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8 09:36:01 历史 我要投稿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5篇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法)

  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

  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渡: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二、向学生展示网上的资料)

  (1)什么叫历法?

  (2)夏朝的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24节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历法和24节气,并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作用。让学生课下继续搜集24节气的谚语。

  三、扁鹊

  ⑴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⑵补充扁鹊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屈原

  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

  (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五、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提供一些资料供学生了解。

  六、整合知识:纲要知识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小组互相交流)

  七、总结认识:(总结出今天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

  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

  3、约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附:板书设计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

  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7、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2

  一、教学要求

  1.能够利用资料和图片,归纳出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2.说明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知道教皇国的由来,以及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3.通过分析有关资料,描述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农奴的地位,了解城市的兴起、行会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概况。

  二、结构分析

  本课是“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是第一单元“西方古典文明”的延续。时间上是“中世纪”,区域上是“西欧”。

  “西欧封建国家”介绍三个内容西欧封建国家的由来;二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特点;三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在农村和城市的不同表现。

  “西欧封建国家的由来”,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人国家的兴起开始介绍,然后将内容自然引至法兰克王国。以法兰克王国为典型,其内容包括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发展和分裂。英国以阅读卡引出。

  “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特点”,以法兰克王国为典型,勾勒出欧洲封建社会形成的概况,封建化的过程即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过程。

  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在农村和城市有不同表现。农村是庄园经济,着重介绍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庄园的构成、规模、结构和生产特点,以及农奴的`生活和地位。城市,讲述了欧洲城市的兴起和繁荣、手工业行会的产生及其作用,市民阶层产生。

  “基督教文明对西欧的影响”,介绍了基督教得以在西欧延续的原因、教皇国的由来、什一税,以及基督教对中古西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巨大作用。

  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本课选用了多幅典型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有的图片还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活泼有趣。这些图片不仅大大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欧洲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因此,教学评价应避免以学生知识记忆的多少、概念掌握的准确与否为唯一标准,而应注重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是否能对课本给出的文字和图片信息进行分析与归纳,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能否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善于与同学交流以及尊重并吸收他人有益的思想观点等。教师可根据上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学生学习

  2.讨论式学习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制作等。

  六、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教权和王权的结合

  八、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提问】猜猜他是谁?(展示扑克牌红桃K)

  预设:他是西欧封建国家国王查理大帝(Charlemagne)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叙述】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国家。封建时代的西欧大地,教堂与庄园星罗棋布,到处回响着教堂沉闷的钟声,到处可见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人们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曾经充满生机的西欧为什么会步入愚昧与黑暗的时代?

  【提问】西欧封建社会存在的时间?又称为什么?

  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又叫作“中世纪”。

  【背景叙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建立者丕平之子,在他执政的46年间(768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

  出示材料: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通过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情况)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

  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

  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出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总结其城市布局特点: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一方牧区养一方人》是整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里《与山为邻》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人家》的“草原风情”。本课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风情”分别选取了我国不同牧区的典型实例,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牧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发现各自的特色,明白每个牧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到牧区人民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基础,易于展开复习课教学。但是,作为学生新接触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学生复习方法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心理基础: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思维基础:记忆方式“机械记忆”突出,思维特点“感性”突出,“比较分析”等理性分析较为薄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牧民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生活。

  2、分析牧区自然环境对牧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两大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进行比较方法的指导,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白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自然环境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比较法、归纳法

  六、教学构思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社会性,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落实已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七上的《历史与社会》涉及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学起来较为枯燥、晦涩难懂。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社会课的乐趣,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七年级学生思维而言,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视频、图片等感性材料呈现,引导学生从感性信息中分析出理性信息,从而更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标。

  本课介绍的是我国不同牧区人们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教学内容选用我

  国新疆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这一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倾向于“地理课”。若能够以生活化的形式展开复习,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会特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通过学法指导,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流程架构

