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9 14:56:53 国学 我要投稿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国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1

  此次培训,专家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此次培训,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每个模块都有许多优秀教师进行讲解,学习了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师,比较了中西方的德育教育,感悟了品德课教学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技能。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品德课的课程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唤起孩子成长的渴望,给孩子一个梦想的天空。

  培训中,我还学习了品德课的备课、上课,评课技能,观摩了品德优质课。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教师这个行业,以至于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终身学习。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必须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一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同时加强必备知识的学习,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使自己更好的解读教材,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合理的选择合适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二是向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教师,甚至是学生学习,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可以少走弯路,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调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一、重新审视自己,反思不足

  在培训期间,除了感叹每位老师知识渊博,旁征博引的同时,更羞愧于自己知识上的肤浅,自己那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可怜心态,以及那种居安而安、不求上进的可怕行为。

  现在大部分老师在教育改革中都持有消极态度,安于现状,停留于教参传授,对教育教学的不中一味归咎于应试,归咎于学生天生的素质,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不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育技能的磨练,不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消化成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了新课程实施的阻碍者。

  三十几年的辛勤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梦想,留下了太多的茫然和困惑,这段时间我远离喧嚣,离开忙乱,静静地聆听讲座,静静地写心得写总结,徜徉在学习的快乐里,原来我们太多操劳于琐碎的事务性的工作,太多疲于低头拉车而无暇顾及抬头看路,来到这里后,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教育理论的贫乏,也看清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吃老本的念头多,终身学习的意识少,工作容易受情绪影响,惰性大,闯劲儿小,无意义的耗费时间多,有价值的尝试探索少,培训后意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教育的理论、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不断吐故纳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

  二、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我。

  作为一线教师,诚然我们一直都非常的敬业、负责,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备课,钻研教材、做教具、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为了让学困生的学习能有所提高,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想很多的方法,然而收效总是甚微。听了专家的讲座后,如醍醐灌顶,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为什么不会从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去找找原因呢?有没有与其他教师交流过备课的体会,特别是有没有系统地思考过自己在备课中存在什么问题,还有那些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培训,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解决好怎样备课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好怎样备好课的问题。通过培训,我理解了备好课的标准,首先要正确的理解教材,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实质性的分析学生情况,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清晰的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安排要兼顾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其次,要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和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合理使用多种互动、小组合作、多媒体等教学形式,设计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板书、语言、强化、反馈等基本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还要根据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记录单、反馈单,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师课堂观察记录表,以多种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另外还应注意,在分析要素的基础上,要运用系统化的方法,系统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片面地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

  我觉得这次培训最有效的,是一次对自己教学的深层改造,它让我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三、博采众家之长,拓展视野

  在以后的培训当中,建议更加注重培训实效,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让学员们感到更“实用”、“解渴”、“易于消化”的培训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学科更加具体化,可以增加名师主课、座谈等形式,就学员急需和困惑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四、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例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总之,培训是一个手段,它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这次学习即将结束了,它将成为我教学生涯的一个新起点,我将把所学知识进行细细消化,努力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发展,为自己的老师生涯,为学校的思品教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2

  一眨眼间,我已经在德国生活快两年了,经历过了这片土地上的大雪纷飞,也经历了这里的鸟语花香,德国在某些方面的确比我们更加发达,然而我却在这里越来越贴近自然与纯真,德国这个国家如何,是不能用短短一篇文章可以概括的。这与不同社会和不同风气有着很大的关系。我现在感觉到我越来越贴近自然,越来越憧憬那种最初和自然美好就是和学校以及周边社区的风气有着很大的关系。这里没有车水马龙和城市的喧嚣,更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这里只有朴实的老师们和单纯的同学们。从他们这里我能感受到的是纯朴。这里我想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经历感想以及自己的感悟。我并不认为谈学习就足够,如果没有真实经历无论如何费口舌地描述,都是无用。我想谈论的是真正一个留学高中生的生活。各种媒体上这样的文章并不少,但是有些作者的一些想法我实在不敢苟同,我觉得他们说的有些问题,并不是错在了社会,而是错在了自己本身。

