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传统文化作文汇编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假日里,我们“鹿鸣小队”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活动,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活动在万松书院进行,这里虽不及河坊街、吴山广场那样热闹,但它那独特的宁静与古朴,使人感觉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气息。
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万松岭上,原是一座寺庙,叫做“投恩寺”建于唐贞观元年。在明弘治十一年时改建,因诗人白居易在《夜归》一诗中曾写下“万松皆在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句子而得“万松书院”之名,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书院的主入口刻着三幅浮雕:正面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的情景;左面是“拜师”图,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右面是“日课”图,表现了先生不辞辛劳地教学,弟子们孜孜不倦学习的优秀素养。
走上台阶,便是三座古色古香的牌坊,因形似“品”字,所以称为“品”字牌坊,也有“做人要看人品,做官要看官品”的`寓意。
再往前走,看到的是“仰圣门”。“圣”指的是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夫子,那么“仰圣”就是人们对孔夫子的敬仰。走出这道门,就到了另一道门——毓粹门。“毓粹”表示要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穿过了这道门后,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个极有文化素养的人了。
怀着真诚的敬仰之心穿过两道门后,就看到了一座典雅的建筑“明道堂”它的左右分别是“由义斋”和“居仁斋”它们的名字出自于孟子的“居仁有义,体用己全”。这里原是学生们住宿和自习的场所。“明道堂”前大园柱上,刻着一幅对联:大德大功还凭仁义立言冠冕百家称极致;成王成圣最是精神传世华夷一例拜先师。这里原为教师授课之处,现则摆放着工艺巨著《中国科举大观》。每一个人物,每一座建筑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感觉自己被一种强烈的文化气息带进了古代。深深嗅到了古典文化的气息。
跨出“明道堂”,看到的是两座亭子:曾唯亭和颜乐亭。穿过亭子就来到了古人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成殿”。殿内陈列着五尊雕塑,正中间端座着孔子像,其余分别是孟子、曾子、颜回和子思的塑像。从这之中就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五位圣人的敬仰之心有多么的深厚了。在雕像左右的展板上,绘画书写着八幅“孔子行教图”。
从“大成殿”的后门出去有一块方方正正的极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不禁让人起了肃穆之心。
离开万松书院,大家互相讨论着自己所感受到的传统文化。有的说:“这里的对联对仗工整”;有的说“这里的石雕雕刻精致,特别是那幅‘孔子线刻像’,连一个石匠都如此的敬业,既有道又有德,可见人们有多崇拜孔子了”;还有的说“连这里的灯笼都勾勒着古代名人像,这也是传统文化哪!”。是啊,“万松书院”真是一座埋藏着中国文明的宝地,一块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圣地。
传统文化作文 篇2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千余年耒,她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它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
过去在农村、厂矿、部队、机关、学校都常有业余皮影戏社团组织,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 化生活。
我国先民所发明的皮影戏,是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传统文化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但是我们不用去纠结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因为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爱国的精神的传承。
端午节最有意思的还是划龙舟,包粽子,记得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妈妈总说:“包粽子是不能换手,手也不可以移动,否则糯米就漏出来了,绑绳子的时候不能太松。”关于粽子度来历,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而划龙舟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在屈原故里,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竞渡,而且对夺标尤为重视,“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夺标归来,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
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体现出了祖先们对自然的崇敬。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一天,叔叔和婶婶请我们一家去餐馆吃饭。邻桌坐着两个西装革履的小青年,他们点了四凉三热一汤,要了一瓶白酒。俩人上来就大口喝酒,吆五喝六,划拳“猜色子”一顿喧嚣,每道菜都是“蜻蜓点水”地吃了几口,汤似乎根本就没动。一瓶酒见底后,俩人面红耳赤地就拍拍屁股结帐走人了。服务员将剩下的大半桌的菜全部倒入垃圾桶中。
我问服务员:“姐姐,你们这里吃剩下的饭菜可以打包吗?”服务员说:“可以呀!”我十分纳闷:“剩下这么多菜,他们怎么不打包带回去,热一热还可以继续吃的呀?”服务员不置可否地说:“可能怕麻烦,也可能爱面子吧!”服务员又说:“我刚刚从农村出来打工不久,看到那么多的饭菜都白白地倒掉了,真的也很心疼。我爸爸妈妈常说,浪费粮食就是犯罪的!”
