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育的随笔

时间:2023-05-03 12:28:35 教育 我要投稿

爱心教育的随笔(精选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心教育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心教育的随笔(精选15篇)

爱心教育的随笔1

  昨天早晨,我打开抽斗,发现抽斗里放了一块糖果,我顺手把它放在桌面上,不去在意。今天早上,打开备课本,正要备课,又发现一张叠得不太端正的千纸鹤,端端正正的夹在本子里。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见同学们一个个都在认真地读、专心地背、忘我地写,实在不忍心打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思忱着:这是谁的杰作?

  下课后,我问:“是谁动了我的抽斗?”同学们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聚焦在杨书曼身上,只有她一个脸上充满着神秘的微笑。这时,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又浮现出前天早操的一幕:操场上,不知谁在跑道上放了一堆白灰,跑步时,杨书曼同学不慎被绊倒了,我看到了,真后悔没能提前发现,把它铲走,现在全校师生正在跑步,没办法,我只好停下来,高高地站在灰堆顶峰,提醒同学们绕道前进,才没使同学再摔倒。原来她是在向老师感谢。

  俗语云:“投之以桃,抱之以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教师课堂上饱满的激情、亲切的鼓励,课下认真的批改、善意的批评、亲切地谈话,生活中真情的提示、友好的家访、会心的微笑……无不传递出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实际上,当教师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你时时怀着一颗爱生的心,关心自己,也关心学生,那就会点亮学生的心。

  所以,教师要用爱心才能点亮教育。

爱心教育的随笔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在我们的教学中,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爱本身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它不论你是否有明确的承诺,都会像春风一样潜入人的心田。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教师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深深地鞠躬;气温骤降,自己感到寒冷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快到了,教师笑眯眯地递上一张贺卡,加上一句亲切的问候;学生退步了,教师心理着急,但在批评中伴有鼓励和期望,诱导中含有诚意和热诚;学生思家了,教师给予父母般的关爱;学生睡觉了,教师给他们拉拉被角……这样的次数多了,学生心理自然对教师积存着一份亲近,自然感受到了教师的一份关爱。

  20xx年下半年接过五年级的一个班,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叫朱某。他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考试成绩也还是令人较满意,但每次坏事总有他的份。如:自修课带头起哄,致使班级纪律常被扣分,同学们对他的意见很大;在寝室中轮到他值日也总是敷衍了事;差不多天天不吃饭,总是买零食吃,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作业也是经常不完成。他的前任老师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不用管他了。

  面对这样的学生,真是令我头痛,难道真的弃之不管吗?如果这样,我还算是一个老师吗?不能,绝对不能。于是,我尝试了许多的做法:与家长取得联系,控制他的零花钱;叫班长三餐吃饭都和他一起,监督他吃饭;等等,可始终却不见效果。

  到底如何办呢?记得一个哲人曾说过:要了解一个人,只须真心爱他5分钟。对!一定要用我的爱心去教育与转化他,让他相信老师是信任他的,是爱他的。我仔细地分析了他的情况,发现他是一个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于是,我就等待着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学校举行运动会,班级中的800米没有人报名。我找来了朱某。他耷拉着脑袋,以为我又要批评他了,着急地说:“我没有犯错误呀!”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确实是没有犯错误。这次,老师是想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了!”“什么机会?”他放下心来,急切地问。“这次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我们班的`800米没有人报。老师觉得这项比赛你能行!”我坚定地说。“不,我不行!”他连连摇头。“你能行!”我肯定的回答。他低着头,似乎在犹豫着。“真的吗?”我注意到,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对,你真的能行,只要你天天吃饱饭,加强锻炼,到时你一定会成功的!”他见我信任的瞧着他,就有力地点点了头。

  第二天早上,我才起床,就见一个身影在操场上跑动着。是他!我眼前一亮!

  晨间活动地时候,我就及时地在班级中表扬了他:“朱某同学真是好样的,他为了能给我们班争得荣誉,今天很早就到操场上训练了。”同学们都不相信地看着他。“他报了800米!”我又补充了一句。顿时,班级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害羞地低下了头,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表情。接下去的每一天,当我起床的时候,我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操场上训练。

  ……

  运动会开始了。轮到他的时候,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信心十足的对他说:“你肯定会成功的!”他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目光。发令枪一响,他第一个冲出起跑线,使劲全身力气往前冲。大家都在为他加油。当最后一圈时,我看他几乎要趴下了。我以为他要放弃了,可他却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坚持到了最后,第三个冲过了终点。

  大家都兴奋地围了过去,扶住了他。“朱某,你是好样的!”“朱某,你真行!”同学们的称赞声不绝于耳。他无力地望着我。我高兴地走过去,递给他一瓶矿泉水,并坚强有力地对他坚起了我的大拇指。可却发现他疲惫地脸上带着沮丧。我笑呵呵地问:“为什么这么沮丧?是不是因为只得了个第三?那也已经很不错了。老师去比还不一定得到的呢!”他无奈地笑了。“你已经很努力了。我想:任何事只要你去努力,老师相信你都会做得很好的!”他认真而坚定地说:“老师,我一会去努力做好的!”

