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幼儿成长

时间:2024-10-17 21:13:08 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随笔:幼儿成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

  说实话,从接到周老师的上课通知开始,一直到现在,我都处于紧张的状态。紧张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和我同台上课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赵老师,二是名师课堂,着实让我吓出冷汗。好在周老师,还有我同事一直安慰我“没事的,就把它当作一次锻炼吧!”

  本次执教的是故事版块,Str tie是单元板块的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故事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让故事变了味儿,硬生生地把趣味彭生的str变成照本宣书的语篇教学,而应在“精细加工”上多花一些心思,在板块教学中多一些创意,给学生们思考与实践的空间,充分发挥Str tie板块内在的教学价值。从第一次的试讲到今天的正式展示,一共经历了数十次的磨课。按照周老师的要求,我就和大家说说我的磨课经历和感受。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从第一次的试讲到今天的正式展示,一共经历了七次的磨课。

  第一次试教时,我在进入课文学习前,进行了大量的`铺垫活动,导致课文学习时间不够;在第二次试教时,就适当删减了一些内容,学习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知识点的呈现比较零散,最好能串入一个完整的情景。在组内成员的集思广益下,又设计了一个和课文类似的情景,去熊大熊二家做客。在做客前的食物准备阶段,学习生词和句型,试上下来感觉不错。但周老师听后,果然是慧眼,又提出两点,一是课文人物很少涉及,二是二年级的当堂表演肯定有难度,除非课前有渗透,事实也是如此(今天布置的家作中,让学生遍一组去杨玲家做客的对话,原本是安排在课的最后,拓展环节,可怎么也操作不好,学生不太会说,于是就改成家作,课后小组讨论,然后第二课时再让学生表演)。经过几次修改,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课堂呈现。

  磨课时,我们除了“磨”教学设计,还细到板书,细到每一句过渡语。光一次,才有了今天这么有创意的板书。感谢我的同事张婷老师,为了让我的奖励更贴合教学实践,昨天晚上帮我连夜做了几十个蛋挞。真是感激不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一次非同寻常的“磨课”经历,着实让我增长了教学技能。没有“磨课”过程中的痛苦,便很难体会上课成功后的幸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还会继续努力,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努力让我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2

  这学期我跟的是大班,这群孩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调皮,我也很喜欢她们,也看到她们的进步。

  从这周的午睡情况,我首先看到了罗美梅的进步,记得第一次和她说话的时候她没有应我,然后班里的小朋友告诉我她是不会应人的,她们都不喜欢和她玩。也让我对她有了最初步的了解,那天的午睡她没有睡,不过她不吵,只是躺在自己的床上。有一次开会带过她午睡的老师告诉我说她一个学期只午睡几次的,让我再次对她有了午睡情况的了解。前些天午睡前我会对每个小朋友说我喜欢你,也有时睡醒后奖励她们爱的抱抱。经过她这些天的表现我很是开心。从开始的不说话到会应我,会主动说过来帮我凉毛巾,也经常午睡了。醒了之后还有主动帮班里一个新生叠被子过,等等,看到这一切的成长,我很是开心。

  其次我看到了王莉丹的进步,听之前带过她的老师说过她也很少睡午觉,我也对她特别的照顾,把她安排到一个特别点的.位置,希望能够帮助她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几次看到小朋友休息了,而她还是没有睡的情况下,我都去她那了解情况,这几次我都坐到她的床上,让她闭眼,轻轻拍拍她,她也能入睡了,看到她睡了,我特别特别的开心。

  我希望自己能更有耐心和有爱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她们更加快乐的生活和成长,你们的成长,我很开心,继续努力。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3

  每到周末,班里都要对孩子本周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然后评选出“红花幼儿”。每当这时,孩子们都期待着自己能添上一朵代表荣耀的小红花。但是,在评选过程中,有些孩子平时的调皮淘气被毫不留情地“抖”了出来。尽管这些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很出色。可是仅仅因为某一次的淘气而不能评上“红花幼儿”。我真不忍心看到那充满期待的眼神突然黯淡下去,这对渴望进步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打击。

