的爱,化做具体的行为,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如何深钻教材、如何以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活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抓好细节,落实要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上不断学习实践,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10

  全面推荐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作为有”世界通用语”之称的英语,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该书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重点介绍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编者多年进行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的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小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英语晚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作用和独创精神,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才能),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11

  纪伯伦曾说过“荣誉是热情站在阳光中的影子,花根是鄙弃荣名的花朵”。我想这句话送给朱永新先生一定是最合适不过。他是全国人大会委员,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是苏州大学博导,但他却一再说自己是一个力图不让孩子掉队的老师。初听他的名,缘于他连续11年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敬仰他的人,却因有幸拜读他的《教育之旅——教育的承诺》。

  翻阅书籍,会发现全书以一种访谈的形式展开,记述了朱先生近些年和众多媒体关于教育观点的一些对话。在这些对话中轻易就能发现,朱永新先生致力于新教育实验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他提倡多角度关注孩子人格的健全与成长。但让我最感同身受的还是他所提倡的“全民阅读”理念。他认为这是新教育实施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他在访谈中提到“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绝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朱先生还以犹太人为例,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有45本书的阅读量。这似乎让这个种族的人才辈出、贡献良多变得不那么匪夷所思。

  而作为一个一线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他有着发展思维、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提高表达能力等诸多作用。正如朱先生所说,学校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是必要的乳汁,那课外的阅读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其他营养物质。但现实操作中,我们总会感到荆棘满路。应试的压力、阅读方式的改变、社会观念的不认同等都让孩子读好书的路径看似越来越窄。由此朱先生便提出“全民阅读”理念。由民众的阅读形成一座城乃至范围更广的书香氛围,去吸引那些离书越来越远的人群。例如,他认为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定能形成共同语言,拥有共同生活的密码。他始终坚持,哪怕多一个人爱上阅读,这世界便也多一份书香。

  掩卷沉思,朱先生的理念,我想就现在来看是梦想大于现实的,毕竟太多人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太多人甚至没有阅读的兴趣。但长此以往,从书香校园影响到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到撬动中国教育的改造,也并不只有渺茫的希望。低头再看书面上的朱永新先生,我惊讶一个身体力行搞教育改革的人,看起来却温和淳朴、笑声朗朗,我想那一定醉人书香才能浸润出的儒雅气质吧!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12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

  二、为文本主角代言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与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习与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13

  纪伯伦曾说过“荣誉是热情站在阳光中影子,花根是鄙弃荣名花朵”。我想这句话送给朱永新先生一定是最合适不过。他是全国人大会委员,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是苏州大学博导,但他却一再说自己是一个力图不让孩子掉队老师。初听他名,缘于他连续11年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提案;敬仰他人,却因有幸拜读他《教育之旅——教育承诺》。

  翻阅书籍,会发现全书以一种访谈形式展开,记述朱先生近些年和众多媒体关于教育观点一些对话。在这些对话中轻易就能发现,朱永新先生致力于新教育实验理念普及和推广,他提倡多角度关注孩子人格健全与成长。但让我最感同身受还是他所提倡“全民阅读”理念。他认为这是新教育实施最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必由之路。他在访谈中提到“一个不善于阅读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民族,也绝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民族”。朱先生还以犹太人为例,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有45本书阅读量。这似乎让这个种族人才辈出、贡献良多变得不那么匪夷所思。

  而作为一个一线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重要。他有着发展思维、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提高表达能力等诸多作用。正如朱先生所说,学校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是必要乳汁,那课外阅读就是孩子健康成长其他营养物质。但现实操作中,我们总会感到荆棘满路。应试压力、阅读方式改变、社会观念不认同等都让孩子读好书路径看似越来越窄。由此朱先生便提出“全民阅读”理念。由民众阅读形成一座城乃至范围更广书香氛围,去吸引那些离书越来越远人群。例如,他认为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定能形成共同语言,拥有共同生活密码。他始终坚持,哪怕多一个人爱上阅读,这世界便也多一份书香。

  掩卷沉思,朱先生理念,我想就现在来看是梦想大于现实,毕竟太多人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太多人甚至没有阅读兴趣。但长此以往,从书香校园影响到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到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也并不只有渺茫希望。低头再看书面上朱永新先生,我惊讶一个身体力行搞教育改革人,看起来却温和淳朴、笑声朗朗,我想那一定醉人书香才能浸润出儒雅气质吧!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14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刚开始看到书名,心里想着,哪有老师会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抱怨,似乎也成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这本书里的第一章有这么一句话:“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他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饶人不安。”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等等。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与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15

  拜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通俗易懂,浅入浅出,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令我印象最深的、对我有如此帮助的有以下几处:

  一、 语文教学至简为上

  1、韩老师的课堂备课简单,形式简单。一个简单的课件,惯用的听录音、朗读、认读屏幕上的词语、简单理解课文(不强求学生的“深刻理解”,学习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等形式。韩老师的绝招:学新东西谁不喜欢?第一遍听录音的教室里一片寂静,第二遍、第三遍时要求孩子们模仿着小声念,老师悠闲得很,有精力去注意他们,那些不张嘴、不看书的小家伙一偷懒就会被老师发现。

  2、课外读物的教学,韩老师提的问题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简单,绝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来,差点的学生想一想也能答出来;二是总领全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韩老师的备课一气呵成:读几遍课文,把生字词输到电脑上,印发给学生,再揣摩一下重难点。韩老师追求的就是简单,追求的就是自在。

  二、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做法是淡化理解,强化朗读。

  朗读可以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补充文字上的不足,古人就有三分文七分读的说法。学生听了这种生动又感情的朗读,可以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产生朗读的愿望。有了朗读的.兴趣,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逐渐掌握规律,并把书面上的文字变成头脑中的形象,连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这些画面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自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归类诵读”是学习语言的妙招

  学以致用是对所学知识最好的复习,韩老师在让学生背诵《增广贤文》的同时,倡导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都要现学现卖,每有所学,力求马上运用,就像我们小时候用词造句那样。韩老师尽量不让学生过了夜,让所学知识沉没在记忆深处,时间长了便了无痕迹。

  四、让课堂静下来

  1、刚入学初学拼音时规定:老师手指黑板时学生念,老师手放下时学生停止出声;老师手持卡片时学生念,老师把卡片从胸前放低或藏身后时学生停止出声;老师伸出一个指头,示意学生只念一遍;老师两只手做暂停的姿势,学生要立即安静下来。

  2、布置写字母的时间要在下课前10分钟,一旦让学生动笔,老师再讲或让学生再读学生们的心里就有了牵挂的事,他写不完是不会抬头的,而等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写完,需要很长时间,课堂纪律就没法控制了。不要频繁地更换教学内容,看书、看黑板、看屏幕的时间不要太短,学生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组织教学。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05-08

小学教师的读书随笔04-08

小学教师教学读书随笔12-24

【热门】小学教师读书随笔05-27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随笔05-27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热】05-31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推荐】05-31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荐】05-25

【荐】小学教师读书随笔05-25

【精】小学教师读书随笔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