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时间:2023-05-10 13:20:05 教育 我要投稿

有关教育随笔(合集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教育随笔(合集15篇)

有关教育随笔1

  意大利的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在他的《爱的教育》中,为我们描绘出理想的爱的世界。带着对永恒的人类课题的思考,我跟安利柯一起跋涉,探寻爱的真谛。100个故事,涉及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无不浸润着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正如泰戈尔所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无论在家里,在学校里,在街上,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是我所居住,我有见闻的住所,必定有各种各样的人在各种各样地教我的。”世界充满着爱。故事里的一件件事可以化作一曲曲感人的旋律,一支支动人的歌谣。那里的所有的人物组成了一幅画卷,一个欢乐的大家庭,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安利柯最要好的朋友卡隆,是那种“能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穿的衣服都太小太短,“外套露出绽缝,皮靴是破了的,领带时常搓扭得成一条线。”

  木柴店主的儿子可莱谛,“既能用功,又能劳动”,能替父母尽力,比自己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每天早晨五点便起床,帮助父亲搬运柴火;星期日,其他同学休息、玩耍时,他还要留在店里一边帮着做生意,一边忙里偷闲地做算术、写作文、悉心照料病中的母亲。

  还有,“小石匠”是个调皮鬼,“卡隆”非常爱帮助人,一个个索尔多虽然不多,但是积少成多却汇聚了一种爱心……从这些可敬可爱的人身上,安利柯也在学习着勇敢和坚强、乐观与豁达、善良和热忱、无私与奉献。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父母的话和每月故事里,洋溢着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和家长的爱。

  我在安利柯的日记里漫步,感知了一种纯真,浓郁的爱。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我发现原来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此对新东西的感悟,工作也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有关教育随笔2

  儿童心理出现问题,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占主导位置。“家庭极端教育都极易令孩子出现紧张、焦虑、退缩、恐惧等情绪问题,引发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误区:只有一个孩子,给他最好的

  分析:过分骄纵,小孩“脾气大

  小综的行为就极具攻击性。“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吵闹、惹是生非,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他们口中常说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

  谢海燕指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父母脾气暴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训斥、打骂,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在溺爱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并将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的,孩子与大人意见相左无法侍从,极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意识,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误区:“吓一下,小孩就听话

  分析:恐吓教育,孩子易焦虑

  今年8岁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经常在早晨上学前“发作,医生检查后诊断,肚子疼是假的,由于恐惧上学而患上了焦虑症才是真的。

  “小孩子不愿离开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的成熟,应该逐渐形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谢海燕分析,较焦虑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质、个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的言行有关。

  她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是分离焦虑,多发病于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他们可以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误区:“不打不成才?

  分析:以打代教,孩子“爱说谎

  6岁的花花很喜欢说话,坐着几分钟就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有时妈妈在看电视,身边的她仍然说个不停。更严重的是,今年开始,花花越来越喜欢说谎,一会儿说同学欺负了她,一会儿又说自己考了100分。

  “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需要关心的要求,当孩子一次偶然的说谎或者眨眼后,家长注意了,关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谢海燕表示,有些家长习惯以打代教,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是一顿痛打,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会令孩子不断“改进说谎技术来对付家长的打骂。

  专家说:

  家长期望“过高“过低都不当

  “成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多是在童年引起的,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谢海燕表示,“造成儿童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情况主要是由家庭原因决定的。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谢海燕分析,一种情况存在于放纵型家庭,家人对孩子过度溺爱,孩子习惯索取,不懂得奉献。一旦进入学习氛围,在学校严格的教育方式下,容易形成焦虑、偏执、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专制型家庭,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容易形成自卑、胆怯、回避的性格,成长过程中,在学习的压力下,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有关教育随笔3

  随着区角活动的开展,我们班的益智区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同一种益智玩具孩子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来玩,会在玩的过程互相学习,看谁的'方法更好,就拿拼图来说吧。