  八、教学过程

  新年快到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道美食。你知道这两道美食的原产地在哪里呢?(出示西北风味美食图片)

  生:新疆

  生:内蒙古

  师:关于美食,同学们真可谓是见多识广,相当给力啊。这西北的风味小吃,看上去真美,若是细细品尝一番,肯定会更有味道了。

  师:如此美味的佳肴自然离不开优质的原料。美食的诱惑力实在强大,实在是挡不住。要不,我们去“原料”产地看看如何。

  (播放牧区视频,注意视频中的画面及文字叙述)(抢答题,一道一道抢答)

  师: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生:天山牧场

  生:天山牧场牧草呈现垂直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分布

  生:天山牧场自然景观垂直分布:荒漠—草地—针叶林—草地—积雪

  生:四季放牧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垂直分布呢?

  生:天山地处山地地形,海拔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生:处于高山气候。水热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草丰盛

  师:该地为什么四季都可以进行放牧呢?

  生:牧草分布呈现出垂直分布。

  师:哪位同学来讲一讲这个四季放牧是怎么放牧的?

  生:略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试着用简短的词语连接。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该地的生活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转场,住毡房,冬季安排节庆活动等。

  师:牧业生产与牧区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生活。天山牧场是这样的表现,下一个视频的牧场会不会一样呢?请看视频短片,抢答以下问题。

  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师:抢答开始。

  生:内蒙古牧区

  生:内蒙古牧区牧草呈现水平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水平分布

  生:内蒙古牧区水平分布: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生:逐水草而居

  师:既然讲的是生产,用逐水草而牧,可能贴切一些。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水平分布呢?

  生: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内蒙古跨度非常大,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递减。正因为降水量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场丰盛

  师:该地为什么会逐水草而牧呢?

  生:牧草分布呈现出水平分布。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那么,该地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生:内蒙古牧区: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住蒙古包、穿蒙古袍、主食肉奶等。

  生:为什么会逐水草而居呢?

  生:逐水草而牧。

  师:生产活动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着生产生活。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考察了“原料”产地,领略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可以说,这是“大餐”。请同学用完“大餐”之后,也喝点奶茶。这道奶茶便是“比较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

  师:假若,由你来设计这个比较表格,你会设计哪些比较点呢?

  生:自然环境、生产生活

  生:略

  生:略

  师:那么,仅设计自然环境可能较为宽泛。可能,细化一些的话,效果会较好一些。自然环境,主要可以细化为哪些内容?

  生:地形、气候

  师:请同学们迅速填完表格。

  师:通过表格,可以直观地进行两大牧区的比较。

  师:抢答题:牧区的不同点,看谁找得越多越准确。

  生:略

  生:略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很给力。抢答题:牧区的相同点呢,我最棒,我抢答。越多越准确。

  师:请同学们尝试讲解表格三大模块内容的相互关系。

  生:牧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牧区的畜牧业生产,而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又决定牧区的生活

  生:略。

  师:事实上,反过来而言,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生:牧区的生活适应牧区的生产,牧区的生产又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

  师:由此可见,人们在发展牧业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呢?

  生:因地制宜。

  生:可持续发展

  师:那么,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呢?

  生:和谐相处。

  师:请同学们,给本课“画龙点睛”,拟个标题。

  生:略

  生:略

  生:一方牧区养一方人

  (课堂小结)

  师:不仅牧区的自然环境牧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

  师: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也适应了生产活动。

  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检测,活学活用。

  师:课堂反馈。

  板书:

  启示:因此发展生产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后感:

  磨砺与提炼

  依据课标2—5,我选择了《一方牧区养一方人》的课堂教学。本课以“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整堂课下来,收获很多,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找到提升的新空间。

  优势:

  1、在教材处理上,选取内容突出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师傅们给予了多次的指导,再一次感受到集体智慧力量的强大,也体现到了虚心好学的好处。