  孩子是积极向上的,同时又是很脆弱的。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既不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又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呢?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活动室墙上的“红花专栏”改为“成长树”,在“成长树”上贴上五颜六色的小花儿:红花儿代表爱学习,黄花儿代表守纪律,绿花儿代表讲卫生,蓝花儿代表互助友爱,紫花儿代表爱护公物。孩子在哪方面表现好或者有进步。他的“成长树”上就会贴上相应颜色的花儿,有时还会同时贴上几种颜色的花儿。

  “成长树”既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监督,还有利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便家园配合,共同培育健康向上的下一代。

  我知道“成长树”的做法并非我独创,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策略,但对我来说,从“小红花”到“成长树”的转变,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是因儿童观、评价观的改变而带来的教育行为的改变。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4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专业化成长

  摘要: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当前幼教界乃至全社会探讨的焦点话题。教育随笔是展示幼儿教师风采的窗口和舞台,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根据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做简要的阐述,探讨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并为幼儿教师写好教育随笔提出若干具有可借鉴的意见。

  幼儿园的教育生活色彩斑斓,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可以从中感受初掀“人生幕帘”幼儿的童真与童趣,但这些特殊的感受与经历如果没有给予及时的记录与梳理,就会在忙碌中稍纵即逝。教育随笔即是一种适合幼儿教师珍存这些经历的记载方式,借助于这一载体幼儿教师可以对触动心灵的点滴教育感悟加以记载、梳理、提炼与反思,帮助幼儿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科研素养,教育随笔也就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自我专业成长的同行伴侣。

  一、教育随笔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教育随笔的内涵与特征

  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感受、思想观点的随笔,主要是一种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挖掘或揭示隐藏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随笔的选材丰富,内容广泛,不拘一格,感性与理性并用,而其核心特点在于一个“随”字,即有感而发,随心而发,自由的描绘心灵、讲述生活、表达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随笔最早的倡导者,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二)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内容的选择

  撰写教育随笔内容的选择可以是多角度的,无论素材的琐碎与否,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只要对自己有所启示,对自身的成长有所帮助,都可以成为随笔的内容。只要幼儿教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写起随笔来也该是得心应手的。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以下四方面选材:

  1.对自身及他人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失的斟酌与反思

  于成功处斟酌:一个精彩成功的教学活动,一个教育契机的成功把握,一个教育难题的成功解决等等,都值得幼儿教师斟酌与思索:为什么会成功?对幼儿、对自身的收获又是什么?于失败处反思:教学中教法设计的失误、教育目标定位不当等失败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正是通过对这些失败经验的反思,教师才能发现问题并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才能促进自身不断走向成熟。

  2.观摩、学习、借鉴他人课程的体会

  在听课及赏析课例时,可以对其他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进行分析,记录其对自己影响深刻的经验,并谈谈这堂课对自己的启示与思考,同时对自己认为不妥之处给与适当的分析与评价,试问自己“假如是我,这节课我会怎样去上?”既吸取他人的精华,也及时分析不足,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使其成为日后教学的“前车之鉴”。

  3.读书、读报获得的点滴感悟

  古语曰:“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作为一名迈向专业化成长道路的幼儿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教师在阅读儿童读物、教学杂志、教育经典著作时就可以把自己从中获取的新教育理念、、科研方法给予及时地记载,并附上自己的感悟,以随笔的形式将这些“精神食粮”与同仁分享。

  4.对来自幼儿与家长的相关经历的梳理与分析

  人们常说:幼儿教师的双眼如同摄像头扫视并记录下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轨迹。一线幼儿教师能捕捉到大量幼儿学习生活的素材,这些现实素材往往隐含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与研究价值,幼儿教师可以以随笔的形式记录并分析各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从中挖掘所蕴含的教育机理。此外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幼儿教师能获得大量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及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建议,这些都可以成为教育随笔中的内容。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所谓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指使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培训和专业训练,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全美幼教协会(NAF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专业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师教育制度的安排、外部条件的扶持,但最重要的是作为个体的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由此观之,透过反思去理解与体悟教育与儿童成长的真谛,能使幼儿教师将这份理解与感受提升为教育智慧,帮助其成长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教育思想的专业人员,可以说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教育随笔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