  拼图是益智玩具的一种,具有开发智力,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在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坚持力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孩子们刚开始接触拼图时不知怎么玩,也没什么兴趣,摆弄一会儿就放一边了。于是,我就参与孩子们的活动之中,和班上的几个孩子一起拼,教他们玩拼图的方法,通过与孩子们一起玩,孩子们会玩了,对拼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玩着玩着也有了自己玩拼图的方法,鹏宇玩时,先把拼图从底板上全部取出放在桌子上,然后,先找出四个角的拼图位置,再依次把每一块拼图准确无误的嵚入,姿艺呢,对拼图不是很熟悉,便对着拼图的图从一个角开始,慢慢拼好。有的孩子的确是拼不起来了,便找其他小伙伴来帮忙。总之,孩子们有孩子们的办法,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玩,每个人又有自己的方法,这使我认识到拼图活动很适合幼儿操作探究,但需要我们老师要用心观察多多引导。

  同时,也使我进一步认识了区角活动的好处,区角活动很有利于我们老师去细心观察每个孩子,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也进一步让我坚信,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孩子,教育指导才能更有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和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

有关教育随笔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班的那些淘气鬼经常互相讲起一些不文明的话语,什么某某某是什么了,某某某怎么怎么样了。讲得多了,孩子间开始斤斤计较,相互埋怨,还有小朋友接二连三到我身边来状告某某小朋友的不是,谁骂我了,谁叫我别的名字了,谁说了难听的话了,诸如此类。为了平息孩子们之间的纠纷,也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文明礼貌习惯,我们对幼儿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并开展了“文明之星”评比活动。

  首先,我们教育幼儿明辨是非。向孩子指出这句话不好听、不文明。让孩子知道这是不良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和改正。同时,我们示范给孩子如何用文明的'语言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在孩子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为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打下基础。并且引导他们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督促孩子能够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早,会用“请”、“谢谢”“不客气”等一些礼貌用语的孩子。另外,我们规定,如果孩子会文明的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就能成为“文明之星”,在毎周五的时候,我们为成为“文明之星”的孩子发张小奖状,以作表扬,从而激发其他的小朋友,努力争取下个礼拜当“文明之星”。我们老师也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小朋友见面时亲切的打招呼,请他们做事时不忘说声“请”和“谢谢”。当我们不小心撞到孩子,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说声“对不起”,我们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就应悄悄的说声“对不起,打扰一下”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们也会在这种彬彬有礼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使用各种文明礼貌用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进步很大。来老师身边告状的小朋友少了。每天早晨,孩子都会主动和小朋友、老师问好,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礼貌地说“请你帮我一下好吗?”“谢谢”……。渐渐地提高了孩子们的文明礼貌习惯,家长们都说自己的孩子变得懂事了。为了巩固孩子们这一良好的习惯,我们还要求在家与在园一样,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孩子,都要学会常用的礼貌用语,最有礼貌的就是“文明之星”。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在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它不只是教幼儿口头上的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必须长期坚持,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幼儿创造一个文明礼貌的优雅环境。从而实现对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教师应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相信我们会继续努力帮助每一位孩子,让他们个个成为“文明之星”。

有关教育随笔5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记得有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小峰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还有一次,我们班小浩同学上午第二节课发烧了,我利用间操时间赶紧打电话,想通知家长接孩子去看病,可家长接到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是不是又惹祸了?……”从以上两事例,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其实根源在于以往我们的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

  针对这种情况,我本学期做了点尝试。我班有个学生小伟,他课上不专心,课后作业一团糟,上课也不遵守纪律,老是分心。从前也用过上述办法教育过多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好景不长。我知道他的美术成绩较好,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当着他的面向他的父母报喜,并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做个懂事的孩子就更好了。这下可真奏效,小伟上课认真了,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课下,我常与他聊天,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还利用值周的机会,让其当楼层值周长,这可把他美坏了,性格开朗了,敢说话了,上课敢发言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写了家校联系单。总之,他一有进步,我就设法给他“报喜”,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希望他进步。这样他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本学期的期末数学竟然考了83分的好成绩,这是他入学至今从未考过的,也从来不敢想的成绩。之前都是不及格。孩子及家长都高兴极了。

  几次成功家访给我的启示是:家访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可也不排除例外,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前提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使他找回了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有关教育随笔6

  每个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不会自己动手做的,都需要老师的帮助,或者说,老师的示范帮助。特别是三岁之前的小朋友刚刚入托,自理能力比较差,但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对于一些行为的培养,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具体的方法和步骤,配合简单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动作要领,可以编成儿歌、顺口溜,让幼儿去模仿。