浪费粮食就是犯罪!这句话让我震惊了许久……
我们离开时,我让服务员姐姐把能打包的都带走了,包括几粒“水煮花生米”。
千百年来,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我们好象更加“健忘”了,把好习惯抛弃了,却养成了奢侈浪费的坏毛病,在攀比心理的左右下,浪费现象甚嚣尘上。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中国目前有13亿5千万左右人口,除去婴儿及生活不能自理的'不能主观消耗粮食的老人病人,至少还有10亿左右,10亿人,每人每天节约20克粮食,一年下来,全国就能节约73万吨的粮食。73万吨,足足够3000人生活一年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看西部地区的记录片,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一日三餐而发愁……我们国家每年还在大量地进口粮食。想想那句:浪费粮食就是犯罪,我们是到了检讨自己的时候了,我们到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做勤俭节约之事、拒奢侈浪费之行的时候了。
传统文化作文 篇5
我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她是不屈的象征,她是坚强的诠释,她是胜利的誓言,她是华夏子女心中不灭的太阳。在繁星璀灿的星海里,在奔腾不息的大海里,在灿若银河的灯海里,我总会想起你,我亲爱的祖国啊,听到颂你的歌谣,我慷慨激扬,祖国啊,我深情的呼唤着你,我对你的情谊像白云眷恋着山岫,似江河依偎着海洋。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最近我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令我感慨激昂、心潮澎湃。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孝悌友爱的黄香、张英,尊师重教的杨时、唐太宗,诚实、守信的晏殊郭伋,明理、守法的包拯刘秀,勤学、好问的司马光苏东坡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中国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
我在这本书上学到了很多中华文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是需要我们终身以求的事。我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刻苦的学习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刻苦地对传统文化有大概的了解,有端正的态度,对自身一定会大有帮助的!
国学是我国的一大文化,国学小名士便是国学的传承。有人可能问我国学到底是什么,以前我也不清楚,是诗?还是词?现在我知道国学并没有标准,琴棋书画诗等等,跟中国有关的,都是国学。
回归国学,就应当理解文字的内涵,就应当渗透进生活细节,传承经典文化中的精华。光靠知识的灌输并非是国学的最终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国学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渗透进每个孩子生活的细节中,贯穿在做人的道理中。知行统一,不能坐而论道。不要让国学学习仅仅是课堂上的一道风景,而不加深学习,加深印象,国学小名士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加深印象。“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这些都是国学小名士教给我的。
国学小名士不仅能让你加深印象,还会回想典故和诗句。要知道国学是师古之学,但师古不能泥古,更不是简单的复古。中国传统教育常常以礼节教育为主,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取舍。不能一本正经的,按照书里原封不动搬出来也不能给了书里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老师的责任。既然我们学的开心,也不能让我们一点也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因为现在许多人总是弯着腰,低着头玩着手机,所以现在去学习国学古文的人是真的不多了。没有人会去关注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文化,而是都去在玩娱乐游戏。就算是学习了国学,真正可以把国学全到理解贯通的人是不多了。
所以,我们要接着传承国学这个无价之宝,让国学这中国的灵魂继续传承下去,让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们心里永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有四大发明、四大名著、古代圣人、浪漫诗人以及很多的文化血脉。
中国的传统美德很多,诚实守信、尊师爱亲、讲文明、懂礼貌等等。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都是起码要做到的。在学校,我尊重老师友爱同学,在家里,孝敬老人,遇到别人主动打招呼懂礼貌,说什么就要做到什么,不能失信于人。不管是与家人还是同学老师之间,都要保持最起码的尊重。
我们国家的文化成果灿烂辉煌,对于这些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例如孔子、老子、屈原、李白、曹雪芹。他们都是文化名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他们所编的书籍以及做的诗句,都是有深远的意义的',其中的寓意以及想表达的情感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语录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句子,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礼之用,和为贵’,都指明了我们的学习态度和做人的基本礼数。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国家的节日习俗也是多姿多彩。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好多好多的节日,这些都代表了不同节日的意义。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最热闹、最喜庆的一个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春节的习俗很多,贴春联、买新衣服、收红包等等。春节联欢晚会是我们众所期待的,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必须看的,我也爱凑这个热闹和家里人一起观看,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很高兴。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无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还是中国的历史名人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化也在走向世界,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彼此交融。
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更应该继承老一辈的传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化作自己的思想,跟紧世代的步伐,大步的向前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为我们小学生来说,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