  第二学期开学以来,我发现朱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自修课上不再起哄了,作业也从不拖欠了,零食也不吃了,成绩比原先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我表扬他的时候,他总是笑眯眯地、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在周记中,他写道:“老师,谢谢你一直这么相信我,鼓励我,爱护我。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一本千奇百怪、色彩斑斓的书,里面蕴含着多少精彩的章节,多少深刻的寓意啊!教师唯有用爱的心灵才能读懂他。当我们教师用爱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过失,用爱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用爱的目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爱的心情去赞许孩子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就获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的确,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孩子们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了。

爱心教育的随笔3

  这学期我担任了中二班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在教学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可却多了一份责任。作为初任班主任的我来说,要想带好这个班,我觉得“爱心”是成功的前提。首先,要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和热爱,特别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它是当好一个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众所周知:当我们对某项工作或者某件事情缺乏兴趣和热情时,恐怕是难以将这份工作做好。在做班主任工作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下这样一条原则:就是要尽心尽责地把它干好。其次,热爱孩子。热爱和保护孩子是我们班主任的神圣天职,是合格班主任的必备素养。无私地关爱孩子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

  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送到我的`班级中,我就要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爱护他、教育他,让幼儿自己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感受到老师像他们的亲人一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心着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时,老师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高兴;让他们感受到当他们犯下错误时老师为他们伤心、伤神,为他们难过、生气。真正做到与幼儿共荣辱、共甘苦,就像妈妈一样的爱护他们的老师。

  最后,还要家长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爱心教育的随笔4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同时,对彼此间情感支持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地高涨。学会关爱、理解他人并在情感上支持他人,这既是在竞争中找到合作伙伴从而制胜的必要条件,更是每个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以立足和生存的根本。因此,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语言、科学等认知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幼儿的爱心教育,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等积极的社会情感,以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能更好适应社会的人。

  自本期始,我们将通过两期的内容和广大家长朋友们一起探讨,作为对儿童成长来说最重要的两个成长环境之一,家庭应当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当然也是爱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期。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玩具或吃的给对方,以表示一种安慰。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流露。但是,作为天性的爱心仍然需要通过外界环境的激发才能得以维持,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特质。因此,通过爱心教育来培养幼儿的爱心就显得非常重要。

  家庭在幼儿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和贡献。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并视为理所当然。而在别人需要他们关心和关爱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冷漠、自私,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这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与他人的和谐交往都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这些问题,现实当中,相当一部分家长未能在教育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

  一、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有人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吧”。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对孩子付出。而在面对孩子的爱的付出时,他们会因为心疼孩子而做出“拒绝”的行为。殊不知,这样做其实不仅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疼爱,有时反而会深深伤害孩子表达爱的积极性。

  家长们应谨慎、小心地保护孩子最初的`爱心。之所以说是“最初的爱心”,是因为在幼儿期孩子们表达爱的主动性还非常脆弱,十分容易因为成人的拒绝而退缩,不敢再主动表达爱,甚至不愿意再主动表达爱。为避免这些问题,当孩子主动表达爱时,家长要欣然接受,使孩子的爱心有机会得到发挥。有时候,家长们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或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如,有个小女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谁用你倒茶?快写作业去!”又如:一个孩子正在边看电视边吃妈妈削好的苹果,妈妈在干家务活,累得满头大汗,孩子就对他说:“妈妈你歇会儿,我来帮你干活,你也吃个苹果吧。”妈妈说:“我不累,你吃吧。”孩子非常失望。其实妈妈的做法是不妥的,她爱孩子,孩子也爱她,请她吃苹果。可是孩子拥有了她的爱,而她却没有接受孩子的爱,也许就在这充满爱的拒绝中,她遏制了孩子爱的萌动,让孩子认为父母不需要他们的爱。

  家长们一定不要忘了,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二、用好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为孩子树立关心、理解、爱护他人的好榜样。