  在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背景下,写教育随笔是一种有价值的基础性的研究。这种研究可以让幼儿教师通过自我剖析、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建构、提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评价、修正与改进,在随笔中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一)可以促进幼儿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提升专业化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的研究表明,促使一个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和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强化和学会自省。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过程,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不断优化教育工作,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与素养,从而促进自我专业化的发展。在回顾、记录一段教学经历的同时就是在扪心自问:我做对了吗?问题出在哪儿?该如何解决呢?……正是这一个个“小问题”构成了幼儿教师反思的过程。这些反思为幼儿教师建构鲜活的教育理念,强化热忱的职业情感,在教育随笔中反思,在教育随笔中走向成熟。撰写教育随笔是促使幼儿教师反思的一个既简捷又实用的策略,是幼儿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的途径。

  (二)可以为幼儿教师撰文立说奠定良好的基础,拓宽科研平台

  幼儿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定教育情境、事件及其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进行记录、梳理、研究与分析,从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无形中激励了广大幼儿教师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营造“我乐我写,我写我乐”的学习氛围。通过写教育随笔,幼儿教师的写作素材得到不断的更新,写作经验得到不断的积累,写作技能不断提升。这些无疑为幼儿教师日后写教学计划、科研论文,乃至著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专业化成长拓宽科研平台。 (三)可以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共享教育资源。

  读书使人明理,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深刻。读书与写作是分不开的,要想写出好的教育随笔就需要幼儿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从阅读中获取写作所需的精髓,让自己在书香中成长,在读书中反思自我。幼儿教师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记录在随笔中,与同仁分享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共享资源,共求成长。在阅读中一篇篇教育随笔悄然“诞生”,心中那亩知识的麦田也不断在辛勤播种中喜获丰硕的“粮食”。

  (四)可以提供经验分享的素材,激发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

  教育工作不仅体现为一种教师个体化的劳动过程,同时也存在着群体性效应。幼儿教师以教育随笔的方式描述、记录下极富个人色彩体验的教学经历,这份经历也就是其他教师共享的教育经验:通过教育随笔,教师可以了解周围其他同事最近所经历的教学事件、阅读了那些优秀书籍、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思考的视角是什么,解决的对策又有哪些等等。通过小组间的交流、研讨,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对话,使教师间“不同的声音”在这里相互碰撞。可以使幼儿教师将教育在叙述与学习借鉴中加深对显性知识的理解,进而挖掘教育行为背后的默会知识,获得共同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写好教育随笔的策略

  (一)多思考,勤动笔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曾在“教育在线”网站中提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广大一线教师在平常的实践中多反思自我,思有所得,并用记录下这些对教育的点滴感悟,不仅自勉自己而且能与他人共享资源,共求进步。写教育教学随笔是不少幼儿园教学常规的一项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写教育随笔作为自己工作与成长所必需的,把它视为一个促进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平台,把外部需求转化为自我的内部需求。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事如果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淡忘了,写教育随笔即是教育教学思考的结晶与创造。熟能生巧,动笔多了,想的东西也会多了,随笔中无形就会有自己教育思想的闪现,便会推动自己对幼儿教育本质的领悟;动笔多了,驾驭文字的能力就会自然提高,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二)用心发现,有感而作

  当前虽然不少幼儿教师意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意义,但是一动笔仍觉得无处着手,这些教师就是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对经历过的教学活动缺乏质疑与思索。“研究始于问题。”幼儿教师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经历过的事多个质疑“为什么会这样呢?”,养成问题意识,而非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多关注自己周围的孩子,多与幼儿嬉戏,从中发现令人惊叹的成长秘密;多与同事交流,一起分析遇上的教育难题与自身感悟,体验教育的真谛。做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留心身边的细节,反思自身经历,在平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捕捉教育的“意义瞬间”。

  (三)“叙且悟”,写有所得

  写教育教学随笔可以把自己印象和感受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详细地描述精彩的细节部分一定不能忽视。但是切忌记流水账,把教育随笔单纯的视为简单的叙事,误认为把一件事描述清楚就万事大吉。要写好教育随笔幼儿教师必须明白写教育随笔的最终目的:对自己做的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转变观念,把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因此,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的出发点应该是为用而写,而非为完成任务而写。在叙述完事件后,应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去解析这些教育现象,找出这些教育现象潜藏的教育本质,在“本”上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标”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要把事件记录与事件分析结合起来,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实质能够理解教育的真谛,能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娟.教育随笔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

  [2]迟佳明.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报,20xx,(5).

  [3]张燕.在反思中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出版,20xx.