  比如洗手这件事情。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东西。对于幼儿来说,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孩子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打湿,拍打水花,甚至把衣服弄湿,心不在焉地玩耍,不知道何时何样才算是把手洗好了。

  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用简短精炼的词句把洗手的正确方法示范给幼儿。

  1、卷袖口,洗手心、手背。

  2、擦香皂、搓手心,脏水全部冲光光。

  3、再毛巾擦手手,挂好毛巾好宝宝。

  教师示范后再让幼儿认真练习,记住顺序和步骤并反复巩固。比如饭前洗手,上厕所后洗手,户外活动洗手等等。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朋友就会牢牢掌握住洗手的基本方法了。

  这种方法寓教于乐,特别适合还处在玩耍年龄段的幼童,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有关教育随笔7

  案例描述:上周进行了一节语言活动,是首儿歌泡泡雨。这首儿歌篇幅短小、简单易懂。于是一开始,我运用简笔画的方式把儿歌的内容画在黑板上,让幼儿说说画面上的内容。然后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读了2遍后我让幼儿自己找找儿歌中听不懂的地方。举手的孩子寥寥无几,于是就请这几个孩子说说。一个说:“小狗、小猫。”我问:“是‘小狗、小猫’听不懂吗?”孩子摇摇头。其他几个也差不多提的都是类似的问题。经过启发,总算有一个小朋友提了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泡泡雨是一串串的?”于是赶紧抓住机会告诉幼儿虽然最后儿歌是学会了,但孩子不会提问的现象却给我留下深思。

  反思:

  可能是孩子把“提问题”理解为“听到了什么”,但更大原因还在于孩子不会提问。总以为孩子还小,很少进行这样的教学,教师也总是习惯于“老师问,幼儿答”的教学模式,长期以往,幼儿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因此一旦让幼儿来提问,他们就不知该如何提问,把“提问”理解成“听到了什么”或“xxxx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这样说”等等类似的问题。

  策略:

  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起提高幼儿的.提问能力的意识,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

  另外要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使用的一般的句型,如“为什么……”、“……是什么意思?”

  孩子的提问可以从简单到难。一开始,可以从让孩子说说哪个词不明白,哪句话是什么意思着手,然后再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

  给孩子提问的机会。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

  鼓励孩子的提问,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幼稚”的问题,教师不可以嗤之以鼻或不予理睬。

有关教育随笔8

  画画时间是我们班宝宝比较开心的时间,每次上完课宝宝们都问我:“王妈妈,现在让我们画画吧”“当然可以啦”听到我的话语,孩子们特别高兴,似乎画画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可是今天我有一个不同的发现:

  孙雅琳小朋友好像在图画本上写着什么?去瞧一瞧,好奇心让我蹲在她的身旁,只见宝宝正在写自己的名字,后面还有长长的数字,奥,原来是在写联系方式,于是我问:

  “宝宝,为什么这上面有那么多的小朋友的联系方式?”

  “因为这是我们以后的联络方式”

  “老师,我也有”

  “老师看,我这里正在设计”

  小朋友纷纷跑过来说着,于是我就问:“为什么这样做?”

  “以后不见面时可以打电话。”

  “老师,以后我可以回来看你吗”

  孩子们的行动让我为之一振,没想到孩子们这忙在意离别,这么在意在一起的时光,这么珍惜身边的朋友,更让我高兴地是我们班的'孩子是一群有爱的孩子。这几天的网速实在是太不给力了,昨天还是一样上不去网,所以也没给科进更新博客,这个时间段网速还可以就赶紧给科进记录一下喽,前天晚上科进写了作业,声母两遍,韵母、整体认读音音节各写了一遍,昨天晚上把剩下的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一遍写完,又写了生字:木、人、大、天、口、日、山、干各两个,完成的还可以!

  洗澡,睡觉,还是自己一个床,睡得很香,因为白天在奶奶家没有午睡的缘故哦,我在家他还能午睡,我不在家的时候就没人能管住他让他午睡呢,唉,愁人呐,还是得午睡,不然回到幼儿园又得适应好几天呢!

  希望科进这个短短的假期过得开心哦!

