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1 15:26:12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回延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延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回延安》教学设计

《回延安》教学设计1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著作有《放歌集》、《雷锋之歌》等。贺敬之、丁毅创作了歌剧《白毛女》。

  信天游,陕北民歌。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

  一、导入(2)

  题目透露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二、初读感知(4分)

  Zhǎndēngshíméizǐyóumó nǎopàn yǎnkuàng

  盏 登时 糜子 油馍 脑畔 眼眶

  三、精读感悟(14分)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第一层:激动、跳跃(到延安)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对母亲延安的眷念 夙愿已偿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重回延安,与亲人相见的兴奋和喜悦。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第二层:深厚(忆延安)写延安热火朝天的生产运动,而诗人倍感自豪。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第三层:真挚、亲切(话延安)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描绘与亲人团聚的场面,表达了深厚的情谊。赞美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比喻、夸张)滔滔不绝的热烈场面,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第四层:热情、明快(看延安)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红;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第四层:热情、明快(看延安)描绘了延安新貌,赞美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第五层:激越、昂扬(颂延安)第五层:激越、昂扬(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美好的明天。

  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把诗歌的内容表现得形象、生动。全诗紧扣“回”字,写回延安的过程;以此为线索抒发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之情。

  四、课堂检测(10分)(中考链接)

  1、第三部分赞美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难点)

  答:环境烘托写延安人的热情好客;选取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运用夸张、比喻,“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五、拓展延伸(4分)(作业)

  2、诗歌分为几部分?侧重点各是什么?(重点)

  答:1.写作者到延安的情景。2.回忆延安的革命生活。3.写和延安人民欢聚。4.写延安城新面貌。5.歌颂延安的光辉业绩。

《回延安》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诗歌重在诵读。通过朗读,可以逐步由认知生字词,深化到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等。可以将朗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或范读,或齐读,或分组读,或对口读,变化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并由浅人深进行朗读指导,启发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全诗

  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引导学生逐步由表及里地体会到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有关方面的知识要点。

  1、教师范读全诗。

  (1)教师范读。

  (2)疏通字词障碍。

  参照“教学设计(A)”。

  2、学生初读全诗,体会诗歌的基本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2)要求学生说说: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教师介绍“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明确:①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

  ②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

  ③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④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对于“比兴”的艺术手法,教师可以适当多加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生再读全诗,逐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采用问题组合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问题组合一:

  (1)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写下表:

  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

  (3)体会: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2、问题组合二: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内容,然后标画出表现诗人回延安心情的'动词。

  (2)请选用其他意义相近的动词来替换你所标画的动词,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诗人写过去延安的生活,有什么意图?

  (4)自读第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这一部分内容想像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时的场面,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5)在写与延安亲人见面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出这个热闹的场面的?

  (6)女生齐读第四部分,然后从中选用一个词语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7)男生齐读第五部分,然后画出表明延安的历史功绩或者影响的词语或句子。

  (8)回答:诗中写道:“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徒着咱英雄几辈辈人……”这两句话如何理解?

  3、问题组合三:

  (1)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请大胆谈谈你的看法。

  四、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引入新课时的学习

  二、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诗歌中的感情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然后教师引导评判朗读在感情表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背景的把握,领会作者对延安的真挚感情,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增强朗读的情感表达力。

  3、学生自由地散读全诗,要求尽量读出感情。

  4、听朗读带,比较自己与朗读带中的朗读在感情方面的表达差距。

  有关朗读的指导请参照“教学设计(A)”。

  5、指名学生朗读全诗,或者学生齐读全诗。

  学生朗读后,教师注意及时准确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劣,进一步把握朗读的要点。

  三、体会诗歌中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1、学生默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明确:主要有比兴和夸张。特别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体会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

  四、学习迁移

  1、课前布置:上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2、交流。

  指名学生讲述与延安有关的故事或介绍有关延安的资料。

  3、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自己查找出来的资料,自由组合,5—10人一组,编一个“延安特刊”,比比哪一组编得好。

《回延安》教学设计3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回延安》教学设计4

  1、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语文从整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识拼音;有些同学古诗会背但不会写,或写不正确;至于改病句做过练过考过再考还是做不正确。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在做相关内容的选择题时错误率高。

  (2)阅读能力不强

  阅读短文,许多学生不能从文中提取正确信息,学生的语言的概括能力不强,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至于赏析句子,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教给的方法进行答题。