  2、在教学素材中,运用图片、视频及文字等信息,通过反复强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素材选材的重要性及运用教学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处理较为严密,能够较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立足于学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比较法的意识与能力,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归纳,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5、在板书设计上,板书呈现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较好地紧扣本课的教学中心。板书呈现突出“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类似的推理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语调较为单一,不够抑扬顿挫。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够自然巧妙。

  3、学生关注面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扩大学生关注面。

  4、激发学生“发问”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

  总体而言,非常感谢一直帮助我的老师们,尤其是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师傅们对我的细心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亦有助于改进自身的做人处事方法。

  今后,一定会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教材内容分析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二、教学目标

  (1)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图》上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并指出所位处的河流。

  (2)通过阅读课本,口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概况表》,包括距今年代、所位处的河流、食物品种、主要工具、居住条件、艺术技能等,并指出其不同之处,尝试分析其原因。

  (3)对比北京人的生活,分析使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变得丰富的可能因素。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电影《舌尖上的中国》关于农耕的片段,并提问:自从人类学会了农耕以后,人类社会会出现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活动:时光倒流,如果你是一个河姆渡原始居民或者半坡原始居民,你会哪些东西?

  学生活动:根据提问,快速阅读书本。【小组合作】

  教师活动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而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6000年左右。与北京人相比,他们会建造房屋,会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会种植农作物。同时,我国南北地区也出现了差异性。下面我们将全班分为两大组,第一组穿越变成河姆渡人,第二组穿越变成半坡人,来看看你们这些原始人类具体会一些什么。

  请完成以下表格,并在此基础上想像:我的一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时间、地点

  2.住房

  3.生产&狩猎工具

  4.农作物

  5.生活工具

  6.饲养家畜

  7.狩猎的动物

  8.音乐艺术

  9.其它补充学生活动:认真阅读书本,完成表格,并在此基础上想像河姆渡人或半坡人的一天的生活状况。

  教师活动2:

  教师展示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提问:这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差异在哪里?为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提问。教师活动3:

  展示半坡遗址尖底瓶和河姆渡遗址陶器,提问学生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解释陶器用途,展示当时的陶器文化以及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并回答陶器用途。教师活动4:展示几组图片:

  第一组:半坡骨器、河姆渡骨耜,解释新石器时代。第三组:半坡种植的粟、河姆渡种植的水稻

  第四组:半坡人饲养的猪陶器、河姆渡遗址的水牛第五组:半坡陶勋、河姆渡骨哨

  第六组:半坡人的石制纺轮、河姆渡人的天然漆器。提问学生: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教师活动5:

  展示图片水稻、粟,猪、狗、水牛,半坡人聚落、骨耜,向学生提问: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学生活动:参考课后练习第1题,回答问题。教师活动6:

  展示材料: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包括物质上的`给养,也包括精神上的滋养。自从农业产生以后,物质上的给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而获得,而文明最初也就是在人类取得物质给养的过程中诞生的。“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的目的首先在于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要求。日本学者篠田统说,主食作物的种类,往往决定耕种这种作物民族的命运。

  ——曾雄生《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提问:根据材料的说法,原始农业给中国人带来了哪些性格特征?

  四、评价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比较表,对原始居民生活特性的了解,培养比较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原始农业的兴起。

  评价阶段:自评、小组评、师评相结合。

  评价方法: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先各自独立完成表格填写,完成后对照教材自评;然后小组交流,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随机抽查各个小组代表,进行师评。根据其独立完成表现、纠正表现等环节,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三个标准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效果作出科学的解释,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板书设计

  一、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对比: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时间、地点

  2.住房

  3.生产&狩猎工具

  4.农作物

  5.生活工具

  6.饲养家畜

  7.狩猎的动物

  8.音乐艺术

  其它补充二、原始农业对文明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本课最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让学生从已经发现的陶器、石器上去推断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习惯。其次是要密切注意在第一次课堂大讨论上引导学生的发言,注意发言人数,引导发言的走向。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6