  对于任何一个独自来到德国学习的学生来说,在生活自理之外还要面对孤独。这种感觉是不可能逃避的,而且它将会一直存在。毕竟和父母异乡,还需要开启一个全新的交际圈。在来到国外之前,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有这方面的觉悟。德国人自然也是普通人,他们也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更何况在这个连阿拉伯都会被称作东方的土地上,出现了来自更加遥远的,真正的东方国度的人,他们自然会展现自己友好的一面的。这就是我的机会,并且我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也是因缘巧合的情况下,我在这个学校交到了知心朋友。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找到同一个思想层面的人交流实在是难得。渐渐的,当你在一个地方有了能够给你带来快乐的人,一个在危难的时候可以帮助你的人,一群你回国以后会牵挂和思念的人时,这里已经就不再陌生了,那些说四海为家的人并不是没有,但一定是少数人。德语有个词经常会被使用,那就是"第二个家乡",对于我来说,这个小镇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

  有时我也不得不感叹,世界真大啊,但又是那么小。谁会想到,一个人能够在进入飞机的前一脚用着施瓦本方言和一群朋友在蓝天白云青青草地上谈笑风生,下飞机的后一脚就已经湮没在了一座灯火阑珊的百万大都市之中。总会有人会问我,哪种生活方式你更喜欢,我其实并不是非常情愿回答这个问题,一是因为表达出来过于困难,另一个则是因为自己谈论家里的优缺点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如果一定要给一个答复,那我也只会回答:"我都喜欢。"能够在一生中同时感受这两种生活气氛,是我的荣幸。当一个人漂泊了万里,又一次看到了可爱的老师们热情的跟我们说欢迎回来时,那种说不出来的感动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当我再一次看到我的家人和好吃的中国佳肴时,又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能够这么活着,我很满足。

  说到老师,我认为对待老师的方式是全球通用的。不论在什么国家我们都要尊重老师。在这个方面其实德国的学生是比较欠缺的,尊师重道这个词所维护的并不仅仅是老师的尊严,更是我们国家的道德规范。在德国课堂纪律中从来就没有上课不要讲话这一条,我们中国学生的课堂自律所展现的在国外已经不是个人修养这么简单了,而是国家形象。我通过这个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不错的评价。再一次强调一下,不是上课不发言,而是遵守课堂纪律并在尊重老师的情况下发言。这是中国人到德国的一大优势。通过上课时和课后与老师的互动,我自然就能够得到很多机会,也让老师们知道了,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正如我之前所提及的,现在的我有两个故乡。但有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实,那就是家人对我的担忧,这也就是我有的`时候喜欢摄影和拍视频的原因。我想告诉我的家人,不要担心我,我过得很好。每当我得到什么好的东西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想把这个好东西和家人分享。我拍视频只是想告诉家人,我很好,不要担心我。后来又想到可以顺便传播一下东西方文化。因为德国学校也是我的家。我也想让德国的朋友们感受一下东方文化的力量。所以在这两个大前提下,我做了贺岁的视频短片。我做的视频短片竟然不仅能让中国人看懂,德国的同学们也能看懂。所以我将这个视频展示给了他们。这一点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我便有了机会在校报上刊登了这个视频。

  当然,和我一起来到德国的同学们应该有不少比我更容易融入德国社会的。回首走过的路,我想感谢当年中德班时老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尽管时过境迁,教学楼也换了,但是中德班永远都是我心中那个温暖的集体;虽然时间再也回不到从前,那段在中德班的时光依旧是我记忆中一抹明亮的色彩。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3