中华传统文化是古圣先王的智慧,是经千万年考验积累的文化宝藏,是国魂。其中《弟子规》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修身养性、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行孝向善,是爱国表现。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卷七《礼记》,意思是,孝道有三种层次:小孝用体力,中孝用功绩,大孝能永恒保持孝心。古有“孝感动天”“恣蚊饱血”等24孝故事。今有“感动中国人物”许多行孝向善人和事例,打动我们幼小的心灵。
董雪英是安徽省“十大孝星”之一。她是我们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董楼村人。21岁嫁到雷山村成为朱家媳妇,照顾公婆,十年如一日。每天端吃端喝,大小便都要帮助。每年冬天怕老人冻着将老人的腿和脚抱在怀里。每天给老人洗脸洗脚。她用体力行孝的事例教育了当地不孝之子改过自新。她传承着中华行孝向善文化,践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种中华民族行孝向善之美德值得我们传承发扬。
我家祖孙三代同堂,妈妈王凤珍就是行孝向善的平凡人物。为儿女健康成长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儿女做榜样。一方面照顾着爷爷奶奶的身体,另一方面关心我们的学习,时时勉励我们勤奋学习,经常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和毛泽东刻苦学习的故事教育我们。有时陪读到深夜,成绩不好给以勉励,给以自信,从不打骂。我们可心疼长辈了。冬天我经常给爷爷奶奶晒被子,刷便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的教导。感悟经典,行孝不能等,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家庭才能温馨、和睦、和美。行孝向善,安邦兴国,家和万事兴。
我参加过青龙小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给3至6年级的同学讲《24孝经典故事》。全身心受到中华民族孝悌传统文化的熏陶,深深地懂得崇孝向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凝聚强大的传统文化力量。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
我的妈妈非常喜欢传统文化,没事她就写写毛笔字,看一些很难读的诗词古文。受妈妈的影响,我也非常喜欢看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书。我已经读完了《中国历史故事集》、《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及《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儿童读本。最近我又喜欢上了《明朝那些事儿》。
从这些书籍中,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比如诸子百家里的孔子和庄子我都喜欢。我觉得庄子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老爷爷,他很幽默,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而且他还能跟骷髅头说话,他讲的寓言故事里都包含着很有意思的道理,周庄化蝶的故事在我看来如此玄妙。
有一次,我的妈妈在读《苏东坡传》这本书,我很好奇,也翻了起来:原来苏轼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我特别佩服他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不被打败的坚强品质,妈妈说那叫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逆境就要积极乐观。我很喜欢他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次我还在班里朗诵过呢。
还有,我看书柜里有一本《史记》,又大又厚,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拿出来一翻,傻眼了,是我看不懂的古文,妈妈就给我讲它的作者司马迁是如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他创作的《史记》做准备,我又觉得司马迁也非常了不起,我觉得我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了让我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妈妈带我去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去过北京、西安,西安的秦陵兵马俑非常震撼,那时候的秦国真是一个铁血帝国。我很喜欢西安的兴庆宫公园,每一个景点都有二维码,只要一扫二维码,有关景点介绍和诗歌的音频就有了,可以一边游玩,一边欣赏唐诗,感觉就像穿越了历史一样。
我们还去过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和文字博物馆,了解了汉字发展历史,我觉得汉字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密码真是太神奇太强大了。
在曲阜的孔庙,我了解了孔子的事迹,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觉得他和老师给我们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他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是妈妈所讲的诚信,如果那些想挣钱的人都讲诚信,讲道义,那么我们孩子就不会吃到毒奶粉,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就这样,我每天在阅读中熏陶,一有机会就亲自去体验历史文化名城,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慢慢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愿意做一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小达人,从我做起,让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精神家园芬芳四溢。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里,诞生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无论是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到“火树银花触目红,揭无鼓吹闹春风”的元宵节,这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到“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的端午节,或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中秋节,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节,都有着不止一种的民间传说,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具有独特魅力的。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在诗词的浩瀚海洋中给我们留下了一批批优秀传统诗词。