  很多时候,孩子学会有爱心并不是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结果。父母和祖父母、邻里之间关心密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孩子置身于这样一种和睦、融洽的氛围中耳耳濡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行,仿效长辈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既接受了爱,又善于给予爱。大家可能都记得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家后,给姥姥洗脚,陪姥姥说话,于是,他也偷偷打来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洗脚。”这不仅让片中疲惫不堪的妈妈感慨万分,也让电视机前许多父母感叹不已。

  另一方面,家长要针对孩子的情况,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让幼儿在行为上得到陶冶。例如,给孩子吃东西时,教育他应先给长辈吃,再自己吃;懂得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与同伴交往活动时,教育他照顾好比自己小的同伴,能将玩具给别人玩,对同伴要谦让、关心、友爱,在幼儿的心灵播下关心别人、与人分担苦痛和分享快乐的种子。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在娇弱时候最容易屈服、最容易形成,到大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家长们一定要抓住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移情能力

  对别人表达爱心,需要具备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的能力。这就是移情的能力。让幼儿把自己的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的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儿童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

  例如,当看到别人生病疼痛时,家长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疼痛经验来体会、感受他人的痛苦,从而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家长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朋友一定很难受,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例如,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的家长引导孩子:“那里的小朋友的家都没有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

  “我会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冷极了…”

  “那咱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我应该帮助那里的小朋友。”

  ……

  通过移情,孩子们便逐渐能学会关心他人,替他人着想。通过这种方式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将物拟人化”也是一种通过培养移情能力来进行爱心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把活动中的物和他自己联系起来,不失时机地将物拟化成人,爱心教育就落到了实处。例如,孩子在追打小猫时,你可以说:“你打小猫,就像别的小朋友打你一样,得多疼啊!它就不会再和你做朋友了。”孩子破坏公物,你可以说:“你把它们的衣服撕破了,它们多难受啊!”一树一草,一花一木,都变成了有生命体,又何愁孩子不将这份爱心施诸于人呢?

  四、体验中培养爱心

  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通过让他们亲身体验被爱的感觉从而学会付出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做法。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抓住教育契机,帮助幼儿学会关爱

  生活中有许多琐碎的小事,看来是微不足道,却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家长应学会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从一点一滴做

  起,耐心地、不失时机地教育幼儿从小要有爱心,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例如,一些地区发生灾害后,让幼儿了解一些发生在灾区感人的事情,引导幼儿感受人们在灾难来临时的众志成城,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会和大家一起分担困难、分享快乐。

  此外,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会主动地关心、帮助别人,参加社会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捐出自己的零用钱或制作礼物送给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这里的每一环节都渗透了爱心教育,将幼儿的情感融入活动,从而得到感染和启发。幼儿在爱心的牵引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通过自己的看看、听听、讲讲、做做,懂得要主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感受到关心、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幼儿的爱心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拓展幼儿的交往范围,培养表达爱心的能力

  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38%的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言语交流的伙伴。这是导致他们不懂得爱人、不会表达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成人不仅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把孩子带出去,让孩子在社区里活动,让他自由地与同龄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在没有“特权”和“优惠”的情境下,能否识别他人的好意、回应别人的好意,孩子又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喜好。在交往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别人,教育孩子心中要有他人,学会在与同伴交往时应该如何照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意识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会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如果孩子的交往出现了不顺利的情况,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应变能力怎样。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通过爱心教育,幼儿得到了爱的满足和学会从爱别人得到快乐。让我们为了孩子共同营造出良好的爱的氛围,让孩子的爱心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爱心教育的随笔5

  午餐时分,我发现小楠饭吃到一半就嘟起小嘴,一声不响地干坐着不动。

  我走过去:“小楠,怎么了?好像不高兴哦。”

  小楠说:“我生气了。”

  我奇怪,刚才饭吃得好好的他怎么就莫名其妙会生气:“饭吃的好好的,怎么就生气了?有什么事情吗?”

  “柔柔说不跟我玩了。”

  “哦,大概你吃饭太慢了,他等不及就先去玩玩具了吧。你吃得快一点,就可以去跟他玩了。”

  “不是这件事,还有一件事。”小楠嘀嘀咕咕了一阵,我没听清。

  我只有装作听明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了,快吃饭吧。”

  可小楠却还是一脸不开心:“老师,你要知道,我的爱心都碎了。”边说边很认真地用双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个爱心模样。

  旁边的小米乐听了可担忧了:“心碎了就没有了,人会死掉的。”

  “看来小楠是真的很伤心哪。”我看他沉浸在自己的不开心中一下转不过弯来了,赶快给他喂饭,边喂边开导他:“心可不能碎了!碎了就糟糕了。等会我帮你一起把碎了的心补起来好吗?”