  20xx年1月,我很荣幸作为鞍山市职教城赴德国培训项目的一员,在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柏林建筑专业职业学校、巴登-符腾堡州曼海姆双元制职业大学三所学校进行了学习培训和实地考察,此次学习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模式,社会的参与、认同和需求等方面有了比较深刻体会,现将培训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简介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在职业教育里提供多元化知识,采用弹性的教育方式,进行职业教育能力的转换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由联邦、地方政府与企业三方合作建立的适应德国国情的一种职业教育体制。这种体制下联邦政府提供法律保障,是体系的基本结构;地方政府提供学校平台,培养公共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企业提供技术和岗位,并拥有职业的要求权,由这三方共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由行业公会协调分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正规双元制毕业的学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为要获得学校培训机会前学生必须被某个企业录取作为培训生,这是企业为社会应尽的义务,学生在学校是学生身份,由学校进行管理,每周1-2天在学校进行理论培训,每周3-4天在企业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培训,学习时间为3年,毕业时如果通过了工商联合会的考试拿到了技术证书加上本人愿意,就能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参与到双元制教育的企业要通过政府和公会的相关认证,并有一系列的措施在其参与过程中进行监督,若企业不达标则丧失参与资格,还要缴纳相应的罚金。参与企业将得到政府在税收方面的减免,并获取稳定的人力资源的优势。

  总之,双元制能对个人的创意激发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会了年青人谋生的手段,提高了职业的自我认同,避免了失业与社会的不稳定。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容

  “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同于我们的专业设置而是以职业岗位进行划分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33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并形成法律。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公会负责。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一)、教学体制

  首先由学校来制定教学计划表,企业要按照计划表来执行,企业的责任、方案、时间都是界定好的。执行效果设置最低限度的标准,不能达标的企业是不合格的,企业将失去培训资格并交纳罚金。这就能够保障学生不仅符合一个企业的需要,而是达到大多数企业的要求,保证学生就业的稳定度。

  其次,国家针对每一个职业都会有一个教学计划的建议表。如:三年中的某一个星期应该到某一个进程,作为教学的一个参考和帮助。再如对期中期末考试的要求,考试的时间、内容和标准等都有相关的要求,这些都是要严格按照要求去执行。

  第三,在培训规范法规的制定中,会有许多的相关教师参与其中,如果有新的'教学计划要求出现时,其进程如下:当生产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对行业公会与企业工会报备方案,如果这两个工会认为有矛盾的话,可以将方案报备负责双元制的联邦机构。联邦机构会与经济部或教育部联系,这几方都沟通好后,再进行教程改革,并反馈到企业中来。工会与公会会做一些统计,并提供一些数据,并最

  后形成一个解决办法。对于制度的改革会找一个中立的研究机构去制定与评估。通常来说鉴定与评估不会太多考虑教学内容,而是会看是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学校再根据法定规划教学课程,这个周期规定不允许超过一年。

  第四,一个职业的培训不仅仅是一个岗位的学习,而是全生产流程的学习,是是企业应用性的学习,如果企业没有的法规中规定工序部分,企业会安排学生到有能力提供该工序的企业或者培训中心去完成这部分培训,相关费用也会由企业负担,这就使毕业生在社会上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第五,双元的界限在模糊,企业也开始重视一些相关的理论课程。理论课的教学场地不仅仅安排在学校,更多的企业更愿意把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课程(如:外语、物理)安排在企业。

  (二)、教育思想

  1、双元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理论结合实践,就像太极图一样是混合在一起的,是自然交融的,是流动的,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参政真正的达到理实结合。

  2、让学生学习如何去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最好的,在教学时要传递一些情感,进行专业素质的朔造,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3、企业文化教育是进入企业工作的准备。企业对学生的教育,除了专业技术,还有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感,企业还需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性的学习。而对企业来说,多培训学生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声望,同时也为社会培养贮备了专业人才。

  4、在职业教育中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教育。如:在学校中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形成一个健康与生态环保的行为规范,为后代子孙造福,学校使用再生纸,倡导骑自行车是一种环保行为,减少开车,共同租车,大家都要这样做,形成不懂环保就不酷的风气。

  5、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一个人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个人情感、工作社群等,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专业能力的概念。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母鸡说:“这个世界光会下蛋是不行的”,怎样才能让下的蛋更好吃?下蛋(工作)时有情感,蛋会才会更好吃。每个人都要自发的去激发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