  (3)作文水平不高

  从作文批改的情况来看,较多学生作文的字数不足,文章的段落少,语句不够通顺,中心不明确,有的同学作文只是从阅读短文中抄些内容,甚至个别同学一个字也不写,写作态度极差。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作为教者要强化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教学,使本年级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改变态度,关爱学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情感的交流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用情感到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我们的策略是:扶特———促中———培优,通过个别辅导和分散培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扶特培优,具体做好四个字:细,从细节、小事入手。盯,盯紧特殊学生,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建立帮扶制度,建立课后辅导机制。活,开展竞赛,开展活动。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秀生和特殊生,也要关注中等生和下等生,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入】创设情境

  用一首陕北民歌引题,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新课的讲授。

  【讲授】课前检查

  一、读准字音:

  搂(lǒu)定白羊肚(dǔ)手巾糜(méi)子

  黍(shǔ)类油馍(mó)气喘(chuǎn)

  二、解释词语:

  (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2)糜子: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3)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4)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三、作者作品简介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省峄县。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诗集。1945年在集体创作著名歌剧《白毛女》中担任执笔,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80年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间离开整整10年。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新课鉴赏】

  一、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的兴奋和喜悦

  二、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三、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描绘与亲人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四、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描绘了延安新貌,赞美十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

  五、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美好的明天

  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三、四部分。

  (1)指名朗读,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节的中心句——“母亲延安换新衣”。

  (2)讨论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总——分——总”;讨论夸张、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的。

  (3)总结归纳,然后学生齐读。

  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明确:本节是抓住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深化主题的。

  (2)结合自读提示,讨论诗人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体会末两节的含义。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诗歌三至五部分先画出一个亲人欢聚的特定场面,然后写“老爷爷”“社主任”“团支书”三代人的欢喜和变化;然而选取典型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起兴,使人产生联想,然后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翼,飞跃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极简练地写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战斗历程中延安对革命的贡献。

  【课文要点概要】

  1、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2、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陕北民歌;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3、夸张手法的运用

  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夸张的写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4、修辞

  【练习】知识巩固

  (一)下面句子中说法正确的只有一项请选择。

  A.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西的一种民歌。

  B.贺敬之是一个严谨创作的诗人,(回延安)是他的饱满的政治热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发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怀念之情的优秀诗篇。

  C."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这一节诗句只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按下边的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

  1.通过对话和动作的描写来抒情:

  2.通过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

  3.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

  4.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

  【作业】知识延展

  一、背诵全诗。

  二、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试着创作一首信天游。

《回延安》教学设计5

  【基础知识点】

  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2、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3、学习比兴和夸张的手法,语文教案-回延安。

  【教学重点】

  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擅用比兴和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比兴”的学习是本诗的难点。

  【拓展环节】

  新诗创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环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

  〖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对诗作进行整体感知。

  2、感知问题: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习环节〗

  1、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回延安》。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段压一韵。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音字,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

  2、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读出的亲切、热烈、真挚情感)

  3、讨论学习

  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诗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4、难点全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判断:树梢树枝树根根,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回延安》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积累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3、了解民歌信天游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4、理解课文线索,归纳概括课文内容。

  5、理解多种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7、体会作者对延安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线索,归纳概括课文内容。

  2、理解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1、信天游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2、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些人离开延安,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

  二、作家作品

  1、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2、信天游: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也叫“顺天游”,它的特点是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信天游”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广泛流行于陕北一带,有强烈的民歌色彩。

  三、写作背景

  “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四、语言积累

  1、听读课文。

  2、读读写写:注音和抄写

  五、课文内容

  1、全诗分成五节,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2)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3)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4)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5)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2、这首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1)整首诗表达的情感:

  (2)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明确:(1)第一节: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

  “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

  (2)第三节:“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一句中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

  (3)第三节:通过场景描写抒发情感:“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写亲人相见的场面,表达了诗人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分析信天游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回延安》教学设计7

  教学建议

  一、结构思路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激动满情怀

  第二节,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第三节,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第四节,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第五节,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二、思想感情

  诗贵在有激情。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三、夸张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作夸张。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楼得过来呢?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风也透不进吗?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四、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作品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对,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又如第一句用“兴”开头。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等。这两节的第。句均以“兴”开头,诗人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写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做出的贡献。

  以上“比兴”手法的例子为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也有前句是本体,后句是比兴的。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②并列关系: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又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诗人重返延安时之所以按捺不住心脏的跳动,正是因为他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诗人自己曾说过:“我是吃延安小米饭长大的,我喝过枣园和杨家岭的奶汁!”诗句正是传神地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③顺承关系: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两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五、动词的运用

  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用“抓”而不用“捧”,用“贴”而不用“放”,“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诗人对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不用“抱”而用“搂”,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一头扑在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六、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陕北民歌;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回延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an教学设计11-23

《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06-15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狼》教学设计04-27

《氓》 教学设计04-30

《笑》教学设计05-08

吆喝教学设计05-06

《西湖》教学设计05-21

《松鼠》教学设计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