  “好吧,不过现在我还是有些生气。”

  “没关系啊,等会饭吃好了,你到‘悄悄话’小屋里呆一会儿,把生气的事情说出来,等会心情就好了,去试试好不?”

  “好吧。”小楠接受了我的建议。

  小楠吃完饭,果真搬了椅子,拿了自己的两件小玩具,坐到教室静悄悄的那个小角落去了。我虽忙着擦桌扫地打扫卫生,但随时关注着小楠的动态。

  只见小楠拿起玩具当电话打:“爷爷,我在幼儿园有些事情跟你讲讲……”打完电话,就安心地玩起了自己的玩具,一直到睡觉时分,我走过去叫他:“小楠,爱心补好了,我給你放好啰(我在他面前做了一个手势)。现在心情好了吧,我们睡觉去吧。”

  可是小楠还是闷闷的:“还是有一点点难过。”

  “哦,睡会儿觉心情就完全好了,来,放好玩具我们睡觉去了。”这时候的小楠有些放松了,做好准备工作,就上床睡觉了,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起床了,小楠还是象平时一样慢条斯理地穿裤子、穿鞋子,最后一个搬来小椅子,但很开心地坐到位子上了,他已经忘记了午睡前的不快。

  分析思考:

  有些不相信小班四周岁的孩子会说出这些近乎成人的话题,可是在我们小楠的身上,却经常发生这些让我们成人都觉得新鲜却老气横秋的话。

  孩子生气了心情不好了,他会直接地表露出来,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未明缘由的情况下,无意中扼杀他的活跃思想,有时候可能还会成为隐形反面教育者,导致孩子心理障碍的产生。我觉得我做到了有理智冷静处理孩子出现的不适状况,而且一直来懂得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蚕丝剥茧地为孩子消除心理上的不悦不通。今天就是这样,没有批评孩子不认真吃饭,也没有催着孩子赶快吃饭,而是蹲下身子聆听了孩子的心声,很宁静温馨地抹去了孩子心中的那一抹莫名产生的不快乐。

  我们的小楠平时一生气就哭啼啼,而且哭得娇里娇气,还动不动就发脾气摆架子给你看,有时候还会说一些令成人都要深思的话。这段时间,我采取了榜样激励法、戴高帽鼓励法,根据小楠特爱说话会说话的特点,随时关注着他的行为,出现不对的及时提醒打一针有激励性的“预防针”,表现棒的立即给予当众表扬,多给他表现表达的机会,多给做事锻炼培养责任心的机会。他总有不少问题产生,那我就根据他的'问题找比较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他的心结,一次又一次,小楠各方面开始有了极大的进步,也越来越通情达理了。当然,孩子的表现会反复无常,教师要有耐心来纠正他的不足,发扬他的长处,保护他们健康纯洁的心灵。

  我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这关键的几年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格,使他们终身受益。

爱心教育的随笔6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然而,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象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加之小型化的家庭环境和日趋增多的单元住房,给孩子们的交往带来的局限,造成一些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等不良品性。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尤为重要。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这样才能使幼儿知道爱是双向交流的。那么如何呵护幼儿的爱心,让爱的种子萌发呢?

  一、密切家园联系,共同形成爱心培养的良好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行为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父母在孩子社会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存在着某些不一致的现象,如教育观念不一致,育儿水平的差异,甚至由于缺少沟通、协调等原因,两者间可能存在着某些抵触。如,教师对幼儿的分享、合作、谦让等品质的教育和培养,但某些家长由于对孩子比较娇惯放纵,他们教孩子在幼儿园想玩什么就拿过来,可以独占玩具;幼儿园教师对孩子进行友爱、善良的教育,但有些家长却教育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能示弱、吃亏。这些家园教育不一致的现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师在幼儿行为教育上所付出的努力,因此,需要两方面教育的互相配合,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创造环境,渲染爱心培养的良好氛围,让孩子有示爱的机会;教师要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园沟通,对家长

  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增进合力效应,共同形成爱心培养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师无私的爱,激发幼儿爱的情感

  人们说:“老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要让孩子学会爱,教师必须先付出爱,先让孩子感受到爱,让孩子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爱,用教师的言行来潜移默化孩子,让孩子受到爱的熏陶,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让幼儿从外在到内在、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如晨间接待时,对来园的孩子点头、微笑,热情打招呼,有意识的寻找机会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抱抱每一位孩子,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喜怒忧愁,孩子生病时给孩子倒杯开水,摔倒时给孩子揉揉,午睡时给孩子盖好被子,女孩头发散乱时帮她梳梳,离园时的陪伴、安慰等等。这一个个平凡的的举动,却让孩子不平凡的感受,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都在传递着老师对孩子们无限的爱。