  [4]刘宝根,宋武.如何写好幼教随笔[J].教育导刊,20xx,(1).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5

  一次,组织幼儿做提问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朵小红花,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提问题:"为什么太阳是圆形的?""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花朵有各种颜色?""为什么……"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利利,文文,杰杰,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孩子们的.热情,不伤害被提名孩子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青青小同学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青青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青青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

  关于青青小朋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同理,如果老师对孩子处处看着不顺眼,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无意中就会把他的小缺点看作大缺点,小题大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道,讨厌自己,因而与老师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它常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6

  前两天和孩子们照了毕业照,还有2个多星期的时间他们就要走了,离开幼儿园即将进入小学。在欣喜他们成长的同时也感慨一起相处了三年的孩子们要离开我的怀抱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成长的脚步,真的很舍不得!

  一早来到班里,看着一个个为照毕业照精心妆扮的孩子,有喜也有愁,喜的是他们已经长大了,即将毕业了;愁的是真的很舍不得他们。女孩子多数穿着款式不同的裙子、梳系着漂亮辫子,如花一般的晶莹剔透。男孩子看起来干净、清爽、利落,就连平时最邋遢的那个小鬼也穿得整整齐齐,很是入眼,很惹人心生喜爱。

  比起男孩子的泰然处之,女孩子对于毕业照表现的更为雀跃,思怡、珂珂、小妞、小悦、暄暄、子涵等几个女孩子可称得上争奇斗艳,哪个裙子更漂亮,哪个裙子转的高,相互的一番品评,终归是自己带出来的孩子,此时更觉得是一道引人的风景,越看越爱。

  上午周老师在晨间谈话时跟孩子们说了很多注意事项,孩子和平常一样进行教学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午睡到2点就睡不着了,这时摄影师也正好来,孩子们起床之后显得很是兴奋,大一班拍照时,我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排队,平时很活跃的孩子今天排队都特别迅速。

  三年的.时间,从小班到大班,算起来带过的孩子大概也有五十多,可走的走、来的来,带到毕业的也就剩下这四十二个孩子,佳仑也由于身体的原因,今天也没能参加我们的毕业照,不过还好摄影师老陈可以把佳仑的照片P进去,少了一点遗憾。在此时,我有点想念曾经在我们班就读过的孩子们,豆丁、玮玮、章睿、但晨曦、王宇航、洛雨虹等等。因为毕业照里不管少了哪一个都觉得是留有些遗憾的。

  孩子们对着相机的镜头笑的幸福、灿烂,孩子们,张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幼儿园毕业了。最近我发现小妞特别爱蹭到我的怀里,让我抱着她,这个贴心的“小棉袄”一直以来都比较懂事,成熟,她知道自己即将离开,所以找到机会就粘着我,也让我这个总是为离别而纠结、再纠结的人更加舍不得她们的离开。但是,我总归要用“深深的祝福”取代“依依不舍的离别”。孩子们,爱你们,愿你们带起这份爱展翅高飞!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7

  一次成功的幼儿教育活动,应该是能让幼儿有很多收获的活动。在一次“特别”的秋游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了童年的美好,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孩子们期盼已久的秋游日终于到了。可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雨了。我们决定取消秋游,孩子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个个情绪都很糟糕。面对这突发事件和孩子们的情绪反应,我觉得首先要安抚幼儿的情绪,同时,我觉得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然教育契机,于是我和幼儿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下雨和人们活动关系的探讨。因为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们的心理感受又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的发言都很积极,一个个争先恐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很多平时不大喜欢主动发言的孩子在这次活动中也能积极地争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想,离问题近,感兴趣应该是他们大开“金口”的主要原因。雨停了,地上干的很快,一会儿,水就很少见了。我乘机抛出了一个问题:水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探讨有关大自然水循环的问题。