  (三)、教育质量评估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有几个元素来决定,首先是在培训中教育者的设计部分,让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学习;第二点在教学中的命题,这个命题的质量将影响教学的结果;第三点教育面向的是学生的因素,他应该知道自己也要有责任(家庭、社会的基本公共教育),自己要有责任感,不能仅仅从操作任务上来看,要有自己的自觉性,有自己的思考;第四点指完整性的全面性的学习,企业要解决的任务是盈利,自觉性的工作挂上钩,形成企业精神,协同整体运作。最后说工作能力作为选评的项目,代表工作能力的结果通过考试来决定,但应考虑一些态度等情感因素。如果在培训完成后,一个学徒对这个职业产生了专业认同。工作愉快,喜欢,得到满足,今后在此专业上将得到更多的进展,这才一个合格的教育产品。

  质量监管机构是行业公会。全德国有80个行业公会,以产业分区,组成人员为当地的有代表性的工业家与企业家。这是一个受国家监督的社会组织法人单位。这些企业家每年要付年费给公会,公会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负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咨询,认定培训企业资质,进行相关的职业考试。他们提供资料信息库,会员可以得到免费咨询,有教学专家提供建议。也提供给企业各项帮助,如国家对企业的优惠政策等(土地计划、对外界的联系、与国外的信息咨讯)。

  学生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时,学校教师代表、企业代表、公会均会派出代表共同参与。公会是义务的,不接受酬劳。这也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中立性。三方也可通过考试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对课程的内容起到控管作用,对专业的发展提供展望。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

  1、打开毕业生的上升通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考取学士、硕士和博士的途径与机会。毕业生通过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形式可以更加容易的进入上级学校。并且在某一阶层、某一阶段,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2、加强在考试方面的要求,要达到社会的需求目标。随着社会对职业要求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也会更加的严格,尤其是在面试的过程中会更多的考察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对人的尊重)

  3、更多考虑其它欧州移民的问题,将他们纳入德国体系中。如西班牙过来工作,在统一资格认证方面要多考虑。

  4、将师傅引入大学来,让他们学一些学位课程,带给他们更好的待遇,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5、将双元制引入特殊教育中。部分残障的学生原来在一些单独的特殊学校,但这些年的趋势是这部分学生也融入到双元制职业学校来,将来也可获得工作的机会,更好的融入社会。

  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在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德国的出生率在不断的下降(法律促进生育,家庭内有三个孩子可以免税,正常税负为37%-40%),另外部分家庭因为经济危机移民到别的国家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医生、律师),这就导致生源规模在不断的缩小。

  2、因为政策的关系,学校的学生会超过社会的需要,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好的培训和实习机会。国家也在倡导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而企业认为现在的青年人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值得去培养,不愿提供学徒岗位,这种情况下政府也无能为力。这就产生了一年制的短期预科班,让没有想好学什么和找不到接收企业的学生在学校通过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职业的内涵和培养综合素养以达到企业的认同。

  3、校企之间在教学工作方面沟通不是都很顺畅。相互间不愿意进行沟通,相互指责,沟通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很难达成一致目标。

  4、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方面存在问题。评价方式和内容都受到教师的质疑,教师也不愿对问题进行反馈,导致教师改进方面上不是很积极、主动,使得学校在教师评价方面的改进工作也很缓慢。

  五、几点体会

  在德国学习培训中感受到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还会有多种形式的“双元”。

  文化课和专业课没有明确的界限,企业也会教授学生文化课的内容,只要与学生的职业相关,有利于学生接受,并不局限于教学的场所,一切只为了教育好学生。学校和企业对文化课的设置非常重视,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更加强调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者和社会人。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4

  20xx年11月8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经信委组织的"淄博市双50强企业"德国4.0考察学习培训班。去德国工业4.0学习,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两化深度融合的首选借鉴之路。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思维,对德国工业4.0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企业今后如何实施中国制造20xx战略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在德国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德国大众汽车总部,听取了下萨克森州管理学院赫尔格教授关于德国4.0的讲座,实地观摩了汉诺威化工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汽车配件厂、德国大众汉诺威客货汽车生产线,在不莱梅市与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学习交流,非常荣幸地参观了世界级制药企业拜耳药业等著名企业。通过参观学习,震撼很大,感受很多。现将此次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德国工业4.0的认识和理解

  德国工业4.0的基础是已经实现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其主要标志是以蒸汽机发明带来的机械化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以电力发明带来的电气化和大规模流水线;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电气化的结合和实现的自动化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这就是德国的工业4.0。