  当孩子感受到被爱的快乐之后,就要激发幼儿付出爱。老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幼儿体会付出爱也同样快乐着。在幼儿园,以口头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效果甚微,于是我引导孩子付之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们从相互交往,相互关心开始。教育孩子给小班的弟弟、妹妹让路,劝慰哭闹的弟弟、妹妹;让孩子们每天带一件小玩具来,在自由活动时交换着玩,孩子们在交换玩具中有了交流,伙伴间的关系也日趋亲密。当班上有孩子生病缺席时,引导孩子回家挂个电话,向病患者问候,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久而久之,孩子们学会了关心,体验到集体中浓浓的爱,之后在班上表扬那些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呵护他人的孩子。看得出来,孩子们脸上充满了满足、快乐和成就感,真正体验关爱他人同样快乐着,从而萌发幼儿爱的情感。

  三、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爱的意识

  幼儿园中的爱心教育与健康、语言、艺术等领域不同,没有系统的教学目标,没有课时的安排,因此,教师在进行爱心教育时,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把爱心教育与音乐、语言、游戏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爱的意识。

  教师根据幼儿品德方面的需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让幼儿听安徒生的优秀作品《卖火柴的女孩》后,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

  幼儿的回答表现出可怜、同情、关爱的举动,“我要爸爸把她的火柴全买了。”“我把自己的鞋给她穿。”“我要送给她好多好吃的。”“我的玩具都给她玩。”等等;表演游戏《三只蝴蝶》故事中讲述了三只蝴蝶相互关心、相亲相爱、谁也离不开谁的情景;音乐活动《让座》、《捶捶背》等,在歌声中孩子们知道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应该要多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让幼儿从多种作品、多种形式、多种活动中,感受、体验到作品中的美,让幼儿在美的熏陶下,以美育德,以美育爱,增强爱的意识。

  四、在生活中,激发幼儿爱的行为

  从形成爱的氛围→爱的情感得到激发→爱的意识得到培养后,就要引导孩子付出爱的行为。道德根植于生活,生活就像一所大学校,把德育大课堂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让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生活中的每一环节,抓住每个教育契机,适时地进行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爱他人。如尊重长辈,帮爷爷、奶奶捶捶背、倒茶,帮爸爸、妈妈、生活老师分碗筷,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孩子,如我班有个白血病患者,孩子们分批去看望他,把自己零花钱、压岁钱捐献给患者,让患者得到爱的温暖,增强了他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的同情心。随着孩子认知能力增强和视野的扩大,还可以引导孩子将爱的情感从熟悉的人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比如引导孩子关心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尝试用零花钱给灾区人民捐款;上公交车时给老人、孕妇让座;过马路时,扶着肓人、老人过马路;在外边玩的时候照顾比自己小的伙伴等,借助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反复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帮助别人,能给被帮助者和自己都带来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爱的行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像生命中的一缕阳光,能把心灵的冰霜融化,爱是无私的、博大的。然而,爱是一种情感教育,让孩子心中有爱,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应本着爱孩子是教育的起点,教育孩子去爱是我们的目标。把爱心培养渗透到孩子一日生活中的每一环节,呵护孩子的每一份爱心,让爱不断萌芽、滋生、蔓延,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处处充满爱,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温馨。

爱心教育的随笔7

  “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醒我们: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都应该切记:不要视孩子的自信心为儿戏,因为要想让一个人重建自信,不知比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要难上多少倍。

  因此,我们平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要多一些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很轻,也许他怕错,这时,作为老师应该积极鼓励他:“你回答得真棒,如果声音能再大一些就更好了。”学生答错了,你说:“你能积极动脑,举手回答问题真勇敢,答错了没关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错在哪。”“你再想想,离正确答案不远了……”学生在你的鼓励之下,胆子会越来越大,他再也不会害怕发言了。受到你积极的暗示,其他同学也会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肯定会越来越热烈。上课如此,做其他事情亦然。只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有积极善意的心态,也才会给出积极的暗示,使学生得到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力量;反之,教师消极恶劣的心态,则会使学生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变得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当我们面对学生说话做事时,就应该时刻注意,尽量使学生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才会让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

爱心教育的随笔8

  午饭后,我刚想让小朋友出去活动,这时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向我袭来。几个孩子大声叫着:“郭欣然吐了!”我一眼望过去,郭欣然的身上、桌子上全是饭,他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侧着身子,表现出厌恶之感。这时我发现张雪到洗刷间拿来两块抹布,一块递给郭欣然,一块自己拿着擦桌子上的赃物·······他童稚的爱心深深地感动了我。