  在考虑到幼儿的情绪和场地的实际情况后,经过和幼儿的探讨,我们决定在幼儿园里来一次秋游的演习。在活动前,我们向幼儿作出了一些提议,孩子们做的好极了。当我们迈着神气的步伐(因为今天只有我们去秋游了)来到操场上时,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雨后的塑胶场地上到处都是蚯蚓。这么多的蚯蚓对于我们这些城里的孩子来说,是很少见也很难遇到的教育资源,我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教育良机。看到这么多的`蚯蚓,孩子们也都兴奋极了,于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蚯蚓的活动。在遇到有幼儿踩蚯蚓时,我们对幼儿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我们一起探讨蚯蚓的生活习性,在得知蚯蚓喜欢泥土后,孩子们做起了搬运工,把一条条蚯蚓从塑胶操场上运到了草坪上。开始时,很多孩子都不敢去碰它们,在我们老师和几个胆大孩子的带领下,胆小的也慢慢地变得胆大了,到后来,连平时最胆小的孩子也敢拎着蚯蚓来向我邀功了“老师,看我!”。忙完了搬运,我让孩子们帮蚯蚓排队,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同时,数数自己帮助了几条蚯蚓。利用这个好机会,我还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近距离地观察蚯蚓,了解到了更多有关蚯蚓的秘密。

  这次特别的秋游活动,给了孩子们不小的收获,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1、根据实际情况,在预设中灵活地生成新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如何让这些突发事件变成我们可以很好利用的新的教育资源,这对我们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这些突发事件面前,我们老师需要有较好的教育机智和敏捷的教育反应能力。在整个秋游活动中,我随时根据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及时对预设活动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2、顺应幼儿需求,是有效教学的成功法宝。

  幼儿的需求可以从心理、生理两方面来关注,具体从幼儿的情绪、兴趣、行为等方面反应出来。

  在这次秋游活动中,我们教师既是幼儿情绪的诱发者,又是幼儿情绪的支持者、追随者。如果没有老师对孩子情绪需求的尽力满足,就不会有这次特别的有意义的秋游活动。

  在追随幼儿情绪的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对活动浓烈的兴趣。无论是出发前对下雨的讨论还是秋游中对蚯蚓的探索,孩子们自始自终表现出了积极参与的自发态度。

  在情绪和兴趣的指引下,幼儿的行为也表现出了很多明显的进步。从会静悄悄地走,到绕过小水洼,再到后来都能勇敢地搬运蚯蚓,无形中,自身的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顺应了幼儿的需求,自然就促成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很好发展。

  3、教师的行为观念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

  在这次秋游活动中,正是有了平时园领导对我们教学自由度的支持,才有了我们放手大胆的更改教学计划的勇气和行为;也正是有了班集体中三位老师的通力协作,步调一致,才有了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持;而老师个体的全情投入,与孩子们心连心,到孩子中去,才有了幼儿的激情表现,有了师幼互动的积极和谐。这些,正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人和”之所在。

  我想,如果我们能抓住“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将一定会创造更多的有效教学,为孩子们开启更多的快乐学习。让“天时、地利、人和”促幼儿快乐成长!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8

  我开展了一个做纸棒的活动,事后将做好的纸棒堆放在一起。在动手动脑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和孩子们心里都充满了小小的成就感,体验着劳动和成功带来的快乐!

  第二天上午日常活动时,孩子们有的玩球,有的就拿起做好的纸棒学孙悟空玩开了。看着孩子们这么投入地玩着,我也就让他们乐在其中了。没想到收拾纸棒时,我发现有的纸棒弯了,有的扁了,有的两头让孩子们在嘴里含湿了、破边了,有的撕开了。满地的碎纸屑,面对这一情景,我心里的火气直往上窜。可对孩子我又能怎么样呢!我强忍着心里的火气,心想:纸棒若是能和积木插花一样玩,让孩子们在桌子上玩结构游戏,可能要比拿纸棒当孙悟空玩要破坏得轻些。于是,我就把坏的纸棒、扔在地上的碎纸捡起来,让孩子们安静后,问:“老师手里的这些纸棒变成什么样了?”并拿好的纸棒相比较,让幼儿思考:坏的纸棒是怎么坏的?为什么会坏成这样?从中得知:好的纸棒直,坏的纸棒弯,纸是怕水的`,湿水后会坏掉,坏了的纸棒就成了垃圾。垃圾应放进垃圾的家“垃圾盆或垃圾桶”。没想到孩子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当时就拾起地上我没拾干净的碎纸来,非常的自觉去做着。

  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将纸棒摆在桌上,引导他们玩拼图:拼成几何图形、字母、简单的汉字、梯子、铁路……又结合插花,拼出了小鸟、小兔、小草、花朵等。孩子们又学到了新的玩法,很是高兴!