有关教育随笔9

  《城里老鼠和乡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活动,它通过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与乡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领孩子们去了解另一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为了有效开展这次活动,课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许多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还让孩子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图片、照片并带到幼儿园,同时还要求孩子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城市和乡下的不同,积累一些经验。活动的开始,先让小朋友一起在投影仪上欣赏这些画面,聆听小朋友的介绍,然后老师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给你什么感觉呢?”在此基础上,大家对城市和乡村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活动中,我和小朋友围绕“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欢到城里生活呢?还是喜欢到乡下生活?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孩子的精彩回答让我赞叹不已,感触很深。我深深喜欢这些孩子们。

  其实,城里和乡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地方,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孩子们都说了自己喜欢城市和乡村的理由,相信只要是适合我们自己的都是最好的。现在我们的城市和乡下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农村的生活条件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特别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活动中孩子勇敢的辩论是整个活动的亮点。

有关教育随笔10

  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他又在玩水了!”每次洗手,总是重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总是反复的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这样洗,不能玩水。但是效果并不好。

  小班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为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我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主。这天,在孩子洗手时,我也加入进去,并随口编了一首顺口溜:挽起袖口,洗洗手,我们一起来洗手。甩一甩,抖一抖,水珠飞走了我边说顺口溜边洗手,当我说到甩一甩,抖一抖,孩子的.注意力就吸引过来了,还跟我学起来,幼儿玩得很开心。我顺势对洗手常规做了要求:洗手时不能玩水,洗好手甩一甩,抖一抖,把水珠从受伤甩掉,并用小毛巾把手擦干。这样,才能把细菌洗掉。小朋友听了我的常规要求,都点点头。从此以后,“老师,他又在玩水了!“这样的话就少了许多,幼儿都很自觉的洗手。

  教师应该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关心幼儿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深思。

有关教育随笔11

  多人都说,当老师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回味一年的教学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老师的辛苦,但其中有苦也有甜。一年来,自己有很多感悟。

  教师要多赞美学生,教师的赞美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积极,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也不惹事,对班级的一切活动既不反对,又不踊跃参加。他们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这些同学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学生。在我的班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他自己。一次课间操,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挤。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33有注意到倒在地上的垃圾桶。这时,他主动把垃圾桶拿起来,放到柜子里。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他。以后发现他的闪光点,立即会表扬他,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感触很深,我认识到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往往都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后进生比起其他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教导。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示自己。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有两个孩子上课听讲很不认真,同时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于是,在课堂上我对他俩特别留心,课下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刚开始有点效果,没过几天又开始了,我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如果我放弃了他们,他们更会放弃他们自己,所以我不能不管他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动了很多脑筋,一有空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做作业,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他们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他们进行表扬。当时我很高兴,同时担心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令我感到高兴的是他们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在提高,每次的作业我都给他们写上评语,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

  我们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老师要多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对学生大加批评,这样不利于教育好学生。当孩子犯错误时,作为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有关教育随笔12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读《爱的教育》让我走入了安里柯的生活,目睹了一群意大利少年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有多种答案: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相互帮助,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尊重,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宽容等等。

  原来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当中;体现在老师看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对学生更多地给予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情意和关爱。教学生写文章时要我手写我心,那么做为教师更应该把真心亮给学生看,把真情诉给学生听,我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从中也会获取到无穷的爱与收获!

  我的变化,缘由来自我爱上了读书。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的渠道来充实自己,而读书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从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从书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迸发希望之火。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就会觉得生活暗淡无光。

  二、赏识学生的优点,尊重他们,激励他们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希望用脆弱的自尊来保护自己。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不要伤害后进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三、教师要付出爱心,感化学生受伤心灵。

  对于那些学习差、纪律松懈、思想落后的学生教师没有歧视他们,而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消除失落感,使他们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奋发向上,而不是讽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无私的爱心温暖冰冻的心灵,会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中的养分,是教育中的阳光雨露,没有了爱,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是空虚的,是不能成长的。

  感谢读书,让我的教学充满了生机;感谢读书,让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知识的份量;感谢读书,让我能够用智慧的大脑去浇灌含苞待放的花朵,用博爱的心灵给每一个孩子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感谢读书,让我变得更加聪明,让我的工作干得更加出色轻松。