  一、科学定位,优化教学效果

  (一)依据课标,确定教学主题。

  首先,本课的课程内容为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其次,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这些内容均和本单元主题切合,由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繁荣、开放。紧扣这一主题,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道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城市繁荣的表现,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况,了解当时的开放的社会习俗及多彩的文学,知道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通过历史图片及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学会发掘、概括历史信息,并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感受盛唐气象,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平等友好的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二)立足课堂,培育历史素养。

  历史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在本课中,最突出的历史素养有:

  (1)史料实证素养,本课运用了大量古代的壁画、瓷器、雕塑、石碑、绘画、书法等实物史料,如展示出土的秘色瓷、唐三彩骑驼乐舞俑,证明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吹排箫乐伎壁画说明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展示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阎立本的《步辇图》、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壁画和雕塑等说明唐朝书法、绘画方面成就斐然。这些实物对于历史研究起到了证据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学科精神。

  (2)家国情怀素养,本课通过讲解唐朝经济的繁荣、民族的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感受到盛唐的气象,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通过学习唐朝与各民族交往,尤其是通过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认识到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通过引用并朗诵唐朝的诗歌,感受唐朝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贴近学生,凸显教学立意。

  根据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立意在于:1.全面了解盛唐繁荣开放景象,基于课程标准,本课应让学生掌握的是知道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城市繁荣的表现,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况,了解当时的开放的社会习俗及多彩的文学,知道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这既符合本课教学内容实际,也符合初中学生的接受水平。2.阅读历史图画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历史图画,本课采用了《雨中耕作图》、《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秘色瓷》、《步辇图》、《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弈棋仕女图》、《吹排箫乐伎壁画》、《颜氏家庙碑》等大量的图画,既通过图画认识和了解了唐代在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优化环节,教材子目有机整合

  (一)教材整合的设计

  本课分成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四个方面,看似相互独立,但实际上这四个子目之间前后有着联系。讲民族关系时,运用了阎立本的《步辇图》,讲解了文成公主入藏这段历史,同时通过图片了解到了阎立本的人物画中的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凸显了唐朝绘画的成就。在讲解开放的社会风气时,运用了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图,既描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又展示了唐朝雕塑成就斐然。我认为把教材有机整合解决了内容繁杂和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材整合的注意点和反思

  教材整合要服务于教学,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成就历史课堂的魅力。所以教材整合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依据,也是进行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的依据,在进行教材整合前首先要研读和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其核心思想。其次,整合也不能漫无边际,要从历史观和文明观角度对教材中的内容作出合理的迁移和必要的取舍。另外,教材整合要结合学情和教师自身特点,在备课时应多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认知水平和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并能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估,以生成一份结合学情特点的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整合子目内容,突出重难点,教师在整合时还要考虑自身特点,语言习惯,知识结构组成等,切莫东施效颦。本课的教材整合我认为可以再精致些,使用时机再灵活些。教材的整合要建立在学生预习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要不然教材整合的结果会适得其反。

  三、以诗证史,挖掘史料资源

  本课讲的是盛唐气象,既包含了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也包含了文学艺术,而唐诗恰恰是文学繁荣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很多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表现,通过诗歌来验证史实,体现史料来源的多样性,也帮助学生学会对史料真伪的辨析,充分挖掘了诗词背后的史学资源,为此,我精心挑选了四首诗,诗的内容有关于筒车的使用,长安城的宏伟,对少数民族的册封、唐女子下棋,涵盖经济、民族关系和社会风气三个方面,而且是盛唐时期的作品,以诗证史,借诗歌内容来考订史实,由诗以见证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的繁荣、开放,同时也展示了唐诗的魅力,将主观的鉴赏活动与严谨的学术考辨相结合,以诗证史,不仅大大拓宽了唐诗解读鉴赏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提高唐诗研究的学术品位,扩大了史料范围,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从本课采用的以诗证史法来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多角度的认识了盛唐气象。在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时,要注意到诗与史实属特征不同的两个领域,“虚”与“实”之分野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诗歌的时候一定要贴近史料。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7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顶洞人的磨制石器技术和人工取火技术。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丰富、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祖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从而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出土化石和遗迹,进而合理推断远古人类生活,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通过学习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感悟人类进步过程的漫长与艰辛,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讲授新课: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师简介1929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发现,强调指出:

  1、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块头盖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以及大量骨骼碎块北京人个体。

  3、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由此可见,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址。

  4、 看书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 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

  5、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6、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7、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8、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二、山顶洞人

  1、看书继续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 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类

  山顶洞人约1.8万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氏 族

  2、想一想:骨针的出土说明了什么?山顶洞人为什么要制造和使用装饰品?(骨针的出土说明了山顶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当的缝纫能力。山顶洞人制造装饰品证明了他们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装饰品说明他们懂得爱美。

  三、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看书完成下表

  名 称生 活 年 代 生 活 地 方

  元谋人170万年前 云 南

  北京人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1.8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

  复习巩固:完成与本课相关的练习。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重要战略的好课例。

  二、学生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四起。但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历史知识欠缺,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不强,无法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过程与方法:识读《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进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通过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

  五、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图片或影视资源。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奴隶主的烦恼”: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让我开垦的私田增多,我成了一个大地主,但是,我的私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这可怎么办?教师指出奴隶主的烦恼仅仅是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让学生快速把握本课的主线——“社会变化” 。

  (二)师生互动

  环节一:看七雄并立,评战国风云

  1.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3)战国时期主要战役有哪些?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诸侯国形式”、“变化”、“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去读图和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找出史料与问题的相关点,由问思答。

  2.材料解析: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唐朝·胡曾《咏史诗·流沙》

  (1)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这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

  (2)当时的人们对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设计意图】面对文言文材料首先从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材料的意思,从材料“七雄”引导学生从战国战争的角度去解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珍爱和平。

  环节二:求富国强兵,行商鞅之法

  1.再次结合问题情景“一个奴隶主的烦恼”,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教师可以结合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讲解。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情景可以使历史变的鲜活,而结构示意图,让知识化繁为简,使学生易于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

  2.让学生朗读教材中商鞅变法的内容,整体感知商鞅变法,教师深度解析变法内容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是影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深度解析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突破教学难点。

  3.小组交流: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评价变法成败的标准,让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环节三:除岷江水患,叹李冰之智

  1.结合视频让学生掌握都江堰的概况。

  【设计意图】视频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作用,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意义。

  2.结合图片进一步了解都江堰现今社会价值。

  【设计意图】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随堂练习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i)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商鞅变法给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把握好史料的人物“商君”,时间“战国”,相应措施“法令”,具体做法“公平无私”、“赏罚分明”,进而去解决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是文言文材料就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掌握一定的分析史料的方法。

  2.教师提示学生制约变法的成功与否的因素,这样学生就能分析的全面。

  3.依据问题限定词“经济发展”“启示”,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给国家发展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八、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做到了知识前后联系,按“社会变化”这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2.对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时候,教给了学生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标准。

  3.能够结合相应试题去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1.对于一些历史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如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等。

  2.对于历史知识的拓展还不够,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典故:“立木为信”。

  (三)改进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分成具体小组,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相关资料。

  2.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补充相关史料,比如补充商鞅变法变法措施的相关史实,通过了解原始史料降低学生理解商鞅变法影响的难度。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合作学 归纳共同点,寻找历史线索,提高抽象归纳能力,逐步学会从历史表象看实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共同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

  (2)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评价。

  (2)教学难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流域、人文初祖、王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历史名词在本课出现很多。作为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来说,正确理解非常困难。