  我想只要心存教育,破坏也会成为一种教育契机。特别是对小孩子,年龄越小,行为越不规范,破坏行为越是难以避免。当破坏活动真的发生了,也不要太莽撞或是训斥孩子,因为老师的也有错。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吸取经验,在错误中成长。我们要做到的是从错误中能学到什么!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9

  走进教室,看着一个个小孩,难免有点不知所措。已记不清第一堂课是怎么上的,记忆犹新的是听到他们齐声喊着“陆老师”。这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称谓,也是我教师生涯的开端。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自己已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位教师,意识到自己应该尽快地适应这个角色转换。

  一个星期下来,每天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也不免被他们所感染。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有这么一大群孩子,感觉自己就象是孩子王。他们听故事的时候,会睁着大眼睛盯着你瞧,会问一些很奇特的问题,会跟你分享他们的小秘密。可是他们也有不乖的时候,而且大部分时间是不乖。他们听不见我敲小铃的声音,有时非要我大声喊叫,他们才会停止吵闹,安安静静地学点东西。这时真觉得自己很没用,当不好这个孩子王。

  星期六坐在家里静静地回想这个星期的成果,觉得自己似乎没什么成果。一个星期下来还不能叫出班里所有孩子的姓名,早操不会做,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他们休息,什么时候该让他们上厕所;不知道怎么做幼儿游戏;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四十五个小朋友管好;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教学。这个星期,我每天都听指导老师蔡老师上课,希望能从她那儿学到点经验。的确,我学到了些经验,我运用了蔡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可是却不象她用时那么管用,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难道是我对小孩不够凶?但是应该对小孩凶吗?教幼儿园,对待小孩难道不应该充满爱心、很温柔吗?我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不对,但我想也许通过时间的考验,我会慢慢的好起来,他们也会慢慢的`听我的话的。

  故事《懒熊买西瓜》是我这星期上的最成功的一课,小朋友听的都很认真,于是我就想他们是喜欢听故事。听完故事,我和他们一起讨论故事的名字,故事的内容,教育他们要做勤劳的好孩子。但是,虽然他们听的很认真,可一回答问题就乱套了,我一说“请小朋友来说说故事的名字?”他们都举起手喊起来:“我说!”“我来!”有的小朋友甚至走到我的面前来说让他回答。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做的还是不太好,蔡老师告诉我应该先给他们提好要求,他们就会做到,希望以后的教学中我不会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我们尽快地学会一些方法,让我能做个真正的孩子王。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0

  在大班的《我自己》主题下,有一活动叫《成长的烦恼》,让我想起了与它同名的曾经风靡中国的美剧,这部美剧伴随着无数的80后从只能到成熟,《成长的烦恼》成功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国郊区的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生活,父亲Jason的启发式非强制教育方法时常带来的无可奈何的幽默,让人在捧腹中深思……

  但是在开学之初,上海却发生了多起学生跳楼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主题的背景下,我也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讨论,"什么是烦恼?""你的烦恼是什么?"

  "我的烦恼是妈妈总是没时间陪我玩,我想妈妈多点时间陪我。"朱朱首先吐露了"小男子汉"的心声。

  "我的烦恼是妈妈一直要我去弹古筝,我不喜欢弹古筝。"玥玥也不吐不快。

  "我的烦恼是……"

  "……"

  接下来,我就象垃圾桶般收集着来自全班的不快。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正当人生最开心的阶段,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开心,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其实内心孤单又寂寞,只要每天一回到家,玩伴就只可能是父母或自己,所以对于父母的依赖型也就增加了,父母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了下一代的身上,又造成了孩子要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要去不同的兴趣班深造,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深感无奈,因为我们或许也是那些家长的一个缩影。

  似乎出现了命案,我们才会反省。教育专家于是呼吁,领导者于是研究下发文件……义务教育如此循环发展,最终仍然是孩子们的一场梦魇,是人人得以唾之的恶之花。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洞察孩子的心理变化,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心理,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才是他或她终身受益的东西。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1

  案例背景

  二宝是个较沉默的男孩,开学入园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很少听到他讲话。老师主动问他时,他总是点点头或摇摇头,和小朋友之间也很少讲话。刚开始入学哭的较厉害,现在慢慢地能平静地走进幼儿园跟妈妈招招手告别,与小朋友之间渐渐地也开始交往起来,只是很多幼儿会告他状,说他打人。而最让老师头疼地是他每天出去做早操时,他总是站着不动,尽管老师跟他单独说过很多次,并与他父母也交流了几次,但他总是不肯动。