  老卡尔·威特就曾说过,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一定要选择身体健康、内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母亲),她应当勤劳,知书达理,至于是否出身名门,是否貌美脱俗,则不是最重要的。妻子或者说母亲的角色,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和教育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我更愿意用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的例子来说明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我们先来说说英国著名学者、作家和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吧。

  我们知道他是在精神极度错乱、精神万分痛苦的情况下死去的。而这一切都与他的母亲有关。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清教徒,从小就对他严格管教。在她看来,所有的玩乐都是有罪过的,因此一生中她没有给罗斯金买过哪怕一个玩具。每天早上她会雷打不动地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诵读《圣经》。等到罗斯金18岁成功考入牛津大学后,这位母亲就在大学附近租了一个房间,密切注视儿子的生活。就连罗斯金结婚,这位母亲也做了包办安排。这样的婚姻可想而知是不幸的,在罗斯金结婚 6年后,妻子就悄然离他而去。他以后的生活更是一团糟。

  罗斯金的母亲不谓不爱她的孩子,但过度的管教,造成了儿子不幸的一生。晚年,罗斯金对此不无感慨地说:“我所受的教育是错误和不幸的。”

  此外我还想说说伟大的哲学家尼采。他无疑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那个宗教统治的时代,他富有远见地大胆宣称“上帝死了”。何其令人钦佩!然而和罗斯金一样,他也在不能承受现实之重中英年早逝。原来幼年的尼采,接连失去父亲和哥哥后,母亲就带他和两个姑姑及祖母生活在一起,这样,尼采就成了大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在太多女性特别是母亲关爱下,尼采变成了一个做事认真、懂礼貌,但却处处表现刻板的孩子。加以周围孩子经常以取笑尼采为乐,尼采慢慢变得不爱玩,性格孤僻。这影响了尼采的一生,在这样的心理重压下,他 45岁时患了精神病,并于第二年死去。

  从这两个大人物的悲惨人生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当知道自己正在孕育一个新生命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问自己:我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吗?等小维妮弗里德出生了,我也尽量从这些大人物所受的教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力争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尽量为小维妮弗里德的发展创造空间,而不是在她成长的道路设置路障。

  如为了让我能成为维妮弗里德眼里最称职的母亲,我给维妮弗里德制作了一个“秘密盒子”,让她把自己一些不便说的想法,写在纸上,放到“秘密盒子”里。于是在那些纸条上,有时我会发现维妮弗里德的一些小要求,例如她想去某个地方参观,或者她不希望我异常严肃的面孔,那让她觉得紧张等。这个“秘密盒子”帮我检讨作为母亲的不当之处,让我和维妮弗里德的相处更加融洽。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在盒子里发现了一张卡片,维妮弗里德把我画成圣母的形象,并在下面写上“妈妈,我永远爱你”。看到这张卡片后我热泪盈眶。

  或许,我并不能像很多伟大人物的父母那样慧眼独具,或者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知识,但我的确会用全部的精神和努力,让孩子既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又能从中寻找到生命的乐趣。

  从后来小维妮弗里德的成长来看,我不能说百分之一百地做到了,但至少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

有关教育随笔13

  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成为家庭中一件大事。之所以这样,原因很多,凭借高考改变命运后的家长有意无意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生活改变,希望自己孩子有更好地改变,同时担心已有的改变也会因为孩子的学习而失去;一部分学校转嫁教育责任,家长承担了越来越多课后作业监督与检查的任务;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学校补课,课后辅导等氛围给家长带来无形压力;竞争的环境给教师与家长无形压力,这些压力转嫁到家庭教育中……

  在如此这般的境遇之下,很多家长牺牲了自己,为了孩子的学习辞掉工作做了全职妈妈;有的家长放弃职业规划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甚至陪读;陪考……

  是的,父母能够陪伴孩子的关键期没有几年,这种陪伴的缺失会给孩子成长带来较多问题。但是这不能成为父母牺牲自己成全孩子的充足理由。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与家人和社会的认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体会不到价值感,多数人会焦虑、失望或者烦躁,这样的状态对家人和孩子来讲都不是好事。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滋味母亲带着一双儿女要去跳楼,原因是丈夫出轨。我不知道这位妈妈是不是全职妈妈,但很显然她把重心完全放在家里,才会出现遇事后用这种极端方式威胁来解决问题。

  我见过,也听说过很多做得特别好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为孩子包揽一切日常事务,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课余时间,为孩子学习自己重新学习中小学内容,还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不惜夫妻分离……昨天听到一位学习很好的孩子,每周额外做八套试题,中学生考试和满分差一分挨一巴掌……这样的孩子心理负担有多重!