  同一件事情,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这正是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时机。我问小朋友:“当一个小朋友遇到麻烦时,我们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做你呢?”“热情相助!”“郭欣然现在正遇到困难,你们是怎么做的呢?”小朋友们都闭上嘴不说话了。我略带感情地说:“是谁在帮助郭欣然?”“张雪!”孩子们异口同声大声地说。

  伙伴的力量是很有说服力的。从孩子们那赞美的声音中,我感到张雪小朋友“爱的火焰”已燃烧到每个小朋友心间。原来捏着小鼻子咧着小嘴的小朋友,都把手伸向郭欣然,争着抢郭欣然手中的抹布。小伙伴的关心使郭欣然紧张的脸上露出了幸福。小朋友们的爱心、同情心都得到了升华。

  抓住孩子们身上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向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生机。

爱心教育的随笔9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班级里李其文和邵长富,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下课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邵长富的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们两个叫到办公室来,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邵长富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对他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邵长富的单元检测每次都考得不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爱心教育的随笔10

  初登讲台,我差一点哭出声来,因为我看到了那么多双渴求的眼睛,从这些眼睛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我的喜爱。也就是从那一颗起,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学会爱,学会汇报爱!因为孩子们爱我,我更要爱孩子们。我不会忘记妈妈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咱也要爱别人的孩子!”一个普通的妈妈能说出这样的话,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又怎能辜负含辛茹苦的母亲呢?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懂得: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老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我的床头挂着冰心老人的一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深深懂得,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个学生满怀深厚的感情,时时把学生的喜怒哀乐记在心上。我对我的学生们说:“我比你们大不了几岁,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课间我是你们的朋友,生活中我就是你们的大姐姐!”几句朴实的话语拉进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尽管有的孩子脸上存有疑虑,但我不怕,我要让事实来验证。一段时间以来,我在课堂上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感染着学生,课间与孩子们毫无顾忌的谈天说地吸引着学生,生活中与孩子们的知心话征服着学生。学生们逐渐消除了戒心,打消了疑虑,渐渐地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亲人。

  我的班上有一位叫xx的女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但寡言少语。有一次外出活动,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地玩去了,唯有她孤独一人坐在一旁。我便热情地与这位女同学作伴,跟她以小妹妹相称,谈兴趣爱好、谈假期怎么过。女孩玩得很开心,从而也有一种心灵的归属,她的话匣子打开了,说了许多心里话。交谈中,我发现这位女同学因父母离异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有厌世情绪。当时,我为之震颤:小小年纪,怎么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教师的责任感使我下决心要帮助这位同学,每天到校总是问寒问暖,送她一些文具。特别是在她生日前夕,我特意走访家长,取得合作,为她买了一个蛋糕,并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告诉她生命的宝贵和生活的意义。女孩子也把回信悄悄地塞在我的备课本里。一封封沉甸甸的书信,一次次真诚的交谈,终于使这位心扉从不向外人开启的同学有了很大转变。她不仅在同学间有了言谈笑声,并且成了班里出色的小干部。

  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里的心即爱心,奉献之心。对啊,教师给学生以仁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老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和不幸的学生。对于那些失去关爱的孩子,我捧出了一颗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着他们的心田,用爱的职责鞭策着自己,担负起师长的重担。孩子的冷暖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事。我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充满热情的培养他们。我更爱那些基础差的孩子,认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记得有一个叫王正航的孩子经常打架,无论高低年级学生都怕他,“打架大王”的恶名一直挂在他的头上。细心观察后,发现他的组织能力强,就大胆启用他,让他当纪律班长,并经常暗中鼓励和帮助他,不断发现他的优点,予以表扬。渐渐的,他变了,学习主动、并能热心帮助别人,有一次他在街上帮助一位受伤的老大娘,受到了表扬。

  我相信,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我用全部的爱去教育他们,即使是坚冰,也全被融化;我坚信,再乱的班,再难管的学生,只要对症下药,浓浓的爱就是一剂良方,会蒸发所有的不愉快;我深信,点点滴滴总是情,用真情教育学生,再淘气的孩子也会走进我的梦里来。用真情沟通,平凡的人也会变得伟大,“教学和谐情为桥”,老师的爱是打动学生心灵的最美好的语言。

爱心教育的随笔11

  轩轩的妈妈前几天同我谈起,轩轩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只要孩子高兴老人们什么都依他,现在,孩子被惯出来唯我独尊的毛病,轩轩常因为一件小事就闹脾气,不高兴。我们全家都挺着急的,老师您给上上心,看看有什么办法?其实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班里还有,我不能袖手旁观,我该这样做?