  教学工具

  多媒体师生互动教学,PPT演示。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引导] (出示图片以及相关网页)20xx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和他的夫人在河南参加了一个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而与他同时参加的,共有4万人之多。而近来又有一份报纸用了很大的篇幅,探讨寻根祭祖活动盛行,甚至上升到国家级别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受重视?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 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出示部落分布图)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

  [学生回答] 涿鹿。

  [教师讲述](出示形势图)相传蚩尤部落“铜头铁额”,骁勇非常,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一度落于下风,后来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甚至要找来天女相助,还发明了指南车,才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

  [板书]一、炎黄战蚩尤:

  著名战役:涿鹿之战。

  [教师提问]你怎么看涿鹿之战?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师讲述](出示线索)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在长期的发展中,华夏民族形成了。因此,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我们也自豪的自称为“炎黄子孙”。

  [教师过渡]而其中,黄帝更是被称为“人文初祖”,这又是为什么呢?

  [板书]二、黄帝——“人文初祖”

  [教师提问]黄帝和他身边的人有哪些发明?

  [学生回答]……

  [板书]黄帝宫室、衣裳、挖井、舟车

  嫘祖:养蚕缫丝

  仓颉:文字

  伶伦:乐谱

  [教师提问]看完了黄帝的贡献,请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呢?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05年。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开运河的意义

  四、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板书设计】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2.时间:公元605年

  3.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4.开运河的意义

  三、隋朝的覆灭618年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

  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3、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教学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三、学习方法

  1.讲解法:对于重要的理性分析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应注意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演绎思维的流畅性。

  2.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投影所示历史资料和图片,进一步理解教材。

  四、教学过程

  【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社会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动脑筋”(第26页)

  7、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

  1、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

  2、解决思考题;动脑筋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青铜器:出现时间,灿烂时期;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分布广。

  手工业:代表、。

  成都平原的文化

  商朝业发达:玉虎、玉象

  农业:“五谷”齐全;知道、、技术,使用一定量的青铜工具。

  畜牧业:现在的主要家禽品种时已有,并建有,商王室有专门牧场。

  认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之上的。

  五、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B.人面纹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纹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纹方鼎

  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A.奴隶B.农民C.工人D.农奴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阅读材料后理解问题:(有兴趣同学,优先回答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

  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观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①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④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任务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过渡:在唐朝历出现了我国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谁吗?

  三、女皇帝武则天

  介绍武则天经历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原因:

  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2、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的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3、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引出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再扩展到对两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响,从而向学生灌输渗透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4、在学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整个农耕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要以农耕生产为基点,揭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罗列经济现象。

  5、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除指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6、在学习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从人类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问题。

  7、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遗物照片、示意图,观察分析图中的历史信息。例如,让学生观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知道它的用途,再结合本课的“活动建议”,让学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明了它的用途,进而了解当时的农耕生产和生活状况。

  三、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列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2、学生对于历史文物、遗物、示意图的观察、分析,应注意:第一、注意图题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第二、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测;第三、注意联系课文的大、小字内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对文物的背景作介绍,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观历史情况。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你怎样看这一现象?”的问题时,注意:第一,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第二,氏族首领凭借权利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第三,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

  答:蒸食物。

  2、看图分析:右边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它们是什么动物?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答:是鱼和鹿的图案。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

  3、找一找:从以上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答: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参考资料

  原始农耕时代

  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71页)。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14数据表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15

  一、依据课标,把握教学主题

  本课内容比较碎片化,怎样才能使教学形散而神不散呢?