  我不是说,父母不要管孩子,适度地慢慢放手,在孩子婴幼儿阶段,陪伴很重要,家长要抽出较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但小学以后,家长就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慢慢退出,给孩子越来越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在不同状态下去调整自己心态。

  同时,家长的自身发展是很重要的,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成长自己,发展自己。用自己积极的状态、上进的工作态度和获得的社会成就激励孩子,给孩子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和工作作风。

  另外,学习成绩不是孩子成长的唯一。家庭里有爸爸妈妈,有爸爸的拥抱和幽默,有妈妈的唠叨与微笑,有爸爸妈妈相互支持、相互欣赏带来的幸福温暖的感觉会伴随孩子成长,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温度、有责任感的人。

有关教育随笔14

  幼儿园的孩子不会做题,在我看来,实属正常。这样的年纪正是玩玩闹闹的时候,怎奢望能精通所有知识?想我们当年小时候,八九岁入学,还什么都学不会,又怎么苛刻要求三四岁的孩子呢?也许我们还不如现在的孩子聪明。

  学前班就是个托儿所,是让孩子寻得玩伴,不致性格孤僻,也为正式入学做个适应准备。

  可是不少家长,就开如倾注心血了。三四岁的孩子就被剥夺了玩耍的权利,遇到个礼拜天,家长不是好好陪着孩子,而是送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那小小的脑袋就开始承受学习的压力啦,要知道,以后的路漫漫长,想想都替孩子感到累。

  学习这种事情,不可强逼,虽然强迫接受知识会起到一定的成效,可孩子心里无形的压力,会让孩子失去天真和快乐。最好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像玩游戏一样学到知识,既轻松又可使孩子得到进步。

  有不少家长,以试卷分数来判断孩子的智商,题不会做,分数低,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比别的小孩要笨,就斥责孩子,批评和打骂,让孩子不知所措。

  在这里,我得说一下我的媳妇,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知她心系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极是关注。她不止一次跟我讲,想把孩子送到县城幼所,可是不具备条件啊,我常年在外打工;她在衣又得照顾三个孩子;县城距家三四十里;我父母为我们哥仨成家欠下债务需工作偿还,无法帮助照料。种种原因,限制这一想法不能够实现,为此,我们斗嘴多时。于是,媳妇对于上幼园的两个女儿很严厉,管束很苛责,我虽看不惯,但也无力劝服。我的大女儿,学习尚好,受斥责的时候很少。二女儿就差些,不是太笨,而是贪玩,说话做事都优于她姐,就是功课不上进,老师常常说到她,让我们当父母的上上心。

  我媳妇就悉心教导,手把手地教她,二女儿的`脑筋就是不往那块想,怎么教都不会,气得媳妇火气蹿升,一个劲地说孩子笨,还打电话骂我。让我觉得不可理喻,至于生那大的气吗,孩子那么小,天性爱玩,如幼园的那些知识,到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接受,管束可以,怎能强迫,我都能听到女儿的告饶,二女儿一直跟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我错了,错在不该不会,我会好好学习的……”听得我心里酸酸的,心想孩子的心里该承受多大的压力啊。

  我不断地向媳妇灌输:孩子正常管教,错了就批评,在学习上鼓励,在兴趣上培养,放任孩子自然生长,约束她们的不良。多次的劝说,媳妇不听劝,还是强势管教。

  不独我媳妇儿自己,许多家长都是这样,采取:严、打、骂、激、辱。这只能让孩子的心很受伤,早早地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更别指望将来能在学业上成才。

  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孩子不懂不会,可细心引导,多加鼓励,越是吵骂,越是让孩子晕头转向,越是没有自己的个性。