  我觉得孩子太自私是因为缺乏爱心,应注重培养他爱被人,去帮助被人,关心被人的品格。于时时我处处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并利用一切时机引导孩子,把表扬作为在孩子心中播撒爱心的种子。

  在教育活动课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寻找快乐王子》的故事,小王子每天眉头紧锁,一点也不开心,国王下旨:谁能让小王子高兴起来,我会重赏他。魔法师为小王子写下一张纸条:每天为被人做一件善事。小王子听了魔法师的建议,开始帮助身边的人。

  每次帮助被人后,他都会得到别人真诚的感谢,很快王子就成了一个快乐的人。孩子们听得真是淋漓尽致、目不转睛。我觉得孩子们对这个故事特别感兴趣,我便问孩子们:“小王子为什么变得这么快乐呢?”轩轩站起来说:“小王子每天都帮助别人,所以他很快乐。我也要帮助别人。”我激动的'说:“轩轩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以后就看你的表现了。”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说:“我也要帮助别人。”孩子们一句句话语,正说明爱心的种子已经在心里萌芽。”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我会让爱心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扎根。

  在户外活动时,浩宇在我们班里体质弱一点,不小心摔倒了,这时候我看见轩轩飞跑过去,把浩宇扶了起来,浩宇说:“谢谢你!”孩子的这一举动也说明爱心的种子在心里发芽了。轩轩一定会变成一个很有爱心的爱子,我及时地在班里表扬了轩轩的这一行为也正是这及时的表扬改变了孩子,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能慷慨地把自己的关爱分给别人的人,及时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你就会是一个有爱心、快乐的人。

爱心教育的随笔12

  提起那些淘气的孩子,总是令老师头疼,我们班就有一个这样令人头疼的孩子,他叫李开鹏,这孩子很皮,还有点霸道,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告过他的状。有时听到小朋友说他打小朋友,有时听到说他抢椅子的,还有时听到说他抢玩具的。不知多少回为了这样的事我批评了他,但还是无济于事。他根本听不下你说任何一句批评的话。

  记得有一次,他把小朋友的笔抢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批评了他,,“开鹏,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小朋友抢走了你的笔你会怎么样呢?快把笔还给李明明!”话还没说完,他就把脸转到另一边,双手把耳朵给捂了起来。还有一次,上活动课时他在下面和李栋梁玩游戏卡。我看到了,就直接下去把他们的卡没收了。批评了他们。只见李开鹏又哭有闹,吵要拿回自己的游戏卡。我并没有答应。因为游戏卡的问题已经在班里下过禁令,只要谁拿来玩全部没收。这次也不另外!看到我并没有还他卡的意思,他耍起了脾气,活动课也不上了,还一个劲的吵闹。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两回了,对于我的批评,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所谓物极必反吧。说多了,他也麻木了。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我还发现他有较强的表现欲,可是由于不善于控制自己,常违反课堂纪律。有时候上课,他一开始还很认真。可没一会就开小差了。

  有一次活动课中 ,他开小差.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并不象以往那样批评他,而是换了另一种说法:“佳佳真不错,上课认真,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相信李开鹏也能和佳佳一样。”李开鹏听到这些话后,感到老师还是信任自己的,他就自觉地克制自己。那节课他很认真,还积极举手回答了问题。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那么认真。

  通过那件事我明白尽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儿童,教师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调皮孩子渴望得到人们的爱,不希望常常受到父母或教师的责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责骂,凭借自己的“威严”管理孩子。其实,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优点,如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等。适时地给调皮的孩子一些鼓励,很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调皮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就如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本来孩子要是做错了事,便知道会被教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我发现,有些调皮幼儿,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中有的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李开鹏现在有时会主动帮助小朋友,帮助同伴解决困难;对老师有礼貌,每天早上都争着搬板凳,这是一种“质”的转变。我将李开鹏的进步在班里进行表扬,并奖给他小红花,平时我会找他聊天告诉他,他的点滴进步.还告诉他:"他很捧!”时,他总难为情地歪着头,开心地裂嘴一笑,真是非常非常地可爱。

  现在,小朋友也乐意和李开鹏一起玩了,李开鹏基本已经溶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而我还要继续去关注他,多观察,多分析,防止他故态复萌。