同样是送别,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样是写黄昏日落,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则“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样是咏梅,陆游“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遥知不是血,为有暗香来。”同是惜时,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未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回苦多。”这些诗词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感,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我国的对联是具有独特魅力的。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著名的对联有“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初次见到这幅对联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我们是中国人,对联是我们的国宝,我们有责任与有义务学好它,运用它。像这样的还有一些有趣的对联“狗啃河上骨,水漂东坡诗。”相传是东坡与佛印在河上乘船游玩时,东坡看到河边有只狗在啃骨头,便出了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听罢立即将东坡的诗稿往河里一丢,说“水漂东坡诗”,我们在叹服两人的智慧的同时,也会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认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渊远流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让我们用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我们祖国的辉煌!
传统文化作文 篇6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直让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重要的一个源头即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也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要继承、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文化的发展,除了继承,我们更重要的是学习,是弘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中华文化的强大之处,也正在她的海纳百川、吸融并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报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向世界学习,不断将世界上优秀的东西纳入中华文化,并打上深刻的中华文化的烙印。现在的中华文化,已逐步走向世界,她是中国人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传统文化作文 篇7
昔我华夏,泱泱大国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 五千年的文化基因传承,在中华众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谁能主领风骚,成为中华之根呢?这个问题可能一时没有谁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但在我心中,我认为,筷子和中国书法能当此大任。
婴儿时,长辈们用筷子蘸着各种味道教我们辨别酸甜苦辣,这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我们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我们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和普通百姓竟折腰。我们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来读懂中华文明。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着天,方的象征着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其次,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也是最初人对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解。
可能有人要追问,为什么我们不像美国人那样使用刀叉呢?孟子在他的文章中说过:“刀叉会令人想起杀戮和鲜血。”这实在是完美的的诠释。关于筷子,有许多风俗习惯。俗话说:“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吃饭不能敲碗;不能将筷子插在碗中间;捏筷子时不能将食指伸出等等。这些看似循规蹈矩的观念,却代代相传。也许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少有人再去注意这些麻烦而无道理的规则。可是,难道筷子真的比不上西式餐具吗?若真是如此,孩童牙牙学语时,父母不会一遍又一遍教他们怎么使用筷子。我想,能够代代相传的,才配得上所谓“根”吧。
其次,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就是中国书法了。
中国书法,被冠上了“中国”这一修饰语。这就代表着书法是中国特有的,独创的。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书法家。颜体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欧体笔法有力险劲结构独特;柳体更是集颜欧于一身,字体优美刚劲有力。我们在孩提时代,就在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地书写汉字。而书法则是书写汉字的最高境界。一个国家的'语言代表着一个国家,所以我认为书法是中国民族的文化根基所在。况且,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有那一点离开过汉字呢?就是我们现在教材的印刷体,不也是一种独特的书法体吗?
没有充实的精神家园,怎么会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坚守自我,保持初心呢?同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其特有的民族文明,又怎么会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呢?水立于源则长其河,树立于根则繁其叶。中国只有“饮其流者怀其源”,才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作文11-02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12-22
传统文化孝道作文08-16
传统文化优秀作文08-25
写传统文化的作文10-08
弘扬传统文化的作文08-31
传统文化作文06-17
写传统文化的作文11-03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10-31
让传统文化回家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