  德国工业4.0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德国工业4.0与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xx意义相近。我国在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遵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客观规律,编制中长期十年规划,颁布了中国制造20xx,其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主要形式是"互联网+".中国制造20xx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战略举措。作为生产制造企业,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制造20xx及德国工业4.0的深刻含义,认清形势,改变思维,努力将该项工作推向深入,切实将转型升级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和启示

  德国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联邦政府投资数亿欧元,大力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可见政府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该战略已经得到了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大部分企业对工业4.0的工作已全面展开。从这次实地参观考察的几家企业来看,也都开始了工业4.0的各项工作。德国推进工业4.0实施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工业4.0作为一个新理念凝聚了德国各界的共识,并变成了共同行动,在这能看到德国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装备相对落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信息技术装备有待完善,大部分企业还处在2.0―3.0的水平,有些企业还处在低于2.0的水平,所以要想实现中国制造20xx的战略目标,路还很长,困难很大,障碍不少,需要努力做的工作很多。

  一是转型升级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已经失去,这类产业唯有转型升级才能生存发展。当前我们的传统产业占比重较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产出成本高,质量稳定性差,产品附加值相对低,产品竞争力弱,要想产业升级,任务非常艰巨。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政府大力推动下,转方式、调结构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产业逐步淘汰,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正在崛起。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工业制造企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的步伐加快,自动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制造20xx及工业4.0的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和加强,这些都为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企业员工技能素质的提升亟待解决。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特别是企业,人才更加重要,企业的职能是"整合资源,创新价值,创造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由于中德教育体制、文化的不同,特别是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异,普遍出现了中国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职业学院的学生到企业去基本上是从零学起,给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而一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又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专业知识又不够专、不够精,缺乏在一线扎实学习的意识和耐力,眼高手低,成长慢,而且流动性大,给一线技工团队的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员工技能素质也是影响中国制造20xx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在今后的职业教育培训方面也应当向德国学习,企业也应借鉴德国企业对新员工在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和水平。同时,企业在"中国制造20xx"战略的大环境下,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优秀人才团队。要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使工业基础更为扎实;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优秀技术工人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保障中国制造20xx战略目标的顺利推进。

  三是必须深入推进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各项工作。首先,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认识,创新思维,迅速将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等工作落到实处。现在青岛等几个城市正在建立示范园区,为下一步工业企业中国制造20xx的推进工作铺好了路子,也提供了捷径,并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其次要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xx",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取决创新能力的提高。缺乏创新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难以较快地提高信息化创新能力,但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协作,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是制定中长期工作目标和计划,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实现中国制造20xx的目标,不仅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未来制造企业市场竞争的必走之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水平差距较大,要想在全球竞争中抢得先机,必须尽快赶上或超越他们的水平,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发展历史较短,在企业的人才、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到20xx年十年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提高认识,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制定的中国制造20xx的各项目标计划,不断向发达国家、优秀示范企业学习,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中国制造20xx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整体工作的推进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引导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转型升级。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依靠制度和政策优势,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5

  本人受学校的委派,于20xx年5月23日至7月4日到德国进行为期44天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属于国家教育部与InWEnt(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在20xx-20xx年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之一,目标是提高专业人员队伍的质量,进而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培训专业方向是旅游,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对德国旅游和酒店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将学习情况与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401.2万人,全国划分为16个州。此次培训主要在德国Thüringen(图林根州)的Erfurt(埃尔富特)和Sachsen-Anhalt(萨克森-安哈尔州)的Magdeburg(马格德堡)两所城市进行。这两个州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图林根州被誉为德国的“绿色心脏”,承办方为了能够让我们多了解德国不同的旅游资源,在六周的培训中,特别为我们安排了两个不同的培训地点,大家一致认为承办方为我们选择的培训地点是非常合适的。