  案例描述

  九月:大部分幼儿能跟着老师边听音乐并做动作,然而二宝却只是站在圆点上,有时看看老师,有时看看小朋友。连拿圈的动作也不肯做,我把圈放到他手里他才拿着,但依旧不肯动。不光是做操如此,教学活动或集体游戏时,他总是坐着或站在一旁,不会主动参与,老师请他也不愿意。

  十月:每到做操时老师们都会轮流与二宝沟通,劝说他要跟着老师学动作,和小朋友一起做早操,老师还表扬了认真做早操的小朋友。渐渐地二宝开始关注到早操,但是他还是站在圆点上,看着老师和小朋友做操,自己却仍旧一动不动。老师与他家长也沟通多次,发现家长的劝说也没用。在教师的再三要求下,现在的他会自己拿着呼啦圈了,但不做任何动作。本月除了早操活动,二宝喜欢自己看书或玩玩具了,偶尔也会与老师交流了。

  十一月:本月二宝开始与沟通关于早操的事情了,当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做早操时,他说怎么做操啊?我听到之后,每次早操时会特别提醒他,看着老师的样子,动一动手和脚等。有时我也会站到他一旁,帮着他举圈或提醒他蹲下等动作。渐渐地二宝开始动起来了,会跟着老师蹲下、站起、走火跑等做简单的动作。不仅如此当老师请小朋友如厕时,他会说他不要小便或上过厕所了等,他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二宝妈妈也说他回家告诉爸爸他会做早操了,关于幼儿园的事情说的越来越多了。

  分析与评价

  一般幼儿入园后通过一个多月的适应和学习,大多数幼儿会跟着老师一起做早操和游戏,二宝的初期表现的抗拒和不参与,表明他并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通过对二宝家庭和他性格的'了解,我了解到二宝的前两个月的“不做操”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他的父母告诉我二宝在家是个倔强的孩子,他不愿意的事情父母劝他也没用。所以刚开始的两个月里,不管老师怎样劝说都没用。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在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以不断的引导和耐心的等待,最后了解到原来二宝是不会做,不知道怎么学。终于在取得二宝信任的基础上,他开始跟着老师学做操了。最终通过三个多月的逐步适应,学会了早操,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2

  今天发《宝宝成长秀》时发现少了一本,我就在桌子上、抽屉里找了个便也没找到,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桌子上的东西从来就没少过,而且每次用完了孩子们都会把它整齐的摞到我的桌子上,我也从来没有检查过,这次也许是小朋友用完了忘了把它交上来。于是我问:“小朋友,谁的《宝宝成长秀》没交上来,”孩子们大声的说:“我的交上去了,”“那就怪了,都交上来了怎么就少了一本,”我自言自语的说。

  或许谁放到书包里忘了,我又说:“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看看书包里有没有,”孩子们都认真地看了看自己的书包也说没有。虽然没有找到,但是我想这本书一定在孩子们的手上,因为每次发书时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或许是因为喜欢而不把它拿出来了吧。没有找到宝宝成长秀看来今天的活动要改一下了,于是我说:“好了,今天我们先不找了,也不做宝宝成长秀了,”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感到很失望,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我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长腿的`橡皮》,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又兴奋起来,因为他们特别爱听我讲故事。

  等孩子们安静后我开始讲故事,有两个小朋友小红和小燕,她们在一起画画,小红拿出一块非常好看的橡皮用,小燕看见了也非常喜欢,小红就借给他用,小燕拿在手里用完以后也舍不得放下,当她回家的时候,就把那块橡皮悄悄地放进自己的书包带回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又拿出那块橡皮看了又看,然后把它放在枕头底下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那块橡皮长上翅膀飞了起来,小燕赶紧追出去,这时那块橡皮说话了:“小燕,你别追了,因为我不是你的,我是小红的,我要回到我的主人那里,你要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这样才是好孩子。”小燕醒了,她知道自己错了,于是第二天,她把那块橡皮还给了小红。故事讲完了我问:“小朋友,你们说小燕是不是个好孩子,”“是好孩子,”孩子们大声的说,我又接着说:“那么我们的小朋友也都是好孩子,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宝宝成长秀》长上翅膀飞回来,重新回到它的家,”我说这话时认真的看着每一个孩子。希望那个孩子能勇敢的站起来,把书拿出来。