爱心教育的随笔13

  今天上午上课,当我走进教室检查时,看见一个学生跟同桌说话。我批评了他,这个学生就是不承认自己说话,说是跟同桌讨论问题。我见他顶撞,便生气了,大声说:“你别管别人,我只看到你说话了,你做的就不对。”而这位学生情绪显得特别激动,与我争辩起来,最后我用老师的权威让这位学生写检查。而这位学生却拿起书包跑回家了。

  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五味杂陈,学生虽然犯错在先,但我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孩子们犯错误是经常的事,我不应该当众批评他,更不应该用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教育家丁有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一个班主任只有把对学生的爱融于教学和生活中,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才会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今天我处理这件事的方法态度都是不对的,我不应该粗暴得对待学生,更不应该用老师的权威逼他写检查。这种做法都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我应该马上改正。第二天,我去那位同学家,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昨天,老师不应该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批评你,我的态度太粗暴了;真对不起,请你原谅老师吧!”他看到老师给自己道歉,激动地说:“老师,都是我不好,我不应该跟同桌说话,请老师放心,今后我会遵守纪律,好好表现。”自此以后,那位学生无论做什么作业,都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上课不再跟别的同学说话了,成了一位我最放心的学生。

  这件事后,班内无论出现了什么事,我都放下自己所谓的“尊严”,倾注一片爱心,耐心去处理班里的每一件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为父子。”班主任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深入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不让孩子在心理上疏远班集体,疏远班主任。哪怕孩子犯错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他们,而要耐心聆听他们的解释与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让他们知道班主任是关心和爱护他们的,让每个学生充分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浓浓的爱意,同时注重对孩子严格要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和复杂的。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不断积累,再加上恒心、耐心和爱心,就一定能把班级工作做好。

爱心教育的随笔14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心。

  沈建新是我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沈建新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沈建新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沈建新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沈建新改变了很多,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爱心教育的随笔15

  心得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多么感人!学生打人,校长没有训斥,没有疾言厉色,更没有体罚学生,而是用四块糖的方式肯定了学生守时、尊重人、正义和勇于认错的四个优点,从而使学生一步步认识了错误。不愧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仅用“四块糖”就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这“四块糖”上不仅凝聚着教育家的爱心、信任、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而且呈现了教育家高超的批评艺术和教育方法,这种循循善诱的方法值得当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深思。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门艺术!面对有错误的学生,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和宽容,少一点批评与苛求;多一份支持和帮助,少一点埋怨与指责;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少一点挑剔与猜忌;多一份坦诚和关心,少一点掩饰与冷漠。

  陶行知的“四块糖”故事告诫我们,教学方法要充满爱心和信任。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心,体会到你的'善意,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教师的一切工作才会是有效劳动。否则,纵有千言万语,也只是徒劳。信任学生,是对自己思想工作的一种肯定。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设想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准备安排全都是白搭,不会有任何效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从法制的角度讲,青少年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青少年也有受尊重的权利。青少年时期,如果他们的独立人格和独立地位被忽视,甚至被歧视,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在他们已存在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再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而陶行知,作为一校之长,既没有领导的架子,也没有教育家的权威,他既摆平了自己的心态,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把犯了错误的学生也真诚地当作人对待,尊重其人格,这自然就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开了“绿灯”。这样一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一种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之上的思想工作,焉有不成功之理。

  理解万岁,是学生的共同呼声。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会找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正确方法。缺乏理解,学生的思想工作就会失去保障。如何理解学生呢?首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其次,要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到与学生同喜同悲。理解了学生,就会做到宽容。为师者宽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在宽容的环境里,才会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宽容不等于纵容,无关大是大非,无关道德品质的小缺点、小毛病,会使学生更显出自己的个性,切不可斤斤计较。对这些小缺点,为师者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努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总去抓学生的“辫子”和“尾巴”;做到宽容,遇事要分情析理,忌把学生“一棍子打死”;做到宽容,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可简单粗暴。

  陶行知的“四块糖”故事告诫我们,热爱和信任学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学习、提升素质、塑造师德,静下心来教书,捧出爱心育人,就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不但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陪伴我们的学生,呵护比我们弱小的生命,这是教育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学习陶行知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爱心教育的随笔】相关文章:

爱心教育的随笔05-03

爱心教育的随笔(15篇)05-03

爱心教育的随笔15篇05-03

教育随笔-播撒爱心收获喜悦08-05

爱心教育的随笔通用15篇05-03

爱心教育的随笔(通用15篇)05-03

爱心教育的随笔(集合15篇)05-03

爱心教育的随笔(集锦15篇)05-03

爱心与教育读书随笔(通用24篇)12-05

爱心教育的随笔集锦15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