  在德期间,周一至周五的课程安排得很紧凑,培训内容很多,跟我们上课的老师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一个多月学习的内容相当于他的学生要用三年才能学完。培训内容主要是了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以旅游职业教育为例的双元制培训及开发模块式课程的方法,以“推介德国旅游和酒店从业人员”为例介绍用于组织和设计旅游为人才培训的示范性方法论方案,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先进教学方法,旅游市场推广,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欧洲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等。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听课和参观交流。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和双元制情况,项目组安排了参观埃尔富特市的工商业协会、国际职业学院(IBA)、上课所在的ergab职业学校,还参加了莱茵TüV教育集团学生期末实习报告会;还到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和学生在企业培训的情况,比如到图林根州旅游有限公司、Radion酒店、欧博霍夫旅游咨询处和Panotama酒店、马格德堡旅游公司和哈兹.瓦格酒店、德国旅游研究所和德国最大的旅行社——图意旅行社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德国的“双元制”教学体制和德国旅游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德国不莱梅技术应用学院,初步了解德国的高职教育情况;为了扩大视野,了解德国的文化和旅游特点,项目组还组织我们参观了柏林、魏马和不莱梅三所城市,对于受过二战严重破坏的后发达国家,能够对城市文化、古迹维护复原相当好,旅游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让我感触很深。

  在学习期间,我顺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拟订“餐厅服务员”示范性培训方案;对“餐厅服务员”十节课模块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制定一个20人中式自助餐晚宴的项目方案;最后还做了学习成果汇报。

  在学习期间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德国人,其中有两位老师的理论课深受启发,最有意思的是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不莱梅一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下红酒餐厅和酒窖,深入了解了红酒的知识,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

  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接近德国的普通民众,了解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受邀到生活老师家里做客;利用周末到各处参观旅游。总之,这次学习安排比较合理,生活虽然有点不适应,但收获很大。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此次出国培训,大家克服了生活方面、文化差异方面的许多困难,逐渐学会了适应。每个人都严格遵守了出国前的纪律要求,无任何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发生。在这次学习中,我们通过听课、提问、课外阅读以及参观访问等,对德国“双元制”理论与实践教学,德国学制体系建设以及德国旅游和文化等方面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很受启发。 最大的收获,就是使我们认识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迫切需要进行改革跟进。

  (一)对德国“双元制”的借鉴。

  我认为,德国的“双元制”教学体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学习和参考。

  1.解决学生的就业方面。一般而言,正规“双元制”毕业的学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为要获得到学校培训机会前学生必须被某个企业录取作为培训生(或者叫学徒员),这是企业为社会应尽的义务(如果企业不招收相应数量的培训生,则必须向政府缴纳相应的费用,由政府出面为社会培养这样的培训生),学生在学校时是学生身份,由学校进行管理,每周1—2天或三个月进行在校的理论培训,在企业时则为学徒身份,由企业进行管理,每周3—4天或三个月,学习期限为3年,毕业时如果通过了工商行会的考试拿到了技术证书加上本人愿意,就能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2.优化教学内容方面。每个班的学生都是各个企业的培训生,其培训的内容必须是企业所需要的,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与企业协商并共同确定,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企业日常产品中所需要的,非常接近实际,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喜欢学,老师教学也很有针对性。

  3.简化了学生的管理。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本学员手册,学生要及时填写每天的学习或实习工作情况,以便老师和企业及时掌握学生信息。每周1—2天的在校学习,时间短流动性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更加没有宿舍和运动场所等,学生在校的表现完全由课任老师掌握,如果学生有不良的表现如迟到、缺席等,老师有义务如实向学生所在企业反应,而对学生的处理措施由企业来实施,对学校而言就极大地简化了对学生的管理。

  4.极大地减少了教学和实验设备及教学经费的投入。德国职业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学校只是学习基本技能,掌握专业的一般技巧,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具有创新意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只可能在企业。因此,很多企业把本企业的最新设备要么直接送到学校,要么专门做成模型供上课使用,这样学生就能

  很快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作为学校就可以极大减少设备方面的投入,节省很多教学经费,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对行动导向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体会

  这次培训中,我们还学习开发模块式课程标准的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上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这方面的体会主要如下:

  1、以工作流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设置。

  在德国以行动导向教学早在五百年前就已在手工业中产生了,随着社会发展不仅适应社会,还适应行业,甚至国际行业的要求。行动导向学习的目标就是学生学习掌握完知识后就能运用到工作中,而不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才能上手。因此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也是根据各行业中每个工种和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设置的。在课程开发时一般会组建一个调研小组到企业一线进行调查,小组成员由行业协会人员、企业人员和教师所组成,根据调研各行业企业岗位情况来研究开发设置模块式课程标准。我们还学习了开发课程方案的流程图,这样做就能紧密结合职业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在德国的行业协会有统一的培训章程,职业学校就遵照培训章程安排教学计划。

  2、行动导向教学流程

  德国教师的备课相当于设计学习情景,一门课一般由几个老师一起参与进来,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并承担教学任务。例如推介一家会议酒店,需要计算机、市场营销、企业流程和会计老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块式的教学方式目标性很强,学生学完后马上就能用在工作中。学习了如何用框架设计自己的教学,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由目标推导出学习内容,要达到这一目标要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使自已的备课思路更加清晰。

  3、行动导向中的先进教学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收获最大是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德国有一个二十年不变的教学方法图,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从中取出,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于已有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在不断的在改变,这些教学方法加上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技能知识就是先进的教学方法。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让学生动手为主进行教学,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还对我们亲身运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分组练习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让我更实际的掌握这些方法的使用。

  (三)从德国人身上受到的启发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德国人。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德国人素以 勤奋能干而著称。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为“公蜂”。他们这种敬业 精神、狂热的干劲,颇出乎以刻苦耐劳著称的国人之意外,很值得我 们学习。另外,由于是德语授课,有些专业术语翻译过来较难理解, 语言交流上尚有一些吃力,在课堂上有些问题往往需要老师讲解多遍 我们才能理解,经常导致授课进度延缓,但是老师并没有为此而牺牲 培训质量,而是延长授课时间保证培训质量。

  但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工作似乎“慢慢腾腾”的,与想 像中的争时间、抢速度的现代化特征大相径庭,不由地令人怀疑所谓 “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说。但是经过几天的体味后,终于初步了解了 其中的原由,原来,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们

  普遍遵循的信条。办一样事,计在百年。始作时多投入财、力、工时, 乍看似有些“浪费”或”没必要”,却保证了完美无瑕、一劳永逸,虽 慢犹快。在埃尔富特看到的任何一座房子很可能都有上百年的历。据介 绍,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正是由于不片面追求 “多、快”,而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做到“好、省”。这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三、对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班级人数尽量少。德国的班级都实行小班制,这样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同时老师也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中国的国情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德国的模式,但从这里可以借鉴的就是人数不能太多,要有一个最低限度的规定。

  2.多与企业联系。德国的学生都是企业的培训生,培养目标很明确,教学内容很具体,这都是“双元制”的特点决定的,我们情况有所不同,但从此可以获得启发,在平时教学时多与企业联系,或尽可能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也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

  3.加强老师的职业培训。在德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教师很不容易,要经过多道严格的考验,例如,实习老师在3年见习期间有3个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他,分10次给其评分,最后还要经过考试才能成为合格的老师。而我们的教学体制,成为一个职业教师相对比较容易,大多数教师没有实践经验,且平时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知识多拘泥于课本理论,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利。;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和既能从事酒店教学又有较强实践经验和酒店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让教师在企业真正参加工作半年以上;此外,建议聘用酒店的管理者做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这将对学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4、建立统一的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目前我们各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不够有针对性,培养的学生不能马上胜任岗位工作,应组建一个课程开发设置小组对不同工种的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5、加大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要上好一堂课光靠一张嘴一个黑板一支粉笔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方法的使用也离不开多媒体设备,而目前我们中专学校运用多媒体设备上课的专业老师少之甚少,只有几间教室能用上,这样单一教学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德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的培训方案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加了更广泛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使自己在教学中创造更好的佳绩,为学校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做出自己的贡献。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11-07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3篇)08-18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经典【3篇】08-14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大全3篇】12-11

留学德国的感受12-16

德国留学之德国的医疗保障依体系12-13

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06-17

德国留学交通出行的简介12-13

对于德国传统婚礼的感受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