  果然,只见张志轩小朋友从书包里拿出那本书,来到我跟前说:“老师,是我没有把《宝宝成长秀》交上去,”我接过书赶紧说:“张志轩真是个好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让《宝宝成长秀》长上翅膀飞回来了,我们大家来为他鼓掌,”听了我的话孩子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张志轩也高兴的回到座位上。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面对对与错还分不太清的孩子来说,就应该更加细心、耐心的去想办法解决看似简单的问题,才不至于伤害每个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3

  时间很快,小朋友们来园已经一个学期了。从刚开始哭着不愿来幼儿园,到现在高高兴兴的吵着来幼儿园,从刚开始的不愿睡觉,到现在的自觉入睡,从刚开始的饭粒掉满地,到现在的有意识保持干净,从刚开始的不会排队,到现在的快速准确排队等等,都是我们老师值得自豪、高兴的事情。我更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更出色。

  辛苦、忙碌、欣喜、期待,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不易。我们时刻都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教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都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这时的我们就像妈妈一样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

  在给小朋友们示范操作分类配对的方法时,小朋友们都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摆一摆。可轩轩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做。”接着就看看这边的小朋友,看看那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他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陪伴轩轩,作为一个旁观者,适时地给予轩轩建议和意见,在我的鼓励引导下,轩轩完成了这次操作,在我之后的讲解中,轩轩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性,眼睛紧紧地盯着我,和我一起操作了起来。

  作为幼儿园最基础的教学,从小培养好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显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幼儿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幼儿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幼儿,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让幼儿渐渐地富有兴趣,在未来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像一艘艘小船,扬帆起航!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4

  我们班里有个小孩名字叫小凯,他的年纪要比其他小朋友小几个月,因此他的动作能力也比其他小朋友要弱。我们老师都希望可以通过观察,引导帮助他树立对体育活动的信心和兴趣。

  今天早晨的晨间活动是走平衡木(过小桥),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走过去。轮到小凯,他显得很犹豫,我在他上桥的时候扶了一把,他战战兢兢地走上了独木桥,双手不住地上下左右摆动找平衡,这时候,站在傍边的我马上夸奖他:“哇!小凯真厉害,像架小飞机!”小朋友们也一个劲地叫:“小凯,加油!”小凯终于在我和小朋友们的鼓励下,走过了平衡木。他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第二次,第三次,看着其他小朋友一个个自信地走过去,他显得放松多了,而他每次走过去的时候,我也总是惊奇万分地说:“小凯,你真棒,真勇敢,走得真好!”慢慢地,小凯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了,脚步也放得更开了,走得更稳了。

  小凯的动作能力比一般小朋友要弱,这从他第一天进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他当时连一个人扶着墙壁从楼梯上走下都不敢,一定要扶着他的手走。经过几次鼓励后,我不仅发现他不是动作灵活了,而是心理上的胆怯和不自信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今天的过小桥中,我给予他鼓励,他也同样越来越好了。

  针对小男孩的这种胆小情况,我觉得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应该有意识地去安排他多做类似的尝试战胜困难的事情,这样,让他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才有战胜自己的心理,树立其自信心,久而久之,他动作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高。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5

  今天,康居小区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演习。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习安全防护知识,达到遇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能力。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在演习之前,我班制定了详细的`疏散方案以及疏散路线,明确分工几位老师所担负的疏散任务。并与孩子们共同讨论:“遇到地震怎么办?当你自己在家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孩子们对这些话题特别感兴趣,当我说到自己在家有人敲门怎么办,有的孩子说:“可以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快回家;可以藏到卧室不说话;可以拨打110……”别看孩子们年龄小,办法真不少。

  下午3点整,各班级听到总指挥小张园长的哨声后,演习正式开始。你可别小瞧我班宝宝们年龄不大,老师一个口令发出,再看!一个个用毛巾捂住鼻子、嘴巴,弯着腰紧跟在老师身后,生怕落在其后……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相关文章: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09-02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15篇08-26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15篇)08-15

成长的教育随笔10-18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汇编15篇07-07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集锦15篇07-11

幼儿园成长教师教育随笔03-19

成长的教育随笔15篇05-24

成长的教育随笔(精选15篇)06-07