  我可能与别人的想法不同,我一向觉得:教育好孩子,不是让他拥有多少的文化知识,而是懂得做人,知礼,知孝,知恩;有素养,有品德,有大义;能坚强,能忍受,能知足。能做好一个人,便是成才。我从不催促孩子分秒必争的去学习,而是放松心情来玩,必竟只有一个童年,不愁衣食住行,过了年纪,生活的问题,他们自然而然要学着承担。

  孩子学习差点,并不是比别人笨,我们应惇惇善导,让孩子阳光快乐,简单无繁,不要让他们认为,成绩才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这仅是我自己的想法,对于如今孩童的教育,我是感觉大有弊端的:给孩子树立的观念不对,对孩子施教的方法不对,还有家长看待成才的观点不对。

有关教育随笔15

  久雨的冬日,一束慵懒的阳光偷偷的透过玻璃照射在教室的桌子上,照在了正在吃午餐的孩子们身上。一个清脆的童声在我耳边响起:“老师,太阳照在我眼睛了。”我抬头一看,哦,是林彦希,原来啊,是一缕调皮的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这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轻轻的眯着,脸上纯真温暖的笑容,让我的心暖流涌动。

  起身瞻望,操场上,阳光明媚。院子里树叶都被这几日的雨水冲刷的很干净,被这冬日温暖的阳光一照,叶子上滚动的水珠晶莹剔透,显得格外的清新和美丽。让我不禁想和我们班这群可爱的'天使一起来分享我的感受。

  于是,我和孩子说道:“今天太阳公公出来和我们小朋友玩了。我们快点吃完饭,出去散步好不好。”孩子们拍手叫好。看得出来,孩子们也喜欢这久违的阳光。很快,饭就吃完了。在提醒他们漱口、擦嘴巴、洗小手后,我们就要排着队拉着小火车出去散步了。

  平常的时候我都会按个子的高矮来决定队伍的顺序,自然,班上最矮的“小公主”陈奕欣都是被我拉着手牵在第一次,其他小朋友依次排在后面。这个时候,我发现彦希从人群里挤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不放。我笑吟吟的告诉她:“宝贝,我们按平常的队伍排好,你去拉叶紫的衣服。”彦希站在我面前一动不动,也没有松开我的手。我以为她没听懂我的话,于是,蹲下来又说了一遍:“宝贝,你的站的位置是在叶紫的后面,你去开小火车咯。”彦希还是一动也没动,拉着我的小手更紧了。我觉得很奇怪,平常这个小姑娘很是乖巧,今天表现的这么反常是为什么呢?我摸摸彦希的头说:“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去拉火车?”彦希的嘴巴扁了扁:“老师,你可以这个手拉着奕欣,这个手拉我吗?”我笑了:“这样队伍不就乱了吗?小傻瓜。”“可是我就想拉着你的手啊。”彦希委屈的表情带着哭腔。我的身子一震,鼻子狠狠的酸了下。

  万万没想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随意的动作—“拉手”,竟然能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满足。“我就想拉着你的手”,多么简单的理由,我竟然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在他们心里最崇拜、最敬爱、最喜欢的就是老师了,她们只想说在散步的时候能和老师亲近亲近拉拉小手,我们却为了一味的规则意识去忽略了她们最人文的需求。

  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孩子排队的时候总是前拥后扑的往前挤,想要排在前面,其实就是想拉拉的老师的手啊。而有时候我们总是气急败坏的责怪孩子为什么不按秩序排好队。原来是我们未曾走进他们的心。想到这些,我十分愧疚。那一双双伸向我充满希望的小手却被作为老师的我为了该死的规则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开。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残忍的事了。推开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小手,而是一颗充满纯真和爱的心呐。

  从这次以后,寄午散步的小朋友每天轮流站在第一个,我每天拉着这一双双不一样小主人却一样温暖的小手,我的幸福就在成倍的增长!因为,被牵小手孩子脸上的笑容告诉我,原来我是这样的被孩子需要着!

【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的随笔08-04

教育的随笔05-07

幼儿小朋友教育随笔_幼儿教育随笔08-14

常规教育随笔01-11

礼仪教育随笔11-02

爱的教育随笔11-01

教学教育随笔11-29

教育随笔:洗手08-04

中班教育随笔09-22

环境教育随笔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