  依据课标要求:

  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据此,本课教学主题是以“明朝”为大背景,从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明朝的时代特色: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发展和建筑成就的取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明朝时期对西方自然科学的积极汲取也是明朝科技发展的一大特色。另外,明朝专制集权发展到极致,皇权空前强化,受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明朝北京城的建筑结构、布局和气势极显庄重。明朝政治、经济、社会风气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小说和戏曲等大众文学得到很大发展,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提升关键能力

  (一)比较探究 认知科技发展

  明朝三大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分别涉及医学、农业和手工业,在了解它们的作者、内容及影响等史实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1.都总结了历代的成果,既具有实用性,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诞生都与经济发展有关,尤其是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他们注重实践,善于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归纳整理;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创新勇气,有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二)用足素材 助推历史理解

  统编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插图,配备了许多辅助性栏目,为教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例如:如何从北京故宫的建筑理解明朝的君主集权强化的特征呢?一般地,用得较多的是两个平面图,一是北京城图,另一个是紫禁城平面图。的确,从北京城的布局设计可以看出,宫城(即紫禁城)在中心,但又如何从紫禁城平面图看出皇权中心呢?教材中明代《北京宫城图》就是极具价值的辅助素材。通过查阅大量资料:

  明代《北京宫城图》画面中的紫禁城:以俯视的视角、中轴对称的形式,在祥云雾绕中若隐若现。

  为何有祥云?有人说是画家没见过紫禁城的真面目,想象的,也有人说也许是为了显示神圣庄严,也许兼而有之吧。因为那时对一般百姓而言,这里的确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他们不可能知道里面的情形。

  据考证“紫禁城”的由来: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皇帝自认为是 “天子”,他的宫殿就应当位于地球的正中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故宫又称“ 紫禁城”。

  综合上述分析:这幅庄严的紫禁城图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云雾中浮现的不仅是明朝初年建成的紫禁城,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强盛而神秘的帝国。也许在当时人看来,天下的中心是中国,中国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是紫禁城。

  由此可见,北京故宫的建筑反映了当时君权至上的时代特点。

  三、贴近学情, 促进历史认知

  (一)温故知新 认知文学作品

  从本课学情看:大部分学生对长城和北京城及《三国演义》《水游行传》《西游记》都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这都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归类、整理、分析、比较。

  以文学为例,怎样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对明代小说进行更深刻的分析比较归纳呢?从查找的资料看,发现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以为对于其中的“反封建”的内容值得推敲:水《水浒传》描写的梁山好汉反抗官府统治,《西游记》,描写唐僧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是有争议的,作者对于胆敢违抗封建秩序的曹操是一贬再贬,把他说的体无完肤,但对于封建正统的刘备则是多加褒扬肯定,可以说他是一心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君君臣臣子子都是作者歌颂的对象。

  因此,我着重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对这些熟知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知:

  1.明朝是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三部小说都是在群众或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作家加工再创作完成的,明朝文学由过去的高雅走向通俗,即所谓大众文学,即更加通俗易懂,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要求。

  3.这些作品都描写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对人的主体个性的张扬,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起到人文觉醒的作用。

  (二)活动体验 感悟文化遗产

  课本课后活动:1987年北京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图文资料,思考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因此,“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物、建筑或遗址的充分肯定,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题材。为此,我以“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设计活动,分组探讨长城和北京城被列入文化遗产的理由:

  1.从历史角度看建筑的建立背景或目的。

  2.从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建筑的规模、结构或布局。

  3.从文化的角度看建筑的文化内涵。

  以长城为例,学生对长城的图片早已烂熟于心,引导他们从三个角度,层层剖析,认识长城:

  1.建立背景:为防御蒙古贵族南扰而修筑。(与秦长城一样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2.规模结构: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与以前的长城相比,规模大、布局合理,坚固、质量优异。以砖石建筑为主,比以前更坚固,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3.文化内涵

  (1)从位置看,长城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地区的连接处,也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各族交往的纽带,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也就是说:长城的功能不仅以军事防御为主,而且还是长城内外各民族交流的平台。

  (2)从所处地势看,长城依山而建,突起在山岗之间,被称为建筑的奇迹,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正如一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

  (3)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寓意就是: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08-26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设计05-12

(精选)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06-26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06-22

历史教学设计02-28

历史教学设计06-23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02-09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04-07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15篇)08-25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20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